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0 发布 |
- 37.5 KB |
- 2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莆田一中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考试试卷高二地理必修三 第Ⅰ卷 单项选择题 (50题,1-40题每题1分,41-50题每题2分,共60分) 福建海坛岛面积276.61平方千米,人口约35万人,地势低平,是大陆距离宝岛台湾最近的地方。当地盛传“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的民谣。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该民谣反映了当地气候的突出特点是 A. 降水多 B. 风力大 C. 日照强 D. 气温高 2. 依据当地自然环境特征,推测海坛岛传统民居的特点是 A. 高大、屋顶尖、窗大 B. 低矮、屋顶缓、窗大 C. 高大、屋顶尖、窗小 D. 低矮、屋顶缓、窗小 3. 当地居民主要从事 A. 渔业 B. 林业 C. 种植业 D. 牧业 【答案】1. B 2. D 3. A 【解析】 【1题详解】 从材料提取信息“福建海坛岛”说明该地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季风区,“地势低平”、“风沙满地跑”说明当地风力大。民谣反映不出其他气候特点。故选B。 【2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风沙满地跑”说明风力很大,“房子像碉堡”说明房子需要具备的特点是防风,所以是低矮的,窗小。从材料提取信息“是大陆距离宝岛台湾最近的地方”,根据该地区地理位置判断,影响该地区的东南季风受台湾山脉影响,气流下沉,形成干热的雨影区,降水少,所以传统民居的屋顶缓。故选D。 【3题详解】 从材料提取“光长石头不长草”说明该地区不适合植物生长,因此不适合发展种植业、林业和牧业,但由于该地区四周临海,可因地制宜发展渔业。故选A。 【点睛】解答此题组的关键是理解当地盛传“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的民谣。这民谣所反映的现象在我国西北地区较典型,因而参考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 27 - “鲁锦”是以鲁西南地区为中心,带有鲜明的齐鲁文化特色的山东民间纯棉手工纺织物。“鲁锦”的织造工具几乎全是木制的,结构都很简单。织造原料均为纯棉材料,从采棉到上机织布,共要经大小72道工序,全部采用纯手工方式,手纺、手织天然植物染色棉织物。目前,“鲁锦”织造从业者多为40~60岁的农村妇女,“鲁锦”织造技艺面临消失的困境。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 清末鲁西南地区“鲁锦”产业受到冲击,渐趋衰微。其原因可能是( ) A. 洋布进口及机器纺织业的发展 B. 消费市场萎缩 C. “鲁锦”织造技艺失传 D. 劳动力价格上涨 5. 目前,鲁西南地区发展“鲁锦”产业突出的优势条件是( ) A. 水资源丰富 B. 劳动力文化水平高 C. 织造机器制造业发达 D. 传统工艺历史悠久 6. 为了“鲁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鲁西南地区最应该( ) A. 传承技艺,开发文化创意产品 B. 树立品牌,扩大销售市场 C. 扩大棉花种植面积 D. 用机器生产替代手工工艺 【答案】4. A 5. D 6. A 【解析】 【4题详解】 读材料可知,鲁锦和印染技术在清末因受到巨大的冲击而迅速衰落,其关键词为“冲击"。清朝未年,由于通商口岸被迫开放,国外机器生产的织品大量进入我国,机械化生产成本低,其价格低廉,技术先进,质量较好,样式新颖。与之相比,“老粗布、家织布、手织布”的鲁锦成本高,样式老化,市场竞争力较弱,从而逐渐衰落。A正确。故选A。 【5题详解】 - 27 - 棉花生产是该地区纺织业发展的基础,当地位于半湿润区,水资源不是当地优势条件,并不是近年来鲁西南地区恢复和发展鲁锦的主要优势条件,A错误。材料中提到鲁锦从业者多为40-60岁的农村妇女,文化水平不高,B错误。由题可知,鲁棉全部采用纯手工方式,手纺、手织,机器制造业不发达,C错误。根据材料,鲁锦织造原料均为纯棉材料和纯天然的印染色料,且织造工具全是木制,可知鲁西南地区恢复和发展鲁锦的优势条件主要是传统工艺和生态印染技术,D正确。故选D。 【6题详解】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鲁锦拥有传统工艺和生态印染技术这些优势条件,所以应当继承传统,同时也需要结合时代特点推陈出新,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其吸引力,A正确。树立品牌,扩大销售市场,提升其知名度是其发展的方向,但只提高知名度而忽视产质量发展,并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其吸引力,B错误。扩大优质棉花的种植面积,能够从原料提升其质量,但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其吸引力,C错误。用机器生产替代手工工艺,不符合鲁锦本身的特色,D错误。故选A。 利用新型无人机对农作物进行测量时,无人机会通过卫星定位引导自动拍摄监测地块的高清航拍影像,然后利用专用软件进行后期处理。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获取调查地块农作物高清航拍影像的技术是( ) A. RS B. GPS C. GIS D. VR 8. 利用专用软件进行后期处理获得的数据可以分析调查地块( ) A. 土壤酸碱性和农作物的种植面积 B. 土壤含水量和农作物的种植结构 C. 气候变化和农作物的种植变化 D. 农作物的作物单产和作物种类 【答案】7. A 8. D 【解析】 【7题详解】 由题可知,获取调查地块农作物高清航拍影像是通过无人机航拍获取,无人机属于遥感平台,照相机属于传感器,所以属于遥感技术,A正确。故选A。 【8题详解】 遥感是通过地物反射或辐射不同波长电磁波获取地表地物分布差异,土地酸碱性、土壤含水量及该地气候变化需要就地勘察,无法通过遥感获取相关数据,ABC错误。农作物的长势不同,作物种类不同,辐射或反射波长不同,可以通过遥感和GIS技术的数据处理分析获取单产或作物种类分布信息,故D正确。故选D。 - 27 - 针对藏南地区江北公路沙害问题,某研究所于该地区进行石方格沙障(由石头组成的方格状拦沙设施)防风固沙效益研究,下图示意风速为 11 m/ s 时在石方格沙障干预下的风速流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9. 在水平距离50~80cm段,风速( ) A. 最大 B. 平稳 C. 下降 D. 提高 10. 石方格沙障能有效降低( ) A. 高空输沙量 B. 近地面输沙量 C. 地表粗糙度 D. 风沙活动高度 11. 与林木覆盖相比,石方格沙障更利于( ) A. 稳固沙土 B. 削减风力 C. 减少水分蒸发 D. 适应恶劣环境 【答案】9. C 10. B 11. D 【解析】 【9题详解】 读图,根据风速等值线,在水平距离50—80cm段,受石方格沙障阻挡,风速下降,C对,B、D错。遇到沙障前,风速最大,A错。故选C。 【10题详解】 石方格沙障使近地面风速下降,能有效降低近地面输沙量,B对。对高空输沙量影响不大,A错。增加了地表粗糙度,C错。对风沙活动高度影响不明显,D错。故选B。 【11题详解】 与林木覆盖相比,石方格沙障分布区不适宜林木生长,说明石方格沙障更利于适应恶劣环境,D对。 稳固沙土、削减风力、减少水分蒸发方面,不如林木效果好,A、B、C错。故选D。 - 27 - 下图示意某国家部分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分布,该国西部及西南部为温带荒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该国西南部形成温带荒漠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 距海洋较远,受海洋影响小 B. 地处背风坡,焚风效应显著 C.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蒸发旺盛 D. 太阳辐射强,地表土质疏松 13. 近年来,该国甲地区草地退化日趋严重,针对这一问题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是 ①建设人工草场 ②控制载畜量 ③实施退耕还草 ④发展草原旅游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12. B 13. A 【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气候和土地荒漠化的治理的相关知识。 【12题详解】 根据图示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国为南美洲的阿根廷,阿根廷地处安第斯山的东侧,该国西部及西南部大部分地区地处盛行西风带的背风坡,安第斯山脉对西风带的阻挡作用显著,导致降水较少,形成雨影区,气候干旱,这是形成土地沙化的主要自然原因。距海洋较远,受海洋影响小,海陆位置以及太阳辐射都会影响,但是不是最主要的因素,根本原因在于地形,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会形成热带沙漠,而非温带荒漠,ACD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13题详解】 - 27 - 读图可知,甲地为阿根廷西部的潘帕斯草原。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和人为影响,潘帕斯草原退化,沙化日趋严重,针对这一问题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建设人工草场、控制草原载畜量、恢复原有的草原生态系统、保护草原生态环境,而发展草原旅游将进一步破坏草地。故本题应选择①②③,正确答案为A。 下图为贵州省石山区威宁县石坎梯高标准基本农田图。当地政府扶持贫困农民综合治理“山、水、林、田、路”,将山区坡耕地建设为石坎梯高标准农田(石坎梯田就是用石头砌田埂进行农田改造),成为精准扶贫的成功案例。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4. 建设石坎梯田的区域背景叙述正确的是 ①土层薄,石漠化严重 ②岩溶地貌为主,多大理岩石料 ③地表崎岖,降水丰富,易出现山洪 ④河流水位变化大,有春、夏两个汛期 ⑤常绿硬叶林植被稀疏,涵养水源差 ⑥交通等基础设施较落后 A. ①③⑥ B. ②③⑤ C. ②④⑥ D. ①④⑤ 15. 下列关于建设石坎梯田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有效拦截雨水,增加地下径流,缓解旱情 B. 石坎梯田就地取材,综合治理“山水林田路” C. 石坎梯田扩大了耕地面积,提高了人口容量 D. 有效滞缓径流,减弱流水侵蚀,减轻水土流失 【答案】14. A 15. C 【解析】 【14题详解】 - 27 - 贵州多岩溶地貌,多属于沉积岩的石灰岩,而不是属于变质岩的大理岩;地表崎岖,降水丰富,易出现山洪;土层薄,石漠化严重;河流水位变化大,主要是夏汛;以常绿阔叶林植被为主,但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差;地形崎岖,交通等基础设施较落后。所以选A。 【15题详解】 石坎梯田有效拦截雨水,增加地下径流,对缓解旱情有一定意义,A正确;石坎梯田就地取材,综合治理“山水林田路” 促进了可持续发展,B正确;石坎梯田并没有扩大耕地面积,减轻了水土流失,提高土地质量,有利于提高了人口容量,C错,符合题意;有效滞缓径流,减弱流水侵蚀,减轻水土流失,D正确。所以选C。 苏门答腊岛上分布着大片雨林,岛上存在烧荒现象(垦荒前烧掉荒地上野草、灌木等植被的行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苏门答腊岛上农民择时烧荒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 气温 B. 降水 C. 风向 D. 光照 17. 下图为苏门答腊岛热带雨林迁移农业土壤肥力变化图。图中土壤肥力由b到c的变化说明( ) A. 该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B. 烧荒后土壤肥力下降 C. 该地区土壤十分贫瘠 D. 作物生长需肥多 【答案】16. B 17. A 【解析】 【16题详解】 苏门答腊岛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植被茂盛,湿度大,分布着大片雨林,农民烧荒需要选择降水相对较少、湿度小的季节进行,植被易于燃烧清除,B正确。故选B。 【17题详解】 图中土壤肥力由b到c的变化说明土壤肥力下降后,很难恢复到砍伐前的状态,热带雨林地区淋溶作用强,微生物分解快,有机物主要存储在植被,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恢复,说明雨林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A正确。故选A。 【点睛】热带雨林地区枯枝落叶虽然较多,但分解和淋溶较强,有机质土壤积累少,土壤肥力差。 - 27 - 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下图为“澳大利亚沿岸红树林物种数量的空间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澳大利亚沿岸红树林物种数量空间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①纬度 ②地形 ③洋流 ④降水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19. 红树林目前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破坏,红树林大量被破坏将( ) A. 吸引鱼群聚集 B. 加快泥沙淤积速度 C. 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D. 加剧海岸侵蚀 【答案】18. B 19. D 【解析】 【分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影响红树林分布的因素以及湿地的功能等相关知识 【18题详解】 读图可知,澳大利亚北部和东部红树林物种数量较多,南部和西部红树林物种数量较少。北部纬度低,南部纬度相对较高,东部有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湿,西部有西澳大利亚寒流降温减湿,因此影响澳大利亚沿岸红树林物种数量空间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纬度和洋流,①③正确,故选B。 【19题详解】 - 27 - 根据材料“红树林生长在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能够降低海浪对海岸的侵蚀力度,红树林大量被破坏将加剧海岸侵蚀,海岸侵蚀加大,泥沙淤积速度减慢,B错,D正确;红树林是鱼群的栖息地和逃避敌害的场所,破坏后不会吸引鱼群集聚,A错,水体富营养化主要与水体中氮、磷元素积累有关,C错。故选D。 【点睛】湿地的一般功能:提供水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冰川融水带着泥土通过贝拉库勒河注入太平洋,在出海口遇到太平洋地热温泉,像沸水一样翻滚。百万年后,在海底形成了约40英亩细如雾、柔似棉的冰川泥,是加拿大独有的美容护肤品原料。每年只有3个月开采期,专业人员必须乘坐直升机到达采集地点,敲开冰层,潜水作业;将采集的泥土,密封在专业器皿里,海运到加拿大南方的工厂进入一个高科技的生化加工过程。目前,只有3家企业获得了限量开采权。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 推测冰川泥的开采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1. 制定限量开采冰川泥政策的主要出发点是( ) A. 资源储量有限 B. 保持价格优势 C. 保护海洋环境 D. 市场需求量小 【答案】20. D 21. A 【解析】 【20题详解】 由题中“专业人员必须乘坐直升机到达采集地点,敲开冰层,潜水作业”可知,开采季节海面封冻,为冬季,D正确。故选D。 【21题详解】 由题中“40英亩细如雾、柔似棉的冰川泥,是加拿大独有的美容护肤品原料”可知,该种资源稀有性强,资源储量小,所以制定限量开采冰川泥政策,A正确。故选A。 - 27 - 2018年以来,包头市高新区加快了国家稀土新材料基地的建设。2018年1~9月,稀土磁性材料生产量1.6万吨,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稀土磁性材料及深加工基地,正在打造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磁谷”。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 有关包头建设“磁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科技实力不强,需要引进人才和技术 B. 扩大稀土产量,增加出口量 C. 黄河含沙量大,工业水源水质差 D. 靠近黄河、铁路,水陆交通便利 23. 有关包头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加强矿产资源深加工 B. 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C. 加强矿区土地的复垦工作 D. 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力度 【答案】22. A 23. D 【解析】 【22题详解】 由题可知,包头建设“磁谷”是利用稀土资源进行的新材料深加工,属于高新技术产业,需要高新技术支撑,但包头地处西部地区,教育、科技较落后,科技实力不强,需要引进人才和技术,A正确。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是为了提高资源附加值,更好的保护我国稀土资源,不是为了扩大稀土产量,增加出口量,B错误。黄河包头段位于上游,没有经过黄土高原,水质含沙量小,工业水源水质较好,C错误。靠近黄河,但黄河流量变化大,中下游泥沙多,不利于航运,D错误。故选A。 【23题详解】 加强矿产资源深加工,利于增加资源的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减少农药、化肥用量,利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加强矿区土地的复垦工作,利于生态保护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ABC项环境措施合理,不符合题意,ABC错误。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力度,会加剧资源的枯竭速度,不利于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D符合题意,D正确。故选D。 我国西南的金沙江(长江从青海玉树到四川宜宾河段)水能非常丰富。梯级开发,通过上游电站调节下游电站蓄水量,增加下游电站有效发电时间,使水力资源得以充分利用。读金沙江下游4座梯级水电站的资料和长江上游干流纵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 27 - 24. 4座水电站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排列为 A. 甲→乙→丙→丁 B. 丙→甲→乙→丁 C. 丁→丙→乙→甲 D. 丁→乙→甲→丙 25. 4座水电站的建成对三峡工程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 A. 提高三峡电站夏季发电量 B. 减轻三峡库区生态破坏 C. 提高三峡船闸的通过能力 D. 减轻三峡水库泥沙淤积 【答案】24. B 25. D 【解析】 【24题详解】 装机容量除以年发电量即一年中的发电时间,计算可知,丙水电站发电时间最短,可能位于最上游,河流水量小,季节变化大;按照该规律推测,往下游依次是甲、乙、丁。答案为B。 【25题详解】 该河段位于三峡工程上游,4座水电站的修建,将使部分泥沙在此堆积,导致三峡水库的泥沙淤积减少。故选D。 水库具有防洪、发电等多方面的效益。如今,许多欧美国家却将大坝拆除,恢复河流的原始生态。下图是水库拆除前后的对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 符合M所在河段变化的是 A. 河道变浅,水温年较差扩大 - 27 - B. 河道变深,水温年较差缩小 C. 河道变浅,水温年较差缩小 D. 河道变深,水温年较差扩大 27. 大坝拆除后,对水库原有库区的影响是 A. 植被覆盖提高 B. 土层厚度增加 C. 地质灾害增加 D. 水循环趋于活跃 【答案】26. A 27. A 【解析】 【26题详解】 符合M所在河段变化的是水库拆除后,没有大坝抬高水位,M河段河道变浅,B、D错。水域面积小,水温年较差扩大,A对,C错。 【27题详解】 大坝拆除后,对水库原有库区不再被水淹没,植被生长,原来库区的植被覆盖提高,A对。没有了库区泥沙沉积,土层厚度变薄,B错。水位下降,植被增多,地质灾害可能减少,C错。水循环趋于减弱,D错。 沟垄田间集雨技术是我国重要的田间雨水利用技术,通过提高作物根区的水分满足度,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为了更有效利用雨水,在不同地区会调整沟、垄的宽度和深度。下图示意沟垄集雨技术。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 干旱地区提高集雨量最有效的方法是( ) A. 加大垄高 B. 增大沟深 C. 垄上覆膜 D. 沟上覆膜 29. 最适合采用沟垄田间集雨技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区域是( ) A. 塔里木盆地北部 B. 北方农牧交错带 C. 东北三江平原 D. 南方低山丘陵区 - 27 - 【答案】28. C 29. B 【解析】 【28题详解】 由图可知,垄沟田间集雨技术中,垄面为集雨面,促进地表水流向两侧沟区,干旱地区降水强度小,土壤含水量低,垄面雨水下渗多,所以要提高集雨量最有效的方法是垄上覆膜,减少垄面下渗,增加集雨量,C正确。加大垄高、 增大沟深、沟上覆膜都不能减少垄面下渗,ABD错误。故选C。 【29题详解】 由图可知,垄沟田间集雨技术中,垄面为集雨面,说明该地有一定降水,但降水量较小,北方农牧交错带处于半干旱地区,符合应用条件,最适合采用沟垄田间集雨技术,B正确。塔里木盆地北部为干旱地区,降水稀少,发展灌溉农业;东北三江平原和南方低山丘陵区气候湿润,水源充足;以上三地不适合此技术应用,ACD错误。故选B。 【点睛】垄面不种植作物,行距较大,易造成土地资源浪费。 埃尔埃希多地区(下图小方框所示)干旱少雨,年降水量小于300 mm,土壤贫瘠。当地农业科技人员对土壤进行“三明治”式的改良,很好地改善了作物生长的水肥条件。随着滴灌技术和日光温室的快速普及,埃尔埃希多地区已由过去的贫瘠之地变成了“欧洲蔬菜之都”。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0. 埃尔埃希多地区对土壤进行“三明治”式的改良的合理措施是( ) A. 表层为沙土,中间层为有机肥,下层为黏土 B. 表层为黏土,中间层为有机肥,下层为沙土 C. 表层为有机肥,中间层为黏土,下层为沙土 D. 表层为黏土,中间层为沙土,下层为有机肥 - 27 - 31. 埃尔埃希多地区普及日光温室主要目的是( ) A. 增加室内温度,抵御严寒霜冻 B. 改善日照条件,促进光合作用 C. 减少蒸发,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 减轻土壤侵蚀,保持土壤肥力 【答案】30. A 31. C 【解析】 30题详解】 由题中“埃尔埃希多地区干旱少雨,年降水量小于300 mm,土壤贫瘠”可知,埃尔埃希多地区对土壤进行“三明治”式的改良,表层为沙土,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下层为黏土水分不易下渗,起到保墒作用,应对降水少,干旱蒸发强的环境;中间层为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肥力;A正确。故选A。 【31题详解】 该地地处地中海沿岸,冬季温和,无严寒霜冻,A错误。该地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强,不需要大棚改善日照条件,B错误。当地降水少,蒸发强,水资源短缺,大棚通过薄膜或玻璃阻挡水蒸气,可以减少蒸发,提高水资源利用率,C正确。当地降水少,土壤侵蚀弱,减轻土壤侵蚀,保持土壤肥力不是主要作用,D错误。故选C。 武汉因江得名,依江而兴。“两江交汇、三镇鼎立”是武汉特有的城市格局,但缺乏代表城市形象的规模化亮点区块。2017年7月17日,武汉市政府确定长江新城项目落户湖泊环绕、开发程度低的谌家矶,包含有“长江绿谷”之称的武湖等区块。下图为长江新城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 未来武汉将“四镇”隔江鼎立,功能分工上又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其好处主要是( ) A. 避免同质竞争,便于区块协作 B. 提高城市等级,扩大服务范围 C. 分散城市职能,降低服务范围 D. 扩大城市规模,优化城市区位 - 27 - 33. 长江新城地址敲定后,该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会导致( ) A. 热岛效应减弱 B. 内涝发生概率下降 C. 地下水位下降 D. 生物种类和数量增加 【答案】32. A 33. C 【解析】 【32题详解】 未来武汉将“四镇”隔江鼎立,因为功能分工上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提供不同的主要城市功能,所以避免同质竞争,便于区块协作,不是为了扩大城市规模,A正确,D错误。城市新区建设不能提高城市等级,B错误。分散城市职能,不是为了降低服务范围,利于治理城市化问题,C错误。故选A。 【33题详解】 长江新城地址敲定后,该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将逐渐转变为城市建设用地,硬化面积加大、人口密度增大,热岛效应增强,内涝发生概率上升,地下水位下降,AB错误,C正确。城市景观代替自然景观,植被减少,自然湿地减少,生物种类和数量下降,D错误。故选C。 【点睛】城市级别一般由行政规划确定的,不是由城市规模大小确定的。 产业联动是指在一个区域的产业发展中,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实现区域内产业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从而达到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能级,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目的。新疆伊犁河谷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享有“塞外江南”的美誉,工农业发展均具有良好的资源优势,但三大产业之间的协调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下图为2007~2013年新疆伊犁河谷地区三大产业绝对联动程度。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4. 该地区第一和第二产业绝对联动度不高主要受制于( ) A. 生态环境恶劣 B. 干旱缺水严重 - 27 - C. 加工业水平低 D. 基础设施落后 35. 为提升伊犁河谷地区产业联动程度,应该( ) ①调整产业布局,优先发展重化工业 ②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二产业 ③以各产业技术升级增强产业联动效应 ④利用区位优势发展高科技产业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34. C 35. B 【解析】 【34题详解】 该地区农牧业条件较好,第一产业农牧业较发达,但该地地处西部内陆,远离东部市场,科技、教育较落后,工业基础较薄弱,第二产业加工业水平低,造成第一和第二产业绝对联动度不高,C正确。故选C。 【35题详解】 由图可看出伊犁河谷地区第二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因此应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二产业,②正确。以各产业技术升级增加产业联动效应,③正确。重化工业污染较大,且投资较大,当地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宜重化工业发展,①错误。该地科技水平较低,发展高科技产业优势不明显,④错误。②③正确,B正确。故选B。 “再工业化”是针对工业化进程完成以来出现的过度“去工业化”趋势以及由此引发的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脱节等问题,逐步形成的一种回归实体经济的纠正机制,通过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回巢和增长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很多发达国家大力推进“再工业化”战略,一些制造业陆续从我国和其他国家回迁本国,制造业出现“回巢”现象。下表是近几年美国制造业“回巢”的三个案例。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6. 发达国家推进“再工业化”战略的主要优势是( ) A. 基础设施完备 B. 土地资源丰富 C. 消费市场广 D. 技术水平高 37. 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回巢”,短期内会导致我国制造业( ) - 27 - A. 运输成本上升 B. 就业压力增加 C. 生产规模扩大 D. 竞争能力提高 38. 针对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回巢”,我国可采取的应对策略有( ) ①减少科技和教育投入 ②加快产业优化升级 ③大力发展金融等服务业 ④培育品牌,开拓国内外市场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36. D 37. B 38. C 【解析】 【36题详解】 发达国家推进“再工业化”战略,是将一些制造业从发展中国家迁回发达国家,主要优势是技术水平高,D对。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基础设施完备、土地资源丰富、消费市场广不是明显优势,A、B、C错。故选D。 【37题详解】 发达因家制造业的“回巢”,短期内会导致我国制造业企业数量减少,就业压力增加,B对。企业减少,运输成本减少,A错。生产规模可能缩小,C错。竞争能力下降,D错。故选B。 【38题详解】 针对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回巢”,我国可采取的应对策略有增加科技和教育投入,①错。加快产业优化升级,②对。金融等服务业属于第三产业,不能解决制造业竞争力下降问题,③错。培育品牌,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竞争力,④对。故选C。 下图为新疆引额济克(额尔齐斯河至克拉玛依)调水工程沿线地区降水和气温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27 - 39. 以下信息和图示信息相符合的是 A. 该工程可以全程自流引水 B. 阿勒泰地区降水主要是来自大西洋的水汽 C. 工程沿线需穿过一座比阿尔泰山高大的山脉 D. 调水工程不需要考虑冻害 40. 该调水工程对克拉玛依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缓解水资源短缺状况 B. 改变水污染的现状 C. 缓解土地盐碱化状况 D. 缓解荒漠化问题 【答案】39. B 40. A 【解析】 【39题详解】 根据图示年均温变化,沿线地形起伏较大,该工程不能实现全程自流引水,A错。阿勒泰地区降水较多,降水主要是来自大西洋的水汽,B对。工程沿线需穿过一座较高的山脉,但是比阿尔泰山海拔低,气温低,不表示海拔一定高,C错。冬季结冰,调水工程需要考虑冻害,D错。 【40题详解】 该调水工程对克拉玛依的影响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状况 ,A正确。调水不能改变水污染的现状,B错误。不能缓解土地盐碱化状况,不合理利用可能加重土地盐碱化,C错误。土地盐碱化、缓解荒漠化问题不是对城市的影响,D错。 虚拟水是指在生产产品和服务中所需要的水资源。地区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是实现虚拟水资源调配的重要方式。下图为中国部分省区虚拟水净输入量统计图(单位:10亿吨)。 - 27 -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41. 图中 A. 虚拟水净输入区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区 B. 虚拟水净输入区均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地带 C. 虚拟水净输出区地跨地势第二、三级阶梯 D. 虚拟水净输出区多分布在西北及东北地区 42. 图中的虚拟水资源调配 A. 增加水资源输出地区的经济收入 B. 能促进不同区域间水资源的均衡 C. 有利于输出地区自然环境的改善 D. 由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差异所决定 【答案】41. C 42. D 【解析】 【41题详解】 由图可知,虚拟水净输入区包括上海、山东、北京、浙江、河南等地,均属于湿润、半湿润区,其中河南属于中部地带,区域属于东部经济地带。虚拟水净输出区包括安徽、河北、湖南、广西、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地,其中内蒙古、新疆等地区位于第二阶梯,其余位于第三阶梯;虚拟水净输出区包括我国西北、东北、西南、华北等地。所以选C。 【42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我国虚拟水资源调配主要由安徽、河北、湖南、广西、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地往上海、山东、北京、浙江等地,而地区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是实现虚拟水资源调配的重要方式,说明我国农产品的调配大致也是上述方向。农产品调配能够增加水资源输出地区的经济收入;和水资源的地区均衡无关;增加输出地区的水资源消耗,不利于自然环境的改善;其决定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口、市场需求等社会经济条件等多方面。所以选D。 复种指数是指一定时期内(一般为1年),在同一块耕地上,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与耕地面积的比值。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复种指数变化统计图。 - 27 -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3. 该地区所在省份可能是( ) A. 黑龙江 B. 江苏 C. 青海 D. 海南 44. 导致该地图示时间内复种指数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 生长期延长 B. 全球气候变暖 C. 城乡收入差距大 D. 农业技术进步 45. 复种指数的降低带来( ) A. 土地资源浪费 B. 农活强度增加 C. 土地集约利用 D. 农村人地压力增大 【答案】43. B 44. C 45. A 【解析】 【43题详解】 由图可知,该地复种指数多为150%左右,种植制度为两年三熟,为我国华北平原地区到江淮之间,B正确。黑龙江和青海为一年一熟,海南为一年三熟,ACD错误。故选B。 【44题详解】 该地为江苏等地,经济发达,城乡收入差距大,城市就业机会多,农业生产效益相对较低,影响了农民的农业投入,导致该地复种指数下降,C正确。生长期延长、全球气候变暖和农业技术进步会促进复种指数提高,ABD错误。故选C。 【45题详解】 复种指数的降低,单位面积产量下降,会造成土地资源浪费,A正确,C错误。每年农业生产次数减少,农业劳动强度下降,土地得到休耕,人地矛盾减缓,BD错误。A正确。故选A。 读某大陆局部区域植被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 27 - 46. 给该区域带来大量水汽形成降水的主导风是 A. 西北风 B. 东北风 C. 东南风 D. 西南风 47. 瓶树粗壮的树干能积蓄大量水分以备少雨期消耗。瓶树集中分布于图中 A. 红树林区 B. 荒漠区 C. 森林和疏林区 D. 稀树草原区 【答案】46. A 47. D 【解析】 【46题详解】 读图,根据图示自然带类型差异,区域内降水量由北向南递减。结合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该地位于澳大利亚北部,给该区域带大量水汽形成降水的主导风是西北风,A对。澳大利亚主导风向没有东北风,B错。受东南风影响,降水量应从东南向西北递减,C错。西南风影响,降水量由西南向东北递减,D错。故选A。 【47题详解】 该地瓶树粗壮的树干能积蓄大量水分以备少雨期消耗。瓶树属于热带稀树草原区的植被,集中分布于图中稀树草原区,D对。荒漠区降水稀少,无法储存大量水分,B错。森林和疏林区、红树林区是森林区,降水较多,没有瓶树,A、C错。故选D。 下图为我国两地传统民居图,其中甲图所示民居为土墙平顶屋,乙图所示民居为砖墙斜顶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 27 - 48. 甲、乙两图中的传统民居分别位于( ) A. 新疆、四川 B. 甘肃、浙江 C. 陕西、江苏 D. 贵州、广东 49. 导致甲、乙两图中传统民居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 B. 气温 C. 降水 D. 河流 50. 依据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推测,甲图中民居门窗最不可能的朝向是( ) A. 东北和西北方向 B. 西北和西南方向 C. 东南和东北方向 D. 东南和西南方向 【答案】48. B 49. C 50.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区差异及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生要掌握我国主要的自然地理特征。 【48题详解】 甲传统民居顶部为平顶,顶上还有天窗,说明该地区是干旱地区;乙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大,屋檐较长,说明该地区是湿润地区,结合四个选项可知两地分别位于甘肃、浙江,选择B。 49题详解】 甲、乙两地传统民居屋顶的差异主要是对当地降水条件的适应,降水多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降水少对排水要求小,顶部为平顶,选择C。 【50题详解】 甲传统民居顶部为平顶,顶上还有天窗,说明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该地冬季温度低,盛行寒冷的偏北风,所以说甲地民居门窗最不可能的朝向是东北和西北方向,选择A。 第Ⅱ卷 综合题(40分) 5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 27 - 崩岗是指发育在红土丘陵地区的一种特有侵蚀地貌,主要是由于冲沟沟头受到水力、重力的作用发生崩塌和陷蚀而形成的一种严重水土流失地貌。崩岗在我国南方地区,特别是风化壳深厚的低山红壤区分布十分普遍。下图为广东省某地崩岗景观和该地山地丘陵区不同坡向和坡度崩岗面积统计。 (1)描述该地不同坡度崩岗面积的分布特点。 (2)分析在不同坡向中,南向坡面崩岗面积最大的原因。 (3)分析崩岗对流域下游地区的危害。 (4)提出治理崩岗应采取的工程措施。 【答案】(1)特点:不同坡度崩岗面积分布不均,集中分布在21°~60°,60°以上分布较少。 (2)南向坡面岩石风化严重,风化壳较厚;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流水侵蚀强烈。 (3)(严重的水土流失,)淤积下游河床、湖泊和水库,影响航运、灌溉和发电,降低泄洪和蓄洪标准,加剧旱涝灾害。 (4)在沟谷打坝建库(布设谷坊工程);平整土地;修筑梯田;修筑排水沟等。 【解析】 考查水土流失对河流下游的危害,治理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 (1)读“该地山地丘陵区不同坡度崩岗面积统计图”可知,不同坡度崩岗面积的分布特点是不同坡度崩岗面积分布不均。集中分布在21°~50°, 高坡度崩岗面积分布较少。 - 27 - (2))读“该地山地丘陵区不同坡向崩岗面积统计图”可知,在不同坡向中,南向坡面崩岗面积最大。读材料可知,崩岗在我国南方地区,特别是风化壳深厚的低山红壤区分布十分普遍,是一种严重水土流失地貌。南向坡面崩岗面积最大是由于南向坡面岩石风化严重,风化壳较厚且南向坡面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流水侵蚀强烈,水土流失严重所致。 (3)由于崩岗是严重的水土流失,即是水土流失对河流下游的危害,故对流域下游地区会淤积下游河湖泊和水库,影响航运、灌溉和发电,降低泄洪和蓄洪标准,加剧旱涝灾害。 (4)该题属于措施类题目,审题过程中注意是治理崩岗应采取的“工程措施”,由于崩岗是严重的水土流失,即是治理水土流失应采取的“工程措施”,可以结合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等内容,根据当地实际,提出合理化工程措施。故工程措施主要有打坝建库、平整土地、修筑梯田、修筑排水沟等。 5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以色列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沙漠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7%,冬季温和、夏季炎热,年蒸发量达2 500毫米。然而先进的节水技术,使这个“不毛之地”变成了“花果之乡”,以色列北水南调工程将北方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干旱缺水的地方。起始水源地位于以色列东北部的太巴列湖,经特拉维夫—雅法到南部的贝尔谢巴地区,年均调水4.0亿立方米左右。受益于该调水工程,以色列南部地区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灌溉农业区,生产出高质量的水果、蔬菜和花卉等农产品。 - 27 - 死海面临着“将死”的威胁。自1970年以来,死海已经失去其1/3的面积。据科学家预测,在本世纪中叶,死海将从地球上彻底消失。目前,科学家们正千方百计挽救濒临灭亡的死海。 (1)分析以色列北水南调工程的可行性条件。 (2)简述北水南调工程给以色列带来的有利影响。 (3)面对死海“将死”的现状,英国建筑师福斯特提出从红海引水补充死海,你是否支持此想法,请结合材料简述理由。 【答案】(1)北部地区为地中海气候,降水较丰富,水资源充足;沿途地势相对平坦,施工难度较小;以色列南部地区水资源短缺,水资源需求量大;以色列经济相对发达,资金充足,技术水平高。 (2)改善了以色列水资源配置不均的状况;缓解了南部水资源紧缺的状况,带动了南部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南部生态环境条件的改善;把大片不毛之地的荒漠变为绿洲,扩大了以色列人口的生存空间。 (3)支持。红海水量足够,且距离死海较近;可以利用引水渠落差发电;可以沿途利用红海水进行海水淡化,缓解此区域水资源短缺现状。 反对。处于断裂带,不宜开展工程建设;环境破坏;造价太高;国际争端不断。 【解析】 【分析】 题目通过以色列的北水南调、灌溉农业发展及死海的面积减少等信息,考查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条件及影响分析能力和环境保护措施的评价能力。 【详解】(1)分析以色列北水南调工程的可行性条件,主要从水源条件、地形条件及资金技术条件等方面分析。北部地区为地中海气候,降水较丰富,北部位于约旦河上游,水资源充足;沿途地势相对平坦,施工难度较小;以色列南部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水资源需求量大;以色列经济相对发达,资金充足,技术水平高,保障条件较好。 (2)简述北水南调工程给以色列带来的有利影响,主要从资源供求、产业发展、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方面进行分析。改善了以色列水资源配置不均的状况,缓解了南部水资源紧缺的状况,促进南部地区农业及相关产业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供水条件改善,利于南部地区基础设施的完善;缓解供水紧张,把大片不毛之地的荒漠变为绿洲;促进了南部生态环境条件的改善;扩大了以色列人口的环境容量等。 - 27 - (3)是否支持引海水补充,可以选择肯定或否定任意一个角度分析。支持的理由主要从引水距离、水源、水能利用等方面分析。红海与海洋相通,水量大,且距离死海较近,工程难度较小;可以利用引水渠落差发电;可以沿途利用海水和电能进行海水淡化,缓解此区域水资源短缺现状;保护死海湿地,避免因死海消失造成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等。反对的理由主要从地质构造、环境影响及线路分布等方面分析。该地临近东非大裂谷带,地质构造复杂,工程建设难度大;距离远、造价高;海水淡化后,盐分排放可能加剧当地土地盐碱化,造成环境破坏;线路通过不同国家,存在国际争端等。 - 27 - - 27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