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3 发布 |
- 37.5 KB |
- 3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葫芦岛协作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考试政治试题
www.ks5u.com 高一上学期协作校第二次考试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已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超过2000处,涵盖了距今210万年到1万年的各个时段。我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分布之广、数量之多令人惊叹,从华南、西南到西北、东北均有大量发现,总计六七千处,考古人用“满天星斗”来形容这个时代,各地城邦并起如天上的繁星。与旧石器时代相比,新石器时代 ①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 ②出现了原始的畜牧业和农业 ③人们以劳动关系结成基本单位 ④土地归劳动者或家庭私人所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新石器时代。①②:距今约一万年前,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①②正确。 ③:原始社会末期人们开始以劳动关系结成基本单位,③不符合题意。 ④:原始社会末期土地开始归家庭私人所有,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点睛】古人类生活时期长达二三百万年,其中绝大部分时期处于旧石器时代,那时,人们主要靠采集天然食物为生。距今约一万年前,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逐渐盛行起来。原来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逐渐被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生产资料相应地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最早归家庭私有的主要是生产工具和牲畜,后来土地也变成私有财产,这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2.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阶级社会。在奴隶社会,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是 ①奴隶有相对的人身自由 ②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 ③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④奴隶和奴隶主的对抗导致国家的产生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①②: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①错误,②正确。 ③:奴隶社会,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③正确。 ④:奴隶和奴隶主的对抗,这属于阶级斗争,不属于生产关系,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点睛】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3.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封建制生产关系下生产力的发展表现在 ①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 ②劳动者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有少量的土地 ③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④商业和城市逐渐发展起来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封建社会的生产力。①④:封建制生产关系下生产力的发展表现在: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耕作技术有了显著进步,水利事业有了较大发展,手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冶铁业成为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商业和城市逐渐发展起来,①④正确。 ②③:劳动者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有少量的土地,收取地租,这些反映的是生产关系,而不属于生产力,②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点睛】封建制生产关系下生产力的发展表现在: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耕作技术有了显著进步,水利事业有了较大发展,手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冶铁业成为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商业和城市逐渐发展起来。 4.在历史上,西方资产阶级依靠暴力、通过掠夺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两个基本条件形成。这两个基本条件是 ①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 ②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 ③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 ④农民和地主两大阶级的破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基本条件。①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①③正确。 ②: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这是发生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以后的18世纪60年代,②不符合题意。 ④:农民和地主两大阶级的破产,这不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基本条件,④排除。 故本题选A。 【点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在历史上,西方资产阶级依靠暴力、通过掠夺促使这两个条件形成。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决不是一个田园诗般的过程,而是—个充满侵略、征服、掠夺、残杀和奴役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 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5.空想社会主义是现代社会主义思想的来源之一,准确的译法为乌托邦社会主义,流行于19世纪初期的西欧,这一时期的著名代表人物有圣西门、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的设计蓝图之所以是空想,是因为他们 ①没有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主张阶级调和 ②看不到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的需求之间的矛盾 ③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④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空想社会主义。①:空想社会主义者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①错误。 ②:空想社会主义者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无产阶级群众的力量,而不是看不到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的需求之间的矛盾,②错误。 ③④: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是因为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与社会革命,因而也就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无产阶级群众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变革社会的力量和正确途径,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点睛】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就在于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和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他们未看到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与社会革命,因而也就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无产阶级群众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变革社会的力量和正确途径。 6.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实现了人类对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在认识上的飞跃。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 《共产党宣言》发表 B.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唯物史观 C. 巴黎公社宣告成立 D.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剩余价值学说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A: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A正确。 BD: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唯物史观,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BD不符合题意。 C:巴黎公社宣告成立,这不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C排除。 故本题选A。 【点睛】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发表,无产阶级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共产党宣言》宣告,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7.十月革命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新纪元的开启表现在 ①使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 ②为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具体可行的道路 ③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 ④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①:十月革命并未使使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①错误。 ②:十月革命是俄国的革命道路,不会为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具体可行的道路,②错误。 ③④: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点睛】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8.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这一出路体现在 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武装夺取政权 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③使我国成为全民民主的国家 ④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社会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①④: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开展救亡斗争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条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实行武装割据,然后由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①④正确。 ②: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不符合题意。 ③:没有所谓的全民民主的国家,③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那么中国人民是如在这条道路上何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呢? 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开展救亡斗争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条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实行武装割据,然后由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9.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是 A.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B.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 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三大改造的意义。A:1956年底,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A正确。 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不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B不符合题意。 C: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56年底,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C不符合题意。 D: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6年底,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点睛】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10.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这决定了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①稳定社会环境,镇压敌对势力的反抗 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③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④巩固政权,冲破帝国主义对我国的封锁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①④:稳定社会环境,镇压敌对势力的反抗,巩固政权,冲破帝国主义对我国的封锁,均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①④不符合题意。 ②③: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②③正确。 故本题选C。 ④【点睛】党的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11.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党和国家的许多决策、会议都是这个渐进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的事件是 A.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 B. 深圳、珠海等四个经济特区设立 C. 海南设省并开辟为经济特区 D. 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进程。B: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设立,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B正确。 A:1978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开始,A不符合题意。 C:1988年,我国把海南开辟为经济特区,但这不是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的标志,C不符合题意。 D: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改革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点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设立,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1984年,开放了大连、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8年,设立海南省,并把海南开辟为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至此,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1993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此后改革的重点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展开。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改革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2003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 12.实践充分证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是 A. 改革开放 B. 精准扶贫 C.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D.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进程。A:实践充分证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是改革开放,A正确。 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BCD排除。 故本题选A。 【点睛】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B.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C. 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关系。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A正确。 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BCD排除。 故本题选A。 【点睛】我们应该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但这种转化不会改变 ①党和国家的具体工作和具体要求 ②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 ③我国经济发展对高速度的追求 ④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新时代的主要矛盾的“变”与基本国情“不变”。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党和国家的具体工作和具体要求也将随之改变,①错误。 ②④:虽然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②④正确。 ③: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③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正确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1.社会是往前发展的,社会的主要矛盾不是一成不变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会发生阶段性的变化,是我国进入新时代的主要标志。2.虽然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3 .在认识理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时,必须把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问题同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变、同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的问题统一起来思考和研究,把“变”与“不变”这两个论断统一起来理解和把握。 15.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包括 A.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C. 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 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的改造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ABC:党的十九大确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其内容包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ABC正确但不符合试题要求,排除。 D: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的改造,这是三大改造之一,不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确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16.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这体现在要一以贯之 ①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②发挥国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③将国家发展的基点放在对外开放上 ④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一以贯之。①④: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这体现在要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①④正确。 ②: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②错误。 ③:将国家发展的基点放在独立自主上,③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三个一以贯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1月5日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的理论。具体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 17.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要求中国共产党 ①加强自身建设以永葆强大战斗力 ②自身必须始终过硬,始终成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③正确处理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党的特殊利益的关系 ④正确行使国家权力,落实权为民所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党的建设。①②: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要求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以永葆强大战斗力,自身必须始终过硬,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①②正确。 ③:中国共产党没有特殊利益,③错误。 ④:中国共产党不是国家机关,不能行使国家权力,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8.全面抓好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事关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持续深化。广大党员干部要全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对中国共产党人而言,其初心和使命是 ①确保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领导 ②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③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④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①:确保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领导,这强调的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是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①错误。 ②③: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也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②③正确。 ④:中国共产党要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但这不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点睛】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也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谁能够承担起这个历史使命,谁就能赢得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成为中华民族的主心骨,使中国人民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近代救亡图存的苦难孕育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的初心不变,使命不改,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19.习近平完整提出“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这是在我国进入决胜全面小康、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重要历史节点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在“四个伟大”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 伟大斗争 B. 伟大工程 C. 伟大事业 D. 伟大梦想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四个伟大”。B:伟大斗争、伟大工程和伟大事业在这个历史新阶段,必须统一于伟大梦想,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B正确。 ACD: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不起决定性作用,AC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点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伟大梦想是目标,指引前进方向;伟大斗争是手段,激发前进动力;伟大工程是保障,提供前进保证;伟大事业是主题,开辟前进道路。伟大斗争、伟大工程和伟大事业在这个历史新阶段,必须统一于伟大梦想,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围绕顺利实现艰苦卓绝的伟大梦想,必然坚定不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是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和坚强领导核心。 20.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根据这一安排,到2035年我国 A.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 彻底解决人口贫困问题 C.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 建成富强和谐的现代化强国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A: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A正确。 B:彻底解决人口贫困问题,说法过于绝对化,B排除。 C:2020年,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C不符合题意。 D: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D既错误又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点睛】基于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的十九大在接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21.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基于 ①青年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决定国家的未来 ②青年一代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③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④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青年素质的提升是国家办学的方向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青年人的时代责任。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①错误。 ②③: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②③正确。 ④:社会主义是国家办学的方向,④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22.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是 A. “四个自信” B. “五位一体” C. “八个明确” D. “三个代表”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C:“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八个明确”是支撑整个思想体系的四梁八柱,完整且配套,C正确。 A:“四个自信”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A不符合题意。 B:“五位一体”指的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B不符合题意。 D:“三个代表”是江泽民时期党的理论成果,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23.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不断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党的自我革命 ①是不断推翻原有指导思想、创造新的指导思想的过程 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活的灵魂 ③有利于实现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④是我们党带领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关键所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党的自我革命。①: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但并不是不断推翻原有指导思想、创造新的指导思想的过程,①错误。 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主要体现在“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中。其活的灵魂,可理解为党的领导、人民至上、问题导向、“四个自信”,②错误。 ③④党的自我革命有利于实现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也是我们党带领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关键所在,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24.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是 A. “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 B.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C.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D.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十四个坚持”。A:“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A正确。 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BCD排除。 故本题选A。 【点睛】“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涵盖坚持党的领导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涵盖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对外战略,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2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 ②在我国的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④是劳动者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前提条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基本经济制度。①③: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支柱,①③正确。 ②:试题强调的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地位及其对生产力的作用,未涉及生产关系内部三个方面的关系,②不符合题意。 ④:生产资料所有制属于生产关系,劳动者则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因此不能说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劳动者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前提条件,④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支柱。它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有利于提高生产力水平、提高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6.2019年,世界500强榜单中,中国企业上榜数量达129家,其中,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有48家。这些国企分布在投资大、收益薄、周期长的基础设施以及国防科技和民生改善等领域。这表明我国的国有经济 A. 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主体地位 B. 必须在各个领域占支配地位 C. 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 D. 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形式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国有经济。A:公有制经济国民经济中处于主体地位,A错误。 B: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并不是在领域,B错误。 C:世界500强榜单中,中国企业上榜数量达129家,其中,中央国有企业有48家,它们分布在投资大、收益薄、周期长的基础设施以及国防科技和民生改善等领域,这表明我国的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C符合题意。 D:私营经济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形式,D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值增值;发挥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掌握关键和核心技术,形成核心竞争力;实行国有企业重组转型,提高质量和效益,增强实力和竞争力。 27.习近平指出,任何想把非公有制经济否定掉的观点都是错误的。这是基于 ①非公有制经济代表着我国最先进生产力 ②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③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非公有制经济与我国多层次的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①:非公有制经济适应我国生产力,但不是代表我国最先进生产力,①错误。 ②④: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我国多层次的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②④正确。 ③: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③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非公有经济:构成: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作用:支撑经济发展,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繁荣市场,提供服务,方便生活。 28.混合所有制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电力、石油、铁路、军工等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①有利于把民营经济改造成公有制经济 ②旨在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③有利于探索基本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 ④有利于增强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国企混改。①: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并不是要把民营经济改造成公有制经济,①错误。 ②: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而不是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②错误。 ③④: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探索基本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有利于增强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点睛】发展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交叉持股,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有利于推进公司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和效率。 29.有党的好政策,有大企业做靠山,有科研院所搞服务指导,老魏创办起林义农资专业合作社。农户可选择以固定地租、股权联盟、服务联合三种方式中的任何一种加入合作社,想种地的有地种、有钱赚,不想种地的租金收益也不错,地不撂荒还不影响自己干别的营生。合作社有力地促进工农业增产、农民致富。材料表明 ①发展乡村经济必须改变农村的土地所有权 ②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③经济业态创新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 ④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保障农民权益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发展集体经济。①:发展乡村经济并不是改变农村的土地所有权,①错误。 ②:材料未涉及城乡一体化,②不符合题意。 ③④:材料中农资专业合作社,允许农户可以有选择地加入,这有力地促进工农业增产、农民致富,说明经济业态创新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也说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保障农民权益,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30.某市对包括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类投资主体申请政府性资金和专项基金给予同等对待;在实施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试点中,支持鼓励各类企业参与项目合作运营;在实施政府采购和政府购买服务时,平等对待各类企业主体。上述做法 ①有利于政府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 ②有利于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 ③能够让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 ④构建了向非公有制企业倾斜的营商环境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①:材料的主旨不是政府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①不符合题意。 ②③:在实施政府采购和政府购买服务时,平等对待各类企业主体有利于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能够让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②③符合题意。 ④:材料中“同等对待”、支持鼓励各类企业参与项目合作运营、“平等对待各类企业主体”等措施凸显的是公平、平等,未向非公有制企业倾斜,④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措施: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的创造力和活力;依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使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31.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市场配置资源 ①是通过调整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实现的 ②是以国家产业政策的正确引导为前提的 ③是通过市场价格信号的变动最终实现的 ④是人们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结果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市场配置资源。①③:市场配置资源是通过调整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实现的,是通过市场价格信号的变动最终实现的,①③正确。 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意味着市场配置资源不是以国家产业政策的正确引导为前提的,②错误。 ④:价值规律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发挥作用,但不能说市场配置资源是人们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结果,④错误。 故本题选B。 32.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9年在全国实行“携号转网”,规范套餐设置,使降费实实在在、消费者明明白白。实现所有手机用户自由携号转网,“对一家企业不满意,用户可以带着手机号转到另外一家”。这一举措 ①有利于破除市场壁垒,激活通信市场的竞争活力 ②旨在创新和改善宏观调控,增强宏观调控的实效 ③表明国家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④有利于发挥市场在提速降费中的作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市场配置资源。①④:实现所有手机用户自由携号转网,“对一家企业不满意,用户可以带着手机号转到另外一家”,这有利于破除市场壁垒,激活通信市场的竞争活力,有利于发挥市场在提速降费中的作用,①④符合题意。 ②:实现所有手机用户自由携号转网,“对一家企业不满意,用户可以带着手机号转到另外一家”强调的是市场的作用,而不是强调宏观调控,②不符合题意。 ③: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③错误。 故本题选B。 3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下列属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鲜明特征的是 ①通过市场与政府调控的结合来配置资源 ②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③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④允许不同性质的经济共同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鲜明特征。①④:市场与政府调控的结合来配置资源、允许不同性质的经济共同发展,都不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其他国家的市场经济相比较的鲜明特征,①④不符合题意。 ②:材料强调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鲜明特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②正确。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③正确。 故本题选C。 【点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原则;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优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起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既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需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这是创造中国奇迹的原因,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宝贵经验。 34.2019年1月7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13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的通知》决定,自2019年1月8日起,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为期100天的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开展联合整治行动 ①有利于保障消费者的消费安全 ②旨在限制投机性资本进人保健行业 ③能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形成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④是基于市场调节在特定行业存在失灵风险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规范市场秩序。①③:开展联合整治行动的目的是整治保健品市场乱象,这有利于保障消费者的消费安全,也能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形成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①③符合题意。 ②:开展联合整治行动的目的是整治市场乱象,不是限制投机性资本进入保健行业,②与题意无关,排除。 ④:市场调节不仅仅在特定行业存在失灵风险,④错误。 故本题选A。 35.2014--2018年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指一个国家生产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所消费的能源总量)如图所示,据此可以推断出 ①经济增长不再依赖能源消耗 ②实体经济提质升级 ③能源消费总量逐渐减少 ④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①:经济增长不再依赖能源消耗,说法明显错误,①排除。 ②④:依图示,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不断降低,说明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也说明我国实体经济提质升级,②④符合题意。 ③:依图示,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不断降低,并不意味着能源消费总量逐渐减少,③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本题属于图表型选择题。可以按照以下方法思考作答:第一、注意数字语言转化为文字语言。图表型试题最典型的特点就是以大量的数字、以直观的形式呈现丰富的经济信息, 以此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试题信息的能力,同时要求学生将试题信息与所学内容联系起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得以体现。因此如果不能实现由数字语言到文字语言的转化,则既不能简洁地表达丰富的信息,也无法实现对知识的调动。第二、透过现象发现本质,解释经济现象的本质,为寻求问题原因或解决办法奠定条件。在高考的能力要求中,不仅要求学生能正确的描述事物的现象、准确描述和解释事物的特征,而且要求能够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论证和探讨问题。这一步是实现试题材料和学科原理结合的关键。第三、注意标题和注解。标题和注解是图表型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标题往往就是图表式材料的核心信息,对理解图表式材料的中心观点、把握分析问题的方向有重要提示作用。附注或注释是对图表不能直接罗列或体现的内容所作的文字补充说明,是图表式材料的有机组成部分。附注可以使图表的本意得到更全面、更彻底的表达,所以图表如果有附注,在审题时一定不能忽视,它是解答问题必须涵盖的内容,换言之,如果在组织的答案中没有注解内容的分析和体现,则此题必失分无疑。第四、注意把握纵横两个不同的比较方向。一般来讲,纵向比较看成绩,横向比较看差别(问题)。在经济问题的分析中,依据辩证法的要求。一般要看到问题的两个方面,以利于总结经验,寻求更好的发展。通过对图表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综合,把握其内在联系,归纳出图表的中心观点或结论。第五、注意图表中的特定时间。图表中有的年份具有特殊意义,要注意理解特殊年份的特殊意义及其对准确把握图表中心观点的启示。 36.市场调节是价值规律调节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表现形式。单纯的市场调节 ①难以保证国民经济长期发展和社会的整体效益 ②容易导致垄断,难以保证竞争机制的正常作用 ③可通过市场价格机制对公共物品进行合理分配 ④能够自发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宏观平衡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单纯的市场调节的危害。①②:单纯的市场调节难以保证国民经济长期发展和社会的整体效益,容易导致垄断,难以保证竞争机制的正常作用,①②正确。 ③: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公共物品的调节需要靠政府的宏观调控,③错误。 ④:单纯的市场调节不会自发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宏观平衡,反而会引发经济动荡,④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单纯市场调节的危害:①严重危害公民的身心健康,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安定;②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③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④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37.五大发展理念中的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下列举措中能同时体现这两大发展理念的是 ①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②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制造业深度融合 ③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④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同时加大民生投入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协调发展、共享发展。①④: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同时加大民生投入,符合协调发展和共享发展的要求,①④符合题意。 ②: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制造业深度融合,这体现了创新发展,②不符合题意。 ③: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这体现了绿色发展,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点睛】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绿色发展,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 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谋民生之忧,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不断迈进。 38.2019年下半年以来,针对猪肉涨价,已有南宁、海口、江西、广东、江苏、四川等近十个省(市、县)出台了相关政策,采取补贴、投放储备冻猪肉等多种方式,以调控猪肉价格上涨给消费者带来的影响。投放储备冻猪肉以控制猪肉价格上涨,属于宏观调控的 A. 经济手段 B. 法律手段 C. 行政手段 D. 综合手段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宏观调控的手段。A:采取补贴、投放储备冻猪肉等多种方式,控制猪肉价格上涨,这属于经济手段,A符合题意。 B:材料未涉及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所以材料未体现法律手段,B不符合题意。 C:材料未涉及行政手段,C不符合题意。 D:材料仅仅显示了经济手段,而没有体现其他手段,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点睛】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目标和手段第一,经济手段。国家还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收入分配政策、产业政策等,对经济活动参与者进行引导,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法律手段。国家还可以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等法律手段,或通过采取采取具有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等行政手段,影响和调节宏观经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法律手段包括两方面,一是通过经济立法进行事前调整,二是通过经济司法进行事后调整。 第三,行政手段。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调整经济活动。 注:行政手段的优点在于直接、高效,缺点在于易出现滥用权力行为,因此须必要时采用之。 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科学的宏观调控体系。 39.实现现代化,短板在农业,难点在农村。必须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我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A. 就要把农业转变为工业,农村转变为城市 B. 根本目的是扩大农村消费市场,化解过剩产能 C. 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D. 主要运用计划手段保证生产要素向农村集聚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A: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是要把农业转变为工业,农村转变为城市,说法明显错误,A排除。 B: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要加速农村发展,根本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B错误。 C:我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和机制,C正确。 D: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也不是主要运用计划手段保证生产要素向农村集聚,D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40.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必须转换发展动能,贯彻“创新发展”理念,以创新为发展新引擎,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下列对“创新发展”理念理解正确的是 A. 创新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 B. 创新发展是我国经济的立身之本 C. 科技创新总能带来人的幸福和社会进步 D. 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创新发展。A: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A错误。 B: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B错误。 C:科技创新总能带来人的幸福和社会进步,说法过于片面,科技创新能否带来人的幸福和社会进步,关键看如何使用,C错误。 D: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D正确。 故本题选D。 【点睛】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勇敢、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年束,我国大陆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11.9%。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事关亿万老年人及其家庭的幸福生活。 2019年9月,民政部在《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中强调,要全面建立开放、竞争、公平、有序的养老服务市场,放宽养老服务市场准入,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养老服务。 结合材料,运用市场配置资源的知识,分析放宽养老服务市场准人是如何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使老年人受益的。 【答案】市场配置资源主要是通过价格、供求和竞争机制来实现的。放宽养老服务市场准入,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养老服务,将会吸引更多市场主体提供养老服务,从而扩大养老服务供给并加大竞争力度;养老服务供给增加可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加大竞争力度有利于提高养老服务质量,降低养老服务价格。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养老服务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我国人口构成及国家为养老服务做出的努力为材料,从《经济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解读材料的能力,考查考生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市场配置资源 知识,分析放宽养老服务市场准人是如何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使老年人受益的。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市场配置资源的相关知识,然后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试题设问指向市场机制,考生运用市场机制的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知识角度:写出主干知识:市场配置资源主要是通过价格、供求和竞争机制来实现的。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情境分析:放宽养老服务市场准入,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养老服务,将会吸引更多市场主体提供养老服务,从而扩大养老服务供给并加大竞争力度;养老服务供给增加可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加大竞争力度有利于提高养老服务质量,降低养老服务价格。 【点睛】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需解决三个逻辑:材料逻辑、知识逻辑、整合逻辑。材料逻辑就是对材料进行解读,一般是提取关键信息或者对材料进行意思上的分层;知识逻辑就是搜寻解答问题所需的相关联的知识点;整合逻辑就是将知识点和材料的解读有机结合在一起。做好这三步,问题也就基本迎刃而解。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9月23日,“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开幕式在北京展览馆举行。成就展上共展出了150项中国“第一”,引来众多参观者驻足观看。 1956年,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重汽车下线,结束了中国不能批量制造汽车的历史;1958年,中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研制成功;1970年,中国第一台彩色电视机研制成功;1988年,中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首次对撞成功;1996年,中国粗铜产量突破1亿吨,位居世界第一;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航天员翟志刚出舱活动,实现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太空行走;2019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个月背着陆和巡视探测的国家…… (1)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中国梦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70年的辉煌成就是如何体现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所作出的努力的。 (2)展览同时还开启了网上展馆(guoqing70.cctv.com),不能来现场参观展览的群众可以在线观看360度全景展览。假如你在现场参观或在网上观看了该成就展,请你写一个100字以内的感言。 【答案】(1)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70年来,中国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歇。150项中国“第一”,体现了中华儿女奋发图强、不甘落后、积极建设国家的努力。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每一个“第一”都凝聚着中国人智慧和汗水的结晶,都体现了广大劳动者和科研人员在为国家和民族的崛起添砖加瓦。70年来,中国坚持科技自主创新、大力提升制造水平,极大地提高和丰富了人民的物质生活。 (2)答案示例1:置身中,七十载光阴仿佛在身边流淌,沿着1949到2019以年为刻度的“时光隧道”,一项项“新中国第一”,一件件含金量越来越高的中国制造,勾勒出一个传统农业国家迈向制造大国,并不断向着制造强国扎实迈进的恢宏图景。 答案示例2:从科教兴国战略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不断释放出助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动能。70年春华秋实,新中国风华正茂、朝气蓬勃。面向未来,中华儿女必将接续奋斗,在新征程上创造出新的伟大奇迹。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建国70年的辉煌成就为材料,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解读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考查考生描述阐释事物的能力,考查考生探究论证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中国梦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70年的辉煌成就是如何体现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所作出的努力的。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中国梦的相关知识,然后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中国梦的本质、中国梦的特点。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①中国梦的本质角度:写出主干知识: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情境分析:70年来,中国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歇。150项中国“第一”,体现了中华儿女奋发图强、不甘落后、积极建设国家的努力。②中国梦的特点角度:写出主干知识: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情境分析:每一个“第一”都凝聚着中国人智慧和汗水的结晶,都体现了广大劳动者和科研人员在为国家和民族的崛起添砖加瓦。70年来,中国坚持科技自主创新、大力提升制造水平,极大地提高和丰富了人民的物质生活。 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以观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为主题,写一个100字以内的感言。知识范围未做限定,属于宏观考查。试题具有开放性,考生围绕主题,把握要求,多角度思考。考生可从国家的奋斗历程、发生的巨变、未来发展前景等方面思考作答;也可以国家实施的战略,如科教兴国谈科技创新及其为中国的发展的贡献等方面阐释。 【点睛】第(1)问,本题属于分析说明题。回答分析说明类问题,主要按以下思路进行:第一步,分析材料,把握主题,联想相关知识。第二步,围绕主题,回归教材,确认知识。以试题反映出的问题为中心与教材联系,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第三步,紧扣题意,合理作答。通常,我们只要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用理论分析材料即可。 第(2)问,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对开放性题目,要用好发散思维方式。解答好开放题切记要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从教材内外知识的结合上来回答问题,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创新。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