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第I卷 选择题(48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人民是否享有民主权利,既要看人民是否在选举时有投票的权利,更要看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是否有持续参与的权利。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的民主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适合中国国情、最管用的民主 ‎③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全民民主,能充分体现人民意志 ‎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的民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沐浴着谦虚谨慎、律己以严的家教熏陶,人会多一些手握戒尺、心存敬畏的自觉。相反,在急功近利、爱慕虚荣的家风环境中长大的人,很难想象会严以用权、实以谋事、动尊法度。这表明( )‎ ‎①文化影响人的实践和认识活动 ②文化环境决定人的行事方式 ‎ ‎③文化总是无形的塑造人的品格 ④人只能被动接受家风的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这体现了 ‎ ‎①意识源于客观存在②意识是反映现实与再创造的统一 ‎③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④规律是客观的,人能够改变和利用规律 A.① ②        B.② ③        C.① ④        D.③ ④‎ ‎4.泸源中学的高二年级文科班的两位学生就哲学与世界观及方法论的关系展开的讨论。甲同学说: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所以人人都是哲学家。乙同学认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哲学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据此,你认为 ‎ A.甲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 B.乙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 C.甲同学“世界观人人都有”的观点是正确的 D.乙同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的观点是正确的 ‎5.腾讯坦言,微信这个产品,如果不是顶着公司内部手机QQ部门的反对坚持做下去,而是由另一家公司率先推出,腾讯“可能现在根本就挡不住”。腾讯对微信产品的研发说明 ‎ A.创新要求实现对事物自身的否定      B.创新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 ‎ C.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D.科技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 ‎6.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从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出发,尊重当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的基础上选择富有地方特色的发展之路,这说明 ‎ A.存在决定着思维 B.思维影响着存在 C.思维与存在不能分离 D.思维与存在同为本原 ‎7.2008年3月20日《光明日报》载文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它虽然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但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因此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材料说明( )‎ A.世界观支配方法论 B.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在于实践基础上的与时俱进 C.一切哲学都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D.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 ‎8.钱钟书先生曾言,“你不问我文化是什么的时候,我还知道文化是什么;你问我什么是文化,我反而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文化”一词具有多义性,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指 ‎ A.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 B.纯粹“自然”的东西 C.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D.人类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享用 ‎9.土中国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农村,也是整个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特性。据统计,中国每天消失的村落有80至100个。在急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毫无节制地膨胀,农村被一步步地蚕食。割裂的城市与村庄之间,充斥的不仅仅是“乡韵”的遗失,还有被毁的精神家园。由此可见 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B.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C.文化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D.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10.习近平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材料的文化生活依据有 ‎ ‎①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②发展是继承的结果,文化只有发展才会繁荣 ‎③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不断创新的根本动力与源泉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徽派古村落、古民居是徽文化的“活化石”。在长期保护实践中,黄山不仅创造了异地搬迁的“潜口模式”,还创造了西递、宏村的整体保护开发和呈坎等原地保护重点维修成片开发等多种模式。黄山重视保护古村落、古民居是因为 ‎①传统建筑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②各具特色的古村落展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③保护好古村落有助于承袭中国传统文化④传统建筑是展现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下列选项能正确反映社会基本矛盾运行规律的是 ①充分发挥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的重要作用②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③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建设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A.③→②→④      B.②→①→③      C.④→③→①      D.①→④→②‎ 第II卷 非选择题(52分)‎ ‎13. (12分) 随着多元媒体的发展和人们文化艺术需求的多样化,豫剧格式化表演、难懂的行腔归韵,越来越不适应当代人的审美要求。为适应时代的发展,豫剧工作者积极引入市场机制,把传统戏曲艺术和现代媒体相结合;在继承豫剧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融合其他艺术门类优秀艺术元素,大胆探索创新;立足群众,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深入群众生活,积累艺术素材,通过多种形式调动群众参与创作和表演。将豫剧从舞台布景到唱腔舞功,引入西方蒙太奇表现手法,引入西方乐器,将抽象化的舞台表现形象化,将传统戏曲的个人讲故事模式转变为典型环境塑造典型人物,等等。豫剧发展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豫剧迎来了“又一个春天”的原因。‎ ‎14.(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几年来,我国兴起了“国学热”,传统文化经典的诵读活动在全国大中小学中掀起高潮。全国已有近千万的儿童加入其中,有的地方还准备将“四书五经”等篇目列入学生的必修课程。对此,有人表示赞赏,有人认为这是开历史的倒车。‎ 材料二“人之初,性本善”,这是几乎每个人都可以随口而出的《三字经》开头。如今《三字经》一些内容去留存废,成了舆论热点。 山东省教育厅发出通知,称全省各地中小学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由于甄别不够,致使一些不健康内容流入了校园,要求中小学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不可不加选择,尤其不可要求全文背诵如《三字经》等。同时有媒体报道,此前,湖北已有学校使用删节版《三字经》,“昔孟母,择邻处”等语句已经在教材中消失。‎ ‎(1)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我们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2)请从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角度,结合材料,说明我们应如何发展传统文化?‎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汉景帝第三子刘德非常喜好儒学,但当时儒学还未成为正统,经过秦末的战争,典籍留存很少,读书人也是凤毛麟角,想恢复儒学谈何容易?刘德应时而起,将其毕生精力投入到了对中国文化古籍的收集与整理之中。他不畏劳苦,身体力行,足迹遍布洛阳.山东.河北等地,从民间所得之书有《诗》.《左传》.《周官》.《礼记》等,多达几十种。他亲自参与了古籍的整理工作,重用名儒,广招学士,对所得之书进行研究.整理;刘德整理古籍的态度极为严谨,对残缺不全.字异文非和不同版本的古籍,必组织群儒进行研讨辨析.勘误订正.精心校理后,才整理成册。经过艰苦的校勘工作,刘德整理出诸如《诗》.《书》等大批正本古籍,数量上超过了当时国家藏书,对后来西汉治国理政主导思想的确立产生重大影响。‎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知识,说明刘德收集整理古籍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 ‎(2)当今时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为什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请列举两条理由。‎ 参考答案 ‎ ‎ 一、单选题 ‎1-5:ABBCA 6-10:ABCBB 11-12:CA 二、材料分析题 ‎13.①文化创新需要推动文化内容、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等创新,解放发展文化生产力。豫剧引入市场机制、和现代媒体相结合、引入西方蒙太奇表现手法。‎ ‎②文化创新需要在立足于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豫剧继承了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 ‎③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进行交流、借鉴、融合。豫剧融合其他艺术门类优秀艺术元素,引入西方蒙太奇表现手法,引入西方乐器。‎ ‎④坚持正确方向,着眼于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虚心向群众学习,激发群众的创造活力,积极创新。立足群众,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深入群众生活积累艺术素材,通过多种形式调动群众参与创作和表演。‎ ‎14.(1)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要求我们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传统文化中精华,也有糟粕,这就需要我们一分为二的看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待传统文化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搞"一刀切",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③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开展中小学经典诵读活动的主流是好的,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健康内容流入校园的问题。(2)①辩证的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发展传统文化,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②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发展传统文化,应树立创新意识,才能让传统文化焕发勃勃生机。‎ ‎15.(1)①亲自参与收集整理古籍,在劳动和奉献中不断实现人生价值;②依托民间资源和名儒学士支持整编古籍,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③坚定理想信念,克服困难,用毕生精力严谨整理古籍,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 ‎(2)①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国家文化、民族文化兴盛,是提高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和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必要条件。②国家文化兴盛才能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反对霸权文化的渗透。③民族文化兴盛才能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才能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的活力。‎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