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7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板块五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战争后的中国(课件)(72张)
板块五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 —— 甲午战争后的中国 阶段特征 主干排查 微专题整合 随堂演练 阶段特征 阶段 甲午中日战争到五四运动 (1894 ~ 1919 年 ), 中国近代化的整体发展阶段 特征 政治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民族危机空前加剧 ; 资产阶级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 推动中国民主化进程 ; 清王朝被推翻 , 中华民国建立后 , 出现军阀割据局面 经济 以资本输出为主 ; 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 但仍占据主导地位 ; 洋务运动破产 ,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思想 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发展阶段 ;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与科学先后成为思想界的主流 , 新文化运动后期 , 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 , 与传统文化一起形成多元思想并存的格局 生活 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巨变 , 服饰、礼仪、交通通讯、大众传媒等出现了向近代化演进的趋势 主干排查 四、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社会生活的变迁 1. 物质生活的变化 : (1) 维新变法期间 : 维新派主张 “ 断发易服 ”“ 废止缠足 ” , 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2)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 除旧布新 —— 改用阳历 ; 剪辫易服 , 废止缠足 ; 废除 “ 大人 ”“ 老爷 ” 等官场称呼。 2.交通事业的进步: 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3. 通讯工具的变迁 : 清朝晚期 , 电报、电话开始出现 , 民国时期 , 通讯事业进一步发展。 4. 大众传媒的发展 : (1) 报刊业的发展 : 维新派、革命派和新文化阵营都把报刊作为宣传自己主张的工具 , 中国报刊业呈现出繁荣景象。 (2)影视事业的发展: 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微专题整合 专题一 晚清民初时期中央集权体制的危机 角度 1 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 —— 东南互保 [ 典例 1] (2011 · 全国卷 ,31) 1900 年 6 月 21 日 , 清政府颁布 “ 向各国宣战懿旨 ” 。 6 月 26 日 , 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 《 东南保护约款 》, 规定 “ 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 , 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 , 两不相扰 , 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 ” 。这表明 ( ) 解析 :B 东南互保指中国清朝末年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 中国南方各省违背中央政府的命令 , 拒不同外国开战的事件。此事件使地方的政治与军事权力进一步扩张 , 中央的权威大为下降 , 也使清政府威信扫地 , 说明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 故选 B 。 A 项明显不符合史实 , 由地方总督与列强签订协议可知列强在华势力并未受到有效遏制 ;C 项地方实力派旨在维护地方利益 , 进而维护国家利益 , 并非列强代理人 ;D 项夸大了当时地方实力派的实力。 A. 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B. 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 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D. 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角度 2 辛亥革命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 典例 2] (2013 · 海南卷 ,14) 武昌起义后全国有 15 省先后宣布独立 , 各省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 ( 都督 ) 者背景不尽相同 , 其中新军将领 13 人 , 革命党 5 人 , 咨议局议长 3 人 , 巡抚 3 人 , 布政使 1 人 , 提督 1 人 , 督练公所总参议 1 人。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 ) A. 具有广泛社会基础 B. 具有明显的妥协性 C. 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D. 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 解析 :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 辛亥革命并没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 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 , 革命党在全国 15 个省中担任最高军政长官的只有 5 人 , 旧军阀和立宪派占了很大比重 , 这体现辛亥革命具有明显的妥协性 , 故 B 项正确。辛亥革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 但材料没有体现革命的性质状况 , 故 C 项错误。辛亥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自下而上的革命 , 故 D 项错误。 角度 3 民国初年地方割据混战 [ 典例 3] (2015 · 全国 Ⅰ 卷 ,29) 《 申报 》 “ 时评 ” 栏目曾评述说 : “ 今之时局 , 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 , 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 , 皖直交斗 , 滇蜀不靖 , 犹诸侯相侵伐也。 ” 这一时局出现在 ( ) A.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 义和团运动时期 C. 辛亥革命时期 D.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解析 :D 材料信息反映了当时中国中央政权乏力 , 地方军阀混战。材料中的 “ 皖直交斗 ” 是指皖系军阀和直系军阀冲突 , 据此可知该时局出现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选 D 项。 [ 思维深化 ] 一、晚清新政与中央集权的衰落 1.19 世纪 50 ~ 60 年代中央集权体制危机和洋务新政的发生 19 世纪 50 ~ 60 年代 , 清政府陷入统治危机中 , 导致其统治危机的直接事件是两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政府试图采取新政来缓解危机 , 却造成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弱化。 (1) 设立总理衙门。政府设此机构 , 只是权宜应付 , 未打破原有军机 — 六部 — 督抚体制。 (2) 地方势力大办地方团练 , 并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扩大财权、军事权 , 实力增强 , 因而获得了影响中央决策的条件。 (3) 兴办洋务企业时 , 中央将企业的权力交给经办督抚 , 提高了经办督抚的地位 , 增强了省级政府对社会变革的适应性 , 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省级政府的职能。 2.1901 ~ 1905 年新政时各省独立地位的初步形成及与中央的矛盾 世纪之交 , 清政府又一次面临统治危机。其危机来自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地方势力的挑战 , 于 1901 年清末新政开始。但各省新政的发展 , 使省的独立性大大增强。 (1) 一省财政、军事体系的确立。 (2)省级行政机构进一步发生变化,各种工商和其他新政的行政管理机构纷纷设立。 (3) 在兴办地方路矿实业的过程中 , 省之利权意识萌发。 (4)财政混乱局面开始呈现。 3.1905 年之后 , 中央集权的 “ 回光返照 ” 与清朝灭亡 (1) 中央集权的短暂回流 :1905 年之后 , 特别是随着光绪和慈禧先后去世 , 满洲少壮亲贵大肆采取集权中央的政策和措施 , 进一步将地方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地方实力派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冲突和斗争也就日益加剧和公开化。君臣大义渐渐为君臣之间力与利的较量所取代。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不平衡关系被打破。这在客观上为辛亥革命造就了十分有利的外部条件。 (2)清朝灭亡:武昌起义后,各地督抚纷纷倒戈转向了革命派的一方,并与袁世凯共逼清室让出政权。概括而言,近代以来,清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实际上走过了一条疏离和异化的道路。为了集权,结果却造成了分权;为了加强专制与皇权,结果却种下了民主和共和的种子;为了削弱地方,结果却造成了地方的强大。这对中国来讲,一方面地方势力的崛起与地方分权的扩大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地方势力的过度膨胀与过分分权又是清王朝灭亡和民国军阀混战、地方割据产生的主要原因。 二、东南互保的意义 东南互保意味着政治层面上自 1860 年以来的地方化倾向的成型 , 以及社会层面上士绅势力正式走上历史前台 , 是之后清末新政、辛亥革命等近代化历程的先声。 1. 东南互保代表地方化趋势已经发展成熟 , 为之后的变革中地方自治推行改革的模式奠定了基础 , 以一种更具活力的模式推动了近代化。 2.社会层面上的绅权扩张。绅权扩张的起点便是东南互保。正是在地方化成熟的情况下,地方上的士绅开始进入城市,转变为商绅、学绅,从商业、资本等多个方面推动了近代化进程。士绅阶层在政治层面上的推动是以辛亥革命为标志的。 3. 东南互保运动 , 保护了河北、山东以外的地区避免于义和团与八国联军战乱的波及 ; 同时亦使地方的政治与军事权力进一步扩张 , 中央的权威大为下降。 专题二 新政与立宪运动 角度 1 清末新政的专制色彩 [ 典例 1] (2017 · 海南卷 ,10) 1910 年 , 清政府设立资政院 “ 以立议院基础 ” 。资政院议员部分由皇帝钦定 , 部分由选举产生。其职责包括议决国家军政大事、审议财政预算和修订法律等 , 议决事项须 “ 具奏 , 恭候圣裁 ” 。此次改革 ( ) A. 实践了英国式君主立宪制 B. 加强了皇帝个人的独裁统治 C. 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D. 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解析 :C 材料中 “ 资政院议员部分由皇帝钦定 ”“ 议决事项须 ‘ 具奏 , 恭候圣裁 ’” , 反映出皇帝仍然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 而英国式君主立宪制下国王 “ 统而不治 ” , 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 故 A 项错误 ; 材料中议员部分是选举产生 , 能够参与国家政治经济重大事务的决策 , 并不是皇帝个人的独裁 , 故 B 项错误 ; 材料中皇帝在政治上仍然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 体现出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 故 C 项正确 ; 材料反映出皇帝对资政院的控制 , 不符合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原则 , 故 D 项错误。 角度 2 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改革 [ 典例 2] (2018 · 全国 Ⅰ 卷 ,41, 节选 ) 材料二 清末 , 时人认为 “ 地方自治者 , 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 …… 于救亡之事 , 至为切要 ” 。 1909 年 , 清政府颁布 《 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 》, 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 , 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 , 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 —— 据张海鹏主编 《 中国近代通史 》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 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 解析 : 第 (2) 问 , 从国内外两方面分析。根据材料二 “ 于救亡之事 , 至为切要 ” 及时间信息 “ 1909 年 ” 结合清末政府改革的有关内容可知国内客观方面内忧外患 ; 主观方面清政府为挽救危机进行改革。据 “ 议事会 ”“ 选民互选 ” 等内容可知是受到了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 答案 : (2) 内忧外患 ; 西方民主思想传播 ; 清末新政 , 改革政治制度。 [ 思维深化 ] 一、清末新政——“中体西用”指导下的清政府的自救运动 背景 措施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政治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的打击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 清政府内部改革派推动 “ 裁冗衙 ”“ 裁吏役 ”“ 停捐纳 ” 。 1901 年 7 月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 , 位列六部之首 政权机构近代化。 “ 新政 ” 使清末政权机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内阁、军机处仍旧外 , 新设立或改名称的有 : 外务部、学部、民政部、商部、陆军部 ; 新政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催生边疆问题。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开始改变原有的边疆地区治理模式 , 开放 “ 蒙禁 ” , 在青藏地区 “ 改土归流 ” ; 同时将内地汉人大批移民边疆地区 ; 由于 “ 新政 ” 操之过急、措施不当 , 产生一系列问题 经济 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重工商 , 振农业。 1903 年成立商部 , 各省设商会 ; 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 , 允许自由发展实业 , 奖励兴办工商企业 , 鼓励组织商会团体 推动自由经济发展。否定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 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 增加人民负担。新政在实施过程中大大增加了人民的税捐负担 , 百姓怨声载道 思想 文化 “ 中体西用 ” 思想的指导 建学堂、兴留学、废科举。 1905 年 , 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 1 300 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 新学教育兴隆 , 结束了科举制度的历史 ; 清末出现了办学、留学的热潮 ; 促进西方近代思想的传播 军事 清朝军队战斗力弱 , 急需改革 改军制 , 扩新军。编练新军成为清政府 “ 新政 ” 的核心内容 中国军队近代化。新建陆军是中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军队的首次努力 , 对日后中国军队的军制、作战、训练、编制等方面都有重大影响 袁世凯集团崛起。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军 , 成为其崛起的资本 法律 法律体系落后且不健全 参酌各国法律 , 修订律令 促进法律近代化。 《 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 》《 大清新刑律 》《 民律草案 》, 分别在程序法和实体法领域为中国法律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 二、预备立宪 1.背景 (1)《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列强在华共管的有力工具。列强要求清政府披上 “ 民主宪政 ” 的外衣。 (2)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反清民主革命蓬勃发展。 (3)代表资产阶级右翼和一部分地主官僚的君主立宪派的积极推动。 (4) 直接原因 :1905 年的日俄战争 , 日本以君主立宪小国战胜俄国那样一个专制大国 , 给清廷上下以很大震动。 (5)清末新政的推动。 2. 过程 (1)1905 年 , 清政府派载泽、端方等五大臣出洋考查宪政。 (2)1906年,颁布 “ 预备仿行宪政 ” 的谕旨。 (3)1908 年 , 颁布 《 钦定宪法大纲 》, 规定皇帝拥有极大的权力 , 事实上仍同封建专制没有什么区别。 (4)1909年,改元宣统,3月,下诏重申 “ 预备立宪 ” ,命各省当年内成立咨议局。 (5)1911 年 5 月 , 清政府裁撤军机处等机构 , 组成 “ 皇族内阁 ” 。 “ 预备立宪 ” 骗局暴露 , 民主革命更加高涨。预备立宪宣布失败。 3.历史影响 (1)进步性。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向 “ 宪制 ” 的一次和平过渡。皇权的至高无上已经受到冲击,这在当时的中国已经是一个进步。 (2) 保守性和欺骗性。这场宪政改革加剧了中央与地方以及阶级之间的矛盾等 , 引起了社会的极大混乱 , 加速了清政府的覆灭。 专题三 新式教育的发展 角度 1 影响清末民初教育转型的因素 [ 典例 1] (2017 · 全国 Ⅰ 卷 ,29) 1904 年 , 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 9 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 1 883 人 , 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 78%, 直隶亦有 172 人 , 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 351 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 ) A. 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 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 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 D. 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解析 :A 题干材料反映的是 1904 年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历史现象 , 即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 , 山西、陕西等内地则相对较少。运用所学知识可知 , 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地区遭受西方列强侵略较早 , 自然经济解体程度较高 , 商品经济较为发达 , 对外交通便利 , 人们思想开放程度较内地高 ; 而山西、陕西等地深处内陆 , 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 , 开放程度较低 , 故 A 为正确选项。 D 项有一定关系 , 但不如 A 项全面 , 可排除。 B 项无法解释题干叙述的历史现象 , 可排除。清末新政时期 , 朝廷虽然鼓励留学 , 但并未在 1904 年改变政策 , 也未对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地区实施政策倾斜 , 故 C 项可排除。 角度 2 清末教育转型的指导思想 [ 典例 2] (2017 · 海南卷 ,9) 清末举行的一次科举特科考试 , 论题为 “ 《 大戴礼 》( 即汉代戴德所编辑整理的 《 礼记 》) ‘ 保 , 保其身体 ; 傅 , 傅其德义 ; 师 , 导之教训 ’ 与近世各国学校体育、德育、智育同义论 ” , 要求论证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同义。这反映了 ( ) A. 近代教育体制已经确立 B. 中体西用治国理念的推行 C. 朝廷借科举倡导回归国学 D. 西方教育思想成为主流 解析 :B 从题干来看 , 清末举行的一次科举特科考试 , 要求论证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同义 , 说明西方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已被清朝统治者认可 , 这是对 “ 中体西用 ” 理念的实践 , 故 B 为正确项 ; 由此可知 , 中国传统教育居于主流地位 , 而西方教育居于次要地位 , 故可排除 D 项。近代教育体制在清末尚未确立 , 故 A 项错误。清政府一直没有背离过儒学 , 也就不存在借科举倡导回归儒学一说 , 故 C 项错误。 角度 3 清末教育转型的曲折性 [ 典例 3] (2016 · 全国 Ⅲ 卷 ,29) 1903 年 , 张之洞等拟 《 奏定学堂章程 》, 其中规定禁止使用 “ 团体 ”“ 膨胀 ”“ 舞台 ”“ 影响 ”“ 组织 ”“ 运动 ”“ 报告 ”“ 观念 ” 等新名词 , 其根本目的在于 ( ) A. 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 B. 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 C. 反对向西方学习 D. 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 解析 :D 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 主张中体西用 , 据此分析其学制改革中禁用具有民主色彩的新名词等信息 , 可以推知其 “ 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 ” 之用意 ,B 、 C 两项错误 ,D 项正确。维新思想的核心主张是变革政治 , 建立君主立宪制 , 主要存在于 19 世纪末 , 维新变法运动失败后 , 转向保守而渐趋沉默 , 维新思想已经不是清政府主要威胁 ,20 世纪初 , 革命派已经成为清王朝的主要威胁 ,A 可排除。 [ 思维深化 ] 一、近代教育体制改革 1. 洋务运动期间 : 创办新式学堂 ( 外国语学堂、军事学堂、技术学堂 ) 和派遣留学生开启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先河。 2.百日维新期间: 中国有了自己创办的近代大学和比较普遍地有了新式中学、小学,促进了教育的近代化。 3. 清末新政时期 : 废科举、兴学堂、奖留学。 (1) 废科举 :1901 年清政府下令废除八股制度 , 改试策论。 1905 年正式下诏宣布废除科举制度。 (2)兴学堂:1901年清政府下令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者一律改设大学堂,各府州县设中小学堂,各地设蒙养学堂。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即 “ 癸卯学制 ” ,制定了从蒙养院直至通儒院的普通教育体系。还制定了师范教育体系、实业教育体系。这样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学堂类型较为齐全、体制较为完备的学校体系初步建立,近代教育制度趋于完善。 (3) 奖留学 : 主要是政府予以出国留学者以翰林、进士、举人等功名奖励。 4.北京国民政府时期: 北洋时期新式教育体制基本定型。1912年颁布《学校系统令》。袁世凯又进一步对小学、中学学制进行改革。初等小学分为两种,一种为国民学校,为义务教育,一种为预备学校,为中学输送学生。中学进行分科,分文科和实科,实科培养职业能力。 5.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 (1)1927 ~ 1937 年 : 这一时期教育体制分为两个阶段 , 第一阶段试行大学区制。 1927 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根据蔡元培建议实行大学区制度 ,1929 年废除。 1929 年国民政府颁布 《 大学组织法 》, 对大学等级、学制、职称等做详细规定。 (2)1937 ~ 1945 年 : 东部沿海高校往西南、西北方向搬迁以躲避战火。教育体制改革主要是小学教育方面。将小学教育分为两种 , 一种为义务教育 , 规定各地每保设立保国民学校 , 对辖区内失学儿童和失学民众进行义务教育和补习教育。另一种为正规小学六年制教育 , 以乡镇中心学校小学部办理。 二、洋务教育的创立和发展 1.特点 (1)在培养目标上:主要培养各项洋务事业所需要的专门人才。 (2)在教学内容上:中体西用强调四书五经学习的同时,注重西文、西艺等知识的传授。 (3)在课程与教学组织形式上:设立了分年课程,确立学年制度,采用班级授课制。 (4) 在教学方法上 :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 , 注重理解 ,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5)在组织领导上:由洋务大员直接领导和控制,缺乏全国性的整体规划和学制系统。 (6) 在学堂管理上 : 存在一定的封建官僚习气 , 并受洋人的制约。 (7)在教师聘用上:主要聘用洋教习。 2. 影响 (1) 积极 : 洋务学堂的创办 , 拉开了教育近代化的序幕 ; 冲击了陈腐的科举制度 , 在封建教育制度上打开了一个缺口 ; 第一次建立了新型学校 , 第一次把西学付诸实践 , 改变了传统以儒经为主的教育内容 , 培养了中国第一代科技人才 , 为教育制度的变革提供了前提。 (2)局限:洋务学堂在国家教育体制中尚无一席地位;内容多局限在外语和军事两个方面;带有强烈的半殖民地色彩;保留着封建教育的主要阵地。 专题四 西学东渐浪潮及其影响 角度 西方文化传入对中国的影响 —— 近代中国的反抗与探索 [ 典例 ] (2017 · 全国 Ⅲ 卷 ,41) 阅读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 近代中国接触的西洋 “ 除了强大的武力 , 尚有别具一格的政治组织、经济力量、高度文化 , 一旦彼此短兵相接 , 中国的藩篱为之突破 , 立国基础为之震撼 ” 。面对这 “ 旷古未有的变局 ” , 中国 “ 应付的困难就从此开始了 , 但前途放大光明、得大幸福的希望亦即寄托在这个大变化上 ” 。 —— 摘编自吕思勉 《 中国通史 》 等 围绕材料 ,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 , 自拟论题 , 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 ( 要求 : 明确写出论题 , 阐述须史论结合 ) 解析 : 首先根据材料 , 结合自己最熟悉的史实 , 拟出一个自己最容易把握的论题 , 如西方冲击下中国向近代化的转型的曲折历程等 ; 然后列出两到三个史实去论证分析自己的论题 , 最后回扣一下自己的论题即可。要求是观点明确 , 论据充实 , 论证符合逻辑 , 论从史出 , 史论结合。 答案 : 略。 [ 思维深化 ] 一、中国古代的东学西渐 “ 东学西渐 ” 是一个相对于 “ 西学东渐 ” 的反过程 , 是指古代中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近几年 ,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 , 国力不断增强 , 民族自信、文化自信逐渐增强 , “ 东学西渐 ” 逐渐成为史学研究的热门话题。 “ 东学西渐 ” 经历了三个高潮时期 : 1. 秦汉时期 :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鼎盛时期 , 也是 “ 东学西渐 ” 的第一个高潮期。在秦朝统一的基础上 , 汉代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经过发展都达到了当时世界光辉的顶点。通过 “ 丝绸之路 ” , 中国商品可自长安经河西走廊 , 远达中亚、南亚、西亚 , 乃至地中海沿岸。随着漫长商道的开通 , 中国文化大量传入西方。 2.隋唐时期: 我国历史上第二个鼎盛时期,也是 “ 东学西渐 ” 的第二个高潮期。唐代,中国至中亚、南亚、西亚的交通畅通无阻,中国商品远销西方,中外使者频繁互访,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使中国文化不仅经西域传至阿拉伯与欧洲诸国,而且影响至深至远。 3. 宋明时期 : 宋代中国科学技术有了极大发展 , 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化的 “ 造极时代 ” 。宋代广泛运用火药、印刷术、指南针 , 连同汉代的造纸术 , 这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作出了突出贡献 , 深刻影响了全人类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制度的历史变迁。明朝的造船技术世界领先 , 郑和七次下西洋 , 到达亚非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 , 大大拓展了 “ 东学西渐 ” 的范围。 二、西学东渐的两次高潮 1.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 (1)背景: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开始;欧洲经历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明后期适度开放海禁。 (2)内容:传播基督教神学;传播文艺复兴以来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传播基督教是其目的,传播西方科学技术是其手段。 (3) 作用 :① 传教士将西方文化引入中国传统文化系统开阔视野 , 使中国人了解了西方的宗教、科技和人文 , 对中国科技知识结构和学术思想变革起催化作用。②中国的哲学、科技、艺术开始大量传入西方 , 一定程度上推动西方思想解放。 (4)局限:耶稣会作为欧洲新教的反对派,他们没有输入文艺复兴以来最具革命性的文化成就,从达 · 芬奇到莎士比亚,从马丁 · 路德到伏尔泰、狄更斯等文化巨匠的信息就没有介绍到中国;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小高潮,终因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而销声匿迹。 2. 清末民初的西学东渐 (1) 特点 :① 角色多样 : 或由政府规划 ( 如清政府三次新政 ), 或出于个人经历 ( 如洪仁玕与 《 资政新篇 》), 或由西人主导 ( 如近代来华传教士、商人、学者、使节等 ), 或系华人策划 ( 如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等政治派别 ) 。②时代主题鲜明 : 以改造中国为目的 , 以社会变革为主线 , 围绕着了解世界、求强求富、救亡图存、民主革命、科学启蒙等历史课题次第展开 , 依时兴替。 ③方式多种:诸如兴学兴教、翻译西书、出版书籍、编辑报刊、派遣留学生和使节到海外学习或者工作等。④内容丰富:涉及军事、科技、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⑤历程层次分明:近代以来,西学的输入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次递进、不断深入的过程。经历了一个以器物、技艺等物质文化为主转到以政治制度为主,再转到以思想、学术等精神文化为主的过程,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 (2)影响:从倡导 “ 中体西用 ” 到输入 “ 进化论 ” ,从主张 “ 共和革命 ” 到呼唤 “ 德先生 ”“ 赛先生 ” ,从中西方文化论战到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变革与思想解放的大潮此起彼伏,中国人在不断深化对自身认识的同时,也在深化对世界的认识,总之,西学的传入直接推动了近代中国沿着由传统而现代的轨迹节节嬗变,中国由传统社会逐步向现代社会转型。 随堂演练 编者选题表 知识点 角度 题号 民族危机加深与 中国人民的探索 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 1 民初政党发展 2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军事工业的迁移与扩建 3 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思想 4 新文化运动 5 19 世纪末 20 世纪 初社会生活的变迁 图书馆出现 6 综合 7 一、选择题 1.1894 年 7 月 , 日本 《 朝日新闻 》 发表连续报道 :《 清国商人归国 》(11 日 ) 、 《 袁世凯归国 》(21 日 )《 清国公使馆员回国 》(28 日 ) 、 《 清国公使馆和领事家族归国 》(31 日 ), 这一系列报道 ( ) A. 预示中日大战迫在眉睫 B. 宣传日本政府亲善外交 C. 渲染清人仓皇逃离日本 D. 传达中日已经断绝邦交 解析 :A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于 1894 年 7 月 ,《 朝日新闻 》 的报道描绘了中国的撤侨行动 , 是大规模战争来临的前兆 ,A 项正确。 2. (2019 · 山东临沂模拟 ) 民国初期的政党、社团有 300 多个 , 如统一党、共和党、统一共和党、共和建设讨论会、中国社会党等等。这些党派大体为原有的革命派、立宪派、旧官僚三派势力的分合。这一现象的出现 ( ) A. 得益于清朝统治的土崩瓦解 B. 标志政党政治的正式确立 C. 导致了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 D. 说明民主革命的基础广泛 解析 :A 政党大量出现是民主政治建立的表现之一 , 而其前提为清政府统治被推翻 , 君主专制统治结束 , 故 A 项正确 ; 据所学 , 这些政党并非执政党 , 不能说明政党政治 , 排除 B 项 ; 导致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的是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 排除 C 项 ; 材料中 “ 立宪派、旧官僚 ” 不是民主革命的基础 , 排除 D 项。 3. (2019 · 海南卷 ,8) 1897 年 , 清政府根据两年来很多官员的建议 , 发布上谕 , 决定逐步将江南制造总局从上海迁往湖南 , 同时在内地大力兴建与扩充军事工厂。这一决定旨在 ( ) A. 降低生产成本 B. 调整轻重工业的比例 C. 加强国防安全 D. 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 解析 :C 材料关键信息一 : 时间 “ 1897 年 ” 即甲午战争后 , 民族危机加深 , 各国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关键信息二 : 将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由上海迁至湖南即由沿海迁至内地 , 意在避免列强侵占的同时带动内地军事工厂的兴建 , 加强国防安全 , 故 C 项正确。 4. (2019 · 河北邯郸模拟 ) 据记载 ,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所创办的 《 万国公报 》《 中外纪闻 》《 强学报 》 等宣传变法思想的报刊 , 起初在京师多是赠予阅读 , 不久士大夫争相阅读 , 其后 “ 报刊盛行 ” 。这反映出维新人士 ( ) A. 已开始尝试现代营销策略 B. 致力于打破政府的报刊管制 C. 注重营造变法的社会氛围 D. 重视提高国民群体文化素质 解析 :C 材料体现维新派通过 “ 赠予阅读 ” 的方式扩大阅读群体 , 传播维新思想 , 吸引不少当朝知识分子 , 从而使维新思想传播开来 , 为维新变法大造舆论声势 , 营造变法的社会氛围 , 故 C 项正确。 5. (2019 · 河南洛阳联考 ) 蔡元培说 , 严复用文言文翻译的 《 天演论 》 等书 , 原书都是白话文 , 林纾用文言文翻译的那些小说 , 原书也都是白话文。难道因为译本是文言文 , 译本竟会 “ 高出于原本乎 ” ? 蔡元培意在表明 ( ) A. 当时翻译的西方著作与原意不同 B. 文言文与白话文并无高低贵贱之分 C. 中国必须废除文言文推行白话文 D. 推行白话文目的是翻译西方著作 解析 :B 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 , 材料中蔡元培认为用文言文翻译原书白话文著作的价值并不高于原书白话文的价值 , 也就是说 , 文言文与白话文的价值没有不同 , 两者并无高低贵贱之分 , 故 B 项正确 ,C 项错误。 A 项是对材料信息的误读 ; 新文化运动推行白话文目的是宣传新文化 , 抨击旧文化 ,D 项错误。 6. (2019 · 河北沧州联考 ) 1906 年 , 中国第一个省级公共图书馆 —— 湖南图书馆建立 ,1909 年 , 国立京师图书馆开始筹建 , 其余各省图书馆也加紧筹建。到民国前夕 , 各省公共图书馆基本建立 , 学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私人图书馆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这一时期图书馆的建立和发展 ( ) A. 与变法图强运动相辅相成 B. 适应了近代教育的需要 C. 以宣传共和主义为其宗旨 D. 推动了科举制度的废除 解析 :B 据材料 “ 1906 年 , 中国第一个省级公共图书馆 …… 到民国前夕 , 各省公共图书馆基本建立 , 学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私人图书馆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 可知清末图书馆增多 , 这助推了清末教育与社会的进步 ,B 项正确。 1898 年维新变法已经失败 ,1901 年清末新政开始但不代表图书馆旨在宣传清末新政 , 排除 A 项 ;C 项材料也体现不出 ;1905 年科举制被废除 , 排除 D 项。 二、非选择题 7. (2019 · 河南新乡二模 ) 阅读材料 , 回答问题 :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发展 , 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 即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在世官制占统治地位的历史阶段 , 官职任定被限定于贵族范围内。察举制度创立之后 , 选官一般经现任官吏察访 , 然后向政府举荐予以任用。科举制则是通过考试选官 , 择优录用。 —— 黄留珠 《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 》 材料二 清末新政前后 , 清政府开始设立经济特科取士 ; 废除八股后 , 又采取学堂育才选才和留学生毕业录用等措施。到了北洋政府时期 , 受国内外诸种因素的影响 , 以强化文官立法为特点 , 中国近代文官制度进一步趋于完善。这些近代中国官员选任制度 , 具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可供借鉴之处 , 并且在某些方面还显示出了其所特有的时代价值。 —— 关学增 《 近代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及其得失 》 材料三 以 1994 年 《 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 》 正式颁布为标志 , 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正式建立。该规定实施 20 年以来 , 一大批优秀人才陆续进入国家机关工作 , 为国家公务员队伍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 韩达亮 《 当代中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浅析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的趋势,并简析这些变化的积极作用。 解析 : 第 (1) 问第一小问 ,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的趋势可以根据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这些选官制度在选官范围、选拔方式、评选标准方面的变化来回答。第二小问 ,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 : (1) 趋势 : 选官范围不断扩大 ; 选拔方式日益公平公正 ; 评选标准从血缘趋向才能。积极作用 : 加强了中央集权 ; 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 扩大了统治基础 ; 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 答出三点即可 ,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 分析 20 世纪初期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变革的历史背景。 解析 : 第 (2) 问据材料 “ 清末新政前后 , 清政府开始设立经济特科取士 ; 废除八股后 , 又采取学堂育才选才和留学生毕业录用等措施 ” 得出清政府统治危机的加深 , 科举制度无法适应改革需要 , 新式学堂的推广 , 留学潮的出现 ; 据材料 “ 到了北洋政府时期 , 受国内外诸种因素的影响 , 以强化文官立法为特点 , 中国近代文官制度进一步趋于完善 ” 得出民国政治的发展。 答案 : (2) 背景 : 清政府统治危机的加深 ; 科举制度无法适应改革需要 ; 新式学堂的推广 ; 留学潮的出现 ; 民国政治的发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实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意义。 解析 : 第 (3) 问可以从推动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 , 有利于人才的选拔 , 有助于干部队伍的年轻化和专业化等角度回答。 答案 : (3) 意义 : 推动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 ; 有利于人才的选拔 ; 有助于干部队伍的年轻化和专业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