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9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解析版)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 考试时间共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形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距离地球475光年的开普勒438b,是2015年1月由美国天文学家发现的系外类地行星,距离它的恒星不远不近,接受到的光照与地球相似,曾是不少人心目中的“新地球”。而英国华威大学的研究人员日前发现,开普勒438b的环境似乎并非人们想象中的那么美好。他们的测量结果表明,这颗行星经常会遭到其恒星耀斑喷发的袭击,耀斑大爆发一般都会伴随日冕物质抛射现象,这些抛射物质能轻松剥离一个行星的大气层,让其变成毫无生机的死亡地带。下图为开普勒438b和其恒星的示意图。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 根据材料推测,开普勒438b曾被称为“新地球”的主要依据是 A. 可能具有适宜呼吸的大气 B. 有安全的宇宙环境 C. 公转周期与地球相似 D. 可能具有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 2. 根据材料推测,开普勒438b与其绕行的恒星可能属于 A. 河外星系 B. 银河系 C. 太阳系 D. 地月系 3. 根据材料推测,频繁袭击开普勒438b的耀斑和日冕,使行星变成死亡地带的主要原因是 A. 多种致命辐射到达行星 B. 使行星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C. 使行星的旱涝灾害频发 D. 扰乱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答案】1. D 2. B 3. A 【解析】 【1题详解】 由材料“距离它的恒星不远不近,接受到的光照与地球相似”可知,开普勒438b曾被称为“新地球”的主要依据是可能具有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D正确。 【2题详解】 由材料“距离地球475光年的开普勒438b”,银河系直径为10万光年,日地距离为1.5亿千米,可判断出,开普勒438b与其绕行的恒星可能属于银河系,B正确。 【3题详解】 由材料“这颗行星经常会遭到其恒星耀斑喷发的袭击,耀斑大爆发一般都会伴随日冕物质抛射现象,这些抛射物质能轻松剥离一个行星的大气层”可推测出,频繁袭击开普勒438b的耀斑和日冕,使行星变成死亡地带的主要原因是多种致命辐射到达行星,A正确。 2019年11月2日下午5点36分,日本鹿儿岛县的萨摩硫磺岛上发生火山喷发。这座火山距离鹿儿岛市区仅十余公里,是当地著名的活火山,此次火山爆发强度超过以往,喷发出的火山灰遮天蔽日,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火山喷发的岩浆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软流层。下列关于软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软流层属于岩石圈 B. 软流层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 C. 软流层属于地核的一部分 D. 软流层属于地壳的一部分 5. 火山灰漫天飞扬,可能使该地近地面气温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A. 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 B. 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 C. 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弱 D. 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减弱. 【答案】4. B 5. A 【解析】 【4题详解】 软流层位于岩石圈以下,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B正确。 【5题详解】 火山灰漫天飞扬,使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该地近地面气温降低,A正确。 Mia于北京时间2019年12月25日14:00,乘坐航班从北京飞往纽约(西五区),飞机到达时间为当地12月25日14:3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Mia选乘航班的飞行时间为 A. 30分钟 B. 3小时 C. 13小时 D. 13小时30分钟 7. Mia感觉2019年的圣诞节比往年的圣诞节时间更长的原因是 A. 起降地的纬度有差异 B. 飞行期间地球公转速度加快 C. 起降地的经度有差异 D. 飞行期间地球公转速度减小 8. 一飞机起飞时,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A. 昼长夜短 B. 昼短夜长 C. 昼夜等长 D. 出现极昼现象 【答案】6. D 7. C 8. B 【解析】 【6题详解】 飞机到达时间为当地25日14:30,当地时间为西五区时间,根据区时计算公式:所求地时间=已知地时间±所求地与已知地时区差,可算出到达时北京时间为26日3:30,飞机出发时北京时间25日14:00,可算出飞机飞行时间为13小时30分钟,D正确。 【7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Mia是从东八区飞往西五区,偏西的地区地方时晚于偏东地区,因此感觉2019年的圣诞节比往年的圣诞节时间更长的原因是起降地的经度有差,C正确。与纬度和地球公转速度无关,ABD错误,所以选C。 【8题详解】 飞机起飞时为12月,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京位于北半球,此时昼短夜长,B正确。 支流所汇入的河流称为干流或主流。若河流携带大量的泥沙,当河流流速减慢时,河道中会形成沙岛,在河口处易形成三角洲。下图为北半球某河流部分河段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下列符合甲乙连线处河道剖面图的是 A. B. C. D. 10. 由于泥沙不断淤积,图中沙岛最可能与哪一岸相连 A. 甲、丙 B. 甲、丁 C. 乙、丙 D. 乙、丁 11. 图中支流汇入干流处,没有形成三角洲,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A. 支流含沙量小 B. 支流汇入干流处流速减慢 C. 支流含沙量大 D. 支流汇入干流处干流侵蚀作用弱 【答案】9. D 10. C 11. A 【解析】 【9题详解】 河流凸岸堆积,凹岸侵蚀。从图中看,乙为凸岸,堆积岸,甲为凹岸,侵蚀岸,D正确。 【10题详解】 弯曲的河流中凸岸堆积,凹岸侵蚀,乙为凸岸,沙岛可能与乙岸相连。平直的河岸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顺河流流向右岸侵蚀,左岸堆积,丙岸为堆积岸,沙岛最可能与丙岸相连,C正确。 【11题详解】 三角洲是因河流携带的泥沙由于流速减慢堆积形成,没有形成三角洲可能是因为支流含沙量小,A正确。流速减慢和支流含沙量大有利于形成三角洲,B、C错。流水侵蚀作用弱有利于形成三角洲,D错。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下列关于图中序号描述不正确的是 A. ①④为短波辐射,②⑤属于长波辐射 B. 晴朗的白天气温高,主要原因是③较弱 C. ②比①能量少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D. ④是大气逆辐射,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13. 青藏高原白天气温比成都白天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 A. ②较弱 B. ③较强 C. ⑤较弱 D. ⑥较弱 14. 我国华北地区春播时采用地膜覆盖技术可以提高地温,其主要原理是 A. 增强② B. 增强④ C. 减少⑤的损失 D. 增强⑥ 【答案】12. A 13. D 14. C 【解析】 【12题详解】 图中④为大气逆辐射,属于长波辐射,②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A不正确。 【13题详解】 图中②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为大气反射的太阳辐射、⑤表示地面辐射、⑥表示大气辐射。青藏高原白天气温比成都低的主要原因大气稀薄,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弱,⑥较弱,D正确。 【14题详解】 图中②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⑤为地面辐射、⑥为大气辐射。采用地膜覆盖技术可减少地面辐射⑤的损失,C正确。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下列能正确表示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A. ①④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③ 16. 假如在②图中等压线分布正确的情况下,下列四点气压最高的是 A. A B. B C. C D. D 17. 有专家指出“山谷地区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谷地,而不在山地。”推测其主要原因是 A. 夜间谷地盛行下沉气流,多降雨,降温快 B. 夜间吹谷风,谷地散热快 C. 夜间吹山风,冷空气沿山坡下沉集聚谷地 D. 谷地地形闭塞,降温快 【答案】15. C 16. A 17. C 【解析】 【15题详解】 夜间吹山风,冷空气沿山坡下沉,①不能正确表示热力环流原理。白天或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流上升,②可能表示热力环流原理。白天,裸地升温快,气流上升,③可以表示热力环流原理。市区有热岛效应气温高,气流上升,④不能正确表示热力环流原理。②③正确,选C。 【16题详解】 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可排除C、D。图中海洋气流下沉,近地面为高压,陆地气流上升,近地面为低压,A气压高于B,A正确,B错。 【17题详解】 夜间吹山风,冷空气沿山坡下沉,集聚谷地,谷地因冷空气堆积因气温最低,C正确。 下图为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图示所示的月份最可能是 A. 1月 B. 3月 C. 7月 D. 10月 19. 下列各气候特征图能正确表示图中甲地气候的是 A. B. C. D. 20. 图示季节中,下列关于甲乙丙三地描述正确的是 A. 甲地盛行东南风,高温多雨 B. 乙地盛行东南风,高温多雨 C. 丙地盛行东南风,高温多雨 D. 乙、丙两地盛行风的主要成因相同 【答案】18. C 19. B 20. B 【解析】 【18题详解】 结合图中海陆轮廓和等压线可判断出,亚欧大陆形成印度低压,为北半球夏季,7月,C正确。 【19题详解】 图中甲地位于澳大利亚西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A图雨热不同期,为地中海气候。B图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为热带草原气候,B正确。C图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D图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选B。 【20题详解】 结合图中海陆轮廓和等压线可判断出,亚欧大陆形成印度低压,为北半球夏季,7月。甲地位于澳大利亚西北,此时盛行东南风,风从陆地吹来,降水少,A错。乙地位于东亚,7月盛行东南风,高温多雨,B正确。图中丙地位于南亚,盛行西南风,高温多雨,C错。乙地盛行东南风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丙地盛行西南风的成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两地盛行风成因不同,D错。所以选B。 2019年11月25日安徽大别山区霍山县迎来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南方多地降溫10℃以上,本次降雪导致路面湿滑,交通受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下列选项中,形成本次降雪降温的天气系统是 A. B. C. D. 22. 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本次天气系统过境时气压变化的是 A. B. C. D. 【答案】21. D 22. A 【解析】 【21题详解】 A图中心气压低于四周,为气旋。B图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为暖锋。C图中心气压高于四周,为反旋。D图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为冷锋。由材料“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南方多地降溫10C以上”可知,本次降雪降温的天气系统为冷锋,D正确。 【22题详解】 由材料“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南方多地降溫10C以上”可知,本次降雪降温的天气系统为冷锋,冷锋过境时气压升高,气温降低,A正确。 读大西洋海域洋流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洋流a流经海域等温线分布的示意图是 A. B. C. D. 24. 甲乙丙丁四个地点中,最易形成海雾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5. 下列关于图中洋流d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墨西哥湾泄漏的油污到达欧洲西部海域 B. 北极圈内出现了不冻港 C. 使北纬559~70间大西洋东岸最冷月均温比西岸低 D. 使北纬55°~70°间大西洋东西两岸的自然景观截然不同 【答案】23. A 24. A 25. C 【解析】试题考查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3题详解】 从图中看,洋流a位于北半球,向南水温增加,B、C错。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弯曲方向一致,可判断出A正确,D错。 【24题详解】 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海雾,甲、乙、丙、丁四地中,甲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最易形成海雾,A正确。 【25题详解】 根据图中的陆地轮廓可判断出,洋流d为北大西洋暖流,可使墨西哥湾泄漏的油污到达欧洲西部海域,A正确。暖流增温增湿,北极圈内出现了不冻港 ,B正确。北纬55°~70°间大西洋东岸为暖流,西岸为寒流,因此东岸最冷月均温比西岸高,C不正确。使北纬55°~70°间大西洋东西两岸的自然景观截然不同,D正确。C不正确,选C。 四川兴文世界地质公园内石灰岩广泛分布,特殊的地理位置、地质构造环境和气候环境条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兴文式”喀斯特地貌。溶柱是“兴文式”石灰岩喀斯特景观代表之一,下图所示的溶柱高10余米,底部细,上部粗,顶部尖,表面呈碎裂状。溶柱气势磅礴,昂首向天,代表顽强不屈的生命之魂,俗称“生命之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 溶柱的岩石类型属于 A. 变质岩 B. 喷出岩 C. 侵入岩 D. 沉积岩 27. 导致图中“生命之柱”景观表面呈碎裂状的地质作用是 A. 沉积作用 B. 风化作用 C. 岩浆活动 D. 变质作用 【答案】26. D 27. B 【解析】 【26题详解】 由材料“溶柱是兴文式石灰岩喀斯特景观代表之一”可知,溶柱是石灰岩,石灰岩属于沉积岩,D正确。 【27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生命之柱”为沉积岩, “生命之柱”的形成是沉积作用,表面呈碎裂状为风化作用,A错,B正确。“生命之柱”为沉积岩,与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无关,C、D错。 读板块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8. 甲乙丙丁戊己代表的板块名称分别是 A. 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大西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B. 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大西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大洋洲板块、非洲板块 C. 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D. 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大洋洲板块、非洲板块 29. 在甲和乙板块的边界处可能形成的地形是 ①海岭②海沟③岛屿④裂谷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③ 30. 从板块构造学说来看,下列关于喜马拉雅山脉成因描述正确的是 A. 甲和戊两板块碰撞挤压,隆起成山 B. 甲和乙两板块碰撞挤压,隆起成山 C. 甲和己两板块碰撞挤压,隆起成山 D. 甲与丙两板块张裂而成 【答案】28. C 29. C 30. A 【解析】 【28题详解】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中板块的划分可知,没有大西洋板块和大洋洲板块,A、B、D错。甲乙丙丁戊己代表的板块名称分别是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所以选C。 【29题详解】 图中甲为亚欧板块,乙为太平洋板块,两板块交界处为消亡边界,形成的地形为海沟和岛屿,C正确。海岭和裂谷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 【30题详解】 从板块构造学说,喜马拉雅山脉是甲亚欧板块和戊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隆起成山,A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 31.甲图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图,乙图为二分二至地球位置图,丙图为某日太阳光照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乙图中,B节气的日期是_________前后,C节气的日期是_________前后。 (2)在如丙图所示的节气时,地球公转至乙图中的_________(填写字母)点,接下来一个月,太阳直射点将移动在甲图①、②、③、④段中的_______段,成都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为_______,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为___________。 (3)丙图中H、M、O、P四地,一年中能被太阳直射两次的地点是_______,当其成为直射点时,四个地点昼长的长短排列关系是____________。 (4)在如丙图所示的节气时,地球上正午日影达到一年中最短的地区是_________,该日,M地昼长为________小时。 【答案】(1) 12月22日 9月23日 (2) D ③ 昼渐短,夜渐长 增大 (3)P H=M=P=O(或者“昼夜等长”) (4)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 18 【解析】(1)乙图中,B地轴北端背向太阳,可判断出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可判断出C为秋分,9月23日前后。 (2)根据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可判断出,丙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为北半球的夏至,乙图中D地轴北端朝向太阳,为北半球的夏至。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之后的一个月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向南移,为甲图中的③段。成都位于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增大。 (3)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点一年中太阳可以直射两次,为图中的P点。从图中看,P点位于赤道上,当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昼夜等长,四点的昼夜等长。 (4)根据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可判断出,丙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为北半球的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影子为一年中最小值。从图中看M点所在纬线,昼弧为270°,昼长为18小时。 32.甲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A、B、C为近地面的气压带:乙图为北半球理想大陆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甲图中C的名称是_________,它是由_______和________(风带名称)相遇,形成极锋后,气流沿锋面爬升,在近地面形成的气压带。 (2)在甲图中画出极锋锋面,并标注沿锋面气流的运动方向。 (3)乙图中⑦气候的特征是_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 (4)北半球夏季,⑤地区受甲图中的_________(填写字母)气压带控制,其气候特征是_________;此时,大陆东岸的③地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__。 【答案】(1)副极地低压带 盛行西风 极地东风(两个风带名称顺序可互换) (2)要求:锋面向极地倾斜,气流沿锋面上升才能得分。 (3)全年高温,有干湿两季 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交替控制 (4)B 炎热干燥 高温多雨 盛行东南季风(或者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解析】(1)图中C位于北纬60°附近,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它是由盛行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相遇,形成极锋后,气流沿锋面爬升,在近地面形成的气压带。 (2)极峰位于60°附近,是盛行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相遇形成的,锋面向冷气团(极地方向)倾斜,盛行西风沿锋面爬升,如下图所示: (3)乙图中⑦地是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4)乙图中⑤地是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甲图中的B)影响,炎热干燥。大陆东岸的③地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高温多雨。季风气候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33.下图为“某地等压线分布图”,箭头为大气运动方向。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气旋和_______是同一种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图中A、B、C三个气压系统中心,属于气旋系统的气压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中虚线是从气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a是_______,b是_______,最易形成锋面的是_______(填“a”或“b”)。 (3)推测上图为_______半球,理由是_____________;上图为____________(填“近地面”或“高空”)等压线图,说明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①②两地风力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低压 B (2)高压脊 低压槽 b (3) 北 风向沿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偏转 近地面 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4)② 【解析】(1)气旋和低压是同一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图中B地气压值低于四周,为气旋。A、C为反气旋。 (2)图中a是从高压中心延伸出来的为高压脊,b是从低压中心延伸出来的为低压槽。低压槽b易形成锋面。 (3)图中风向沿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偏,为北半球。上图为近地面等压线图,原因是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4)图中②地等压线比①地密集,单位距离的气压差更大,风力更大。 34.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和水循环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的主要环节,①→⑤属于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____。 (2)④的名称是________,⑤的名称是________,若地表植被遭到破坏,④和⑤的数量变化情况是:④_______,⑤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少”)。 (3)图中乙处地质构造为_________,地貌类型为__________,其地貌形成的原因为__________。 (4)丙处岩石的类型是________,丙岩层的形成年代比丁岩层的形成年代更_______。 【答案】 (1) 海陆间循环 (2)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增大 减少 (2)向斜 山地 向斜底部(或者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 (3) 岩浆岩(侵入岩) 晚 【解析】(1)图中①表示海水蒸发、②为水汽输送、③为降水、④为地表径流、⑤为地下径流,①→⑤属于海陆间水循环。 (2)图中④为地表径流、⑤为地下径流。植被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如果植被遭到破坏,涵养水源功能下降,④地表径流增加、⑤地下径流减少。 (3)图中乙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地貌类型为山地。成因是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 (4)图中丙处为岩浆侵入形成的侵入型岩浆岩。侵入型岩浆岩形成晚于其侵入的岩层,因此丙岩层形成晚于丁岩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