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8届山西省大同市一中高二12月月考(2016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12月月考 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 选择题(本部分共35题,总分60分。1-10题,每题1分,共10分,11-3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文王(商朝末年周国统治者)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西周时的诸侯)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学说 B.庄子的“齐物”观点 C.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 D.墨子的“兼爱”思想 2. 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表明他的思想 A.完全不同于先秦儒学 B.融合道家、法家等思想 C.突出人伦道德观念 D.顺应“三教合一”潮流 3.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其上联的“朱子高于孔子”的本义是人的眼珠子在位置上比鼻孔高,其喻意的最佳解释是 A.朱熹对儒学的贡献比孔子大 B.与孔子相比朱熹的学说比孔子更科学 C.朱熹以后要步入仕途须读儒家经典 D.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 4. 李贽曾说自己“为县令博士,即与县令、提学触,为太学博士,即与祭酒、司业触”。反映的是李贽 A.博学多才引起了各级官僚的妒忌 B.对正统思想的挑战导致了统治阶级不满 C.从县令博士做到太学博士,仕途辉煌 D.与各级官吏接触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5. 下面精美的文字,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四,多少楼台烟雨中。 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④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A.①②④③ B.④①②③ C.④②③① D.③①②④ 6. 希腊神话故事里,有一个叫斯芬克斯的怪兽,它有一个谜语,询问过路的人,谜面是:“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许多人因回答不出来被它吃掉。最终少年英雄俄狄浦斯给出了正确的谜底—“人”。斯芬克斯听了答案,就大叫一了声,从悬崖上跳下去摔死了。这一故事体现了古希腊怎样的哲学思想 A.强调认识世界的主宰 B.尊重自然规律 C.重视对人自身的探讨 D.渴望征服自然 7. 面对当时腐败的政治和不存在任何明确的生活准则的状况,苏格拉底深感担忧。他永无休止的和朋友谈话,发展起一套辩证科学。他坚持认为,一问一答的考查方式可以发现有关绝对真理、绝对善念或绝对美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智者派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将为个人行为提供永久性的指导。苏格拉底深为忧虑的原因是: A.希腊的政治腐败阻碍哲学的进步 B.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念导致价值标准混乱 C.人们不重视辩证法导致道德标准失控 D.希腊人不理解人生追求是真善美 8. 马丁.路德在宣传他的“信仰得救“思想时说过这样的话:“信徒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该话的思想从本质上 A.指出了基督教徒的信仰途径 B.找到了基督教的正道 C.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D.升华了欧洲启蒙运动的精神 9. “蓝脸的窦尓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10. 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四场运动都 A.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充分的舆论准备 B.确保了资本主义代议制的逐步建立 C.促使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 D.标志着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 11. “毛泽东提出下列理论与观点的先后顺序是 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中国革命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④要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A.③②①④ B.②③①④ C.④②③① D.④③②①5 `3 d/ c" W# g. D; U E: b 12. 孙中山说:“如果我们从中华民国存在之日起就不去考虑如何防止资本主义在最近将来的孽生崛起,那么等待我们的就是比清朝专制暴政还要酷烈百倍的新专制暴政。”这句话的本质含义是 A.通过民族革命,推翻清朝政府,确立中华民国 B.通过政治革命,确立共和政体,防止帝制复辟 C.通过社会革命,追求经济平等,防止富人专制 D.坚持三民主义,追求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 13. 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时期,这一时期毛泽东思想最重大的理论成果是 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提出 B.对社会主义革命建设道路的探索 C.指出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广大忠实的同盟军 D.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完整阐述 14. 宋代产生了中国绘画中最好的山水画,画家从细小的一只鸟、一朵花开始,最后扩大成为对宇宙自然全面的观察研究。与宋代这一绘画风格密切相关的是 A.理学思想兴盛 B.商品经济发展 C.市民阶层的兴起 D.政治上重文轻武 15. 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的生活,对头上的紧箍儿耿耿于怀,成佛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出明代出现 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向上的思想 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16. 1926年斯大林在《论中国革命的前途》中指出:“在中国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之一,也是中国革命的优点之一”;1938年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指出“(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因此,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上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这里斯大林和毛泽东强调的是 A.武装斗争是解决民族独立的唯一途径 B.中国共产党可以通过合法斗争进入起义和战争 C.中国革命只能靠武装斗争解决问题 D.中国国情决定中国革命必须组织革命统一战线 17. 1920年,《新青年》从第八卷起成为中共的机关刊物,右图第一期的封面设计很好地体现了全新的编辑意图:封面正中是一个地球,从东西两半球伸出两只有力的手,紧紧相握。这反映出 A.民主革命完成了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B.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C.新文化运动由启蒙向劳工和社会实践转向 D.中国思想解放运动得到了苏俄的大力支持 18. 英国学者怀特海论及近代西方科学精神时说:人们“完全有意识地认识到……知识对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发现了抽象知识和技术进步相联系的方法,并且也看到了技术进步的无限前程。”能够为这种观点提供论据的史实是 A.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构 B.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创立 C.瓦特联动式蒸汽机的制造 D.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的应用 19. 斯宾塞认为:人类可以在人口的压力下前进,也可以不前进,但是按照事物的性质来说,只有那些在人口压力下确实前进的人会最后获得生存。其理论依据可能是 A.经典力学理论 B.社会契约论 C.生物进化论 D.相对论 20. 下列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兴起的先后顺序是 ①“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 ②“中华(民国)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仪廉耻为人之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无改” ③“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 ④“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R. @0 U2 b) Z; , h+ C( N, Z 21. 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该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22. 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的考题应是 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 B.“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 C.“试比较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元首之产生方法。” D.“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明之。” 23. 1875年,郭嵩焘奏称:“西洋立国……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可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这一认识 A.反映了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B.突破了洋务派思想的局限 C.实质是呼唤新一轮的政治革命 D.对西方社会缺乏全面认识 24. 梁启超在《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中说:“两平等者相遇,无所谓权力,道理即权力也;两不平等者相遇,无所谓道理,权力即道理也。”该主张意在 A.说明国际社会中强权政治盛行 B.阐释道理是平等与权力的基础 C.强调民族平等有利于世界进步 D.激发国民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 25. 某当代学者在评价中国近代思想界的一位里程碑式巨人时,用了如下小标题。这位“思想巨人”有可能是 一.以西方天赋人权抨击封建专制主义 二.以西方进化论为变法之理论基础 三.以提高全民素质为振兴国家之根本 A.魏源 B.严复 C.陈独秀 D.孙中山 26. 陈独秀在20世纪初曾说:“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本人,也不是说他在古代社会毫无价值。”不是“因孔子之道之不适合于今世”,而是因为“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这主要说明陈独秀当时 A.认为孔子是近代中国文明进化的最大阻力 B. 全面反对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传统 C.试图建立一个以西方社会为模板的国家 D.强烈反对假借孔教而实施复辟帝制的活动 27.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写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对材料中“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的准确理解是 A.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反对封建地主富人专制相结合,避免出现贫富不均 B.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反对封建地主富人专制相结合,追求政治民主 C.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反对满洲贵族专制统治相结合,避免出现贫富不均 D.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反对满洲贵族专制统治相结合,追求政治民主 28. 1918年,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我们中国人贪惰成性,不是强盗,便是乞丐,总是希图自己不做工,抢人家的饭吃,讨人家的饭吃。到了世界成一大工厂,有工大家做,有饭大家吃的时候,如何能有我们这样贪惰的民族立足之地呢?”他的意图是 A.提高民族素质,迎接社会主义 B.批判中国传统封建统治的流毒 C.表达其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政治态度 D.将创建工人阶级政党提上日程 29. 某部历史著作写道:“毛泽东是一个杰出的共产党领袖,国共合作关系破裂后,他无视莫斯科第三国际,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这个马克思主义原则。”毛泽东的上述思想突出体现在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C.《新民主主义论》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30. 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这一时期“好路”的“路标”是 A.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B.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建立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31. 学者陈旭麓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戊戌维新运动,如民国取代清朝;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辛亥之与戊戌是这样,‘五四’之与辛亥是这样,戊戌之与洋务也有这种迹象。”推动这种“新陈代谢”的核心动力是 A.挽救民族危亡 B.发展资本主义 C.提倡民主科学 D.推动实业救国 32. “胡适提出的文学革命其实是一剂猛烈的济世良方。而陈独秀、钱玄同、鲁迅等人还嫌它不够猛烈,又以更激烈的态度提.出新的口号,于是‘废除汉字’‘不读中国书’等种种骇人听闻的说法便一个接一个地喊出来了……”下面对作者观点解读正确的是 A.认为新文化运动存在过激的倾向 B.认为新文化运动参与者毫不妥协 C.认为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 D.作者的观点比较偏激,不值得采取 33. 在中国近代,五四时代的思想是非常活跃的。“五四时期对人格的尊严,对人的自由,对学术的独立探讨精神,这些价值正是当前我们开发社会资本,培养文化能力,发展有创见性的理论思维、道德理性和精神价值的必要条件”。五四时期,思想多元化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各种政治力量寻找中国未来发展的道路 B.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C.当时的中国政府推行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 D.帝国主义对华文化侵略的放松 34. 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 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问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这一判断 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 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C.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 D.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 35. “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成为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因为其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那么发展主要体现在 A.首次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B.强调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C.创造性回答了新形势下党的思想建设问题 D.回答我国社会主义处于什么阶段重大问题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 主观题(本题共3道小题,第36题15分,第37题9分,第38题16分,共40分) 36.(15分) 中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彼此影响,推动了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民本”思想和“民主”思想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精华。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的欧洲的意识形态的所有领域都是基督教会独统天下的,他们用神学解释一切,难以提供启发民智和解放思想的理论和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启蒙思想家就只有从非基督教统治的遥远的东方文明国家即中国那里汲取完全不同于欧洲气质的文化中合乎他们需要的理论和知识。明清之际,程朱理学被欧洲的耶稣会士用轮船运往17—18世纪的欧洲,在那里曾经形成过100年的中国文化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如法国的伏尔泰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 ——引自《儒家学说在欧洲的传播及影响》 材料二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度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决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样,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三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四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是在冲突中进行的,并且中国文化处于劣势。中西文化之间的这种落差,影响了一些中国人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出现了两种极端的倾向:一是“保存国粹”,一是“醉心欧化”……以上一方趋于保守,另一方又过于盲目,他们对中西方文化优劣问题的评价都过于偏激。 ——张腾《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冲突及其作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法国启蒙思想家们极力推崇“中国文化”的原因是什么。(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方面各提出了什么主张?(3分) (3)材料三中,陈独秀认为“西洋文明输入吾国”后,国人的“觉悟”经历了哪三个阶段?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每个阶段的核心主张。(5分) (4)材料四中针对中西方文化“两种极端的倾向”,新文化运动的“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含义(4分) 37. (9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凡君主专制、立宪和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法国其已然者矣……是故真有救国之心,爱民之诚,但言民权自由可矣,不必谈革命也。 ——康有为《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书》(1902年) 孙家鼐曾是竭力支持康有为变法的重要官员,他曾把康有为称之为“忠心热胆而心通时务”的“唯一朝士”,他还对皇上表示,“若皇上责成变法,我唯举康某人,我则安能?”(在《孔子改制考》出版后)他曾向皇帝奏称,“康有为才华甚富,学术不端,所著《孔子改制考》最为荒谬”。他还力请皇上销毁书版,而徐察其人品心术。 ——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清末现代化中的激进与保守》 (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的政治观点,结合所学,简析其提出的历史背景。(5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家鼐对康有为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人说康有为在宣传维新思想的过程中做到了“既合乎古训,又适宜时局”,对此你如何理解?(4分) 38. (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 ——摘自1 924年孙中山的《建国纲领》 材料二:毛泽东的最大功绩就在于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毛泽东的最大愿望在于使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复兴,毛泽东的最大贡献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材料二: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从而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材料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同时,又是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新成果。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过程来看,坚持以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并根据实践的新鲜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先进性,不断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的民生主张较之前有何发展?(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贡献。(4分) (4)根据材料概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共同点。(4分) 参考答案 第I卷(选择题) 一. 选择题(本部分共35题, 1-10题,每题1分,共10分,11-35题,每题2分,共50分,总分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5CBDBA 6-10CBBBC 11-15ACDAA 16-20CDCC 21-15AABDB 26-30DAAAC 31-35AAACC 第11 卷(非选择题) 二. 主观题(本题共3道小题,第36题15分,第37题9 分,第38题16分,共40分) 36. (l5分)(l)原因:欧洲思想家借用儒家文化为启发民智和解放思想提供理论基础;伏尔泰借助“中国文化”抨击天主教会和等级制度。(3分) (2)(3分)国家学说:按公共意志建立契约国家,政府官员是人民公仆,受人民监督。 人权学说:天赋人权;人民主权高于一切,人民主权就是公共意志;自由并不是绝对的自由。(3)学术觉悟(学器物):林则徐、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学习西方科技。政治觉悟(学制度):维新派仿效西方政治制度,主张君主立宪。伦理觉悟(学思想):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科学”。(5分) (4)(4分)评价:“保存国粹”、“醉心欧化”(2分)新文化运动,“德先生”指的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赛先生”指的是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2分) 37. (9分)(l)观点:认为政治变革要循序渐进,反对激进的革命,主张实行君土立宪:( 2分)《辛丑条约》 签订,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推行“新政”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等人坚持保皇改良立场。(3分)(答出两点即可得分) (2)原因:《孔子改制考》 的出版冲击了传统儒学思想。(2分) 理解:他把西方资木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思想(2分) 38. (16分) (1)发展:将民生问题摆在国家建设的首位(高度关注民生问题的解决);明确提出了西方以发展经济来解决民生问题的途径;明确提出了通过政府调节来解决社会福利问题(解决以土地为核心的财富分配问题)。(4分) (2)毛泽东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在反动统治比较薄弱的农村开展武装斗争,建立和发展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胜利。(4分) (3)领导全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4分) (4)实事求是,一切从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与时 俱进。(4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