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9届新疆石河子二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2019届高二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在论述古代某一机构时,著名思想家黄宗羲说:“或谓后之入阁小事,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也。曰;不然……吾以谓有宰相之实者,今之官奴也。”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该机构 A. 能够参与中央决策 B. 对皇权形成一定的制约 C. 提高了中央行政效率 D. 适应了皇权加强的需要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入阁办事,无宰相之名”“今之宫奴”,可知该机构为明朝的内阁。再结合明朝内阁制形成的相关史实,可以判断内阁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没有决策权,它的设置适应了加强皇权的需要。故选择D项。内阁为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完全听命于皇帝,不能够参与中央决策,不能够制约皇权,故A、B错。材料和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无关,内阁“票拟”“披红”权力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行政效率,故C错。 点睛:分析内阁特点,必须熟悉内阁制和宰相制的区别。历史上宰相是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对皇权具有制约作用。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巩固。 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并无决策权。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但其权力并不来自于制度、职位,而来自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一旦失宠,地位便一落千丈。 2. 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梁上刘武薨,景帝“立梁孝王子明为济川上,子彭离为济东王,子定为山阳王,子不识为济阴王,梁分为五,封四侯”。汉景帝的做法 A. 有利于郡县制的推广 B. 扩大了地方王国的势力 C.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 结束了郡、国并存局面 【答案】C 【解析】题干从“梁分为五,封四侯”可知梁国的势力被削弱,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C项正确,故选C。AB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3. 在清代,“乡、会试考官、房考、监临、知贡举、监试、提调之子孙及宗族,例应回避。雍、乾间,或另试,或题由钦命,另简大臣校阅。乾降九年停其例,并受卷、弥封、腾录、对读等官子弟、戚族亦一体回避矣。”这主要表明科举制 A. 利于培养社会读书风气 B. 具有一定的公平公正性 C. 把选官权力集中在中央 D. 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答案】B 【解析】题干考察清朝科举制度的回避制度。通过回避制度,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营私舞弊,有利于科举考试的公正公平,故B正确。选项A是科举考试“为没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机会”的作用。选项B是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的在考试选官制度的作用,把考试的选拔权集中在中央。选项D,是科举考试中八股取士的作用,和题干无关。 点睛:该题考察学生对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科举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成熟的重要表现之一,对世界文官考试制度有重要影响。科举制剥夺了士族地主的政治特权,削弱了地方豪强士族的势力,使封建官吏的选拔和任用权收归中央,有利于消除地方和中央在选官方面的腐败,改变了自秦汉以来以荐举为主的官吏选拔制度,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4. 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葑侯.材料反映了 A. 察举制的沿革 B. 科举制兴起的背景 C. 察举制的弊端 D. 门第成为选才标准 【答案】C 【解析】“举秀才,不识书”说明察举制选举出的官员在知识上有所欠缺;从“举孝廉,父别居”可以看出察举制中存在虚伪假象的存在,故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错在材料没有体现“沿革”;B选项错误,本题讨论的是察举制;D选项指的是九品中正制。 5. 西汉宣帝时曾颁布诏令:“父子之亲,夫妇之道,天性也。……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罪殊死,皆上请廷尉以闻。”这表明汉代法律 A. 人情大于法制 B. 以礼入法伦理关怀 C. 凸显皇权专制 D. 深受豪强地主影响 【答案】B 6. 《利玛窦中国札记》第六章《中国的政府机构》记载:“我自己亲眼看到即使皇上也不敢更改这次公开调查的审查官们所做的决定……”“我说看到,是因为所涉及的被判决的人的名单刊为单行本发行全国。”利玛窦认为明朝时期的中国 A. 君主不再专制 B. 君权受到一定的制约 C. 文中的“审查官”指的是负责选官的官员 D. 相权有所增强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的“我自己亲眼看到即使皇上也不敢更改这次公开调查的审查官们所做的决定……”来看,君权受到了一定的制约。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不能反映,也不符合史实,排除;根据材料中的“我说看到,是因为所涉及的被判决的人的名单刊为单行本发行全国”,说明“审查官”指的是负责监督的官员,排除C项;明太祖时废除丞相,排除D项。 7. 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如织造曹寅、李煦等人,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这些情况说明密折制度 A. 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 B. 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C. 制约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 D. 为巩固统一国家提供了条件 【答案】A 【解析】材料中阐述了清朝实行的密折制,其主要内容是“官员的言行”、“ 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等,这是加强君主专制(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手段,没有涉及中央官员,故排除B、C项,目的不是在于巩固国家统一,而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故A正确。D项属于A项内容。 8. 中国古代锁孔设计特别讲究,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钥匙孔的锁:如用“一”字锁者为普通百姓,用“士”字锁者为文人士大夫,再复杂些的“上、古、山”字锁为商人常用,最复杂的是皇室和高官所使用的“古、正、尚、王”字锁。这说明 A. 礼乐制度已经深入百姓日常生活 B. 尊卑贵贱的封建等级制度森严 C. 商品设计着跟于不同阶层的需求 D. 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世界领先 【答案】B 【解析】由题干中的“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钥匙孔的锁”和“皇室和高官”等信息可知,这是强调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的反映,故选B;A错在了百姓日常生活,题干中的等级不仅仅体现在百姓生活中,还涉及到了皇室和高官,故排除A;CD不符合题目主旨,故排除。 9. 明朝阁臣制取代了宰相制,后期阁臣的实际权力非常之大,被史家称为“有相权而无相位”。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 阁臣往往文武兼备,能力极强 B. 阁臣的地位极高 C. 明朝后期皇帝昏庸,皇权旁落,阁臣越权越位 D. 君主专制自身的弊端 【答案】D 【解析】据材料“阁臣的实际权力非常之大……有相权而无相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阁的权力变化的根源在于君主专制制度,故D项正确;阁臣文武兼备的能力不属于根源,故A项错误;阁臣的地位极高,属于现象,不是根源,故B项错误;皇帝昏庸,阁臣越权,仍然受到君主专制制度的制约,故C项错误。故选D。 10. 两汉和魏晋时期,士子必须获得地方官员及世族豪门的推荐,才能参加考试。而唐代规定,士子可以自带一种叫做“牒”的身份证明即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地方政府不能压制。这一变化反映了唐代 A. 人才选拔资格放宽 B. 门第等级依然森严 C. 士族退出历史舞台 D. 官僚政治逐步形成 【答案】A 【解析】材料表明士子考试“须地方官员及世族豪门的推荐”到“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资格限制放宽了,说明人才选拔渐趋开放,故A项正确,B项错误;C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表明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故D项错误。 11. 清雍正年间的官窑督造官唐英一方面积极向民间工匠学习制作技法,另一方面也不断摹仿东西洋的彩法。一次出口的瓷器由于毫无创新之处,雍正不报销该瓷器的制作费用,唐英不得不自掏腰包。该材料说明 A. 官营手工业最能促进技术创新 B. 官营手工业管理者要自负盈亏 C. 官营手工业管理相对较为懈怠 D. 官营手工业产品部分投入市场 【答案】D 【解析】由材料“一次出口的瓷器由于毫无创新之处,雍正不报销该瓷器的制作费用”可知,官营手工业也要面对市场,所以答案选D。官营手工业代表着最高的生产水平 ,不计成本,具有封闭性,所以排除AB;材料没有涉及对官窑手工业的管理,排除C。 点睛:本题是针对官营手工业的考查,但是考查的角度比较新颖,而且与教材的观点不同,因此这类型题要与材料为主,摆脱教材的束缚。 12. 汤显祖任遂昌知县期间,勤政惠盯民,春耕时节都要率衙役带着花酒和春鞭,举行“班(颁)春劝农”仪式,劝农人勤作农事。这一材料主要印证了 A. 政府重视农业的思想 B. 农业生产耕作上的适时性 C. 经济形态上的封闭性 D. 农业经营方式上的分散性 【答案】A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劝农人勤作农事”就是重视农业的意思。 13. 明朝小说《金瓶梅》的故事源于《水浒传》,但主人公却由侠士武松变为商人西门庆,《三言》《二拍》中的许多故事采自唐宋传奇,但主人公却往往由仕宦之子、将门之后变成了商人。这反映出 A. 社会动荡导致传统价值观的缺失 B. 世俗文学成为反专制的主要载体 C. 重农抑商政策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D. 商人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某些变化 【答案】D 【解析】明朝是一个统一的王朝,排除A;B材料并不能反映出来,排除;材料没有涉及重农抑商的政策,排除C;由材料“……变为商人西门庆……由仕宦之子、将门之后变成了商人……”可知,随着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的地位有所变化,所以答案选D。 14. 有学者指出:“明清之际,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这种现象的发生最可能的因素是 A. 商品经济的发展,理学观念受冲击 B. 手工副业成为家庭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C. 高产作物引进改变农业生产方式 D. 江南地区人口大量外移,性别比例失衡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之际江南由于棉纺织业的发展,棉纺手工业发展迅速,以妇女为主的手工副业成为家庭经济的重要收入,因此妇女地位提高,故B项正确;明清时期理学观念不断加强,故A项错误;C项是农业的发展,与妇女地位的提高无关;D项也材料无关。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的棉花种植等相关知识。棉花宋末元初由边疆传入内地,元代得到很大的发展,技术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其中松江成了棉纺织业的中心;明代后期成为普遍的衣料。在这一过程中,妇女的家庭纺织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妇女地位也受到重视。 15. 一位外国学者在评论秦汉时期中国的农业时指出,小农是“经济人”,虽然中国的“传统农业可能是贫乏的”,但是小农作为独立的“经济人”,效率是很高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中国的传统农业是脱离政府而独立发展的 B. 在自给自足的条件下,农民有生产的积极性 C. 中国传统农业规模大,生产效率高 D. 传统农业的贫乏表现为忽视生产技术和耕作方法 【答案】B 【解析】中国小农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农民可以有自己的生产资料,有一定的生产积极性,故B项正确。中国传统农业始终没有摆脱政府的控制和约束,排除A项;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中国传统农业重视生产技术的更新和耕作方法的改进,故D项错误。 16. 有学者指出:15世纪以来,弃儒就贾成为中国社会上的普遍新现象,不但贾人多从士人中来,而且士人也往往出身于商贾家庭。“新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重商已成为社会共识 B. 儒家思想失去正统地位 C. 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D. 商人地位普遍高于儒士 【答案】C 【解析】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士农工商的阶层意识逐渐淡薄,商人从士,士从商现象普遍出现,故C正确;传统重农抑商依然存在,故A错误;儒家思想依然是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故B错误;商人地位依然比较低下,故D错误。 17. 明朝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后,一直到嘉靖时期,海禁政策时松时紧,总体上说是以紧为主。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海外贸易的需求日益增长,出现王直等民间海商集团,然而明政府认为其是与倭寇勾结的海盗行为,屡次镇压。以上现象造成的最深远影响是 A. 王直等海商集团与倭寇勾结损害了政府利益 B. 使沿海百姓丧失了部分经济收入 C. 强化了海禁政策 D. 扭曲了中国人的海洋观念,丧失了面朝大海发展自我的机会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经济政策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材料反映的是海禁、闭关锁国政策。A、B、C只是直接影响。而D是深远影响,它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了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故本题选D。 考点:商业的发展 18. 清朝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影响是 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③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 ④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答案】D 【解析】小农经济的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之后,再者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也不会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但是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有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19. 北宋年间,赋税结构变化较大,北宋至道末年(997年),农业税为2408.1万贯,非农业税为1567.7万贯;天禧末年(1021年),农业税为2641.2万贯,非农业税为3874万贯;熙宁十年(1077年),农业税为2021.3万贯,非农业税为5117.2万贯。根据上述内容,下列选项分析正确的是 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向 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③政府财政收人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 ④重农抑商已经不再实施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北宋年间农业生产也是在加强的,北宋仍然是重农抑商,非农业税的增长其实是反映工商业的发展,从非农业税为5117.2万贯等具体数据看政府财政收人的确也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有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20. 光绪朝的荒政(救荒政策)集前代之大成,可以称得上是比较完备周密的。但《申报》的报道中记载,1906年湖南水灾,江西各地出现阻挠本地粮食救济湖南事件,而1910年湖南巡抚也下令限制省内粮食流入邻省灾区。这反映出 A. 清廷的权威面临挑战 B. 官场腐败加速革命形势发展 C. 地方与中央分庭抗礼 D. 清朝荒政政策导致粮食紧张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在救荒面前清廷受到了地方势力的阻挠,也说明了清廷的权威已经面临挑战,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革命形势发展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只是清廷的权威面临挑战还尚未达到地方与中央分庭抗礼的程度,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粮食紧张属于自然灾害,而非清朝荒政政策导致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21. 佛教能在中国广为流传,但始终没有能取代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根本原因是 A. 儒家思想是整个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 B. 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 C. 儒家宣扬的仁政思想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D. 儒家思想不断改造完善,一直能够适应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A项说法过于绝地,儒家思想是整个封建社会进步的思想之一,排除。B项说法错误,古代选官以儒家思想作为选官条件之一,排除。C项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的原因之一,不是根本原因,排除。儒家思想始终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根本原因在于儒家思想不断改造完善,一直能够适应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D项正确。 22. 1988年,世界诺贝尔获奖得者在巴黎集会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4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其中“智慧”是指 A. “仁”和“德治” B. “仁”和“礼” C. “克己复礼” D. “有教无类”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吸取孔子的智慧是指借鉴孔子的“仁”和“德治”,用“仁”协调人际关系,稳定统治秩序;推行以德治国,用德去教化百姓,故A项正确。礼主要是恢复秩序、规范人与人之间的行为,与材料不符,排除BC。有教无类侧重强调教育,排除D。 点睛:本题最佳选择题:先根据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思维关系,即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确定 “最佳”标准,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找出最佳答案。例如本题四个选项都是孔子的智慧所在,但最符合题意的是孔子的“仁”和“德治”。 23. 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实乃内释外儒之学,已非儒学之正宗。”材料反映了 A. 顾炎武意识到宋明理学危机 B. 王阳明主张“经世致用” C. 顾炎武主张摒弃孔孟儒学 D. 阳明心学对后世影响巨大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而专心于内,实乃内释外儒之学,已非儒学之正宗。”说明顾炎武认为王阳明新学背离了儒学的正统,弘扬的是佛学经义而非儒家经典,即儒学遭遇危机,答案选A,B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C D两项材料并未体现。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批判思潮 24. 王夫之在明亡后一直以明朝遗民自居,坚决不与清朝合作。清朝末年的革命者将王夫之视为反清排满的象征而大加宣传。与此同时,清政府也将王夫之视为“忠君守礼”的典型,下诏予以追褒,并从祀文庙,加以供奉。这表明 A. 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 B. 历史人物具有多面性 C. 历史评价受现实政治的影响 D. 历史评价无法做到公正客观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王夫之被清末的革命者描绘为反清排满的象征,同时又被清政府视为“忠君守礼”的典型。这并不矛盾,也不是他的多面性,只是各方为了满足自身的政治需要而为之的。因此体现出对人物的历史评价受到现实政治的影响,故C项正确。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在这里不符合,因为传统思想不可能有截然相反的两个结论,故A项错误。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故B项错误的。历史评价必须把人物放回其所处的历史环境,因此D项错误。 25. “斩蛇起义”是刘邦建立大汉王朝之前的历史典故。据考证,刘邦最初所斩的是条普通的蛇,后来经过民间的传说,蛇变成了白蟒,并最终详细记载到《史记》、《汉书》等正史之中。这说明 A. 历史典故因其荒诞而缺乏研究价值 B. 历史典故的记载均存在夸张与变形 C. 历史典故反映社会意识形态 D. 史书当中不应记载神话传说 【答案】C 【解析】材料说的是“斩蛇起义”这个典故由民间传说演变为官方正统记载的过程。这个过程体现了对刘邦个人的神化,是汉代“君权神授”意识形态的反映,故选C。历史典故虽然有的荒诞,但是假相只是歪曲地反映了事物的本质,依旧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故A错。历史典故的记载并不是所有的都存在夸张和变形,故B错。选择D是史书编纂的态度和要求,和题目无关。 26.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宗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其主张是 A. 清谈误国,倡导精研心性 B. 弘扬理学,恢复孔孟之道 C. 实行仁政,反对君主专制 D. 反对空谈,主张经世致用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明清之际顾炎武等人的“经世致用”思想,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由“今之清谈谈孔孟”等可知作者反对程朱理学的空谈,主张关注现实经世致用,D正确。A是理学;B不符合主旨;C是孟子思想。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儒学•顾炎武思想 27.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遗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董仲舒的理论有利于 A. 限制君主权力的过度膨胀防止暴政 B. 加强中央集权限制地方权力的扩大 C. 思想上的大一统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D. 发展儒学并确立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限制君主权力的过度膨胀,能够防止暴政,所以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加强中央集权限制地方权力的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天人感应理论而非大一统思想,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儒学的统治地位的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28.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的学派 A. 儒、道、法 B. 儒、法、道 C. 法、儒、道 D. 道、法、儒 【答案】D 【解析】隐士派符合道家的无为,专制君主符合法家的专制主义、无限同情心符合儒家的仁者爱人,故本题只有选D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29. 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指出:中国古代的日食记录总体上是基本可靠的,但并不完整和准确;除了因为天气不好导致一些日食没有被记录外,还与政治因素有关,统治者残暴,记载的日食现象就多;统治者开明,日食便很少发生。这种故意增加或减少记录的行为,表明中国古代 A. 天文观测手段落后 B. 天人感应影响深远 C. 科学研究主观随意 D. 专制皇权不受约束 【答案】B 【解析】据材料“日食记录……还与政治因素有关,统治者残暴,记载的日食现象就多;统治者开明,日食便很少发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天人感应思想的内容,故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中国古代天文观测手段落后,故A项错误;材料主旨也不是说明科学研究主观随意,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专制皇权受到“天意”约束,故D项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统治者残暴,记载的日食现象就多;统治者开明,日食便很少发生”,学生再结合所学知识,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的思想内容出发,即可正确判断。 30. 家中老人时常教育后代说:“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遇事要冷静,做到以静制动”。显然老人深受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哪家学派思想影响 A. 儒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 墨家思想 D. 法家思想 【答案】B 【解析】材料的意思是做人处事都不能贪心,衣服穿得暖,饭吃得饱就可以了,要知足,这与道家思想清静无为、顺应自然相符合,“遇事要冷静,做到以静制动”符合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故B项正确;儒家思想、墨家思想、法家思想的内容均与材料不符合,故A、C、D三项错误。 点睛:根据“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遇事要冷静,做到以静制动”,结合道家思想主张分析解答。 二、材料题(31题12分,32题18分,33题10分共计40分) 31. 明清之际,我国手工业与商业发展呈现诸多新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以下几个问题。 材料一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l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二以下是史籍记载的明清时期徽商经营活动的一些情况:徽商又被人称为“儒商”。他们普遍受过儒学教育的熏陶,既重利又重义,以“买卖不成仁义在”、“宁奉法而折利,不饰智而求赢”、“人宁贸诈,吾宁贸信”作为经商活动的信条。徽商“出吴会(苏州),尽松江,走维杨,抵幽燕,以故贾之所入,视旁郡信厚”。徽商除从事商业贩卖外,还在江南苏杭等地投资兴办丝织、制茶、采矿等产业。清代徽商兴办的丝织工场织工达数百人之多。徽商荻利最大的是盐业。徽商通过结交官府权贵在南方许多地区获得食盐的专卖权,依靠垄断性经营获得巨额利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徽商经营活动的特点。 【答案】(1)官营手工业衰落;家庭手工业开始面向市场;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2)特点:①信奉仁义诚信的商业道德。②从事长途贩运,获利丰厚。③投资兴办手工业,实行雇佣生产;④背靠官府,实行垄断性经营。 【解析】本题考查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和明清时期徽商经营活动的特点,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归纳能力。 (1)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等信息分析归纳得出。 (2)明清时期徽商经营活动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他们普遍受过儒学教育的熏陶,既重利又重义”“徽商除从事商业贩卖外,还在江南苏杭等地投资兴办丝织、制茶、采矿等产业”“清代徽商兴办的丝织工场织工达数百人之多”“徽商通过结交官府权贵在南方许多地区获得食盐的专卖权,依靠垄断性经营获得巨额利润”等信息概括归纳得出。 点睛:本大题的两小题均属于概括类材料解析题,在解答此类试题时要根据材料,对材料内容划分层次,逐层分析,特别是一些关键词,把握每一层次的要点。然后对要点进行归纳总结,确定哪些是题目要求回答的,再根据所问来回答。 32. 阅读下列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社会是以“道德为主,法律为辅”的社会治理形式,而地方执法是由地方官员进行的,地方官员往往就是制度的代表。在这种情况下,当地案件能否得到合理的判断就依赖于地方官员的断案能力及道德水平。对百姓更为不利的是,在当时的案件审判技术限制下,为了能够尽快平息民愤和上级压力,许多封建朝代都将酷刑苛吏合法化,甚至都有一整套的刑具严刑逼供 ——摘编自陈杰《中国古代冤案略议》 材料二中国法制起源较早。夏代有“禹刑”。周穆王命吕侯制作《吕刑》。春秋时期出现了《刑鼎》、《刑书》、《竹刑》。战国时魏文侯命李悝制定《法经》,秦朝时被发展为《秦律》。汉高祖命萧何参照秦律制作了《九章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立法,上承秦汉,下启隋唐,《新律》和《北魏律》为代表。唐代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唐律继承了古代立法传统,将各种法规熔为一炉,采取了刑事立法的形式,全部律条都围绕着“罪”和“刑”分别加以规定、解释。唐律规定了严惩十恶,依次为: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唐律还规定如果赃证已经明确,“理不可疑”,犯人即使不招,也可根据犯罪事实进行判决。《唐律疏议》成为以后历代刑律的蓝本,也是古代法典的楷模和中华法系的代表。……深刻影响着有交往的各地,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摘编自叶孝信《中国法制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中国发生冤案的原因。 (1)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法制建设的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怎样防止冤案的发生。 【答案】(1)原因:古代中国“道德为主,法律为辅”治国理念的影响;判案取决于地方官员的断案能力及道德水平的高低;案件审判技术水平的限制;采用严酷手段逼供以获取证据。 (2)中国:重视成文法典的制定;强调刑罚特点;自上而下强力推行;司法审判程序严格,注重证据事实;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 (3)防止:建立健全的司法监督体系;严禁刑讯逼供;对执法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其执法水平和道徳素养;加强执法过程中的透明度,实行社会监督。(其它言之有理的,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发生冤案的原因和古代法制建设的主要特点,以及根据材料信息谈谈防止出现冤假错案的措施。 (1)古代中国发生冤案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中国古代社会是以‘道德为主,法律为辅’的社会治理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当地案件能否得到合理的判断就依赖于地方官员的断案能力及道德水平”“对百姓更为不利的是,在当时的案件审判技术限制下,为了能够尽快平息民愤和上级压力,许多封建朝代都将酷刑苛吏合法化,甚至都有一整套的刑具严刑逼供”等信息概括归纳得出。 (2)中国古代法制建设的主要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夏代有‘禹刑’。周穆王命吕侯制作《吕刑》。春秋时期出现了《刑鼎》、《刑书》、《竹刑》”“全部律条都围绕着‘罪’和‘刑’分别加以规定、解释”“唐律还规定如果赃证已经明确,‘理不可疑’,犯人即使不招,也可根据犯罪事实进行判决”等信息概括归纳,并联系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 (3)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要防止冤案发生,必须建立健全司法监督体系、严禁刑讯逼供、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和道徳素养、加强执法过程中的透明度等。 33. 儒家思想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随着时代的演进而发生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天理是公道和良知。……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叫“物欲”……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应该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材料二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们在世界上的经济、政治地位正在崛起,在这个时候我们拿什么去跟世界对话?还是要拿中华文化与人交流的。这么多年过去了,应该说现在儒学的复兴已经成为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比如说全球现在有400多所孔子学院,以及“国学热”现象的升温……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老祖宗的东西,……如果我们只有这些东西,而不能在此基础上提出更能说明现实世界的理论和思想,我们的文化吸引力还是比较有限的。 ——吴光《当代儒学发展的新方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朱熹理学思想的主要主张。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当代儒学复兴的背景。谈谈你对当代儒学复兴的认识。 【答案】(1)主要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正君心”(或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格物致知” (2)背景: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经济全球化。 认识:继承与发展儒家思想的精华;与时俱进,注重对儒家思想的理论创新。(其它言之有理的,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朱熹理学思想的主要主张和当代儒学复兴的背景,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归纳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朱熹理学思想的主要主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之说”“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应该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分析概括得出。 (2)当代儒学复兴的背景,可以根据材料中的“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们在世界上的经济、政治地位正在崛起”,再联系所学从经济全球化等方面来回答。对当代儒学复兴的认识,可以联系所学,从继承与发展、与时俱进等方面来阐述。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