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贵州省思南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贵州省思南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

贵州省思南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二年级 历史试题 ‎ ‎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明清统治者所主张的是,除非作奸犯科,若民间有纠纷则由个人与宗族一起商量着办。不然,若老百姓健讼成风、人人告状……于是统治者就培养老百姓打官司的耻辱感,并将替人打官司的讼师称为“讼棍”、“讼鬼”,将其列入无赖、泼皮一列予以打击。明清统治者的这一做法( )‎ A.意在消磨人民的反抗意识 B.削弱了法律的权威 C.有利于减少官府执政成本 D.不利于社会的和谐 ‎2. 如表为《史记》中关于商、周、秦早期领导人出生的记述。《史记》中的这些记述( )‎ 史料记述 史料来源 殷契(商朝先祖),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 ‎《史记·殷本纪》‎ 周后稷,名弃(周先祖),其母姜原,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 ‎《史记·周本纪》‎ 秦先之,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脩。女脩织,玄鸟陨卵,女脩吞之,生子大业。‎ ‎《史记·秦本纪》‎ A.体现了王权与神权的结合 B.叙述了客观的历史事实 C.反映了君主专制权力强化 D.都在大肆宣扬封建迷信 ‎3.“民心”、“民气”是从林则徐到慈禧太后的很多中国当权者应对列强的“法宝”,甚至“凡是主张剿夷的莫不觉得四万万同胞是有胜无败的。”材料表明( )‎ A.民众的新型民族意识已经觉醒 B.统治集团应对危机的策略落后 C.民族矛盾的地位发生重大变化 D.近代中国落后根植于盲目排外 ‎4.对于雅典人进行的民主政治试验,西方人的意见从来就不一致。在古典世界,它就有理想政体和民众暴政两副截然不同的面孔。这表明( )‎ A.民主范围有限引发社会分裂 B.民主力量和贵族斗争激烈 C.奴隶制下民主缺乏社会基础 D.直接民主存在着制度缺陷 ‎5.“在你们面前受审的是个有钱人,他指望以财富来开脱罪名。可是在一切公正无私的人心中,他本身的生活和行为就足以给他定罪了,假如今天他不能受到应有的惩处,那不是因为缺乏罪证,也不是因为缺乏检察官,而是因为司法官失职。”上述材料反映了( )‎ A.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罗马法执行 B.自然法精神在实践中面临挑战 C.罗马法的理念在现实中无法实施 D.罗马法不重视证据和法律程序 ‎6.从法律上看,英国政府被称为“英王陛下的政府",首相和内阁是英王的臣仆。而实际上,英王临朝而不理政,从不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其全部政务活动根据内阁的“建议”执行。这说明( )‎ A.英国法律不具实际效力 B.英王有较高的法理地位 C.英王存在并无任何价值 D.内阁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7.尽管过去几年已经发生多起震惊全美、死伤众多的恶性枪击案,民众在要不要控枪问题上反应强烈,但在美国步枪协会等利益集团的压力下,大选期间民主党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都有意回避控枪问题。这表明( )‎ A.在具体议题上美国两党的政策和主张没有明显差别 B.美国两党制得以运行的基础发生了变化 C.两党竞选过程中形成的议题不反映民意 D.美国的竞选是有钱人的权利游戏 ‎8.有学者统计,1840年中国GDP 居世界第一,却被一支只有 4000 人的英军打败;1890年,中国 GDP 约为当时日本的五倍,却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败北;1900 年中国 GDP仍居世界第三,却被八国联军攻陷。通过这些数据,分析中国近代战败的原因是( )‎ A.中国当时政治结构落后 B.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 C.中国当时经济结构落后 D.军事落后以及盲目自大 ‎9.在这一次战争中,侵略者一开始就明确地表明,他们进兵北京并不是与清朝政府为敌,恰恰相反,他们倒是要来拯救这个政府,使他不至于在“暴乱”的人民群众的挟持下继续干自己所并不想干的事情。“这一次战争”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孙中山说,北方将士“‎ 明明为反对民国者,今虽日服从民国,安能保其心之无他?故予奉《临时约法》而使之服从”。这说明《临时约法》的主要目的是( )‎ A.实现南北统一 B.巩固革命成果 C.约束北方将士 D.推翻君主专制 ‎11.国共两党曾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在广州、武汉等地培训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并利用革命刊物发表了一系列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文章。这些情形的出现( )‎ A.推动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 B.推动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C.有利于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 D.有利于团结农民阶级共同抗日 ‎12.美国记者曾记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 )‎ A.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 B.封建土地制度已被废除 C.北洋军阀统治基本被推翻 D.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 ‎13.列宁在回十月革命时说:“不仅同1789年和1793年相比,而且同1871年相比,俄国无产阶级在自己的革命中都达到了极高的高度”,“达到了极高的高度”是指十月革命( )‎ A.采用了暴力革命的方式 B.缔造了新型的社会制度 C.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D.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 ‎14.据统计,从1992年到1997年台商在祖国大陆的投资项目合计约20000个,投资额约110亿美元,年平均项目约3000个,金额约18亿美元。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放弃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承诺 B.对“一国两制”构想达成共识 C.解除了台胞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D.对“坚持一个中国”达成共识 ‎15.美国首度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是在( )‎ A.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 B.《中美联合公报》‎ C.中美《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16.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总统肯尼迪针对某事件指出:“他们并不是想发射这些导弹,因为如果他们要进行一场核战争,他们在苏联有的是导弹。"由此可知,该事件( )‎ A.改变了美苏间核力量均衡 B.迫使美国最终放弃核竞赛 C.体现了美苏对抗的克制性 D.说明苏联军事开始占优势 ‎17.中国古代丝织业技术发达,闻名全世界。下列关于我国古代丝织业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宋朝吸收了花鸟画的写实风格 B.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 C.汉朝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风格 D.明清时期江南地区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 ‎18.宋朝统治者为了维护原有的城市格局和制度曾作过一番努力。宋真宗曾加宽街衢,使“衢巷文袤,及禁鼓昏晓,皆复长安旧制”,但收效甚微。店铺侵占通衢大道的情况屡禁不止,到了宋徽宗时期,以征收“侵街房廊钱”的形式承认了这一行为的合法性。这反映出( )‎ A.宋朝的城市管理水平落后于唐朝 B.汉唐的坊市制度最终被宋徽宗废除 C.商业发展必然严重影响城市交通 D.商品经济的发展倒逼城市管理改革 ‎19.19世纪,一位到英国旅行的加拿大人面对煤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感觉到它与家乡那种“单调的纯净”不同,这种“舒服的烟雾为空气增加了一种可靠性和营养,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这种感受的产生反映了他( )‎ A.为工业文明到来而兴奋不已 B.对化学和医学知识茫然无知 C.为本国的空气纯净深感自豪 D.对英国环境污染的漠不关心 ‎20.下图是近代中国四种经济成分——自然经济、洋务经济、民族企业、外资企业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图中序号依次对应的是( )‎ A.自然经济、民族企业、洋务经济、外资企业 B.自然经济、外资企业、洋务经济、民族企业 C.外资企业、洋务企业、自然经济、民族企业 D.民族企业、外资企业、洋务企业、民族企业 ‎21.1961年5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坦言,解决粮食问题的根本办法,是从城市压缩人口下乡,就是人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据统计,全国精简下来的近2000万职工中,有67%的职工回到了农村。这表明( )‎ A.国民经济结构实施重大调整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露端倪 C.第二个五年计划全面实行 D.工业建设制约农村经济发展 ‎22.自由主义者洛克腾堡指出,罗斯福新政“增强了自称为千百万人说话但有时只代表一个很少的利益集团的权力。它没有找出一条保护没有这种发言人的人民的道路,也没有引申出一种令人满意的惩戒利益集团的方法,仍然是一种半途革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新政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B.经济新政没有改变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C.肯定罗斯福新政挽救了美国 D.批评罗斯福扩大了联邦政府权力 ‎23.下表是1940~1985年苏联国民经济增长状况,导致图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 B.经济体制模式固化影响 C.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D.美苏争霸经济消耗过多 ‎24.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美国就是世界经济的“寄生虫”。l万亿甚至更高的巨额债务,说明美国在靠举债生活,这对于世界主要经济体之一来说是非常糟糕的。这意味着他们入不敷出并把自己问题的部分负担转嫁到全球经济头上,过着寄生虫的生活。材料表明( )‎ A.美俄两国的意识形态有分歧 B.全球化是“寄生虫”出现的根源 C.二战以来美国经济持续衰退 D.美国寄生主要依靠美元垄断地位 ‎25.春秋时期,贵族、高官在形势于己不利时出奔逃亡的现象很普遍,而且能够为人们的道德观念所接受。秦汉以后,对于贵族、高官出奔逃亡,舆论却多加贬斥,视为不义。这种变化反映了( )‎ A.分封制已难以为继 B.社会道德水准提高 C.民意左右官员行为 D.忠君伦理观念强化 ‎26.与文艺复兴相比,启蒙运动在反封建斗争方面的突出特点是( )‎ A.要求摆脱天主教神学的束缚 B.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 C.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D.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 ‎27.中国古代科技主要限于农业水利工程、时令、气象科技等,其他如机械、纺织、印刷等也有所发展,但都未能推动古代科技向近代转化。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 A.儒学长期处于正统地位 B.中国传统文化关注重点是人际与社会的和谐 C.中国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D.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28.日本学者福泽谕吉在《文明论概略》中主张:“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固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在近代中国“汲取欧洲文明”的过程中( )‎ A.受甲午战败的刺激,开始主张改革制度 B.工业化体系的建设从民国时期开始起步 C.思想解放运动偏重于实用和形式主义 D.受制于多重障碍,顺序与此正好相反 ‎29.1927年11月,宋庆龄、邓演达等发表《对中国及世界革命民众宣言》称:“农民必能于最近与城市之革命势力重心联合”,“(将来)政权主要掌握在工农为中心的平民群众手上,其经济建设必超越资本主义之毒害向社会主义前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三民主义注重工农运动的发展 B.社会主义革命成为社会普遍共识 C.“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影响巨大 D.部分国民党人仍弘扬新三民主义 ‎30.在中国历史上的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其中14%的人搞农业,24%的人搞纯科学,只有1%的人从事人文和杜会科学的翻译。出版的中国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了38%到45%,而其他语种的翻译只占共到3%到6%。这一状况最可能出现在( )‎ A.洋务运动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本卷共3小题,第31题14分,第32题14分,第33题12分,共40分。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1.(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族的觉醒还表现在开始了有意识地向西方学习的过程。1896年,因为甲午战败的刺激,第一批13人的留学生去了日本。1905年日本战胜了俄国,大出中国知识分子的意外,这一年涌到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一下子达到8000到10000人。这些年轻的留学生放下了看不起日本的身段去看看日本是怎样自强的,日本是怎样学习西方的,中国可以从中学到些什么?‎ ‎ ——摘编自张海鹏《甲午战争的历史影响》‎ 材料二 在1945年战争结束时,230万日本的海外派遣军中有120万被钉在了中国。在中国的战事耗费了日本战争总开支的35%——即340亿美元中的120亿——另外还有396040名日本人战死,更多数量的日军受伤。在中国一方,中国动员了1400万人,总伤亡达3211419人——包括1319958人阵亡,1761355人受伤,130126人失踪——而且还招致了14640亿元法币的可怕战争债务。平民的伤亡和财产损失更是难以计算。‎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 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长期执行追随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50年代以来,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越来越高……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日本把美国的这种举动视为“越顶外交”……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摘编自王圣心《当代国际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出现留日热潮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侵华的史实,并分析这些事件对中日双方造成的共同影响。(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背景。(4分)‎ ‎32.(14分)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宪法很大程度上借鉴了以前的政体模式。共和政体早在古代希腊和罗马就已确立了,并由政治家在以后的世纪里加以发展。总统制部分地基于英国宪制。《人权法案》是从《独立宣言》、弗吉尼亚及其他各州的宪法和英国1689年的《权利法案》演化而来的。但是,将自治、民主且具有主权的各州联合为一个联邦统一体,则是美国对宪治作出的新的创造性的贡献。‎ ‎——摘编自路易斯·享金《宪政与权利》‎ 材料二 从理论上而言,建国之初的美国并不宜推行强调权力制衡的宪政体制,美国宪法在实施过程中似乎面临较民国初中国的更多不确定因素。1911年,辛亥革命后的中国也同样采取了通过根本性法律文件的形式对革命成果、新兴资产阶级政权进行维护和保障,并大量采纳和借鉴美国宪法的内在精髓尝试建国,相似的宪法文件在中美两国产生了载然相反的结果。‎ ‎——摘编自王熙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施受挫原因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宪法的来源。(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两国在推行宪政方面“产生了截然相反的结果”的原因。(8分)‎ ‎3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93年,马戛尔尼率英国使团访问清帝国.英使带来的礼品共590余件,其中包括:前膛枪等武器、望远镜、地球仪等天文学仪器、钟表和一艘英国最先进的110门炮舰模型.乾隆看过礼单震惊之余指示负责接待的官员“可于无意之中向彼闲谈,尔国所贡之物天朝原亦有之.”马戛尔尼提出了开放一些口岸通商、允许英国商人仿俄罗斯例在北京设一个货栈买卖货物、禁止向英国商人在海关关税之外另行勒索、在广州附近划出一块地方允许英商居住等要求.对此,乾隆断然拒绝。‎ 依据材料信息,提出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加以说明。(要求:可以依据其中一条或多条信息,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思南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二年级 历史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A B D B B D C D B B A B D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C D A B A B B D D D D D D B ‎31.(14分)‎ ‎(1)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加深;民族意识觉醒,有识之士救亡图存;政府的支持和倡导;日俄战争日本战胜;日本距离中国近,中日文化习俗相近。(4分)‎ ‎(2)史实:“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或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731部队进行细菌实验;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等)。(3分)‎ 影响: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导致经济倒退;严重破坏了中日关系。(3分)‎ ‎(3)中日民间往来增多;日本各界要求恢复中日邦交;中国力图打破外交困境;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4分)‎ ‎32.(14分)‎ ‎(1)来源:①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共和政体。②英国的宪政。③《独立宣言》。④弗吉尼亚及其它各州的宪法。⑤英国 1689 年的《权利法案》。⑥美国政治家的智慧。⑦启蒙思想。(6分)‎ ‎(2)原因:中国传统封建思想根深蒂固,民主思想的传播与执行受到制约,人民民主宪政意识的淡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者“因人立法”,自身存在较大的缺陷;美国是移民国家,国民受西方民主政治思想影响很深,资产阶级民主组织较为强烈;中国出现袁世凯等当权者的不断破坏;美国华盛顿等领导者积极维护民主政治的实施。(8分)‎ ‎33.(12分)论题2分,结论2分,论证8分,不少于两例史实。史论结合论证自己的观点,要做到史实充分,观点与史实一致,逻辑清晰。‎ 示例一:论题:大清盛世背后的危机。论述:18世纪下半期,英国工业革命迅速展开,取得辉煌成果,工业化和近代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清朝正处于封建社会末期的表面上的繁荣盛世,因为坚持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统治者沉浸在“天朝上国”迷梦中,闭目塞听,愚昧无知,造成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 示例二:论题:中英两国外交政策的碰撞。论述:中国是政治上专制主义,经济上固守农耕文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思想上故步自封,盲目自大,对外政策保守闭关自守.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经济上进入工业文明发展,思想上自由主义发展,英国提出的开放口岸通商,北京设一个货栈买卖货物、禁止向英国商人在海关关税之外另行勒索,加强与西方的正常贸易和交往反映了其具有扩张和掠夺的外交特征.英国的外交政策与这个的社会环境格格不入.乾隆站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封建统治的立场上,断然拒绝是进步的.它反映了工业文明和农耕文明外交政策的碰撞.显然中国在这个过程中处于劣势。‎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