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四第6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考点规范练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四第6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考点规范练

考点规范练36 求索真理的历程 一、选择题 ‎1.习近平主席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就必须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这是因为(  )‎ ‎①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实践具有能动性 ③实践是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 ④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一直以来,杂交育种都是人类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主要技术,而杂交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雌雄配子体的有效识别。中国科研工作者经过多年研究,首次发现植物雌雄识别的分子机制,为杂交育种开辟了新天地。由此可见 (  )‎ ‎①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推动了人类认识的发展 ②研究中获得的正确认识促进了实践水平的提高 ③科学技术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的因素 ④认识和把握真理是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为破解当前家庭经营中存在的“低、小、散”难题,推动传统农业升级,党和政府强调要发挥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产经营主体的作用。这表明认识是(  )‎ A.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B.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 C.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 D.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4.(2017·江苏)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代驾、陪购师、网络主播等新兴职业。这些新兴职业在给社会带来效率或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规范的问题,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刻不容缓。由此可见(  )‎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C.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5.有人说,世上本无对错,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不同而已。我们应该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多一份求同存异。该观点(  )‎ ‎①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错误的,真理是客观的,真理和谬误是不容混淆的 ②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正确的,真理是相对的,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③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联系是客观的,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④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立场、观点、方法等因素影响人的认识观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6.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营造宽松的创业氛围。鼓励创业,更要容许失败。主张“鼓励创业的同时也要容许失败”的合理性在于(  )‎ ‎①受实践的对象、手段、水平以及客观规律的制约,创业过程中出现失败在所难免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要正确对待创业过程中的失败 ③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自身条件的限制,创业必须经历多次失败才能取得成功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重要标准,对同一事物的正确认识必须经过实践的多次检验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7.黑洞是广义相对论预言的宇宙空间内存在的一种奇异天体,在其视界内,即使光子也无法逃脱它的引力束缚,它完全不发射和反射任何电磁波,仪器和肉眼都无法直接观测到,但借由物体被吸入之前因高热而放出紫外线和X射线的边缘讯息,可以获取黑洞存在的讯息。科学家使用新方法发现证据确凿的双黑洞。这表明(  )‎ ‎①任何认识都是真理和谬误的统一 ②人的认识水平取决于改造客观世界的水平 ③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接近真理 ④空间科学实验推动了认识的深化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时代是思想之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当代中国的历史性实践中生成的,具有典型的内生性特质和鲜明的时代色彩,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代逻辑及其本质特征。这说明(  )‎ ‎①社会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③任何真理都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④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17·课标全国Ⅲ)恩格斯指出,认识中“不仅每个已经解决的问题都引起无数的新问题,而且每一个问题也多半都只能一点一点地、通过一系列常常需要花几百年时间的研究才能得到解决”。对这种认识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  )‎ ‎①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②认识的局限性意味着达不到真理性认识 ③真理与谬误的转化使认识呈现为封闭式循环运动 ④认识对象、认识主体和实践的无限发展导致认识的无限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17·海南)著名漫画家丰子恺画过一幅《卖羊》的漫画:一个农人牵着两只羊,悠闲地走着。一位农民看了这幅画却连连摇头发笑。丰子恺觉得纳闷,上前虚心请教。那农民说:“牵羊只需牵头羊,不管多少只,只要一根绳子把头羊牵好就行了。”这个故事包含的认识论道理是 (  )‎ ‎①缺乏直接经验的认识具有局限性 ②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具有实践价值 ③来自于亲身实践的认识才是正确认识 ④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认识事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元史》中记载:“风霾蔽都城数日,帝恐天神之怒。遣礼部焚香祭天,祈神灵驱风霾而散。”可见,古人认为雾霾是天神之怒,试图通过祭天驱散雾霾。现代科技告诉我们,雾霾是一种因大量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现象,是大气长期污染造成的结果。由此可见(  )‎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真理的发展具有上升性 ③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④认识的目的归根到底是改造世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十三五”的规划过程,大约历时两年半时间,历经意见征求、头脑风暴、前期调研、对前一个五年规划的评估以及数十个重大课题部署等流程,加之反复讨论、修改、过审,最终成文公布。这一过程表明(  )‎ ‎①受诸多条件的限制,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②认识过程是一个推翻原有认识获得新的认识的过程 ③在实践中形成的认识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得以完善 ④编制流程的完整性能够验证并保障认识的准确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3.中国传统节日多种多样,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 ‎2016年端午节前夕,中国内地微信朋友圈却传开一则消息:端午节不能“互祝快乐”,只能“互送安康”。这则消息是以“普及知识”的名义开始的。因为端午节是祭祀节日,这天伍子胥投钱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罗江。五月初五是毒日,是个悲壮的日子。所以某非遗专家说:“不是所有节日都适宜互送快乐,如清明节、端午节,只能互送‘安康’!”‎ 但也有不少专家指出,端午节和清明节确实有约定俗成的主题,但这些传统节日的设立还和民间注重时令节气相关,并在千年演变进程中衍生出许多娱乐性活动,被赋予了更多喜庆色彩。在纪念先人之余,终究还是要回到我们的现实生活,祝快乐又有什么不可以?‎ 结合材料,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产生上述分歧的原因。‎ ‎14.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供需关系结构失衡,“供需错位”。一方面,过剩产能制约中国经济转型,另一方面中国的供给体系总体上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因此,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真正启动内需,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实现资源要素最优配置,提高生产力水平,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供给侧改革是有历史成功先例的,20世纪70—80年代,美、英相继陷入滞胀,“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分别采用减税和国企改革等措施帮助经济走出衰退的泥沼,供给经济学坚持“小政府,大市场”、自由竞争和企业家精神的理念,认为经济一般不会发生任何生产过剩的危机,更不可能出现就业不足,因为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 ‎(1)有学者认为,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借鉴供给经济学理论,又不能简单照搬别国的成功模式和先例。结合材料,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 ‎(2)运用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合理性。‎ 参考答案 考点规范练36 求索真理的历程 ‎1.A 本题考查的是实践的特点的相关知识。③表述错误,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④不符合题意,实践的社会历史性在题目中没有体现;根据题目的表述可以看出,我国的精准扶贫的伟大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和能动性,①②符合题意。故A项入选。‎ ‎2.A 杂交育种实践中遇到障碍,是推动科学家去进一步研究的动力,故①正确;新的发现为杂交育种开辟了新天地,体现了科学认识对提高实践水平的积极意义,故②正确;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故③错误;实践才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故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项。‎ ‎3.A 题干中的做法表明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A项符合题意;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B项错误;实践才具有直接现实性,C项错误;真理才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D项错误。‎ ‎4.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体现了实践的发展;科技发展引发一系列问题,从而引发人们对社会问题治理认识的深化,可见实践推动认识的发展,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与题意不符。‎ ‎5.D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客观的,真理和谬误不容混淆,因此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错误的,①符合题意,②不符合题意;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联系具有多样性,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同时立场、观点、方法等因素影响人的认识观点,③错误,④正确。‎ ‎6.C 创业受实践的对象、手段、水平以及客观规律的制约,还受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自身条件的限制,出现失败在所难免,要正确对待,故①②正确;③说法错误,因为创业成功并不是必然经历多次失败,故排除;④说法错误,因为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而不是重要标准,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项。‎ ‎7.C 本题可用排除法来做。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违背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真理和谬误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①是错误的;③观点明显错误;科学家使用新方法发现证据确凿的双黑洞,这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的认识水平取决于改造客观世界的水平,②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项。‎ ‎8.B “时代是思想之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和特点,都说明了社会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任何真理都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①③正确;材料未体现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以及真理的条件性,②④排除。‎ ‎9.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的过程,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人类可以获取真理性认识,故②错误;认识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故③错误;人们获取认识是一个长期过程,说明了认识具有反复性,故①正确;旧问题的解决引发出新问题,再去解决新问题,体现了认识的无限性,故④正确。答案为B项。‎ ‎10.B ‎11.A 材料描述了古代对雾霾的一种错误认识,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实践水平的提高,才真正认识到产生雾霾的本质原因,这说明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①符合题意;‎ 同时说明认识具有上升性,认识是不断发展的,②符合题意;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③错误;材料并未描述正确的认识如何指导实践、如何改造世界,因此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A项。‎ ‎12.A “十三五”规划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经过不断的实践和论证才形成,这说明认识受到主客观等条件的限制,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①符合题意;也表明认识在实践中形成并通过实践检验不断得到完善,③符合题意;新的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原有认识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继承了原有认识中合理的成分,因此②错误;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项。‎ ‎13.答案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受到主体状况、客体状况以及认识条件的制约。因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同的人对于端午节和清明节的问候语的使用出现分歧。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一部分人站在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待传统节日,使传统节日被赋予新的形式和内容,所以产生了认识上的分歧。‎ 解析 本题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在分析说明时,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认识论的角度,也要注意本题设问中的“上述分歧”是指什么。在此基础上,从人们的认识受到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 ‎14.答案 (1)①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供给经济学,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性认识,具有普遍性的品格,对我国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借鉴作用。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真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因此,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照搬别国模式。③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而不能囿于既有的认识。‎ ‎(2)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正确的意识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尊重市场规律的体现,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实现资源要素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