- 2021-09-10 发布 |
- 37.5 KB |
- 7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共70张PPT)
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A 考点帮 • 知识全通关 目录 CONTENTS 考点 1 我国的疆域与地形 考点 2 我国的气候 考点 3 我国的河流和湖泊 考点 4 我国的农业、工业与交通 考点 5 我国的区域差异 方法 中国区域的识别方法 B 方法帮 • 素养大提升 A 考点帮 • 知识全通关 考点 1 我国的疆域与地形 考点 2 我国的气候 考点 3 我国的河流和湖泊 考点 4 我国的农业、工业与交通 考点 5 我国的区域差异 一、中国的疆域 1. 辽阔的疆域 考点 1 我国的疆域与地形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2. 优越的位置 (1) 纬度位置 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 , 属北温带 , 少部分位于热带。 (2) 海陆位置 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 , 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边缘海为黄海、东海、南海 , 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 (3) 相对位置 我国有 14 个陆上邻国和 6 个隔海相望的国家。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4) 优越性 ①南北气候差异大 , 有利于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②东临太平洋 , 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大 , 雨热同期 , 有利于农业生产。 ③海岸线漫长 , 港湾优良 , 有利于海洋事业发展 , 有利于与各国交往。 ④陆上邻国多 , 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和友好交往。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二、中国的地形、地势 1. 地势特征 西高东低 , 呈阶梯状分布。 (1) 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分别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2) 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 第三级阶梯向东 , 是我国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 , 属于近海大陆架 , 它包括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能源 ( 如石油、天然气 ) 、海洋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等。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2. 地形特征和主要地形区 (1) 特征 : 地形多种多样 , 山区面积广大。 (2) 主要地形区 : ① 主要山脉 :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②我国主要山脉的地理意义 : 山脉 图示 地理意义 天山 南疆和北疆、暖温带和中温带、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分界线。山脉北坡为迎风坡 , 降水较多。 阴山 内流区和外流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昆仑山 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和藏北高原的分界线 , 还是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 续表 ] 山脉 图示 地理意义 秦岭 1 月 0 ℃ 等温线、 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 ; 暖温带和亚热带、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南岭 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华中和华南的分界线。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 续表 ] 山脉 图示 地理意义 大兴 安岭 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 ,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 地势第二、三级阶梯还有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 太行山 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以及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 续表 ] 山脉 图示 地理意义 巫山 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长白山 松花江和鸭绿江、图们江的分水岭。 武夷山 赣江与闽江的分水岭、江西和福建的分界线 , 江南丘陵和浙闽丘陵分界线。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 续表 ] 山脉 图示 地理意义 贺兰山 2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 ,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内流区和外流区、内蒙古草原区和西北荒漠区的分界线。 祁连山 暖温带和高寒气候区 , 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以及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③四大高原 : 地形区 地理位置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青藏 高原 位于我国西南部 , 在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和喜马拉雅山之间。主要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西部。 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 , 平均海拔 4 000 米以上 ; 边缘和内部分布着高大山脉 ; 雪山连绵 , 冰川广布 ; 内部山脉相对高度不大。 以畜牧业为主 ; 种植业分布于雅鲁藏布江和湟水谷地 ; 人口稀少。 内蒙古 高原 内蒙古大部 , 甘、宁、冀部分 , 大兴安岭以西。 海拔 1 000 米左右 ; 地面坦荡 ; 自东向西由草原、荒漠草原过渡到荒漠。 草原畜牧业 ; 河套平原、宁夏平原的灌溉农业。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地形区 地理位置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黄土 高原 在内蒙古高原以南 , 秦岭以北 , 太行山以西 , 祁连山东端以东。包括山西和陕西、甘肃、宁夏的一部分。 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 ; 水土流失严重 ,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以谷子为主的旱作农业 ; 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开发。 云贵 高原 位于我国西南部 , 横断山脉以东 , 雪峰山以西 , 四川盆地以南。包括云南东部 , 贵州大部。 地势西高东低 , 海拔从 2 000 米降到 1 000 米 ; 地表崎岖 , 石灰岩广布 ; 喀斯特地貌发育。 “ 坝子 ” 农业区 , 交通落后 ; 旅游资源丰富。 [ 续表 ]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④四大盆地 : 地形区 地理位置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塔里木 盆地 位于新疆南部 , 天山与昆仑山之间。 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 内部平坦 , 多沙漠和戈壁 ; 盆地边缘多绿洲。 绿洲农业 , 种植棉花和葡萄等 ; 人口和城市沿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 ; 油气资源丰富。 准噶尔 盆地 位于新疆北部 , 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 内部平坦 , 多沙漠和戈壁 ; 盆地边缘多绿洲。 绿洲农业 , 种植春小麦、甜菜 ; 人口和城市沿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 ; 油气资源丰富。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地形区 地理位置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柴达木 盆地 位于青海省西北部 , 阿尔金山、祁连山和昆仑山之间。 海拔 3 000 米左右 , 内陆高原盆地 ; 多戈壁、沙漠 ; 东部多沼泽、盐湖。 矿产资源丰富 , 青藏铁路经过。 四川 盆地 位于四川东部 , 在巫山、大巴山、横断山、大娄山之间。 低山丘陵起伏 , 海拔 500 米左右 ; 成都平原较为平坦 ; 紫色土广布。 农业较发达 , 成都平原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 人口、城市密集。 [ 续表 ]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⑤三大平原 : 地形区 地理位置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东北 平原 大兴安岭以东、小兴安岭以南、长白山以西、渤海以北。 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三部分组成 , 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 , 海拔多在 200 米以下 , 地势坦荡 , 黑土肥沃 , 多沼泽地。 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 油气、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 华北 平原 燕山以南、大别山以北、太行山以东 , 临渤海、黄海。 海拔多在 50 米以下 , 地势平坦 , 又称黄淮海平原 ; 旱涝、盐碱、风沙等自然灾害多发。 全国重要的商品棉、油生产基地 , 人口众多 , 经济发达。 长江 中下 游平原 西起巫山、东抵海滨 , 沿长江东西延伸。 东西狭长 ; 海拔最低 ; 河湖密布。 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基地 ,“ 鱼米之乡 ”, 长江沿岸经济地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3. 地形、地势对我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1) 有利影响 ①西高东低的地势使海洋的暖湿气流能够深入我国的内陆地区 , 带来丰沛降水。 ②西高东低的地势使我国的许多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 , 沟通了我国东部和西部。 ③阶梯状的地势特征使阶梯交界处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④复杂多样的地形形成了多样的地理环境 , 为我们提供了多样的经济活动场所。 ⑤复杂多样的地形提供了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 , 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2) 不利影响 ①山区面积大 , 平原面积小 , 耕地少。 ②险峻高大的山脉造成交通不便 , 不利于西部地区与东部平原地区的经济交流。 1. 气温、降水分布 (1) 气温 : 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及成因 考点 2 我国的气候 ( 重点 ) 季节 分布规律 成因 冬季 南暖北寒、南北温差大 ; 漠河最冷 ;1 月 0 ℃ 等温线大致经过青藏高原东部边缘 , 东至秦岭 — 淮河一线。 ① 我国南北跨度大 , 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 , 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南方、昼长短于南方 , 使得北方获得的热量远小于南方 ;② 南方离冬季风源地远于北方 , 加上地形阻隔 , 受冷空气的影响小于北方。 夏季 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① 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 , 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虽然小于南方 , 但昼长却长于南方 , 得到的光热并不比南方少 ;② 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 , 北方晴天多 , 气温回升快 , 南方雨季长 , 阴雨天多 , 日照时间短。 青藏高原和天山、大小兴安岭等山地气温偏低。 地势高。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规律总结 我国气温高值和低值的分析思路 (1) 冬季我国最低气温区在漠河 , 其成因 :① 纬度高 , 正午太阳高度小 , 所获得的太阳辐射少 ;② 昼长较短 , 日照时间短 ;③ 接近冬季风源地 , 受冬季风影响大。 (2) 夏季我国最高气温区在吐鲁番盆地 , 其成因 :① 盆地地形 , 不易散热 , 且外部气流越过山地在此下沉时 , 增温作用强 , 形成热风 ;② 沙漠广布 , 吸热快 ;③ 空气干燥 , 少云 , 太阳辐射强。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2) 降水 : 我国降水的时空变化规律、成因和影响 基本特点 ( 规律 ) 成因 影响 空间分 布规律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 内陆逐渐减少。 主要受海陆分布和大气环流的影响 , 东南部沿海距海近 , 受夏季风的影响大 , 降水多 ; 西北内陆 , 远离海洋 , 受夏季风影响小 , 降水少。 东南部湿润 , 愈向西北内陆愈干燥。 时 间 变 化 季节 变化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 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 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的影响 , 降水丰沛 ; 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干燥空气的影响 , 降水少。 我国旱涝灾害频繁 , 夏季风强或来得早 , 北涝南旱 ; 夏季风弱或来得晚 , 南涝北旱。 年际 变化 各地降水年际变化大。南方较小 , 北方较大 , 西北干旱地区最大。 夏季风进退异常。 降水南 北差异 北方 : 降水少、雨季短 ; 南方 : 降水多、雨季长。 夏季风进退规律。另外 , 我国南方能接受太平洋和印度洋两大洋的水汽 , 而北方只受到太平洋水汽的影响。 北方易出现春旱、夏涝 ; 南方江淮地区的梅雨和伏旱。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2. 温度带和干湿区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3. 气候特征及评价 特征 内容 成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大陆 性季 风气 候显 著 ① 大多数地方冬季寒冷干燥 , 夏季暖热多雨 ;② 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 , 冬温偏低 , 夏温偏高 , 气温年较差大 ;③ 气温年较差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都较大。 我国冬季受寒冷的冬季风影响 , 寒冷干燥 ; 夏季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 , 暖热多雨。 夏季暖热多雨 , 对农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 冬季寒冷干燥 , 对农作物的生长不利 ; 降水过分集中在夏季 , 造成春旱、夏涝现象严重 ; 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 水旱灾害多 ; 寒潮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 , 台风造成水灾、风灾。 雨 热 同 期 夏季 , 我国除高原、高山外 , 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 水热配合好。 夏季 , 我国各地得到的太阳光热多 , 且受夏季风影响 , 带来充沛的降水。 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 , 使广大北方地区都能种植棉花、水稻、玉米等喜温作物。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特征 内容 成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气 候 复 杂 多 样 我国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 我国地域广阔 , 南北纬度跨度大 , 东西距海远近不同 , 地形复杂多样。 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高原、干旱气候区不利于农业发展。 [ 续表 ] 1. 河流水文特征的地区差异 考点 3 我国的河流和湖泊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1) 我国不同地区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成因分析 地区 东北 秦岭 — 淮河一线以北 秦岭 — 淮河一线以南 河流 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 辽河、海河、黄河 长江、珠江 水量 特征 丰富 较小 丰富 成因 流经森林茂密、气候湿润的地区。 流经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 流经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区。 水位 变化 特征 较小 大 小 成因 河流补给多样。 河流补给主要是 7 、 8 月的降水。 降水的时间长。 汛期 特征 有春、夏两个汛期 , 汛期较短 , 季节变化较小。 汛期较短、季节变化大。 汛期长、季节变化小。 成因 冬季积雪 , 春天融化 , 形成春汛 ; 夏季受夏季风影响 , 形成夏汛。 降水时间短。 降水多 , 且雨季长。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地区 东北 秦岭 — 淮河一线以北 秦岭 — 淮河一线以南 含 沙 量 特征 小 大 小 成因 流域内森林茂密 , 水土流失少。 河流上、中游植被少 , 且流经土质疏松的地区 , 水土流失严重。 植被保护较好。 结 冰 期 特征 长 较短 无 成因 冬季长 , 气温低。 冬季较短。 冬季平均气温在 0 ℃ 以上。 [ 续表 ]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2) 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及成因 特征 成因 主要分布在 西北内陆 这里降水稀少 , 气候干燥 , 沙漠广布 , 有大面积的无流区。 水量较小 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 流量较小。 汛期短 夏季气温高 , 冰雪融水量多 , 山地降水也较多 , 水量丰富 ; 冬季河流断流 , 属季节性河流 , 且有显著日变化。 内流河河水沿途被大量蒸发、下渗 , 加上引水灌溉 , 使河流水量减少 , 甚至 消失。 塔里木河 :7—9 月为汛期。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2. 主要湖泊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 ,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 我国湖泊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湖区和东部平原湖区。 3. 长江与黄河的对比 长江 黄河 源头 青藏高原唐古拉山 —— 沱沱河 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 —— 卡日曲 注入海洋 东海 渤海 流经省区 青、藏、川、滇、渝、鄂、湘、赣、皖、苏、沪 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 流经地 形区 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长江 黄河 长度 中国第二长河 流域面积 年径流量 主要支流 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水、赣江 湟水、洮河、汾河、渭河 上、中、 下游分界 宜昌 ( 鄂 ) 、湖口 ( 赣 ) 河口 ( 内蒙古 ) 、桃花峪 ( 豫 ) 主要水 文特征 流量大、汛期长、水力资源丰富、通航里程长。 含沙量大、冬季结冰、下游为地上河。 水能 主要在中上游河段 主要在上游河段 水利资 源开发 上游的水电 ; 中下游的灌溉、航运。 上、中游的水电 ; 兰州以下河段的灌溉。 [ 续表 ]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长江 黄河 主要危害 洪水对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危害 , 防洪成为综合治理的首要任务。 上游凌汛 , 下游 “ 地上河 ” 、凌汛。 治理措施 加固江防大堤 , 兴修水库及分洪蓄洪工程 ; 重点治理荆江河段 ; 上游造林和水土保持。 加固黄河大堤 , 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 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 ( 造林种草、打坝淤地、修建水库 ) 。 著名水 利工程 三峡、葛洲坝、二滩、五强溪 李家峡、龙羊峡、刘家峡、三门峡、小浪底、万家寨 跨江 铁路 青藏、成昆、内昆、川黔、焦柳、京广、京沪 兰青、兰新、包兰、宝中、神黄、焦柳、京广、京九、京沪 沿岸大 城市 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兰州、包头、郑州、济南 [ 续表 ] 1. 农业 (1) 农业的地区分布 考点 4 我国的农业、工业与交通 地区 主要部门 主要分布区 东部地区 种植业 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地区 林业 东北、西南的天然林区 , 东南的人工林区 渔业 东部沿海、南方地区 西部地区 畜牧业 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 种植业 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规律总结 图示我国农业的区域差异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2) 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和影响条件 主要农作物 分布区及商品粮基地 影响条件 粮 食 作 物 小麦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西北灌溉农业区 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利 : 地广人稀、土壤肥沃、机械化程度高、交通便利。 弊 : 热量不足 , 复种指数低。 玉米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谷物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水稻 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珠江三角洲 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江淮地区 利 : 农业基础好、地形平坦、水热充足。 弊 : 人均耕地不足。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主要农作物 分布区及商品粮基地 影响条件 经 济 作 物 棉花 五大基地 : 江汉平原 , 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 , 长江中下游滨海沿江平原 , 黄淮地区 , 南疆地区 光照时间长、土质疏松、水源充足 油料 作物 花生 山东丘陵 沙质土壤、排水好 油菜 长江流域 , 并有北迁南移趋势 水热丰富的亚热带气候 , 地形平坦 大豆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地形平坦、雨热同期 其他 西北内陆的胡麻 , 河南的芝麻 光照好 , 作物耐旱 [ 续表 ]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 续表 ] 主要农作物 分布区及商品粮基地 影响条件 经 济 作 物 糖料 作物 甜菜 东北平原、河套平原、北疆 喜温凉 , 耐盐碱、干旱 , 生长期短 甘蔗 台、闽、粤、桂、滇、川 喜高温、需水量大、生长期长 水果 苹果 北方地区的丘陵区 暖温带气候 柑橘 南方地区的丘陵区 亚热带气候 花卉 西南 四季如春的气候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3) 面临的问题 人口增加小 , 耕地面积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 (4) 解决措施 ①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②调整农业结构 , 发展多种经营。 ③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2.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1) 四大工业基地的对比分析 名称 特点 发展条件 存在问题 发展方向 辽中南 工业 基地 重工业 基地 ① 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 ;② 便利的海陆交通运输。 ① 工业结构老化、竞争力不强 ;② 企业科技水平不高 , 能耗大、效率低。 ① 加大科技投入 , 更新设备 ;② 调整工业结构 , 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③ 适当限制某些能耗大、原料相对不足的工业的发展。 京津唐 工业基 地 轻重工业都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① 丰富的煤、铁、石油、海盐等资源 ;② 统一的华北电网 ;③ 便利的铁路、公路和近海运输 ;④ 邻近山西能源基地 , 并有输油管道连接东北、华北的油田 ;⑤ 有科技、人才优势。 ① 能源、淡水资源不足 ;② 高科技产业发展不足。 ① 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 , 增加企业类型 , 加强技术改造 ;② 重点发展钢铁、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电子、高档精纺和精细化工等工业。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名称 特点 发展条件 存在问题 发展方向 沪宁杭 工业基 地 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和效益最高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① 工业历史悠久 , 工业基础雄厚 ;② 技术力量雄厚 ;③ 统一的电网 ;④ 发达的水、陆、空交通运输。 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 继续使产业结构轻型化 , 实行内联外引 , 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与研制 , 开拓国际市场。 珠江三 角洲工 业基地 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① 毗邻港澳 , 面向东南亚 , 多侨乡 , 方便利用外资发展工业 ;② 水陆交通便利。 ① 能源和矿产资源不足 ;② 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 ① 调整产业结构 , 促进产业升级 ;② 加强区内各城市的相互分工与合作 , 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③ 加强规划与管理。 [ 续表 ]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2) 三大工业带 名称 性质与 地位 主要工 业中心 主要工业 优势 缺陷 沿海 工业 地带 我国最发达的工业地带。 包括沿海的经济特区、开放城市和经济开发区。 包括四个工业基地的各工业部门 , 重点发展外向型企业。 便利的海运 , 便于吸引外资、技术。 能源 缺乏。 沿长 江工 业地 带 工农业发达、综合性强的工业地带。 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宜昌、攀枝花等。 钢铁、轻纺、电力、矿业、有色金属冶炼、电子等。 能源充足 , 水运便利 , 农业发达 , 人口众多。 交通尚难满足需要。 陇海 兰新 工业 地带 前景广阔、潜力最大。 连云港、徐州、郑州、洛阳、西安、兰州、乌鲁木齐。 煤炭、轻纺、机械、石化、航天等。 资源丰富 , 陆运便利。 干旱缺水 , 尚待开发。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3. 迅速发展的铁路运输 (1) 南北铁路干线 ( 五纵 ) 线路 意义 宝成 — 成昆线 加强西南和西北地区的联系 , 促进西部大开发 , 有利于民族团结。 太焦 — 焦柳线 改善铁路布局 , 提高晋煤南运的能力 , 分流京广线的运量。 京广线 沟通了华北、华中与华南 , 是我国铁路网的中轴线 , 运量最大的南北大动脉。 京九线 缓解京广线、京沪线的运输压力 , 加速老区脱贫致富 , 促进港澳地区的发展。 京哈 — 京沪线 沟通了东北、华北和华中的联系 , 是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南北大动脉。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2) 东西铁路干线 ( 三横 ) 线路 意义 京包 — 包兰线 促进华北与西北的联系 , 分担陇海线的运量 , 方便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外联系 , 巩固边防。 陇海 — 兰新线 沟通东部和西部 , 巩固边防 , 连接第二亚欧大陆桥 , 加速沿线工业的发展。 沪杭 — 浙赣 — 湘黔 — 贵昆线 横贯江南的东西干线 , 加强华中、中南、西南之间的联系 , 与长江航线相辅相成。 1. 四大区域的划分及依据 考点 5 我国的区域差异(重点)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划分的主导因素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2. 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界线 秦岭 — 淮河一线是我国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 该线南北两侧地理事象差异很大 , 如下表所示。 以南 以北 1 月平均气温 大于 0 ℃ 小于 0 ℃ 年降水量 大于 800 毫米 小于 800 毫米 温度带 亚热带 暖温带 干湿地区 湿润地区 半湿润地区 自然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河流 无结冰期 有结冰期 耕地 以水田为主 以旱地为主 粮食作物 以水稻为主 以小麦为主 水系 长江水系 黄河水系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3. 中国四大地区的区域差异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地 形 区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汾河谷地、渭河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两广丘陵、南岭、珠江三角洲、雪峰山、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武夷山、台湾山脉、巫山、横断山 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天山、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贺兰山、阴山 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原、昆仑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主要 气候 类型 及特 征 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 , 夏季高温多雨 , 冬季寒冷干燥。 主要为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 夏季高温多雨 , 冬季温和湿润。 温带大陆性气候 , 夏季炎热 , 冬季寒冷 , 全年降水少。高山气候 , 气候寒冷 , 降水稀少。 高山气候 , 气候寒冷 , 降水稀少。 农 业 有 利 条 件 平原面积广大 ; 雨热同期。 地势东西差异大 ; 光热充足 ; 雨热同期 ; 冬温 0 ℃ 以上 , 作物生长期长。 光照充足 , 太阳辐射强。 日照时间长。 [ 续表 ]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农 业 不 利 条 件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 华北平原多低产田 ; 热量有限 , 全年降水少且季节变化大。 山区面积大 ; 夏季易出现洪涝、干旱。 降水不足 ; 严重干旱 , 水源有限。 热量不足。 主 要 农 产 品 东北 : 春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甜菜。 华北平原 : 冬小麦、花生、棉花。 黄土高原 : 谷子。 长江中下游地区 : 水稻、油菜、冬小麦、棉花、柑橘、茶叶。 四川盆地 : 水稻、小麦、棉花、油菜、柑橘。 华南 : 香蕉、荔枝、龙眼、菠萝。 畜牧业基地 : 贺兰山以东的牧区、高山草场。 灌溉农业 : 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新疆绿洲。 高寒牧业 : 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河谷农业 : 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 青稞、小麦、豌豆 ) 。 [ 续表 ]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 续表 ]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工业 环渤海工业带 : 辽中南工业基地 ( 钢铁、机械、化工、船舶、汽车、机电 ) 、京津唐工业基地 ( 钢铁、石化、制碱、煤炭 ) 。 长江中下游工业带 : 高精尖产业、能源、钢铁、有色金属。 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地带 : 家用电器、服装、食品、玩具。 西南地区 : 钢铁、有色金属、机械、煤炭。 陇海 — 兰新工业带西段 : 钢铁、冶金、纺织、航天等工业部门。 西宁 ( 毛纺 ) 拉萨 ( 皮革、毛毯 ) 林芝 ( 毛纺 ) 。 环境 问题 东北 : 黑土流失。 华北 : 旱涝、风沙、盐碱。 黄土高原 : 水土流失。 洪涝灾害、水体污染、水土流失、红壤改造。 荒漠化、水土流失、沙尘暴、重建西部生态环境。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 不合理伐木、放牧、耕作 , 造成湿地退化。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4. 我国三大经济圈的发展条件 三大经济圈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长三角 历史悠久 , 工业基础雄厚 , 产业链发达 , 投资环境完善 , 进出口贸易发达 , 统一的电网 , 发达的水陆空交通 , 雄厚的技术力量 , 劳动力丰富且素质高 , 农业基础好 , 经济腹地广 , 靠近市场 , 浦东开发拉动。 能源、矿产资源缺乏 , 环境污染 , 产业同构 , 缺乏核心技术。 珠三角 靠近港澳、东南亚 , 交通便利 , 多侨乡 , 有利于引进外资及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 农业基础好 , 劳动力充足 ; 开放的市场观念 , 产业链、制造业和外贸发达 ; 大珠三角、泛珠三角的建立。 能源、矿产资源不足 , 水源及用地紧张 , 环境污染 , 缺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 环渤海 资源丰富 , 统一的电网 , 交通便利 , 靠近山西能源基地并有输油管道连接华北、东北 , 农业基础好 , 信息发达 , 高素质人力资源丰富。 水源紧张 , 污染严重 , 市场化程度弱。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辨析比较 1. 新疆在“一带一路”经济带中的地理优势 区位优势 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交通枢纽。 地缘政治作用明显 新疆与中亚、南亚和欧洲国家接壤。 资源丰富、农牧业发达 区内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丰富 , 同时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国家政策优惠 比如 , 援疆对口帮扶 , 东西部合作优势明显。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2. 青藏高寒区的发展条件 (1) 有利条件 : 太阳能资源丰富 , 是全国太阳辐射能最多的地区 ; 日照时间长 , 气温日较差大 , 植物光合作用强 , 为农作物高产提供了自然前提 ; 有大面积的高山草甸草原 , 是良好的牧场 ; 东部及南部河谷地带较好的热量和水分条件为发展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可能性。 (2) 不利条件 : 大部分地区热量不足 , 无霜期极短 , 只能种植青稞、小麦、豌豆等耐寒作物和牧养牦牛、藏绵羊等高寒牲畜 ; 绝大部分地区干旱 , 风暴多 , 土壤质粗层薄。 B 方法帮 • 素养大提升 方法 中国区域的识别方法 1. 识别中国区域的基本方法 中国区域识别也是对未知区域的确认 , 需要对经纬度、海陆位置、地区界线、地理特征等与位置相关的核心信息进行解读。熟悉中国陆地、岛屿和海洋等分布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 这时就需要构建中国地区分布心理地图。 2. 构建中国地区分布心理地图的方法 第一 , 构建中国地区分布的经纬网图。 通过四至点 , 明确中国大致范围 , 中国位于 73°E—135°E,4°N—53°N 。熟知重要经纬线 , 如北回归线、 30°N 纬线、 40°N 纬线、 120°E 经线、 110°E 经线、 100°E 经线、 90°E 经线、 80°E 经线等沿线的典型地形、河流、城市、岛屿等地理事物的位置信息。 方法 中国区域的识别方法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1) 利用经纬网对地形区进行空间定位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2) 主要经纬线穿过的省区与地形区 经纬线 穿过的主要地形区 北回归线 云南、广西、广东、台湾 30°N 冈底斯山脉、横断山脉、四川盆地、杭州湾等 40°N 塔里木盆地、祁连山北侧、河套平原南侧、渤海湾 80°E 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西部 90°E 阿尔泰山、吐鲁番盆地 110°E 阴山、陕北、关中、陕南、巫山、雷州半岛和海南 120°E 大兴安岭、渤海、长江三角洲、台湾海峡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第二 , 叠加地形区、气温、降水、自然分区等要素 , 构建复合地区分布图。 我国幅员辽阔 , 自然环境差异大 , 通过各自然要素的分区界线 , 如重要山脉、等温线、年等降水量线等不断强化地区差异特征 , 强化地区位置信息 , 提高区域识别的能力。如下图 , 根据 39°N—40°N 、 100°E 的经纬度位置 , 可推断该地位于我国西北部地区 ; 根据图中等高距为 1 000 m, 可推断该地地势起伏大 , 为山地地形 ; 根据 100 mm 和 150 mm 年等降水量线 , 可推断该地位于西部干旱地区。综合各自然要素可知 , 该地在河西走廊附近。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第三 , 抓特殊点、线、面 , 重点突破。 中国区域要求较世界区域高 , 往往要求识记更多的地理事物 , 也就是心理地图要求更详细。因此 , 通过读图、填图、绘图、摹图 , 反复叠加地理要素 , 在融合中把握重要的点 ( 地理事物 ) 、线 ( 分界线 ) 、面 ( 地理区域 ) 之间空间位置关系 , 这样才能更好地识别区域 , 提高应试能力。例如 , 对我国进行区域识别 , 首先应关注秦岭位置 (34°N) 、淮河位置 (33°N), 大体定下南北分布 ; 接着注意黄河大拐弯位置 (110°E), 大致区分中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 ; 然后定北京位置、自己所在城市的地理位置 ; 最后定熟悉区域的位置 , 如黄土高原、四川盆地等 , 从点、线、面三个层次把握地理分布 , 构建从点到面的立体三维动态心理地图。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示例 [2016 北京文综卷 ] 读图 , 回答下列问题。 古人登上大别山主峰 , 不禁感叹南北两侧的景色 :“ 山之南山花烂漫 , 山之北白雪皑皑 , 此山大别于他山也 !”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1) 推断古人登山的季节 , 分析该季节南北景色差异的原因。 图示灌区是我国高产农田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 , 该区水利工程具有“蓄、引、提、排相结合”的特色。 (2) 简述形成该特色的自然条件 , 说明灌区水利工程在高产农田建设中的功能。 (3) 分析甲高速公路施工难度大的原因 , 概述该公路对大别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国家大力推进信息化、工业化协同发展 , 实施精准扶贫政策 , 为大别山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带来新契机。 (4) 阐述大别山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有利因素。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答题思维 (1) (2)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3) (4)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答案 (1) 春季。位于亚热带北部 ; 主峰海拔高 , 气温低 , 有季节性积雪 ; 山北为阴坡 , 山南为阳坡 , 阴坡气温低于阳坡。 (2) 地势低平 , 河网密布 ; 年降水量较大且集中在夏季 , 降水量年际变化大。灌溉 , 抗旱 , 蓄洪 , 排涝。 (3) 经过山地、河流 , 需要修建隧道、桥梁。扩大对外联系 ; 缩短距离 , 节约时间 ; 带动相关产业 ; 增加就业。 (4) 政策和技术支持 ; 农产品资源丰富 , 接近原料地 ; 距合肥、武汉等大中城市较近 , 市场广阔 ; 修建高速公路 , 交通运输条件改善。 地理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答题反思 “景色、景观”差异 , 不是教材中经常提到的地理术语 , 不容易理解 , 其实质就是自然环境特点。分析景色或景观差异的成因 , 要从地理位置出发 , 分析气候、地形、河流等自然因素对景色 ( 景观 ) 特征的影响。例如 , 本题必须从位于大别山的位置着眼 , 南向阳、北背阴 , 南暖北冷 , 景色差异显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