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一中学2020-2021高二政治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重庆市第一中学2020-2021高二政治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秘密★启用前 【考试时间:2020年10月16日9:00-12:00】‎ 重庆一中高2022级高二上期10月月考 政治试题卷 ‎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I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不选、错选均不得分。‎ ‎1.95岁的麦吉尔大学哲学系教授马里奥本格在接受文汇报记者的电话采访时指出,哲学要想成功度过危机,就必须应对两大挑战:一是批判现有哲学观念,让哲学真正回归到现实生活;二是让哲学与现代科技实现兼容并包,成为科学进步的“助产士”。让哲学成为科学进步的“助产士”说明 A.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B.哲学是世界观,具体科学是方法论 C.哲学包含和概括具体科学 D.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具体科学之母 ‎2.茶道发源于中国,兴于唐,盛于宋、明。从古至今,伴随着世事变迁,茶在中国,渗透进了人间百味。茶道成为指引人们生活的一门艺术,茶道精神中“和”“静”“怡”“真”,深刻体现了哲学智慧。这种哲学智慧表明 A.哲学智慧并非是高悬于空中的思想楼阁,而是源于生活与实践的智慧 B.哲学是理性与智慧的明灯,指导人们睿智地对待人生与实践 C.哲学源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为人们改造世界提供正确的方法论的指导 D.人人都在生活,都有对世界的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人都是哲学家 ‎3.下列选项与漫画《立即表态》体现的哲理相符合的是 A.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真理具有客观性 D.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9‎ ‎4.“庄周梦蝶”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庄子所提出的一个哲学命题,它描述了“物我不分”的美妙意境:到底是我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我?同时也向世人抛出了“我们凭感官感知到的现实世界是否真的存在”的哲学议题。以下观点符合题意的有 ‎①涉及到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②回答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③否定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④涉及到了现实生活中的主观客观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19年9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白皮书指出,5000多年的中华文化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和国际社会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表明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②哲学智慧总能为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③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是我们当今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④适应时代要求的哲学能够推动国际社会的变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习近平谈中国巨变的内在逻辑时,再次强调“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这对我们的启示是 ‎①哲学实现了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有社会实践的基础 ‎②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是科学研究之母 ‎③真正的哲学要紧扣时代脉搏,促进社会变革 ‎④真正的哲学能正确地反映自己时代任务,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2019年4月9日,嘉兴的天气好像进入了夏季,最高气温达到30度,而10日气温又突然直下,网友戏称“满30减15”,天气出乎意料的急剧变化说明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②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③物质是被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④自然界的变化不会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大多数恒星因为距离我们非常遥远,被人们看作是位置不变动的发光点。北斗七星是大熊座的七颗恒星,科学家根据它们切向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推断出十万年前后其形状的演变(如下图)。这说明 9‎ ‎①物质的存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 ‎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 ‎④人们能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9.“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这客观规律谁也无法改变,可以改变的是人们对待时间的态度。毛泽东讲,“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邓小平说,“我就担心丧失机会。不抓呀,看到的机会就丢掉了,时间晃就过去了”。人们在时间规律面前要“争”,要“抓”,其哲学依据是 ‎①时间的价值因人而异,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②承认时间规律的客观性是科学利用时间的前提 ‎③时间规律的普遍性决定了人们对待时间态度的统一性 ‎④时间的流逝是客观的,对时机的把握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019年4月10日晚9点,全球多国科研人员合作的“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在全球六地同步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人类首次拍到的黑洞照片,这是继2015年人类通过引力波视测“听到”两个“黑洞”合体之后,证明黑洞存在的直接“视界”证据。有科学家认为,这张看起来有点模糊的照片意义非凡,它再次验证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预言是对的,并将进一步帮助科学家解答星系演化等一系列宇宙本质问题。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看,人类首次“看到”黑洞正面照表明 ‎①黑洞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②黑洞的存在与人的实践和认识水平有关 ‎③空间的性质依赖于物质的分布及其运动状态 ‎④人类对黑洞的认识发展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今年以来,全球多国开启降息模式。对此,央行行长易纲表示:综合分析中国国内的形势和国际背景,中国的货币政策还是应当保持定力,坚持稳健的取向,要稳当前,同时发力 逆周期调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其观点的唯物论依据有 ‎①运动是物质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 ‎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③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 ‎ ‎④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2.海绵城市体现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理念。城市可以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清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开释”并加以使用,提高城市生态系统功用和削减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从哲学角度看,建设海绵城市 A.可改变水循环规律更好造福人类 ‎ B.需抛弃以往城市建设的所有做法 C.能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D.要把人的主观需要作为根本出发点 9‎ ‎13.“人间随处有诗意,千年至美莫如诗”。诗词之美,美在意境,贵在意境。诗词的意境,是指诗词的意(情意、思想内容)和象(景象、画面)的结合,“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诗词的意境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大脑的机能 B.诗人通过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能动地反映客观存在 C.诗词的意境是诗人通过直接再现自然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寓情于景 D.诗词的意境是艺术家自身主体意识的产物,是实现艺术创作意图的物质载体 ‎14.最新科学研究发现,水果成熟时会释放挥发性的化合物,而且随着成熟程度的增加,其浓度也会有所变化。研究人员根据水果这一特性,制成了一种能“感知”水果是否成熟的标签纸。当水果成熟时标签纸可以通过感知其释放的挥发性化合物的浓度而变换颜色。这表明 ①变色标签纸可以“感知”水果的成熟程度是因为其具有的反应特性 ②建立标签纸变色与水果成熟之间的具体联系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是水果成熟与标签纸产生变色的主要依据 ④一切物质对外界事物都具有感觉的能力和特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因为眼睛不同于照相机,视觉是对客体再加工的心理历程,而不是机械的复制,所以有时候眼见的东西并不一定为实,也许你看见的东西并不一定存在,而是你的大脑认为它存在。这表明 ‎①意识依赖于物质,错觉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②错觉夸大了人的主观意识,具有唯心主义的倾向 ‎③错觉的客观物质性表明意识与物质具有同一性 ‎④错觉是在一定条件下主体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6.某部国产网络剧以讲好“中国故事”为创作初衷,在虚构的紧凑剧情中“努力还原大唐的一天”。该剧融入很多有据可查的历史人物,在服饰、化妆、道具、置景等诸多细节上“原汁原味”呈现了唐朝的真实生活,以至观众相信该故事在历史上确实发生过。由此可见,在电视剧创作中 ‎①意识可创造出世界上原本没有的客观事物 ‎②意识的反映方式能决定意识内容的真实性 ‎③人们可以根据实践的需要自觉选择意识反映的对象 ‎④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有主动创造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的这首《杨柳枝词》既用“金色”和“丝”来作比较,写尽了早春新柳又嫩又软的娇态和生机,又借柳树所生之地不得其位,因而不能得到欣赏的境遇,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感慨,也含蓄地抨击了当时的人才选拔机制。对此从哲学角度理解正确的有 ‎①荒园孤柳等景观元素是诗人独特审美思维必不可少的基础 ‎②诗人大胆突破诗词创作固有规律而使该诗艺术力量感人至深 ‎③从枝条着手描写柳树的美姿体现了诗人意识的自觉选择性 ‎④一株垂柳荒凉冷落的处境反映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内心世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 ‎18.流行语是时代的晴雨表,是社会文化的多棱镜。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咬文嚼字》等每年都会公布年度流行语,下表是2019年的流行语,由此可见 举例 反映的内容 ‎“阿中”(对中国的爱称、昵称)、“14亿护旗手”‎ 反映网民对于国家公共议题的强烈关注 ‎“996”(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每星期工作6天)‎ 一些互联网企业员工对繁重工作压力的吐槽,其中涉及的企业用人伦理,劳动者合法权益等问题,曾引发广泛深入的探讨 ‎“我太南(难)了”‎ 对当下生活状态和内心情绪的调侃,想要释放生活压力的心声 ‎①流行语体现了意识的反映方式与内容的统一 ‎ ‎②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 ‎③意识就是一面镜子,呈现着时代的脉动 ‎ ‎④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诗人汪国真的名句“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强调广大基层干部群众要行动起来,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下面与“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所蕴含的哲理最为接近的是 ‎①道虽学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②人能攀多高?这事不是要问双手而是要问意志 ‎③你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脚下就会有一片坚实的土地 ‎④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随着颗粒、粉尘的不断侵袭,口罩、空气净化器也开始热销,伴之而来的是清洁概念悄然爬上投资者的案头,空气净化器、口罩及其原材料、环保产业的脱硫脱硝等都成为投资者津津乐道的话题。这说明 ‎①认识对象的改变总是带来人们认识的改变 ‎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③人们的认识活动能够直接地改造客观世界 ‎ ‎④客观实践的变化推动人们认识的变化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2月15日,阿里巴巴表示,达摩院联合阿里云针对新冠肺炎临床诊断研发了一套全新AI(人工智能)诊断技术,AI可以在20秒内准确地对新冠疑似案例CT影像做出判读,分析结果准确率达到96%,大幅提升诊断效率。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①AI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推动了人类认识的发展 ‎②AI在实践中比人类更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③AI是人类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了现实的东西 ‎④AI基于数据处理能力更能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在本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 ‎22.长期以来,科学界普遍认为两栖类动物是由古总鳍鱼进化而来。而今随着技术发展,我国中科院张弥曼院士及其研究团队,运用化石还原技术研究了杨氏鱼的结构,认为古总鳍鱼是现代两栖类祖先的观点值得商榷,此后的泥盆纪、志留纪鱼化石考古发现,进一步证实了张弥曼院士质疑的合理性。这表明 ‎①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战胜真理中谬误成分的过程 ‎②实践具有历史性,不同时代实践的深度和广度不同 ‎③追求真理的过程是一个绝对真理代替相对真理的过程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3.2020年1月,中国专家潜心研究的宿主蛋白调控流感病毒复制周期机制取得突破性进展,进一步完善了新型冠状病毒与宿主蛋白形成的相互作用网络,深化了对流感病毒复制周期的理解,为研制新的新型冠状病毒药物提供了潜在靶点。这体现了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 ‎③改造世界是认识的目的 ④认识推动实践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4.人类认知珠峰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是一部测绘史。1975年,中国登山队在顶峰竖起了测量觇标,测得珠峰高度为8848.13米;2005年,中国采用GPS测量系统、冰雪深雷达探测仪等技术手段,测得珠峰准确高度为海拔8844,43米,2020年5月6日,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携带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重力仪等设备开启珠峰高程登顶测量。中国的珠峰测量史证明了 ‎①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人类认识的发展 ②谬误的存在是认识反复性的根本原因 ‎③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人类永恒使命 ④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使认识超越客观条件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2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2019年9月,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黄旭华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当天下午,中国工程院召开学习袁隆平、黄旭华院士科学精神座谈会。‎ 从1958年到现在,黄旭华没有离开过核潜艇这个研究领域。他见证了中国的核潜艇事业在没有专业人才、相关资料和国外对我们严密封锁的情况下,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攻克一个又一个顶尖的技术难关,白手起家,从无到有,不断取得突破和进步。他在发言中指出:“科研,如果不把心装到里面去,你就很难出成果。科研人员必须把自己的一生都放到科研工作中去。科技创新不可能一帆风顺,往往是障碍重重甚至充满风险,因此,科研人员必须要有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决心;要有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正是这种崇高的科学精神,黄旭华在核潜艇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被尊称为我国“核潜艇之父”。‎ 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作用”相关知识,说明弘扬科学精神对黄旭华院士在“核潜艇”领域研究所起的作用。(12分)‎ 9‎ 25. ‎(原创)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秀山县石堤镇高桥村是位于重庆市东南部的一个偏远小山村。长期以来由于地理位置受限,观念相对滞后,各种陈规陋习盛行,村民生活困难。以往的脱贫工作反复而未见实效,“为了脱贫而脱贫”,上面不推下面不动,上面一推下面乱动,最终扶了还贫。‎ 面对假脱贫、任务重的局面,该村依托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文化资源,大力发展茶叶、中药材、柑橘等产业助力农民增收,顺应互联网销售趋势,线下线上销售相结合;创造性地将政府扶贫和社会扶贫结合起来,利用腾讯大渝网搭建的综合开放平台,帮助村民了解信息、开拓视野,转变传统销售观念,让直播带货主播成为当地“带不走的数字新农人”。如今的高桥村焕然一新,成为秀山县脱贫攻坚的样本。‎ 结合材料,分析高桥村的脱贫工作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12分)‎ 2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历史上,河北曲周饱受旱、涝、碱、咸综合危害,是一个连“老鼠路过都会含着泪离开”的地方。1973年,中国农业大学师生来到曲周盐碱最厉害的张庄村建立治碱实验站,他们挽着裤腿,背着自己的行李,蹚着泥水进村,与老百姓一个锅里吃饭,一身泥、一身汗地在盐碱滩上摸爬滚打。47年来,农大师生靠着顽强毅力和坚定信念,持续把“改土治碱、造福曲周”的科技兴农事业发扬光大。从最初的改土治碱,到帮助编制农业发展规划,再到推动产业化经营、绿色发展,始终聚焦曲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在实践中撷取科研素材,凝结科研成果,用科研创新服务乡村振兴、“三农”发展,让学问走出书斋,散放出强烈的实践之光、科技之美。曲周实验站不仅科研成果丰硕,还先后走出两任农大校长、3位院士,培养出50多名教授、500多名研究生,也为当地贡献了5000多名农业技术人员,使得科研成果得到广泛推广。‎ 习近平说:“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10分)‎ 9‎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 材料一 中国本来是新冠肺炎病毒的吹哨国,是第一个检测出新冠肺炎病毒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发布新冠病毒基因系列的国家。面对新冠病毒对人类生命安全和健康的严重威胁,世界各国本应团结合作、共同战胜疫情。但是个别国家无视这些信息,耽误疫情应对和拯救生命,却反称被中国“延误”,在病毒源头上无端甩锅中国。新冠病毒是人类未知的新病毒,病毒溯源是科学问题,需要科学家和医学专家进行研究,基于事实和证据得出科学结论。对此,有国际舆论指出:“某些国际政客甩锅中国的行动,是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再次制造一些分散注意力的事。”‎ 材料二 人们对病毒的认识和斗争是不断前进的。最早暴发新型肺炎疫情时,人们基于以往经验,把新冠患者当成普通肺炎患者处理;同时新型冠状病毒有着超长潜伏期和隐性传播的特点,导致最开始人们不知道病毒的来源和传播方式,因此没有有效防治手段。随着研究的深入,确定病毒来源于动物,人与人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播,因此防止疫情蔓延的主要办法是把患者隔离,切断传染源、控制疫情。记者9月6日从国药集团中国生物获悉,目前中国生物的两个新冠灭活疫苗均已进入最后的Ⅲ期临床试验阶段,但研发出有效抗病毒治疗的药物仍需时日,人类对该病毒的认识防控还是一个相当长期艰巨的任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人类与病毒的斗争会在不远的将来取得最终的成功。‎ (1) 结合材料一,运用真理的客观性原理,对某些国际政客企图将新冠病毒甩锅中国的行为加以批驳。(9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知识,说明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历程。(9分)‎ ‎2020年重庆一中高2022级高二上期月考 政治参考答案 ‎1—5 AADDB 6—10 BAACB 11—15 DCBAA 16—20 DBACC 21—24 ADAB ‎25.(12分)①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带着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仅揭示了核潜艇的外部现象,还揭示了其本质和规律,为我国核潜艇事业作出了贡献。(4分)‎ ‎②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的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科学精神属于正确的思想意识,促进了黄旭华院士的科学研究的发展。(4分)‎ ‎③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决心,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激发了黄旭华院士的科研热情,推动了核潜艇事业的发展。(4分)‎ 26. ‎(12分)①做事情要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高桥村立足本村实际,利用当地资源,顺应潮流推行线上销售,助力脱贫攻坚。(4分)‎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高桥村创新扶贫模式,转变村民传统观念,扶贫又扶智,助力可持续脱贫。(4分)‎ ‎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反对安于现 9‎ 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高桥村改变以往被动脱贫的方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脱贫。(4分)‎ ‎27.(10分)(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3分)科技工作者聚焦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在生产实践中积累科研素材,凝结科研成果,增长智慧才干,让科研创新成果回到实践中接受检验,在祖国大地上写下精彩论文。(3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1分)用科学知识武装群众,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实现科研的目的和价值。(3分)‎ ‎28.(18分)‎ ‎(1)①真理是标志着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3分)②某些国际政客,罔顾客观事实,将新冠病毒甩锅中国,违背了真理的客观性,会混淆对新冠病毒的真理性认识。(2分)③我们绝不容许随意甩锅、抹黑中国,同时提醒某国政客要尊重科学,服从真理,把精力放在国内“抗疫”上面。(4分)‎ ‎(2)①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受各种条件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新冠状病毒作为新出现的病毒,自身的复杂性和人们认识水平决定了人们不可能马上得出对它的正确认识。(3分)‎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们对疫情的认识防控是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随着条件的不断变化,逐步认识到病毒的来源、传播等,今后还会不断深入认识,体现了认识的无限性。(3分)‎ ‎③认识具有上升性。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由知之甚少到逐步深入的过程,体现了认识的上升性。(3分)‎ 9‎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