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4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考二轮复习专题11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教案(全国)
2018 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 11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教案 一、考情分析 考点 考情分析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辩证的否定观与创新意 识 从命题内容上看,重视重点原理与方 法论的考查,联系的普遍性、整体与部分 的关系、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对立统 一、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在高考中所 占比重较大。 从考查形式上看,主要以主观题的形 式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 也有大量选择题。 在复习备考中要注意:(1)结合“一 带一路”建设、亚投行的设立等考查联系、 发展、矛盾的观点,结合我国的区域发展 规划考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2)结合中 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上海等四个自由 贸易区等,考查发展的状态和趋势、矛盾 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等考点。 (3)通过对古诗词的理解考查量变和质变、 对立统一等哲学观点。(4)结合“互联网 +”战略、“中国制造 2025”“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等,考查创新的哲学依据和作 用。 二、体系构建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授课过程 考点精析 考点一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原理内容 方法论 联 系 的 普 遍性 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 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坚持联系的观点,反对孤立的 观点 联 系 的 客 观性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 意志为转移;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 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 物,切忌主观随意性;发挥主观能 动性,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 新的具体联系 联 系 的 多 样性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 也是多种多样的 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 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 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整 体 与 部 分的关系 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 分,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整体的功能 状态及其变化影响部分。 ②整体由部分构成,关键部分的功能 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 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 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系 统 优 化 方法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 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具有整体性、有 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的特征 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 物;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 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 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温馨提示:关于“联系”的考查中经常出现的几个误区 (1)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并非任意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也就是说只有进 入矛盾统一体内部的两个事物才存在着联系。 (2)联系具有客观性,并不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 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整体功能并非一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只有整体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科学、有序组合 时,才能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4)一般来说,部分不能决定整体,但是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 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温馨提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的关系”,也不是“整 体和部分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从事物的性质上来讲的,二者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 别的关系。任何一个事物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共性决定事物的基本性质,个性揭示事物之间 的差异性。而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是从范围上来讲的,可见,它们有根本的区别。 2.系统与要素 系统的基本特 征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整体性 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 的每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 有序性 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系统的各要素 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 内部结构的优 化趋向 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整体的功能不是 部分的简单相加,要争取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用 综 合 的 思 维 方 法 来 认 识 事 物 误区诊断 1.系统优化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 2.事物的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 3.事物联系是创造出来的。( ) 4.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 ) 5. 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 6.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 提示 1. × 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2.× 事物的整体功能并不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内部结构优化时,大于,否则, 会小于。 3.× 联系是客观的。 4.× 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5.× 联系是普遍的,但也是有条件的。任何事物都处于联系之中,但并非任何两个 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6.× 关键部分的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考点精析 考点二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原理内容 方法论 发展的普 遍性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 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发展具有普 遍性 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 静止地看问题 发展的实 质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坚持 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 事物的成长 发展的趋 势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 是曲折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 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 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 困难 发展的状 态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 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 必然结果;事物的发展就是由量变到 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 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 创造条件;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 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坚持适度 原则 知识链接:正确把握联系、发展、矛盾之间的联系 (1)正是由于事物的普遍联系,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才构成了事物的运动、 变化和发展。没有联系,就没有发展。 (2)事物的内部联系,就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事物的 外部联系,就是事物的外部矛盾即外因,它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 (3)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事物的发展是内 外部矛盾共同作用的结果,矛盾是联系的根本内容。 误区诊断 1.发展的实质是新出现的事物战胜旧事物。( ) 2.新事物的力量总是强大的。( ) 3.任何事物的量变引起的质变都是前进上升运动。( ) 4.善、恶的积累必导致相应的质变。( ) 5.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是战争发展过程中的质变。( ) 6.以新形式出现的事物,有远大发展前景。( ) 提示 1. × 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判定新旧事物不能以出现的早晚做标准。 2.× 新事物一开始力量弱于旧事物。 3.× 质变有上升的、前进的,也有下降的、倒退的。 4.× 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善、恶的积累不一定会导致相应的质变。 5.× 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是战争发展过程中的量变。 6.× 判断事物是不是新事物,不能以形式的新旧来判断,以新形式出现的事物不一 定就是新事物,也不一定具有远大发展前景。 拓展升华 与普通微信群不一样,“日行一善”微信群有个特别的群规,群友发出的红包不能抢。 所有微信红包里的钱,都被用来帮助贫困人群,日行一善,积小善成大善,弘扬社会正能量。 材料表明 ①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②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 ③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因时而变的 ④量变引起质变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日行一善”微信群用红包来帮助贫困人群,这体现了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 择;日行一善,积小善成大善,这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③的说法过于绝对,④ 的说法错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上升性。正确答案是 A。 考点精析 1.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原理内容 方法论 矛 盾 的 同 一 性 和 斗 争性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 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是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全面地看问题 矛 盾 的 普 遍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矛盾贯 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承认矛盾,分析矛盾, 揭露矛盾,寻找正确方法解 决矛盾 矛 盾 的 特 殊性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 有其特点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 盾 普 遍 性 与 特 殊 性的关系 ①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 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 性包含着普遍性。②相互转化。二者 在不同场合下可以相互转化 要坚持从个性到共性, 再从共性到个性的认知顺序。 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具 体的历史的统一 主次矛盾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 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 件下相互转化 矛 盾 主 次 方 面 的 关 系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 主要方面决定的。二者相互依赖、相 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 统一,看问题、办事情既要 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 主流。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 论和均衡论 知识拓展:矛盾观点在实践中的应用 (1)“既……又……、虽然……但是……、双赢、双刃剑、成就、困难、机遇、挑战、 相反相成”此类语言哲理是:矛盾是对立统一,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2)“根据……特点,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优势、特色、特征”, 此类关键词的哲理是: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试点、推广、抓好典型、一般号 召和个别指导”,此类语言哲理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统一。 (4)“第一(要务)、重点、关键、首要(问题)、中心、重心、重中之重、突破口、根本 途径、主题、核心”,此类语言哲理是: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办事情要 抓重点和关键。 (5)“主流、主体、方向、大局、认清形势、大于、强于、总体上、总的”此类语言哲 理是: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性质、利大于弊、本质”此 类语言哲理是: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2.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关键词法区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主要矛盾多用重点、关键、中心、重中 之重、主题、第一要务等词语。矛盾的主要方面多用主流、主体、性质、方向、大局、总的 来看、利弊、本质等词语。 (2)方法论的区别:主次矛盾用于解决问题,侧重分析“怎么办”;矛盾主次方面用于看 待问题,侧重分析“如何评”。 误区诊断 1.抓住主流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 2.矛盾的个性表现共性并优于共性。( ) 3. 系统优化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 4.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 提示 1. ×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2.× 个性表现共性,但说其优于共性是错误的。 3.× 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4.×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拓展升华 毛泽东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指出:“一个人的工作,究竟是三分成绩七分错误, 还是七分成绩三分错误,必须有个根本的估计。如果是七分成绩,那么就应对他的工作基本 上加以肯定。把成绩为主说成错误为主,那就完全错了。”从唯物辩证法看,这里强调的是 ①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②无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就不能正确认识矛盾 ③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转化 ④在认识矛盾时须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察矛盾的主次方面。本题考查矛盾主次方面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正确认 识矛盾的主次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地位和作用。做此类题既要分析选项,又要仔细的阅 读材料,领会材料的主旨,才能确定出正确的答案。 考点精析 考点四 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 1.辩证否定观 原理内容 方法论 辩证否定 观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辩证 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辩证否定的 实质是“扬弃” 树立创新意识 辩证法的 革命批判 精神 辩证法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 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 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 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 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 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 命的和创新的 ①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 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 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抛 弃旧的) ②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 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 观念,开拓新境界。(关注新的) 2.创新有哪些要求 (1)一实: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 (2)二破: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3)五新: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 境界。 温馨提示:创新的理论依据 (1)唯物论:创新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树立创新精神既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2)辩证法:①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方 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 成长。 ②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③辩证法的本质是革命的批判的创新的,要求 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开拓新 境界。 (3)认识论: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 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误区诊断 1.体现了创造性思维能检验和发展真理。( ) 2.辩证否定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否定。( ) 3.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状态。( ) 4.发展的过程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 ) 5. 从哲学上看,新常态体现了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根本否定。( ) 提示 1. × 创造性思维并不能检验和发展真理,只有实践才能检验和发展真理。 2.× 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3.× 事物发展的状态是量变和质变。 4.× 发展是辩证否定的发展,实质是“扬弃”。 5.×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新事物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 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拓展升华 某市打造北斗卫星导航功能型平台,初步建成智能公交应用、高精度位置服务等六大应 用系统和产业技术创新基地等,部署完成了 78 275 台北斗终端,产品商业性开发应用取得 显著成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在应用中得到进一步完善。这表明( ) ①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科技创新价值的重要体现 ②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 ③科技创新以思想观念的创新为先导 ④科技创新总是通过吸收、改造传统技术而实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打造北斗卫星导航功能型平台,建应用系统和产业技术创新基地,部署完成 78 275 台北斗终端,产品商业性开发应用,这是通过科技创新转化为生产力的体现,①当选;北斗 卫星导航系统在应用中得到进一步完善,表明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 ②当选,答案为 A;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先导,③错误;科技创新需要正确 对待传统技术,但非“总是通过吸收、改造传统技术而实现”, ④错误。 巩固练习 “全面二孩”是我国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和完善,顺应了群众期盼,有利于社会和谐稳 定。专家表示,“全面二孩”可调节人口结构,缓解人口老龄化,不会导致人口暴涨。为确 保“全面二孩”政策的有效实施,与之相关的配套政策应该成为各级政府下一步行动的焦点。 这说明( ) ①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②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创造新的联系 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要坚持主观符合客观,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为确保“全面二孩”政策的有效实施,与之相关的配套政策应该成为各级政府下 一步行动的焦点,这说明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全面二 孩”是我国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和完善,顺应了群众期盼,说明联系是多样的,要一切以时 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①错误,联系是普遍的,但并不是任意事物 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②错误,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一种新的 具体的联系;本题正确答案为 B。 五、作业布置 1.完成同步练习 2.预习专题 12 六、反馈总结 本节课内容理论性强,在讲解过程中应注意深入浅出,循序渐进,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