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理等级考知识点总结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上海地理等级考知识点总结

‎18 地理常见简答题答题规范 ‎▍1. 等高线地形图小专题:  ‎ ‎⑴ 水库大坝建设选择在河流峡谷处,原因:① 地处峡谷处,利于筑坝; ② 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  ‎ ‎⑵ 交通运输线路(铁路、公路)选择某地的理由: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和缓,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施工容易。  ‎ ‎⑶ 确定某地为盆地,判断理由:河流向中部汇集,表明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 ‎⑷ 引水工程选择某地,原因: 该地地势较高,河水可顺地势自流。  ‎ ‎⑸ 选择某地为梯田,理由: 该地地势平缓,坡度较小,在此开垦梯田,既扩大耕地面积,又利于水土保持,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 ‎⑹ 登山选择某线路,原因:该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较小,爬坡容易。 ▍2. 海洋资源小专题:  ‎ ‎⑴ 渔业资源集中分布在 温带沿海大陆架海域 ,原因: ① 大陆架水域,海水较浅,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盛;  ② 寒暖流交汇或冬季冷海水上泛,将海底营养物质带至表层;③ 入海河流带来丰富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充足,易形成大渔场。  ‎ ‎⑵ 海底矿产资源分布规律: ① 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② 大陆架浅海海底: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 ③ 海盆:深海锰结核 (主要集中于北太平洋)。 ▍3. 盐度和洋流小专题:  ‎ ‎⑴ 盐度最高的是红海,原因:‎ ‎① 地处副热带海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②周围是热带沙漠地区,缺少大河注入.  ‎ ‎⑵ 盐度最低的是波罗的海,原因:‎ ‎① 地处较高纬度,气温低,蒸发弱。 ② 周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有淡水注入.  ‎ ‎⑶ 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的原因:  ① 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缺少河流注入.  ‎ ‎② 西部:有河流注入,起稀释作用.  ③ 中部窄,不利于两边水体交换,造成两侧盐度差异较大。  ‎ ‎⑷ 世界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 ‎ ‎⑸ 判断某洋流性质为寒(暖)流,判断理由是:  ‎ 温度方面:洋流流经海区温度较同纬度其他海区低(高);方向方面:由较高(低)纬度流向较低(高)纬度。‎ ‎▍4. 洪涝小专题 ‎⑴ 孟加拉国涝灾严重的原因:  ‎ 自然原因: 西南季风强盛,多暴雨,降水丰沛;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在此交汇且同时进入汛期;  ‎ 人为原因:人口密度大,上游植被破坏较多,水土流失严重。  ‎ ‎⑵ 印度旱涝灾害频繁的原因:  西南季风强盛,或来得早,退得晚,易造成涝灾;反之会造成旱灾。  ‎ ‎⑶ 亚马孙河流量大的原因:  ‎ ‎① 地处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压影响,多上升气流,降水丰沛;‎ ‎② 平原地形及三面高、向东敞开的地形地势,利于大西洋水汽进入;‎ ‎③ 水汽进入内陆后,受高原、山地的抬升,多地形雨;‎ ‎④ 流域面积广,地表水从三面向亚马孙河汇集.‎ ‎▍5. 干旱小专题 ‎⑴ 温带沙漠-----塔克拉玛干(卡拉库姆)沙漠形成的原因:深居大陆内部,远离海洋,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 南美洲南部巴塔哥尼亚沙漠的成因:地处温带,盛行西风,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处于背风坡,降水稀少。  ‎ ‎⑵ 热带沙漠-----撒哈拉(维多利亚)沙漠形成的原因:  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控制,终年炎热干燥。  ‎ 南亚塔尔沙漠的成因: 西南季风不易到达,原始植被遭到破坏,地面缺乏植被保护。  ‎ ‎⑶ 智利沙漠南北狭长的原因:  ‎ ‎① 安第斯山直逼西海岸,使热带沙漠气候难以向东扩展;② 受秘鲁寒流影响,使热带沙漠气候向北延伸;  ‎ ‎⑷ 东非高原热带草原气候形成的原因: 地势较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不具备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条件.  ‎ ‎⑸ 华北春旱原因: 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降水稀少。  ‎ ‎⑹ 东北无春旱的原因: 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春季有积雪融水。  ‎ ‎⑺ 华北地区缺水问题:  ‎ 产生原因: ① 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 ‎ ② 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 治理措施: ‎ ‎① 南水北调;② 修建水库;③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④ 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  ‎ ‎⑤ 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  ⑥ 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技术,提高利用率;  ‎ ‎⑦ 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  ⑧ 海水淡化等。  ‎ ‎⑻ 死(咸)海面积缩小的原因:  ‎ ‎① 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自然原因)  ‎ ‎② 工农业引用约旦河水(棉田面积扩大,引阿姆河、锡尔河灌溉),使汇入死(咸)海的河流径流量减少.(社会经济原因)‎ ‎▍6. 河流及交通小专题 ‎⑴ 中国南流出境河流境内外名称变化:‎ 元江------红河 澜沧江-----湄公河  怒江------萨尔温江 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  ‎ ‎⑵ 西欧河流航运价值大的原因:河流水量充沛,水位稳定,含沙量小,无冰期,航运价值大.  ‎ ‎⑶ 俄罗斯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航运价值不大的原因:纬度较高,封冻期长,有凌汛现象.  ‎ ‎⑷ 极地航路开辟的重要意义:缩短航程,节时节能.  ‎ ‎⑸ 我国西南地区水能丰富,主要原因是:‎ ‎① 地处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径流量大;② 地处一、二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 三峡地区水能丰富,主要原因是:  ‎ ‎① 地处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径流量大;② 地处二、三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 ‎⑹ 南昆铁路建设的意义:  ‎ 经济意义: ① 有利于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② 有利于发挥铁路对经济辐射的作用,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 ‎ ‎③ 有利于开发旅游资源,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 政治意义: ① 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  ② 有利于加快西南区脱贫速度。  ③ 有利于社会稳定 ;  ‎ 战略意义: ① 有利于加快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  ② 有利于巩固国防,保卫边疆。  ‎ ‎⑺ 俄罗斯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的重要意义:  ‎ ‎① 加强东西部经济联系,促进物资交流;  ② 加快资源开发,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7. 农业小专题 ‎ ‎⑴ 茶叶生长的有利条件:① 气候湿润多雨; ② 排水良好的坡地。  ‎ ‎⑵ 青藏高原生产青稞的自然条件:地势高,气温低,温差大,降水少,光照充足.  ‎ ‎⑶ 尼罗河三角洲(南疆)盛产长绒棉的原因: 夏季光照充足,降水稀少,土壤肥沃,有便利的灌溉条件.  ‎ ‎⑷ 澳大利亚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① 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域,草原优良;② 自流井多,可供牲畜饮水;  ③ 无大型野生肉食动物.  ‎ ‎⑸ 西欧(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的有利条件:  ‎ ‎① 纬度高,气温低,云量大,雨天多,光照弱,土壤贫瘠,不适宜发展种植业,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自然条件)  ‎ ‎② 人口、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社会经济条件)  ‎ ‎⑹ 季风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利: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  弊:旱涝灾害频繁.  ‎ 温带季风气候(黄淮海平原)发展棉花种植的有利条件:  ‎ ‎①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棉花生长;② 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  ‎ ‎⑺ 中亚地区农业以荒漠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原因:  ‎ ‎① 中亚深居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 适宜发展荒漠畜牧业;  ‎ ‎② 境内有额尔齐斯河、阿姆河、锡尔河等河流,宜发展灌溉农业.  ‎ ‎⑻ 热带经济作物经营方式: 企业化种植园 .  ‎ 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 .  ‎ 主要分布:南亚、东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拉丁美洲  ‎ 所在国经济结构特点:以热带企业化种植园为主的单一经济  ‎ 所在国如何发展经济: ① 继续发挥优势,抓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 ② 狠抓粮食生产,努力增产粮食;  ③ 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 ‎④ 加强"南南合作"; ⑤ 加强"南北对话",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 ‎⑼ 非洲粮食问题突出的原因: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自然条件恶劣;乱垦滥伐, 过度放牧, 加剧了干旱和土地沙漠化.  ‎ ‎⑽ 新加坡缺水、缺粮的原因:  ‎ ‎① 国土面积狭小,虽地处热带雨林区,但无大河,径流量小;② 国土面积狭小,耕地面积小,粮食产量低.  ‎ ‎⑾ 复种指数问题:  ‎ ‎① 俄罗斯复种指数和产量低的原因:纬度较高,农业生产热量不足  ‎ ‎② 澳大利亚复种指数问题:纬度较低,但复种指数较低的原因是:与农业经济结构有关,其混合农业区是小麦和牧羊交替进行,小麦复种指数低,且有大量的休耕地.复种指数低对土地的有利影响是: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恢复.  ‎ ‎③ 中国复种指数高的原因: 纬度低,人均耕地少  ‎ ‎⑿ 美国、印度的国土面积小于中国,但耕地面积远远大于中国,其原因是:(从气候和地形两方面分析) ‎ ‎  ① 美国、印度平原占国土面积大,干旱区面积相对较小;② 中国平原占国土面积小,干旱区所占面积大。  ‎ ‎⒀ 城市郊区农业问题:上海市郊区农业(蔬菜、肉、蛋、奶及园艺业)  ‎ 分析区位:  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消费量大;交通方便;发展花卉、蔬菜等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价值高,可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土地面积小,有利于集约化生产。  ‎ 发展方向: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旅游  ‎ ‎⒁ 商品谷物农业:东北地区 、 美国 ‎ ‎ 基本特征: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农产品商品率高;  ‎ 区位因素分析:  ‎ 自然因素: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开阔;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 社会经济因素: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 工业比较发达;国家政策扶持。  ‎ 存在不足: 热量不足;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冬季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等。  ‎ 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比较异同:  ‎ 相同点; ① 农业地域类型相同; ② 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③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 ④ 交通便利;  ⑤ 市场广阔; ⑥ 工业比较发达;  ⑦ 农业生产过程的自然条件相似。  ‎ 不同点: ① 经营方式不同,美国以家庭农场主生产为主,我国以国营农场位主;② 科技水平存在差异; ‎ ‎ ③ 专业化水平不同; ④ 粮食单产不同,美国粮食单产高 ‎ ⒂ 大牧场放牧业: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  ‎ 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场面积大;  ‎ 社会经济因素:①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② 距离海港近;交通条件改善,冷藏技术的进步。‎ ‎▍8. 地质地形小专题 ‎⑴ 南极发现有丰富煤炭(北极地区埋藏丰富石油),说明:南极(北极)地区曾经位于温暖湿润地区,森林茂密,后经大陆漂移至此,这是板块构造学说的有力佐证.  ‎ ‎⑵ 刚果盆地的形成原因:刚果盆地原来是内陆湖,后经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湖水外泻而成.  ‎ ‎⑶ 死海(贝加尔湖、坦噶尼喀湖、汾河谷地、渭河谷地)成因: 内力作用----断裂陷落  ‎ ‎⑷ 北美五大淡水湖(欧洲峡湾地形、湖泊)成因: 外力作用----冰川作用  ‎ ‎⑸ 庐山(华山、泰山)的形成: 断块山地  ‎ ‎⑹ 七大洲地形特色:  ‎ 亚 洲: ① 地形复杂多样, 起伏很大, 高原、山地面积广; ② 地势中部高, 四周低, 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  ‎ 非 洲: ① 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地伏不大;② 东部纵贯着巨大的东非裂谷带;③ 地势特点:东南高西北低  ‎ 欧 洲: ① 欧洲地形以 山地、平原 为主,平原面积广大,占总面积2/3;  ‎ ‎② 地势低平,为世界地势最低一洲(300m),地势南北高,中部低; ③ 冰川地形广布  ‎ 北 美 洲:① 地势东西高,中部低;② 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是山地,东部是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  ③ 冰川地形在大陆北半部广布  ‎ 南 美 洲: ① 西部为南北纵贯的安第斯山脉; ② 东部为平原、高原相间排列  ‎ 大 洋 洲: ① 地势低平。地表起伏和缓; ② 地形为南北三个纵列带,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地.  ‎ 南 极 洲: ① 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洲(2350m); ② 大陆冰川广布,冰层平均厚度达2000米,冰层以下地形多样.  ‎ ‎⑺ 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形成原因:  ‎ 自然原因: 山区面积广大,岩石破碎,风化严重; 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  ‎ 人为原因: 对植被的破坏 ‎▍8. 气候小专题 ‎⑴ 拉丁美洲气候湿热的原因:位于赤道两侧,周围海洋广阔.  ‎ ‎⑵ 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景观差异原因: 受安第斯山影响,山地东、西两侧降水差异较大。  ‎ ‎⑶ 非洲缺失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原因:非洲同纬度是海洋.  ‎ ‎⑷ 南半球缺失苔原带的原因:南半球同纬度是海洋.  ‎ ‎⑸ 同在北回归线附近,却出现了非洲的热带沙漠气候、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我国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等气候 原因是:北非受副热带高压及来自大陆内部的信风影响,全年炎热干燥。南亚受热带季风影响,我国东南部受亚热带季风影响。  ‎ 归纳: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西岸的气候差异及成因:--海陆位置与大气环流形势不同.  ‎ ‎⑹ 我国旱涝灾害主要分布于:东部季风区 原因:副高强弱不稳定,夏季风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 ‎⑺ 我国降水南多北少的主要原因是: 南方雨季来得早,去的晚,雨季时间长;北方雨季较短。  ‎ ‎⑻ 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每年都有的天气是:伏旱 (因有的年份有"空梅"现象,因此梅雨不是最佳答案)  ‎ ‎⑼ 为什么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区热带山地环境与北半球其它地区相比,向北推进了5--6个纬度?  ‎ ‎①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基本上是南北走向,北有大山阻挡,谷口向南,形成巨大的暖湿气流通道;‎ ‎② 夏半年,强大的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大量暖湿气流,深入大峡谷内部,使峡谷底部等温线与同纬度相比明显向北推进。  ‎ ‎⑽ 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有: 我国纬度跨度大,冬季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我国越往南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昼越长,因此越往南得到的太阳辐射越多,加之冬季风的频频南下,对我国北方的影响大。  ‎ ‎⑾ 我国夏季普遍高温的原因有: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方虽比南方正午太阳高度小一些,但白昼时间却比南方长,得到的太阳光热并不比南方少多少。  ‎ ‎⑿ 我国冬季比同纬度其它地区温度低的原因是:受强大的蒙古-西伯利亚冷高压影响(或受冬季风的影响)。  ‎ ‎⒀ 印度比同纬度我国气温高的原因是:高山屏障(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南下的冷气流)。  ‎ ‎⒁ 欧洲海洋性气候比北美洲面积大的原因为:欧洲缺少南北延伸的高大山系,来自海洋的西风能深入大陆内部。受陆地形状及洋流势力的影响欧洲西岸受暖流影响较大。  ‎ ‎⒂ 巴西东南沿海、澳大利亚东北、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原因:  主要是地形(山地)的影响,在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其次沿岸有暖流经过。  ‎ ‎⒃ 气温的年较差纬度越高越高,原因是: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越大,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越大,因而气温的年较差越大;低纬相反。  离海越远气温年较差越大 ,原因是:陆地比海洋的热容量小,夏季升温快,温度比海洋高,冬季降温快,温度比海洋低,因而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沿海受海洋的影响较大,比内陆年较差小。  ⒄ 气温的日较差:纬度越高越小 ,原因是:主要是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小 。 气温日较差与天气的关系为: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 气温日较差与海陆的关系为:内陆比沿海日较差大,山顶的气温日较差比山下平原:小,年较差也小。  ‎ ‎⒅青藏高原比我国同纬平原、盆地比较: 气温年较差小,原因:低纬的大高原,夏季因其海拔高较凉;冬季因纬度低,且受高大地形的影响南下的寒冷气流影响不到,气温不太低;日较差大 ,原因:海拔高大气密度小,大气的保温作用及削弱作用低,因此白天升温快,夜晚降温快。  ‎ ‎⒆ 天山南坡有无林带 无 ,原因为: 背风坡,降水量少。  ‎ ‎⒇ 亚寒带针叶林在大陆东岸南缘偏南的原因:主要是东岸为寒流,西岸为暖流;其次东岸受来自大陆内部风的影响,西岸相反。‎ ‎17 生态问题答题要点 ‎⑴ 马尔代夫(瑙鲁)面临的环境问题:  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有被淹没的危险 . ‎ ‎⑵ 火地岛(新西兰南北二岛)面临的环境问题:  臭氧层被破坏,臭氧层空洞扩大,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加.  ‎ ‎⑶ 赤潮问题: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  ‎ 产生的原因: ‎ 自然原因:春夏温暖李节,风和日丽;洋流缓慢,水温较高;封闭海湾。(这是赤潮发生的外因)。 ‎ 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业废水、农业生产中的废水都含有 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无机盐;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流入江河、湖泊,汇入 大海,使近海水体中氮和磷的含量过剩,造成海水富营养化,(这是赤潮发生的根本原因)。  ‎ 易发生赤潮的区域:珠江口、渤海、杭州湾、长江口、南海的海口湾等。  ‎ 易发生赤潮的时间:赤潮易发生的时间段为5-10月。  ‎ 带来危害:① 海水富营养化,浮游植物繁盛,使鱼类窒息、中毒死亡,② 危害人体健康,③ 影响海洋旅游业。‎ ‎ ⑷ 全球变暖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 ① 引起海平面上升,对沿海低地国家及地区构成直接威胁;  ‎ ‎② 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 ‎⑸ 酸雨带来的影响:① 酸雨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 ‎② 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③ 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④ 危及人体健康。  ‎ ‎⑹ 减少酸雨根本途径:减少人为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  ‎ ‎⑺ 水土流失问题: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 产生的原因:  ‎ 自然原因:① 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 ② 地表植被稀少; ③ 黄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  ‎ 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 治理措施: ① 压缩农业用地,建设稳产高产农田; ② 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③ 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适当压缩牲畜的数量,提高牲畜质量;‎ ‎④ 开矿时有计划的存放表土,并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工作; ⑤ 小流域综合治理。  ‎ ‎⑻ 荒漠化问题: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  ‎ 产生的原因:  ‎ 自然原因:① 全球变暖,蒸发旺盛;② 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③ 鼠害,蝗害。  ‎ 人为原因:① 过度开采② 过度放牧③ 过度开垦④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⑤ 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 采取措施:① 半干旱农牧过渡和旱农区: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采取防风沙措施相结合  ‎ ‎② 干旱地带沙漠边缘的绿洲: 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体系  ‎ ‎⑼ 土壤次生盐碱化: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 产生原因:  自然原因:频繁的旱涝气候变化(黄淮海平原);地形低洼; 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  ‎ 治理措施:引淡淋盐;井排井灌;生物措施;农田覆盖;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 ‎⑽ 地面下沉、沿海地区盐泽化:北方广大地区和南方城市  ‎ 产生的原因:过度抽取地下水。   治理措施: ① 控制抽取地下水; ② 实行雨季回灌。‎ ‎16 人口数量、分布、迁移 ⑴ ‎ 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的不利影响及对策:  ‎ 问题:人口增长过多过快,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自然增长率形成人口压力,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造成人均资源减少、就业困难、生活水平下降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种种资源和环境问题,制约社会经济发 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 措施: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控制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 ⑵ ‎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的不同侧重点:  ‎ ‎① 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 问题: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制约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 ‎ 措施:鼓励生育 ,接纳移民。  ‎ ‎②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老龄化: ‎ 问题:人口老龄化,青壮年负担过重以及赡养众多孤寡病残老人。 ‎ 措施:关心照顾老人,建立社会保障、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 ⑶ ‎ 巴西(澳大利亚)人口集中于东南部,原因:  ‎ ‎① 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利于耕作;‎ ‎② 交通便利,多优良港湾,工业发达;‎ ‎③ 欧洲殖民者最早到达这里,开发历史较早; ⑷ 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  ‎ ‎1、不同地区的人口和生活资料在数量上的不平衡,地区的生存环境有很大差异。  ‎ ‎ 2、人口迁移的主要、经常起作用的原因:经济原因  ‎ ‎3、美国老年人口向阳光地带迁移原因:‎ ‎①自然原因:纬度高,气候寒冷; ②社会原因:工业发达,环境污染严重。 ‎ ‎4、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 开发资源和发展边境贸易。  ‎ ‎5、四川人口迁出对当地的积极影响:‎ ‎① 缓解了本地区人地矛盾;‎ ‎② 加强了四川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联系;‎ ‎③ 增加了收入,促进了经济发展。  ‎ ‎5、流动人口增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利:积极推动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增加社会活力;  ‎ 弊:对城市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影响城市交通以及社会经济秩序。‎ ‎7、人口迁往边疆和工矿区的影响:  ‎ 利:利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工业建设,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综合环境。  ‎ 弊:加剧生态环境问题。‎ ‎15 城市分析 ⑴ 分析我国武汉市的城市区位因素: ‎ 地理位置:位于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中国大陆的中部  ‎ 自然因素:① 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② 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③ 长江、汉江汇合处,方便人流、物流的集散和中转。  ‎ 社会经济因素:① 附近铁矿、棉花资源;② 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京广铁路穿过,交通便利;③ 科技发达; ④ 劳动力丰富,素质高;⑤ 湖北省省会城市,华中地区最大的经济、文化中心;⑥ 现代工业、新兴高科技产业(光谷)。 (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棉纺织、光谷等)。  ‎ ‎⑵ 第一批城市诞生的地区:世界上一些大河冲积平原,如:长江黄河中下游平原;恒河和印度河、尼罗河中下游平原等。  原因分析:肥沃的土壤和便利的灌溉条件,农业发达; 便利的水运。  ‎ ‎⑶ 上海市的发展:  ‎ 优越的区位因素:① 便捷的交通; ② 广阔的消费市场; ③ 高素质的劳动力; ④ 宽广的经济腹地; ‎ ‎⑤ 充足的商品供应; ⑥ 丰富的农副产品;⑦ 雄厚的技术力量。  ‎ 城市化问题:产生原因:城市人口膨胀;用地规模扩大;  ‎ 表现:① 道路狭窄,交通堵塞; ② 居住拥挤;③ 绿地面积小,环境质量差; ④ 用地紧张。  ‎ 浦东新区的规模和发展:  作 用:解决城市化问题;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 有利条件:位置:接近上海繁华市区; 面 积:相当于建城的2倍;  ‎ 地 形:平坦、开发空间大;  水 源:河网密集,水源充足;  ‎ 产 业:农业为主,开发成本低  ‎ 城市规划:① 分为城市化地区和非城市化地区两部分;② 采取轴向发展与综合组团相结合的布局形态;③ 纵横交错的快速干道和河流;④ 各种类型的绿地组成绿化体系。  ‎ 建设成就:浦东新区已建成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  ‎ ‎⑷ 城市道路网问题:  ‎ 形 式:环行-放射式 方格--环行-放射式  ‎ 作 用:放射线:方便市中心交通,使市中心成为通达度最高的地区。  ‎ 环 线:缩短了城市各端点的距离,避免把大量人流、车流引入市中心,减少市中心的交通拥堵和交通污染。  ‎ ‎⑸ 城市交通环境问题:  ‎ 两大问题: ① 交通线路拥堵; ② 交通环境污染  ‎ 措 施: 解决交通线路拥堵:根本措施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解决交通环境污染: ① 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② 广种花草树木,绿化美化交通道路;③ 合理规划城市道路。(二者共性措施)  ‎ ‎⑹ 逆城市化问题:  ‎ 原因:①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② 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 发展:英国---美国、西欧、日本---北欧(联系经济发展水平记忆)  ‎ 表现:① 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②大城市中心区萎缩③ 中小城镇发展迅速④ 乡村人口数量增多 ‎ ‎⑺ 城市中工业区区位特点及原因:  ‎ ‎① 不断向市区外缘迁移  原因:城市土地日益紧张,工业企业污染环境的问题突出。  ‎ ‎② 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原因:工业生产活动的大量运输需求。        ‎ 兰州问题:  ‎ ⑴ ‎ 石化工业区不合理:① 位于河流谷地 工业废气不利于扩散;② 位于城市盛行风向的上风向,造成城市大气污染;③ 位于城区河流上游,污染城市水源。  ‎ ⑵ ‎ 山谷地形的不利影响:① 易发生滑坡、泥石流、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② 使污染物不易扩散,加重城市大气污染;③ 使城市的空间发展受到限制。  ‎ ⑶ 布局形式与地域形态: 位于黄河谷地,发展被迫沿河流两岸东西延伸 地形、河流 条带式 分散疏松式 ‎14 海洋环境专题 ‎1.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 ‎(1)纬度:不同纬度得到的太阳辐射不同,则温度不同。全球海水温度分布规律:由低纬度海区向高纬度递减。‎ ‎(2)洋流:同纬度海区,暖流流经海水温度较高,寒流流经海水温度较低。‎ ‎(3)季节:夏季海水温度高,冬季海水温度低。‎ ‎(4)深度:表层海水随深度的增加而显著递减,1000米以内变化较明显,1000米——2000米变化较小,2000米以常年保持低温状态。‎ ‎2.影响盐度高低的因素:‎ ‎(1)气候:不同纬度位置的气候状况不同,则蒸发量与降水量不同。全球的海水盐度分布规律为——由副热带海区分别向南北两侧高低纬度递减。(马鞍形曲线)‎ ‎(2)洋流:同一纬度,有暖流流经时则盐度偏高,有寒流流经时则盐度偏低。‎ ‎(3)河流:同一纬度,沿岸有淡水河流注入时,海水盐度偏低;同一河流不同季节对沿岸海水盐度的影响也不一样,雨季河流流量大,海水盐度偏低;旱季相反。‎ ‎(4)距海远近:同一纬度,距海岸近的海水盐度偏低,距海岸较远的海水盐度偏高。‎ ‎(5)结冰或融冰:高纬海区结冰时盐度偏高,融冰时盐度偏低。‎ ‎(6)海区封闭性:海区较封闭,与外海海水交流少,盐度走极端。‎ ‎(7)深度:随深度的增加,0—10M,盐度不变,10—20M盐度增加,20M以上盐度变化很小。‎ 盐度最高的是红海,原因:① 地处副热带海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② 周围是热带沙漠地区,缺少大河注入.‎ ‎③只有狭窄水道与阿拉伯海和地中海相通,海水对流作用弱.    ‎ 盐度最低的是波罗的海, 原因:① 地处较高纬度,气温低,蒸发弱.② 周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有淡水注入。‎ 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的原因:① 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缺少河流注入.② 西部:有河流注入,起稀释作用. (伊犁河) ③ 巴尔喀什湖中部窄,不利于两边水体交换,造成两侧盐度差异较大。‎ 盐场区位选择:地形平坦;泥质沙滩;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或气候干燥多晴朗天气,或地处背风坡)‎ ‎3.影响渔业资源分布的因素: 集中分布在 温带沿海大陆架海域 ‎(1)深度(海底地形):沿海大陆架海域,水深一般不超过200米,阳光充足,生物光合作用强;氧气充足,为海洋生物提供好的生存环境。因此渔业资源丰富。‎ ‎(2)温度带:温带海区水温适宜,季节变化显著,冬季表层海水和底部海水发生交换时,上泛的底部海水含有丰富的营养盐类,因此渔业资源丰富。‎ ‎(3)洋流: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补偿流处,海水上泛带来大量的营养盐类,渔业资源丰富. 如世界四大渔场的形成.‎ ‎(4)河流:河流入海时从陆上带来大量营养盐类和泥沙,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和产卵 。例如我国舟山渔场的形成就得益于长江。‎ ‎4.钱塘江潮汐的影响因素:地形、气候、天文、摩擦力。‎ ‎5.洋流: (1)类型、成因 风海流——在大气运动和近地面带的盛行风(动力)长期吹拂海面形成的,在洋流的形成运动过程中,还受到陆地形状以及地偏力的影响,改变了方向; ‎ 密度流——温度(水温高,水面高)、盐度(盐度低水面高); 补偿流——离陆风、密度流。‎ ‎(2)分布规律:① 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 东寒西暖; ② 北半球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逆时针, 东暖西寒; ③ 南半球中高纬度大洋环流:逆时针(南极上空看), 寒;④ 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季, 顺时针; 冬季, 逆时针.       ‎ 判断某洋流性质为寒(暖)流,判断理由是:温度方面:寒(暖)流流经海区温度较同纬度其他海区低(高),或由高(低)温海域流向低(高)温海域. 方向方面:由较高(低)纬度流向较低(高)纬度。‎ 推理: 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弯曲方向一致,在中低纬度海域与等盐度线弯曲方向相反,中高纬度则相同.‎ ‎6.海底矿产资源分布规律:① 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② 大陆架浅海海底: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③ 海盆:深海锰结核 (主要集中于北太平洋)‎ ‎7.《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家拥有12海里的领海权益和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权益.‎ ‎13 工业区位 ‎(一)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条件:位置、土地、水源。经济因素:农业基础、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 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历史条件、政策。‎ 环境因素:主要用于微观布局。‎ 工业区位因素是多方面的,在诸多的区位因素中,某种工业的区位选择所要考虑的主导因素可能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因此,在现实的区位选择中,要首先考虑其主导因素或具有明显优势的条件。‎ 注:①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原因是工业所用原料的范围越来越广,可替代原料越来越多,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②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③沿海、沿江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④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越来越重要;⑤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 ‎(二)工业主导区位分类:‎ 原料指向型: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的成本较高——接近原料产地——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加工厂——原料影响在减弱 市场指向型: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的成本较高——接近市场——饮料厂、家俱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市场影响在加强 动力指向型:需要消耗大量能源——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有色冶金——动力影响在减弱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需投入大量劳动力——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纺织厂、电子装配厂、服装厂——劳动力数量影响在减弱,劳动力素质影响在加强 技术指向型:对技术要求高——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集成电路,飞机制造、核电、精密仪器仪表厂人才和知识的影响力在加强。‎ ‎(三)区域工业发展条件分析:‎ ㈠分析思路:‎ 某地发展工业的条件,一般从以下几方面来加以分析: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农业基础(农业可以为工业提供粮食、副食品、原料、劳动力等);交通条件;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历史条件;政策条件等9个大的方面。‎ 注:①在分析某地工业发展条件时,不需要把每个方面都分析到,要抓住当地特色,前面提供的只是分析角度;②分析时应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方面去分析。‎ ㈡举例:‎ 例1:分析我国沿海四大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条件是:①均位于我国东部沿海,海运方便,有利于对外开放,铁路、公路、水运、管道运输连接国内各地,便于物资、人员、信息交流;②当地及邻近地区资源或原料丰富,如,辽中南地区的铁、石油,京津唐地区的煤、铁、石油、海盐、棉花等;③京津唐和沪宁杭地区科技力量雄厚,辽中南地区工业基础好,珠江三角洲靠近港澳台和东南亚,为侨乡,有吸引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优势;④四大基地中有不少的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享有发展经济的优惠政策。‎ 例2:上海建立大型钢铁企业的有利条件是什么?海南为何目前仍没有建立钢铁企业?上海无煤无铁,缺乏原料、燃料,它之所以能发展钢铁工业具有以下有利条件:①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居我国大陆南北沿海航运中点,京沪、沪杭两条铁路在此相接,是水陆交通枢纽。可以利用便利海运、廉价的河运从内地和国外输入煤、铁,发展临海型钢铁工业。②接近消费市场。上海市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上海所在的长江三角洲工业区又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区,各种工业的发展需要消耗大量钢铁,建立钢铁企业,可以就地消费,减少运输费用,降低成本。③工业用水方便。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大型现代化宝山钢铁联合企业就建立在长江之滨,工业用水极为方便。④技术力量信雄厚。上海工业的发展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沿海地区老工业基地,知识技术密集,高等教育、科学技术都很发达,能为我国生产高、精、尖、新的产品,为全国钢铁企业培养和输送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 海南岛虽然蕴藏着丰富的富铁矿,但由于能源短缺,开发较晚,技术落后,市场狭小,目前还没有建立大型钢铁企业。自从1986年成立海南省以来,它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海南的钢铁工业也会兴起的。‎ ‎(四)工业集聚和分散      ‎ 工业集聚:‎ ‎① 传统工业区:集聚原因:由于现代工业生产专业化程度高,企业之间的协作和竞争性很强,工业集中布置可产生集聚效应。集聚有利意义: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不利意义:工业集聚导致企业间争地、争水、争动力、争公共设施;加剧地区的环境污染。‎ ‎② 新兴工业区:高新技术产业在地区分布上常具有较为显著的地区集群特点的好处是:共用基础设施;加强信息联系和协作。分散区位因素:产品“轻、薄、短、小”,便于航空运输;接近市场;接近劳动力丰富地区;接近原料地;接近土地租金较低的地区;减少环境污染。(美国工业向西部和南部迁移原因:西部和南部新兴工业发展快,就业机会多;环境优美,污染少。)‎ ‎(五)传统工业区 典型地区: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等 区位分析:(1)自然因素: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丰富水源。‎ ‎(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开发早;煤铁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农业资源支持;广阔的市场。‎ 特点:煤铁资源丰富;以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中心 整治措施:省略(鲁尔区) ‎ 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五个工业区)‎ 区位条件:有利—-岛国,多优良港口;工业基础好;不利—-矿产资源贫乏,市场狭小。‎ 促进发展的原因:深刻的历史原因;重视科技;发展教育。‎ 日本工业集中在 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 原因:① 本土资源匮乏,工业原料需大量进口; ② 国内市场狭小,工业产品要大量出口;③ 沿海为平原,利于建厂; ④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利于原料与产品的进出口。      ‎ ‎ 埃及的经济支柱:石油、运河、侨汇、旅游.新加坡的经济支柱:炼油、造船、电子电器、海上钻井平台制造.(六)新兴工业区 ‎1.意大利新兴工业基地和我国乡镇企业(浙江温州)‎ 区位分析:① 大批廉价劳动力;     ② 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张价;③ 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 ④ 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⑤ 政府的大力支持。‎ 特    点:① 以中小企业为主;    ② 轻工业为主;③ 生产过程分散;      ④ 资本集中程度低;  ⑤ 分布在小城镇或农村。‎ 相同点:(同上)‎ 不同点 : ① 企业之间相互竞争;② 没有形成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调整措施:① 重视专业分工,形成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② 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实施产业升级,提高产品技术含量;③ 及时把握国际市场产品的需求信息,积极开拓国际市场;④ 形成规模生产;       ⑤‎ ‎ 树立品牌意识;⑥ 加大培训,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⑦ 与国外大企业进行合作,提升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2.“硅谷”:‎ 美国硅谷、德国慕尼黑、日本的九州岛、英国的苏格兰中部地区、印度的班加罗尔。‎ 区位分析:  自然因素: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 社会经济因素:① 科技发达(有高等院校);② 便捷的交通(高速公路、航空港);③ 军事定货(美国硅谷)。‎ 特点:科技人才比例高;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研究开发费用比例高;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发展变化原因:利用这些地区劳动力、土地、住房都便宜的优势条件。‎ ‎(七)我国重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带 ‎1、辽中南重工业基地 区位分析:(1)地理位置:濒临渤海、黄海;靠近俄罗斯、朝鲜、韩国;地理位置优越。(2)自然因素: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以辽河为水源。(3)社会经济因素:煤铁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农业资源支持;国家政策支持;国防安全,土地租金不高等。‎ 不足:许多矿产资源濒临枯竭,资源相对不足;水资源不足;科技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市场经济不发达,计划经济影响大;区内环境污染大。‎ 调整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发展科技,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积极引进外资;治理环境污染。‎ ‎2、京津唐工业基地(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区位分析:(1)地理位置:位于温带季风区,濒临渤海,区内有全国的政治中心和重要的经济中心,地理位置重要。  (2)自然因素:温带季风区,气候温和,地形平坦。 (3)社会经济因素:资源丰富(华北油田、开滦煤田、长芦盐场、棉花等);交通便利(海运、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管道类型齐全);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能源充足(靠近山西能源基地)。‎ 不足:水源、能源不足;污染严重发展方向:资源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3、沪宁杭工业基地(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最高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区位分析:(1)位于亚热带地区;濒临长江、东海,地理位置优越。(2)自然因素: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3)社会经济因素: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力量强;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素质高;市场广阔;经济腹地宽广;工业联系好;政策扶持;浦东开发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丰富的农副产品等。‎ 不足:能源、资源缺乏;人多地少,土地紧张;污染严重。‎ 发展方向:高、精、尖方向发展;结构轻型化。‎ ‎4、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轻工业为主)‎ 区位分析:(1)地理位置:位于亚热带地区,濒临南海,靠近港澳地区。 (2)自然因素: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3)社会经济因素:海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靠近港澳地区便于引进外资和技术管理;地处侨乡,借助华侨和华人引进外资和技术;市场经济发达。‎ 不足:能源、资源不足 ‎5、东部沿海工业地带 范围:5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14个沿海开放城市(江苏连云港、南通)、四个工业基地 优势条件:有众多优良港口和通达国内外许多地区和国家的海运航线;便于引进外资、发展外向型企业,开展对外贸易;经济发达、技术雄厚、基础好。‎ 发展:大秦铁路, 神黄铁路; 秦皇岛港煤炭输出港; 秦山、大亚湾、田湾、岭澳核电站; 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工程 ‎6、长江沿岸工业地带 范围:以沪宁杭为中心工业区;以武汉为中心钢铁、轻纺工业;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电力、金等工业发展;以攀枝花为中心钢铁工业;以西昌为中心的火箭发射基地;湘赣地区多种有色金属工业等。‎ 优势条件: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矿产、水利资源丰富;水运得天独厚;经济腹地广阔 ‎7、陇海-兰新铁路工业地带 范围:连云港、徐州、郑州、洛阳、西安、兰州、新疆乌鲁木齐 优势条件:能源丰富、资源丰富;第二条欧亚大陆桥 ‎8、沿江大开发 区位因素:工业制造业基础雄厚;科技力量强;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素质高;市场广阔;经济腹地宽广;工业联系好;政策扶持;浦东开发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丰富的农副产品;靠近我国最大的工业中心上海可获得资金、技术、人才的优势等。‎ 意义:为提升江苏制造业水平提供新的发展平台;带动两岸经济尤其是苏中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全省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整个长江三角洲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开发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进一步促进江苏旅游业的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八)城市工业布局区位因素:‎ ‎①主导风向――盛行风的下风地带、与季风区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最大风频的下风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城市热力环流之外;‎ ‎②水源――产生污水工业布局在河流的下游或靠近水源;‎ ‎③距离城市的远近――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布局远离城区;‎ ‎④地形――山谷、盆地地形易形成逆温,废气不宜扩散,不能布局冶金、化工等工业;‎ ‎⑤设置防护带――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设置防护带减少对居民区的直接污染,美化环境;‎ ‎⑥土地租金――布局在城市的外围,土地租金低;‎ ‎⑦交通――沿交通线分布;‎ ‎⑧环境――高科技工业布局在环境优美的地区;‎ ‎⑨资源――城市外围尽可能靠近资源分布区(例如:钢铁靠近铁矿、发电厂靠近煤炭基地);‎ ‎⑩工业联系――投入-产出联系等。‎ ‎12 问题地理专题 ‎1、农业问题 ‎①坡面开垦→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坡度、植被覆盖率、降水强度、坡面岩性);‎ ‎②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垦、过牧、樵采→荒漠化(降水较少,生态脆弱);‎ ‎③沼泽地开发→破坏湿地→气候恶化(干旱)‎ ‎④围湖造田→湖泊面积缩小→调节河流功能减弱→气候干旱、洪涝多发;‎ ‎⑤蒸发量大的地区不合理灌溉(漫灌)→次生盐碱化(地下水位上升,地下水盐运动);‎ ‎⑥过度引水灌溉→河流中下游和河口水文生态问题(河流水量减少,河流下游断流、河口三角洲萎缩,海岸线后退);内陆河湖水文生态问题(河流流量减少,湖泊萎缩甚至消失,河湖盐度升高,河湖区生态环境恶化);‎ ‎⑦农药化肥→土壤板结、酸化、污染水源 ‎2、工业问题 ‎①废气:矿物燃料燃烧 →CO2→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矿物燃料燃烧 → SO2、NOX→酸雨;冰箱和空调大量使用致冷剂 →氯氟烃→破坏臭氧层 ‎②废水:污染水源、土壤、核电站排放大量热水 ‎③废渣:占用土地、污染水源和土壤、放射性污染 ‎3、工程建设问题 ‎①地下水开采过量→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水漏斗区→地面下陷、沿海海水倒灌水质变坏 ‎②水库:淹没农田城镇、文物景观;后靠移民导致环境人口容量不足→水土流失;下游矿物质减少→耕地肥力下降、渔业受影响;河口三角洲后退,海岸线后退(泥沙堆积减少、海浪侵蚀);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碱化;某些物种消失→生态破坏;水库地震。‎ ‎③道路建设(铁路、公路):破坏植被→水土流失、荒漠化;阻断野生动物迁徙路线;环境污染 ‎④开矿: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荒漠化;地下水和土壤污染;海洋石油污染 ‎4、生态问题 ‎(1)、水土流失问题  ①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区、云贵高原、东北地区;‎ ‎② 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a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b地表植被稀少;c黄土土质疏松 ;人为原因:a植被的破坏;b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c开矿。‎ ‎③治理的措施:a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b植树造林;c小流域综合治理;d增施有机肥,培育绿肥,秸杆还田;‎ ‎④治理的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2)、荒漠化问题 ①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 ②产生的原因:‎ 自然原因:a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b全球变暖,蒸发旺盛;c鼠害、蝗害。       ‎ 人为原因:a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b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c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③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④治理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3)、干旱缺水问题 ①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春旱、西北十年九旱、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南方地区冬旱 ②华北地区:A、产生原因:自然原因:a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b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人为原因:a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b水污染严重;c浪费多,利用率低。B、治理措施:(开源节流)a南水北调;b修建水库;c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d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e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f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g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 ‎ ‎(思考:华北春旱原因:①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较强②夏季风弱,雨季未到③春耕需水量大.  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①春季气温回升慢,蒸发较弱②有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长江中下游伏旱:7、8月受副高控制,降水少.   广东冬旱:①冬季盛行大陆风,降水少   ②冬季气温较高,蒸发较强  ③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等.  西亚干旱: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受副高控制,降水少。 中亚干旱: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海洋水汽影响小,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而蒸发旺盛)‎ ‎11 海洋类知识点汇总 ‎1、洋流按成因分: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按水温分:暖流、寒流   ‎ ‎2、洋流分布规律 ‎——热带和副热带海区: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 ‎——北半球中高纬海区:大陆东岸为寒流,大陆西岸为暖流。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 ‎——南纬40°~60°,受西风影响,形成环绕南极大陆外围的环球性的西风漂流               ‎ ‎——北印度洋海区,受南亚季风影响,洋流的流向随季节而改变。冬季呈逆时针,夏季呈顺时针   ‎ ‎3、洋流的影响 ‎——对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 ‎——对海洋生物:涌升流→海水下层的营养盐类被翻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浮游生物又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吸引大批鱼群到来,形成渔场(南美洲的秘鲁渔场);寒暖流交汇→冷水性鱼类和暖水性鱼类汇聚,形成渔场(亚洲的北海道渔场、欧洲的北海渔场、北美洲的纽芬兰渔场)             ‎ ‎——对海洋环境:扩大污染面积,加快海水净化             ‎ ‎——对航运:顺流,省时省燃料(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4、厄尔尼诺现象 ‎——概念:赤道附近东部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上升引起的气候异常               ‎ ‎——影响:热带太平洋东部由于表层海水温度相对升高,洋面上升气流活跃,出现暴雨和洪涝灾害。同时南美洲太平洋沿岸因涌升海水减少,水中浮游生物骤减,鱼类大量死亡。热带太平洋西部由于表层海水温度相对降低,下沉气流活跃,降水减少,出现干旱灾害   ‎ ‎5、拉尼娜现象 ‎——概念:由于东南信风增强,南赤道暖流加强,南美太平洋沿岸涌升补偿流增加,使得表层海水温度下降,比常年低             ‎ ‎——影响:热带太平洋东部比往年更干旱,而热带太平洋西部受到暖性海水增温,降水比常年多,台风次数增加,沿岸地区极易发生洪涝灾害 ‎6、海洋石油资源的开发 ‎——分布:大陆架                            ‎ 世界主要集中于波斯湾、墨西哥湾、几内亚湾、北海                              ‎ 我国主要集中于渤海、南黄海、东海、台湾西部、莺歌海、南海珠江口和北部湾 ‎7、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 ‎——包括海面、海底、海洋水体和海底地带                     ‎ ‎——项目:运输、生产、通信、储藏、旅游 ‎8、海洋权益 ‎——重要意义:交通价值(省钱、运输量大);资源价值(丰富的生物、能源、矿产、空间等资源);军事价值(发展海军,保卫国土,加强合国力,提高国际影响)           ‎ ‎——政治地理空间划分:⑴领海  【范围】从领海基点向外12海里;  【特点】沿海国对领海拥有全部主权; ⑵专属经济区  【范围】从领海基线起宽200海里,在领海之外并与之相接的海域  ;【特点】在专属经济区内,沿海国对海域内的自然资源享有专属权及其管辖权,而其他国家则享有海上航行、飞行和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 ⑶公海  【范围】在专属经济区以外的广大海域 ; 【特点】任何国家对公海都不具有主权 ‎10 地貌类知识点汇总 一、地貌类型 ‎1、流水地貌上游:峡谷——侵蚀中游:曲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下游:三角洲——堆积2、喀斯特地貌我国分布:西南各省云南的路南石林,广西桂林,溶洞 ‎3、海岸地貌海积:沙滩,沙洲,沙堤海蚀:海蚀崖,海蚀柱,海蚀洞 ‎4、风成地貌风蚀: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风蚀洼地风积:沙漠,沙丘 ‎5、黄土地貌黄土塬(平坦面) 黄土梁(高地) 黄土峁(孤立土丘)‎ 二、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密集—坡度大 稀疏—坡度小平原 海拔不超过200米丘陵 海拔不超过500米,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等高线较疏山地 山峰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200米,等高线密集高原 海拔500米以上,等高线中央稀疏,边缘密集陡崖 几条等高线重叠   (n-1)d ≤h < (n+1)d,d为等高距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降低——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心向四周升高——洼地(盆地)两个山顶间地底——鞍部等高线弯曲,突出部分指向低处——山脊等高线弯曲,突出部分指向高处——山谷 三、地貌与经济建设平原 土层深厚,水分条件好——种植业干旱地区平原、盆地——畜牧业海拔较高的山地——林业坡度3°—7°等高种植>7° 梯田>25°林业 黄土地貌 黄土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持水性好,富富含钙磷钾,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易遭流水侵蚀,水土流失严重喀斯特地貌 土层薄,肥力低,不利于农业生产制约青藏铁路建设的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高寒缺氧,多冻土,生态脆弱 ‎09 人类活动与气候 ‎1.全球变暖的成因、影响及对策 人为原因:人类使用矿物燃料,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森林日益减少。‎ 影响:①海平面上升  ②引起世界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   ③加剧传染性疾病流行 对策:①改变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  ②植树造林,禁止滥砍滥伐 ③加强全球合作 ‎2.酸雨的成因、危害、分布区域及对策 人为原因:燃烧矿物能源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酸性气体。       ‎ 分布:西欧、北美、东亚危害:森林枯死、淡水生物死亡、土壤酸化、腐蚀建筑物和室外文物古迹等。‎ 对策:各国协作,使用清洁能源,采用烟气净化等新技术,减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3.臭氧洞的成因、危害、分布区域及对策 人为原因:人类使用氟利昂。                                  ‎ 分布:南极、北极、青藏高原 危害:①使平流层温度分布和对流层的热量状况变化,引起气候变化,造成自然灾害;②危害人类和动植物生长健康;③形成光化学烟雾;④缩短橡胶制品、纺织品、塑料制品等的寿命。‎ 对策:减少人为排放氟利昂 ‎4.城市热岛和雨岛的成因及对策 城市热岛的成因:①人为大量排放热量;②城市温室气体浓度高、增温强;③生产、生活集中,排放废气多,烟尘、雾、低云多,不易散热;④高层建筑多,通风不良;⑤缺少绿地。‎ 对策:增加绿化和水域面积;科学规划城市建设;减少热量排放。‎ 城市雨岛的成因:①城市热岛效应及空气中尘埃杂质多,易产生低云和对流雨;②城市下垫面粗糙 ‎08 地理区位 ‎(一)、华北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 ‎ 华北平原旱灾、洪灾、土壤盐碱化是发展农业的不利因素。旱指春旱,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未到,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涝是指夏秋水涝,夏季降水过分集中,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土壤盐碱化多发生在地势低平、地下水较浅地区,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将地下水盐碱带到地表,形成盐碱地,兴修农田水利,开渠打井,利用河水、地下水灌溉,解决旱灾;治理河流、兴修水利,防治水患,改造盐碱地及防止进一步盐碱化。 (二)、海河成灾原因及治理措施 ‎ 从地形上看,海河的主要支流都发源于黄土高原区;从气候上看,海河流域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再加上地面缺乏植被保护,结果使海河含沙量很大,当进入平原后,泥沙沉积,河床容易被淤塞;从水系特点来看,海河是一典型的扇状水系,各条河流来的洪水,只从一个海口入海,无法顺利宣泄,常常造成泛滥。现在在主要支流的上游植树种草,保持水土,并修建了许多水库,以调节河流水量;下游挖掘入海新河,分散水流,使天津、河北等地免受洪水的灾害。 (三)、青藏高原的太阳能 ‎ 青藏高原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主要是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洁净,水汽含量很少,阳光穿过大气进损耗少,加上纬度较低,白天多晴天,直接辐射较强 ‎07 农业及农产品 ‎1.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的耕地,是我国冬小麦、棉花、花生的主要产区,耕作制度东北地区主要为一年一熟,华北地区主要是二年三熟。黄土高原以出产谷子为主。东北平原以黑土著称。这里是我国产小麦、玉米、大豆、高梁、甜菜的主要产区。北方是我国苹果、葡萄、梨、桃、杏、棉等温带水果的重要产区,其中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苹果的产量最大。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我同最大的天然林区。存在问题,华北地区淡资源紧张;耕地大部分是中、低产田;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严重;水旱灾害较频繁,尤以春旱最为严重。 2.南方地区:本区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至三熟,田地是常年绿野芳菲。水稻是本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但小麦、油菜、棉花、甘薯的产量也很大,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河、湖、鱼塘等水域盛产淡水鱼等水产品。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是我国蚕丝的主要产区。两个、闽、台盛产甘蔗。海南岛、雷州半岛、云南南部是天然橡胶的生产基地。本区是亚热带和热带水果的重要产地,其中以柑橘的产量最大。本区的经济林林有:茶、油茶、油桐、漆树、毛竹、松树、樟树等。存在问题:长期以来,由于滥伐森林、陡坡开荒、使长江中上游地区森林植被大量减少,水土流失加强,江河湖泊严重淤积,所以国家要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3.西北地区:本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的广大草原是我国牧场的主要分布地,本区出产的肉、奶、毛、皮及其制造成品供应全国各地及出口国外。本区天然降水少,难以满足农作场生长的需要,但内蒙古河套地区、宁夏平原引黄灌溉,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引地下水,冰雪融水灌溉农田,形成西北重要灌溉农业区,所产的葡萄、哈密瓜、长绒棉都闻名国内外。 4.青藏地区:本区是我国的高寒牧区。畜牧业一直是本区划的重要生产部门,主要牲畜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西藏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青海省东部的湟水谷地由于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适宜青稞、小麦、豌豆等的生长而成为高原重要农业区。‎ ‎06 资源工业 北方地区 ‎〈1〉 主要资源:①煤:山西是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其他各省也都有大型煤矿。主要的煤矿有:大同、神府、阳泉、平顶山、开滦等。②石油:大庆、胜利、辽河、中原、华北等油田,是全国主要的石油工业基地。③铁:辽宁鞍山,河北迁安有铁矿。‎ ‎〈2〉 主要工业区:①以沈阳,鞍山等城市为中心的东北重工业基地。②京津沪工业区:首都钢铁、燕山石油化工、天津制碱、开滦煤矿、唐山钢铁等工业。③其他工业中心:山西太原钢铁、洛阳拖拉机制造、西安飞机和彩色显像管制造等。‎ 南方地区 ‎〈1〉 主要资源:①有色金属:在全国占重要地位。如江西的钨矿、铜矿、湖南的铅锌矿、锑矿,广西的铝矿,贵州的汞矿,云南的锡矿等。②铁:四川攀枝花、湖北大冶、安徽马鞍山、海南石碌。③煤:淮南、六盘水。④水能:现在长江、珠江、钱塘江、闽江等河的干支流上已建成20多座大型水电站。⑤核电:浙江泰山、广东大亚湾核电站。‎ ‎〈2〉 主要工业带:①长江沿岸地带,自东向西有: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的沪宁杭综合工业区;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基地和轻纺等工业;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等工业;以攀枝花、六盘水地区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以湘、赣、粤交界地区为中心的多种有色多属工业;以西昌为中心的火箭发射基地。②南方沿海外向型工业地带:主要以广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口、宁波等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为中心的以出口为主的多种加工工业和制造工业。上海浦东地区正在建设成为外向型的经济开发区。‎ 西北地区 ‎〈1〉 主要资源:准格尔、霍林河、石嘴山的煤、玉门、克拉玛依和塔里木盆地的石油、白云鄂博的稀土、金昌的镍、和田的宝石、阿尔泰的金等。‎ ‎〈2〉 主要工业:包头钢铁工业、金昌有色金属工业、玉门、克拉玛依石油工业等。兰州是西北地区最大工业中心和交通枢纽,乌鲁木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工业中心和省会。‎ 青藏地区 ‎〈1〉 主要资源:①能源:是我国太阳能量最丰富的地区,拉萨有"日光城"之称;雅鲁藏布江地区是我国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拉萨以北的羊八井有我国目前最大的地热蒸气田。②矿产:柴达木盆地矿藏丰富,这里的煤、石油、铅锌、盐都有在开采利用。因此柴达木盆地被誉为"聚宝盆",察尔汗盐湖附近建有我国最大的钾肥厂。‎ ‎〈2〉 交通运输:历史上青藏高原是一个交通不便的区域,新中国成立之后,先后建成了以拉萨为中心的川藏、青藏、新藏、滇藏等公路网。从格尔木到拉萨的青藏铁路已在建成中。‎ ‎05 地理定位 ‎1.  各大洲的经纬度 ‎1).北美洲和南美洲以80°W和60°W经线为界。‎ ‎2).亚洲和大洋州在0°—40°纬度之间的地区,以120°E经线为界。‎ ‎3).亚洲和欧洲在40°N以北地区,以60°E为界。‎ ‎4).非洲和欧洲在10°W—45°E之间以40°纬线为界。 2.世界常见地点的经纬度 ‎1)、伦敦(50°N、0°经线)     2)、开罗(30°N、30°E)   3)、里海(40°N、50°E)‎ ‎4)、波斯湾(30°N,50°E)    5)、费城(75°W,40°N)  6)、新奥尔良(90°W,30°N) 3.中国常见地点的经纬度 ‎1)、北京(116°E,40°N) 2)、杭州(120°E,30°N) 3)、海口(110°E,20°N)‎ ‎4)、拉萨(30°N,90°E)  5)、长沙(113°E,28°N) 6)、巫峡(110°E,32°N)‎ ‎7)、内江(29°N,105°E)   8)、汕头(23.5°N,117°E)‎ ‎04 地理要素 ‎1.地形与气候 ‎ ‎(1)地形对气温的影响海拔越高,气温越低。产生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景观.在中低纬高山地区表现尤其明显.‎ ‎(2)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山地迎风坡降水丰沛.而背风坡形成雨影区,降水稀少。‎ ‎(3)地形对气候类型分布的影响南北走向的山地,对海陆之间的气流交换有阻碍作用.使沿海地区气候类型的分布呈狭长带状特征.如南北美西海岸。而东西走向的山地使气候类型分布向内地延伸,如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 ‎(4)气候对地形的影响 ①主要是高寒地带,气候寒冷,冰蚀地貌广布;②沙漠地带.降水稀少,温差大.风力作用强,风蚀地貌.沙漠广布:③湿润地带.降水较多.流水作用强大、普遍.既有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沟谷).又有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三角洲、冲积平原)。 2.地形与河流 ‎(1)地形影响河流走向、水系形状中国地势西高东低,河流自西向东;德国地势南高北低,河流自南向北;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形成放射状水系:四川盆地中部低、四周高,形成向心水系:亚马孙平原南北两侧地势高,形成树枝状水系。‎ ‎(2)地形影响河流落差在流量一定的情况下.不同地区的河流价值体现不同:在山区.流速较大,水能资源丰富:在平原地区.水流平稳.航运价值较大。‎ ‎(3)河流对地形的影响流速大的山区.侵蚀作用强烈:流速较慢的平原地区.沉积作用显著。 3.河流与气候 ‎(1)气候要素中的降水.气温直接影响河流的流量和冰期。雨季长、降水多,河流流量大;反之.河流流量小。冬季最低月平均气温0℃以上.河流无结冰期:反之.河流有结冰期,而且气温越低,冰期越长。‎ ‎(2)降水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直接影响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3)我国夏季锋面雨带的推移影啊东部外流河汛期的长短、迟早。 4.气候与动值物、土壤 由于各个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互不相同.大气环流的形势不一样.所受到的地形、河流的影响也不同.因此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气候类型不同.植被就不一样.林中生活的动物和林下发育的土壤也就存在很大差别。‎ ‎03 影响因素 ‎1、经济区位专题 ‎1)、经济区位 A、自然因素——自然条件(气候、地形、水源)、区位(位置、交通)‎ B、社会、经济因素——民族心理(人口素质)、产业结构(资源的种类和分布)、历史基础(原有工业基础)、开放政策。  例如海南岛的开发 ‎2)、中国为什么要加入WTO? ‎ ‎   ① 当前世界国家、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② 可增强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流,提高我国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增强产品的竞争力,改善出口商品构成;‎ ‎③ 利于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提高我国在世界贸易格局中的地位。‎ ‎3)、跨国公司在国外组织生产的原则(跨国公司采取全球化战略)‎ ‎① 在资本过剩的国家筹集资金;‎ ‎② 在原材料和劳动力低廉的国家加工产品;‎ ‎③ 在物资短缺的国家销售产品。‎ 跨国公司进军我国的利与弊:‎ ‎ 利: 引进资本和技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利于我国经济同世界经济接轨. ‎ 弊: 对我国传统工业造成冲击 ‎4)、如何分析一个地区(省)或者一个城市经济发展区位条件 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分析气候、地形、土壤、水源)优越;工农业基础条件(好);资源条件(丰富);劳动力条件(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交通条件(便利);市场条件(广阔);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额(比例多);国家政策和开放程度;旅游条件(丰富,地域组合好);其他条件(国家大型工程等)。‎ ‎2、影响山地自然带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 山地自然带垂直分布类型(带谱的多少)与山地所处的纬度、山地的海拔高度和坡向等因素有关。(1)山地所在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大,垂直带谱越复杂,反之越简单。‎ ‎(2)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基带(起始带)与当地水平分布的自然带一致,如赤道附近的最高山岭,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相类似。  (3)同一山体相同自然带阳坡分布的高度高于阴坡。‎ ‎(4)同一山体雪线分布的海拔一般阳坡高于阴坡,迎风坡低于背风坡 ‎ ‎02影响因素 ‎1、农业区位选择 ‎①自然因素(光热水土):光照充足、热量丰富、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酸性红壤适宜种茶树;甜菜耐盐碱)、地形平坦 ‎②社会经济因素:科技(机械化、良种、水利、电气化)、市场(人口数量、饮食习惯)、交通运输(商品农业、外向型农业)、劳动力(数量、素质)、工业(机械化、农药、化肥等)、政策 ‎2、工业区位选择 原料(农产品加工、钢铁)、能源(有色金属工业)、科技(尤其是技术密集型工业)、劳动力(数量、素质)、市场(地)、交通、 农业经济基础(提供食品和原料)、环境(风向、河流)、 资金、政策、  自然因素(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等)‎ ‎3、城市区位选择 地形(平原,热带地区分布于高原)、气候(降水和气温适中的中纬度地区)、 河流(供水和运输功能)城市多分布在河流运输的起止点,河流交汇处,河流入海口,河流下游;资源(多为资源型城市,如:攀枝花、包头、鞍山;大庆、玉门、克拉玛依、阿伯丁;伯明翰、曼彻斯特、匹兹堡、大同、抚顺、开滦;约翰内斯堡); 交通(沿海、沿江、沿铁路干线、沿高速公路)我国北方的城市多位于大道交汇处(如邯郸);南方多位于河流交汇处(如:武汉、重庆、宜宾);铁路枢纽(如:石家庄、郑州、蚌埠、宝鸡、株洲);  政治、军事、宗教(政治中心:雅典、罗马、西安、洛阳、杭州、合肥、巴西利亚、华盛顿、堪培拉、伊斯兰堡;宗教:麦加、麦地那、梵蒂冈、拉萨);    科技和旅游(筑波、硅谷;桂林、张家界)‎ ‎4、交通的区位选择   ‎ ‎ 铁路:促进沿线经济发展;促进区域间交流和联系(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线路长,经济效益高; 新修线路短,成本低;稳定客货源(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自然条件好,施工难度低(地形平坦)港口:陆上→筑港条件(地形平坦); 腹地条件(稳定客货源)水域→停泊条件(水深,等深线集,较封闭海湾);航运条件 ‎5、商业中心的区位选择 优越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是商业中心形成的主要条件;发达的商品生产是商业中心形成的物质基础;生产力布局对生产发展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促进商品经济向新开发区发展,从而促进新的商业中心的形成;高度集中的人口直接影响着商品消费量和消费构成;政治及历史条件会对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存在产生重要的影响,甚至起决定性作用。‎ ‎6、旅游区位 旅游价值(资源质量、集群状况、地域组合状况);市场距离(长度、经济发达程度);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地区接待能力;环境承载量。‎ ‎01 影响因素 ‎1、影响某地气温高低的因素:——位置、大气、地形、洋流、植被、水文、人类活动 ‎2、影响某地降水多少的因素:——位置、大气、地形、洋流、植被及水文 ‎3、影响气压高低的因素:‎ ‎(1)、海拔高度:气压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2)、海陆分布:因海陆存在热力性质差异,所以海陆间气温与气压随季节发生变化。北半球夏季,陆地上形成低压,海洋上形成高压;冬季相反。‎ ‎(3)、气温:同一水平面上,气温高则气压低,反之气温低则气压高。‎ ‎(4)、空气垂直运动:上升气流处往往气压比同一水平面略低;下沉气流处相反。‎ ‎4、影响盐度高低的因素:气候、洋流、河流、距海远近、结冰或融冰、海区封闭性 ‎5、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 ‎(1)、太阳高度角或纬度:太阳高度角越大,穿越大气的路径就越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小,则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强;太阳高度角越大,等量太阳辐射散布的面积越小,太阳辐射越强。例如,中午的太阳辐射强度比早晚的强。‎ ‎(2)、海拔高度: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小,则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强。例如,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 ‎(3)、天气状况:晴天云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例如四川盆地多云雾阴雨天气,太阳辐射消弱强,太阳辐射成为我国最低值区。‎ ‎(4)、大气透明度:大气透明度高则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 ‎(5)、白昼时间的长短。‎ ‎(6)、大气污染的程度:污染重,则对太阳辐射消弱强,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少。‎ ‎6、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纬度、洋流、季节、深度 ‎7、影响渔业资源分布的因素: 深度、温度带、洋流、河流 ‎8、影响河流流量的因素:雨水、冰雪融水:分为季节性积雪融水、高山永久积雪和冰川融水。  地下水、湖泊(水库)、植被、人类活动。‎ ‎9、盐场区位选择:地形平坦;泥质沙滩;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或气候干燥多晴朗天气,或地处背风坡)‎ ‎10、影响雪线高度分布的主要因素: 温度、降水量、地表起伏影响:平坦的缓坡,积雪易遭风吹蚀,而使雪线抬高;陡峻的山坡,往往发生雪崩,而使雪线下降。‎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