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2020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疆2020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20年高三年级第三次诊断性测试文科综合政治部分 ‎1.作为口罩生产核心原材料的熔喷布的价格一度从疫情前的每吨2万元上升至几十万元,严重制约了口罩的正常供应。3月5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了《关于开展熔喷布价格专项调查的紧急通知》,要求坚决依法查处相关违法行为。不考虑其它因素,理论上下列图示(P、Q分别为口罩价格和量,S、d分别为供给、需求曲线)能够正确反映上述措施影响的是( )‎ A. B. ‎ C. D. ‎ ‎【答案】C ‎【解析】‎ ‎【详解】作为口罩生产核心原材料的熔喷布的价格一度从疫情前的每吨2万元上升至几十万元,严重制约了口罩的正常供应,这意味着口罩价格上涨,供给减少。国家坚决依法查处相关违法行为,意味着口罩价格回落,供给增加。不考虑其它因素,意味着采取措施前后口罩需求不变。A:A图显示,供给曲线向右移动,意味着供给增加,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意味着需求增加,,均衡价格有P1变化至P2,意味着均衡价格升高,A不符合题意。‎ B:B图显示,供给曲线未发生变动,意味着供给不变,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意味着需求增加,,均衡价格有P1变化至P2,意味着均衡价格升高,B不符合题意。‎ C:C图显示,供给曲线向右移动,意味着供给增加,需求曲线未发生变动,意味着供给不变,均衡价格有P1变化至P2,意味着均衡价格回落,C符合题意。‎ D:D图显示,供给曲线向右移动,意味着供给增加,均衡价格有P1变化至P2,意味着均衡价格降低,需求曲线向左移动,意味着需求减少,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点睛】‎ 解答曲线类试题一般按照“三步走”的方法。第一步,解读题干文字信息,准确把握题意。结合文字背景,明确曲线呈现的原因,以及曲线表达的主旨。第二步,将曲线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复合型曲线可以拆分为单曲线,明确曲线表达的经济信息。第三步,对比文字信息、曲线信息和题肢选项,找出正确答案。‎ ‎2.为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3月13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23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下列措施符合《意见》要求的有( )‎ ‎①坚持以消费为发展基点,破除制约消费的体制机制障碍 ‎②不断增加居民收人,保护劳动所得,降低消费品市场价格 ‎③强化市场秩序监管,积极推进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 ‎④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全面提升国产商品和服务竞争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创新是发展的基点,①错误。‎ ‎③④:《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从市场供给、消费升级、消费网络、消费生态、消费能力、消费环境等六方面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强化市场秩序监管,积极推进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全面提升国产商品和服务竞争力,有利于落实上述意见目标,故③④符合题意。‎ ‎②:不断增加居民收人,保护劳动所得可以实现上述意见目标,但降低消费品市场价格说法不正确,故②排除。‎ 故本题选D。‎ ‎【点睛】1.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2.《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一是大力优化国内市场供给,全面提升国产商品和服务竞争力,加强自主品牌建设,改善进口商品供给,进一步完善免税业政策。二是重点推进文旅休闲消费提质升级,丰富特色文化旅游产品,改善入境旅游与购物环境,创新文化旅游宣传推广模式。三是着力建设城乡融合消费网络,结合区域发展布局打造消费中心,优化城乡商业网点布局,加强消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构建“智能+”消费生态体系,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线上线下融合等新消费模式发展,鼓励使用绿色智能产品,大力发展“互联网+‎ 社会服务”消费模式。五是持续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促进重点群体增收激发消费潜力,稳定和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六是全面营造放心消费环境,强化市场秩序监管,积极推进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畅通消费者维权渠道。‎ ‎3.2020年3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实施了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对达到考核标准银行定向降准0.5至1个百分点,对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再额外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支持发放普惠金融领域贷款,共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此举( )‎ ‎①可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 ‎②体现了央行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③是我国更加灵活适度地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表现 ‎④意在提升股份制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提高银行利润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定向降准,金融机构留存资金增多,释放货币流动性,可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①正确。‎ ‎②:我国的商业银行以国有银行为主体,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②错误。‎ ‎③:区分达到考核标准的银行实行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对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再额外定向降准,是我国更加灵活适度地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表现,③符合题意。‎ ‎④:央行降准的目的并不是要提高银行利润,而是调控经济,促进经济平稳运行,④排除。‎ 故本题选A。‎ ‎4.2020年2月21日,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由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名称变更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对这变更认识正确的是( )‎ ‎①国有企业将逐渐不再以全民所有制的形式而存在 ‎②改制前公司的债权债务均由改制后的有限公司承担 ‎③变更产权能发挥不同所有制经济优势,提高公司运作效率 ‎④真正实现该集团产权与经营权分离,使之成为独立市场主体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由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只是企业法人组织形式发生变化,但其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并未发生变化,国有企业仍将以全民所有制的形式而存在,①错误。‎ ‎②:企业在合并、分立或者改制时,其权利和义务的承担应当由变更后的企业承担,因此改制前公司的债权债务均由改制后的有限公司承担,②正确。‎ ‎③:由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并不是变更产权,③错误。‎ ‎④:由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能真正实现该集团产权与经营权分离,使之成为独立市场主体,④正确。‎ 故本题选D。‎ ‎5.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将于2020年6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卫生与健康领域第1部基础性、综合性的法律。该法的通过表明( )‎ ‎①我国对公民健康权的尊重和保障有了明确的界定和实施蓝图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行使表决权确保健康中国建设有法可依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常设机关承担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的日常工作 ‎④我国卫生健康理念实现了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向以治病为中心转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全国人大常委会针对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通过专门法律,这使得我国对公民健康权的尊重和保障有了明确的界定和实施蓝图,从职权上讲,也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常设机关承担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的日常工作,①③符合题意。‎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没有表决权,人大代表拥有表决权,②错误。‎ ‎④:我国卫生健康理念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并不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向以治病为中心转变,④错误。‎ 故本题选B。‎ ‎6.2020年1月3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指出,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从过度干预、过度利用向自然修复、休养生息转变,坚定走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这体现了( )‎ ‎①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②党践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③党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切实履行生态职能 ‎④党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思想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④: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从过度干预、过度利用向自然修复、休养生息转变,坚定走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这体现了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也体现了党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思想,①④符合题意。‎ ‎②:政府践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而且材料也未体现从群众中来,②排除。‎ ‎③: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不是国家机关,不履行国家职能,推进生态建设职能属于政府等机关的职能,③排除。‎ 故本题选C。‎ ‎7.2020年3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G20特别峰会上强调:“疫情正在全球蔓延,国际社会最需要的是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中方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愿向其他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为世界经济稳定做出贡献。”这表明( )‎ ‎①各国间的团结合作才是解决全人类共同危机的最有力武器 ‎②我国致力于构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 ‎③我国坚定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在国际社会发挥着主导作用 ‎④中国在人类应对共同面临的难题中发挥着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材料能够得出“团结合作是国际社会战胜疫情最有力武器”的结论,但不能得出“各国间的团结合作才是解决全人类共同危机的最有力武器”,①排除。‎ ‎②:中方主张国际社会应齐心协力、团结应对,“中方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愿向其他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为世界经济稳定做出贡献。”,这表明我国致力于构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②正确。‎ ‎③:我国坚定维护自身利益,但在国际社会并不发挥主导作用,③错误。‎ ‎④:“中方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愿向其他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为世界经济稳定做出贡献”表明中国在人类应对共同面临的难题中发挥着负责任大国的作用,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8.据史料记载,“分餐制”是中国人最久远的聚餐方式。随着生产发展和菜品种类的日益丰富,凸显出滞后的烹饪效率、烹调技艺与“分餐制”的矛盾,“分餐制”逐渐被“合餐制”取代。当下,随着烹饪效率、烹调技艺和国人健康安全意识的提升,“文明分餐”、“分餐不分爱”等呼声又高了起来。从我国聚餐方式的变化中可以看出( )‎ ‎①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决定并反映一定的经济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③实践为文化的推陈出新准备更充足的条件④传统文化总能够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③:随着生产发展,“分餐制”逐渐被“合餐制”取代,随着烹饪效率、烹调技艺和国人健康安全意识的提升,“文明分餐”、“分餐不分爱”等呼声又高了起来,这说明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决定并反映一定的经济,也说明实践为文化的推陈出新准备更充足的条件,①③符合题意。‎ ‎②: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②错误。‎ ‎④:传统文化的作用具有双重性,传统文化并不总能够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发展,④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文化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2.传统文化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3.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①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②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我是谁?”“我为什么会存在于某时某处?”“我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我应该成为怎样的我?”,自古以来,人们就会经常这样问自己。可以说,“我”对任何人而言都是一个永远无法绕开的话题。完成下面小题。‎ ‎9.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注重提升自我修养的伟大民族。比如孟子就曾经强调,一个有远大志向的人如果有能力实现自己的志向,就要与民众一起去实现,即便不能,也要坚持自己的原则,正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启示我们提升自我修养应该( )‎ ‎①培养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②形成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 ‎③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④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10. 哲学基本问题是任何人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都必然会遇到的、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下列关于“我”的疑问中,直接涉及哲学基本问题的有( )‎ ‎①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是不是相同的我②依靠谁、为了谁,才能成就真正的我 ‎③世界是不是因为有了我,才发生了改变④我是熟悉的我,还是永远陌生的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9. C 10. D ‎【解析】‎ 本题以关于“我”的思考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从《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组织问题,考查考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哲学基本问题等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题详解】‎ ‎①④:材料中的自我修养侧重于思想道德修养,启示我们培养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①④符合题意。‎ ‎②③:材料强调的是思想道德修养,而不是强调科学文化素养或文化熏陶,②③排除。‎ 故本题选C。‎ ‎【10题详解】‎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关于世界是什么的问题,而不是关于世界怎么样的问题。①: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是不是相同的我,这涉及的是运动和静止的问题,属于世界怎么样的问题,①排除。‎ ‎②:“依靠谁、为了谁,才能成就真正的我”阐释的是“我”与“谁”的联系,属于辩证法观点,属于世界怎么样的问题,②排除。‎ ‎③:世界是不是因为有了我,才发生了改变,有了“我”,世界才发生改变,意思是“我”是本原,涉及哲学的基本问题,③符合题意。‎ ‎④:“我是熟悉的我,还是永远陌生的我”意思是“我”是什么,涉及的是人能否认识自我,体现的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1.庄子在他的著作《人间世》中描写了一个叫支离疏的残疾人,此人面颊紧贴肚脐,肩膀高过头顶,发髻直指天空,五官朝上翻转,胯骨权当两肋,与常人存在着巨大差异。支离疏这一人物形象( )‎ ‎①是庄子摆脱现实描绘出来的②是庄子发挥意识创造性的结果 ‎③只能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之中④以思想解放为存在的首要前提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庄子的描绘属于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摆脱现实”说法错误,①排除。‎ ‎②③:支离疏这一人物形象与常人存在着巨大差异,但终究是对人的形象的创造性描绘,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支离疏这样的人,这是庄子发挥意识创造性的结果,只能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之中,②③符合题意。‎ ‎④:支离疏这一人物形象再怎样特别,也是人的形象,以客观存在的人物为存在的前提,④错误。‎ 故本题选B。‎ ‎12.漫画《成功还是失败》启示我们,失败之所以被称之为失败,是因为从其外观看来,它或许只是前行过程中身后的断痕,损失甚至是牺牲;而失败之所以意味着成功,是因为从其本质看来,它毕竟往往是前进的依托。由此可见,判断成功还是失败( )‎ ‎①不应该关注事物直接的表面的联系 ‎②不应该混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③不应该否认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④不应该忽视辩证否定产生的强大动力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不应该关注事物直接的表面的联系”说法错误,①排除。‎ ‎②:“失败之所以被称之为失败,是因为从其外观看来,它或许只是前行过程中身后的断痕,损失甚至是牺牲;而失败之所以意味着成功,是因为从其本质看来,它毕竟往往是前进的依托。”启示我们不应该混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②符合题意。‎ ‎③:“失败之所以意味着成功,是因为从其本质看来,它毕竟往往是前进的依托。”意味着不应该否认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③符合题意。‎ ‎④: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而不是从“外观”上否定,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强调,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指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含5G基建、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全球主要国家加紧战略布局的七大重点领域。我国预计到2025年5C网络建设投资累计将达到1.2万亿元,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各行业应用投资超过3.5万亿元,这将为我国“新基建”按下快进键,助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全球正处于格局未定和重大突破的窗口期,我国新基建还存在不足:缺乏布局、建设、保护以及协调发展等方面的总体设计;产业短板突出,核心技术产业基础薄弱,核心元器件、基础软件对外依存度高;市场投资主体活力不足;一系列政策保障有待加强和完善。‎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加强新基建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并就解决新基建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意义:①投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加强新基建有利于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并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发展,推动更多经济领域提质增效。‎ ‎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强新基建有利于发挥创新对发展的引领作用,加快供给侧改革和技术进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 ‎③出口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加强新基建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有利于占领全球产业竞争和投资布局的战略高地,奠定增强全球竞争力的新基础。‎ 措施:①加强顶层设计,坚持统筹规划,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重点任务。‎ ‎②坚持发展新理念,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对外开放,积极探索补短板、强弱项的新方法、新机制。‎ ‎③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坚持科学适度的宏观调控,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创造良好发展环境,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情况为材料,从《经济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市场的作用、宏观调控、投资、出口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新发展理念、现代化经济体系等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加强新基建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并就解决新基建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试题分为两步,第一步,分析“意义”,考生需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投资、出口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新发展理念、现代化经济体系等。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①投资的作用角度:联想主干知识:投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加强新基建有利于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并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发展,推动更多经济领域提质增效。‎ ‎②出口的作用角度:联想主干知识:出口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加强新基建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有利于占领全球产业竞争和投资布局的战略高地,奠定增强全球竞争力的新基础。‎ ‎③新发展理念、现代化经济体系角度:联想主干知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加强新基建有利于发挥创新对发展的引领作用,加快供给侧改革和技术进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 第二步,提出建议,考生研读材料,针对“新基建”的机遇和面临的问题提出对策:①材料信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强调,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提炼归纳答案要点:加强顶层设计,坚持统筹规划,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重点任务。‎ ‎②材料信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指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含5G基建、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全球主要国家加紧战略布局的七大重点领域。”、“我国新基建还存在不足:缺乏布局、建设、保护以及协调发展等方面的总体设计;产业短板突出,核心技术产业基础薄弱,核心元器件、基础软件对外依存度高”,提炼归纳答案要点:坚持发展新理念,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对外开放,积极探索补短板、强弱项的新方法、新机制。‎ ‎③材料信息:“市场投资主体活力不足;一系列政策保障有待加强和完善”,提炼归纳答案要点: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坚持科学适度的宏观调控,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创造良好发展环境,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点睛】本题分为两步,关于“意义”,解答关键在于知识角度的确定,考生要联系时政材料对“新基建”的阐述,联想“新基建”提出的背景、“新基建”的布局等联系教材知识确定,然后展开分析;关于“建议”,考生可采用挖掘材料法,结合背景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找出问题的答案。挖掘材料时从材料中找出关键的语句;对材料分层,概括层意,分析材料,从材料中找出原因,针对原因或问题找出解决的措施,或者从反面吸取经验教训,正面归纳答案。‎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党中央确立的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经过了七年多的精准扶贫,特别是四年多的脱贫攻坚战,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县从832个减少到今年的52个。2020年3月6日,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对全国人民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有信心有能力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答案】①中国共产党是总览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坚强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坚定支持,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②我国政府是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积极履行职能。各级政府体察民情,尊重民意、充分估计困难挑战、准确把握和精准施策,为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发挥着重要作用。‎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在一起,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活动原则,具有鲜明的优越性。党和国家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为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奠定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要求为材料,从《政治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有信心有能力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研读材料,可知材料涉及两个主体: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考生可先分别从这两个主体关联的知识要点分析说明,最后,从我国的制度优势分析作答。‎ 从中国共产党的角度看,考生可以从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思想、中国共产党的宗旨等方面说明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带领人民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从政府的角度看,考生可以从政府的性质、原则、职能等方面分析:主干知识:我国政府是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积极履行职能。结合主干知识和试题情境分析:各级政府体察民情,尊重民意、充分估计困难挑战、准确把握和精准施策,为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我国的制度优势角度看,考生概括答出与试题关联的制度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在一起,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活动原则,具有鲜明的优越性,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再落实结论:党和国家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奠定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点睛】本题的解答可按照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进行,先分层次解答相关问题,在综合分析试题设问。这样层次清晰,逻辑清楚。当然,《政治生活》主观题的考查多数主体性较强,考生分层次时可以先从试题涉及的主体上进行。‎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10月3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称《决定》),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各个领域的发展提出了要求,明确了方向。‎ 材料一 全随着互联网的广泛连接和强劲渗透,互联网日益呈现出拓展延伸,媒体、社交、产业、文化等多重属性。为此,《决定》强调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提高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需要加强不同社会群体的有效交流,必须完善并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提升社会治理主体之间沟通互动的速度和效率。‎ 材料二 《决定》强调,发挥信息技术在社会治理中的支撑作用,要紧密联系信息技术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新要求,建设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在网上形成同心圆,促使社会治理共同体在社会治理的基本问题上形成广泛共识,助力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转化为社会治理和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1)结合材料一,运用寻觅社会真谛的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将“重视发挥信息技术在社会治理中的支撑作用”的理念写人《决定》的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如何助力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转化为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3)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网络活动的参与者,也应该是网络秩序的维护者和网络空间的建设者。请你为宣传“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和“在网上形成同心圆”各写一条标语。‎ ‎【答案】(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将“重视发挥信息技术在社会治理中的支撑作用”的理念写入《决定》符合互联网技术日益发展和广泛应用的现实。②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并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会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将“重视发挥信息技术在社会治理中的支撑作用”的理念写入《决定》有利于引导全社会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社会治理,提升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水平。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每个人都是历史活动的参与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将“重视发挥信息技术在社会治理中的支撑作用”的理念写入《决定》有利于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提升社会治理主体之间沟通互动的速度和效率。 (2)①依托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要发挥信息技术在社会治理中的支撑作用,要紧密联系信息技术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新要求,建设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②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对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党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网上形成同心圆,促使社会治理共同体在社会治理的基本问题上形成广泛共识。 (3)①净网,网络净土,你我有责。②凝聚正能量,画好同心圆。‎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中国共产党第七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对国家治理的论断为材料,从《政治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第(1‎ ‎)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运用寻觅社会真谛的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将“重视发挥信息技术在社会治理中的支撑作用”的理念写入《决定》的依据。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寻觅社会真谛的相关知识,然后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 ‎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角度:联想主干知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将“重视发挥信息技术在社会治理中的支撑作用”的理念写入《决定》符合互联网技术日益发展和广泛应用的现实。‎ ‎②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角度:联想主干知识: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并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会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将“重视发挥信息技术在社会治理中的支撑作用”的理念写入《决定》有利于引导全社会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社会治理,提升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角度:联想主干知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每个人都是历史活动的参与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将“重视发挥信息技术在社会治理中的支撑作用”的理念写入《决定》有利于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提升社会治理主体之间沟通互动的速度和效率。‎ 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如何助力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转化为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需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主要有:大众传媒的功能、意识形态的作用。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①大众传媒的功能角度:联想主干知识:依托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要发挥信息技术在社会治理中的支撑作用,要紧密联系信息技术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新要求,建设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②意识形态的作用角度:联想主干知识: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对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党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要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上形成同心圆,促使社会治理共同体在社会治理的基本问题上形成广泛共识。‎ 第(3)问,本题要求考生为宣传“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和“在网上形成同心圆”各写一条标语。知识范围未做限定,属于宏观考查。试题具有开放性,考生围绕主题,把握要求,多角度思考作答。如“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可从网络环境等方面思考作答;关于“在网上形成同心圆”可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思考作答。‎ ‎【点睛】第(1)问、第(2)问,两问均属于分析说明题。回答分析说明类问题,主要按以下思路进行:第一步,分析材料,把握主题,联想相关知识。第二步,围绕主题,回归教材,确认知识(细化知识要点并确认)。以试题反映出的问题为中心与教材联系,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第三步,紧扣题意,合理作答。通常,我们只要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用理论分析材料即可。‎ 第(3)问,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对开放性题目,要用好发散思维方式。解答好开放题切记要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从教材内外知识的结合上来回答问题,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创新。由于是写标语,要注意宣传正能量,遵循思想政治性原则、情感性原则、倡导性原则,形式上要有美感、有震撼力,既通俗易懂又简明扼要,避免使用长句,拗口之语。整体上符合简洁、精炼、健康的原则。‎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