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3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六中高三(上)开学政治试卷
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六中高三(上)开学政治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1. 2020年4月21日,公安部交管局“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的通知发布后,全国各地电动车头盔价格暴涨。5月20日,公安部回应称,骑乘电动自行车未戴头盔暂未列入处罚范围,头盔价格应声而下。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最接近头盔市场变化过程的是(图中P代表价格,Q代表数量,D、S分别表示需求和供给曲线,D1、D2表示变动后的需求曲线)( ) A.④→③→②→① B.②→③→①→④ C.③→②→④→① D.④→①→③→② 2.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DCEP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全新加密电子货币体系,与纸币的属性功能完全一样,任何中国机构和个人均不能拒绝接收DCEP.如果中国成为第一个发行央行数字货币的国家,那么( ) ①数字人民币DCEP也将是我国的法定货币 ②中国人民银行有权决定DCEP的发行量及购买力 ③将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 ④数字人民币DCEP的供应量必须是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 国务院提出要以改革举措破除民间投资和民营经济发展障碍,激发经济活力和动力。取消和减少阻碍民间投资进入养老、医疗等领域的附加条件,帮助解决土地、资金、人才等方面的难题,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畅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传导机制等。破除民间投资和民营经济发展障碍的原因是( ) ①民营经济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发挥其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等方面作用 ③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④通过改革,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 “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例如已经不可收回的时间、金钱、精神等。人们很容易因为对“沉没成本”过分着恋而继续原来的错误,造成更大的亏损。对此,有经济学家建议,对于“沉没成本”的处置,与其盲目追加,换来无期限的望眼欲穿,不如快刀斩乱麻,接受“沉没成本”,重新选择。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处理建议的有( ) ①东北装市对部分资不抵债而义扭亏无望的企业进行破产清算 ②甲投资者对被“套牢”的股票“割肉”抛售以防止更大损失 ③乙投资者对被“套率”的股票追加投资以拉低股票平均成本 ④丙消费者利用商家“反季销售”时机大量购买“过季”商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 2020年4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各地要统筹负责,按照居民意愿,重点改造完善小区配套和市政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建立政府与居民、社会力量合理共担改造资金的机制,中央财政给予补助,地方政府专项给予倾斜,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改造运营。以上举措( ) ①旨在发挥民营企业改善居民生活的主体作用 ②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 ③利用了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民生的作用 ④有利于增强非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 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是以促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由中央分配给地方的补助资金。日前,财政部下发通知,提前向全国地方政府投入16632亿元的中央财政资金,主要用于公务员、教师等工资发放及其他民生支出。中央实施此轮均衡性转移支付( ) ①发挥了再分配的调节功能 ②促进了财政收支平衡 ③提高了市场配置资源效率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 2020年4月1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六保“,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下列符合“六保”预期目标实现的措施是( ) ①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推进减税降费→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激发市场主体内生活力 ②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稳定基层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民生投入 ③加大创业创新财政支持→发展在线经济→培育壮大新业态→优先安排大学生就业 ④加大惠农政策力度→保障种粮基本收益→提高粮农的积极性→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 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看力稳企业保就业。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再延长至明年3月底。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应延尽延,对其他困难企业贷款协商延期。鼓励银行大幅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首贷、无还本续贷。大幅拓展政府性融资担保覆盖面并明显降低费率。不考虑其他因素,上述举措对稳就业发生影响的传导顺序是( ) ①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②释放货币流动性 ③提高商业银行经营效益 ④增强市场主体活力 第21页 共22页 ◎ 第22页 共22页 ⑤增加劳动需求和就业机会 ⑥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A.③→②→⑤→④ B.②→③→①→⑤ C.⑥→④→⑤→① D.②→⑥→④→⑤ 9. 互联网发展的光明前景使O2O、P2P、APP等扑面而来,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的交流方式。同时,互联网以无孔不入的方式窥探着我们的隐私和信息,让我们变成了“透明人”。材料体现了( ) ①市场经济具有盲目性,要规范互联网的发展 ②O2O、P2P、APP的出现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 ③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④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0. 2020年4月20日,国家发改委明确表示,2020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提升服务业、制造业、农业领域开放水平,继续在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2020年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只增不减,重点是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潜力,使更多领域的外商投资能够享受税收等有关优惠政策。由此可知我国( ) ①立足对外开放,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②放宽市场准入,促进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 ③完善市场秩序,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 ④加强国际合作,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 京剧演“技”还是演“戏”?王国维说中国戏曲是“以歌舞演故事”,中国戏曲始终都在非常认真地描摹生活。“技”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但戏中之“技”从来不能脱离剧情和人物而存在。一旦“技”成了最高理想和唯一追求,戏剧就失去了灵魂。当“戏”被忽视,“技”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更无法精进了。材料说明( ) ①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技”与“戏”可单独存在 ②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戏”决定着“技”的发展 ③“戏”是“技”存在和发展的前提,要丰富“戏”的内涵 ④要积极推动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既重“戏”又重“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 2020年1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分别致贺信祝贺2020“中国意大利文化和旅游年“在意大利罗马开幕。开展“中国意大利文化和旅游年”活动( ) ①是现代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②促进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③将会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④表明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已成为各国共识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3. 美育是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心灵活动,是人类围绕着对美的感知、鉴赏与创造的综合性教育活动。2019年6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要求“增强美育熏陶”“增强文化理解”。落实这一要求( ) ①必须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认识美、热爱美、创造美和传播美 ②利于塑造学生美好心灵、培养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③需要将美术教育作为美育的全部渗透到学生生活实践中去 ④能够发挥出教育具有的文化传递、沟通和共享的强大功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 “你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注意查收”;三星堆青铜人像:说我像奥特曼的你别走;陶鹰鼎:陶,醉了6000年;长信宫灯:照着你;太阳神鸟金箔:这款美瞳我要了……这些穿越古今的宣传文案,出自《如果国宝会说话》这部独树一帜的文物纪录片。 让历史文物活起来的理由有( ) A.传播手段和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 B.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C.历史文物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D.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15. 大江东去的豪迈、杨柳依依的悱侧、长河落日的壮阔、彩笺尺素的缠绵、马革裹尸的肝胆、海纳百川的胸襟、乘风破浪的逸兴、青天揽月的壮思,生命中的一切体验和东方审美意境都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鲜活的表达。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 ①中华传统文化完整阐释了东方审美意境的价值 ②生命中的一切体验是丰富中华传统文化的源泉 ③东方审美意境和中华传统文化在共存与融合中渐趋一致 ④东方审美意境寓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并通过其表现出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 面对全球治理的固有难题和新挑战,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治理改革贡献中国智慧,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和赞赏,并被写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文化基因在于( ) ①中国当代波澜壮阔的外交实践 ②中华民族求同存异的宽广胸怀 ③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 ④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 为了推动阅读,北京满载书香的4号线地铁专列,装饰素材选择了《小金色童书》《地下水下》《夏天》《婷婷的树》等经典热销童书作品,以及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等插画场景。这趟充满童心的地铁专列的文化价值在于( ) 第21页 共22页 ◎ 第22页 共22页 A.推动文化传播,打造书香社会 B.活跃文化市场,增强文化竞争力 C.丰富精神生活,改变思维方式 D.激发爱国情感,形成巨大的物质力量 18. “全国道德模范”浙江宁波“支教奶奶”周秀芳,是宁波的一位小学退休教师,在古稀之年不远千里到贵州、湖南支教,在湖南溆浦和宁波两地架起了爱心桥梁。在她的努力下,新建了29所希望小学,帮扶了400多名贫困学生……周奶奶的义举感召我们( ) ①积极主动地做传统美德的实践者 ②认真负责地做职业道德的弘扬者 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精神追求和自觉行动 ④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19. 铁画,也称铁花,安徽芜湖特产,为中国独具风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铁画是以低炭钢为原料,将铁片和铁线锻打焊接成的各种装饰画。它将民间剪纸、雕刻、镶嵌等各种艺术的技法溶为一体,采用中国画章法,黑白对比,虚实结合,另有一番情趣。可是有人认为,铁画在今天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请你用下列关键词进行反驳( ) A.文化传承 文化借鉴 文化包容 B.文化影响 文化传承 文化自信 C.文化传播 文化借鉴 文化自信 D.文化传播 文化包容 文化发展 20.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游戏王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财富。一段时间以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沉渣泛起。社会上质疑英雄烈士、歪曲历史的现象和行为不时出现,造成了恶劣影响。为此,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这( ) ①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以培养英雄和先锋为着眼点 ②有利于弘扬和传承革命道德,使其基本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③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说明立法努力回应社会关切,国家必须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 《吕氏春秋•察今》记载: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荆人所犯的错误是( ) ①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 ②只看到静止而否认运动 ③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 ④只看到运动而否认静止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2. 物理学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属性叫做惯性。如图的现象表明( ) A.惯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永恒的 B.惯性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创造或消除惯性 D.惯性是一种偶然的联系 23.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作为一种意象,喜欢结群的鸿雁常被用来渲染思乡怀亲的愁绪,欧阳修《戏答元珍》中的“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就属于这种情况。“鸿雁“这种意象( ) ①体现了诗词创作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②反映了鸿雁群居的生活实践特性 ③源自于作者多愁、敏感的内心世界 ④服务于作者表达内心世界的需要 第21页 共22页 ◎ 第22页 共22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 “人间随处有诗意,千年至美莫如诗。”诗词之美,美在意境,贵在意境。诗词的意境,是指诗词的意(情意、思想内容)和象(景象、画面)的结合,“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诗词的意境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人脑的机能 B.诗人通过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能动地反映客观存在 C.诗词的意境是诗人通过直接再现自然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寓情于景 D.诗词的意境是艺术家自身主体意识的产物,是实现艺术创作意图的物质载体 二、非选择题(共计52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摊经济,指的是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的一种经济形式,具有创业门槛低、失败风险低、商品价格低的“三低优势”,一直以来都是城市的一种边缘经济。李克强总理两次公开点赞地摊经济,称赞其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是中国的生机”。近期,浙江、江苏、山东等地政府也陆续出台指导意见,为地摊经济松绑。 有专家建议,要实现健康发展,地摊经济还需要进行四个方面的升级。一是观念升级:低门槛,不等于低端,更不应该被低看;二是质量升级:低门槛,不等于低质量,地摊经济也需要全面质量管理;三是现场管理升级:要善用新技术,树立新规范,建立新秩序;四是产业生态升级:充分发挥大企业的帮扶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专家就发展低碳经济所提建议的合理性。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今年96岁的老党员张富清是原西北野战军一名战士,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他冲锋在前、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新中国成立之际,张富清服从命令,跟随部队到新疆喀什垦荒住地窝子、开垦盐碱地、顶风沙、抗烈日,担负起保卫和建设新疆的艰巨任务。1955年,张富清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在来凤县,他以突击的精神,先后走进粮食局、三胡区、卯洞公社、外贸局、建设银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带着群众干了一件又一件实事,为贫困山区奉献了一生。 60多年来,张富清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2018年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张富清的事迹被发现,这段英雄往事重现在人们面前。 2019年6月,张富清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9月,张富清成为首批国家最高荣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之一。习近平主席高度赞扬张富清一辈子深藏功名、初心不改,号召全社会向他学习。多地开展了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宣传活动。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宣传张富清的先进事迹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每当经历一些重大事件、重大任务,或面临重要关头、关键时刻,常常会孕育并诞生一种崇高而伟大的精神,这些精神共同描绘出5 000多年中华民族的精神长廊,成了一笔笔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2020,岁在庚子,病毒肆虐,面对异常复杂的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各地各部门各司其职、协调联动,强化管理重点地区和人员流动,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最美逆行者”无惧艰险驰援武汉;建设者日夜奋战抢建方舱医院,企业加班加点生产、人民军队高效投送疫情防控物资;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制定防控策略……全民族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坚定信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与此同时,中央和地方媒体共同强力发声,网上网下正能量强劲、主旋律高昂的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及时、全面、客观地讲好中国抗疫故事,礼赞“抗疫精神”,有力回击了部分西方媒体对党领导人民书写抗疫故事的抹黑,向世界展现中国力量。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中国“抗疫精神”来自何处。 (2)抗疫故事能不能取信于人,关键在于讲故事立场态度和故事内容。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原理说明怎样讲好中国抗疫故事。 (3)疫情防控是一部教材,据此请列举三个教育主题。 第21页 共22页 ◎ 第22页 共22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六中高三(上)开学政治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1. 【答案】 C 【考点】 价格与供求的关系 【解析】 本题考查:价格与供求的关系 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价格也会影响供求。一般来说,当供给大于需求时,价格下降,当需求大于供给时,价格上升。当价格上升时,供给增加,需求下降,当价格下降时,供给下降,需求增加。 【解答】 根据题意,公安部交管局“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的通知发布后,全国各地电动车头盔价格暴涨,需求增加价格上涨;骑乘电动自行车未戴头盔暂未列入处罚范围,需求减少,头盔价格应声而下;所以,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最接近头盔市场变化过程的是: ③排在第一位,该图示表示需求增加,价格上涨; ②排在第二位,该图表示价格上涨,调节生产供给,供给增加; ④排在第三位,骑乘电动自行车未戴头盔暂未列入处罚范围,头盔价格应声而下,该图表示需求减少,价格下降,与此情况吻合; ①排在第四位,由于价格下降,供给减少,该图与此吻合; 故本题推导过程合理的是③→②→④→①; 2. 【答案】 A 【考点】 结算与信用工具 货币的演变 【解析】 本题考查:货币的演变;结算与信用工具 1.货币的演变 ①在长期商品交换过程中,出现了一般等价物,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最初的货币是金银。 ②随着交换的扩大,又产生了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并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有权确定其发行数量,但不能规定其购买力,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基础。 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又出现了电子货币。 ⑥发行数字货币可以减少纸币流通量,降低政府发行货币的成本;从整体上提升经济交易活动的便利性、安全性;但是发行数字货币与市场货币流通量无关。 2.结算与信用工具 ①结算方式: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 ②结算工具:信用卡和支票。 【解答】 ①正确,“与纸币的属性功能完全一样,任何中国机构和个人均不能拒绝接收DCEP”,说明数字人民币DCEP也将是我国的法定货币; ②错误,中国人民银行有权决定DCEP的发行量,但无权决定其购买力,购买力由市场决定; ③正确,数字货币采用的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的特点,不需要任何类似清算中心的真心话机构来处理数据,交易处理速度更便捷,将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 ④错误,数字人民币的供应必须遵循货币流通规律,以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而不是必须是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 3. 【答案】 C 【考点】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①错误,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③正确,以改革举措破除民间投资和民营经济发展障碍,激发经济活力和动力,因为民营经济发挥其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等方面作用,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④不符合题意,题干中旨在说明生产关系调整,并不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调整。 故选C。 4. 【答案】 D 【考点】 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股票 【解析】 本题考查:投资理财的目标和原则 价格与供求的关系 企业经营与发展 1、投资理财的目标是为了获利。因此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①收益与风险并存原则,收益的高低和风险的大小是成正比的,收益越高也就意味着风险越大,反之,收益越低,也就意味着风险会较低; ②分散投资原则,也就是说在投资理财时,把资金分散了来投资不同的项目,这样同时也分散了风险; ③量入为出原则,就是根据自己的资金状况来选择合适的投资。 2、价格与供求的关系。 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价格也会影响供求。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 3、企业经营与发展 ①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②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③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④进行企业兼并和强强联合; ⑤要遵循价值规律,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优化产品结构; 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解答】 第21页 共22页 ◎ 第22页 共22页 ①符合建议,材料强调的是“与其盲目追加,换来无期限的望眼欲穿,不如快刀斩乱麻,接受‘沉没成本’,重新选择”,而企业破产是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符合这一建议,故排除; ②符合建议,股票是高收益高风险的投资方式,对被“套牢”的股票“割肉”抛售以防止更大损失也符合这一建议,故排除 ③不符合建议,对被“套牢”的股票追加投资以拉低股票平均成本,违背了这一建议,故当选; ④不符合建议,利用商家“反季销售”时机大量购买“过季”商品,是利用价值规律的表现,与材料中的建议不符,故当选 5. 【答案】 C 【考点】 财政的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财政的作用 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①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 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 ③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财政与宏观调控)。 【解答】 ①错误,公有制经济发挥主体作用,民营经济不发挥主体作用; ②③正确,“要求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建立政府与居民、社会力量合理共担改造资金的机制,中央财政给予补助,地方政府专项给予倾斜”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利用了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民生的作用; ④错误,题干中旨在说明加强国家财政的作用,未涉及非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且应该是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6. 【答案】 B 【考点】 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途径 【解析】 本题考查: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途径 (1)制度保障: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初次分配: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 (4)分配政策: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解答】 ①④符合题意,再分配有利于更加注重收入分配公平,材料中强调提前向全国地方政府投入中央财政资金,主要用于公务员、教师等工资发放及其他民生支出,这发挥了再分配的调节功能,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②不合题意,材料中强调的是财政支出,没有涉及财政收支平衡; ③不合题意,材料的财政支出强调的是国家的宏观调控,没有涉及市场配置资源效率的提高。 7. 【答案】 C 【考点】 我国政府的职能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政府的职能 (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4)加强社会建设。 (5)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解答】 ①符合题意,为实现“六保”预期目标,政府应该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推进减税降费,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内生活力; ②错误,发行特别国债的目的不是为稳定基层政府的财政收入; ③错误,“安排大学生就业”说法错误,政府不安排大学生就业,大学生根据市场需求自主就业; ④符合题意,依据题意,政府加大惠农政策力度,保障种粮基本收益,进一步提高粮农的积极性,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8. 【答案】 D 【考点】 国家宏观调控 【解析】 本题考查:国家宏观调控 (1)含义:宏观调控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 (2)必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与发展,需要科学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职责和作用之一。 (3)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4)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5)宏观调控应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各种手段相互配合,形成科学的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解答】 ②排在第一位,依据题意,对中小微企业贷款采取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这可以释放货币流动性; ⑥排在第二位,释放货币流动性,有利于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④排在第三位,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缓解,可以增强市场主体活力; ⑤排在第四位,市场主体活力的增强,有利于增加劳动需求和就业机会; ①不合题意,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再延长并没有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③不合题意,题意要求回答对稳就业产生的影响,而不是对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 因此,上述举措对稳就业发生影响的传导顺序是②→⑥→④→⑤; 9. 【答案】 D 【考点】 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 市场经济的法律保障 第21页 共22页 ◎ 第22页 共22页 【解析】 本题考查: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市场经济的法律保障 1.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 ①调节: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②刺激: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工具,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经营管理,降低消耗,以降低个别劳动时间。 ③筛子:在商品经济中存在竞争,由于竞争,促使商品生产者想方设法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也会促使优胜劣汰。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市场经济的法律保障 (1)意义: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2)措施: ①完善市场规则: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来维护。市场规则主要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 ②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③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尊法守法用法,都应该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解答】 ①不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市场调节的自发性,不是盲目性; ②符合题意,“互联网发展的光明前景使O2O、P2P、APP等扑面而来”,体现了企业在价值规律作用下面向市场生产产品; ③符合题意,“互联网以无孔不入的方式窥探着我们的隐私和信息,让我们变成了‘透明人’”,说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④不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到诚实守信。 10. 【答案】 C 【考点】 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解析】 本题考查: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要趋利避害、勇敢地迎接挑战,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①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 ②创新利用外资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③要“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④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根本基点。 【解答】 ①错误,立足我国实际,而不是对外开放。 ②④正确,2020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提升服务业、制造业、农业领域开放水平,继续在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2020年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只增不减,重点是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潜力,使更多领域的外商投资能够享受税收等有关优惠政策。说明我国放宽市场准入,促进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加强国际合作,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 ③不符合题意,材料所述为“引进来”,没有涉及“走出去”。 11. 【答案】 D 【考点】 继承传统 推陈出新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①说法错误,“技”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但戏中之“技”从来不能脱离剧情和人物而存在,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但“技”与“戏”不可单独存在,当“戏”被忽视,“技”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体现内容; ②说法错误,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戏”与“技”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技”有独立的审美价值,“戏”也不能被忽视,不能说“戏”决定着“技”的发展; ③符合题意,“技”从来不能脱离剧情和人物而存在,“技”存在也是为了更好的展现“戏”的内容,说明“戏”是“技”存在和发展的前提,要丰富“戏”的内涵; ④符合题意,“戏”与“技”都是京剧的重要内容,因此要积极推动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既重“戏”又重“技”。 故选D。 12. 【答案】 B 【考点】 文化与经济 政治的关系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 政治的关系;中华文化 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①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2)不同的文化,对政治、经济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从国内看: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从国际看: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2、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文化的力量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中华文化不仅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解答】 ①说法错误,开展“中国意大利文化和旅游年”活动不是现代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②③符合题意,开展“中国意大利文化和旅游年”活动有利于促进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将会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④说法错误,“已经成为各国共识”的说法不符合实际。 13. 【答案】 A 第21页 共22页 ◎ 第22页 共22页 【考点】 文化对人的影响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①符合题意。美育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应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认识美、热爱美、创造美和传播美; ②符合题意。美育是一种心灵活动,故有利于塑造人的美好心灵、培养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错误,美术教育只是美育的一部分; ④错误,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大众传媒具有的文化传递、沟通和共享的强大功能,该说法混淆了教育与大众传媒的功能。 故选A。 14. 【答案】 D 【考点】 文化遗产保护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解答】 A错误,传播手段和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重要方式,但不是前提; B错误,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C错误,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D符合题意,这些穿越古今的宣传文案,出自《如果国宝会说话》这部独树一帜的文物纪录片。 让历史文物活起来的理由有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15. 【答案】 A 【考点】 中华文化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①符合题意,由材料可看出,通过中华传统文化可对生命中的一切体验和东方审美意境进行鲜活的表达,表明中华传统文化完整阐释了东方审美意境的价值; ②符合题意,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因此生命中的一切体验是丰富中华传统文化的源泉; ③表述错误,“渐趋一致”的说法错误,不利于文化多样性的展现; ④不合题意,东方审美意境与中华传统文化不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故选A。 16. 【答案】 C 【考点】 中华文化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①不合题意,中国当代波澜壮阔的外交实践,不属于文化基因; ②③符合题意,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文化基因在于中华民族求同存异的宽广胸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 ④不合题意,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不属于文化基因。 故选C。 17. 【答案】 A 【考点】 现代文化传播手段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符合题意,地铁专列装饰素材选择了《小金色童书》《地下水下》《夏天》《婷婷的树》等经典热销童书作品,以及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等插画场景。这趟充满童心的地铁专列的文化价值在于推动文化传播,打造书香社会; B不合题意,材料不涉及活跃文化市场,增强文化竞争力; C说法错误,文化影响而不是改变思维方式; D说法错误,地铁专列的文化价值在于形成巨大的精神力量,而不是物质力量。 故选A。 18. 【答案】 A 【考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①③符合题意,“全国道德模范”浙江宁波“支教奶奶”周秀芳,是宁波的一位小学退休教师,在古稀之年不远千里到贵州、湖南支教,在湖南溆浦和宁波两地架起了爱心桥梁。在她的努力下,新建了29所希望小学,帮扶了400多名贫困学生……周奶奶的义举感召我们积极主动地做传统美德的实践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精神追求和自觉行动; ②不合题意,材料中两位老奶奶履行的是道德义务,未涉及认真负责地做职业道德的弘扬者; ④不合题意,材料未涉及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故选A。 19. 【答案】 B 【考点】 文化对人的影响 第21页 共22页 ◎ 第22页 共22页 继承传统 推陈出新 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1、文化对人的影响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文化传承与创新 (1)根本途径(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基本途径之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文化创新必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3)基本途径之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做到博采众长。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5)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文化创造要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6)要推动文化内容、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这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3、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1)含义: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2)表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解答】 ACD不合题意,材料内容不涉及文化借鉴和文化包容; B符合题意,有人认为,铁画在今天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这告诉我们要树立文化自信,注重文化的影响,传承文化。 20. 【答案】 D 【考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基本内容: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 2.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党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的方向和发展道路,对一个政党、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①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②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加强理论武装,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凝聚民族复兴的坚定力量和磅礴力量。 ③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设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2)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解答】 ①错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 ②错误,其具体内涵因时而变。 ③④正确,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这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说明立法努力回应社会关切,国家必须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21. 【答案】 D 【考点】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解析】 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①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②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解答】 ①不合题意,材料所述的荆人涉江的故事体现的是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不变论,而不是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 ②③符合题意,材料所述的荆人涉江的故事说明荆人所犯的错误是只看到静止而否认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 ④错误,荆人所犯的错误是只看到静止而否认运动。 22. 【答案】 B 【考点】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解析】 第21页 共22页 ◎ 第22页 共22页 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2)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而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2)规律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3)方法论要求 ①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解答】 A错误,物理学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属性叫做惯性,故惯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而不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B符合题意,C错误,惯性是指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故惯性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根据需要创造或消除惯性; D错误,惯性是一种必然的联系。 23. 【答案】 B 【考点】 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1)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指:人们可以根据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预见到在哪些情况和条件下,应该出现哪些现象,人类就可以预先提出计划和方案,采取措施,防范不良情况,利用有利情况,造福自身。这些都体现了认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意识活动具有自觉的选择性是指:我们所认识的反映的世界,其实只是反映出我们所愿意承认的那一部分,而绝非全部。认识外境的意识活动是种自我主观的行为,我们的一切认知行为其实都是自我意识的选择性反映,谈不上真和伪,一切见解都不是真实的对外界的反映,只是在反映我们自己对外界的认识程度而已。 【解答】 ①④正确,“意象”是寓意之象,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是借物抒情,体现了诗词创作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服务于作者表达内心世界的需要; ②错误,实践是人特有的活动; ③错误,意象作为主观的东西,它来源于客观。 24. 【答案】 B 【考点】 意识的能动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 (1)能动地认识世界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2)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解答】 A说法错误,意识的本质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B符合题意,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但是这种反映是能动的反映。意识是内容的客观性和形式的主观性的统一。材料中的意境是诗人通过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能动地反映客观存在。 C说法错误,意境不是诗人直接再现自然,而是能动的经过人脑加工的反映。 D说法错误,意境不是艺术家自身主体意识的产物。 二、非选择题(共计52分) 【答案】 ①观念升级:我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尊重、扶持、培育和优化地摊经济形态,有利于其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②质量升级: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地摊管理者和经营者提高商品和服务的质量,有利于顺利实现其价值,更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 ③现场管理升级:运用新技术,建立新规范,创新市场监管方式,才能更好规范市场秩序,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④产业生态升级:贯彻新发展理念,发挥大企业的资金、技术优势,能帮扶、引领地摊经济实现产业优化升级。 【考点】 商品的基本属性 国家宏观调控 新发展理念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解析】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专家就发展低碳经济所提建议的合理性。属原因类主观题。根据材料“观念升级:低门槛,不等于低端,更不应该被低看”,可从我国所有制度、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意义的角度分析。根据材料“质量升级:低门槛,不等于低质量,地摊经济也需要全面质量管理”,可从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地摊管理者和经营者提高商品和服务的质量,有利于顺利实现其价值,更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的角度分析。根据材料“现场管理升级:要善用新技术,树立新规范,建立新秩序”,可从规范市场秩序,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的角度分析。根据材料“产业生态升级:充分发挥大企业的帮扶作用”,可从新发展理念、地摊经济产业优化升级的角度分析。 【解答】 ①观念升级:我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尊重、扶持、培育和优化地摊经济形态,有利于其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②质量升级: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地摊管理者和经营者提高商品和服务的质量,有利于顺利实现其价值,更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 第21页 共22页 ◎ 第22页 共22页 ③现场管理升级:运用新技术,建立新规范,创新市场监管方式,才能更好规范市场秩序,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④产业生态升级:贯彻新发展理念,发挥大企业的资金、技术优势,能帮扶、引领地摊经济实现产业优化升级。 【答案】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②宣传张富清的先进事迹有利于引导人们坚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追求,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推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甘于奉献的良好氛围。 ③宣传英雄事迹,学习英雄品行,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考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解析】 本题属于意义类主观试题,要求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宣传张富清的先进事迹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需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考生运用这一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知识角度:联想主干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分析引导作用,宣传张富清的先进事迹有利于引导人们坚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追求,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推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甘于奉献的良好氛围分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宣传英雄事迹学习英雄品行,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解答】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②宣传张富清的先进事迹有利于引导人们坚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追求,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推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甘于奉献的良好氛围。 ③宣传英雄事迹,学习英雄品行,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答案】 ①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我国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及坚实的经济实力,是“抗疫精神”的根基。 ②来自伟大民族精神的传承,强大的宣传报道传递了民族精神。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在抗疫历程中催生出了伟大的“抗疫精神”。 ①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立足中国的经济、政治、人口、资源等抗疫救援的实际,讲述真实的抗疫故事。 ②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围绕抗疫中国家治理发挥制度优势,救援尊重经济、社会、科研规律,充分开拓舆论阵地,全面、及时讲好抗疫故事。 生命教育、民族精神教育、中国力量等。 【考点】 中华民族精神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文化与经济 政治的关系 【解析】 (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中国“抗疫精神”来自何处,属于分析说明类试题。设问知识范围是文化生活。材料中“面对异常复杂的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可知我国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及坚实的经济实力,是“抗疫精神”的根基;材料中“全民族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坚定信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央和地方媒体共同强力发声,网上网下正能量强劲”可知来自伟大民族精神的传承;材料中“每当经历一些重大事件、重大任务,或面临重要关头、关键时刻,常常会孕育并诞生一种崇高而伟大的精神”可知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在抗疫历程中催生出了伟大的“抗疫精神”。 (2)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原理说明怎样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属于措施类试题。设问知识范围是辩证唯物论的原理。可从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角度说明。 (3)本题要求回答疫情防控是一部教材,据此请列举三个教育主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教育主题符合题意即可。 【解答】 ①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我国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及坚实的经济实力,是“抗疫精神”的根基。 ②来自伟大民族精神的传承,强大的宣传报道传递了民族精神。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在抗疫历程中催生出了伟大的“抗疫精神”。 ①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立足中国的经济、政治、人口、资源等抗疫救援的实际,讲述真实的抗疫故事。 ②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围绕抗疫中国家治理发挥制度优势,救援尊重经济、社会、科研规律,充分开拓舆论阵地,全面、及时讲好抗疫故事。 生命教育、民族精神教育、中国力量等。 第21页 共22页 ◎ 第22页 共22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