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牛栏山一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政治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每小题1.5分,共51分)‎ ‎1.下列关于原始社会的叙述有误的是 A. 原始社会人们共同劳动,平等互助,财产共有 B. 原始社会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是人类的文明时代和理想社会 C. 原始社会集体劳动,平均分配成果 D.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原始社会的特点。ACD: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使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平等互助,财产共有,原始社会集体劳动,平均分配成果,ACD正确但不符合试题要求,ACD排除。‎ B:原始社会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但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原始社会也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B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1.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使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这是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由此可见,原始社会是没有剥削的社会,没有生产资料私有制,人们过着财产公有、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的生活;原始社会也没有人压迫人的现象。‎ ‎2.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这是历史的进步。‎ ‎3.真正理想的社会应该是这样,在这样的社会里,有完善的法制,生产力高度发展,人人安居乐业,都充分享有自由,平等的权益,可以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每个人都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切重要的活动都遵循 公平,公开,公正,民主的原则,人人都充分享有民主的权益。‎ ‎2.原始社会末期,以下社会现象出现的顺序是 ‎ ‎①私有制确立 ‎ ‎②生产工具改进、个体劳动盛行 ‎③奴隶制国家产生 ‎ ‎④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形成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④③②① D. ③④①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阶级的形成。①:共同劳动被个体劳动取代,生产资料也就相应地逐渐转归个体家庭私有,私有制逐渐确立,①排第二位。‎ ‎②:生产工具改进,意味着生产力有了新的发展,共同劳动被个体劳动取代,②排首位。‎ ‎③:奴隶主阶级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建立暴力机器,奴隶制国家产生,③排尾位。‎ ‎④:私有制的产生,贫富分化的加剧,逐渐形成两大地位不同的集团——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形成,④排第三位。‎ 故本题选B。‎ ‎【点睛】原始社会后期,金属工具出现标志着生产力有了新的发展。个体劳动取代以氏族公社为单位的共同劳动,生产资料也就相应地逐渐转归个体家庭私有。土地私有标志着私有制确立。私有制的产生是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私有制的产生,使少数占有较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者成为富人,而大多数氏族成员则日益陷入贫困境地。贫富分化的加剧,使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漫长的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了。‎ 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逐渐形成两大地位不同的集团——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前者处于剥削者的地位,后者处于被剥削者的地位。所谓阶级,就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 ‎3.阶级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下列不属于对立阶级是 A. 氏族成员和氏族长 B. 奴隶主和奴隶 C. 地主和农民 D. 资本家和工人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立阶级。A:阶级存在于阶级社会中,原始社会,氏族成员和氏族长不属于对立阶级,A正确。‎ BCD:三项分别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对立的阶级,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本题选A。‎ ‎4.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 ‎①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②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需要的大量货币资本 ‎③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进步 ‎④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①③: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进步,都发生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后,①③不符合题意。‎ ‎②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②④正确。‎ 故本题选D。‎ ‎【点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在历史上,西方资产阶级依靠暴力、通过掠夺促使这两个条件形成。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决不是一个田园诗般的过程,而是—个充满侵略、征服、掠夺、残杀和奴役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 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5.在1929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一个矿工的孩子对母亲说“天这么冷,我们为什么不生火炉呢?”母亲说“因为我们没有煤。你父亲失业了,没钱买煤。”儿子又问道:“父亲为什么失业呢?”母亲说“因为煤太多了。”以上母子的对话,体现了 ‎①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生活水平越来越低 ‎ ‎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③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生产能力绝对过剩的现象 ‎④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减弱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①: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生活水平越来越低是经济危机的后果,不是原因,①排除。‎ ‎②④:经济危机发生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的严重过剩,产品价格低下,工厂倒闭,工人失业,无力购买市场上的产品,从而形成了恶性的循环,②④符合题意。‎ ‎③: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不是生产能力绝对过剩,③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只要资本主义社会存在,这一对矛盾就无法解决,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无法从根本上避免。‎ ‎6.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在于资本家 A. 经常克扣工人工资 B. 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C. 限制工人的人身自由 D. 支配工人生产的劳动产品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B:剩余价值学说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劳动的秘密,B正确。‎ A:经常克扣工人工资,这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手段,不是秘密,A不符合题意。‎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条件下,工人有人身自由,C错误。‎ D:支配工人生产的劳动产品,这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手段,不是秘密,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点睛】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等思想,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剩余价值学说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劳动的秘密, 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 ‎7.有这样一部著作,它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它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该著作是 A. 《乌托邦》 B. 《太阳城》 C. 《自然法典》 D. 《共产党宣言》‎ ‎【答案】D ‎【解析】‎ ‎【详解】ABC:这三项均错误,排除A、B、C。‎ D:《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D正确。‎ 故本题选D。‎ ‎8.《共产党宣言》阐释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价值目标是 A. 人人皆兄弟 B. 人人都是有产者 C. 自由、平等、博爱 D. 每一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价值目标。D:《共产党宣言》阐释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价值目标是每一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D正确。‎ 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ABC排除。‎ 故本题选D。‎ ‎【点睛】在实现共产主义之前,人不可能做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社会进步的最高价值目标就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9.决定人类社会由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原因是 A. 阶级斗争越来越激烈 B.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 人类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D.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原因。D ‎:决定人类社会由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D正确。‎ A.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变革的直接动力,A不符合题意。‎ B: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强调的是主观的东西,不能成为根本原因,B排除。‎ C:人类社会主要矛盾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在不同阶段的体现,不是题设的“根本原因”,C排除。‎ 故本题选D。‎ ‎【点睛】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将来必然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这一发展过程都是受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所支配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 ‎10.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革命胜利的标志分别是 A. 鸦片战争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五四运动新中国的成立 C. 辛亥革命 三大改造的完成 D. 中国共产党成立 毛泽东思想的确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革命胜利的标志。B: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B正确。‎ A: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逐步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A不符合题意。‎ C: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C不符合题意。‎ D:中国共产党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一九四五年六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的地位,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11.以下四句话中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最为贴切的一句话是 A. 封建帝制被推翻了 B.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C. 中国实现现代化了 D.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了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A: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A错误。‎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意味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B符合题意。‎ C:中国的现代化正在路上,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C不符合题意。‎ D: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12.1956年4 -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的《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表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A.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B. 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 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线 D. 已经突破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束缚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在艰辛中探索。A: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A错误。‎ BD:1956年三大改造已经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正式确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当时苏共召开“二十大”,对斯大林进行了批判,毛泽东认为应从中吸取教训,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但实际并未完全突破苏联模式,B正确,D错误。‎ C:改革开放,使中国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线,C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点睛】新中国成立初期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首先党和国家制定的正确的方针路线,其次是广大工人农民的艰苦奋斗,高涨的工作热情,第三是苏联等友好国家的援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并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在艰辛探索中前进的?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3.下表是中国国民经济(1952年、1956年)中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统计资料所反映的1956年国家主体经济成分是 时间 国营经济 合作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接近0‎ A. 资本主义工商业 B.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C. 新民主主义经济 D. 社会主义公有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三大改造。AB:从图表可知资本主义经济在1956年已经接近0%,这意味着当时的主体经济成分已经不是资本主义工商业或者民族资本主义经济,AB错误。‎ C:新民主主义经济以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为领导,由国营经济、合作经济、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等多种经济成份组成,与问题“1956年国家主体经济成分”不符,C错误。‎ D:从图表可知国营经济与合作经济所占比重最多,这两种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D正确。‎ 故本题选D。‎ ‎【点睛】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亿万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做出的决定性选择。‎ 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14.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 新政协的召开 B.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B:1956年底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B符合题意。‎ A:1948年,新政协的召开,时间不对,A排除。‎ C:人民公社化运动发生在20世纪五十年代后期,C排除。‎ D: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D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1952年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1956年底,三大改造在大陆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15.改革开放后中国企业经历了三次创业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第二个创业高潮点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实行 B. 建立4个经济特区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D.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进程。C:“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故催生第二个创业高潮点出现的主要因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C正确。‎ A:从1985年开始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A不符合题意。‎ B:1980年建立4个经济特区,B不符合题意。‎ D: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点睛】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1993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此后改革的重点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展开。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改革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2003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 ‎16.以下属于对外开放的是 A. 2018年全国社会捐赠超900亿 B. “价值观百家讲坛”成功举办 C. 北京朝阳区建成1500余个‎5G基站 D. 2018年首届中国进口博览会召开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外开放。D:对外开放要涉及国家之间的关系,D符合题意。‎ ABC:三项均不涉及国际关系,均不属于对外开放,ABC排除。‎ 故本题选D。‎ ‎17.2018年12月,在隆重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于敏等100名 同志"改革先锋"称号。“改革先锋”集中体现了 A. 百善孝为先的道德品性 B. 诚实守信的精神魅力 C. 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 D. 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改革精神。A:百善孝为先的道德品性,是封建社会推崇的思想,与“改革先锋”体现的精神没有关系,A排除。‎ B:诚实守信是每个公民都应具有的精神品格,不具有“改革先锋”所体现精神的独特性,B排除。‎ C:“改革先锋”集中体现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C正确。‎ D:“改革先锋”体现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不是地方区域性精神,D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王沪宁宣读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表彰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员的决定》。决定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于敏等100名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同时,为感谢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支持和帮助,向阿兰•梅里埃等10名国际友人颁授中国改革友谊奖章。“改革先锋”集中体现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 ‎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包括 ‎ ‎①马克思主义 ‎ ‎②列宁主义 ‎ ‎③毛泽东思想 ‎ ‎④邓小平理论 ‎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⑥科学发展观 ‎ ‎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 ①②③④⑤⑥⑦ B. ③④⑤⑥⑦ C. ①③④⑤⑥⑦ D. ④⑤⑥⑦‎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①②: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不是中国人创立的,不是中国的理论成果,①②排除。‎ ‎③:毛泽东思想,完成于改革开放之前,彼时中国尚未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③排除。‎ ‎④⑤⑥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从邓小平时期开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④⑤⑥⑦正确。‎ 故本题选D。‎ ‎【点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近理论成果,它科学地回答了 ‎①怎样实现中国革命的胜利,依靠哪些力量 ‎ ‎②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③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 ‎④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与实践的主题。①:怎样实现中国革命的胜利,依靠哪些力量,这是革命时期要回答的问题,①不符合题意。‎ ‎②: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②符合题意。‎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③符合题意。‎ ‎④:科学发展观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点睛】本题属于组合选择题,可采用以下方法解答:1.排除法。就是对照题干的规定性,先找出错项,再找出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依次排除错项、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的方法,本题可排除①。2.代入法。就是在弄清题干要求的前提下,先从参与组合次数最多的选项人手,对其正误进行分析判断,然后代入,从而排除错误选项的方法。3.组合法。即以题干的要求为标准,先审视所列的各项,判断出很有把握的正确选项,然后将正确选项组合,再到题肢中寻觅答案的方法。‎ ‎20.五年来,我们统筹推进“____”总体布局、协调推进“____”战略布局,“十二五”规划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 A. 五位一体 四个全面 B. 四位一体 五个全面 C. 五个全面 四位一体 D. 四个全面 五位一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八个明确”。A:十九大报告指出,五年来,我们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十二五”规划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A正确。‎ BCD:三项均错误,BCD排除。‎ 故本题选A。‎ ‎【点睛】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A.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B.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C. 公有制和共同富裕 D. 中国共产党领导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八个明确”。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D正确。‎ 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ABC排除。‎ 故本题选D。‎ ‎【点睛】党的十九大用“八个明确”着重从思想层面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22.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______到______,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A. 二〇二〇年 二〇三五年 B. 二〇二五年 二〇四〇年 C. 二〇三〇年 二〇四五年 D. 二〇三五年 本世纪中叶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两个阶段安排。A: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其中第一个阶段是,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A正确。‎ BCD:三项均错误,BCD排除。‎ 故本题选A。‎ ‎【点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是什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 A. 中国经济已经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B. 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基本实现 C. 美丽中国建设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D. 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越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A:中国经济尚未实现高质量发展,A不符合事实,排除。‎ B: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尚未实现,B不符合事实,排除。‎ C:中国人民正在建设美丽中国而努力,尚未取得决定性胜利,C错误。‎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越,D正确。‎ 故本题选D。‎ ‎【点睛】‎ 这是一个怎样的新时代?有什么丰富的内涵?这个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2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下列说法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①“新时代”是继“初级阶段”之后的新阶段 ‎②“新时代”仍然具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③“新时代”是“初级阶段”发展的最终结果 ‎④“新时代”存在于“初级阶段”的发展历程中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①:“新时代”仍处于“初级阶段”,①错误。‎ ‎②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说明“新时代”仍然具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新时代”存在于“初级阶段”的发展历程中,②④正确。‎ ‎③:“新时代”并不是“初级阶段”发展的最终结果,③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理解型选择题。本题为理解型选择题,可以采用释理法解题,就是依据材料提供的事例,对接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题干与题肢之间体现的事理相一致的就选。要特别注意挖掘材料中隐含的意思,对材料进行完整、准确的理解。解答时注意排除错误选项。‎ ‎25.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A.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C. 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D. 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B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B正确。‎ A: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A不符合题意。‎ C: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属于理论建设的内容,不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C排除。‎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含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可或缺的内容,因此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点睛】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6.“一带一路”既是经济发展之路,也是文化复兴之路,它用文化将历史与现在、中国与世界联系在一起,“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减少了不同文明间的隔阂冲突,从而为沿线各国长期的合作与繁荣打下了坚实基础。共建“一带一路”展示了中华民族的 A. 道路自信 B. 理论自信 C. 制度自信 D. 文化自信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四个自信”。D:“一带一路”是文化复兴之路,它用文化将历史与现在、中国与世界联系在一起,“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减少了不同文明间的隔阂冲突,从而为沿线各国长期的合作与繁荣打下了坚实基础,这说明共建“一带一路”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D符合题意。‎ ABC:材料阐释的是文化的交流、借鉴与传播,未涉及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ABC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7.“中国梦也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这就需要我们 ‎①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 ‎ ‎②要消除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差别 ‎③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 ‎ ‎④首先实现中国梦,然后才能实现个人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梦”的实现。①③:材料“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冶”,强调的是每个中国人要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每个人的梦想,①③符合题意。‎ ‎②: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差别不能消除,②错误。‎ ‎④:中国梦与个人梦,不能分先后,④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中国梦最大的特点就是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已成为激荡在近十四亿人心中的高昂旋律,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①从中国梦与人民的关系看,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要依靠人民实现,为人民造福。②从中国梦与个人梦的关系看,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③从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关系看,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 ‎28.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期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B.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C.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 D. 具有许多新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四个伟大”。B:“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 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B正确。‎ ACD:“四个伟大”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工程,是实现伟大梦想、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的根本保证,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就是镜中花、水中月,就无从谈起,无法实现,ACD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B。‎ ‎29..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 A.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B.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社区建设 C.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党的建设、社区建设 D.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体育建设、社会建设、社区建设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A: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A正确。‎ B:“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不包括社区建设,B错误。‎ C:“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不包括党的建设、社区建设,C错误。‎ D:“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不包括育建设、社会建设、社区建设,D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本题考查考生的识记、分析、鉴别能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指的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试题难度较低。‎ ‎30.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1981年至今有关社会主要矛盾表述的首次改变。这一论断 ‎①解决了我国当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②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已改变 ‎③指明了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作重心 ‎④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客观实际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不合题意,这一论断只是提出了我国当前主要矛盾的转化,并没有解决我国当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②说法错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并没有改变; ‎ ‎③④符合题意,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集中力量抓住重点。材料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指明了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作重心,这一论断也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客观实际。 故选D。‎ ‎31.2015年是中国就业最难年,截止2016年3月统计将有699万大学生等待就业,而目前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解决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为保持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重大贡献。这说明非公有制经济 A.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组成部分和重要力量 B. 逐步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和支配力量 C. 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 D. 在我国国民经济主要行业中起主导作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国有经济的作用、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A: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A正确。‎ B: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B错误。‎ C:社会主义经济指的是公有制经济,C排除。‎ D:国有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D排除。‎ 故本题选A ‎【点睛】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3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 ‎①公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②集体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③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④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题目中,在我国所有制经济体系中,以公有制为主体,其主要体现在公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故①④入选。②选项错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③选项错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点睛: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区 别 侧重 公有制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中所占的比重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和对国民经济性质和发展方向所起的作用 表现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 联系 国有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33.2017年,我国规模以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拥有资产总计42.5万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的比重由2012年的40.6%下降到37.9%。部分行业资产比重如下图,其中,农副食品加工、通用设备制造、纺织行业分别从15%、35.7%、12.8%下降到7.6%、20.2%、5.5%。国有经济在某些行业比重下降(   )‎ A. 未改变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B. 使非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C. 不利于国有经济的整体发展 D. 使非公有制经济对国民经济控制力上升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B错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在某些行业比重下降,并未改变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A符合题意。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D错误。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并不是控制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和部门,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C错误。答案为A。‎ ‎34.日常生活中,我们到经济实惠的小餐馆去吃饭,到农贸市场去买菜,到家门口的小店去买生活用品……为我们提供这些方便服务的往往是活跃于城乡的“草根经济”群体。“草根经济”属于 A. 国有经济 B. 集体经济 C. 个体经济 D. 私营经济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所有制经济类型。C:经济实惠的小餐馆、农贸市场的摊位等、家门口的小店,这些为我们提供方便服务的往往是活跃于城乡的“草根经济”群体,它们都属于个体经济,C正确且符合题意。‎ 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ABD排除。‎ 故本题选C。‎ 二、填空题 ‎35.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________。‎ ‎【答案】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故本题填: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6.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________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答案】集体经济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在我国,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故本题填:集体经济.‎ ‎37.发展壮大国有经济要以________为标准、________为中心。‎ ‎【答案】 (1).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2). 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经济活力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发展壮大国有经济要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标准、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经济活力为中心。故本题填: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经济活力。‎ ‎【点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值增值;发挥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掌握关键和核心技术,形成核心竞争力;实行国有企业重组转型,提高质量和效益,增强实力和竞争力。‎ 发展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交叉持股,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有利于推进公司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和效率。‎ ‎38.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是________。‎ ‎【答案】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故本题填: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点睛】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三、材料题 ‎39.某学习小组拟依据下列图片资料对科学社会主义进行议题式学习。结合图片回答问题。‎ ‎(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2)指出图二、图四标志的事件及其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意义。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基石是什么?它们分别揭示了什么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成为科学的理论?‎ ‎【答案】(1)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2)图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图四:十月革命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基石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分别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运行的特殊规律,为人类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使马克思主义成为科学的理论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某学习小组拟依据下列图片资料对科学社会主义进行议题式学习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再现能力,考查考生调用知识解决问题、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问题的能力。‎ ‎【详解】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回答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有哪些?知识的考查具体而明确,教材P9和教材P11有明确的阐释,考生根据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思想来源和历史前提两个方面回答:思想科学社会主义;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第(2‎ ‎)问,本题要求考生指出图二、图四标志的事件及其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意义。回答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基石是什么?分析它们分别揭示了什么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成为科学的理论?知识的考查具体而明确,试题分为三步,都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考生分步完成。第一步:图片事件及其意义:图片二:事件:《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意义: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图片四:事件:十月革命,意义: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第二步:理论基石,教材有明确而具体的阐释,考生根据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直接作答: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第三步:两个理论基石分别揭示了什么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成为科学的理论,教材有明确而具体的阐释,考生根据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直接作答:分别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运行的特殊规律,为人类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使马克思主义成为科学的理论。‎ ‎【点睛】本题属于分析说明题,需要考生读懂材料,然后根据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书写作答。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再现能力,考查考生阅读材料,识别图片的能力。试题难度较低。‎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岗破冰,深圳兴涛,海南弄潮,浦东逐浪,雄安扬波……40年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的浩荡浪潮,让华夏神州在“历史的一瞬”翻天覆地、沧海桑田,即便最大胆的预言家也不会想象到这个古老的国家“史诗般的进步”。“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新的现代化时间表……新征程上,向高处登攀、向远方前行,还有一道道山梁需要翻越,一个个险滩必须跋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答案】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改革开放40周年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的变化以及未来征程为材料,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知识范围未做限定,属于宏观考查。考生需结合试题设问与试题情境确定知识角度,试题设问指向的是为什么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联想教材知识,考生可以确定解答本题的知识角度为改革开放的意义,关于改革开放的意义,教材P34—35有明确而具体的阐释,考生需要对之进行整合:①三个伟大飞跃: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②两个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③将改革进行到底: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点睛】本题属于“原因类”主观题,以“为什么……”的形式呈现。通常要分析这样做的依据、必要性和意义,“依据”即与试题设问相关联的理论知识;“必要性”一般教材也会有相应的论述,或者从材料中提炼;“意义”需考生围绕试题主题阐发,一般用“……有利于……”的句式或者动词(促进、增强、推动、保障,等等)引领的句式表述。本题侧重于回答“依据”和“必要性”。‎ ‎41.2019年的央视春晚坚持守正创新,用丰富多彩的节目形式表达出人民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彰显出各族同胞共同书写新时代华章的坚定信念和决心。其中,《我们都是追梦人》:“我们都是追梦人,千山万水奔向天地跑道,你追我赶风起云涌春潮,海阔天空开温暖怀抱”,充分展现了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国梦征程上的伟大奋斗精神。‎ 某校高一年级举行“我们都是追梦人”演讲活动,请你以“争做追梦人,践行中国梦”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①观点明确,紧扣主题,理由充分,合乎逻辑;‎ ‎②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加以阐述;‎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在250字左右。‎ ‎【答案】‎ 本题比较开放,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能针对设问回答,态度理性科学;能够答出四个角度中的任意两个角度即可(中国梦、历史机遇期、青年与国家、青年努力奋斗等);表述完整准确,内在逻辑性强;等等 ‎【解析】‎ ‎【分析】‎ 本题2019年的央视春晚节目《我们都是追梦人》充分展现了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国梦征程上的伟大奋斗精神为背景材料,本题具有开放性、综合性、探究性、实践性等特点,重点考查综合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一般。‎ ‎【详解】某校高一年级举行“我们都是追梦人”演讲活动,本题请考生以“争做追梦人,践行中国梦”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 本题比较开放,考生能针对设问回答,态度理性科学;能够答出四个角度中的任意两个角度即可(中国梦、历史机遇期、青年与国家、青年努力奋斗等);表述完整准确,内在逻辑性强;等等。要求观点明确,紧扣主题,理由充分,合乎逻辑;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加以阐述;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在250字左右,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4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放40年我们交出的成绩单。‎ 材料二:经过改革开放40年来的努力,我国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中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当前,脱贫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1)概括材料一中图表蕴含的信息。‎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3)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说明当前为什么要打好脱贫攻坚战?‎ ‎【答案】(1)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就业人数不断增加,贫困人口不断减少。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2)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从新时代主要矛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同富裕、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保障和改进民生等角度。‎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改革放40年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改革放40年取得的成绩为材料,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角度设置两个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再现能力,考查考生图文转化能力,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概括材料一中图表蕴含的信息。知识范围未做限定,属于宏观考查。考生认真研读图表,四个指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就业人员、贫困人口规模。结合材料中的指标分析,考生提取关键数据、纵向比较,说明结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就业人数不断增加,贫困人口不断减少。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知识的考查具体而明确,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的相关知识,教材P38有明确的阐释,考生根据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结合材料分析作答。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 第(3)问,本题要求考生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说明当前为什么要打好脱贫攻坚战?‎ 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相关知识,然后结合试题设问与试题情境确定知识角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和指导作用,然后从新时代主要矛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同富裕、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保障和改进民生等方面予以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构成了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相互贯通的思想理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利于解决新时代主要矛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保障和改进民生等巨大意义。‎ ‎【点睛】第(1)问,本题属于图表分析题。结合本题呈现形式,本题的解答侧重于“读”,读图表,解题思路是正确利用表头信息,注意表头信息说明了图表所展示的问题是什么;全面分析图表内容本身,提取数据,纵横对比,说明理论知识,纵向看变化,横向看差距;注意图表中“注”的作用,补充思路,完善答案。‎ 第(2)问,本题属于“原因类”主观题,以“……原因”的形式呈现。本题的“原因”教材有明确阐释,考生可根据教材知识直接作答,但还需依据材料进行补充分析。‎ 第(3)问,本题属于“原因类”主观题,以“为什么……”的形式呈现。通常要分析这样做的依据、必要性和意义,“依据”即与试题设问相关联的理论知识;“必要性”一般教材也会有相应的论述,或者从材料中提炼;“意义”需考生围绕试题主题阐发,一般用“……有利于……”的句式或者动词(促进、增强、推动、保障,等等)引领的句式表述。‎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