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2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贵州省都匀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
绝密★使用完毕前 11月1日14:30—16:00 都匀一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半期考试 高二政治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90分钟; 2.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3.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I卷 选择题 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是在对工业文明带来的严重生态安全问题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这种价值观有利于促进社会的科学、和谐发展。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①哲学的发展与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 ②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③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认识能力的提升 ④哲学对社会经济、政治发展起促进作用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2.下列对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三者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②要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 ③不同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 ④科学的世界观决定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哲学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3.历史学讲的是“历史如此然”,也就是说历史是如此的;历史哲学则探究的是“历史之所以然”,也就是说历史为什么是如此的。由此,我们可以推断( ) ①历史哲学与历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②历史哲学以历史学为基础 ③历史哲学与历史学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④历史学以历史哲学为科学指导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4.目前,科学家可以准确预测台风的登陆地点、经过路线,把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主要体现了( ) A.物质决定意识 B.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 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5.在哲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经典名言。下列哲人的名言与孟子的“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这句话蕴含哲理相同的是( ) A.朱熹——“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B.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 C.欧布里德——“一切皆流,一切皆变” D.贝克莱——“物是观念的集合” 6.马克思主义是当今人类理论思维的最高峰,所揭示的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今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获得了不仅是理论层面更是实践层面的成功,它贯穿于每一项改革之中,并随之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从未消亡,也不可取代是因为它( ) ①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②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③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 ④正确地揭示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近年来,中国高铁从“望尘莫及”到“望其项背”,再到“并肩而行”,再到“一马当先”,经历了一个从“跟跑”到“并肩跑”再到“领跑”的过程,实现了从“技术引进”到“中国制造”再到“中国创造”的跨越。这说明( ) ①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物质是运动的主体与承担者 ④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爱因斯坦曾预言过反物质的存在,根据相对论,他认为宇宙中对于一个电荷为e,质量为m的物质一定会存在它相对应的反物质,即一定存在一个相同质量但电荷为-e的物质。这里的“反物质”( ) ①是对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反映 ②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③世界上客观事物的总和 ④是物质的具体形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既含动,动不舍静。”他认识到( ) ①运动是永恒的和绝对的 ②静止是无条件的相对的 ③运动与静止是相统一的 ④运动是静止的特殊形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清代诗人翁格在《暮春》中写道:“莫怨春早归,花余几点红。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诗中蕴含的哲理有( ) ①物质世界是运动的 ②物质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 ③自然界的变化有其固有规律 ④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无所不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当前,人工智能已进入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航道,正在成为各国极力争夺的科技制高点。据此回答11—12题。 11.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工程师们已经创造出多关节机器人,有些机器人具备可以获取周围环境信息的一系列传感器,并能控制这些关节从而越过行进途中的简单障碍。因此有人认为,机器人是有意识的。上述观点( ) ①承认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否认了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③否认了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④否认了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我国首个人工智能规划要求,以加快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国防深度融合为主线,把握人工智能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高度融合的特征,坚持人工智能研发攻关、产品应用和产业培育“三位一体”推进,全面支撑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从哲学上看,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发展是( ) ①充分利用事物间有利的、本质的联系来推动事物的发展 ②发挥部分对整体功能的决定作用 ③将主观想象的联系通过融合活动变为现实的存在 ④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提高人工智能与社会资源的整合度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①④ 13.《淮南子》中射日的“后羿”,《西游记》中七十二变的 “孙悟空”和《聊斋志异》中一个个善良的“狐仙”,这些虚构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其“原型”。这是因为( ) ①意识本质上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意识是客观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③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并不需要现实的依据 ④意识能够在反映现实世界基础上创造幻想的世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一个人没有梦想,就好像童年没有童话一样,会失去斑斓的色彩。为梦想而努力不会让你瞬间变得伟大,但会让你的每一天都充满希望。梦想不一定能成就你的人生,但一定能丰富你的人生。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基于( ) ①人的意识影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 ②意识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具有自觉选择性 ③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④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2019年3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更好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并将2019年确定为“基层减负年”。解决形式主义减轻基层负担要求( ) ①做到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③把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④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自然》杂志发布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以中国天文学家为主的国际科研团队发现了一颗人类目前观测到的遥远宇宙中发光最亮、中心黑洞质量最大的类星体。此发现已被国外天文学家通过后续观测而最终确认。这表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B.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D.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形式 17.人民网“求真”栏目曾与百度辟谣平台联合评选出包括塑料紫菜、棉花肉松、SK5臆造病毒等在内的谣言。这些谣言在网上迅速蔓延,甚至引发社会恐慌,但很多并没有被证实,SK5病毒也不存在。这表明( ) ①真理具有客观性 ②获得直接经验比获得间接经验更重要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认识是有限的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8.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久坐对健康有害”,建议每坐30分钟就起来活动一下。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和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对5000多人开展了为期16年的跟踪调查研究,发现久坐并不比久站对健康的危害更大。这告诉我们( ) ①对事物的认识受主体差异的影响 ②认识在实践中向前发展 ③认识正确与否需要经过实践检验 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修订国际单位制”决议,正式更新包括国际标准质量位“千克”在内的4项基本单位定义。新国际单位体系将于2019年5月20日世界计量日起正式生效。这说明( ) A.认识都是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 B.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C.基本单位的定义取决于人的需要 D.修订前的国际单位体系是错误的 20.5G首次“试水”在线远程庭审。2019年3月1日,基于5G网络4K超高清音视频传输实现三方信息同步,广州互联网法院在线对一起网络传播权纠纷案公开审理并当庭达成调解协议。这表明( ) A.人为事物的联系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 B.人们可根据自身需要建立事物新的联系 C.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创造联系 D.人们能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21.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的变化,反映的是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阶段的提高。这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呈现的新特征、面临的新任务和新挑战。这说明( ) ①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 ④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2.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的标准,主要是看这个事物( ) ①是否符合客观规律 ②是否最新出现 ③是否发展最快 ④是否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2019年两会期间,习近平在甘肃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现在是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最吃劲的时候,必须坚持不懈做好工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精准施策,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这蕴含的哲理是( ) ①要扎实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②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经历一个过程 ③改造世界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④发展具有普遍性,脱贫攻坚的各个阶段都是不断发展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电影《流浪地球》自上映以来,国内票房已突破40亿元人民币。该片引人瞩目的是,它摆脱了美式科幻片主导的逃离地球范式,独创崭新的流浪地球范式。影片在硬科技的故事框架下,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一百代人的流浪地球计划投射出中国人自古崇尚的愚公移山精神;对地球未来命运的思考具有未雨绸缪的现实意义,显示出一种中国思考与中国担当。该片成功的原因在于( ) ①敢于创新,独创的流浪地球范式是对美式科幻的辩证否定 ②继承传统,发挥了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③尊重规律,实现了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联系的相互转化 ④未雨绸缪,思考地球未来命运发挥了意识的主动创造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第II卷 非选择题 下列各题为必答题,共52分。请按要求作答。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18年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一系列骄人的成果。 材料一 2018年5月,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顺利升空并进入预定轨道,将为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提供地月中继通信支持。大口径伞状天线是“鹊桥”最关键的部分,为了让其能够克服-200℃左右的严酷环境,设计者们做了不计其数的试验,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最终实现了国际上首次将大口径伞状天线应用于深空探测的成功案例。“鹊桥”的升空'迈出了我国月球背面着陆与探测的第一步,是人类探索宇宙的又一有力尝试。 材料二 2018年10月23日,被英国《卫报》评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为了加强与珠江西岸的交通联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2002年8月香港特区政府向中央政府提出了修建港珠澳大桥的建议。经过7年的详密筹备,2009年12月15日举行大桥开工仪式。修建过程中,建设者们克服了气象水文、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责任体系等一系列的困难。同时为不影响白海豚的生长环境,施工前以及过程中做了大量的研究和观测,并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1) 结合材料一,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原理分析“鹊桥”是如何顺利实现升空目标的?(1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论的相关原理,分析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对我国科技创新的启示。(12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H市创建文明城市,市政府印发以“倡导全民‘悦’读,共建书香城市”为主题的《书香城市“悦”读活动》的通知,要求各有关部门坚持围绕主题、服务大局,同时根据自身实际精心主办各自的读书活动,引导市民多读书、读好书。全市积极响应,书香校园、书香社区、书香乡村、书香机关等读书活动纷纷开展起来,同时书香之家,书香镇等评比活动也随之兴起,一时间读书成为了最热门的话题。“悦” 读系列活动充分发挥了优秀文化滋润心灵,提升素质的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原理,说明H市部署书香城市“悦”读活动要求的合理性。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三大奖,获奖项从立项到成果发表或应用平均时间为11年,其中近一成的项目经历了超过20年的攻关和积累。今天的中国科技,正站在这样一个临界点上。势能的积累已经够大,但实力的差距也还不小。这时候最需要的是信心、耐心、平常心,继续沉潜发力,把阻滞创造的障碍一一破除,着力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我们一定会迎来创新的井喷,也迎来中国创新的一个个新起点,不断推进我国的科技事业进步。 (1)结合材料,运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如何才能实现我国科技的持续创新。(12分) (2)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请你以时代·青年·科学为主题,拟定两个演讲题目。(4分) 半期考试高二政治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 C B D D B D C B A D D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B A C C A C B D C B B C 1.B 解析: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③说法错误;真正的哲学对社会经济、政治发展起促进作用,④说法错误;由“生态价值观是在对工业文明带来的严重生态安全问题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可以得出①②应选。 2.C 3.B 【解析】历史学揭示的是社会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历史哲学以历史学为基础,是对历史学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人类社会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二者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②③两项符合题意;历史哲学与历史学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①项观点错误;历史哲学为历史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但不一定是科学的指导,④项观点错误。答案选B。 4.D 【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科学家可以准确预测台风的登陆地点、经过路线,说明世界是可知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D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可知论,没体现物质决定意识,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排除AB;C选项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同时材料也没体现,排除。故选D。 5.D 【解析】材料的大意是说,仁义礼智都不是由外在的因素加给我的,而是我本身固有的,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A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不符合题意,排除;B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不符合题意,排除;C属于相对主义和诡辩论,不符合题意,排除;D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符合题意,应选。故本题答案选D。 6.B 【解析】马克思主义是当今人类理论思维的最高峰,所揭示的是颠扑不破的真理。马克思主义从未消亡,也不可取代。这是因为它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强大的思想武器,②③项符合题意;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正确反映,①项说法错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而不是正确揭示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7.D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和运动的知识。物质固有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①表述错误;题干强调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不体现相对静止,②不合题意;中国高铁经历了一个从“跟跑”到“并肩跑”再到“领跑”的过程,这说明物质是运动的主体与承担者,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③④符合题意。本题选D。 8.C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概念和物质具体形态的知识。物质是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概括抽象出来的,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物质只能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之中,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物质的表现。题中的“反物质”是能被人类所认识的具体的物质形态,是客观实在的外在表现,②④两项符合题意;材料中的“反物质”是具体的物质形态,而①③说的是哲学的物质概念,不合题意。本题答案选C。 9.B 【解析】“静者静动,非不动也”,说明他认识到运动是永恒的和绝对的,①正确且符合题意;“静既含动,动不舍静”,表明运动与静止是相统一的,③正确且符合题意;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②错误;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④颠倒了二者的关系,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10.A 【解析】本题考查规律、物质、运动的知识。“莫怨春归早,花馀几点红”强调了春天的归去和花儿的凋谢,体现了世界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①符合题意;“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体现了自然界的变化有其固有规律,物质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②③符合题意;规律是客观的,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但也不是无所不能的,④表述错误。本题答案为A。 11.D 【解析】此题考查意识的相关知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机器人是一种物理机械装置,不能产生人的意识。认为机器人是有意识的观点否认了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否认了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③④符合题意;材料观点未涉及意识产生的起源和形式问题,①②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12. D 13.B 【解析】此题考查意识的本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中国古典文学中虚构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其“原型”,是因为意识本质上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能够在反映现实世界基础上创造幻想的世界,①④符合题意;题中材料并未体现意识的产生,排除②;观念中的形象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离不开现实的依据,③错误。故选B。 14.A 【解析】梦想会让你的每一天都充满了希望,丰富你的人生,说明了人的意识影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题肢①说法正确;我们要做一个有美好的梦想的人,说明了意识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具有自觉选择性,题肢②说法正确。题干主要强调的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没有体现意识的本质,题肢③不符合题意;人能够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题肢④说法错误。本题选择A选项。 15.C 【解析】①说法错误,应该是主观符合客观;③选项在题干中未体现。解决形式主义减轻基层负担需要从实际出发,正确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故选②④。选C。 16.C 【解析】天文学家通过科学实验观测到类星体,并被后续观测最终确认,这说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实践是认识的基础,C适合题意;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是说明认识最终指导实践活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A;题干中的材料是认识世界的活动,并非是改造世界的活动,B与题意无关;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形式,观点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择C。 17.A 【解析】材料中的谣言被证明是错误的,证明了真理具有客观性,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①③符合题意;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对人类都很重要,②观点错误;认识具有无限性,④排除;正确选项为A。 18.C 【解析】研究人员经过多年调查研究,发现久坐并不比久站对健康的危害更大,说明认识在实践中向前发展,认识正确与否需要经过实践检验,②③符合题意;①④本身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本题选C。 19.B 【解析】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修订国际单位制”决议,正式更新包括国际标准质量位“千克”在内的4项基本单位定义,这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B正确且符合题意;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只有正确认识才是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A错误;基本单位的定义并不是取决于人的需要,C错误;修订前的国际单位体系在未修订前也是正确的,D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20.D 【解析】基于5G网络4K超高清音视频传输实现三方信息同步,广州互联网法院在线对一起网络传播权纠纷案公开审理并当庭达成调解协议。这说明人们能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D符合题意;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客体发生作用的结果,是社会实践的产物,而不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A说法错误;人们可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而不能根据自身需要建立事物新的联系,B说法错误;联系具有客观性,不能创造,C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21.C 【解析】本题考查发展的普遍性、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的变化,这本身就是一种变化,一种发展,说明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①符合题意;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论断上的变化,反映的是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阶段的提高,体现了新时代呈现的新特征、面临的新任务和新挑战,说明中国在发展,但也会遇到曲折,②符合题意;材料中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论述的变化反映了我们党,我们国家对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准确把握,未涉及自然界,③不符合题意;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论述的变化是对关于社会主要矛盾已有论断基础上的突破,提现了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的,④符合题意。故选C。 22.B 【解析】本题考查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识记。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的标准,主要是看这个事物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是否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它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由此可见,①④适合题意;②③不是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23.B 【解析】①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精准施策,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这体现了要扎实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坚定信心,战胜困难,①③符合题意。 ②:材料不体现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经历一个过程,②与题意不符。 ④: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脱贫攻坚并非各个阶段都是不断发展的,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24.C 【解析】①④:从材料可以看出,电影《流浪地球》之所以成功,原因在于敢于创新,独创的流浪地球范式是对美式科幻的辩证否定。未雨绸缪,思考地球未来命运发挥了意识的主动创造性,显示出一种中国思考与中国担当,①④符合题意。②:中国传统价值观中既有优秀的成份,又有落后的成份,并不能都起到促进作用,②说法错误。③: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并不能相互转化,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25.(1)①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认识具有反复性。“鹊桥”的研发与升空是根据航天事业发展的需要,克服困难,反复实验,经历多次失败仍坚持不懈。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鹊桥”的顺利升空为月球探测做出了重要贡献,体现了人类探索宇宙的重大进步,这是我国科研人员敢于突破、永攀科学高峰的结果。 ③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国科研工作者的不懈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2)①港珠澳大桥的兴建充分考虑了地缘交通状况和各种环境条件,这启示我们科技创新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大桥建设者们克服了自然、社会、生态等多重困难,从而成功建设,这启示我们要充分发挥意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能动作用。 ③大桥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白海豚的生活环境以及复杂的地质和水文条件,这启示我们进行科技创新时,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26.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这要求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最优目标,从而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H市政府立足全市,要求各有关部门坚持围绕主题、服务大局,最后取得良好的悦读效果。 ②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离不开部分。这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H市政府要求各有关部门根据自身实际精心主办各自的读书活动,书香校园、书香社区、书香乡村等活动共同构成了全市的“悦”读活动,形成了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 【解析】本题以H市部署书香城市“悦”读活动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知识的掌握,侧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一般。 【详解】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关系的有关知识,说明H市部署书香城市“悦”读活动要求的合理性。要求调用的知识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属于小切口深分析类型的说明类主观题。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看,首先强调整体的重要性,要树立全局观念,结合材料分析:H市如何立足全市,布置“悦”读活动;其次强调部分的重要性,要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结合材料:H市政府要求各有关部门根据自身实际精心主办各自的读书活动,书香校园、书香社区、书香乡村等活动共同构成了全市的“悦”读活动。最后按照相应的答题格式整合成完整答案即可。 27.⑴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求我们做好量的积累.实现我国科技持续创新,要求科技工作者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持之以恒,要有耐心。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这要求我们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实现我国科技持续创新,要求科技工作者抓住机遇,寻找关键点,破除障碍推动我国科技水平更上新台阶。 ③事物发展就是从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不断前进。实现我国科技的持续创新,要把每一次的新突破都要看成新的起点,这样才能不断推动我国新的发展。 ⑵例:创新时代,青年学生要崇尚科学精神; 新经济时代,青年学生要代努力学习科学技术; 智能化时代,青年学生要提高创新素养; 创新时代,青年学生提高创造性思维和能力,敢于向权威挑战。 【解析】本题以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三大奖获奖项从立项到成果发表或应用平均时间为11年,其中近一成的项目经历了超过20年的攻关和积累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质变与量变的辩证关系原理的知识。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详解】 ⑴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质变与量变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如何才能实现我国科技的持续创新。属于措施类主观试题,知识限定为质变与量变的辩证关系原理。根据材料“势能的积累已经够大,但实力的差距也还不小”可知涉及答题要素是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求我们做好量的积累。根据材料“着力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我们一定会迎来创新的井喷,也迎来中国创新的一个个新起点,不断推进我国的科技事业进步。 ” 可知涉及答题要素是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这要求我们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事物发展就是从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不断前进。 ⑵本题要求结合设问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请你以时代·青年·科学为主题,写出演讲写出两个题目。属于开放性主观试题,考生围绕主题,言之有理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