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0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四部分第三讲 第2课时 共性归纳实践应用学案(新课改省份专用)
第2课时 共性归纳·实践应用 命题点一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典题示例]————————————————— [例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7年12月8日,中俄重大能源合作项目——中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位于71°N的俄罗斯北冰洋沿岸。项目全部建成后,年产天然气可达250亿立方米,中国每年可以获得400万吨的液化气。如图为亚马尔天然气输出航线示意图。 (1)评价亚马尔天然气开发的条件。 (2)与西北航线相比,指出东北航线的优缺点。 (3)说明亚马尔天然气合作项目对保障中国能源安全的作用。 [解析] 第(1)题,亚马尔天然气开发条件的评价要从有利与不利两大方面分析。有利条件有储量丰富、市场广阔、政策支持;不利条件有极端寒冷、技术要求高、基础设施差、市场远、运输成本高等。第(2)题,东北航线与西北航线相比的优缺点。优点有运输距离更短,可节约运输时间,提高运输效率;途经海域海盗威胁小,更安全。缺点是结冰期更长,通航时间短。第(3)题,亚马尔天然气合作项目对保障中国能源安全的作用从能源进口渠道多元化、缓解能源短缺状况、增加能源战略储量等方面阐述。 [答案] (1)有利条件:储量丰富;消费市场广阔;政府政策的支持。 不利条件:纬度高,常年极端寒冷,开采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开发晚,基础设施差;距离目标市场远,运输成本高(航线结冰期长,海运条件差)。 (2)优点:运输距离更短,可节约运输时间,提高运输效率;途经海域海盗威胁小,更安全。缺点:结冰期更长,通航时间短。 (3)增加能源的供应量,缓解能源短缺状况;拓宽能源进口渠道(多元化进口);增加能源战略储量。(减少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对我国能源的影响;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师说技法]————————————————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思路 资源跨区域调配一般考查资源调入、调出区域地理背景知识(包括资源状况、工农业生产、城市人口规模、交通等基础设施),资源调配工程线路的分布特点和资源调配工程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 1.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的思维流程 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分析角度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分析 首先,分析输出地区和输入地区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区域差异。其次,从社会经济需求的层面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根本原因。如下图所示: (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线路选择 分析方向 答题术语 消费能力 稳定的资源供应、市场消费能力强 线路长短、施工难度 线路长(短)、地质条件稳定(复杂)、施工难度大(小)、建设成本高(低) 对环境的影响 线路经过生态稳定(脆弱)地区,避免(会)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3)解决资源紧张的途径 关键词 答题术语 开源 资源跨区域调配;寻找替代资源 节流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防治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3.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评价 (1)从调入区与调出区两方面进行分析 ①对于资源调入地区而言,资源的大规模调入,缓解了资源、能源不足的问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相对充足,又保障了社会的安定与繁荣,以及促进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等。 ②对于资源调出地区而言,随着资源开发和工程建设,将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从产生的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分析 效益 调入地区 调出地区 经济效益 获取资源、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获得经济效益 输出资源可获得经济收入,并且扩大相关产业,完善基础设施,获得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 发展相关产业,增加就业 有利于两地区协调发展,达到共同富裕,有利于社会稳定 生态效益 发展经济,减轻污染,保护生态 命题点二 产业转移 —————————————[典题示例]————————————————— [例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9月13日凌晨1点(北京时间),苹果公司在美国举行了秋季新品发布会,发布新品iPhone 8。但实际上iPhone 8手机最大的生产基地却是中国大陆,苹果手机在美国的销量占世界销量的24%,在中国的销量占世界销量的20%。 美国制造业的黄金时代于1979年达到峰值,此后就一直呈走低趋势,到2016年制造业从业人员减少了600万。自特朗普上台以来,积极推行“制造业回归”政策,美国的部分企业开始从世界各国迁回本土,重新在本土启动制造业生产。如图为中美两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当年本国GDP之比图。 (1)简述中国承接美国手机制造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条件。 (2)从“苹果手机在中国的销量占世界销量的20%”这一事实,分析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3)分析美国“制造业回归”政策出现的背景。 [解析] 第(1)题,中国劳动力丰富且价格较低。土地租金较低,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中国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便利,利于承接产业转移。人口众多,手机消费市场广阔,便于占领中国市场。中国的产业基础较完善,协作条件好,有政策优惠。第(2)题,中国制造业主要是负责生产环节,在产品利润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中国制造业发展方向是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加强自主创新意识,创立民族品牌,改变生产环节在利润分配中的不利地位。结合市场需求研发新的品种,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改进营销方式,提升国内外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信心。第(3)题,根据图示曲线,美国的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值不断减小,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有所下降。制造业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大,制造业减少,导致美国的失业率较高,导致社会不稳定。美国贸易赤字上升,也是促使其将制造业召回的原因。 [答案] (1)中国劳动力丰富且价格较低;土地租金较低;交通便利;经济较发达,消费市场广阔;产业基础较完善,协作条件好;政策优惠。 (2)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加强自主创新意识,创立民族品牌;结合市场需求研发新的品种,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改进营销方式,注重品质,提升国内外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信心。 (3)美国的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值不断减小,国际竞争力有所下降;美国的失业率较高,导致社会不稳定;美国贸易赤字上升。 —————————————[师说技法]————————————————— 产业转移问题的分析思路 产业转移的考查主要涉及产业转移的原因和产业转移对区域的影响两个方面。回答问题时要注意抓住核心进行分析,具体思路如下: 1.产业转移的原因分析 (1)要注意抓住两个“为什么”:一是“为什么转出”,二是“为什么转入”,也就是产业转出去的原因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 (2)要注意抓住两类地区:一是发达国家转出区和发展中国家承接区,二是经济发达的转出区和经济落后的承接区。如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主要目的是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资源,然后是占领当地市场和利用其地价便宜的优势;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则主要考虑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以及避开关税壁垒等因素。 (3)明确产业转移的类型:以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经济发达地区转出的产业还有相当部分对环境污染严重。在分析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①资源密集型工业布局由能源地向原料地,再向市场和交通优势地转移。例如,钢铁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从能源到原料再到交通、市场的变化,导致钢铁工业的区位不断发生空间上的转移。 ②劳动密集型工业都是转向劳动力数量较多、工资较低的地区。 ③污染严重的工业由发达国家或地区转向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 (4)明确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转出区是追求最佳区位,获取最大利润;承接区一般是将区域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市场优势、地缘优势等转化为经济优势。 2.产业转移的影响分析 一是要从产业转出区和产业承接区两个角度回答,二是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回答。回答问题时要注意表述的规范性,抓住核心。 命题点三 区域的协同发展 —————————————[典题示例]———————————————— [例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其中具体一点就提出了要充分发挥保定和廊坊首都功能疏解及首都核心区生态建设的服务作用。保定今后要承接首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养老等功能。下图示意京津冀城市群分布。 材料二 保定西倚太行山,东有白洋淀,集山区、平原、湿地等多种地理地貌于一身,水、土地等资源条件较为充足。此外保定拥有众多高等院校,具有较强的人才支撑能力。保定产业发展基础较好,该市原有工业基础雄厚,目前已形成了以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装备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其他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也发展迅速,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现代产业体系。通过京广高铁和保津城际铁路,保定通往京津仅需半小时左右。 (1)分析北京进行城市功能疏解的主要原因及由此带来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简述保定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有利条件,并分析本次承接过程中对保定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影响。 [解析] 第(1)题,大城市功能疏解的原因及影响主要是缓解大城市“城市病”问题,接受扩散地区则促进了区域发展。第(2)题,结合材料分析保定作为产业转移承接区具有资源、空间优势,具备基本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基础,拥有政府政策支持。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主要是促进产业升级和第一、二、三产业间结构调整。 [答案] (1)原因:北京城市发展问题突出,城市人口急剧膨胀,造成交通拥堵;公共资源配置短缺;空气及水源污染严重,环境恶劣;人口就业压力过大等。 影响:①转出地:改善北京人口密度过大的问题;改善北京空气质量,提升生态环境;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达到最优配置。②转入地: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2)有利条件:交通便利;保定自身水、土地资源充足;自身产业结构较为合理;国家政策的支持。 影响:本次承接过程,保定的三大产业结构比重将发生变化,第三产业结构将大幅提高,而第一及第二产业结构比重则有所下降。使三大产业比例趋于合理;形成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等。 —————————————[师说技法]———————————————— 区域的协同发展分析 1.分析区域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 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中会出现产业过度饱和、资源供应不足、生态环境恶化以及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而对应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则存在资源开发不足、产业基础薄弱、人才和资金缺乏带来的经济发展缺乏活力的问题,这为区域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必然。 2.分析区域协同发展的主要方式 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人才、资金、技术等经济要素向欠发达地区流动,两者之间形成良好的产业分工、合作共赢的协同发展关系。 3.分析典例——我国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体系,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推进产业升级转移,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 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各自为政现象较严重,缺乏有效的区域协调机制;产业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和交通问题严重;人才结构不合理;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省区间存在较大差距。 发展对策: (1)适当控制京津人口,加快河北城市化进程,把河北作为京津人口疏散地。 (2)明确三地功能定位和产业分工,调整三地产业结构,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工与互补。 (3)优化空间布局和空间结构,促进城市分工协作,提高城市群一体化水平。 (4)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促进三地互联互通,加快一体化进程。 (5)加强三地大气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 题型技法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分析思路 —————————————[技法指导]———————————————— (一)明确区际联系的主要方式 1.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指区际间的交通运输、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从影响交通建设的区位因素方面入手分析。 2.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主要从资源分布生产与消费的区域差异方面分析其调配的必要性。 3.产业转移间的联系:主要从产业升级的要求、产业布局的区位因素变化方面分析其转移原因。 (二)明确区际联系产生的影响 (三)关注区域协调发展的两大热点 1.我国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 (1)总体要求与概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长江经济带建设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坚持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发展适合的产业,实现科学发展、有序发展、高质量发展。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千米,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长江经济带战略作为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转型实施新区域开放开发战略,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2)存在问题 生态环境状况形势严峻、长江水道存在瓶颈制约、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区域合作机制尚不健全等。 (3)发展新格局 ①一轴: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构建沿江绿色发展轴; ②两翼:南翼以沪瑞(云南瑞丽)运输通道为依托,北翼以沪蓉运输通道为依托; ③三极: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 ④多点: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 (4)产业转型升级 ①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传统产业整合升级、打造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积极发展服务业等); ②打造核心竞争优势(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5)通道支撑、协同发展 ①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以沿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为支撑,推动各类要素跨区域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 ②建立区域联动合作机制,促进产业分工协作和有序转移,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6)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 保护和改善水环境;保护和修复水生态;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序利用长江岸线资源。 2.我国的“一带一路”倡议 (1)基本概况:“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东面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西面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2)合作方向 ①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方向是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地中海。 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3)共建国际大通道和经济走廊 ①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 ②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中巴、孟中印缅两个经济走廊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关联紧密,要进一步推动合作,取得更大进展。 (4)合作重点 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彼此合作潜力和空间很大。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 ①政策沟通。加强政策沟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保障。沿线各国可以就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进行充分交流对接,共同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协商解决合作中的问题,共同为务实合作及大型项目实施提供政策支持。 ②设施联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努力实现区域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安全高效的陆海空通道网络基本形成,互联互通达到新水平。 ③贸易畅通。投资贸易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沿线国家和地区加快投资便利化进程,形成高标准自由贸易区,推动新兴产业合作,优化产业链分工布局,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④资金融通。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深化金融合作,推进亚洲货币稳定体系、投融资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 ⑤民心相通。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合作、媒体合作、青年和妇女交往、志愿者服务等,为深化双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 —————————————[应用体验]—————————————————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6年10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纲要提出要坚持走生态优化、绿色发展之路,着力打造“一道两廊三群”,即大力构建沿江绿色发展轴、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和现代产业走廊、发展沿江三大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如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 材料二 如图为近十年间江西省耕地减少比例统计图。 材料三 城市群的竞争力包括先天竞争力、现实竞争力和成长竞争力。先天竞争力主要指城市群的地理位置、发展空间、劳动力数量和移民规模等。 (1)评价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交通运输条件。 (2)分析江西省生态退耕比例大的原因。 (3)指出长江三大城市群的先天竞争力最强的城市群,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4)为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建设沿江绿色发展轴,应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第(1)题,评价一般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回答。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有利交通运输条件可从长江水运能力大、区域交通运输方式多样、运输网密度大、运输线路等级高、交通运输衔接程度好等方面回答。不利运输条件可从长江中上游地区航道季节变化明显、沿江东西向铁路不足,影响运力方面回答。第(2)题,江西省生态退耕比例大是因为该地地势起伏大,因植被破坏和围湖造田造成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严重,只有生态退耕才能减轻这些危害。第(3)题,由所学知识可知,长三角腹地广、地理位置优越、劳动力丰富、城市群对外开放程度高,故先天竞争力最强。第(4)题,措施可从植树造林、优化流域产业结构、加强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回答。 答案:(1)有利条件:长江水运能力大;区域交通运输方式多样;交通运输网密度大;运输线路等级高;各种交通运输衔接程度好;经济带走向与长江航运方向一致。 不利条件:长江中上游地区航道季节变化明显;沿长江东西向铁路不足,影响运力。 (2)江西省地处河流中上游,多山地(地势起伏大);植被破坏和围湖造田,多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生态问题和灾害);生态退耕利于生态改善和减轻灾害的威胁;有利于构建长江绿色生态廊道。 (3)长三角城市群。(地理位置)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长江的入海口,水陆交通十分便捷;(发展空间)地势平坦开阔;腹地宽广;(劳动力数量)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移民规模)城市群对外开放程度高,能吸纳大量国内人口和海外移民。 (4)上游植树造林,保护植被,保持水土;促进流域产业结构优化,减少对流域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加强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提高环保意识。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是国家继南水北调工程后实施的又一重大跨流域调水工程,于2017年10月通水。白洋淀(淀为浅湖)上游接纳海河水系中大清河上源唐河来水,下游由大清河排出。白洋淀水域面积366 km2,对当地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受自然、人为等因素的影响,白洋淀多次出现干淀。1983年至1988年,白洋淀曾连续5年干淀。2014年6月,河北省政府将容城县、雄县、安新县列为浅层地下水禁采区,将安新县城区列为深层地下水禁采区。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河北省保定市所辖雄县、容城、安新3县设立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初始可能承载100万人左右,发展比较好的话可能达到200~300万人。如图为引黄济淀线路图。 (1)试推测造成白洋淀多次干淀的自然原因。 (2)说明白洋淀面积萎缩可能引发的生态问题。 (3)简析河北省政府将容城县、雄县、安新县列为浅层地下水禁采区,将安新县城区列为深层地下水禁采区的主要目的。 (4)简述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的实施对雄安新区建设和发展产业的积极影响。 解析:第(1)题,造成白洋淀多次干淀的自然原因主要从降水、蒸发及泥沙淤积等角度分析。从降水看,白洋淀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旱灾频繁。从蒸发看,由于全球变暖,蒸发量增大。从河流注入看,河流注入水量减少。加之地势低洼,泥沙沉积,湖泊变浅,蓄水面积小,也加剧了白洋淀的干淀。第(2)题,白洋淀面积萎缩引发的生态问题主要从湿地的生态效益、盐碱化、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考虑。第(3)题,华北地区,地下水开采严重,地下水水位下降,将该地区列为禁采区,主要目的要从地下水水位下降及生态环境恢复角度考虑。第(4)题,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的实施对雄安新区建设和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结合南水北调对受水区的有利影响,从缓解用水紧张、缓解地下水超采、改善生态环境及提升竞争力角度分析。 答案:(1)降水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大,干旱灾害多发;气候变暖,湖面蒸发旺盛;入湖河流水量减少;地势低洼,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湖区沉积,湖泊变浅,蓄水面积减少。 (2)湖区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周边盐碱化土地增加,沙尘现象多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3)促进该地区地下水位的回升;促进白洋淀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恢复;促进该地区城区建设和长远发展。 (4)缓解湖区水资源紧张局面,满足新区生产、生活用水需求;避免地下水超采造成地面沉降,有利于城市建设;改善白洋淀及湖区的生态环境,提高宜居程度,提升新区的竞争力等。 2.郴州市是“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东连江西,南邻广东,作为湖南的南大门,郴州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是我国首批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之一。下图是湖南省略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郴州成为我国首批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之一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2)郴州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可能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3)有人建议“十三五”期间郴州应加强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你是否赞成?说明理由。 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从资源、交通、劳动力、地价、与珠三角的距离等方面分析优势条件。第(2)题,可从产业升级、城市化、就业、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产业转移带来的影响。第(3)题,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从促进当地产业升级换代和改善环境的角度分析可行性,也可从环境、交通、科技等方面分析承接高新技术产业的劣势。 答案:(1)矿产资源丰富;劳动力和地价低廉;距粤港澳地区近;有铁路与外界相连;政策扶持等。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促进产业分工与合作;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影响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可能加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3)赞成。郴州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可以促进郴州的产业升级;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有利于改善郴州的环境等。 或不赞成。郴州的城市等级较低;高校少,科技实力弱;交通条件相对较差;环境较差,因而郴州不具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条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