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3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政治】陕西省商丹高新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11月质量检测试题(文)(解析版)
陕西省商丹高新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 11月质量检测试题(文)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以“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为主旨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通过单纯而又简朴的方式吸引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这启示我们要 A. 全面传承文化,弘扬中华文明 B. 开展特色活动,传承中华文化 C. 加强文化交流,坚持正确方向 D.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 【答案】B 【解析】B:《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通过单纯而又简朴的方式吸引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这启示我们可以通过开展特色活动传承中华文化,B符合题意。 A:对于中华文化要批判继承,而不能全面传承,A说法错误。 CD:材料强调如何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体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加强文化交流等,CD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B。 【点睛】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摒弃传统文化从头开始。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存在、发展和创新的根基,就容易淡化对民族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利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2.2019年3月,沙特阿拉伯宣布,计划将汉语纳入该国所有教育阶段课程;从2020年开始,肯尼亚也将汉语作为第二外语,供小学四年级(10岁)及以上的学生选修;爱尔兰也宣布,2020年,中文将加入其全国高考科目。下列对上述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主要是基于中国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 ②表明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③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④表明中华文化已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文化与经济、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的知识。汉语已被世界许多国家纳入教育体系,主要是基于中国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①③ 入选;上述现象没有体现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②不选;各国应当首先认同本民族文化,而不是都认同中华文化,④不选。故本题选B。 3.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扁鹊提出了“望、闻、问、切”的诊疗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此后,中医药在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丰富发展自己的同时,也逐步传播到世界各地。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成员中已有103个认可使用针灸。这充分说明 A. 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源远流长 B. 文化交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C.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动力 D.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 【答案】A 【解析】A符合题意,材料中“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扁鹊提出了‘望、闻、问、切”的诊疗方法’,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医药在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丰富发展自己”体现了中华文化兼收并蓄,具有特有的包容性; B不合题意,材料主旨未强调文化交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C不合题意,材料内容不涉及文化多样性与人类进步的关系; D表述错误,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 故选A。 【点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两个基本特征侧重的角度不同,源远流长是从文化发展历程上谈中华文化的特点,博大精深是从文化的内涵上体现中华文化的特点。 4.汉字是表意文字。近年来,社会上特别是网络上出现了乱解汉字现象。某些人热衷于从汉字字形中寻找“微言大义”,把某些道理或看法附会到现代字形中,导致对一些汉字的乱解误读在网络上大量传播。这一现象 A. 进一步推动汉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B. 是对汉字文化内涵的丰富和发展 C. 不利于促进汉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D. 不利于巩固汉字作为文化基本载体的地位 【答案】C 【解析】社会上特别是网络上出现了乱解汉字现象,不利于促进汉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应加以规范和管理,C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对汉字乱解误读导致的危害,不体现推动汉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A项与题意不符;乱解汉字现象不利于正确解读汉字所包含的基本内涵,不利于促进汉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B项说法错误;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点睛】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人类的进入文明时代。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们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汉字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5.中国科学院自然史研究所首次向世界公布了一份“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清单”。这份历时3年编纂的清单,列出了天象记录、小孔成像、经脉学说、针灸、潮汐表等88项中国古代发明成果。透过这些发明,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始终走在世界前列 ②中华文化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先进性 ③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应用 ④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③④:中国科学院自然史研究所首次向世界公布了一份“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清单”。这份历时3年编纂的清单,列出了天象记录、小孔成像、经脉学说、针灸、潮汐表等88项中国古代发明成果。这说明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③④符合题意。 ①: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①错误。 ②: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②错误。 故本题选C。 6.“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黄大年把自己变成“科研疯子”,只愿“中国由大国变成强国”;李保国把自己变成农民,只想果农早日脱贫致富;南仁东仰望星空,脚踏实地,20年做一件事,只为打造世界最大单口径巨型射电望远镜;钟扬一生追寻高原种子,只求守护祖国植物基因宝库。从材料可以看出 ①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博大精深的特质 ②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 ③爱国主义鞭策着中华儿女自强不息 ④爱国主义贯穿中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③④: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黄大年把自己变成“科研疯子”等事迹,体现了爱国主义鞭策着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爱国主义贯穿中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故③④正确。 ①②: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质,而不是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博大精深的特质;材料反映爱国主义精神,没有涉及伟大团结精神,故①②不选。 故本题选D。 7.有学者指出,一些地方的爱国主义教育过多地突出历史上的屈辱而较少地关注当代中国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要更多地宣传党和国家事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让人民更多地看到曾经落后挨打的中国已经雄踞于世界民族之林,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①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应该与时俱进,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文化和道路自信 ②民族精神的发展是一个海纳百川的过程,爱国主义教育应吸取优秀文明成果 ③我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必须夯实传统文化根基 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宣传国家伟大成就有利于增强民族复兴的动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要更多地宣传党和国家事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让人民更多地看到曾经落后挨打的中国已经雄踞于世界民族之林,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这表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应该与时俱进,宣传国家伟大成就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文化和道路自信,有利于增强民族复兴的动力,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应该与时俱进,未涉及爱国主义教育吸取优秀文明成果和夯实传统文化根基,②③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8.钱七虎院士为我国国防工程现代化建没作出突出贡献获得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说:“年轻人一定要将个人命运与祖国、人民的命运结合起来,树立远大理想,并朝着这个方向踏踏实实前进。”钱七虎的言行启示我们 ①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 ②要积极投身于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伟大事业之中 ③从国家和人民利益出发,弘扬伟大创造精神和奋斗精神 ④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是一致的,继承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①是材料体现和反映的道理,不是启示,排除;“将个人命运与祖国、人民的命运结合起来,树立远大理想,并朝着这个方向踏踏实实前进”,这启示我们要积极投身于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伟大事业之中,从国家和人民利益出发,弘扬伟大创造精神和奋斗精神,②③正确;④ 表述错误,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在有些具体问题上会有不一致的时候。本题选C。 9.“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诞生于30多年前,一直受到人们的深深喜爱。她唱出了无数中华儿女对祖国的深厚情感,表达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与深深祝福,听着这首歌曲长大的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怀抱着爱国之情、强国之志,走向了建设祖国的各个岗位。这表明 ①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文化能够直接转化为巨大物质力量 ③优秀文化具有凝聚和激励的功能 ④优秀文化具有亘古不变的内涵和生命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精神和文化作用的知识。“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表达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与深深祝福,说明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①符合题意;②表述错误,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不能直接转化为巨大物质力量;听着这首歌曲长大的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怀抱着爱国之情、强国之志,走向了建设祖国的各个岗位,表明优秀文化具有凝聚和激励的功能,③正确;④表述错误,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不能说优秀文化的内涵亘古不变。本题选A。 10.“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每一个为国捐躯的生命背后,都有一段不应该被忘记的英勇故事,每一个热烈燃烧的忠魂之中,都蕴藏着一个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意志。对英烈的缅怀和尊崇 ①应将英烈精神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 ②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质 ③已成为新时代爱国主义的主题 ④要躬身实践、尽职尽责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④:对英烈的缅怀和尊崇应将英烈精神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并且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中,要躬身实践、尽职尽责。①④符合题意。 ②: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对英烈的缅怀和尊崇,并非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质,②不符合题意。 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时代主题,③排除。 故本题选B。 11.汉字是中华文化的代表,成熟的汉字体系至少在我国商代的中后期已经形成,已经经历了三千多年的发展演变,是中国古代智者贡献给人类的一份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字 之林的一朵奇葩。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 ②汉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③汉字是展现中华传统文 化的重要标志 ④汉字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作为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故选项①②符合题意;选项③说法错误,中国古代建筑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排除;选项④说法错误,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点睛:中华文化的两个基本特征及其关系:中华文化的两个基本特征是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1)二者的区别:①侧重点不同:源远流长侧重于从动态上,即中华文化发展的轨迹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表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在历史发展长河中从未中断过。博大精深侧重于从静态上,即中华文化的内涵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表明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②二者的见证或表现不同:汉字和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我国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见证。 (2)二者的联系:①都是中华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特征。②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原因。 12.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福建 的“土楼,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①决定于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 ②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 ③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④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区域性。②③: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共性,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 ①: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受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的影响而不是决定,①错误。 ④: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④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 区域文化形成的原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13.港珠澳大桥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地标,大桥第一高塔青州航道桥是港珠澳大桥的主要标志之一。建设 者在青州航道桥设计中使用“中国结"的文化符号,寓意着三地共创粵港澳大湾区美好未来。重大基础项目建 设往往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运用,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 ①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②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发挥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 ③具有浓郁民族色彩,能够形成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④丰富了文化多样性,有利于实现世界文化的融合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①: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故①错误。 ②③:重大基础项目建设往往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运用,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具有浓郁民族色彩,能够形成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显示出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作为一种文化标识,发挥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故②③正确。 ④:材料未体现实现世界文化的融合,故④不选。 故本题选C。 14.调查显示,中学生对传统迷信大都具有正确的认识,88%的中学生“根本不信巫医跳大神能治好病”。但同样是算命,到互联网上摇身一变成了“科学预测”,便在中学生眼里大大提高了可信度。调查中“有点相信”“很相信”网上算命的中学生,分别达到14%和5%。此外,还有11%表示遇见某些难以解决的事,会以网上算命为决定依据。这表明 ①落后文化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蔓廷 ②中学生对传统习俗的认识是模糊的 ③青少年需要提高辨别落后文化的能力 ④传统的算命与网上的科学预测有区别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D 【解析】①②:算命,到互联网上摇身一变成了“科学预测”,体现了落后文化和现代科技的结合,不是传统习俗,也就不存在“中学生对传统习俗的认识是否是模糊的”的问题,①符合题意,②排除。 ③ :同样是算命,到互联网上摇身一变成了“科学预测”,便在中学生眼里大大提高了可信度,这说明青少年需要提高辨别落后文化的能力,③符合题意。 ④:材料强调的是对迷信的认识,而不是强调传统的算命与网上的科学预测之间的区别,④排除。 故本题选D。 15.为实现乡风文明,克服婚丧嫁娶中存在的大操大办等陋习,政府倡导婚事新办、厚养薄葬。这一倡导是基于 ①腐朽文化会阻碍乡风文明建设 ②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正确引导 ③落后文化会污染社会文化环境 ④传统文化的发展要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B 【解析】婚丧嫁娶中存在的大操大办等陋习属于落后文化,落后文化会污染社会文化环境,题肢③说法正确,由此判断题肢①中“腐朽文化”的说法是错误的。为实现乡风文明,提出上述倡导,说明了传统文化的发展要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题肢④说法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对落后文化的改造,没有提现到文化产业的发展,题肢②排除。本题选择B选项。 16.改革开放40年来,时代楷模、英雄模范不断涌现,党中央表彰了100位为改革开放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他们中有为大国重器鞠躬尽瘁的科学家,有不畏牺牲冲锋杀敌的钢铁战士,有为国争光的体育健儿,有推动创新的企业家……开展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物评选活动 ①可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目标 ③有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③:本题考查建设文化强国。开展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物评选活动,有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①③正确。 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为了建设文化强国,②排除。 ④: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④排除。 故本题选B。 【点睛】解答选择题,排除题肢一般有四类情况: (1)排谬(把题肢本身是错误的排除掉); (2)排异(把题肢正确但与题干不吻合的排除掉); (3)排倒(把题肢对题干因果要求颠倒的排除掉); (4)排重(把题肢与题干简单重复的排除掉)。 17.“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国运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这一文化强国。这样做 ①才能确保文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②才能把坚持和发展、继承和创新统一起来 ③才能彰显中华文化是人类最优秀的文化 ④才能增强文化硬实力,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这一文化强国。这样做才能确保文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才能把坚持和发展、继承和创新统一起来,①②符合题意;要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民族文化没有优劣之分,③说法错误;文化是一种软实力,④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点睛】文化是引领一个民族前行的旗帜。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仅开创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还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文化获得空前发展、重新走向辉煌的必然选择。 18.我国是文化古国、文化大国,但还不是文化强国。要大力实施文化兴国战略,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就必须 ①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吸收借鉴外来文化,改造落后文化 ③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坚守人民立场 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要大力实施文化兴国战略,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故①④符合题意;我们要借鉴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故②错误;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故③错误。故选A。 【点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19.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特别强调把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驾齐驱,把“四个自信”作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根本遵循和重要基础,令人耳目一新。这种文化自信 ①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关键 ②有助于建设多种价值体系,培养多元文化意识 ③得益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表现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自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①:文化自信并不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关键,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关键,①不选。 ②: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文化自信并不是要建设多种价值体系,②错误。 ③④:文化自信表现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自信,得益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③④正确。 故本题答案应为D。 20.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得住。这启示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 ①坚持开放的态度,尊重人们思想的独立性和差异性 ②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③必须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兴国之魂 ④坚持多元化的指导思想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②③:思想防线被攻破,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体现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兴国之魂,②③两项符合题意。 ①:材料主旨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必要性,不涉及尊重人们思想的独立性和差异性,①项不合题意。 ④:材料主旨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必要性,指导思想事关文化建设的方向,绝对不能多元化,④项观点错误。 故本题选B。 21.近年来,吉林省各地开展了丰富多彩、卓有成效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素质,为农村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这说明 ①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是基层首要的工作 ②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③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④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决定着文化的前进方向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①: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是我国基层的一项工作,但不是首要的工作,①不选。 ②:卓有成效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素质,为农村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这说明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②正确。 ③:材料中的事例说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③正确。 ④: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并不决定着文化的前进方向,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④不选, 故本题答案选择B。 22.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新时代新征程凝聚无比强大的精神动力。”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①“不忘本来”就是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古为今用 ②“吸收外来”就是要辩证取舍外来文化,开放包容 ③“面向未来”就是要推动文化“走出去”,文化同一 ④要坚持实践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自觉担负文化使命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①②: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新时代新征程凝聚无比强大的精神动力。”“不忘本来”就是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古为今用,“吸收外来”就是要辩证取舍外来文化,开放包容,①②符合题意。 ③:“面向未来” 不但要“走出去”还要“引进来”,同时,文化同一的说法错误,③排除。 ④: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自觉担负文化使命,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23.2019年1月1日,由中央宣传部着力打造的互联网学习平台“学习强国”正式上线。这是一个多媒体呈现、多资源聚合、多技术应用的融媒体平台,共有“学习新思想”“环球视野”“学习慕课”等17个板块180多个一级栏目,内容极为丰富,很快在全国党员、干部和群众中掀起了学习热潮。由此可见 ①壮大主流舆论需要促进传播内容与形式的创新 ②把握时代脉搏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③网络传媒是信息社会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树立文化自信取决于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大众传媒、文化创新、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相关知识。①②:“学习强国”正式上线,全国干部、党员和群众中掀起了学习热潮,表明壮大主流舆论需要促进传播内容与形式的创新,把握时代脉搏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①②正确切题。 ③: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是大众传媒,③说法错误。 ④:社会实践是文化源泉,我们的文化自信取决于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文化自信的含义(来源):我们的文化自信,来自对时代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24.全国教育大会提出,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提出这一要求是基于 ①学校教育是培育爱国主义精神的根本途径 ②国家文化软实力取决于爱国主义的感召力 ③教育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④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离不开人们情感认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提出要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这一要求,是因为教育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离不开人们情感认同,因此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③④符合题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培育爱国主义精神的根本途径,①说法错误;爱国主义的感召力影响而不能决定国家文化软实力,②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的作用。①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养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②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25.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新年伊始,在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在首都国际机场候机厅、在长沙橘子洲头公园等地,都以快闪的形式由组织者领唱、公众跟唱《我和我的祖国》。这一活动 ①拓宽了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主渠道 ②以寓教于乐的形式使民族精神教育深入人心 ③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产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④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以年青人为主体,采用网络直播使民众与祖国的关系进一步明朗,对于弘扬主旋律,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了积极作用。这说明快闪演唱《我和我的祖国》这一活动以寓教于乐的形式使民族精神教育深入人心,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②④项符合题意;材料所述并没有拓宽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主渠道,①项与题意不符;材料所述为发展社会主义公益性文化事业而不是文化产业,③项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 26.《感动中国》、《榜样》、《寻找最美教师》……近年来,央视不断通过电视节目挖掘我们身边的道德楷模,通过先进代表访谈、典型事迹再现、嘉宾现场互动等多种形式,着力讲好新时代新故事温暖着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央视大力宣讲道德模范 ①实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创新 ②发挥了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强大作用 ③提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素材 ④丰富了社会道德教育的内容,创新了传播手段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大众传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知识。①不合题意,材料未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创新的相关内容:②③符合题意,借助于央视大力宣讲道德模范,发挥了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强大作用,也提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素材:④不合题意,材料未涉及丰富社会道德教育的内容及创新传播手段的相关内容。故本题选C。 【点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2.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为什么) (1)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政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它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是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性工程。 3.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2)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27.习近平强调,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地开好思政课,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国家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原因有 ①它是传承优秀文化的载体 ②它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 ③它所传播的先进思想是青年学生实践活动的立足点 ④思政课教师作为马列主义的传承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①②:国家高度之所以重视思政课,是因为它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是传承优秀文化的载体,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①②符合题意。 ③:先进思想即使再先进,也是主观的范畴,不能作为实践活动的立足点,③错误。 ④:人民群众才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并不是思政课教师是文化创造的主体,④错误。 故本题选A。 28.看到垃圾随手捡起、向有需要的人伸出援手、给陌生人一个微笑······近年来,“微 志愿”逐渐被关注和推广。“微志愿”的行为 ①体现了公民责任感和使命感 ②是人们被动、无目的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③自觉践行了社会主义荣辱观 ④是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D 【解析】①③:看到垃圾随手捡起、向有需要的人伸出援手、给陌生人一个微笑,这些“微志愿”的行为体现了公民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践行了社会主义荣辱观,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 ②: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②说法错误。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答案选D。 29.习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这说明 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的文化素养的核心 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们产生积极影响 ③理想信念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有着重要的意义 ④理想信念为人生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①③: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这说明理想信念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有着重要的意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的文化素养的核心,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①③项符合题意。 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优秀文化对人们产生积极影响,②项说法错误。 ④:理想信念为人生和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而非智力支持,④项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什么?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启发:我们应主动向上的学习优秀文化,参加健康的文化活动,远离避免错误的思想和错误的知识对我们的影响。 30.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事靠人为,事在人为。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是我们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对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问题正确的是 ①我们的党员干部要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道德理想,脚踏实地,从点滴小事做起 ②思想道德建设要把握理想信念这个制高点,高扬主旋律、坚持指导思想多元化 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继承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道德 ④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④: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执政骨干队伍,这就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要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道德理想,脚踏实地,从点滴小事做起,①④符合题意。 ②:不能坚持指导思想上的多元化,②说法错误。 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继承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而不是传统道德,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重信守诺的传统美德,培育现代诚信文化,提高全社会诚信水平,增加守信红利、提高失信代价;大力倡导雷锋精神,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二、非选择题(31题18分,32题12分,33题10分,共40分) 31.2019年4月28日,以“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为主题的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伴随着人类文明进程,人类正从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走向尊重自然、融入自然。让园艺融入自然,让城市融入自然,让绿色融入城市,体现了人类渴望自然、返璞归真的精神追求。北京世园会会徽取名“长城之花”(见图)。图中六片三色花瓣的和平花,象征着世界和平,和谐相处,构建美丽家园。会徽中间的花蕊与长城的融合既有外在的时尚气质,又具备内在的东方文化脉络,将元素与世界表达结合一起。 (1)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说明举办世园会的依据 (2)北京世园会会徽的设计是如何体现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 【答案】(1)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世园会精神对指导人们改造世界起到积极作用。 ②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先进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2)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是指中华文化能与其他民族文化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②世园会会徽六片三色花瓣的设计,象征着世界和平,和谐相处,体现了中华文化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③会徽中间的花蕊与长城的融合,把东方文化脉络与世界表达结合一起,体现了中华文化能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 【解析】本题以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会徽、理念为材料,从《文化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的阅读材料获取信息、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事物、调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说明举办世园会的依据。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文化与生活”的知识角度。结合材料分析,可以发现回答本题的知识点主要是文化的总体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交融、文化对人的影响等,将这些知识点适当扩展并结合材料,加以分析举办世园会的依据。 ①文化的总体作用角度,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简要说明世园会精神的作用。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交融角度,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文化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分析北京世园会会徽的设计是如何体现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知识范围未做限定,属于宏观考查。考生可抓住试题设问中的“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确定知识角度。结合材料与试题设问,考生可以确定的回答本题主要知识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然后结合北京世园会会徽的设计说明求同存异、兼收并蓄。考生把材料的解读与知识点对应,条理化、层次化地组织作答。 ①考生先写出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含义。 ②结合北京世园会会徽的设计说明“求同存异”,北京世园会会徽的设计上面是六瓣花,六合,象征天地和宇宙,三种颜色的和平花,象征着世界和平,和谐相处,求同存异,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文化平等,和睦相处, ③结合北京世园会会徽的设计说明“兼收并蓄”,花蕊与长城,中方文化脉络,世界文化融合,中华文化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借鉴,吸收。 【点睛】第(1)问,本题属于“依据类”主观题,这种题目主要回答试题所需要的理论依据,即教材与试题相关的理论知识,“依据类”主观题一般不需要回答“意义”。第(2)问,本题属于“体现类”主观题,这种题目可分三步走,定知识,析材料,对应材料与知识,这样能清晰地、有条理地回答试题。 32.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从北京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在南湖革命纪念馆,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的殷殷叮嘱,‘红船精神’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它对开辟中国道路、彰显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红船初心做出了深刻呈现。在面向建党百年,面向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扛着历史、奔向未来,代代传承红船初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必将凝聚起更为磅礴的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谈谈弘扬“红船精神”的重要性。 【答案】①“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重要体现,是新民主主义节命时期中国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薛敏的时代性和先进性。②“红船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③弘扬“红船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能产生巨大的力量,不可估量的作用。④弘扬“红船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⑤弘扬“红船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是顶住霸权主义、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影响的重要精神力量。(任答四点即可) 【解析】本题以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设问指向弘扬“红船精神”的重要性,实际是考查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是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 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弘扬“红船精神”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点睛】收敛性试题主要特点是设问中的知识范围要求很具体,或者具体到某一个知识点,或者具体到一个知识模块。但也有个别试题,会涉及知识的迁移和借用,这就需要学活、用活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解题思路:读取设问时要把握三点:知识范围(注意答案有时看似超出范围要求,这里有个知识的渗透和借用问题)、待分析的事件、答题角度。收敛性试题的主要思路是:以所要求的知识范围为依据,到材料中寻找相关信息,并有理有据地组织答案;如果所要求的原理用完后仍有重要信息没有分析,就要考虑知识的迁移和借用了。 33.当前,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但“西强我弱”的国际传播格局尚未根本改变,"唱衰中国”“围堵中国”的论调时有出现。两种意识形态的较量将伴随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过程。互联网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我们必须深入研究把握互联网条件下的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全面提高用网治内水平,既“守阵地”又“拓疆土”,更好地服务人、引领人、鼓舞人。坚持管得住是硬道理,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治网,着力解决“丑化”“泛化”“顽化”问题,积极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切实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使互联网真正成为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精神家园。 结合材料,运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相关知识,分析新时代我国应如何牢牢掌握互联网条件下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答案】①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紧紧团结在一起。 ②必须加强理论武装,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凝聚民族复兴的坚定意志和磅礴力量。 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④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⑤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解析】本题以互联网条件下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为背景话题,从文化生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相关知识角度分析新时代我国应如何牢牢掌握互联网条件下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审设问,本题知识限定明确,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相关知识,题目类型措施类,问题指向分析新时代我国应如何牢牢掌握互联网条件下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进一步解读设问和材料,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需要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思想方向引领和现实做法,具体来讲,思想方向引领方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而现实做法方面,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 【点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3)必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4)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