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静宁一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级第一次考试 历 史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著名的历史学家范文澜说,西周社会最重要的上层建筑就是宗法制度,而宗法制度的基本精神就是以宗主为中心,按血缘关系的远近来区别亲疏贵贱,从而规定出无可改变的等级制度。材料反映了 A.西周已经进入了封建社会 B.西周的等级制度具有血缘性 C.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D.血统是西周等级制度的唯一标准 2.当今社会人们还经常以“五百年前是一家”来拉近关系;在亲属的称谓上,父亲和母亲的亲属的称谓有严格的区别。上述现象的根源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世袭制 D.等级制 3.文字的产生是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古汉字中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下列甲骨文反映出的有关商朝政治状况的信息是 A.商朝社会阶级压迫非常残酷 B.商朝统治者很迷信 C.商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D.商王权威大大超越了夏王 4.先秦时期,吴国的国君本是周武王的先人古公的长子,到了江南后“文身断发”,服从了当地荆蛮的习俗。燕国的始祖召公与周同属姬姓,但燕国四周是戎狄的天下,其臣民中也有不少戎狄成分。因此,在春秋时,吴国和燕国都被排除在“中国”之外。材料旨在说明当时 A.“中国”的范围不断扩大 B.华夏族被周边民族同化 C.“中国”已形成明确定义 D.民族交融进程不断加速 5.宗法制造成西周“家天下”的局面和魏晋时代“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门阀政治,至明清之际,它为徽商提供血缘网络、商帮、会馆、人力、财力,是徽商成功的重要因素。这表明宗法制 A.推动着社会不断进步 B.具备丰富的社会功能 C.其血缘关系逐渐被取代 D.强化了对社会的控制 6.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这表明 A.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 B.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 C.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 D.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 7.《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材料反映了 A.财产继承的原则 B.宗法制的基本法则 C.任人唯才的要求 D.兄终弟及的传统 8.周代礼乐制度中,“礼”讲究差异,“乐”则讲究和同。这里的“乐”已经超越了音乐范筹,带有浓厚的政治与社会色彩。这反映出周代“乐”的主要目的是 A.稳定统治秩序 B.体现贵贱有序 C.调节人们情绪 D.凝聚家族亲情 9.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造成上述“分散性、松散性”的制度因素是 A.三公九卿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度 10.下图是位于江门市蓬江区潮连街道的卢氏宗祠上的一幅牌匾,与此关联最密切的中国古代制度是 A.科举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礼乐制 11.古代中国“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谚语盛行,农村家族组织历几千年而牢不可破,异姓间的互相排斥,宗族、村寨间的仇杀、械斗频仍,这些均根源于 A.社会宗法观念 B.血缘亲族团结 C.家族观念流行 D.散漫自私意识 12.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这反映了 A.三公九卿互相制约 B.秦律严苛细密 C.皇权至高无上 D.丞相独揽大权 13. 《史记集解》:“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该材料反映了 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 B.秦以前玉玺为皇帝所独有 C.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14.许多学者认为,秦朝的建立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过去的贵族政治,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官僚政治”的最基本特点应该是 A.颁布《秦律》,以法治国 B.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有任期 C.丞相掌握大权 D.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系统 15.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社会结构,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也没有拥有土地。……尤其是崇古的儒家学派的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这个时代是指 A.春秋战国 B.秦代 C.汉代 D.唐宋时期 16.有史书上残存“秦遂并兼四海……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的内容。根据所学知识推断,其中的“□□”最可能是 A.三司 B.郡国 C.郡县 D.行省 17.秦汉以后,皇帝以“天子”自居,天下百姓是他的“子民”,皇帝被称为“君父”。而中国古代的地方官也被称作“父母官”。这反映 A.皇帝神化君权以强化统治 B.宗族关系成为皇帝执政基础 C.“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D.仁政爱民成为官员从政准则 18.秦代以前,卿大夫以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一变化主要说明了 A.皇帝独尊的至上地位 B.皇权专制不可僭越 C.秦王嬴政的巨大功绩 D.皇位世袭不可转移 19.“学而优则仕”“鱼跃龙门”、“金榜题名”等术语反映的选官任官制度是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20.秦初,丞相王绾献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秦王请群臣议。李斯曰:“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则安宁之术也。”秦始皇纳其言。下列表述最准确的是 A.秦统一之后始行郡县制 B.秦统一后全境推行郡县制 C.战国时各国采用分封制 D.战国时各国已实行郡县制 21.为解决唐末五代地方割据的问题,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 ①收精兵 ②削实权 ③制钱谷 ④废丞相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2.以下是“中国封建社会皇权地位演变趋势示意图”,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的一幅是 A.B.C.D. 23.《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默陆,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A.恩泽贵族 B.削弱王国势力 C.增加税收 D.实现民族交融 24.西汉贾谊在《治国策》中说:“欲天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他提出这样的观点主要是针对当时 A.皇帝的权力过于强大 B.中央的权力过于集中 C.丞相的权力过于弱小 D.王国对中央构成威胁 25.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与选官制度“汉代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对应正确的是 A.品行、学识—考试成绩—门第声望 B.品行、学识—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C.考试成绩—品行、学识—门第声望 D.门第声望—品行、学识—考试成绩 26.元朝的大一统超迈前代,其疆域“北踰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为实施有效管理,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行省的设立旨在 A.独立民政事务,调动地方政治自主性 B.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 C.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D.防范宰相擅权,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27.李治安在《行省制度研究》中认为:“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作者认为行省制度 A.进一步完善了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B.易导致极端的中央集权 C.具有中书省派出机构的双重性质 D.消除了地方割据的根源 28.《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由此表明,明朝内阁() A.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 B.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是 C.大学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 D.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29.据统计,唐代宰相共计369名,出自98个家族;宋代宰相共有134名,出自126个家族。这说明宋代 A.宗族性家族制度的形成 B.理学对伦理的强化 C.分散相权方式发生变化 D.政治开放性的加强 30.包拯在《请复御史里行》中说:“盖朝廷纪纲之地,为帝王耳目之司,必在得人,方为称职,自非端劲特立之士,不当轻授。”这表明包拯 A.强调科举选才标准 B.重视监察官员素质 C.痛斥官员贪腐行为 D.注重维护朝廷法纪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主观题(本题共3道小题,第1题14分,第2题12分,第3题14分,,共40分) 31.(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候,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司马迁《史记·陈丞相世家》 材料三:即如唐制,中书舍人拟稿……然后再至送皇帝画一“敕”字……然后行达门下省……待门下省主管长官侍中及副长官侍郎接获此项诏书后,即加予复核……诏敕自中书定旨,门下复审手续完成后,即送尚书省执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指的是什么政治制度?结束这一制度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4分) (2)材料二中的“宰相制”最早创设于哪一朝代?据材料二,概括宰相的职能。(5分) (3)据材料三,写出唐朝实行的政治制度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制度的运作程序。(5分) 32.(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史记·秦始皇本纪》里记录了秦统一六国后群臣进行的一场宫廷辩论: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延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了解了这场辩论的经过,请你想一想: (1)王绾与李斯争论的焦点是什么?(2分) (2)秦始皇采纳了谁的建议?他采取“求其宁息”的措施是什么?对后世有何影响?(10分) 33.(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唐)房玄龄等《晋书·刘毅传》 材料三: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用行政官员的依据上的差异。(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时期选官标准有什么变化,并概括九品中正制的弊端。(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通过与隋唐之前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6分) 试卷答案 1. B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鼎盛时期,排除A;根据题干材料“按血缘关系的远近来区别亲疏贵贱,从而规定出无可改变的等级制度”可以看出西周的等级制度具有血缘性,故选B;材料不能体现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排除C;“唯一”一词表述太绝对,排除D。 2.B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宗法制重视亲情血缘关系,重视血缘关系的远近亲疏,宗法观念影响深远,所以直到今天们还经常借“五百年前是一家”的说法来拉近关系的说法,所以上述现象的根源只能是宗法制而非分封制等制度。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名师点睛】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再认再现、理解、运用.因此,在审题时,一定要联系相关知识,一是为了对备选项进行筛选,二是为了更准确理解材料的意思.选择题的立意来源于书本,但高于书本,这就是考察学生通过联系知识、理解知识的能力. 3. A【详解】从材料信息“囚”“刑”等信息可以看出当时阶级压迫之残酷,A正确。图片显示不出迷信色彩,B错误。商王并没有实现天下共主,C错误。材料没有比较二者权力大小,D错误。 4.D【详解】材料中吴国、燕国具有荆满、戎狄的习俗文化的色彩,被排除在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国”之外,实际上表明民族融合现象,故D正确;周王室与吴国、燕国仍有政治上的从属关系,故A错误;西周至春秋时期,周边民族逐渐被华夏族所同化,故B错误;这一时期周王朝通过分封制扩大了影响,且春秋诸侯争霸加强了中原与周边地区的联系,此时“中国”并没有明确的定义,故C错误。 5.B【详解】从题目可知,宗法制是造成西周“家天下”、魏晋时代的门阀政治、明清之际徽商成功的重要因素,故B项正确。社会进步的因素是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宗法制只是在社会发展中起辅助作用,故A项错误。从西周到明清血缘关系都发挥着功效,故C项错误。题意无法体现宗法制强化对社会的控制,故D项错误。所以选B。 6.D由“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可以得出,西周建立之后,其分封的诸侯国主要有功臣和宗室贵戚统领,故选D;当时是贵族政治体制,故A不符合史实;题干说到的诸侯国不是以素养作为依据的,而且也不是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故排除B;分封制不是构建的国家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故C也不符合史实。 点睛:概念学习和理解是历史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有些题目就是在偷换概念,考生如果不是很熟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很难做对,在考题选项设计中的偷换概念中导致理解失误而丢分。还有的题涉及的是几个概念的区分和准确理解,只有把握每个概念的具体含义才可以,这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就深入理解才能做对。这一题实际上是考查分封制的概念理解及其阶段特征。 7.B试题分析: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力,称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是小宗。依次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材料反映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因此反映了宗法制的基本法则。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名师点睛】宗法制的理解:①含义:宗法制是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它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内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②目的:为了加强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的矛盾,以保证王权的稳定。③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④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宗法制成为我国数千年来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A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礼乐制度是以乐从属礼的思想制度,以“礼”来区别宗法远近等级秩序,同时又以“乐”来和同共融“礼”的等级秩序,两者相辅相成,不同场合,不同身份的人,不但礼仪有别,所用的音乐也不一样,故A项正确。B项属于“礼乐”的表现,而非目的,排除。C项表述错误,排除。D项不是“乐”的目的,排除。所以选A 9.B在西周分封制下,贵族拥有世袭特权,贵族在封地内拥有管理土地和人民的大权,导致国家具有分散性和松散性,故B正确;A是秦朝的制度,排除;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诸侯在诸侯国内拥有再分封、任命官吏等权力,有较大的独立性,分散性,容易形成割据势力。 10.B【详解】由材料“卢氏宗祠”可知与宗法制有关,宗法制强调的是父系血缘关系,故B正确;科举制是隋唐之后的人才选拔制度,故A错误;分封制使西周实行的地方管理制度,与材料无关,故C错误;礼乐制是西周的等级制度,与材料无关,故D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宗祠”,结合宗法制相关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11.A根据材料信息“亲兄弟”“父子兵”“家族组织”等可知,这些现象由宗法制所致,宗法制强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故A项正确。血缘亲族团结和家族观念流行等都是宗法观念影响的结果,排除BC。散漫自私意识不是材料现象形成的根源,排除D。 点睛:抓住题眼在解题中的关键作用,所谓“题眼”,就是一道题中最核心的部分,比如说一个词语或者一个字,一句话等。本题的题眼是“亲兄弟”“父子兵”“家族组织”等信息,根据对题眼的了解,逐一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12.C材料“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中的“上”是指皇帝,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天下的事,无论大小,都由皇帝来决定如何处理,这体现了皇权至上的思想,故C项正确,D项错误;A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点睛:首先要明确“上”含义;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得出正确答案。 13.D材料中“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说明秦朝以后,玉玺为天子独用,群臣不敢再用,反映了皇帝的独尊和皇权至上,A、B项与材料不符,C项说法错误,皇帝制度的本质是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故本题选D。 14.B【详解】秦朝建立后,废分封,行郡县,官员不再世袭,没有封土,把地方官员的任免权收归了中央,故B正确。秦朝属于君主专制,不是以法治国,A错误;C项不是从官员的任命方式上进行分析的,C错误;D项只是说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也未体现官吏的选拔方式,D错误。 【点睛】郡县制是秦朝实行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郡县制打破了西周时期的世卿世禄制度,官员由中央任命,可以随时替换,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地缘政治代替了血缘政治。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秦朝实行的其他的重要的制度如三公九卿制、皇帝制度、法律制度等都需要掌握。 15.B【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个王朝没有分封制同时儒学也受到极大迫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个王朝是秦朝,故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依然保留有分封制与题意不符,故A项排除;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地位崇高,故C项排除;唐宋时期尽管儒学遭遇佛道的巨大挑战,但亦占据主导地位而未受排挤,故D项排除。 16.C根据材料可知,秦朝统一后,在全国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故C项。在地方上设三司是在明朝,排除A项。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排除B项。元朝在地方推行行省制度,排除D项。 17.C皇帝被称为“君父”,地方官被称作“父母官”,天下百姓是“子民”,这一现象是受到了中国古代“家天下”观念的影响,故C项正确;皇帝以“天子”自居,神化了君权,但不是材料主旨,故A项错误;皇帝执政的基础是。君权神授是皇帝执政的基础,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仁政爱民成为官员从政准则,故D项错误。 18. A“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大意是:天子使用玉料来制作印玺,群臣从此都不敢再这样使用了,反映了皇帝独尊,因此选A;皇权至上指皇帝集政治、经济、军事大权于一身,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C、D与材料无关,排除。 19.D【详解】材料中的成语体现了读书、考试、做官的紧密结合;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种选官制度是指科举制,故D项正确;A项是以军功大小,排除;B项是以品行为依据,排除;C项是以门第高低为标准的,故C项排除。 20.B材料“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则安宁之术也”表明李斯主张实行郡县制,其主张被秦王采纳,在全国实行郡县制,B符合题意;郡县制在秦以前的战国时期已经存在,A不正确;C与材料无关;材料没有涉及战国是否实行郡县制的信息,D不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郡县制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对郡县制的出现和确立的基本知识有所掌握,春秋战国时期,在诸侯新征服的一些地区,开始出现了郡县制,秦统一后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21.A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内容中体现在削弱地方的军权(①选项符合)、财权(③选项符合)和政治权力(②选项符合),而④选项废丞相是明朝才出现的情况,不符合史实,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点睛:本题可以采取排除法来进行选择,废除丞相制度是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才出现的历史事件,所以不会出现在宋代,故④选项错误,四个选项中出现④选项的都是错误项,所以直接可以选出A选项。 22.B【详解】结合所学,我国封建社会君权与相权是一对矛盾,其演进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所以“中国封建社会皇权地位演变趋势示意图”基本是一直呈上升趋势的,故排除ACD,选B。 23.B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上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削弱诸侯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没有理解“推恩令”的真正含义,他实际上是削弱王国势力;C选项增加税收的举措是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D选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到民族问题。 24.D【详解】本题考查了汉代的郡国并行。根据“欲天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可知贾谊认为当时的诸侯国已经威胁到了中央集权,并非是皇帝权力过于强大和中央权力过于集中,故排除A、B项;丞相权力的大小与贾谊的观点主旨不符,故排除C项;汉代吸取秦二世而亡的教训,在郡县制之外设立封国,形成郡国并行制度,但随着封国势力的扩大,严重威胁中央集权,故选D。 【点睛】由于中国古代自然经济的分散性,随着血缘关系的削弱和诸侯国势力的扩张,诸侯国往往发展成为地方割据势力,威胁中央集权。所以分封制是不符合中国古代历史发展潮流的。 25.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的选官用官制度主要有:军功授爵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选拔主要依据分别是: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故B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26.B元朝为实施对辽阔疆域的有效管理,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行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的派出机构,代表中央来管理地方,所以行省的设立旨在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故选B;行省没有独立的民政权,所以没有地方政治的自主性,故排除A;行省是中央派出的行政机构,而不是监察机构,故C不符合史实;行省是用来管理地方的,故与中央政府的权力无关,所以排除D。 27.A【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的行省在郡县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进一步完善了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故A选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进一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要注意题干问题,“作者认为行省制度”,通过李治安的一段话问作者在材料中的观点,无法得出易导致极端的中央集权的信息,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的是行省制度的建立加强了中央集权,没有体现具有中书省派出机构的双重性质问题,材料没有涉及到“中书省派出机构”的内容,故C选项错误;行省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地方割据的因素,但不能够消除地方割据的根源,故D选项错误。 28.B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关键信息和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中可以知,A中明太祖时,废中书省,权归六部,尽管设置了殿阁大学士,但没有说明其职责,故A错;C只是说仁宗时内阁有了票拟权,并没有说内阁大臣变成宰相,C错;材料中根本没有涉及内阁和六部的关系,D不符合材料;而成祖时,“简翰林院官直文渊阁,参与机务。”故B项符合。 【考点定位】必修一※从汉至元的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朝内阁制。 29.D材料反映了宋代宰相的家族来源扩大,这不能说明宗族性家族制度的形成,故A错误;宰相的家族来源扩大也无法体现理学对伦理的强化,故B错误;材料未涉及分散相权的方式问题,故C错误;宋代宰相的家族来源比唐代扩大,这说明宋代政治开放性的加强,故D正确。故选D。 30. B材料“必在得人,方为称职,自非端劲特立之士,不当轻授。”反映了要选拔品行端正之人才可算作称职,由此可知包拯比较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监察官员的任职资格,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中没有涉及官员贪腐、朝廷法纪的内容,故CD两项排除。 31.(1)制度:①皇帝制度;②君主专制制度;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事件:辛亥革命,清帝退位。 (2)秦朝。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3)制度:三省六部制。程序:中书省拟定诏令,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 【详解】(1)第一小问,根据“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第二小问,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1912年,清帝退位,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结合所学,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丞相是三公之一,位高权重,负责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3)由材料“即如唐制,中书舍人拟稿……然后再至送皇帝画一“敕”字……然后行达门下省……待门下省主管长官侍中及副长官侍郎接获此项诏书后,即加予复核”,可见三省六部制。由材料可知,中书省拟定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 (4)首先表态不同意。材料中主要介绍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皇帝的政令,为专制皇权服务。而三权分立是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它们分权制衡,是民主政治的体现。 (5)由材料“有明(明朝)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宰相始也”,可见材料中提到的“高皇帝”指明太祖朱元璋。依据上述问题的作答及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特点相关内容可知这体现了君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 32.(1)推行分封制还是郡县制的争论。(4分) (2)李斯。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6分) (3)为后来历代所沿用,成为我国地方行政的基本单位;它的推行有利于维护和巩固国家的统一,有利于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6分) 本题通过史料考查了郡县制确立过程,通过学生对史料的阅读并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其中第一问主要考查了是否推行郡县制的论战;第二问考查秦始皇对待争论的态度,主要从材料中概括,材料“廷尉议是”表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而采取的措施即是推行郡县制,对后世的影响从历史的角度和维护祖国统一的角度回答。 33.(1)依据:分封制——出身、血缘宗族;郡县制——军功、选贤任能。 方式:分封制——世袭;郡县制——君主任命。 (2)变化:由注重才德到注重门第。 弊端:中正官徇私舞弊;世家大族垄断仕途;扼杀人才;败坏社会风气。 (3)进步性: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激发个人的奋斗精神等。 【详解】(1)根据材料“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结合所学回答即可。 (2)第一小问由材料二中“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归纳出注重门第;结合所学可知汉代的选官制度注重才德,所以答案为由注重才德到注重门第。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中“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结合所学可知在九品中正制下,世家大族垄断仕途,中正官在选拔官员时会徇私舞弊,败坏社会风气,难以选拔出真正有用的人才。 (3)根据材料“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可知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激发个人的奋斗精神。结合所学可知科举制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