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一学案:4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秋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一学案:4

www.ks5u.com 第四节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填一填)‎ 一、自然灾害的概述 ‎1.概念 自然灾害是指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2.分类 按成因与发生过程分为地质地貌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海洋灾害等。‎ ‎3.特征 复杂性、周期性、突发性、多因性、群发性、潜在性。‎ ‎4.危害 二、中国的洪涝灾害 ‎1.洪涝灾害的类型 ‎(1)洪水:气候季节性变化引起的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河道容纳,或因山洪暴发而使江河水位陡涨,导致河堤决口,水库溃坝,城镇和农田淹没的现象。‎ ‎(2)雨涝:因长期大雨或暴雨造成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而形成灾害的现象。‎ ‎(3)关系:由于两者往往同时发生,有时难以区别,所以常统称为洪涝灾害。‎ ‎2.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1)影响因素 ‎(2)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与夏季风的进退 ‎(做一做)‎ ‎1.自然灾害的成因类型包括( A )‎ ‎①气象灾害 ②地质灾害 ‎③农业灾害 ④林业灾害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农业灾害和林业灾害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成因类型。‎ ‎2.下列现象体现了自然灾害群发性特征的是( D )‎ A.全球变暖—沙尘暴—地震 B.火山—台风—干旱 C.寒潮—酸雨—南极臭氧空洞 D.台风—洪涝—水土流失 解析:考虑各个自然灾害之间具有因果关系,D正确。‎ ‎3.下列有关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在荒无人烟的地区也会发生自然灾害 B.人类活动不可能改变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 C.自然灾害划分为地质地貌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和海洋灾害等 D.自然灾害具有非周期性、单因性、群发性等特征 解析:自然灾害强调的是自然异变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因此A错误;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范围和危害与人类活动相关,B错误;一些自然灾害的发生是受多个原因影响的,D错误,C正确。‎ ‎4.我国最常见的自然灾害是( B )‎ A.地震和火山爆发      B.洪涝和干旱 C.台风和寒潮         D.滑坡和泥石流 解析:我国东部为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易发生旱涝灾害。‎ ‎5.某学生对城市洪水的发生颇感兴趣,并在课外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该学生首先对城市洪水发生的原因进行假设。下列假设最不合理的是( C )‎ A.城市化过程中,因住宅区、工业区等建设的需要,填埋了许多池塘和河道(湿地)‎ B.城市的道路路面,大多是采用不透水的水泥(沥青)路面,影响了地表水的下渗 C.城市居民多用自来水,很少打井取水,导致地下水位升高,渗入地下的地表水减少 D.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有偷工减料等不法行为的存在,导致某些路面排水不畅 解析:注意设问:“最不合理”‎ 的。城市化过程中,填埋河湖,加之路面硬化之后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因此容易内涝。‎ 主题一  自然灾害及危害 某年7月4日,德惠市的段某家的太阳能板遭到了雷击,结果导致电闸、电视和一部分墙体都发生了损坏。先前段某购买了农村家庭综合保险当中有自然灾害险这一项,他向财产保险公司提出了索赔,但保险公司拒赔,理由是现在雷击不属于自然灾害。‎ 上述材料中的雷击事件属于自然灾害吗?‎ 提示:材料中的雷击事件发生在地球的表层系统,具有自然属性,同时也造成了财产损失,应当属于自然灾害。‎ ‎1.自然灾害的类型 分类 种类 备注 地质地貌灾害 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 在各种地质灾害中,地震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最为严重 气象灾害 洪涝、干旱、暴雨、寒潮、台风 在各种气象灾害中,干旱造成的受灾面积最大 生物灾害 虫灾、鼠灾 海洋灾害 海啸、风暴潮 ‎2.自然灾害主要特征 特征 含义 潜在性 灾害发生之前都有长短不一的孕育期,用来积累或转化能量,以打破原有平衡和稳定性 突发性 灾害出现之前常常没有可直接感受到的前兆或严格的规律可循,通常不易被人们察觉和分辨 周期性 相同事件间隔一定的周期后反复发生 群发性 一些相同或不同类型的灾害常常接踵而至或者相伴发生 复杂性 某种灾害常常与其他灾害组成灾害链 多因性 一种原因可能引起多处灾害,同一事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 ‎3.自然灾害的危害 ‎(1)直接经济损失:指自然灾害直接对作物、牲畜、林木、房屋、道路、机场、船舶、厂矿、文物古迹等财产造成的损毁。‎ ‎(2)间接损失:指因停产停工、交通通讯中断等导致的物资生产流通、商贸金融、社会结构和管理等方面的损失。‎ ‎(3)人员伤亡:包括生理伤害(给人体造成死亡、伤残等)和心理精神伤害(恐惧、忧愁、痛苦等)。‎ 自然灾害是自然异变(自然异常变化)与人类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人类文明进步面临的极大威胁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C )‎ ‎①‎2013年9月24日,巴基斯坦发生7.8级地震,人员伤亡严重 ‎②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反应堆爆炸 ‎③“二战”期间日本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 ‎④“……飞蝗蔽日,食禾至尽,民饥相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的自然事件,且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才属于自然灾害。‎ ‎2.上题中事件④描述的“民饥相食”现象,说明自然灾害具有( B )‎ A.复杂性         B.群发性 C.潜在性         D.突发性 解析:“飞蝗蔽日,食禾至尽”就是发生了蝗灾,导致粮食绝产,然后“民饥相食”。‎ 读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图,完成3~4题。‎ ‎3.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A )‎ A.干旱         B.台风 ‎ C.洪涝         D.寒潮 ‎4.对图中甲、乙两区域此类灾害多发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甲—7、8月         B.甲—3、4、5月 C.乙—5、6月         D.乙—12、1、2月 解析:由图可知,此灾害在东部地区多发,西部地区较少,可能是由于雨带移动而造成的干旱灾害。在华北地区一般在3、4、5月出现严重的春旱,而在江淮地区则在7月易出现伏旱天气。‎ 主题二  中国的洪涝灾害 我国的洪涝灾害具有发生频率高,受灾人数多、成灾面积广、经济损失严重的特点,这与我国夏季风进退规律的反常有关。下面是夏季风的进退与降水关系示意图。‎ ‎(1)正常年份华南地区,江淮地区,华北、东北地区出现强降水的月份是何时?‎ 提示:4、5月份——华南地区;6、7月份——江淮地区;7、8月份——华北、东北地区。‎ ‎(2)夏季风的强弱与我国旱涝灾害有什么关系?‎ 提示:夏季风强的年份,锋面雨带迅速推移到北方,北方降水多,形成涝灾;南方受单一气团控制,降水少,多旱灾。夏季风弱的年份,锋面雨带长期控制南方,南方降水多,形成涝灾;北方受单一气团控制,多旱灾。‎ ‎1.中国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 造成我国东部季风区旱涝灾害多发的根本原因是夏季风的进退早晚和势力强弱。‎ ‎(1)夏季风的进退与降水 ‎(2)夏季风的强弱与降水 夏季风强的年份,锋面雨带迅速推移到北方,北方降水多,形成洪涝;南方受单一气团控制,降水少,多旱灾。‎ 夏季风弱的年份,锋面雨带长期控制南方,南方降水多,形成洪涝;北方受单一气团控制,多旱灾。可用下图来表示:‎ ‎2.我国洪水形成的主要因素 洪水的成因比较复杂,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见下表:‎ ‎3.洪灾的应对措施 ‎(1)工程措施 ‎①兴建水库、退耕还湖,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 ‎②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 ‎③疏浚河道,加快泄洪速度。‎ ‎④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降低洪水水位。‎ ‎(2)非工程措施 ‎①增强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②严格控制乱砍滥伐,减少水土流失。‎ ‎③建立统一的防灾减灾管理系统。‎ ‎④建立统一的抗洪抢险指挥管理系统。‎ ‎⑤加强灾前水利建设与减灾科研投入,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防灾和抗灾等。‎ 图示法理解洪灾的成因 根据洪灾的定义,洪灾的形成可分为三大部分,一是短时间大量“来水”,二是无足够空间“容水”,三是无法及时“去水”。其中“来水”多与自然因素有关,而“容水”“去水”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1.造成短时间大量“来水”的原因 如长江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汛期长,特别是雨季大范围内普降暴雨,引起上中游干支流同时大量汇水。而淮河流域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无足够空间“容水”的原因 流域中下游无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或湖泊数量少、容积小。如长江中下游因围湖造田、上游滥伐森林造成下游泥沙淤积等原因造成湖泊萎缩;淮河下游少湖泊,围湖造田等,使洪水无处容纳,造成漫溢或溃堤。‎ ‎3.无法及时“去水”的原因 如长江中游荆江段河道弯曲造成水流不畅;黄河夺淮后淤塞淮河中下游河道,使淮河失去了入海口;淮河下游地势低平;长江、淮河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造成下游河道淤塞,排水不畅,泄洪能力降低,造成两流域容易发生洪灾。‎ ‎1.下图为我国某年夏季等温线和盛行风向图。图中显示的我国暴雨水灾严重地区的共同特点是( B )‎ A.河网密布,径流量大 B.地势低平,地形平坦 C.年降水量大,季节分配均匀 D.冬季积雪融水量大 解析:洪涝形成是由于地势低平,降水集中,排水不畅。‎ 读图,回答2~3题。‎ ‎2.6月份对应的曲线相对平直,表明( A )‎ A.雨带停滞         ‎ B.冬季风势力强盛 C.受副热带高压脊控制         ‎ D.受地形阻挡 解析:雨带曲线平直说明纬度移动幅度小,故为雨带停滞。‎ ‎3.关于锋面雨带位置与我国区域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雨带位于①时,华北平原干旱缺水 B.雨带位于②时,黄河流域进入汛期 C.雨带位于③时,渤海沿岸台风活跃 D.雨带位于④时,东南沿海多沙尘天气 解析:雨带位于①时,是华北平原的春季,正是华北平原的春旱时期。‎ ‎1.某年春季,湖南、江西等省出现了大范围的暴雨洪涝,而贵州省却出现了严重的干旱。根据自然灾害的成因分类,暴雨洪涝和干旱属于( B )‎ A.地质灾害         B.气象灾害 C.生物灾害         D.海洋灾害 解析:暴雨洪涝、干旱、寒潮、台风等都属于气象灾害。‎ ‎2.下列关于我国洪涝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在我国自然灾害中,洪涝灾害的危害较小 B.我国洪涝灾害的成因较为复杂,但受气候因素的影响较大 C.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洪涝灾害所造成的直接损失大致呈下降的趋势 D.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近年来气候异常 解析:我国洪涝灾害受夏季风的影响较大;对人类造成的危害较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呈上升的趋势。‎ ‎3.下列人类活动可能会引发洪涝灾害的发生或加剧危害程度的是( B )‎ A.植树造林         B.围湖造田 C.蓄洪泄洪         D.修建水库 解析:A、C、D三项均有利于防治洪涝灾害的发生。‎ 读20世纪50~90年代广东省平均受灾情况统计表,完成4~5题。‎ ‎4.广东省突发性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居全国之首,其中最常见的气象灾害有( B )‎ A.地震、洪涝、台风        ‎ B.台风、暴雨 C.低温冷害、冰雹、滑坡    ‎ D.海啸、风暴潮、干旱 解析:广东省是我国沿海省份中纬度较低的,受台风影响较多,暴雨灾害较多。选项中的地震、滑坡和海啸不属于气象灾害。‎ ‎5.一个时期以来,广东省受灾面积和受灾人口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原因是( D )‎ A.寒潮灾害频繁 B.居民防灾、减灾意识淡薄 C.季风环流改变 D.人口增长快,经济发展迅速 解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居民防灾意识在增强,防灾、减灾的技术在提高,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同等的灾害强度,受灾面积和受灾人口会有所增加。‎ ‎6.滞洪区是为了抵御洪水而划定的地区,在洪水来临时蓄水以保证干流河堤的安全。下图为我国主要滞洪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我国滞洪区集中分布地区A是海河流域,C是淮河流域,B、D在黄河和长江的中下游地区。‎ ‎(2)A地区滞洪区较为集中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自然原因:7、8月份降水集中,多暴雨,海河流域地势平坦,泥沙淤积严重,导致下游地区排水不畅,极易出现洪涝灾害。社会原因:这里人口稠密,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 ‎(3)D地区需要划定滞洪区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答案:长江三峡以下的荆江河段形成了“悬河”,堤坝容易漫溃。‎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A、B、D分别为我国的海河、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第(2)题,A地区为海河流域,地势平坦,泥沙淤积严重,排水不畅,易出现洪涝灾害,滞洪区较集中。第(3)题,D地区为长江三峡以下的荆江河段,因为是地上河,堤坝易漫溃,故划定为滞洪区。‎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