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一轮复习鲁教版:第3单元第2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圈层的相互作用学案Word版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鲁教版:第3单元第2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圈层的相互作用学案Word版含答案

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圈层的相互作用 本节复习脉络:‎ 考点一|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识记—基础梳理]‎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 ‎ ‎2.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不断进行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推动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 ‎3.整体性体现 ‎(1)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保持协调一致。‎ ‎(2)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3)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区域。‎ ‎[理解—要点突破]‎ ‎1.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地理要素 相互影响 典例 气候与地貌 气候→地貌 云贵高原的岩溶地貌形成于湿热的气候;西北内陆的风沙地貌形成于干旱的气候条件下 地貌→‎ 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气候垂直变化大,形成“‎ 气候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点 气候与水文 气候→水文 我国北方河流大多有结冰期;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河流水位变化小 水文→气候 在湖泊、水库周围,空气湿度大,昼夜温差小 气候与生物 气候→植物→动物 赤道附近为雨林,动物耐热;亚寒带地区为针叶林,动物耐寒 植物→气候 森林茂盛的地方,周围的气候相对湿润 气候与土壤 气候→土壤 东北平原气候冷湿,土壤有机质分解慢,形成肥沃的黑土;东南丘陵地区气候湿热,有机质分解快,形成贫瘠的红壤 土壤→气候 冻土加剧气候的寒冷 地貌与水文 地貌→水文 刚果河的向心水系与盆地地形有关;北欧高地上多湖泊是冰川地貌积水而成的 水文→地貌 黄土高原的沟壑地形是流水侵蚀的结果;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等是河流堆积作用而成 地貌与生物 地貌→生物 阴坡、阳坡植物不同,如马尾松在阳坡,冷杉在阴坡 生物→地貌 生物对地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加快了岩石的风化过程,改变地貌形态;另一方面又具有保持水土、减少侵蚀的作用,保护了原始地表形态 ‎2.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及意义 整体性的表现 举例说明 意义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危害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 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危害 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并以此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 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地区 全球共同努力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 ‎[运用—考向对练]‎ ‎●考向1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下图为某地主要气候要素随季节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四要素中,关联度最高的一组是(  )‎ A.昼长——平均日照   B.气温——昼长 C.降水量——气温 D.平均日照——降水量 ‎2.该气候区的典型植被(  )‎ A.叶片宽薄、冬落夏绿 B.硬叶宽薄、常绿长青 C.针叶阔叶、参差错落 D.肉茎多汁、四季生长 ‎1.A 2.A [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昼长变化曲线和平均日照变化曲线具有一致性,两条曲线大致平行,变化趋势相似,二者关联度最高。第2题,该地区最冷月平均气温大于0℃,气温季节变化较小,降水季节分配均匀,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该气候区的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具有叶片宽薄、冬落夏绿的特征。]‎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3~5题。 ‎ 年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植株数量 灌木植物 ‎1‎ ‎1.00‎ ‎1.00‎ ‎1.00‎ ‎1.00‎ 草本植物 ‎1‎ ‎1.18‎ ‎1.20‎ ‎1.21‎ ‎1.23‎ 地上生物量 灌木植物 ‎1‎ ‎1.09‎ ‎1.10‎ ‎1.12‎ ‎1.11‎ 草本植物 ‎1‎ ‎1.47‎ ‎1.55‎ ‎1.52‎ ‎1.53‎ 地下生物量 灌木植物 ‎1‎ ‎1.01‎ ‎0.99‎ ‎0.98‎ ‎0.97‎ 草本植物 ‎1‎ ‎1.21‎ ‎1.29‎ ‎1.42‎ ‎1.58‎ ‎3.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 ‎①生物量提高 ②生物量降低 ③植株密度改变 ‎④植被分布改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 A.植株数量 B.总生物量 C.地上生物量 D.地下生物量 ‎5.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C.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 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 ‎3.A 4.D 5.D [第3题,分析表中数据不难发现,与2009年相比,2010~2013年灌木植物、草本植物的地上生物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灌木植物的地下生物量虽然略有下降,但草本植物的地下生物量在大幅度上升,可见实验期间生物量是提高的,①正确,②错误;与2009年相比,2010~2013年灌木植物的植株数量虽然不变,但草本植物的植株数量在持续增加,因此植株密度在增加,③正确;实验期间,植被类型及其分布不变,④错误。故选A。第4题,对 比表中数据可知,实验期间,灌木植物的地下生物量在逐年下降,但草本植物的地下生物量在逐年上升。故选D。第5题,实验期间,灌木植物的植株数量不变、地上生物量增加较少、地下生物量在下降,说明灌木植物有萎缩的趋势;草本植物的植株数量、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均在增加,说明草本植物有繁茂的趋势。故选D。]‎ ‎●考向2 整体性的表现 ‎(2016·全国卷Ⅲ)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6~8题。‎ ‎6.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 ‎7.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6.B 7.C 8.D [第6题,森林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森林植被遭破坏后,一方面降水较多的季节下渗减少,从而使更多降水转化为坡面径流,使河流汛期径流量增加;另一方面汛期地下水减少使其在枯水期补给河流的水量也减少,进而导致枯水期水位下降,所以河流径流量的年内波动强烈,A项错误,B项正确;降水变率主要取决于该地的气候,小范围森林植被遭破坏,对降水影响较小,C项错误;河道淤积是森林植被遭破坏后,降水冲刷地面,河水含沙量增加的结果,而不是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的原因,D项错误。第7题,森林 植被恢复后,植被覆盖率增加,植物蒸腾作用会明显加强,但是山地绿化只是小范围的植被变化,对降水影响较小,①说法错误,③说法正确;植被恢复后下渗增加,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加,②说法错误,④说法正确。故选C项。第8题,森林植被恢复后,下渗增加,透水岩层中含水量增加,则甲、乙两河径流总量会减少,A、B项错误;从图中岩层倾斜状况可知,同一岩层的海拔在甲河流一侧高于乙河流一侧,因此降水时甲河流一侧山体的降水转化形成的地下水就会成为乙河流的补给水源,导致甲河流径流量减少,乙河流径流量增加,C项错误,D项正确。]‎ ‎(2014·全国卷Ⅱ)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9~10题。 ‎ ‎9.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 A.地处赤道附近 B.远离大陆 C.构造运动强烈 D.地形复杂 ‎10.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 A.气温日较差大 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 D.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思维流程]‎ ‎9.B 10.C [第9题,科隆群岛的位置极其特殊,距离南美大陆约1 000 km,形成了一个几近封闭的小型生态环境,因而生物多具有独特性,故选B。第10题,科隆群岛受秘鲁寒流影响,虽位于赤道附近,但气候凉爽干燥,草木茂盛,这里海洋生物异常丰富,喜寒、喜暖动物均可生存,故C对;地处赤道附近,加之周围海洋调节,气温日较差小,故A错;企鹅和鬣蜥把科隆群岛当做家园,不属于迁徙动物,故B错;群岛最高峰海拔为1 689 m,气候的垂直差异较显著,但“耐寒”的企鹅并不生存在高海拔地区,可见这不是其原因,故D错。]‎ ‎●考向3 整体性原理的应用 ‎11.(2017·天津高考)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吉林省部分地区示意图 上图所示地区生产的矿泉水远近闻名,销量较大。矿泉水生产企业若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可能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解析】 若进一步扩大矿泉水生产企业的生产规模,将会造成该地水资源的过度利用,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减少了河流的补给水源,地表径流减少,湿地面积减少,植被遭破坏等。‎ ‎【答案】 矿泉水资源遭破坏;地下水位降低;地表径流减少;湿地面积减少;植被遭破坏。‎ ‎12.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咖啡是世界主要饮品之一。世界某咖啡连锁企业的原料实行全球化采购,我国云南的小粒种咖啡也是其原料之一。小粒种咖啡树适宜生长在海拔800~1 800 ‎ m、年均温19~20 ℃、土壤排水良好等环境中。下图是云南某区域示意图。‎ 分析上图所示区域地形起伏、地势高低及变化对咖啡树生长的有利影响。‎ ‎【解析】 从文字材料中可知,咖啡树适宜生长在海拔800~1 800 m、年均温19~20 ℃、土壤排水良好等环境中。另外,题干要求从地形起伏、地势高低及变化方面分析,因此结合上图中的等高线、咖啡主产区的范围分析其适宜咖啡树生长的有利条件。‎ ‎【答案】 地形起伏大,土壤排水良好;地势总体较高(海拔较高),满足咖啡树生长的温度(海拔)要求;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山地高),阻挡寒冷气流南下,使咖啡树少受低温冻害。‎ 答题模板 ‎ 地理环境类题目答题模板 以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为背景,考查地理环境某一因素。‎ 思考方向 答题思路 地形 等高线××,海拔××,为××地形或地形平坦/起伏 气候 地处××(纬度、海陆),为××气候;受××(海拔、洋流、地形阻挡)影响,气温高/低;受××(大气环流)控制,降水多/少;地处迎风坡/背风坡,降水多/少 水文 受气候、植被、地形等因素影响,从径流量、水位、结冰期、含沙量等角度归纳河流的水文特征 植被 从位置入手,结合气候类型和地形分析植被类型 土壤 与气候和地形直接相关 考点二| 圈层间的相互作用 ‎(对应学生用书第86页)‎ ‎[识记—基础梳理]‎ ‎1.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 ‎(1)作用 能量 ‎(2)主要体现 ‎①海洋大气 ‎2.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 ‎(1)作用 地理环境发展演化的原因,圈层间相互联系的纽带。‎ ‎(2)实例 ‎①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吸收 释放 制造或消耗 光合作用 CO2、H2O O2‎ 制造有机物 呼吸作用 O2‎ CO2、H2O 消耗有机物 植物的产生使化学元素在四大圈层间运动 ‎②地理环境中的水循环、碳循环等物质运动。‎ ‎3.桂林“山水”的成因 ‎(1)认识喀斯特地貌 ‎①喀斯特作用的本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 ‎②形成条件 a.岩石 b.水 ‎③喀斯特地貌:包括地面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 ‎(2)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①成因:桂林“山水”是这一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的产物,也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结果。‎ ‎②发育条件 岩石 条件 石灰岩广布,厚度大,岩性纯,空隙和裂隙发育广泛,可溶性、透水性很好 气候 条件 位于亚热带湿润区,气候温暖,降水充沛,尤以4~7月降水较多 地形 条件 该区东部、西部、北部地势较高,中部、南部地势较低,漓江谷地南北纵贯全境 水文 条件 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流水侵蚀作用强烈 生物 条件 生物生长旺盛和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导致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的含量较高 ‎[理解—要点突破]‎ ‎1.形象记忆喀斯特作用的强弱及其影响因素 ‎2.喀斯特地貌的类型及成因 喀斯特地貌可分为地面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其代表性形态及其成因如下表所示:‎ 类型 形状 成因 地面喀斯 特地貌 石芽→石林→峰林、‎ 峰丛→孤峰→残峰 溶蚀 ‎(侵蚀)‎ 溶沟→溶蚀洼地→溶蚀谷地 落水洞 地下喀斯 特地貌 溶洞、地下河 淀积 ‎(沉积)‎ 石钟乳、石笋、石柱 ‎[运用—考向对练]‎ ‎●考向1 圈层的相互作用 下图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多选) ‎ ‎1.关于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 A.①指化学沉积作用 ‎ B.②指搬运作用 C.③指成岩作用 ‎ D.④指火山喷发作用 ‎2.地球内部圈层与大气圈的关系是(  )‎ A.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 B.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C.火山活动使地球内部的碳释放到大气圈 D.大气圈吸收太阳能使地球内部不断增温 ‎1.AD 2.AC [第1题,根据箭头指向,图中①箭头由水圈指向沉积岩,发生了化学沉积作用;②箭头由土壤、沉积物指向沉积岩,发生了沉积作用;③箭头由变质岩指向土壤、沉积物,因此应为外力作用中的风化、侵蚀、搬运与堆积,没有固结成岩作用;④箭头由岩浆指向大气圈,因此应为火山喷发作用。第2题,由图可知,生物圈连接大气圈与土壤、沉积物所在的岩石圈,因此生物 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大量使用矿物燃料以及植被的破坏引起的;火山活动通过岩浆喷发使地球内部的碳释放到大气圈;地球内部的热能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 ‎(2018·广东适应性阶段考)下图为岩石表面因覆盖藻类而呈现出红色的“红石”景观。红石景观一般分布在海拔2 000~4 000 m之间的谷地里。研究发现,此类红石上的藻类喜低温潮湿的环境,依附生长于“新鲜”的石头表面,是一种先锋植物,之后便为其他植物群落所取代。据此完成3~5题。‎ ‎3.形成图示红石景观的“新鲜”石头可能来源于(  )‎ A.火山喷发形成的固结物 B.冰川融水形成的泥石流堆积物 C.岩石风化形成的残留物 D.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 ‎4.我国下列地区中最可能出现该类景观的是(  )‎ A.粤东        B.苏南 C.川西 D.陕北 ‎5.该藻类作为一种先锋植物,对所在区域生态系统所起的作用是(  )‎ A.改善生物生存环境 B.挤占生物生存空间 C.破坏生物多样性 D.延缓岩石风化进程 ‎3.B 4.C 5.A [第3题,由题干可知,红石景观一般分布在海拔2 000~4 000米之间的谷地里,在海拔2 000~4 000米的高山,冬季有冰雪覆盖,冰雪融化时携带的泥石到达谷地堆积形成红石景观,不是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也不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固结物,故B项正确,A、D项错误;岩石风化的残留物一般留在原地,故C项错误。第4题,由题干材料可知,此类红石上的藻类喜低温潮湿的环境,符合此特征的只有川西地区,粤东、苏南气温相对较高。‎ 陕北气候干旱,故C项正确。第5题,藻类作为先锋植被,能够改善生物的生存环境,故A项正确。该藻类植被作为先锋植物,之后便为其他植被群落所取代,不会挤占生物生存空间,故B项错误;能够增加生物的多样性,故C项错误;该藻类植物依附在石头表面,会加速岩石的风化进程,故D项错误。]‎ ‎●考向2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和特点 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①上层洞穴 ②下层洞穴 ③石钟乳、石笋 ④岩石 ‎6.图中岩石和地貌形态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②④① B.③①④‎ C.④②① D.④①③‎ ‎7.该类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  )‎ A.风蚀现象显著 B.岩石类型是花岗岩 C.土层较薄,土壤贫瘠 D.地表水丰富,地下水贫乏 ‎6.D 7.C [第6题,喀斯特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是可溶性岩石,石钟乳、石笋、石柱等是在溶洞内发育形成的,故应先有溶洞,再有石钟乳、石笋,因而本题选D。第7题,喀斯特地貌是流水对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的溶蚀、淀积而形成的,故A、B不正确;喀斯特地貌发育区地表水渗漏严重,地下水较丰富;我国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于广西境内和云贵高原地区,这些地区地表崎岖,土层薄且土壤贫瘠,不利于农业生产。]‎ 位于巫溪县的大宁河上游红池坝高山草场原始森林内,有一些洞口的海拔为2 200米,洞口朝东,呈三角形,洞底比洞口低,倾角30°,因“冬春冰融,夏季结冰”,故称夏冰洞,堪称世界洞穴奇观。完成8~9题。 ‎ ‎8.夏冰洞所在的地区的地貌类型是(  )‎ A.喀斯特地貌 B.风积地貌 C.风蚀地貌 D.冰川侵蚀地貌 ‎9.夏冰洞的“冬春冰融,夏季结冰”现象形成原因描述正确的是(  )‎ A.夏季地下水提供水源,受地势影响形成 B.夏季受夏季风影响带来大量水汽,因洞内外的温差而结冰 C.冬季地下水少,受大陆性气团影响,冰雪消融 D.冬季地热能提供大量热量使冰融化 ‎8.A 9.B [第8题,根据材料中所给信息,结合该地位置(亚热带地区)推测具有此特征(溶洞)的是喀斯特地貌。第9题,该地洞口朝东,为夏季风迎风坡,带来大量水汽,因洞内温度降低而凝结成冰;冬季时位于背风坡,气温较高,冰融化。]‎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