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0 发布 |
- 37.5 KB |
- 2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课件:第1课时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28张)
第十三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考纲解析 确目标 · 明考向 考纲展示 真题回放 考情分析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 , 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2016 · 全国 Ⅱ 卷 ,37 2016 · 全国 Ⅲ 卷 ,7 ~ 9 2015 · 全国 Ⅱ 卷 ,4 ~ 5 2015 · 山东卷 ,5 ~ 6 荒漠化的成因、防治以及森林、湿地的作用是本专题在高考中的主要知识点 , 多结合区域的发展进行设问 , 考查区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区域生态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 多以综合题的形式呈现。 第 1 课时 荒漠化的防治 ——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主干梳理 考点突破 思维建模 主干梳理 梳图文 · 理脉络 一、认识荒漠化 1. 概念 : 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一种 现象。 2. 主要表现 : 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 、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土地退化 土地沙漠化 【 状元笔记 】 荒漠化≠沙漠化 荒漠化有多种类型和形成途径 , 而土地沙漠化只是荒漠化的主要形式之一。次生盐渍化也是一种表现 , 主要是在干旱地区由于灌溉不当造成的。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 西北地区自然条件的东西差异 西部 以贺兰山为界 东部 地形 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辽阔坦荡的 / 植被 为主 温带草原 气候 干旱 , 降水量 递减 高原 沙漠和戈壁 自东向西 2. 生态环境脆弱 3. 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原因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 荒漠化防治的内容 (1) 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2) 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3) 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2. 防治原则 (1) 维护 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2) 治山、治水、治碱 ( 盐碱 ) 、治沙相结合。 3. 防治措施 (1) 合理利用 。 (2)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 调节 用地之间的关系。 (4) 采取综合措施 , 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 问题。 (5) 控制人口增长。 生态平衡 水资源 农、林、牧 能源 考点突破 破疑难 · 提素养 高考怎么考 (2014 · 全国 Ⅰ 卷 ,36) 阅读图文资料 , 回答下列问题 : 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 4 500 米以上 , 冬春季盛行西风 , 年平均大风 (≥8 级 ) 日数 157 天 , 且多集中在 10 月至次年 4 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 , 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 20 ~ 30 厘米高度范围内。 (1) 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2) 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 (3) 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 (4) 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 , 请提出防治措施。 真题答案 : (1) 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 , 泥沙沉积 , 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低 , 河滩泥沙裸露 ; 错那湖水位低 ,( 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 ) 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 (2) 冬春季气候干燥 ( 降水少 ), 地表缺乏植被 ( 草 ) 的保护 ; 大风多 , 湖面较宽阔 , 西风经湖面无阻挡 , 沙源东部为河谷 , 风力强劲。 (3)( 铁路路基较高 ) 风沙堆积 , 填埋路基和轨道 ; 侵蚀路基 ( 和路肩 ); 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 , 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 ; 影响运行列车安全。 (4)( 阻沙措施 ) 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 ( 高立式沙障 ) 。 ( 固沙措施 ) 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 , 设置石 ( 草 ) 方格沙障。 解题思路 : 第 (1) 题 , 读图文材料可知 , 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有三个 : 一是来自注入湖泊的河流形成的河口三角洲 ; 二是来自冬春季河流水位低而祼露的河滩 ; 三是来自错那湖冬春季水位低而出露的湖滩。第 (2) 题 , 图示区域冬春季干燥少雨 , 植被稀少 , 沙源祼露 , 再加上多风力强劲的西风 , 故易起沙。第 (3) 题 , 可从铁路基础设施和列车运行安全等方面分析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强劲的风沙活动会掩埋铁路、吹翻列车 , 破坏铁路沿线的基础设施。第 (4) 题 , 迁移运用腾格里沙漠区采用草方格沙障固沙保护包兰铁路的措施 ; 还可以建设铁路防护墙 , 阻断自然灾害与受灾体接触。 【 命题素材拓展 】 沙尘暴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并卷入空中 , 使空气特别混浊 , 水平能见度小于一千米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沙尘暴形成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 答案 : 沙尘暴的形成需要三个条件 , 具体如下 : ① 地面上的沙尘物质。它是形成沙尘暴的物质基础。 ②大风。这是沙尘暴形成的动力基础 , 也是沙尘暴能够长距离输送的动力保证。 ③不稳定的空气状态。这是重要的局地热力条件。沙尘暴多发生于午后傍晚说明了局地热力条件的重要性。 我们怎么学 考点 1 荒漠化的因素 ◇ 要点导学◇ 一、自然背景 —— 为荒漠化创造条件 1. 基本条件 —— 气候干旱 2. 物质条件 —— 地面疏松 , 为沙质沉积物 3. 动力条件 —— 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接近亚洲高压中心 , 大风日数多 , 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 , 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气候干旱 → 植被稀少 → 土壤发育差 → 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4. 重要影响因素 —— 气候异常 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 降水的变率大。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 ; 少雨年则加速荒漠化进程。 二、人为因素 —— 决定性因素 因素 分布地区 破坏原因 危害 过度 樵采 能源缺乏地区 樵采天然植被作为燃料 严重破坏植 被 , 易造成 风沙侵蚀 草原地区 采挖药材、发菜 , 增加收入 过度 放牧 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干旱的绿洲 边缘 为求得短期经济利益 , 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 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化进程 过度 开垦 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 从事农业 ( 种植业 ) 生产 使沙化土地连片发展 水资 源利 用不 当 草原地区 挖掘水井 斑点状荒漠化 绿洲地区 中上游过度利用水资源 , 导致下游水源短缺 , 生态恶化 加剧下游土地荒漠化进程 灌溉农业区 大水漫灌 次生盐渍化 【 拓展延伸 】 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危害 (1) 水土流失的成因 : 气候、地形、植被、土壤等自然因素是造成水土流失的基础条件 ; 人为因素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 , 如不合理的耕作制度、露天开矿、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等。 (2) 水土流失的危害 : 耕地土层变薄 , 土壤养分流失 , 耕地质量下降 ; 河流含沙量增加 , 河床抬升 , 湖泊淤积 ; 生态环境恶化 , 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等。 ◇ 题组例练◇ 1 .(2015 · 全国 Ⅱ 卷 ,4 ~ 5)2013 年 7 月 30 日 , 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如图示意该地当日 14 时~ 24 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 据此回答 (1) ~ (2) 题 : 解析 :(1)C (2)B 第 (1) 题 , 本题考查沙尘暴过境时的天气特点。据图可知 , 该地在 18 时至 19 时气温明显下降 , 气压明显上升 , 该时段风力大 , 可能出现强沙尘暴天气 , 故 C 项正确。第 (2) 题 , 本题考查沙尘暴对天气的影响。沙尘暴过境时 , 气温水平差异和水平气压梯度都增大 , 故 A 项错误、 B 项正确 ; 由于沙尘暴经过时 , 大气中灰尘增多 , 所以削弱太阳辐射能力增强 , 则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减少 , 同时大气逆辐射增强 , 故 C 、 D 项错误。 (1) 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 ( ) A.16 时~ 17 时 B.17 时~ 18 时 C.18 时~ 19 时 D.19 时~ 20 时 (2) 与正常情况相比 , 强沙尘暴经过时 , 该地 ( ) A. 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B. 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C.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D. 大气逆辐射减弱 解析 :(1)B (2)C 第 (1) 题 , 蒙古国深居内陆 , 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原因与地理位置、人为因素、气候变化和脆弱的生态环境有关。第 (2) 题 , 由题干中湖泊河流干涸 , 可知气候变暖的影响显著。 2 .(2016 · 辽宁沈阳质检 ) 《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国际公约 》 数据显示 , 在过去 30 年里 , 蒙古国约有 850 个湖泊和 2 000 条河流完全干涸 , 整个国家有四分之一变成了荒漠。据此回答 (1) ~ (2) 题 : (1) 在过去的 30 年里 , 导致蒙古国荒漠面积扩大的原因是 ( ) ① 地理位置深居内陆 ②生态系统脆弱 ③人类活动方式游牧为主 ④全球气候变化 ⑤多内流河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2) 在过去的 30 年里 , 蒙古国气候要素经历的整体变化过程是 ( ) A. 降水大量减少 B. 降水大量增加 C. 气温升高 D. 气温降低 考点 2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 要点导学◇ 一、合理利用水资源 地区 措施 农作区 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 , 推广节水农业 , 避免土壤盐碱化 牧区草原 减少水井的数量 , 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 干旱的 内陆地区 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 , 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 , 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 二、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三、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四、采取综合措施 , 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五、控制人口增长 【 拓展延伸 】 水土流失的主要治理措施 工程措施 主要包括修建梯田、打坝淤地、开展土地复垦等 生物措施 主要包括植树种草、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等 农业技 术措施 主要是应用农业生产耕作中的农业技术手段 , 如土壤培肥、品种改良、间作轮作、套种耕作和提高复种指数等 ◇ 题组例练◇ (2016 · 山西太原二模 ) 我国防治荒漠化的重点之一是以林草植被建设为核心的防沙治沙技术思路 , 体现林草植被在荒漠化、沙化防治中的地位与作用。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 (1) 分别写出图中 Q 、 R 两地的荒漠化类型。 (2) 分析两地荒漠化出现差异的原因。 (3) 为了保护铁路 , 人们在 R 地铺设了草方格沙障 , 分析 R 地铺设草方格沙障所起的作用。 解析 : 第 (1) 题 ,Q 地地处宁夏平原 , 为灌溉农业区 , 不合理灌溉引起次生盐渍化 ,R 地地处腾格里沙漠南部 , 土地沙漠化严重。第 (2) 题 ,Q 地有贺兰山阻挡冬季风和风沙 ,R 地则无山脉阻挡。 Q 地荒漠化主要表现为次生盐渍化 , 而 R 地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第 (3) 题 , 草方格沙障可降低风速 , 减少水分蒸发。 答案 : (1) 次生盐渍化 土地沙漠化 (2)Q 地地处宁夏平原 , 西侧贺兰山阻挡了西北方向的寒流风沙 ; 农业生产中由于大水漫灌和干旱的气候特征导致了次生盐渍化的发生。由于没有山脉的阻挡 ,R 地受西北风沙的影响 , 土地沙漠化现象严重。 (3) 增加地表粗糙度 , 削减风力 ; 截留水分 , 提高沙层含水量 , 有利于固沙植被存活。 思维建模 理思维 · 建模型 主要荒漠化问题成因的答案模板 问题 答题思路 土地沙漠化 自然 降水少、日照强、大风日数多 ; 植被稀疏、地表裸露、土质疏松 , 风力侵蚀强烈 人文 过度开垦 , 过度放牧 , 过度樵采 ; 水资源利用不当 ; 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 次生盐 渍化 自然 春旱多风沙 , 气温回升快 , 蒸发旺盛 , 水盐运动强烈 ; 地势低平 , 海水倒灌 ; 地下水位较高 , 或洼地排水不畅 , 盐分向地表积聚 人文 不合理灌溉等 石质荒 漠化 自然 地势起伏较大 ; 降水季节变化大 , 多暴雨 人文 不合理的开垦 ( 陡坡开垦 ); 生活用能缺乏 ; 过度樵采 点击进入 课时集训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