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案(浙江)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案(浙江)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考纲展示]‎ 知识条目 考试要求 知识条目 考试要求 ‎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b b ‎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①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②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③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a a b 考点一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问题导思 知识梳理 ‎1.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是什么?‎ ‎(1)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因此文化是世界的 ‎(2)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因此文化是民族的 ‎(3)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2.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3)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3.怎样尊重文化多样性?‎ ‎(1)正确的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原则: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易错提醒 (1)把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完全混同于整体与部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它们主要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2)‎ 尊重文化多样性,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不能认为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出现,必然弱化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第二,不能认为尊重文化多样性就是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而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第三,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和尊重本民族文化并不是对立的,它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1.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文化是民族的 文化是世界的 含义 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共性和普遍规律 原因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 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 联系 ‎①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②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是个性与共性、个别与一般、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 错误 倾向 割裂文化的共性和个性。只看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而看不到共性和普遍规律,就否定了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借鉴与融合的基础;只看到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共性,而看不到存在的差异,就否定了各民族文化的独特价值,也否定了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借鉴与融合的必要性 图示 ‎2.系统把握为什么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依据: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3)必要性:尊重文化多样性既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4)重要性: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能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考向1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典例1 (2016·浙江4月选考)近期,讲述中国故事的电视剧《琅琊榜》不仅在美国、韩国、新加坡等国电视台热播,而且登陆亚洲、非洲、北美等地的电视剧网站,受到亿万外国观众的热捧。由此可见(  )‎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③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④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共享的强大功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电视剧《琅琊榜》虽讲述中国故事,但在美国、韩国、新加坡等地热播,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①当选;通过电视台、电视剧网站,亿万外国观众能欣赏到中国电视剧,说明大众传媒发挥了重要作用,④当选。故选B。‎ 方法点拨 组合型选择题解法之肯定排除法,就是在题肢中,找出一个或两个特别有把握的正确题肢,然后排除不包含这些题肢的选项。注意:在逆向组合型选择题中,要排除包含正确题肢的选项。‎ 考向2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典例2 (2017·绍兴一中第二学期期末)在进行文化比较时,一个重要的原则是不能有文化中心主义。文化中心主义容易产生偏见,使文化僵化,不能适应时代变迁。这启示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对待世界文化多样性就必须(  )‎ ‎①坚持既认同本民族文化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态度 ②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③必须承认各国文化有优劣之分 ④要将其他民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同等对待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A 解析 材料启示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对待世界文化多样性就必须坚持既认同本民族文化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态度,①当选;②正确,材料表明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③④说法错误。故选A。‎ ‎1.(判断)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必须吸收世界各国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 答案 F。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需要借鉴世界各国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但要保持我们文化的民族特色。‎ ‎2.“如果全世界都吃汉堡包,那将是人类的悲哀;如果全世界都在看美国电影,那将是世界文化的毁灭。”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我们要少吃汉堡包,少看美国电影 B.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C.世界文化要趋于融合、一体化 D.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我们要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答案 D 解析 材料强调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故D符合题意;A表述不科学;B不符合题意;世界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各自的特色,不会一体化,C说法错误。‎ ‎3.历史学家许倬云认为,历史上的中国,作为一个国家、族群和文化的共同体,具有“因能容纳,而成其大;因能调试,而成其久”的精神特质。这一特质在文化上表现为(  )‎ ‎①尊重和理解其他民族文化 ②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③对外来文化的认同和推崇 ④对传统文化的承袭和保留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A 解析 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外来文化,③不选;④不符合题意。‎ 考点二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问题导思 知识梳理 ‎1.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是什么?‎ 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 ‎2.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3.文化交流的意义是什么?‎ 文化交流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而外域文化也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易错提醒 文化交流不会使文化趋同,相反,加强文化交流,可以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从而有利于体现和发展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文化传播的途径与文化传播的手段的区别 途径 手段 区 别 侧重点 传播途径强调的是文化怎样传播的问题 传播手段强调的是文化靠什么传播的问题 具体 形式 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此外还有留学、访问、聚会、旅游等 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2.促进文化交流的意义 文化交 流的一 般意义 对文化 发展 ‎ 通过文化交流,各民族文化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博采众长,推动本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增强本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可以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对经济 发展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通过文化交流,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实现经济上的互利共赢 对国际 政治 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通过文化交流,可以促进国家间的相互理解,减少隔阂,增进共识,促进世界和平 中外文 化交流 的意义 对自身 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对世界 有利于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传播,从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有利于增进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理解和友谊,构建和谐世界 考向1 文化传播的手段 典例1 某市推动“短、精、新”的“微宣讲”走进新兴媒体,满足了更多群体学习政策理论的需求,扩大了新人新事宣传的辐射面。这一做法(  )‎ ‎①体现了大众传媒需要加强管理 ②利用了大众传媒的强大功能 ③有利于改造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④有利于用主流文化引领社会思潮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新兴媒体的作用,①不符合题意,③表述错误。‎ 考向2 文化交流的意义 典例2 (杭州市2017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既为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搭建国际平台,又为国际互联网共享共治搭建中国平台。世界互联网大会这一平台(  )‎ A.改变了文化传播的手段,促进了世界文化的繁荣 B.实现了各民族文化的趋同,重塑了网络空间秩序 C.拓展了文化交流的空间,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D.增强了文化的归属感,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 答案 C 解析 A不符合事实;“实现了各民族文化的趋同”观点错误,B不选;“文化归属感”‎ 是指对拥有的共同文化的认同,而世界互联网大会这一平台是让世界各国文化相互交流,世界各国文化不尽相同,不可能出现“文化的归属感”,D不选。‎ ‎1.(判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贸易往来中促进了文化交流,体现了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 答案 F。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2.近年来,某市政府提倡全民阅读,通过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介向公众推荐优秀图书,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推动了书香社会建设。这佐证了(  )‎ ‎①文化进步取决于传媒的现代化 ②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阅读能力是文化素养的标志和核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①④表述夸大其词。‎ ‎3.2022年北京—张家口将举办冬季奥运会,我们既要弘扬奥运精神,又要让世界人民感知底蕴深厚、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交融。这体现出(  )‎ ‎①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②文化创新是文化多样性的基础 ③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④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借助冬季奥运会让世人感知中华文化的底蕴,体现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①当选;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交融,体现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③当选;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基础,②错误;④与题意不符。故选C。‎ 课时训练 一、判断题 ‎1.没有民族文化,就没有世界文化,说明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 答案 F。世界文化是各民族文化共性的概括和总结,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2.尊重文化多样性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 答案 T。‎ ‎3.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手段。(  )‎ 答案 F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4.借助央视平台,《中国诗词大会》圈粉无数,这说明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 答案 F。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5.“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既是2017年中国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盛会。(  )‎ 答案 T。‎ 二、选择题 ‎6.尽管中西方建筑在材料运用、设计理念上有诸多不同,但美国建筑大师赖特却从中国古代先哲老子的教诲中汲取养分,并以其作为创作思想的重要渊源。这说明(  )‎ A.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 B.中华文化走在世界的前列 C.文化是民族创造力的源泉 D.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答案 D 解析 A、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说法错误,创造力的源泉应该是实践;答案选D。‎ ‎7.旗袍,源自满族旗人的长袍,后融合了旗袍马甲和文明新装的特点,并结合了西式裙装的配伍形式,被视为20世纪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和中西交融的设计典范。材料表明(  )‎ ‎①各民族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 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 ③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 ④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③排除;当今世界文化呈现多样性,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并不趋同,④排除。故选A。‎ ‎8.截至‎2017年7月9日,我国世界遗产已达52项,总量位列世界第二;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6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2项。必须保护好这些文化遗产,因为(  ) ‎ ‎①文化遗产已经成为绝大多数人旅游的选择 ②各具特色的文化遗产展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③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④保护好文化遗产有助于全盘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B 解析 ①‎ 不是保护好文化遗产的原因,也不符合现实,排除;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对传统文化应批判继承,而不是“全盘继承”,④说法错误。故选B。‎ ‎9.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巴两国本土节目的开播,将建交65周年的中巴人文交流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促进了各自文化的繁荣。这表明(  )‎ ‎①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的个性 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③两国文化在长期交流中相互借鉴并渐趋同一 ④两国文化都源远流长,具有相似的历史传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③表述错误,违背了文化的多样性的原则;④表述与事实不符,两国的历史传统是不一样的;材料表明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的个性,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①②正确。故选A。‎ ‎10.文化部长蔡武指出:“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世界因不同而精彩”,强调的是(  )‎ A.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 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必须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文化交流 D.文化交流是文化创新的途径 答案 A 解析 “世界因不同而精彩”,强调的是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A符合题意,入选;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11.“炊饭”是温州的一个特色传统早点。由于数十万温州人在欧洲经商,“炊饭”也被传到了欧洲。这说明(  )‎ A.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B.借鉴其他民族文化要以我为主 C.先进的文化推动经济的发展 D.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答案 D 解析 温州人通过商业贸易将温州的一个特色传统早点“炊饭”传到了欧洲,说明了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故D正确,入选。A、B、C不符合题意。‎ ‎12.在里约奥运会战略发布会上,网易传媒CEO李黎表示,网易将以“身边总有竞技场”为主题报道里约奥运会,为网友呈现一场传承体育魅力、催人不懈奋进的体育盛宴。这表明(  )‎ A.教育具有选择、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B.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C.现代传媒能推动文化的传播和共享 D.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答案 C 解析 网易将以“身边总有竞技场”为主题报道里约奥运会,是强调大众传媒的重要性,C符合题意;A、B、D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13.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论坛继承着古代丝绸之路承载沿途多种文化交流传播、彼此影响的文化长廊功能。这表明(  )‎ ‎①商业贸易的目的是促进文化交流 ②商业贸易是一个文化交流传播的过程 ③中华文化影响世界文化发展走向 ④古代中华文化曾不断向外辐射和传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商业贸易的目的是促进经济发展,①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中华文化影响世界文化发展,③不符合题意。故选C。‎ ‎14.如果孔子生活在我们的时代,并周游列国。请想象一下,孔子在特朗普上任后去白宫拜访,可能阐述的合理观点是(  )‎ ‎①汉字的发明和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 ②中华民族爱好和平,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 ③文化具有多样性,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世界各国文化只有交流、借鉴、包容,才能走向趋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文字的发明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故①错误;世界各国文化在交流借鉴中融合,但不能说是“趋同”,故④说法错误。故选C。‎ ‎15.‎2017年3月12日,古老的罗马阿根廷剧院迎来中意文化碰撞的剧作——京剧《浮士德》。演出结束时掌声经久不息,演员团队两次返场谢幕,获得观众一致好评。这表明(  )‎ ‎①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②文化在交流与传播过程中渐趋同一 ③文化交流互鉴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中华文化兼收并蓄,具有极强的包容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②中“文化渐趋同一”的说法错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③说法错误;①④符合题意。‎ 三、综合题 ‎16.“古有丝绸之路,今有一带一路”。美国学者苪乐伟·韩森在《丝绸一路新史》一书中这样评价:“这条路(古代的丝绸之路)不仅传播了货物,还传播了思想、技术、图案……‎ ‎,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变革力的‘超级高速公路’。”今天,这条古代的“丝路”正在重新成长为一个伟大的战略,并已写入了联合国决议。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表达了对这一决议的支持,中国积极同各国和区域组织进行发展规划的对接协调,通过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新的机遇之窗,以期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1)从中外文化交流的角度,指出古代“丝绸之路”的积极作用。‎ ‎(2)运用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的知识,简述各国应如何利用机遇以获得最佳效果。‎ 答案 (1)古代丝绸之路作为一条“超级高速公路”,一方面使古代中国文化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为世界文化作出了贡献;另一方面,也使外域文化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首先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开放发展;其次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明确自己的特长,实现优势互补;最后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做好对接协调,从而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17.面对学生知行脱节与创新能力不足的困境,A校围绕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进行了新的探索,推出了集培训、参与、体验为一体的“游学教学”模式。让孩子们走出校门,在母亲河上泛舟、在沙漠中穿行、在古城里探寻文化遗址、与知名企业家对话、听革命老战士讲故事……行走的课堂,让孩子们读懂了“无字之书”,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了创新精神。经过不断探索和完善,该校的“游学教学”模式成为全国教学改革示范的样板。‎ ‎(1)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说明A校探索“游学教学”模式的积极意义。‎ ‎(2)A校的教学改革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 答案 (1)A校的“游学教学”模式创新了教育方式,化解了学生知行脱节与创新能力不足的困境,更好地发挥了教育在选择、传递、创造文化方面的特定功能。‎ ‎(2)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A校在实践中遇到了学生知行脱节的新问题,推动A校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②实践锻炼提高了认识能力。A校经过不断探索和完善,“游学教学”模式成为全国样板。同时,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中,激发了求知欲望,培养了创新精神,也改造了自己的主观世界,推动了认识不断深化。‎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