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天津市部分区六校联考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天津市部分区六校联考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天津市部分区六校联考高二(上)期末政治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58.0分)‎ 1. ‎“我们的田野,美丽的田野:碧绿的河水,流过无边的看悠扬的童声从平板电脑里传出,回档在历史悠久的故言宝直楼。演唱者特朗普外孙女阿拉贝拉凭借其出色的中文才艺,不仅获得了习主席“A+“的点赞,也引起了外界有关特朗普外交和中国软实力的热义。由此可见(  )‎ A. 大众传媒具有文化沟通、共享、创造的强大功能 B. 中美文化互动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C. 文化与政治相交融,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D. 国家间的外交活动是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答案】C ‎【解析】A不符合题意,材料所述主旨与“大众传媒具有文化沟通、共享、创造的强大功能”无关。 B不符合题意,材料所述主旨与“中美文化互动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无关。 C符合题意,演唱者特朗普外孙女阿拉贝拉凭借其出色的中文才艺,不仅获得了习主席“A+“的点赞,也引起了外界有关特朗普外交和中国软实力的热义。说明文化与政治相交融,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D错误,国家间的外交活动不是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故选:C。 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及文化与综合国力。 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2.文化与综合国力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来反思所学的内容,以此来加深知识的掌握程度。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就可做好本题。 ‎ 2. 世界微笑日,是唯一一个庆祝人类行为表情的节日。世界精神卫生组织将每年的5月8‎ 日确定为世界微笑日,这一天会变得特别温馨,在对别人的微笑中,你也会看到世界对自己微笑起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愉悦与友善,增进社会和谐。微笑使心灵净化、社会和谐,这说明(  )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③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发展和享用文化 ④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①符合题意,世界精神卫生组织将每年的5月8日确定为世界微笑日,这一天会变得特别温馨,在对别人的微笑中,你也会看到世界对自己微笑起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愉悦与友善,增进社会和谐。这说明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不合题意,材料并没有表明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③符合题意,微笑使心灵净化、社会和谐,这说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发展和享用文化; ④不合题意,材料不能表明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故选:C。 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1)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不同时代、民族、地域、阶级、阶层的人们交往方式都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同文化环境、不同的知识素养、不同的价值观念,都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影响不同思维方式的形成。 (2)文化的特点: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②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生活、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实践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是通过物质活动或物质载体体现出来的。 解答本题应运用的解题方法为排异法,即排除题肢本身尽管正确,但与题干材料的主旨不符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运用此类方法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难度中等。 ‎ 1. 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9年间,潮起潮落、寒来暑往,数以万计的建设者在伶仃洋上造桥,在大海深处“穿针”,构筑起全长55公里的世界级跨海通道。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  ) ①改变文化的存在方式 ②方便人们的文化交流 ③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 ④扩展人们的文化空间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C ‎【解析】①表述错误,文化存在于物质载体中,科学技术的进步并没有改变文化的存在方式; ③不合题意,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原有文化传播方式的改变; ②④符合题意,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方便人们的文化交流,扩展人们的文化空间。 故选:C。 本题考查: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2)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4)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要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和表述错误的选项。 ‎ 1. 三千年前的诗,成功地融化进现在的歌词中。方文山的《青花瓷》中“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只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游过了四季,荷花依然香,等你宛在水中央”。这种风格的创作说明(  )‎ A. 传统文化是现代艺术发展的主要源头 B. 东西整合能使现代艺术具有古典韵味 C. 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实现作品的创新 D. 古今整合能使古典艺术焕发现代价值 ‎【答案】D ‎【解析】A表述错误,传统文化是现代艺术发展的渊源,但不是源头,社会实践是现代艺术发展的源头; B不合题意,材料不涉及与西方文化的关系; C表述错误,应该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文化; D符合题意,把三千年前的诗,成功地融化进现在的歌词中,说明古今整合能使古典艺术焕发现代价值。 故选:D。 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意义 ①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因此要通过文化内容形式的创新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和错误的选项。 ‎ 2. ‎《马克思是对的》是2018年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热播,人民网、新华网等融媒体平台同步推出的通俗理论对话节目,节目中全国大学生代表走进“阶梯教室”,朗诵诗歌致敬,和观众一起重温马克思的光辉足迹,感受伟人的人格魅力,感知真理的力量,从而推动年轻人认识并探讨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意义,在学习经典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这表明(  ) ①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发展 ②创新传播形式有利于文化的传承 ③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①不符合题意,材料所述没有涉及“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发展”。 ②③符合题意,《马克思是对的》是2018‎ 年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热播,人民网、新华网等融媒体平台同步推出的通俗理论对话节目,推动年轻人认识并探讨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意义,在学习经典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说明创新传播形式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错误,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而不是途径。 故选:B。 本题考查: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对人的影响 1.文化传承与创新 ①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②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③在时代的高起点上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2.文化对人的影响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①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本题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 1. ‎2018年6月9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遗产日的主题是“多彩非遗,美好生活”,主场城市活动在天津市举行。我国十分重视文化遗产保护,是因为它(  ) ①展现了世界文化多样性 ②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 ③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④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③符合题意,我国十分重视文化遗产保护,是因为它展现了世界文化多样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②表述错误,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传统文艺、传统思想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 ④表述错误,庆祝民族节日集中表达了本民族情感; 故选:B。 本题考查: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本题考查文化遗产保护的知识,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要学会善于运用排除法去除说法错误的选项。 ‎ 1. ‎2018年9月23日,我们迎来了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一个凝重的文化符号,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美好期许和重托。设立这个节日旨在(  )‎ A. 回归传统农耕文化,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 B. 树立鲜明的文化符号,弘扬中华农耕文明,助力农村振兴 C. 促进文化创新,推动农民成为文化创造主体 D. 以节为媒,扩大农耕文化影响力 ‎【答案】B ‎【解析】AD说法错误,应该是发展现代农业文明,而不是回归传统农耕文化,也不是扩大农耕文化影响力; B符合题意,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一个凝重的文化符号,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美好期许和重托。设立这个节日旨在树立鲜明的文化符号,弘扬中华农耕文明,助力农村振兴; C说法错误,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而不是推动农民成为文化创造主体; 故选:B。 本题考查:农业现代化和三农问题 ①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高产优质高效); ②把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与推进城镇化结合起来,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③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④实行“三权分置”改革,推进农村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项权利分置进行的一系列制度改革。 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协调城乡发展。 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考生在分析题肢的时候,要结合材料进行思考,注意排除错误选项。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本题难度适中。 ‎ 2.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如今,海峡两岸人民有着“青山一道共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种情感(  ) ①表明海峡两岸人民都赞同一个中国原则 ②表明爱国主义精神维系着华夏大地的团结统一 ③体现了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 ④表明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①不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海峡两岸人民都赞同一个中国原则; ②③正确,海峡两岸人民有着“青山一道共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种情感表明爱国主义精神维系着华夏大地的团结统一,体现了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 ④错误,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 ①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中国人民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考查我国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阐释事理的能力,解答时要仔细审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对应相关选择项,作出正确的选择。 ‎ 1.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茶文化揉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芬芳而甘醇。可见,茶文化(  ) ①是中华之特有文化 ②能坚持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③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④源于传统思想的深厚底蕴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D ‎【解析】①表述错误,茶文化产不是中华所特有的文化; ②符合题意,“中国茶文化揉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说明茶文化能坚持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具有包容性; ③符合题意,“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体现了茶文化的源远流长,“中国茶文化揉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芬芳而甘醇”又体现了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表述错误,茶文化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 故选:D。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 (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 ①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②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③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①含义:求同存异: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积极成分。 ②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的选项。 ‎ 2. 针对当前网络直播存在的低俗媚俗、斗富炫富、调侃恶搞、价值导向偏差等突出问题,根据有关部署,自2018年2月开始,国家网信办对网络直播平台和网络主播进行专项淸理整治,依法关停了一批严重违规、影响恶劣的平台和主播。这表明(  ) ①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依法取缔落后腐朽文化 ②要提供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着力发展大众文化 ③网络直播应积极传播正能量,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要维护网络传播的良好秩序,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直播空间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①表述错误,对待落后文化需要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而不是依法取缔; ②不合题意,材料不能表明要提供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着力发展大众文化; ‎ ‎③④符合题意,国家网信办对网络直播平台和网络主播进行专项淸理整治,依法关停了一批严重违规、影响恶劣的平台和主播。这表明网络直播应积极传播正能量,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维护网络传播的良好秩序,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直播空间; 故选:D。 本题考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文化市场对生活的影响 (1)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由于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令人忧虑的现象。 (2)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①政府: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②社会:从事文化生产的企业和创作者应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职业道德,加强行业自律,增强社会责任感;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本题为理解型选择题,可以采用释理法解题,就是依据材料提供的事例,对接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题干与题肢之间体现的事理相一致的就选。要特别注意挖掘材料中隐含的意思,对材料进行完整、准确的理解。本题难度适中。解答时注意排除错误选项和无关选项。 ‎ 1.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刻、更持久的力量。”我们的文化自信(  ) ①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②是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 ③来自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刻把握   ④是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①③符合题意,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②不合题意,“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是文化自觉的表现; ④不合题意,“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是文化自觉的表现。 故选:A。 本题考查: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1)含义: ①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②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2)表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3‎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文化强国,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的选项。 ‎ 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到党的前途命运,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牢牢把握在手中,我们要(  ) ①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②尊重公民的网络言论自由 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④将政治原则问题和学术观点问题同等对待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③符合题意,把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牢牢把握在手中,我们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②说法错误,自由是相对的,“尊重公民的网络言论自由”说法过于绝对; ④说法错误,要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笼统地说“将政治原则问题和学术观点问题同等对待”。 故选:B。 本题考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①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过程,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从根本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 ④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解答本题最快的方法为排误法,即排除题肢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这样既节省了答题时间,又提高了正答率。本题难度不大。 ‎ 2. ‎“我向所有美国人喊话--住的近的或远的,住在大城市或小城市的,从群山到群山,从大洋到大洋的所有美国人,听吧,你们再也不会被忽视了,你们的声音、希望和梦想描绘着美国的命运,你们的勇气、善意和爱永远指引我们的道路。一起,我们使美国更强大,我们使美国更富裕,我们使美国更骄傲,我们使美国更安全,是的,我们会让美国再次伟大”。特朗普在就职演说中这样宣扬,这一观点(  )‎ A. 准确说明了国家的本质属性 B. 揭示了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C. 抹杀了国家的阶级本质 D. 揭示了国家是民主和专政的统一 ‎【答案】C ‎【解析】A错误C正确,从国家的本质看,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特朗普在就职演说观点抹杀了国家的阶级本质。 B不符合题意,材料所述没有涉及“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D不符合题意,材料所述没有涉及“国家是民主和专政的统一”。 故选:C。 本题考查:国家与国家性质 1、国家的含义 ‎ ‎(1)从国家的本质看,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 (3)从国家的基本构成要素来看,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2、国家性质 国家的性质即国体,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国家的性质。因此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是看国家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手中,实行的是为哪个阶级服务的政策。 引文式选择题的题干一般是名言名句、成语典故、古文或者重要文件的某一个论述等,选项也从理解、分析、评价等角度设置,要求考生在弄明白引文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政治学原理对引文进行分析、理解、评价。解答引文式选择题,首先要认真阅读引文,弄清其含义和中心意思;其次要分析引文所考查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引文所要说明的道理,并把题干和选项联合起来分析,对材料进行整理概括和归纳;再次,分析引文时还要注意运用辩证的观点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 1.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在外交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深入人心,“一带一路”倡议得到积极响应,与周边国家关系不断改善,但是,由于世界并不太平,地区热点此起彼伏,各种反华势力贼心不死,使得中国在维护国家主权上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为此我们要(  ) ①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   ②维护民族团结 ③增强各民族在内的全体公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④反对国家分裂和外来势力的入侵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①②④正确,由于世界并不太平,地区热点此起彼伏,各种反华势力贼心不死,使得中国在维护国家主权上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为此我们要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维护民族团结;反对国家分裂和外来势力的入侵; ③不符合题意,选项增强各民族在内的全体公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主体是国家,而不是我们; 故选:D。 本题考查: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维护民族团结 1.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 (1)我国的国家利益主要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我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2)原因: 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当的、正义的。 ②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 2.维护民族团结: ①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②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此题考查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维护民族团结,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学生准确把握题干主旨,结合教材所学选出答案,也可运用排除法去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 ‎ 1. 一曲探戈的完美演绎,靠的是舞伴之间的互信与默契。20国集团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于1999年12月16日在德国柏林成立,成员由中国、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俄罗斯等19个国家以及欧盟组成。根据材料完成15-16题 按照国际组织的分类,G20属于(  )国际组织 A. 政府间    区域性    一般性的国际组织 B. 政府间    世界性    专门性的国际组织 C. 非政府间  区域性    一般性的国际组织 D. 非政府间  世界性    专门性的国际组织 ‎【答案】B ‎【解析】ACD错误,B正确,按照国际组织的分类,G20属于政府间、世界性、专门性的国际组织。 故选:B。 本题考查:国际组织 ①按照成员的性质,国际组织可以分为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②按照地理范围,国际组织可以分为世界性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国际组织。 ③按照职能范围,国家组织可以分为一般性国际组织和专门性国际组织。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识记及理解的能力,较为简单。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学习好文科的基础。学生要注意夯实基础,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以避免失分。 ‎ 2. 一曲探戈的完美演绎,靠的是舞伴之间的互信与默契。20国集团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于1999年12月16日在德国柏林成立,成员由中国、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俄罗斯等19个国家以及欧盟组成。根据材料完成15-16题 从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来看,下列G20成员中属于责任内阁制的有(  ) ①英国②法国③德国④俄罗斯⑤美国⑥日本 A. ①③⑥ B. ①⑥ C. ①⑤⑥ D. ②④⑤‎ ‎【答案】A ‎【解析】①③⑥符合题意,从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来看,英国、德国、日本属于责任内阁制; ②不合题意,法国是“半总统半议会制”国家,不属于责任内阁制; ④⑤不合题意,俄罗斯、美国属于总统制国家,不属于责任内阁制。 故选:A。 本题考查:现代国家的管理形式 责任内阁制: 责任内阁制,又称“议会内阁制“。是指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政权组织形式。18世纪初始于英国,由枢密院的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内阁制与议会制相适应。实行内阁制的国家,内阁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一个政党或几个政党联合组成,对议会负责并受议会监督。议会通过“不信任案“时,内阁必须总辞职,或提请国家元首下令解散议会,举行改选,以决定原内阁的去留。有的国家,虽称政府为内阁,但政府并不对议会负责而由君主或总统直接操纵,这不是内阁制,而是二元制的君主立宪制或总统制。 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属于知识的再认,难度不大。要求考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一定要夯实基础知识,强化记忆和理解。 ‎ 3. 英国王室是当今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王室之一,历经十个朝代,40位国王。现在的国王是伊丽莎白二世,92‎ 岁的她是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下列有关英国女王认识正确的是(  ) ①英王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总司令 ②拥有对政府行政权的监督控制权 ③承担国家元首礼仪性的重要职责 ④英王受到许多法律和惯例的严格限制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C ‎【解析】①③④正确,英王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总司令,承担国家元首礼仪性的重要职责,英王受到许多法律和惯例的严格限制。 ②错误,议会拥有对政府行政权的监督控制权。 故选:C。 本题考查:英国的政治制度 ①英国王权制度由来已久,17世纪末18世纪初,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妥协,在形式上继续保留君主,专制君主制逐渐向二元君主制和议会君主立宪制发展。国王成为虚位元首。 ②国王在英国的维系国民道德感情的重要象征,当今的英国国王从法律上讲,还具有至尊的地位和权力,承担国家元首礼仪性的重要职责,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总司令。 ③在政治实践中,国王的权力要受到一系列宪法性习惯的限制,实权大多由内阁或议会控制,英王只是根据内阁和议会的意思,照章办事而已。议会和内阁几乎所有的活动都在英王的名义下进行,可见它赋予了政府尊严和正统性,加强了政府活动的合法性。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识记及理解的能力,较为简单。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学习好文科的基础。学生要注意夯实基础,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以避免失分。 ‎ 1. 某班同学排演以“如何才能在本国政治舞台上发挥更大影响”为主题的政治短剧,下列“政党领导人”的台词反映了该国政治制度特征的有(  ) ①美国“民主党”领导人:我们得在与共和党的总统竞选中获胜才能获得执政的地位 ②英国“工党”领导人:我们可联合几个党派形成议会的多数派组成多党联合政府 ③法国“共和国前进党”领导人:我们可夺得议会的多数席位后再由议会产生总统 ④美国“共和党”领导人:我们可在国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成为多数党,从而主导国会事务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①正确,美国“民主党”领导人:我们得在与共和党的总统竞选中获胜才能获得执政的地位。说明美国两党制主要表现在总统选举上,竞选获胜的政党为执政党。这符合美国政治制度特征。 ②错误,英国首相是内阁首脑,居实际行政首长的地位。按照惯例由在大选中获得下院多数议席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因此“英国“工党”领导人:我们可联合几个党派形成议会的多数派组成多党联合政府”说法错误。 ③错误,法国总统由普选产生。因此“法国“共和国前进党”领导人:我们可夺得议会的多数席位后再由议会产生总统”说法错误。 ④正确,美国“共和党”领导人:我们可在国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成为多数党,从而主导国会事务。说明美国两党制为在野党对执政党实施监督和制衡提供了机制保障。这符合美国政治制度特征。 故选:B。 本题考查:美国政治制度 美国是联邦制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为总统制,实行三权分立与制衡相结合的政治制度和两党制的政党制度。 ‎ ‎(一)两党轮流执政。共和党和民主党两党长期轮流执政。在美国虽然其他的一些小的党派但是都无法动摇两个大党的地位。两党制主要表现在总统选举上,竞选获胜的政党为执政党,失败者为在野党。美国两党制为在野党对执政党实施监督和制衡提供了机制保障。这种两大政党的“跷跷板游戏”成为美国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 (二)三权分立。美国实行分权与制衡的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国会、总统、法院掌管,三个部门行使权力时,彼此互相牵制,以达到权力平衡。 本题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 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美国各州拥有的权力是(  )‎ A. 以地方名义征税 B. 管理州内工商业和劳工 C. 调控州际及对外贸易 D. 组织警卫力量和维持治安 ‎【答案】C ‎【解析】ABD不符合题意,一般而言,州的枚力主要是处理本州范国内的事务,例如:以地方名义征税,管理州内工商业和劳工,组织警卫力量和维持治安等。ABD是各州拥有的权力,排除; C符合题意,调控州际及对外贸易属于联邦的权力,调控州内贸易是各州的权力,故入选 故选:C。 题目考查:美国的联邦制; 美国的联邦制: ①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享政治权力。联邦政府行使宪法“列举的权力”,以及根据联邦最高法院解释可以从“列举的权力”中引申出来的权力,如调控州际及对外贸易、宣战、制定条约、发行货币等。州政府拥有“保留的权力”,如以地方名义征税、管理州内工商业和劳工、组织警卫力量、维持治安等。  ②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在各自的权力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联邦政府设有最高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有统一的宪法和法律,是国际交往的主体。各州政府也有自己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有自己的宪法、法律。联邦政府不能任命州政府的官员,不能监督、考核州政府的施政行为。州政府也不得干涉联邦政府事务。  ③联邦地位高于州。各州的宪法、法律,若与联邦宪法和法律发生冲突,联邦宪法和法律优于州的宪法、法律。 题目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 2. 三权分立是美国联邦政府组建和运行的基本原则,其核心内容是权力(  ) ①分立 ②平等 ③制约 ④平衡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D ‎【解析】①③④正确②错误,三权分立是美国联邦政府组建和运行的基本原则,其核心内容是分立、制约、平衡。 故选:D。 本题考查:美国政治制度 美国是联邦制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为总统制,实行三权分立与制衡相结合的政治制度和两党制的政党制度。 ‎ ‎(一)两党轮流执政。共和党和民主党两党长期轮流执政。在美国虽然其他的一些小的党派但是都无法动摇两个大党的地位。这种两大政党的“跷跷板游戏”成为美国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 (二)三权分立。三权分立是美国联邦政府组建和运行的基本原则,其核心内容是分立、制约、平衡。权力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国会、总统、法院掌管,三个部门行使权力时,彼此互相牵制,以达到权力平衡。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识记及理解的能力,较为简单。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学习好文科的基础。学生要注意夯实基础,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以避免失分。 ‎ 二、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0分)‎ 1. 材料一:2018年10月8日中央电视台推出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正式开播,节目从习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用历史视野和世界眼光,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尤其节目以《一枝一叶总关情》作为序幕,无不透露着满满的文化自信。五千年时光,铸就泱泱华夏文明,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注入了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材料二:古语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为人需要品德,从政需要官德,治国需要每一个人都有内化于心、外现于行的核心价值观。千百年来,中国的文化一直强调“德”这个字,走进新时代,国强民富离不开道德这一精神坐标,也离不开道德这一强大的精神力量。每一个人都应当在感受平“语”近人中,读懂修德、立身的新时代意义,自觉在勤学、明辨、笃实中锤炼崇高道德,进而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思想后盾。节目受到了全国人民群众的喜爱,掀起了老中青不同年龄阶段群众的讨论热潮,该节目已成为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平”语近人》热播,给文艺创作者什么启示?‎ 结合材料二,分析作为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青年学生应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答案】【小题1】(1) ①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体现时代精神。 ②发挥大众传媒的文化选择、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促进文化创新。 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文化自信。 ④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以纪录片的形式呈现人民眼前,促进了文化内容与形式上的创新。 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弘扬正能量,奏响主旋律,激发了观众的民族情感和爱国情怀,进而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思想后盾。 (2) 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②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小题2】‎ ‎【解析】(1‎ ‎)本题为启示类主观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平“语”近人》给文艺创作者什么启示。依据材料中“节目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旨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启示文艺创作者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体现时代精神。“中央电视台推出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正式开播”,启示文艺创作者要发挥大众传媒的文化选择、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促进文化创新。“尤其节目以《一枝一叶总关情》作为序幕,无不透露着满满的文化自信”,启示文艺创作者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文化自信。“节目受到了全国人民群众的喜爱,掀起了老中青不同年龄阶段群众的讨论热潮,该节目已成为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启示文艺创作者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以纪录片的形式呈现人民眼前,促进了文化内容与形式上的创新。“五千年时光,铸就泱泱华夏文明,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启示文艺创作者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本题为措施类主观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二,分析作为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青年学生应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材料信息“治国需要每一个人都有内化于心、外现于行的核心价值观”说明青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千百年来,中国的文化一直强调“德”这个字,走进新时代,国强民富离不开道德这一精神坐标,也离不开道德这一强大的精神力量”说明青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1)本题为启示类主观题,解答本题: 1.快读材料抓中心。在审材料时首先需要运用快速阅读法,边阅读边理解,迅速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体对象、性质状态、因果关系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题眼),提炼中心,归纳主题,围绕中心做文章。 2.阅读设问抓关键。命题的意图、指向、要求等均在设问中,考生必须仔细审读设问,抓住关键词语,读懂题意,才能准确把握命题意向。一些材料多、文字长、信息量大、层次结构复杂的论述题,不妨先审设问,再返回去对照阅读材料,有了设问的指向和提示,就很容易抓住材料的中心观点。 3.回归教材选依据。从记忆中搜索那些与材料、设问相关的理论知识,选定解题的依据:包括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时事知识。 4.紧扣题意作解答。一要注意把握答题角度,抓住中心和关键,切忌离开材料和设问泛泛而谈;二要体现辩证思维,要全面、准确、发展地看问题;三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紧密结合,根据观点分析材料,通过材料推导、印证观点;四要言简意赅,具有逻辑性,恰当使用政治术语。 (2)本题为措施类主观题,解答措施类试题一般“一审、二定,三落实”的方法。所以“一审”就是要审读设问和材料,明确设问和材料所包含的信息。“二定”在审读的基础上,依据材料信息或者设问信息,明确此题的知识指向和主体指向。“三落实”就是通过对材料和设问的分析,实现从设问到教材知识的落实,明确具体的知识体系。 ‎ 1. ‎2018年9月18日第73届联合国大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拉开帷幕。来自193个会员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齐聚一堂,阐述各自对世界问题的看法。‎ 新闻播报小组收集与会各国政治体制等方面的基本资料,假如你是该小组的记录员,请把下表填写完整。 ‎ 国家 政权组织形式 国家结构形式 政党制度 英国 法国 美国 中国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议会制的国家,法国也曾经在历史上实行议会制,法国资产阶级政权建立后,经历了共和制、帝制、君主立宪制、议会共和制、总统制和半总统制等政权组织形式。 运用国体和政体的关系的知识,对法国政体的调整进行说明。法国政体的这种变化,对我们有何政治启示?‎ ‎【答案】【小题1】(1) ‎ 国家 政权组织形式 国家结构形式 政党制度 英国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单一制 两党制 法国 民主共和制半总统制 单一制 多党制 美国 总统制 联邦制 两党制 中国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单一制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 ①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并服务于特定的国体。适当的政体能够巩固国体,不适当的政体会危害国体;法国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其政体调整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②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一个国家采用何种政体还受: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人口素质、发展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同一国体可以采用不同政体。法国是根据本国国情对其政体进行调整的。 ③启示:一个国家必须根据本国国情选择和完善政治制度,不能照搬别国的政治制度的模式。‎ ‎【小题2】‎ ‎【解析】(1)本题为填空题,要求学生组收集与会各国政治体制等方面的基本资料,并填写完整图表。学生可根据教材知识直接填写即可。 (2)本题为分析说明类主观题,要求学生运用国体和政体的关系的知识,对法国政体的调整进行说明。并说明法国政体的这种变化,对我们有何政治启示。本题考点明确,学生可从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并服务于特定的国体;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不能照搬别国的政治制度的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作答。 (1)本题为填空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识记及理解的能力,较为简单。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学习好文科的基础。学生要注意夯实基础,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以避免失分。 (2)本题为分析说明类主观题,实则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材料信息来反思所学的内容,以此来加深知识的掌握程度。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就可做好本题。考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一定要夯实基础知识,强化记忆和理解。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