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专题29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母题探究及变式训练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专题29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母题探究及变式训练

‎ ‎ ‎(解析版)‎ ‎【构建专题知识网络体系】——胸有成竹 考向1 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母题探究】——融会贯通 母题1.(2018•全国卷Ⅲ)2018年春节,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留传》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节目形式新颖,“和诗以歌”,增强了经典诗词的艺术感染力,深受观众喜爱。山区孩子演唱《苔》的天籁之声感人至深,著名歌手演唱的《墨梅》获得网民广泛点赞……这反映传统文化的传承( )‎ ‎①要以开发创新为目的和归宿 ②既要不忘本来又要创新思路 ‎③要以满足群众需求为价值导向 ④以现代传播手段的运用为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技巧点拨】本题主要考查文化传承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解读材料信息,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经典咏流传》的热播表明对待传统文化,我们既要继承传统,又要推陈出新,还要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在当代中国,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变式训练】——举一反三 ‎1.(2011·安徽高考)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举办“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图片展、学党史、唱红歌等,宣传和学习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开展这些纪念活动有助于( )‎ ‎①维护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②发挥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性作用 ‎ ‎③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2.当今世界,社会意识和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格局,西方借助现代传媒和文化产品输出,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发动“文化帝国主义”,造成其母语流失、文化传统瓦解,面对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必须( )‎ ‎①构筑文化长城抵制西方文化传播与渗透 ‎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避免文化多样性 ‎④增强全民族创造力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C ‎【解析】①说法错误,对于西方文化应该辩证地对待,优秀成分可以吸收并保留,直接“抵制”的说法不妥;②④与题意相符,社会意识和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格局,西方借助现代传媒和文化产品输出,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发动“文化帝国主义”,造成其母语流失、文化传统瓦解,对此,我们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全民族创造力,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③说法错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尊重文化多样性,而不能“避免”。‎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年来,文艺市场“乱花渐欲迷人眼”,庸俗、低俗、媚俗作品“你方唱罢我登场”‎ ‎,抄袭模仿、千篇一律,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种种文艺怪象,正是文艺创作精神缺乏、灵魂缺失的表现。有灵魂,作品方能不朽,失魂丢魄只会使文艺变质变味。唯有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文艺才能“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 材料二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住脚跟的根基。如今,中国传统文化更与时俱进地凝聚于“中国梦”之中,成为国人自信面对外来多元文化的底气,更成为中国自信面对世界的基石。走向世界的中国传统文化散发着无尽魅力,它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曾经我们一度迷失过,归根结底是文化自信心出了问题,今天我们更需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全国各地旅游纪念品回归传统文化起点去开发,全国中小学校甚至是幼儿园开始重视国学教育,说明我们并不是只停留于扼腕相叹,我们已经在反思躬行。大胆地破除西方迷思,树立中国自信和中国主体意识,坚持从中国出发、从实践出发、从问题出发,把自己的工作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着力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和学术体系,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供坚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阐释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的理由。‎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说明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依据。‎ ‎【答案】‎ ‎(1)①中国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文艺创作产生深刻的影响。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有助于克服种种文艺怪象。②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有助于发挥优秀文艺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的作用,提升中华民族的素质。③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有助于弘扬主旋律。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有助于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助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扫除颓废萎靡之风。‎ ‎(2)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包容性和强大的生命力。②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有利于促进经济、政治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③大胆破除西方迷思,坚持从中国出发,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有利于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信心。‎ ‎【解析】第(1)问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阐释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的理由,属于原因类主观题。关键是理解中国精神指优秀的文化、先进文化,然后结合问题“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的原因”,可从文化实质,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知识组织答案。‎ 第(2)问要求考生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说明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依据,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本题考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原因,从自身文化价值和文化生命力角度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来自于中华文化的力量;从综合国力的角度看,这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要求;从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必要性角度看,这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要求;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潮流看,有利于在文化交流中坚持以我为主。‎ 考向2 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母题探究】——融会贯通 母题1.(2018•北京高考)万古奔腾的长江,孕育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为全面展示新时代长江的自然风貌和文化景观,多位艺术家深入长江流域采风,创作了巨幅长卷《长江万里图》,该作品雄浑磅礴、风光万千,画出了一条中国人心中砥砺奋进的文化长河,《长江万里图》的创作( )‎ ‎ ①体现了自然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②说明时代精神是艺术创新的源泉 ‎③体现了创作者为祖国河山立传的文化自信 ④说明客观真实是评价艺术作品的根本标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答案】A ‎【技巧点拨】本题主要考查文化创新和文化自信的相关知识。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只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才能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表现,只有建立起高度的文化自信,才能让文化自觉变成扎实的行动。‎ 母题2.(2018•天津高考)“看中国”是北京师范大学组织的跨地区跨文化体验项目,是让外国青年以自己的眼睛看中国,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中国,通过自主拍摄来讲述中国故事。截至2017年已举办七届,来自美国、英国等40多个国家的400多位青年受邀参加。举办这一活动( )‎ A.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力 B.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C.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答案】B ‎【技巧点拨】题干说的是北京师范大学组织跨地区跨文化体验项目,让外国青年来讲述中国故事,增强了我国的文化影响力,凝聚了文化共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题干材料与文化创造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均无直接联系。‎ ‎【变式训练】——举一反三 ‎1.(2018•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袁隆平为代表的我国杂交水稻研发团队长期不懈奋斗,持续创造、不断挖掘水稻高产的潜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确保国家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和世界粮食生产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几十年来,研发团队奔走在试验田和实验室,解决了杂交水稻育种的一系列关键性难题。1973年,实现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三系”配套育种:1989年,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获得成功;1997年,开启了第三代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研究。兼顾了三系法和两系法育种的优点:2017年,创造了亩产1149.02公斤世界水稻单产的最高记录。‎ 为助力国家水稻产业升级,满足人们对高品质水稻的需求,团队进一步确立了培育“量质齐升”稻种的攻关目标并取得了新的突破,培育的适宜盐碱地种植的“海水稻”试验品种已经适应了5%盐度的海水灌溉。‎ 作为水稻育种专家的杰出代表,袁隆平院士将全部精力倾注在杂交水稻事业上,他主持举办国称杂交水稻技术培训班50多期,培训来自亚、非、拉美30多个国家的2 000多名学员,并多次到国外指导杂交水稻研究与生产。‎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杂交水稻研发推广是如何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的。(10分)‎ ‎【答案】‎ 文化自信来自对时代发展趋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刻把握,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研发团队创新创造、不懈奋斗,领跑优质杂交水稻品种培育,创立了杂交水稻的中国科技文化品牌,充分体现了伟大民族精神的时代价值和强大生命力。通过举办国际杂交水稻技术培训班等多种形式,指导各国杂交水程研究与生产,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播,彰显了中国文化的价值。‎ ‎【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文化自信来自于三个方面,分析我国杂交水稻研发推广把握发展趋势、不断科研攻关,体现了伟大民族精神的时代价值;指导各国杂交水程研究与生产,能够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播,彰显了中国文化的价值。‎ ‎2.(2017·江苏高考) 2016 年 11 月 30 日,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获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此有人认为,“二十四节气在今天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意义不大”。如果请你反驳这种观点,下列可能用到的关键词最合适的一组是( )‎ A.文化平等 文化差异 文化交融 B.文化影响 文化传承 文化自信 C.文化借鉴 文化包容 文化繁荣 D.文化传播 文化市场 文化自觉 ‎【答案】B ‎3.(2016·浙江高考)利用外媒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塑造国家形象的一种新的有效方式。当国际上有人“唱衰中国”、“抹黑中国”时,英国BBC2电视频道却于猴年春节播出了中英联合摄制的纪录片《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引发收视热潮,进一步激发了国际社会探求中国、理解中国的兴趣。该片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结构处理,将春节的个人记忆与集体表达有机结合,增强了视觉效果、亲近性与趣味性,表现了中国人“归根”的家国观和团圆喜庆的文化精神,成为继《超级中国》、《鸟瞰中国》、《美丽中国》等纪录片之后又一个“借船出海”的成功事例。‎ 从文化创新和文化自信的角度,简述这一“借船出海”讲好中国故事的成功事例对我们的启示。‎ ‎【答案】‎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通过中英联合摄制纪录片《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并在BBC2播放这一新的方式,成功实现了文化“借船出海”;纪录片通过叙事视角、结构处理等的创新,增强了视觉效果、亲近性与趣味性。这一成功事例启示我们,必须坚持文化创新,进一步丰富文化传播方式,进一步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我国的文化是有价值和生命力的。纪录片的播放展示了中国文化精神的魅力,引发收视热潮,激发了国际社会探求、理解中国文化的兴趣。因此,我们应当有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 ‎【解析】本题限定的知识范围非常明确,即文化创新和文化自信,属于启示类非选择题。从文化创新角度说明“借船出海”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是推动文化传播手段创新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从文化自信角度说明“借船出海”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对自身文化价值进行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有坚定信念,就是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 ‎4.(2016•课标卷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新方法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 点最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挖掘红色文化、民族风情等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文化产业连续多年保持28%以上的增速;搭建社区文化中心、农村文化中心等文化舞台,让老百姓自我参与、自我展示、自我教育。‎ 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四川省是如何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 ‎【答案】‎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培育良好文化环境。(2)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3)发展文化产业,为人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4)依靠人民群众,激发创造活力,建设共有精神家园。‎ ‎【解析】本题答题角度为文化生活,没有具体限定文化生活的具体知识,我们可以结合材料中的做法,从中提炼出文化生活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抓住材料中的关键句子,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特色文化产业”“让老百姓自我参与、自我展示、自我教育”等,然后与文化生活知识相结合进行分析。‎ ‎4. (2016·天津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守望相助,邻里相恤,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传统。但近几年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邻里往来减少,关系趋于淡漠。12年前,因为一位小学生的倡议,青岛市海伦路街道试办了第一届“邻居节”,之后在市北区全面推广,今年扩至全市。12年来,这个百姓自己的节日从小到大,活动形式从大众化的自娱自乐扩展到邻里友爱互助和各类志愿服务,密切了居民间的情感联系,促进了“亲人善邻、和睦融洽”的新型邻里关系的建构。‎ 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邻居节”由小变大的原因。‎ ‎【答案】‎ ‎“邻居节”植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体现了和谐,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形式。‎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