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4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文)试题 Word版
湖南省邵东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思想政治(文科) 命题人:李婷 审题人:尹俊赞 本试题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量90分钟,总分100分 第Ⅰ卷(客观题6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经文化,从本质上看是华夏先人观天文、察地理,比人事,远取诸物,近探诸身的智慧。材料表明( ) ①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② 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③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④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2.2018年8月13日至20日中国首次承办了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本届大会围绕“学以成人”为主题,着重开拓了人的多重维度,并探究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哲学家们不断反思、探究重大哲学问题说明( ) ① 哲学能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② 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③ 哲学给人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④ 探索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哲学家的使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哲学史上存在着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但从基本派别来看,则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下列能体现两大阵营之间的分歧的是( ) ① “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 ②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与“物是观念的集合” ③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④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要“不忘本来、吸收未来” ,要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这体现了真正的哲学( ) ① 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具有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 ② 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不同程度反映各个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③ 是“科学之科学”,为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④ 由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决定,把握了所处历史时代的脉搏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5.“以功用论哲学,则哲学之价值失。知识之最高之满足,必求诸哲学”。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 人们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都和一定的哲学智慧相联系 ② 哲学价值在于以正确的世界观为研究对象 ③ 离开具体科学知识,哲学就会失去其价值 ④ 具体科学离不开哲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指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该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 ①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 ②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一般规律 ③坚持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④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从漫画《各有所求》中矿工为了安全所作出的不同选择,我们能够体会出( ) 安全手册 ① 离开哲学的指导实践就会失败 ②世界观影响人们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 意识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④ 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根本对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某软件启动图片“变脸” 引发广泛关注。其背后的秘密是中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正式交付投入使用,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更加精确地开展天气监测与预报预警、数值预报、气候监测。这再次印证了( ) ① 一切物质都具有可知性 ② 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③ 人的认识无限,可以穷尽对世界的认识 ④ 哲学产生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个命题告诉我们( ) 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10.2015年8月10日有外国媒体报道,根据新的研究发现,暗能量是宇宙还在加速膨胀的“罪魁祸首”,科学家估计宇宙中高达72%的物质是这种东西在作怪,科学家还发现宇宙中存在24%的暗物质和4%的“正常”物质。这里的物质是( ) ① 指万事万物共有的基本属性 ② 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③ 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④ 能被人类所认识的物质的具体形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司马光的这句诗不仅道尽千古兴亡,也形象地说明了( ) A.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城市是社会运动的主体 D.生产方式是社会运动的主体 12.中国自古就有这样一种说法:一个人如果读了诸葛亮的《出师表》而不为之动容,就会被视为不忠;一个人如果读了李密的《陈情表》而不为之动情,就会被视为不孝。现在,我们应该加一句,一个人读了中国近代史而无动于衷,就不是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从哲学上看,这段材料表明( ) ①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 ② 意识对客观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③ 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两种性质 ④ 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有共性的一面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③ 13.“十三五”时期,中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我们要在改革开放以来打下的坚实基础上稳步前进,不断创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稳步前进,不断创新”体现了( ) ① 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的统一 ② 运动是静止的一种特殊状态 ③ 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④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利用物理改性天然纳米黏土作为主体材料,经过有机修饰,制备出超疏水纳米复合材料,该材料作为助剂按照一定比例添加到涂料中,制备出自清洁涂料,可以有效降低涂料表面对灰尘的静电吸附能力,显著增强涂料抗灰尘性能。这说明( ) ① 依靠科技创新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 ② 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形式 ③ 科技的发展使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日益简单化 ④ 科学技术能够提高人们的实践和认识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世界上没有一种美能同有自知之明的美相比,能同客观地承认自己带来的恬静相比”。这句话体现的哲学思想和下列表述一致的是( ) A.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B.尽力而为永远是成功的基本要素 C.一切从实际出发,既是科学态度,也是一种美德 D.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16.《韩非子·说林上》记载:一年春天,管仲跟随齐桓公去打仗,冬天返回时迷失了路。管仲说:“老马之智可用也”。于是,他们让老马在前面走,军队在后面跟着,果然顺利地找到了返回的路。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① 老马的识途功能的客观实在性取决于人的发现 ② 正确认识老马识途的功能是解决迷路问题的关键 ③ 用老马找到返回的路体现了人的意识活动的能动性 ④ 老马之“智”与人之“智”归根到底都源于实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纪录片《航拍中国》借助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物境”,激发了观众更为深层次的意识行为——爱国情怀这一“意境”。“物境”和“意境”的统一得益于( ) ①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② 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③ 人作为实践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 ④ 人们可以随意改变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8.古诗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与“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蕴含的哲理相类似的是( ) A.知者非真知也,力行而后知之真 B.成败极知无定势,是非元自要徐观 C.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D.不涉太行险,谁知斯路断 19.过去考古主要是拿着放大镜观察,用笔画图;如今卫星遥感、光电科学、导航测绘以及化学分析等,被广泛用于考古工作,极大地提高了考古工作的信息量和准确率。这说明( ) ①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③认识是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 ④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016年9月,袁隆平领衔的超级杂交稻第五期攻关项目第二次测产验收在湖南某地进行,攻关品种“广湘24S/R900”的测产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未能通过验收。面对失败,袁隆平坦然接受。这一事例反映的认识道理是( ) ①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② 认识主体对于获得真理性认识没有影响 ③不成功的实践对认识的发展没有价值 ④ 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从1971年的“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到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从“单独二孩”政策顺利落地,到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我国的生育政策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始终在实践中不断调整。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这一变化表明( ) A.真理是一个由不正确到正确的逐渐发展过程 B.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追求真理往往要经历从错误认识到正确认识的多次反复 D.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22.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近年来,随着各地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耗大幅攀升、机动车拥有量剧增,由PM2.5造成的灰霾天气频现。专家指出,出现灰霾严重的年份后,相隔七年就会出现肺癌高发期。这说明( ) ①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② 事物的联系是偶然的 ③ 事物的联系是自在的 ④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3.旧硬盘、雪花膏瓶盖儿、自行车辐条、易拉罐、脸盆……当这些看似毫无联系的日用品被“捆绑”在一起时,会发生什么情况呢?一组《看林先生捣鼓硬盘是一件惬意的事》的相册被网友疯狂转发。套用《大话西游》里那句经典台词——“ 我猜中了开头,却猜不到这个结局”。谜底竟然是——棉花糖机!这证明( ) A.规律是可以被打破的 B.任何事物都可以被联系在一起 C.人们可以改变事物之间联系的状态 D.人类对世界的改造是不受任何限制的 24.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绵羊,准能战胜一只绵羊带领的一群狮子。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B.整体的功能状态对部分的功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C.领袖人物对历史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D.关键部分的功能有时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25.数学中常常能折射出人生智慧。有人将“1.01365=37.8”和“1.02365=1377.4”这两个等式解读为:只比你努力一点的人,其实已经甩你太远。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在新质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B.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须要抓住时机才能促成质变 C.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变的发生,必须重视量的积累 D.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限度内 26.李克强总理说,积累问题是一个长期过程,解决问题也需要一个长期过程,但我们必须有所作为。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有( ) ①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 ② 事物变化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发展的实质是量变 ③ 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④ 在量的积累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时,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7.唐代诗人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上述诗句蕴含的哲理是( ) A.新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新事物是从旧事物中孕育出来的 B.在事物发展过程中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C.历史是不断发展的,旧事物阻挡不住新事物的出现和成长 D.事物的内部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28.一位父亲在生命行将终结时,把他的十个孩儿叫到床前。父亲让孩子们每人拿起一根筷子,然后用力折,结果孩子们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将筷子折断了。父亲再让孩子们拿十根筷子合成一把,然后用力折,结果无论如何使力也折不断这把筷子。这个故事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 ① 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② 局部之和必定大于整体 ③ 注重整体内部优化组合 ④ 团结就是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9.截至2018年6月17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陶岔首调水入渠水量达150亿立方米,工程惠及北京、天津等沿线19座大中城市,缓解了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这一事实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 ① 联系是普遍的,要通过创新观念解决南北水资源不平衡问题 ② 联系是多样的,要善于根据南北水资源的特点建立新的联系 ③ 联系是客观的,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要避免改变事物的联系 ④ 联系是具体的,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要把握事物联系的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0.继共享单车之后,共享汽车在北京、上海多个城市席卷而来。然而共享汽车面临着汽车牌照困难、充电桩不足等困难,发展过快,造成停车位等公共配套资源进一步紧张等问题。虽然共享汽车不成熟,阻力也不少,但资源共享仍是大势,共享汽车一定会慢慢成熟起来。材料体现的哲理有( ) ① 新事物的出现符合客观规律 ② 规律虽然存在缺陷但可以逐步修正 ③ 事物的发展往往具有两面性 ④ 新出现的事物都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第Ⅱ卷(主观题40分) 二、材料分析题(本部分共3小题,共40分) 31.当前,我国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党中央提出到2020年全部实现脱贫的目标,全国各地打响了一场扶贫攻坚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党中央确立了共享发展理念,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为实现上述目标,中央坚持“分类施策”的原则,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提高扶贫实效。 材料二:有专家指出:治贫先治愚,既要扶智又要扶志。要发挥扶贫对象的主体作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克服“等靠要”的思想观念。 (1)结合材料一,谈谈中央扶贫措施所蕴含的辩证唯物论道理。(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意识的作用的知识,分析贫困群众应如何脱贫致富。(5分) 32.材料:“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情况。在新常态下,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的发展理念。党中央适时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国发展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结合材料,分析党中央提出五大发展理念所蕴含的认识论道理。(12分) 33.材料: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一个系统工程。规划建设雄安新区,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对新区与周边区域的统一规划管控,避免城市规模过度扩张,促进与周边城市融合发展。各有关方面要按照职能分工,密切合作,勇于创新,扎实工作,共同推进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格局下,雄安新区的“雄起”,将使得区域内河北一极有了一个全新的强支撑点、一个全面深化改革的试验窗口。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雄安新区规划的合理性。(8分) 34.材料: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调整经济结构,使中国更加注重质量型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步迈入绿色与低碳经济社会。同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高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从点滴做起,克服前进道路上存在的各种困难,逐步营造共建美丽中国的社会发展氛围,让百姓在绿水青山间增强获得感、提升幸福感。 请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分析应如何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建设美丽中国?(9分) 湖南省邵东一中2019年上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 思想政治(文科) 1-5 ACADB 6-10 ACADD 11-15 ACCCC 16-20 CBCCB 21-25 DCCDC 26-30 DCBCB 31题: (1) (共6分,每点2分) ①中央的扶贫目标是针对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现状提出的,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这说明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分) ②中央确立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分类施策”的原则,充分发挥了意识的能动作用。(2分) ③中央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利于提高扶贫实效,做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二者的有机结合。(2分) (2) (共5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有促进作用,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贫困群众应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扶贫先扶志,扶贫先扶智。立志脱贫,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还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脱贫致富的能力。 32题:(共12分,每点3分)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发展动力,党中央针对我国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提出五大发展理念。 ②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体现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准确把握。(3分) 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分)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发现、检验、发展真理。五大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说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3分) 33题:(共8分,每点2分) ①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整体统率部分,部分影响整体.在雄安新区规划的实际工作中既要统观全局,又要抓住关键部分。(2分) ②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规划建设雄安新区,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统一规划管控,正是实现优化整体功能目标的最佳方案。(2分) ③整体由部分构成,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各有关方面按照职能分工,密切合作,有利于共同推进雄安新区规划建设。(2分) ④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变化,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会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雄安新区的“雄起”,正是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格局的关键环节。(2分) 34题:(共9分,每点3分) 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我国改变原有落后的生产模式,是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表现。 ②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求我们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每个人都要提高环保意识,从点滴小事做起,为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③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我们要坚定信心,要不断克服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努力朝着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迈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