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9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高二5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
南昌十中2017-2018学年度高二年级下学期月考考试 地理学科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选项选出,并将答案填到选择题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天气系统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图中甲、乙、丙、丁四条线中,能形成暖锋的是( ) A. 甲、丙 B. 乙、丁 C. 丙 D. 丁 2. 图中甲、乙、丙、丁四线所在地区,反映晴朗天气的是( ) A. 丙、丁 B. 甲、乙 C. 甲、丙 D. 乙、丁 3. 一股来自内蒙古地区的冷空气由西北向东南推进,给华北地区带来沙尘暴天气,该天气系统是( ) A. 甲线 B. 乙线 C. 丙线 D. 丁线 【答案】1. D 2. B 3. C 【解析】 1. 据图可知,M为高压中心,N 为低压中心,甲乙为高压脊,不会形成锋面,AB排除;北半球水平方向呈低压呈逆时针辐合,因此可判断丙为冷锋,丁为暖锋,C错误,D正确。故选D。 2. 据上题分析可知,甲乙为高压脊,多晴朗天气,丙丁为低压槽部位,常会形成锋面,带来降水。故选B。 3. 一股来自内蒙古地区的冷空气由西北向东南推进,给华北地区带来沙尘暴天气,该天气系统应该是冷锋天气系统影响。故选C。 下图为某岛屿区域略图,该岛屿气候湿润。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4. 该岛屿气候湿润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形阻挡 ②受盛行风控制 ③寒流降温 ④受海洋影响大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5. 该岛屿最适宜发展( ) A. 商品谷物农业 B. 水田农业 C. 畜牧业 D. 园艺业 6. 近几十年来,岛屿上生物种类呈快速减少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 A. 岛屿封闭 B. 地形单调 C. 降水过多 D. 人类破坏 【答案】4. B 5. C 6. D 【解析】据图中经纬度、海拔等因素,分析区域的气候特征及成因。降水多,需要有充足的水汽条件。海拔低,地形抬升作用不明显。根据气候特征,分析农业地域类型。导致区域环境生态短时间内明显变化的因素,主要是人为因素。 4. 根据图示信息,图中区域为盛行西风影响下的岛屿,受盛行西风及海洋影响大,降水丰沛;地形对西风起到抬升作用,会增加降水,沿岸为暖流,据此选B。 5. 该岛屿主要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由于热量不足但水分充裕,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适宜发展畜牧业,选C。 6. 近十几年来岛屿上的物种快速减少趋势,一般源于非自然原因,多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有关,选D。 下图为2012年1月12日至2月9日我国某地气象站每天早晨8时积雪深度、无雪地温和雪盖地温(有积雪覆盖的地面温度)变化统计图。积雪隔绝了地面与大气,阻止了它们之间的热量交换,能够保住土壤的热量。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7. 图中表示积雪深度、无雪地温、雪盖地温变化的三条曲线依次是( ) A. 甲、乙、丙 B. 丙、乙、甲 C. 甲、丙、乙 D. 乙、丙、甲 8. 下列时间段内,积雪量变化最大的是( ) A. l月16日~17日 B. 1月20日~21日 C. 1月27日~28日 D. 1月28日~29日 【答案】7. B 8. C 【解析】试题分析: 7. 据图中曲线特点,甲曲线变化幅度最小,说明地面与大气之间热交换弱,积雪覆盖保住了土壤的热量,故甲表示雪盖地温,排除C、D两项;积雪深度只能是大于或等于0,不能低于0,说明丙是积雪深度,故A项正确。 8. 比较选项中四个时段,1月16日~17日积雪量少,变化小,故A项错误;1月20日~21日,积雪量较大,但是积雪量变化小,故B项错误;1月27日~28日,积雪量由4cm增加到18cm,变化量最大,故C项正确;1月28日~29日,积雪量有所增加,但变化小,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影响气温的因素。 【知识扩展】地面温度是大气与地表结合部的温度状况,地面表层土壤的温度称为地面温度,地面以下土壤中的温度称为地中温度。白天,阳光普照,大地接收热量后地面的温度逐渐升高。到太阳落山以后,近地面的气温渐渐降低,地表的温度也随之开始下降。可见,日出日落,地温表现出明显的日变化。同时随着四季变化,也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这些变化一般随深度增加而减小。地温最高、最低值的出现时间,随深度增加而延迟。地温的高低对近地面气温和植物的种子发芽及其生长发育,微生物的繁殖及其活动,有很大影响。 读“水库调洪蓄洪功能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9. 随着水库中泥沙淤积不断增多,a、b的变化特点是 A. a延长,b增大 B. a缩短,b增大 C. a缩短,b减小 D. a延长,b减小 10. 若我国某大河(外流河)中上游修建多座调洪蓄洪功能为主的水库,则 A. 枯水期下游流水搬运能力下降 B. 三角洲面积增速减缓 C. 下游流量季节变化增大 D. 入海水量总量大幅减少 【答案】9. C 10. B 【解析】试题解析: ............... 10. 若该大河中上游修建多座水库,则泥沙大量淤积库区,河口泥沙淤积量减少,三角洲面积增速将减缓。 下图为海南省海口市(20°N, 110°E)某楼盘平面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1. 下面关于甲、乙、丙、丁四种户型,某客户选房的观点合理的是( ) A. 宜选甲,采光好 B. 宜选乙,采光好 C. 不宜选丙,夏季暴晒 D. 不宜选丁,夏季暴晒 12. “小暑晒霉正当时”。小暑时节(7月7日或8日)是自然界入伏的开始,热天就真正到来了。夏季闷热潮湿给霉菌造成了良好的滋生环境,家里物品易发霉。小暑时节雨水少了,这时候,搬出家里的衣被等物品,放在阳光下暴晒,紫外线就会把其上的霉菌杀死,从而起到防病保健作用。甲、乙、丙、丁四种户型的阳台“小暑晒霉”效果最好的是(北京时间)( ) A. 甲阳台12︰40 B. 乙阳台15︰00 C. 丙阳台12︰40 D. 丁阳台11︰20 【答案】11. C 12.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时间的计算。要求我们掌握太阳直射点的周年变化,熟悉在不同时该阳光的照射情况。 11. 海口大部分时间太阳直射点在南面,采光更好的是南面,丙在夏季会出现“西晒”,下午气温高,不宜选择。 丁地上午气温不高时有阳光照射,下午没有阳光直接照射,宜选丁。 12. 7月7(或8)日太阳直射点接近海口,A、C选项中均为正午直射,阳光难以照到阳台,晒霉欠佳;D选项北京时间11:20时,当地时间10:40,太阳位于东北方位,丁阳台无阳光照射;B选项乙阳台北京时间15:00,当地时间为14:20,太阳位于西北方位,晒霉适宜。 是长江对鄱阳湖的作用(简称长江作用),包括顶托和倒灌作用等,另一方面是鄱阳湖对长江的作用(简称鄱阳湖作用),即鄱阳湖水流入长江。读1957-2008年长江作用与鄱阳湖的相互作用的频率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3. 1957-2008年鄱阳湖作用频次较高的月份是( ) A. 3月 B. 5月 C. 7月 D. 9月 14. 下列措施会使M作用变强的是( ) A. 围湖造田 B. 雨季提前 C. 赣江上游水库大量开闸放水 D. 三峡水库开闸放水 【答案】13. B 14. D 【解析】试题分析: 13. 4-6月长江流域还未进入雨季,鄱阳湖的入湖流量减少,期间鄱阳湖补给长江的水量最大,鄱阳湖作用增强。7-9月长江流域进入雨季,长江中上游汇流量增大,长江作用增强,所以鄱阳湖作用频次高的月份是5月,长江作用频次最高是9月。故选B。 14. 围湖造田使湖泊的蓄水能力降低,鄱阳湖作用N作用减弱,A错;雨季提前,只会影响M的时间,对强度影响不明显,B错;赣江上游开闸放水,使鄱阳湖水位变高,鄱阳湖作用N增强,C错;三峡水库开闸放水,长江中上游来水量增大,长江作用M增强,D对。故选D。 【考点定位】河水与湖水的关系 【名师点睛】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间的相互补给示意图 (1)地下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2)湖泊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3)湖泊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下图所示为我国某地当地时间10:00,甲地气温14℃。此时甲地因受一高压系统影响,天气晴朗无风。该天气系统以每天约240千米的速度东移。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5. 经过4小时后乙地的气温最可能是( ) A. 10.8℃ B. 19.1℃ C. 23.6℃ D. 24.8℃ 16. 未来12小时内乙地的风向可能是( ) A. 西北风转东南风 B. 东南风转西北风 C. 一直偏东风 D. 一直偏西风 【答案】15. D 16. A 【解析】试题分析: 15. 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变化可知,该图等高距为200米,甲乙两地相对高度为1600m;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可知,甲、乙两地的气温相差9.6℃。甲地10:00时受高压影响,气温为14℃,根据图中比例尺,可知甲乙之间的图上距离大概有两个单位,所以实际距离大概为40千米,结合高压天气系统的速度,4小时后乙地受高压影响,气温应为23.6℃。但此时为一天中气温最高(14时)的时候,气温应该高于23.6℃,故选项D正确。 16. 结合上题分析甲乙两地相距40km,该天气系统以每天约240千米的速度东移,所以12小时后,乙地先后经历了从北半球反气旋的东侧到西侧(如下图所示),所以风向应该为西北风转为东南风,故选项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地图的基本知识、等值线图、常见天气系统。 读某国地理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7. 下列有关甲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含沙量大 B. 结冰期长 C. 径流季节变化小 D. 冬季多凌汛 18. 该国沼泽广布的原因有( ) ①排水不畅 ②植被涵养水源作用强 ③降水丰富 ④气候变暖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17. C 18. A 【解析】 17. 由图示经纬度可知,该河流是非洲的刚果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无结冰期、无凌汛,BD错误;全年高温多雨,径流季节变化小,C正确;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A错误。故选C。 18. 图示沼泽分布在刚果盆地内,盆地内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盆地内,热带雨林茂盛,植被涵养水源作用强;盆地内雨林气候,降水多,地表水丰富;与气候变暖无关,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故选A。 2016年8月7日为立秋日,下图为2016年8月7日我国大陆部分各地季节状况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9. 引起图中“秋”“冬”分界线西段向南弯曲的主导因素是( ) A. 纬度 B. 地形 C. 降水 D. 洋流 20. 该日华南大部分地区气温比华北高,主要原因是华南( ) ①冬季风势力较弱 ②纬度较低 ③受海洋影响较大 ④地势低平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1. 此时从西南到长江以南地区出现大范围降雨,其形成原因最可能是( ) A. 受锋面活动影响 B. 受副高活动影响 C. 受热带气旋影响 D. 受地形抬升影响 【答案】19. B 20. A 21. A 【解析】 19. 图示我国由南向北呈现了不同的季节特征,“秋”“冬”分界线西段向南弯曲,是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温度低而形成的差异。选B正确。 20. 华南较华北①纬度低,受冬季风勢力影响较弱;华南距离海洋近,受海洋影响较大,冷得慢;地势低平影响不大。选A正确。 21. 此日时从西南到长江以南地区出现大范降雨,呈东西延伸的条带状分布,应是锋面雨。选A正确。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2. L沙漠南北延伸很长,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洋流 B. 地形 C. 纬度位置 D. 海陆位置 23. M国渔业资源丰富,影响该国渔业资源产量的自然因素有( ) ①秘鲁寒流 ②东南信风 ③西风漂流 ④赤道逆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22. A 23. B 【解析】 22. 据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可判断,该区域为南美洲西海岸,由于受安第斯山脉的阻挡,西海岸气候东西狭窄分布,且沿岸受秘鲁寒流影响,该海岸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延伸很长,故选A。 23. 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区域为美洲西海岸,受离岸的东南信风影响,沿岸形成秘鲁寒流上升补偿流,底层盐类物质上泛,且赤道逆流暖流影响,据纬度可判断该区域不会受到西风漂流影响,①②④正确。故选B。 读某地海陆间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24. 图中海陆间等温线分布状况可能表示( ) A. 北半球七月 B. 南半球七月 C. 北半球一月 D. 南半球一月 25. 图示季节( ) A. 北印度洋西行的游轮顺风顺水 B. 巴西热带草原草木枯萎 C. 我国东部沿海降水丰富 D. 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答案】24. D 25. A 【解析】 24. 图示等温线由北向南温度递减,可判断为南半球,AC错误;陆地等温线向高纬凸出,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表明陆地比海洋温度高,应为南半球的夏季,B错误,D正确。故选D。 25. 据上题分析可知,为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的冬季,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流动,西行的游轮顺风顺水,A正确;巴西热带草原草木繁茂,B错误;冬季我国东部沿海降水较少,C错误;地中海沿岸冬季受西风带影响,温和多雨,D错误。故选A。 二、综合题(共50分) 26. 读全球某月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图中表示的季节是__,理由是___________。 (2)某月份干燥东北风与潮湿西南风相会于甲地,试从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的角度分析其形成过程。 (3)简述亚欧大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对东亚农业生产的影响。 【答案】(1)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 北半球陆地上出现高压中心,南半球陆地上出现低压中心(或者赤道低气压带南移) (2)夏季,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至甲地附近,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右偏为西南季风,从而与东北信风在此汇合 (3)夏季,亚欧大陆被低压控制,冬季则被高压控制。由于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明显,东亚形成了全球最典型的季风气候;该气候区雨热同期,使东亚地区成为典型的水稻种植业区 【解析】(1)据海陆位置和大气活动中心可判断,北半球陆地上出现高压中心,南半球陆地上出现低压中,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可判断为北半球的冬季。 (2)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北移,冬季南移。据图可知,夏季,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至甲地附近,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右偏为西南季风,从而与东北信风在此汇合。 (3)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亚欧大陆在冬、夏季节气压中心变化明显,使得东亚地区形成全球最典型的季风气候。 27.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有关问题。 温哥华位于太平洋东岸,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宜人,是全加拿大冬季最暖和的城市,1月平均气温为3 ℃,7月平均气温为17℃。温哥华局部山地年降水量在2 000 mm左右,降水40%以上集中在冬季。本区夏季常吹西北风,而冬季多刮西南风。 (1)描述7月等温线的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结合大气环流知识,说明本区冬、夏季主导风向的成因。 (3)分析温哥华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的主要自然原因。 【答案】(1)特征:向北凸(弯曲)。原因:西侧海洋7月份温度较低;东侧为高大的山脉,海拔高,温度低;海拔较低的温哥华温度较东西两侧高,所以等温线向北凸 (2)冬季时高压中心位于本区的南方,受其影响风自南向北吹,并在地转偏向力(右偏)的作用下偏转成西南风;夏季时高压中心北移至本地西侧,而陆地上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同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西北风 (3)北太平洋暖流增温增湿;东部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阻挡了从美洲大陆内部吹来的寒冷干燥气流 【解析】考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及成因,影响等温线分布的因素,大气环流。 (1)根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温哥华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该地西侧受北太平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冬季,西南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暖湿气流,温哥华位于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影响,降水丰富。冬季西风带风力强劲,地形雨丰富,所以降水集中在冬季。 (3)温哥华西部沿岸有北太平洋暖流增温增湿,东部西北-东南走向山脉阻挡住了从美洲大陆内陆吹来的寒冷干燥气流。所以冬季气温较高。 28.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北部、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拥有奇特的水体景观。但近年来湖泊、瀑布水位显著下降,严重影响了其独特的景观和生态环境。读下列材料,运用水循环原理等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九寨沟降水量柱状图、气温曲线统计图 材料二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 (1)②④⑦⑩分别代表水循环的什么环节? (2)九寨沟湖泊1~4月为枯水期,各湖泊水位多在4月份达到年内最小值;5月份各湖泊水位明显升高。请结合材料一简析九寨沟湖泊水位出现这种变化特征的成因。 (3)6~10月为九寨沟湖泊丰水期,请结合材料二简析这种水位变化特征是通过哪些水循环环节形成的。 【答案】(1)②—大气降水、④—地表水蒸发、⑦—水汽输送、⑩—地下径流 (2)1~4月气温低,高山冰雪融水量极少,九寨沟区域降水较少,导致补给湖泊的地表径流(⑧)和地下径流(⑩)量小于湖泊的蒸发(③或④)和水分下渗(⑨)。至4月这种损失累积至最大,湖泊水位达到年内最小值。5月份,降水明显增加、气温回升致使冰雪融化,湖泊的地表径流(⑧)和地下径流(⑩)补给量增加,水位明显升高 (3)6~10月为夏季,海洋蒸发(⑥)旺盛,大量水汽通过夏季风(⑦)输送到九寨沟流域,形成大量降水(②),通过地表径流(⑧)和地下径流(⑩)大量补给湖泊 【解析】试题考查水循环环节、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 (1)图中①箭头由植物向上指,表示植物蒸腾;②箭头由云雨向下指,表示大气降水;④箭头由湖泊向上指,表示地表水蒸发;⑥箭头由海洋向上指,表示海水蒸发;⑦箭头由海洋上空指向陆地上空,表示水汽输送;⑧箭头位于地表,由高处指向低处,表示地表径流;⑨箭头由湖泊指向地下,表示下渗;⑩箭头位于地下,由高处指向低处,表示地下径流。 (2) 九寨沟湖泊4月份达到年内最小值,5 月份各湖泊水位明显升高的原因应从陆地水体相互补给的角度来分析;九寨沟湖泊的主要补给类型为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由图可看出,从5月开始降水量明显增加,5月气温升高,冰雪融水量不断增加,导致湖泊水位不断增加;冬季1—4月降水量少,且气温低,高山冰雪融水量极少,导致补给湖泊的地表径流(⑧)和地下径流(⑩)量小于湖泊的蒸发(③或④)和水分下渗(⑨),至4月这种损失累积至最大,湖泊水位达到年内最小值。 (3) 九寨沟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湖泊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6—10月份为夏季,海洋蒸发(⑥)旺盛,大量水汽通过夏季风(⑦)输送到九寨沟流域,形成大量降水(②),通过地表径流(⑧)和地下径流(⑩)大量补给湖泊。 29. 下图分别为印度洋(局部)季风(左图)和洋流分布示意图(右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中①②③处可能形成渔场的是___处,试说明其原因。 (2)试说明洋流对右图中R地区气候的影响。 (3)推测该洋流系统使马六甲海峡表层海水流向产生的季节变化。 【答案】(1)① ①处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形成上升补偿流,有利于渔场的形成 (2)R地区受沿岸寒流的影响。寒流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加剧了R地区气候的干旱程度,使R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3)北半球冬季时,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整体上由东向西流,导致马六甲海峡表层海水整体上由东南向西北流动;北半球夏季时,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整体上由西向东流,导致马六甲海峡表层海水整体上由西北向东南流动 【解析】(1)渔场的形成原因主要有寒暖流交汇和上升流。图中只有①是上升流形成渔场。 (2)据图可知,右图中R地区①洋流为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因此使R地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3)盛行风的作用下,夏季是顺时针方向,马六甲海峡由西北流向东南;冬季是逆时针方向,马六甲海峡由东南流向西北。 【点睛】北印度洋洋流流动方向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冬季洋流呈反时针流动;夏季,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冬季,由于海陆间的热力差异引起的;冬季亚洲大陆是高气压,印度洋为低压,从亚洲大陆向印度洋吹东北季风。所以北印度洋的海水在东北季风的吹动下向西流,洋流呈反时针流动。夏季由于太阳直射点北移,气压带和风带随之南移引起的。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南季风,海水向东流,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