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山东省烟台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第Ⅰ卷 一、选择题(以下各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具有一定的过渡性或模糊性。读“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 下列有关区域含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区域是人为划定的 B. 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 C. 区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D. 区域内部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2. 与图示区域A的边界类型相同的是 A. 热带 B. 干旱区 C. 山东省 D. 闽粤方言区 ‎【答案】1. D 2. C ‎【解析】‎ ‎2. 区域之间有一定的界线,有明确的,也有模糊的。明确的主要是指国界、省界;界线模糊的主要是指自然带、热量带、干湿区、方言区等。故答案选C项。‎ 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流域,下表为该流域四个河段平均坡度表(坡度是地表单元陡缓的程度,通常把坡面的垂直高度和水平距离的比值称为坡度)。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 落差是河段两端之间的水面高程差。下列河段中落差最大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 关于①②③④河段开发的重点,正确的是 A. ①-水能开发 B. ②-大众漂流 C. ③-内河航运 D. ④-水产养殖 ‎【答案】3. B 4. D ‎【解析】‎ ‎3. 据题干可知落差等于水平距离与平均坡度之积,而水平距离等于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同一幅图中比例尺相同,则落差与“图上距离与平均坡度之积”成正相关,经计算可知,图中河段落差最大的为② ,故B正确。‎ ‎4. 图中②河段平均坡度最大,河流落差大,开发整治的重点是水能开发、①③两地平均坡度较大大,河流落差较大,适合大众漂流;④河段平均坡度小,落差小,水流速度和缓,开发整治的重点是内河航运、水产养殖,因此③错误,④正确。故答案选D项。‎ 点睛:‎ 分析河流航运价值的思路:‎ 自然因素主要看河流的水量、水量的季节变化、水流速度、河流长度、能否河海联运等,河流水量大、水量季节变化小、流经平原地区水流平稳、河流通航里程长、能河海联运的河流航运价值高。社会经济因素主要看流域内经济发展程度,经济发达的地区航运价值高。‎ 滇中引水工程从丽江市石鼓镇上游金沙江右岸取水,沿线经过丽江、昆明、红河等6个州市,终点为红河新坡背。输水总干渠布置隧洞63座,总长607.44公里,占干渠总长的92%,下图为滇中引水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5. 滇中引水总干渠如此选线的优势不包括 A. 充分发挥高差优势,自流引水 B. 水源地位于上游,水质清洁 C. 线路短,工程量小 D. 水量较大,便于为沿线城市供水 ‎6. 引水工程建成运行后,可以 ‎①改善湖泊的生态及水环境状况 ②维护社会稳定,增强民族团结 ③改善滇中工农业生产用水状况,促进经济发展 ④大力发展钢铁工业,增加就业机会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7. 滇中引水工程采用隧洞输水方式,有利于 ‎①减少水量蒸发 ②增加下渗,回补地下水 ③改善沿线生态环境 ④保障供水水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5. C 6. C 7. B ‎【解析】‎ ‎5. 滇中引水总干渠如此选线的优势是充分发挥高差优势,自流引水,A包括。水源地位于上游,水质清洁,B包括。图中线路拐弯,线路较长,工程量增大,C不包括,选C。水量较大,便于为沿线城市供水,D包括。故答案选C项。‎ ‎6. 引水工程建成运行后,能够改善高原湖泊的生态及水环境状况,是生态效益,①正确。有效保障工业生产用水,促进经济发展,是经济效益,③正确。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增强民族团结的影响不大,影响不大,③错误;该地不应该大力发展钢铁工业,增加就业机会,④错误,因此①③正确,故答案选C项。‎ ‎7. 滇中地区气温高,蒸发量大,引水工程采用隧洞输水方式,有利于减少水量蒸发,①对。涵洞输水要采取防渗漏措施,目的是输水,不会回补地下水,②错。对沿线补给少,不利于改善沿线生态环境,③错。受地表环境影响小,有利于充分保障供水水质,④对。B对,A、C、D错。‎ ‎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河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完成下列问题。‎ ‎8. 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的地区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季风 D. 地形 ‎9. 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A. 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B. 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 C.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D. 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 ‎【答案】8. D 9. B ‎【解析】试题分析:‎ ‎8. 在34°N以南、104°E以西地形以山地为主,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海拔较高,所以亚热带范围分布小,C对。104°E以西、以东纬度相当,A错;本区域有大面积海陆位置相同区,B错;104°E以西也有大面积属于季风气候区,D错。‎ ‎9. 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主要是我国冬季受亚洲高压影响强烈,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B对。全球冬季气温同样南高北低,不能解释我国亚热带分布偏南,A错;夏季南北普遍高温不是重要依据,最冷月气温是判断亚热带的重要依据,C错;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主要是影响降水,对亚热带分布范围影响不大,D错。‎ ‎【考点定位】中国的气温特点。‎ 读我国四种农作物的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0. 这四种作物分别是 A. ①小麦 ②水稻 ③棉花 ④油菜 B. ①小麦 ②油菜 ③花生 ④甘蔗 C. ①棉花 ②油菜 ③花生 ④水稻 D. ①甜菜 ②甘蔗 ③棉花 ④水稻 ‎11. 我国四川盆地能够种植图中农作物④的主要原因是 A. 紫色土 B. 水分不足 C. 热量充足 D. 山区面积广大 ‎【答案】10. B 11. C ‎【解析】‎ ‎10. 从图中的分布看,①作物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北方地区,集中于暖温带地区,应是小麦;②作物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应是油菜;③作物的分布以黄淮地区和山东半岛为主,应是花生;④作物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南方热量充足的地区,应是甘蔗。故答案选B项。‎ ‎11. ④表示甘蔗,为热带作物,四川盆地,由于地势较低,再加上周围山脉对冬季风的阻挡作用,冬季温度较高,热量充足,从而适宜热带作物生长。故答案选C项。‎ ‎12. 青藏高原地区种植青稞单位面积产量高的原因是 ‎①光照强 ②昼夜温差大 ③气温年较差大 ④热量充足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A ‎【解析】青藏地区的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大麦的一种)、豌豆、小麦、油菜等。‎ 由于太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青稞、小麦穗大粒饱满,单位面积产量比较高,因此①②正确,故答案选A。‎ ‎13. 漫画“五代人的营生”反映的问题,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 ‎ ‎①共同性原则 ②持续性原则 ③公平性原则 ④阶段性原则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B ‎ ‎ 读我国某现代农业园农业产业链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 ‎14. 该农业园与传统农业相比较 ‎①农资投入减少 ②人员投入增加 ③生产周期缩短 ④产业链条延长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5. 能够促进该农业园持续发展,规避市场风险的有效措施有 ‎①增加劳动力投入 ②压缩生产规模 ③提高农产品品质 ④把握农业市场信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14. D 15. B ‎【解析】‎ ‎14. 读图分析可知,该农业园产业链包括“产前-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农资投入增加; 人员投入增加;生产周期变长 ;产业链条延长,因此②④正确,故答案选D项。‎ ‎15. 结合上题分析,该农业园持续发展,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是基础,农产品质量好,才有利于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把握农业市场信息是关键,市场决定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利润,进而决定农产品的类型和农业生产的规模。因此③④正确,故答案选B项。‎ ‎“工业4.0”是一个将生产原料、智能工厂、物流配送、消费者全部编织在一起的大网,消费者只需用手机下单,网络就会自动将主要问题和个性化要求发送给智能工厂,由其采购原料、设计并生产,再通过网络配送直接交付给消费者是。下图是德国制造业进步的四个阶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6. 下列不属于“工业4.0”的主题内容是 A. 智能工厂 B. 智能采矿 C. 智能物流 D. 智能生产 ‎17. 有关德国制造业区位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对资源的配置要求将降低 B. 对交通运输条件要求下降 C. 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变大 D. 对市场信息的依赖度提高 ‎18. “工业4.0”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 可实现工业的个性化生产 B. 工业生产由分散走向集中 C. 提高工业生产的整体成本 D. 扩大传统制造业生产规模 ‎【答案】16. B 17. D 18. A ‎【解析】‎ ‎16. 根据材 料,“工业4.0” 是一个将生产原料、智能工厂、物流配送、消费者全部编织在一起的大网,所以主题内容包括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 ‎ 物流,但不包括智能采矿,故答案选B项。‎ ‎17. 德国制造业逐渐向网络物理系统生产革命转变,工业生产和销售主要通过“消费者只需用手机下单,网络就会自动将订单和个性化要求发送给智能工厂,由采购原料、设计并生产,再通过网络配送直接交付给消费者”,因此可以看出,德国制造业对市场信息、交通运输条件等的依赖度在提高,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减小。个性化产品的生产意味着对资源配送的需求的提升。故答案选D项。‎ ‎18. 结合材料内容,从上题分析可以推断出,“工业4.0”可能带来的影响是实现工业的个性化生产。故答案选A。‎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伴随着人口增加、城市建设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开发利用。读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9. 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该地区21世纪初期 A. 生物多样性减少 B. 地下水位上升 C. 气温年较差减小 D. 河流径流量增大 ‎20. 目前,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是 A. 增加耕地面积 B. 改良农作物品种 C. 成立合作社和家庭农场 D. 改变耕作制度 ‎【答案】19. A 20. C ‎【解析】‎ ‎19. 读图,根据图例,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该地区21世纪初期草甸、沼泽面积减少,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枯水期径流量应减小,D 错。湿地生态系统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A对。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地下水位下降,B错。植被调节气候功能下降,气温年较差增大,C错。故答案选A。‎ ‎20. 目前,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是成立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实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C对。可开垦耕地已经不多,耕地面积变化不大,且容易造成生态破坏,A错。改良农作物品种、改变耕作制度与实行大规模经营无关,B、D错。故答案选C项。‎ 读某知名企业工厂选址城市与路径示意图(年度为竣工投产时期)。完成下列问题。‎ ‎21. 该工厂的生产最可能是 A. 食品加工 B. 有色冶金 C. 电子装配 D. 石油化工 ‎22. 影响该企业选址最主要的因素是 A. 节省运输费用 B. 降低生产成本 C. 减少工人数量 D. 靠近原料产地 ‎23. 该企业对工厂所在城市的主要影响有 ‎①缓解交通拥堵 ②优化空间结构 ③引发人口集聚 ④提高城市化水平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21. C 22. B 23. C ‎【解析】‎ ‎21. ‎ 本题主要考查产业转移,读图分析可知,该产业是由台湾专向我国的东南沿海,周后由东南沿海转移到我国的内陆,主要是由经济发达地区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由工资水平较高的地区迁向工资水平较落后的地区,因此该类工业主要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电子装配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故答案选C项。‎ ‎22. 该产业主要由工资水平较高的地区迁向工资水平较落后的地区,该地具有廉价的劳动力和廉价的土地,生产成本较低,故答案选B项。‎ ‎23. 该工厂主要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提供大量的劳动力,从而引发人口集聚,进而提高城市化水平,因此③④正确,故答案选C项。‎ 点睛: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劳动力因素:由于处于不断变化中,因此具有数量充足、高素质且价格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指企业生产与其他相关企业和地方服务行业(包括政府)打交道、进行生产组织、职工培训等过程的投入。发达国家费用较高,而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 ‎3、市场因素: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当达到饱和或满足不了自身的需要时,而且为了避开贸易壁垒,通常采用在新地区直接投资建厂的方式,开辟新的市场。‎ ‎4、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土地规模和价格、环境污染。‎ 由于特殊的地质条件,含铝矿物和煤炭同时沉积形成了高铝煤炭资源,内蒙古准格尔煤田就是高铝煤炭。读高铝煤炭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24. 图示产业链中电解铝厂建立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A. 劳动力丰富 B. 原料、能源充足 C. 交通便利 D. 科技发达 ‎25. 图示产业链加强了对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其主要优点有 ‎①延长产业链,提升了资源的附加值 ②缓解当地水资源紧缺问题 ③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④提高资源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24. B 25. C ‎【解析】‎ ‎24. 电解铝产业属于动力指向性产业,生产过程需要大量的能源。由图中可知,在该产业链中利用煤炭资源来发电,提供了充足的电力,高铝煤炭提供丰富的原料,因此电解铝厂主要优势条件是能源充足,原料丰富,选择B项。A、C、D项的说法均匀电解铝产业影响较小,可排除。‎ ‎25. 读图分析可知,延长产业链,可以提升资源的附加值,①正确;但不能缓解当地水资源紧缺问题,②错误;该地区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既可以带动煤矿发展也可以带动相关铝产业的发展,③正确。循环经济可以使废弃物排放量达到最小,最大化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④正确;因此①③④正确,故答案选C项。‎ ‎ ‎ 第Ⅱ卷 二、综合题(共4小题50分)‎ ‎26.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石羊河流域的水量减少近1/3,石羊河流域的人口却由90万增加到近230万。灌溉面积由300万亩增加到了500万亩。‎ 材料二 石羊河流域示意图、石羊河流域用水结构图、石羊河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月份分配百分率柱状图。‎ ‎(1)描述石羊河的季节径流特点。‎ ‎(2)请根据图文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石羊河水量减少的原因。‎ ‎(3)石羊河水量减少会给该流域带来哪些环境问题?‎ ‎【答案】(1)特点:夏季径流量大,冬季径流量小。‎ ‎(2)自然原因:祁连山冰川萎缩,冰雪融水量减少。‎ 人为原因: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流域内用水量快速增加。‎ ‎(3)湖泊萎缩、干涸;天然植被枯萎、死亡;土地荒漠化、盐渍化进程加快;地下水位下降,矿化度上升。‎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河流水文特征的特点,以及影响河流水量减少的原因和水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 ‎(1)石羊河径流特点要从总量及季节变化结合径流量分配图进行描述。从总体径流量来看,位于西北地区,降水少,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较小。从季节变化来看,夏季径流量大,冬季径流量小,主要与气温有关,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冬季气温低,融化量小,径流量小。‎ ‎(2‎ ‎)河流水量的减少要从自然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进行考虑。自然原因与气候变暖有关,人为原因与流域内用水量增加有关。夏季径流量最大,冬季径流量最小。石羊河地处西北地区,降水较少,其主要补给形式为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因而河流径流量大;冬季气温低,冰雪融水量很小,因而径流量小。‎ ‎(3)由于河水被过度利用,河流断流,湖泊干涸,自然植被数量减少;下游地区转而大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矿化度上升,盐碱化加重。‎ 点睛;我国河流的五种补给类型:‎ ‎1.雨水补给。雨季到来河流进入汛期。旱季则出现枯水期。雨水补给的河流的主要水情特点是,河水的涨落与流域上雨量大小和分布密切有关,在我国普遍分布,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河流径流的年内分配很不均匀,年际变化很大。‎ ‎2.冰雪融水补给。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的水文情势主要取决于流域 内冰川、积雪的储量及分布,也取决于流域内气温的变化。干旱年份冰雪消融多,多雨年份冰雪消融少,河流丰、枯水年径流得到良好调节,因此年际变化较小。中国发源于祁连山、天山、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等地的河流,都不同程度地接纳了冰雪融水的补给。在我国分布于西北以及青藏高原地区。‎ ‎3.湖泊和沼泽水的补给。有些河流发源于湖泊和沼泽,如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有些湖泊一方面接纳若干河流来水,另一方面又注入更大的河流。中国鄱阳湖接纳赣江、信水、修水和抚水等水系来水,后注入长江。湖泊和沼泽对河流径流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因此由湖泊和沼泽补给的河流具有水量变化缓慢,变化幅度较小的特点。‎ ‎4.地下水补给。这是河流补给的普遍形式,中国西南岩溶发育地区,河水中地下水补给量比重尤其大。地下水对河流的补给量的大小,取决于流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和河流下切的深度。河流下切越深,切穿含水层越多,获得的地下水补给也越多。一般地下水与河流水有互相补给关系。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量的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都十分均匀。‎ ‎5.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主要发生在春季。这类补给的特点具有连续性和时间性,比雨水补给河流的水量变化来得平缓。春季升温,有一个渐增的过程,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和阿尔泰山南部河流。‎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德国示意图。‎ ‎ ‎ 材料二 在甲城市郊区推行一个农业项目--“绿腰带项目”,该项目特别注重生态农业发展。如在蔬菜的种植过程中,矿物肥料和化学保护剂是绝对禁止的。‎ ‎(1)L工业区“移铁就煤型”工业发展的基础是当地____(矿产)资源丰富,及便利的____,邻近国家____(矿产)资源丰富。‎ ‎(2)L工业区钢铁、化学、机械等集聚生产,其主要优势有哪些?‎ ‎(3)说出在甲城市郊区农业生产禁止矿物肥料和化学保护剂使用的意义。‎ ‎【答案】(1)煤炭(煤矿) 水陆交通(水运) 铁矿 ‎ ‎(2) 共用基础设施;节约运输成本;降低能源消耗;集中处理废弃物等。‎ ‎(3)实现绿色生产,提高农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污染;防止土壤退化等。‎ ‎【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L工业区为鲁尔区,鲁尔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水运发达,靠近法国的洛林铁矿资源丰富,为鲁尔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2)钢铁、化学、机械等工业近距离接近布局,有利于共用基础设施,节约运输成本,降低能源消耗,集中处理废弃物。‎ ‎(4)乙城市郊区农业生产绝对禁止矿物肥料和化学保护剂使用的意义主要从使用矿物肥料和化学保护剂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角度考虑。在城郊农业生产中禁止矿物肥料和化学保护剂的使用可以减少污染、防止土壤退化,同时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点睛:工业的集聚和分散:‎ 工业集聚的优点:可以加强企业间信息的交流与合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了生产建设的投资;有利于生产效益与利润的提高,从而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规模效益。缺点:就是工业的集聚会使得当地的污染加重,不利于环境的保护、住房紧张,交通拥挤。‎ 工业分散的优点:形成地域联系、发挥各地的区位优势。缺点:对现代化的交通和通讯依赖较强。‎ ‎2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马铃薯耐旱、耐寒、耐贫瘠,在国内被称为“小杂粮”,是一种粮菜兼用的作物,又是饲料加工原料。中国是世界马铃薯的生产和消费大国,据统计,直接食用比例高达61%,深加工不足16%。马铃薯加工排放的废水污染严重。下图为马铃薯集中分布区图。‎ ‎(1)图甲中A所在地雨水较多,地表水较缺乏,简析原因。‎ ‎(2)内蒙古是我国马铃薯集中分布区之一,出产的马铃薯口感好,营养价值高,病虫害少。试分析内蒙古种植马铃薯有利的气候条件。‎ ‎(3)从材料中分析马铃薯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答案】(1)A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丰富;由于地处喀斯特地貌区,雨水和地表水渗漏严重,所以地表水较缺乏。‎ ‎(2) 内蒙古年降水量较少,马铃薯含水分少,品质好;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气候温凉,农业病虫害少;夏季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利于养分积累。‎ ‎(3)重视宣传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马铃薯的深加工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加快交通建设,提高马铃薯的外运能力;采取沉淀净化等办法,实现淀粉废水循环利用,综合治理马铃薯淀粉废水污染。‎ ‎【解析】本题主要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本题主要考查区域水资源短缺的原因。读图分析可知,A位于云贵高原,是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但由于地处喀斯特地貌区,地表水易下渗。‎ ‎ (2)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的气候因素,主要从热量、光照、水分、温差等方面进行分析。由材料图可知, 内蒙古的马铃薯产量比重较大,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水分少,品质好;内蒙古海拔较高,纬度较高,因此气候温凉,农业病虫害少;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马铃薯糖分的积累。‎ ‎(3)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主要问题有重视程度低、政策扶持力度不足、深加工不足、产业链较短、产品附加值较低、水污染等。解决措施有重视宣传、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综合治理水污染等。‎ 点睛:商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针对商品农业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今后商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调整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根据各地的实际条件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业的比重,各业要全面发展;重视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推进农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延长产业链,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良不利于农业耕种的土地,治理易受旱涝威胁的土地,改善水源灌溉条件,创造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依靠科技,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一系列措施,治理土地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碱化以及林木的乱砍滥伐等现象,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 ‎2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 ‎2017年4月1日,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雄安新区包括白洋淀周边的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地区。雄安新区将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将承接一些非首都核心功能,部分央企总部也将迁入此地。下面为雄安新区位置示意图。‎ ‎(1)说出在河北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地区设立雄安新区的区位优势。‎ ‎(2)简述央企外迁对北京发展有有利影响。‎ ‎(3)雄安新区建设成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1)国家政策支持,有资金保证;雄安新区距离北京、天津较近,交通通达,承接方便;白洋淀地区地形平坦,濒临白洋淀,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好,开发潜力大。‎ ‎(2)缓解交通压力;减轻环境污染;利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抑制房价过快增长。‎ ‎(3)确定雄安新区发展建设规划,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保护好湿地面积,充分利用白洋淀湿地对城市的调节作用;设置好城市通风走廊,降低沙尘暴、雾霾天气频率;建设好地下排水设施,实现污水和雨水分离,建设好污水处理系统;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发展高端高新产业,减少污染排放。‎ ‎【解析】本题以雄安新区的建设为背景,考查设立雄安新区的区位优势、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生态城市建设的措施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河北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地区设立雄安新区的主要原因主要从地理位置、交通优势、生态环境和开发程度等四方面进行分析。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地区位于京津保腹地,交通便利;土地、水利、环境、地质支撑条件优良;白洋淀地区地形平坦,濒临白洋淀,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好,发展空间充裕,开发程度低,人口密度小,拆迁成本低,再加上国家政策支持,有资金保证;是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首选之地。‎ ‎(2)央企外迁带来的有利影响主要从缓解交通、住房压力,减轻污染,调整产业结构等角度来分析。央企外迁能够减少外来人口的迁入,从而缓解交通压力;能够分散北京城市的职能,减轻环境污染;利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抑制房价过快增长。‎ ‎(3)根据材料提示“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可知需要从做好新区建设规划,保护白洋淀湿地,合理布局功能区,建设城市通风廊道和城市排水设施,确定产业发展方向等方面采取措施。‎ 点睛:产业转移的影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于转移地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于承接地可以加快本国或本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产业转移可经使各地区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产业的分工和合作,推动区域经济的一体化;(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一方面,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地理景观,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往往由乡村地区变为高度工业化地区;另一方面,产业转移也往往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产业转移地往往会出现就业机会减少,出现失业人口增加的现象;而对于产业承接地则可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 ‎ ‎ ‎ ‎ ‎ ‎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