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1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政治】陕西省绥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陕西省绥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 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丹顶鹤象征着圣洁、高贵,无数文人雅士以鹤自喻,折射出人们对它的喜爱。现在,“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成为社会共识,人们从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高度来欣赏鹤、喜爱鹤、保护鹤。鹤的寓意的变化表明 ①人们的审美观念深受价值观念的影响 ②文化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④每个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会趋于一致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影响人的表现、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丹顶鹤象征着圣洁、高贵,现在人们从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高度来欣赏鹤、喜爱鹤、保护鹤,说明人们的审美观念深受价值观念的影响,①符合题意。鹤的寓意的变化从根本上看是由社会实践决定的,社会实践是文化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③符合题意。②选项观点表述错误,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但文化并不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排除。④选项观点表述错误,每个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有共同之处也有差别,并不会趋于一致,排除。故本题选B。 【点睛】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源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新情况、新问题推动;提供丰富的资源和条件)。 作用:(1)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2.登滕王阁,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游西湖,感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纵情山水之间,品味诗词之美,“跟着诗词去旅行”成为人们出游新选择。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游历大好河山,感受诗词魅力,有助于深化文化体验 B.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传承诗词文化重在发掘其经济价值 C. 文化旅游的发展取决于人们的文化修养 D. 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等相关知识。纵情山水之间,品味诗词之美,“跟着诗词去旅行”成为人们出游新选择。这表明游历大好河山,感受诗词魅力,有助于深化文化体验,A项正确;材料强调旅游的文化价值,B项中的“传承诗词文化重在发掘其经济价值”说法错误,排除;人们的文化修养对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有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C项中的“取决于”说法错误,排除;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D项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A。 3.“清早起来什么镜子照?梳一个油头什么花香……”随着一阵清脆明快的京剧曲调声,学生们有板有眼地做起了戏曲课间操。戏曲课间操不仅提升了学生做课间操的兴趣,也成为同学们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材料说明 A. 大众文化的发展可以高雅与通俗并存 B. 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活跃了文化思想 C. 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发展并享用文化 D.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答案】C 【解析】戏曲课间操是对传统课间操的发展,说明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发展文化,戏曲课间操成为同学们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说明人们在实践中享用文化,C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并存的问题,A不符合题意;材料表明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活跃了文化氛围,而不是活跃了文化思想,B错误;材料强调文化创新有利于享受和传承文化,不体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D不符合题意。故选C。 4.央视大型数据新闻节目《数说命运共同体》带大家身临其境地感知“一带一路”的民生百态,从中可以看到:茶叶、丝绸伴随着中国口音走向了全世界,而远方的特产来到中国的同时,也把海外乡音带进了汉语词典;阿拉伯神话传说在中国家喻户晓,中国的电影海报也张贴在外国的电影院里……这表明 ①大众传媒具有传递、沟通、共享文化的强大功能 ②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④中外文化在交流、借鉴中逐渐趋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③ :央视大型数据新闻节目《数说命运共同体》带大家身临其境地感知“一带一路”的民生百态,说明大众传媒具有传递、沟通、共享文化的强大功能;茶叶、丝绸伴随着中国口音走向了全世界,而远方的特产来到中国的同时,也把海外乡音带进了汉语词典。阿拉伯神话传说在中国家喻户晓,中国的电影海报也张贴在外国的电影院里,这表明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①③符合题意。 ②: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而非主要途径,②错误。 ④:中外文化在交流、借鉴中共同发展而不是逐渐趋同,④错误。 故本题选B。 5.2019年4月29日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将在北京市延庆区开幕。本次园博会将以园艺为载体,积极传播和发展中国园艺文化,也将汇聚世界各地独特的园艺特色和地域文化,促进国际园艺合作。这表明本次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将有利于 ①展示中华文化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世界文化 ②加强对话交流,增进对外域文化的理解与广泛认同 ③丰富文化传播手段,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 ④展示文化多样性,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本次世界园艺博览会以园艺为载体,积极传播和发展中国园艺文化,也将汇聚世界各地独特的园艺特色和地域文化,既有利于展示中华文化鲜明的民族特色,也有利于展示文化多样性,丰富世界文化,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和繁荣,①④两项符合题意;我们要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也要尊重外域文化,而不是“广泛认同”外域文化,②项观点错误;材料未涉及丰富文化传播手段,③项不合题意。答案选B。 【点睛】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文化是民族血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③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6.2019年2月5日,由中国国家京剧院与意大利艾米利亚一罗马涅剧院基金会联合制作的实验京剧《图兰朵》在罗马上演。该剧改编自意大利歌剧《图兰朵》,融合了中西方戏剧、音乐元素,让西方观众在他们熟悉的故事中领略中国京剧艺术魅力。这说明 ①通过文化融合实现文化创新是繁荣文化的重要途径 ②不同民族文化间的共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③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有助于世界文化繁荣发展 ④坚持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实验京剧《图兰朵》改编自意大利歌剧《图兰朵》,融合了中西方戏剧、音乐元素,让西方观众在他们熟悉的故事中领略中国京剧艺术魅力,这说明通过文化融合实现文化创新是繁荣文化的重要途径,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有助于世界文化繁荣发展,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②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坚持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7.2019年上映的国产电影《流浪地球》,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天下大同、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借鉴国外科幻电影元素,讲述了全球联合起来拯救地球的故事,获得海内外观众广泛好评,被称为“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从中获得的启示是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支撑文化创新的强大基因 ②植根于民族历史的文化就能引领世界文化的发展 ③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借鉴中融为一体 ④中华文化在交流、借鉴和融合中能够更好地创新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根基、文化创新的途径。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①正确;文化是引领一个民族前行的旗帜,植根于民族历史的文化不一定能引领世界文化的发展,②说法错误;不同民族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特色,③错误;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中华文化在交流、借鉴与融合中能够更好地创新发展,④正确。故选B。 【点睛】文化创新的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这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必须不断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这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既要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又要做到海纳百川。 8.2019年3月23日,在两国领导人共同见证下,中国和意大利双方代表交换关于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返还的证书。返还的796件(套)文物,有马家窑文化红陶罐、汉代茧形壶、唐代武士立俑、宋代黑釉瓷……是承载民族记忆的宝贵遗产。流失文物返还中国的启示是 ①保护文化遗产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要尊重各民族文化 ③保护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保持文化多样性是促进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重要途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化遗产、文化多样性的知识。材料中,意大利把我国流失在他们国家的文物,归还给了我国,而这些文物是承载我国民族记忆的宝贵遗产,可见,这说明保护文化遗产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要尊重各民族文化,故①②正确;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发展,但不是其根本动力,故③错误;文化多样性是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前提,不是途径,排除④。故选A。 【点睛】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A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B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C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各民族的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9.“刀把楼、北京结、天梯、鹰飞倒仰……”箭扣长城因其形如“满弓扣箭”得名,城楼和山崖融合在一起,残垣断壁,雄浑苍凉,别有一种深沉之美,是明代长城最险段之一。箭扣长城的修缮不求结构完整,而是保持其残缺状态,开发方式也将区别于其他传统景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①箭扣长城作为长城文化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②“箭扣之美”具有独特性,修缮和开发方案应量身打造 ③文化具有继承性,“箭扣之美”来自时间,越古老的文化越有价值 ④文化需要发展,只有旅游开发才能让长城文化“活”起来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文化的特点、文化的区域性的相关知识。箭扣长城因其形如“满弓扣箭”得名,城楼和山崖融合在一起,残垣断壁,雄浑苍凉,别有一种深沉之美。这表明箭扣长城作为长城文化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①正确;箭扣长城的修缮不求结构完整,而是保持其残缺状态,开发方式也将区别于其他传统景区。这表明“箭扣之美”具有独特性,修缮和开发方案应量身打造,②正确;时间是衡量文化价值的因素之一,但并不是唯一更不是根本因素或决定因素,所以并不是越古老的文化越有价值,③中的“越古老的文化越有价值”说法错误,排除;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旅游开发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因素,④中的“只有旅游开发才能让长城文化‘活’起来”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A。 10.某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十百千万”传统工艺人才培育工程以来,银饰、刺绣、蜡染等非遗技艺正在成为当地扶贫脱困的有力抓手。从苗族蜡染手机套到苗绣小书包,各种非遗技艺贴合生活需求,让游客爱不释手。将非遗与扶贫相结合 ①推进了民族共同繁荣 ②传承发展了民族文化 ③凸显了地域文化差异 ④实现了民族文化平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从材料可以看出,某少数民族地区,银饰、刺绣、蜡染等非遗技艺正在成为当地扶贫脱困的有力抓手。将非遗与扶贫相结合有利于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有利于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相互交融,带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推进民族共同繁荣,①②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地域文化的差异,③不符合题意;我国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是由宪法和法律确认的,不是因为将非遗与扶贫相结合得以实现的,④错误。故选A。 【点睛】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1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曾是远隔两地的人们沟通信息、交流情感的主要方式。如今人们越来越习惯于运用手机短信、微信、QQ等进行日常沟通交流,而书信离人们的生活渐行渐远。文化传播方式的这种变化表明 ①科技对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产生深刻影响 ②现代传媒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社会交往的需求 ③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传统传媒的消失 ④文化传播手段的不同导致人们文化需求的差异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①②:书信曾是远隔两地的人们沟通信息、交流情感的主要方式。如今人们越来越习惯于运用手机短信、微信、QQ等进行日常沟通交流,而书信离人们的生活渐行渐远。文化传播方式的这种变化表明科技进步对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产生深刻影响,现代传媒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社会交往的需求,①②符合题意。 ③: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③错误。 ④:文化传播手段的不同影响人们的文化需求,但不起决定作用,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2.2017年9月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文艺晚会以大海为主线,围绕“扬帆未来”的主题,通过钢琴与提琴对话,在《大海啊,故乡》的乐曲中,背景呈现了中国大雁塔、埃及金字塔、巴西面包山等。由材料可以看出 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②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③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④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前提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①③:围绕“扬帆未来”的主题,通过钢琴与提琴对话,在《大海啊,故乡》的乐曲中,背景呈现了中国大雁塔、埃及金字塔、巴西面包山等,也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能够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即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故①③正确。 ②:材料未体现中华文化的独特性,故②不选。 ④:材料强调的是中华文化能够与世界各国的文化和睦相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成果,而未强调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故④不选。 故本题选A。 13.2019年9月23日,以增进中蒙两国人民友谊、让更多蒙古国民众了解中国丰富多彩文化为宗旨的“中国西藏·扎西德勒”摄影及非遗文创服饰展在乌兰巴托举行。两国以文化为载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携手推动两国关系良性发展。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各美其美要求弘扬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②美人之美要求尊重各世界民族的优秀文化 ③美美与共要求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文化成果的共享 ④携手推动可以发挥大众传媒传递、共享、创造的功能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②③: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美人之美要求尊重各世界民族的优秀文化,美美与共要求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文化成果的共享,②③符合题意。 ①:各美其美要求认同本民族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①错误。 ④: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④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传媒与大众传媒的关系 (1)传播媒介,简称传媒。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2)大众传媒是指面向大众的传播媒介,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形式。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3)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众传媒的出现,并不能完全取代其他传媒,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4.2019年9月中旬,中国迎来了传统佳节—中秋节,各地中秋节庆典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月饼、包子、春卷等中国特色小吃摊前排起了长队,舞龙表演更是吸引了不少群众,孩子们骑在大人的肩膀上,兴高采烈地观看着表演。这说明 ①民族节日是全面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 ②传统习俗作为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是一成不变的 ③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③④:中国迎来了传统佳节— 中秋节,各地中秋节庆典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这说明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③④符合题意。 ①: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不是全面展示,①错误。 ②:传统习俗作为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不是一成不变的,②错误。 故本题选D。 15.2019年3月4日,习近平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指出,只有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才能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这表明 ①文化工作者是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主体 ②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唯一目的 ③文化创作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③④:只有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才能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这表明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主体,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文化创作要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③④符合题意。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主体,①错误。 ②: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②错误。 故本题选D。 16.汉字是中国悠久文化的源头活水。由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推出的品牌节目《开学第一课》2017年9月1日在央视综合频道与全国中小学如约相见。2017年《开学第一课》的第一节课“字以溯源”,为同学们讲述了前辈们为传承、保护汉字而坚守一生的故事,让我们领略到了汉字之美。下列对汉字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汉字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②汉字是书写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③汉字是中华文化求同存异的重要历史见证 ④汉字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绵延不绝的重要文明标志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②④:汉字是书写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绵延不绝的重要文明标志,②④正确。 ①:文字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①错误。 ③: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而不是中华文化求同存异的重要历史见证,③错误。 故本题选C。 17.美国伊利诺伊州北奈尔斯高中自2008年起开设中文课程,目前选修人数已拓展至11个班。2019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该校学生,勉励他们为增进中美人民友谊作出贡献。此前,该校学生用中文写信给习近平,表示他们喜爱中国的语言文字、音乐和美食,希望有机会来中国参观访问。这说明 A. 中华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B. 中华文化具有凝聚力和引领力 C.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不断增强 D. 教育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答案】D 【解析】 美国的高中开设中文课程,并且选修人数不断增多,体现了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而A选项“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侧重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化,两者都体现文化交流,但在方向不同,排除;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和引领力侧重对本民族内部而言,对其他民族的文化并不具有凝聚力和引领力,B错误;材料强调汉语教育在文化交流中的意义,没有体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C与题意无关,排除;美国的高中开设中文课程,中学生学习汉语并与中国国家领导人写信互动,有利于增进美国青年人对中国的了解,为中美关系发展做出贡献,说明教育在文化交流中发挥重要的作用,D符合题意。故选D。 18.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是,书籍的印刷、传播、保存却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古老的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到现在的激光照排、电子存储,书籍走进了千家万户,对文化的普及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A. 书籍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B. 文化发展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C. 史书典籍见证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D. 科技进步促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科技进步对文化的影响。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书籍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现在的激光照排、电子存储使书籍走进了千家万户,对文化的普及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说明科技进步促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D符合题意;材料强调在书籍发展的过程中,每一次进步都是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发生的,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科学技术中每一项重大发现和发明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19.“犁”的古文字如图,反映了农民驱使耕牛耕种的画面,其中有默默付出的耕牛,有对丰收的期望,有犁地的工具。透过这个小小的汉字,我们仿佛可以看见先民们在田地里艰辛劳作的身影。由此可见 ①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百花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③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 ④中华文化兼收并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精神。题目中不涉及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①不符合题意;古文字“犁”反映了农民驱使耕牛耕种的画面,其中有默默付出的耕牛,有对丰收的期望,有犁地的工具,说明了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②正确;透过这个小小的汉字,我们仿佛可以看见先民们在田地里艰辛劳作的身影,说明了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③正确;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而题目中没有涉及到该知识点,④不符合题意。故选C。 20.2017年1月17日,中国男子冰球队U20国青队在新西兰举行世锦赛丙级比赛中夺冠。颁奖时,现场因故未能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国队员自发齐声清唱《义勇军进行曲》,令全场动容。这告诉我们 A.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B.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C. 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D.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答案】B 【解析】A不合题意,材料不体现爱国主义在中华民族精神中的地位; B符合题意,材料中世锦赛颁奖时,现场因故未能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国队员自发齐声清唱《义勇军进行曲》,表明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C表述错误,在新时期,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D表述错误,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故选B。 【点睛】高考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考查侧重对其基本内涵、核心的准确理解。应注意以下几个易错点: (1)民族精神由民族文化所孕育,又成为民族文化的核心,是民族文化的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是民族文化的灵魂,二者不能等同。 (2)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3)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精华的集中表现,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中华民族精神没有精华与糟粕之分。 21.当前文化市场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的同时,也出现了“娱乐化”“低俗化”的倾向。针对这这现象,在文化消费时我们应当 ①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 ②选择个性新潮的文化 ③发展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④提升自身的文化审美品味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D 【解析】①④:出现了“娱乐化”“低俗化”的倾向,所以在文化消费时我们应当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提升自身的文化审美品味,①④符合题意。 ②:公民个人可以选择个性新潮的文化价值取向。但“个性新潮”中有些属于“娱乐化”“低俗化”倾向,比如盲目追星、炒作绯闻等,②不符合题意。 ③:题干是从文化消费者角度发问的,发展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的主体是国家,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坚持这一路径和目标的关键在于 ①丰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②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③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④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①:丰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的作用,而不是措施,故①不选。 ②③: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坚持这一路径和目标的关键是增强文化创造的活力,增强文化自信,故②③正确。 ④: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们文化权益的根本途径,故④不选。 故本题选B。 23.著名诗人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在和高尚的人谈话。”而欧阳修则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这表明 ①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两种修养 ②只要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就一定能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③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有利于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④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有时是相互促进的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④ 【答案】C 【解析】①:“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表明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两种修养。①符合题意。 ③:“读一本好书,就像在和高尚的人谈话”表明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有利于促进思想道德修养,③符合题意。 ②:“只要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就一定能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的说法过于绝对,夸大了读书的作用;②表述错误。 ④: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是相互促进的, 而不是只是“有时”二者是相互促进的,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24.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组织创作的当代检察题材反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充分展示了“法治”“正风”“反腐”所取得的积极成效,警示党员干部要铸牢理想信念的根基,也进一步坚定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由此可见 ①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②一定的文化给予政治以重大影响 ③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 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着凝魂聚气的作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②④:《人民的名义》充分展示了“法治”“正风”“反腐”所取得的积极成效,警示党员干部要铸牢理想信念的根基,也进一步坚定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由此可见一定的文化给予政治以重大影响,通过创作优秀的文化作品,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的作用,②④符合题意。 ①:大众传媒是当今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而非重要途径,①错误。 ③:材料表明反腐影片有利于警示党员干部铸牢理想信念根基,进一步坚定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不体现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③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D。 25.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重视教育是因为 ①教育是影响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②教育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④发展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①错误,教育是影响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②③正确,重视教育是因为教育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④错误,培育四有公民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故选C。 26.我们常见的许多成语本身就蕴含着许多哲理,如“画饼充饥”蕴含着“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不能代替物质”的哲理;“揠苗助长”的故事告诉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等等。这说明 A.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B.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C. 哲学主宰着我们的生活 D.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科学 【答案】B 【解析】A:材料未体现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故A不选。 B:我们常见的许多成语本身就蕴含着许多哲理,体现了哲学就在我们身边,故B正确。 C:哲学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而不是主宰我们的生活,故C不选。 D:材料体现的是哲学的来源而不是哲学的作用,故D不选。 故本题选B。 27.“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 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 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 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 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①说法错误,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 ②④符合题意,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合理性在于看到了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③说法错误,离开哲学的指导,科学研究就无法取得进展,此说法夸大了哲学的作用。 故选C。 2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 ①作为真正的哲学可以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力量 ③源于实践,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成败 ④能为社会变革提供正确的指导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①④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作为真正的哲学可以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能为社会变革提供正确的指导,①④符合题意。 ②:马克思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而非物质力量,②错误。 ③:马克思主义源于实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能够起到正确的指导作用,但不能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成败,③错误。 故本题选C。 29.《三国演义》中,为了除掉董卓,王允和曹操定下了刺董之计。曹操手持七星刀刺杀董卓,不料却被董卓发现,曹操随机应变,以献刀为名瞒了过去。曹操的机智体现了。 ①唯心主义的观点 ②唯物主义的观点③形而上学的观点④辩证法的思想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C 【解析】分析题意可知,曹操当机立断,随机应变顺势而为,体现其从实际出发,根据事情的发展变化采取应对策略,这表现了唯物主义的观点。同时也是他看到了事物之间联系和变化的普遍性,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随机应变,属于辩证法的思想,②④项符合题意;①③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 【点睛】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反对对具体事物不作具体分析,千篇一律地用一种方法解决不同事物的矛盾,反对把理论当成不变的教条,生搬硬套。 30.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在北京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十九大作报告。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这说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②是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是终极真理 ③直接推动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 ④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④ :题目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这说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①④正确。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不能说“终极真理”,②错误。 ③:必须通过实践才能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而不能直接推动,③错误。 故本题选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31.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既直接贡献与经济增长,又关系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败;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民生幸福的关键内容;既塑造中国民族的精神风貌,又影响中国的国际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必须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结合以上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分析“文化强国”对民生幸福的重要意义。 【答案】①文化与经济互相影响、相互交融。建设文化强国,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民生幸福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建设文化强国,有利于提高人民的文化素养,增强人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意识和能力,从而使人民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和落实。③文化塑造人生。建设文化强国,营造人民的精神家园,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促使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建设文化强国为民生幸福提供了国家安全等多方面的保障。 【解析】本题以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背景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设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本题的知识范围是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问题指向是要求结合材料分析“文化强国”对民生幸福的重要意义,属于原因、意义类主观题。 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并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来组织答案: 文化既直接贡献与经济增长,又关系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败;可从文化与经济互相影响、相互交融角度分析说明建设文化强国,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民生幸福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民生幸福的关键内容;可从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角度分析说明建设文化强国,有利于提高人民的文化素养,增强人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意识和能力,从而使人民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和落实。 既塑造中国民族的精神风貌,可从文化塑造人生角度分析说明建设文化强国,营造人民的精神家园,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促使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又影响中国的国际地位。可从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角度分析说明建设文化强国为民生幸福提供了国家安全等多方面的保障。 【点睛】本题属于意义类试题,要求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作答,知识限定不明确,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审题“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确定答题范围为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的有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要紧扣材料中的提示选择相应的知识进行意义分析,注意意义类试题一般要找出指向的对象,如对公民、对国家、社会等,意义类简答题一般用“有利于”开头。 32.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独特历史文化传统的伟大民族,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发展进步,缔造了多元一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铸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正是有了伟大民族精神的鼓舞和激励,中华民族才经历磨难而经久不衰,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我们学习历史,就要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对待历史文化,珍视先辈们创造的优良传统,深切感悟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不断增强对祖国人民的责任担当,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凝聚起推动国家进步、民族振兴的强打精神力量。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如何培育和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答案】①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我们应对世界范围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有了“主心骨”,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又要抵制西方文化中腐朽、落后思想的危害,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解析】本题以培育和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为背景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设题考查考生识记和再现知识的能力,本题没有难度。 本题要求考生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如何培育和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属于措施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直接运用“如何培育和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这一教材知识来回答: 即培养民族精神要立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并与时代相结合,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内容;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还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还要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去其糟粕,拒绝其对自己的影响。 【点睛】解答建议、措施类主观题,一是从课本知识中找方法,熟记教材中提到的相关知识;二是从材料中找方法,总结材料中提到的成功做法,找到材料中提到的存在问题,根据问题分别对不同主体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三是主体发散法。回答时必须把观点和材料相结合,注意多角度思考。 33.在全社会掀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潮的新形势下,某校就“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交流,达成以下共识: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和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期,健康成长的首位是品德发展、核心是价值观养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好根,固好本,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才能为每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提供持久的力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始终坚持正面教育,把丰富意义和深刻道理讲透讲明白,让学生记得住、听得懂、学得会;必须更加注重自我教育,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直面和解决价值冲突、成长困惑,提高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力、感受力、判断力和行动力。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前提是教育,关键是实践,目的是知行合一。必须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教育,让学生在所“知”上取得实效;必须运用课程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学校管理等途径,在融入融合融通上下功夫,在落小落细落实上做文章,使学生脑里记的、嘴上说的与实际做的一致起来,在“行”上实现突破。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才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学校、老师应如何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答案】①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学校教育是一个重要环节。②学校通过课程实施和创设良好的文化环境,组织、引导学生开展核心价值观践行活动,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③ 教师是学校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坚持正面教育,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教育,让学生知行合一。要用自己的言行为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解析】本题以“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背景,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问题,考查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求学生对教材内容比较熟悉并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本题难度一般。 本题属于措施类主观试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学校、老师应如何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材料“某校就‘中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交流”说明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学校教育是一个重要环节; 材料“必须运用课程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学校管理等途径,在融入融合融通上下功夫,在落小落细落实上做文章,使学生脑里记的、嘴上说的与实际做的一致起来,在‘行’上实现突破”说明学校通过课程实施和创设良好的文化环境,组织、引导学生开展核心价值观践行活动,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材料“必须始终坚持正面教育,把丰富意义和深刻道理讲透讲明白,让学生记得住、听得懂、学得会;必须更加注重自我教育,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直面和解决价值冲突、成长困惑,提高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力、感受力、判断力和行动力”说明教师是学校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坚持正面教育,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教育,让学生知行合一。要用自己的言行为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点睛】措施类试题具体的解题思路是: 一是从教材找方法。要认真回想教材相关方面的知识,不能随意乱想; 二是从材料中找方法。如果材料呈现的是问题,那么材料中问题的反面就是方法。 第三步,紧扣题意,合理作答。通常,我们只要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用理论分析材料即可。 34.高二某班同学在学习哲学时,组织了一次班级讨论会,请你一同参与。有同学认为:唯物主义者就是一味追求物质财富的满足、专门迷恋于物质享受的人,唯心主义者则是追求“心灵”世界的满足、追求远大理想、相信社会进步的人。 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答案】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②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③唯物主义也有精神追求,唯心主义也有物质追求,以人生追求来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观点是错误的。 【解析】本题以“一次班级讨论会”为背景,从哲学生活角度设置问题,考查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求学生对教材内容比较熟悉并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本题难度一般。 本题实际属于评析类试题,要求针对“唯物主义者就是一味追求物质财富的满足,专门迷恋于物质享受的人,唯心主义者则是追求‘心灵’世界的满足,追求远大理想,相信社会进步的人”的观点,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解答时紧扣材料观点进行评析。 因为题中观点没有正确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据此,对照材料中的观点,指出其错误实质是用是追求物质还是追求精神作为判断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标准,而否定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物质和意识何为第一性。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唯物主义也有精神追求,唯心主义也有物质追求,以人生追求来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观点是错误的。 【点睛】评析类的题型 在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评析时,如果观点有对有错,就应该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要指出正确的观点是什么,并说明理由,也要指出错误的观点是什么,也要说明理由。因此这类试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注重对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具有一定的思维度和难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