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福建省宁德市2017届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质量检查文综政治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解析版】福建省宁德市2017届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质量检查文综政治试题

福建省宁德市2017届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质量检查 文综政治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N国的王强在M国留学,2016年M国与N国的汇率为1:5.5,王强的留学费用需要44万N国货币。进入2017年以来,N国货币对M国货币升值10%。假如其他条件不变,2017年王强的留学费用将会 A. 增加N国货币44 000元 B. 增加N国货币40 000元 C. 减少N国货币40 000元 D. 减少N国货币44 000元 ‎【答案】C ‎【点睛】本题以近期汇率变动为背景考查汇率变动的影响,主要从贸易、消费、投资和外债等方面考虑。解答本题时将美元持续升值对中国经济产生多方面的影响理解为人民币贬值对本国的作用,是对外汇和汇率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人民币贬值,利出口,不利于进口;利吸引外国留学生来我国留学和旅游;利吸引外资;利回收外债。‎ ‎2. 马云的阿里巴巴在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领域取得成功后,又推出全球首个虚拟现实购物系统产品“VR Pay”。不管是购物、直播还是游戏,用户再也不用取下VR眼镜,拿出手机,打开支付应用付钱,而是可以直接通过触控、凝视、点头等交互方式,在3D虚拟现实中完成支付。这表明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 ‎②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 ‎④消费对生产起导向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的知识。全球首个虚拟现实购物系统产品“VR Pay”的应用,能够使用户的支付更便捷,故①③入选。选项②④强调的是消费的反作用,与题意不符。故答案选B。‎ ‎【点睛】高考对生产与消费辩证关系的考查主要侧重在辨别上。这种辨别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所谓宏观层次就是分析材料反映的是生产决定消费,还是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所谓微观层次就是分析材料反映了生产决定消费的哪一具体表现或者消费反作用于生产的哪一具体表现。‎ ‎3. 2016年9月22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完善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有关所得税政策的通知》。《通知》规定,选择技术成果投资入股递延纳税政策的纳税人,投资入股当期可暂不纳税,允许递延至转让股权时,按股权转让收入减去技术成果原值和合理税费后的差额计算缴纳所得税。这一规定的传导路径是 ‎①降低技术成果投资入股税收负担 ‎ ‎②进一步激发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③促进国家创业创新战略的实施 ‎ ‎④实施技术入股方面的税收优惠 A. ①→④→②→③‎ B. ④→①→②→③‎ C. ①→③→④→②...‎ D. ④→②→③→①‎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知识。该规定对技术入股实行优惠,会降低技术成果投资入股税收负担,激发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国家创业创新战略的实施,故答案选B。‎ ‎【点睛】推导类试题,可采用首尾法进行确定。即先确定第一个题肢或者先确定最后一个题肢,如果先确定第一个题肢,可以以此往后推,如果是先确定最后一个,可以以此往前推。同时要注意排除错误选项,按此步骤,基本上可以确定正确答案。‎ ‎4. 2017年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深化之年。从国务院扶贫办公布的数据看,2016年中央和地方在扶贫上合计投入了1 000亿元,2017年中央财政扶贫资金预算继续保持较大幅度增加,确保2017年再脱贫1 000万人以上。该举措 ‎①是增加财政支出来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 ‎②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 ‎③表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 ‎④能够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财政的作用的知识。我国政府加大对扶贫脱贫领域投入力度,着力改善民生,②④对该举措表述正确,入选。材料中的财政支出没有涉及国民经济的运行问题,不选①;国家财政投入扶贫工作,涉及的是国家宏观调控,不涉及市场的作用,排除③。答案选C。‎ ‎5. 2017年1月16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以在2017年2月14日前通过两部门官网提出意见。这一做法 ‎①表明公民可以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②体现了我国政府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态度 ‎③有利于保障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 ‎④有利于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公民的政治参与、民主决策的知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公布《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是公民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有利于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故①④人选;②表述错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政府的工作方法,为人民服务才是政府的工作态度;材料并未涉及民主管理,故③与材料无关。故答案选B。‎ ‎6. 截至2016年9月30日,西藏全区684个乡镇除2个乡因交通问题未建成开通外,其余682个乡镇实现了光网全覆盖,迎来了光网通信新时代。西藏迎来光网通信新时代,有利于 ‎ ‎①推动西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 ‎②保障西藏人民基本的政治权利 ‎③逐步消除民族隔阂和民族差别 ‎ ‎④改善农牧区的生产与生活条件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④‎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处理民族关系原则的知识。西藏迎来光网通信新时代,有利于促进西藏的社会经济发展,改善藏民的生产与生活条件,①④符合题意,入选。 西藏迎来光网通信新时代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没有直接关系,不选②。③说法错误,不选。故本题答案选D。‎ ‎7. 2016年12月31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俄罗斯和土耳其起草的叙利亚停火决议。安理会坚定致力于维护叙利亚的主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对俄罗斯和土耳其为协助叙利亚实现停火而开展的调解努力表示赞赏。由此可见 ‎①国际组织能够促进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 ...‎ ‎②俄罗斯和土耳其有着共同的国家利益 ‎③联合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 ‎④安理会维护了叙利亚的独立权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的知识。俄罗斯和土耳其共同起草叙利亚停火决议,表明了②;安理会通过叙利亚停火决议,表明了③;叙利亚问题是叙利亚政府与叙利亚反对派之间的问题,材料不涉及联合国促进国家间的交流,也不涉及叙利亚的独立权,不选①④。答案选C。‎ ‎8. 唐太宗主张“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他还被尊为“天可汗”。明太祖及明成祖也承认“胡汉一家”“华夷无间”“抚宇如—”。这些主张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必须坚持中华各民族文化—律平等的原则 ‎ ‎②要充分:认识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③中华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之瑰宝和民族之骄傲 ‎④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中华文化的特点的知识。材料主要体现了唐明两个朝代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尊重,①③符合题意;②④与题意无关,不选。答案选项B。‎ ‎9. 在近几年的清明节期间,有不少商家在购物网站上开通了“代客扫墓”和网上祭拜的服务。然而,这却 引来了热烈的社会争议。有人认为,社会和科技发展,民俗也需要发展,微信能拜年,也能直播“代扫”。有人认为,“代客扫墓”偏于商业化,缺乏真情实感,没有诚意,流于形式。“代客扫墓”惹争议,说明 A. 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B. 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C. 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 D. 真理是具体的,往往会因人而异 ‎【答案】C ‎【解析】本题中主要考查的是影响认识的因素的知识。“代客扫墓”惹争议,表明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C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真理是客观的,不会因人而异,D错误。故答案选C。‎ ‎10. 下图漫画启示我们 ‎①发挥局部的作用,促进名校发展 ‎②坚持发展的观点,做强做大名校 ‎③树立全局的观念,发展普通学校 ‎④坚持全面的观点,均衡教育资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11. 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强调,我们这一代人依然在长征,今天的长征同当年的红军长征相比,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走过的新长征之路相比,虽然环境、条件、力量等方面都有差别,但都是具有开创性、艰巨性、复杂性的事业。这表明 ‎ ‎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 ‎②矛盾双方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③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 ‎ ‎④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的知识。 今天的长征同当年的红军长征相比,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走过的新长征之路相比,存在着环境等方面的差别,体现了矛盾的斗争性和特殊性,都是具有开创性、艰巨性、复杂性的事业,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和共性,故②③符合题意。①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选C。‎ ‎12. ‎ 北京市政府常务会议2017年1月4日审议通过《宣布失效一批市政府文件的决定》,北京市政府开展了第一批政府文件清理工作,共有689件市政府文件被宣布失效。从唯物史观看,宣布部分已有文件失效,其原因有 ‎①文件所建立的生产关系已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②文件所涉及的相关制度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 ‎③文件作为社会意识应随经济社会发展而变化 ‎④文件所涉及的法律制度没有为经济基础服务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社会基本矛盾的知识。 文件属于社会意识和上层建筑,不属于生产关系,故②③符合题意,①不符合题意;上层建筑都为经济基础服务,只涉及是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还是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④错误。故答案选C。‎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60分)‎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生态文明、环境保护一直是人民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战略高度加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达100多次,李克强总理多次做出重要批示。党中央、国务院对解决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有着坚定的决心和坚决的行动,着力解决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环境问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环境质量改善的获得感。‎ 材料二 2017年是《大气十条》第一阶段的收官之年。《大气十条》实施三年多来,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改善。但由于我国经济结构更加偏重、能源结构更加依赖一枚为主的化石燃料、单位面积人类活动强度和污染排放强度也更高,环保工作仍处于负“重”前行阶段。下一步,国家将强化污染防治措施,提高行业排放标准,加强排污许可管理,严格依法对违规排污企业实施停产整治。同时,公众应自觉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为天更蓝气更清贡献力量。‎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解决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职能的知识,分析如何实现“天更蓝空气更清”。‎ ‎【答案】(1)①解决大气污染的环境问题,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②有利于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③有利于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④有利于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⑤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①切实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通过宏观调控、市场监管,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②切实履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防治污染,优化生态环境。③切实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加强环保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引导人们树立环保意识。‎ ‎【解析】本题以生态文明、环境保护一直是人民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为话题,从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设题考查,主要考查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发展观、政府职能的知识。‎ ‎(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解决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的意义,属于意义类的解答题。考生可以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 ‎(2)‎ 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职能的知识,分析如何实现“天更蓝空气更清”,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本题难度不大,因为设问限定为政府的职能,因此考生可以从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生态建设职能的角度进行说明即可。‎ ‎【点睛】意义类解答题的解题方法:‎ ‎(1)回归教材法。...‎ 回归教材法即主要根据课本基础知识(直接的、间接地)来解答题目的设问。课本基础知识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命题者总是想通过这个题目考查学生相应知识和运用能力。因此,回归教材应该是解题的一个重要切入口,意义类高考题也不例外。看到一个意义类题目,学生首先应该思考,教材上关于本题目的内容有哪些?有些意义类题目本身在教材上就能直接找到答案,而有些意义类题目教材上虽然没有具体阐述,但学生也能从教材有关基础知识中找到解题的切入点。‎ ‎(2)材料分析法 材料分析法,也称内容分析法,即根据设问和材料内容反映的方面作出对应分析。意义类高考题一般都是在一定的背景材料下设置问题的,而背景材料呈现的事件、材料中所采取的措施或对策等,往往又蕴含着有关要求学生分析的“意义”的丰富信息。因此,材料分析是解答意义类高考题的一个重要切入口生在答题过程中有必要对材料高度重视,进行仔细阅读,甚至逐句分析,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充分提取材料中每一个有关“意义”的信息点,加以分析、归纳、提炼,再组织成完整的答案。‎ ‎(3)角度分析法:‎ 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同一个事件、同一种措施或同一套方案,从不同的角度看,往往能发现其独特的意义与特有的影响来。因此,找准角度也就成了解答意义类高考题的一个切入口:从这个角度看,具有哪些意义?从那个角度看,又具有哪些意义?特别是对那些开放性比较大,综合性比较强的意义类题目,更加需要学生能在解答过程中注意找准角度,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意义,角度找得越准、越全面,答题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也就越高。‎ ‎(4)明确对象法 明确对象法也称客体分析法,即受它“意义”对象,分别所具有的意义生在分析意义类高考题时,通常也需要把题目要求我们进行分析的事件、措施或对策等放在与人(或与人有关的事)的关系当中来考察,即考虑对“谁”有意义?这也是解答意义类高考题的一个常用方法。意义类考题中常用对象主要有:对国家的意义、对企业(经营者)的意义,对个人(经济生活中有劳动者、经营者、消费者、农民,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有公民)的意义。有时还可以把对象的范围扩大,如对市场、资源、农业、产业结构、社会等具有的意义。‎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7年1月22日发布的第三十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4 299万人。‎ 青少年因其与互联网天然的缘分,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互联网发展新规律的发现、新技术的创造、新应用的使用,都离不开青少年这一富有开拓意识和创新意识的群体。而当代青少年的成长进一步也深深嵌刻在互联网中,其思想观念的塑造、求知求学的满足、社会融入的实现,都离不开互联网这一新的家园。‎ 网络既给青少年提供了各种便利,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但同时也使他们的身心发展,处于广泛传输的不良网络信信息、缺乏道德自律的网络行为的严重威胁中。当前,网络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危害,远不止常见的网瘾、色情内容泛滥等。未成年人遭脱衣殴打被拍裸照上传网络的事件,近年来并不少见,凸显网络不良信息泛滥和社交网络缺乏规范,以及线下暴力通过网络非法传播给青少年带来严重的危害。如不尽快加强治理,恶劣的网络环境不仅可能扭曲一些青少年的价值观,还可能诱发更多未成年人越过法律边界。‎ ‎(1)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作用的知识,分析青少年的开拓意识和创新意识对互联网发展的意义。‎ ‎(2)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政府和互联网企业应如何净化互联网空间,守护青少年成长。‎ ‎(3)学校举行“互联网时代青年的机遇与责任”主题论坛,请你就此列出发言要点。(两条,每条10—30个字)‎ ‎【答案】(1)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自动创造性,意识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发挥青少年的开拓意识和创新意识,能够促进互联网新技术的创造,推动互联网新应用的使用,推动互联网的发展。③④‎ ‎(2)政府: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事业,提高青少年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增强其辨别是非的能力;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正确引导;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主旋律,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互联网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加强监管,生产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3)①要坚定理想和信念,把握机遇,实现人生价值。②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有序参与政治生活。③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能力。④自觉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以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为话题,从文化生活和哲学生活设题考查,主要考查的是意识的作用、加强文化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 ‎(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作用的知识,分析青少年的开拓意识和创新意识对互联网发展的意义,属于意义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意识作用的知识,因此考生可以从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和人能够改造世界两个角度进行说明即可。‎ ‎(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政府和互联网企业应如何净化互联网空间,守护青少年成长,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主体限定是政府和企业,因此考生从国家的角度主要是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科学教育和文化事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角度进行说明;从企业的角度主要是承担社会责任、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的角度进行说明即可。‎ ‎(3)本题以学校举行“互联网时代青年的机遇与责任”主题论坛为话题,要求考生就此列出发言要点,属于开放型解答题。考生所提建议只要符合主题,而且是两条,且每条10—30个字即可。‎ ‎【点睛】政治主观题的答题要求:‎ ‎(1)联想相关知识:通过审设问明确要考查的知识点或知识范围,然后通过审材料,确定要调动和运用哪一个,或哪几个知识点。在联想相关知识时,除了运用设问中所要求的知识点外,还要从该知识点的知识网络中调动一些能解答该题的相关知识点。或者将该知识点分解为几层意思,并以每层意思作为小论点来展开分析,分析中应结合材料中相关信息(即材料语言)。这种情况在解答“怎样体现”类的试题时经常用到。‎ ‎(2)拟写提纲:通过审题,明确了答题的类别、设问的主体,以及考查的知识范围和题意后,必须在草稿纸上拟写提纲,这个提纲不要求写出每个要点的完整意思,只要求写出提示性的字或词。然后,依据这个提示性的提纲逐条写出答案要点。‎ ‎(3)组织答案要点:整个答案必须是教材语言、材料语言、时政语言的有机结合,但每个答案要点不强求三种语言结合,可以是一种语言,也可以两种语言的结合。‎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