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复习精练:必修4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复习精练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复习精练:必修4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复习精练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右边括号中填“T”,错误的填“F”)‎ ‎1.(2015浙江10月选考,8)世界是意志的表象。(  )‎ 答案 F 世界是客观的物质世界,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2.我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及人口生育状况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表明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  )‎ 答案 T ‎3.“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是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的观点。(  )‎ 答案 T ‎4.每一届奥运会会徽既体现举办国的特色又彰显奥林匹克精神,表明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 答案 T 二、选择题 ‎5.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  (  )‎ 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B.万事万物共同的特性 C.所有有形的物体 D.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特性 答案 B 这里的“客观实在”,揭示了世界上万事万物,包括有形的、无形的,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等物质现象的共同本质和特性,B项正确。‎ ‎6.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已经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这一基本方略的哲学依据是(  )‎ ‎①自然界的形成和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②人的需要和意志规定了自然界存在和发展方向 ‎③尊重自然规律是人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 ‎④人的正确理念是自然规律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答案 D 题意强调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其依据在于自然界是客观的,有其客观规律性,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①③正确。②的说法将人的需要和意志凌驾于自然规律之上,错误。自然规律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④错误。‎ ‎7.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这里包含的道理有(  )‎ ‎①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②地质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 ‎③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 ‎④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A 人类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气候变化有自身的规律,但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以科学地防灾减灾,为人类造福,①②正确。③忽略了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对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制约作用。防灾减灾要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而不是一味地“顺从自然”,④错误。‎ ‎8.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月亮的圆缺变化影响着我们的身体:人在月缺时气血较虚,月圆时气血比较旺盛,月亮的盈亏变化与人体脏腑功能、气血盛衰息息相关。因此养生时一定要利用好这种变化,及时调整不同时段的养生重点。这一研究结论佐证了(  )‎ ‎①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主观能动性是养生质量的依据 ‎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题意揭示了月亮的圆缺变化与人体生理变化间的客观联系,表明思维能正确地反映存在,二者具有同一性;也说明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世界是客观的,①③正确。②中“依据”说法错误。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④错误。‎ ‎9.“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这句话强调的是(  )‎ ‎①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②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离不开运动 ‎③运动是物质的派生物 ‎④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B 题意强调运动对于物质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性,②④表述正确,符合题意。①不合题意。③说法错误。‎ ‎10.“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这句诗蕴含的哲理是(  )‎ ‎①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②运动中包含静止,静止中包含运动 ‎③物质世界是运动和规律的统一 ‎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A 题意反映了山、船等的运动,说明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中,都包括了山与船的绝对运动与一定条件下的不动(相对静止),体现了运动与静止的相互包含关系,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①②正确。③说法错误。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④错误。‎ ‎11.(2015浙江10月选考,29)“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句诗蕴含的哲理是(  )‎ ‎①运动和静止相互包含 ‎②运动包含静止,静止不包含运动 ‎③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④物质世界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D 就“坐地”而言,人相对于地是静止的,但要随地球“巡天”而“日行八万里”“遥看一千河”。这说明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①③④正确。②中的“静止不包含运动”说法错误。应选D。‎ ‎12.下列选项中,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蕴含哲理相同的是(  )‎ A.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B.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C.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D.纵使思忖千百度,不如亲手下地锄 答案 C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反映了时光流逝,体现了运动的观点,C项符合题意。A项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B项强调整体的观念,D项强调实践的观念,均不符合题意。‎ ‎13.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做出“预言”,称人类可能在2600年前就会灭绝。他认为,随着地球人口增长,能源消耗将会增加,地球将变成一个“熊熊燃烧的火球”。霍金的预言表明(  )‎ 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B.物质和意识是密不可分的,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C.客观规律是普遍永恒的,人类可以认识利用规律 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世界是变化发展的 答案 D 霍金的预言不一定正确,故“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的表述不科学,A不选。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物质不依赖于意识,所以“物质和意识是密不可分的”的观点错误,B不选;客观规律是普遍的,但不是永恒的,因为它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C不选。霍金认为,随着地球人口增长,能源消耗将会增加,地球将变成一个“熊熊燃烧的火球”,表明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世界是变化发展的,故选D。‎ ‎14.(2018浙江4月选考,26)为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们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 ‎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②生态环境的变化发展有它固有的规律 ‎③认识自然规律是改造自然规律的前提 ‎④按规律办事才能实现人类的价值追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D 考查规律的客观性及其要求。自然界有其客观规律,要求我们按规律办事。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尊重规律客观性、按规律办事的要求和体现,②④正确。①不合题意。③中“改造自然规律”说法错误。‎ ‎15.下面漫画《有时候的成功,角度比力度更重要》体现的哲理是(  )‎ A.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改变规律 B.人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改造世界 C.事物的发展推动了联系 D.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答案 B “角度比力度更重要”强调的是按规律办事,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才能改造世界、把事情做成功,否则光有力度没有角度,事情就难以成功,B项正确。A项“改变规律”说法错误。事物的联系构成了发展,C项错误。D项不合题意。‎ ‎16.“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下列选项中与此诗句蕴含的哲学寓意相近的是(  )‎ ‎①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③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 ‎④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 B 该句诗“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喻指事物有其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故①④正确。②体现了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没有体现规律。③体现了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17.(2016浙江10月选考,28)我国古代哲学家荀子在《天论》中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这实际上已经猜测到了(  )‎ ‎①物质运动是永恒的 ‎②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③自然界变化的规律是客观的 ‎④规律是可以用来造福人类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 D 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及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材料中荀子观点的意思是天道(自然规律)是持久不变的,它并不因为尧而存在,也不因为桀而消失。用符合治理它的规律来适应它,就获得吉祥;用导致混乱的办法来对待它,就会遭到凶灾。这一观点包括了自然界变化的规律是客观的,规律是可以用来为人类造福的,③④正确切题。①②不合题意。‎ ‎18.(2014重庆文综,10)李克强说,向雾霾等污染宣战,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而是要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宣战。这表明 (  )‎ A.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就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向污染宣战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 C.改善生产与生活方式有助于消除人与自然的斗争性 D.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是治污成功的关键 答案 D 本题考查按规律办事。A中“顺应……就能……”说法绝对;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不可能从根本上变革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B错误;矛盾具有普遍性,人与自然的斗争性不可能被消除,C错误;D正确切题。‎ ‎19.2017年11月19日,中国自主设计制造的造岛神器“天鲲号”下水。“天鲲号”工作时,自航绞吸船的吸泥管会插入海中,吸泥管的前端装有绞刀,可以轻易切开坚硬的岩石。“天鲲号”可以在一小时内将600立方米的碎石、泥沙混合物送到1.5万米之外,能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在南海岛礁上搭起一个足球场大小的沙石堆。“天鲲号”的研发和使用表明 ‎(  )‎ ‎①新的实践工具增强了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 ‎②人具有按自己意志创造新的联系的能力 ‎③科技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④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天鲲号”的研发和使用表明新的实践工具增强了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①④入选。②表述错误,人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联系。③错误,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20.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等建设的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于2017年9月28日在北京正式开工。该实验装置建成后,我们可以利用它实现“超低温”“超髙压”以及“超强磁场”“超快光场”,进而可以形成许多在常规物理条件下不能得到的新物质和新物态。由此可见(  )‎ ‎①人类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 ‎②人类可以创设条件创造新的物质形态 ‎ ‎③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人的意识 ‎④人类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实验装置可以形成许多在常规物理条件下不能得到的新物质和新物态,由此可见,人们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具体状况,创造条件,‎ 创造新的具体的物质形态,②④符合题意;人们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不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否则规律本身就变了,①观点错误;自然界是客观的,其存在和发展不依赖于人的意识,③观点错误。‎ 三、综合题 ‎21.扶贫开发是有规律可循的。W县政府认真研究县情,积极创新社会扶贫方式,实施精准扶贫。该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当地特色资源,运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以入股分红和劳务合作方式促进贫困户增收。一年来,该县贫困地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均大幅增长,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 结合材料,运用“运动是有规律的”知识,分析说明该县是怎样成功实施精准扶贫的。‎ 答案 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该县在精准扶贫中认真研究县情,从当地实际出发,自觉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W县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积极创新社会扶贫方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创造性地运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促进贫困户增收,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 解析 解题时,要紧扣“该县是怎样成功实施精准扶贫的”这一问题,把握材料中该县实施精准扶贫的具体措施,调动知识从规律客观性要求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和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