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历史同步新导练人教必修一精练: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历史同步新导练人教必修一精练: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

第一单元 第 1 课 夏、商、西周的政 治制度 |课后加餐练| 1.在商朝,“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说明商朝时( ) A.祭祀是唯一的政治活动 B.对外战争是唯一的政治活动 C.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D.负责祭祀占卜的官员政治地位最高 解析:选 C “祀”指祭祀,其为“国之大事”,说明王权具有 神秘色彩,故 C 项正确;A、B 两项说法过于绝对,D 项与史实不符。 2.“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 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周朝解决这一问题的举措是( ) A.强化血缘联系 B.加强中央集权 C.实行封邦建国 D.推行礼乐教化 解析:选 C 宗法制是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而不是分封 制,故 A 项错误;分封制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 B 项错误;西周 的分封制是周初巩固统治的措施之一,分封对象为王族子弟、功臣和 先代贵族,故 C 项正确;礼乐教化和题意无关,故 D 项错误。 3.《左传·定公四年》载:“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 以藩屏周。”材料表明( ) A.宗族关系是维系分封制的纽带 B.周公成为天下的绝对大宗 C.智慧和品德是分封的重要依据 D.殷族获得与周族同等地位 解析:选 C A、D 两项材料不能体现,均排除;宗法制下,大 小宗是相对的,排除 B 项;材料“选建明德,以藩屏周”表明周初 实施分封的主要目的是保卫周王朝,标准是智慧和品德,故 C 项正 确。 4.周天子分封诸侯时要举行授土授民仪式,既要给受封者颁赐 礼器以作凭据,又规定受封诸侯的一系列义务,并载之文告。周天子 这一做法旨在( ) A.遏制诸侯国之间的相互攻伐 B.鼓励诸侯积极开疆拓土 C.明确周王与诸侯的隶属关系 D.加强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解析:选 C 材料的目的是明确权力和义务,不是遏制诸侯国之 间的相互攻伐,也不是鼓励诸侯开疆拓土,故 A、B 两项错误;分封 制下诸侯和天子具有隶属关系,诸侯在享有权力的同时,必须对天子 承担义务,故 C 项正确;分封制下诸侯权力较大,天子难以实现对 地方的直接控制,故 D 项错误。 5.《十三经注疏》中有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三不孝 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影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种观点形 成的制度因素是(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度 解析:选 C 从材料“于礼有不孝者三”“三者之中无后为 大”,可以看出古代讲究血缘关系的传承。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 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故 C 项正确。世袭 制是指的王位传承制度,故 A 项错误;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的地方行 政体制,故 B 项错误;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工具,故 D 项错误。 6.西周以前,贵族社会流行多妻婚姻;西周时期,一夫多妻制 被一夫一妻多妾制取代。这一变化的主要影响是( ) A.强化周天子的权威 B.增强权力传承的稳定性 C.降低了女性的地位 D.削弱了贵族的特权地位 解析:选 B 妻所生的儿子为嫡子,妾所生的儿子为庶子,而嫡 长子是最高权力的继承者,该制度有利于增强权力传承的稳定性,故 B 项正确;周天子的权威与婚姻制度关系不大,故 A 项错误;不管是 一夫多妻制还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女性的地位都较低,故 C 项错误; 从一夫多妻制到一夫一妻多妾制,贵族的特权地位并未被削弱,故 D 项错误。 7.从维护统治的角度看,宗法分封的制度设计有其巧妙之处, 但也有先天弊病。据下图,“先天弊病”是指( ) A.代远情疏 B.贵族专权 C.等级森严 D.尊卑有秩 解析:选 A 宗法分封是指把土地和人民按血缘关系分封给家族 成员,随着血缘关系的疏远,诸侯对分封者的离心势必也越强,成为 分封者的威胁,这是宗法分封的先天弊病,故 A 项正确;贵族专权、 等级森严、尊卑有秩都是分封制的特点,排除 B、C、D 三项。 8.古语云:“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这表明宗法关系渗透 到社会各个方面。对于宗法制理解正确的是( ) A.成功维护了西周的等级制度 B.与分封制一起退出了历史舞台 C.表现了传统政治中较高理性的成分 D.按照地域远近来区分亲疏关系 解析:选 C 宗法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王位继承方面的政治动 荡,发挥了维护政治稳定的功能,表现了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较高 理性成分,故 C 项正确;A、B、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9.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天子、诸侯虽无大宗之 名,而有大宗之实”。其意在强调( ) A.天子是天下之大宗 B.诸侯在本国则为大宗 C.天子诸侯均行宗法 D.诸侯冲击天子之地位 解析:选 C 从材料“天子、诸侯……有大宗之实”中可以分析 出,无论天子还是诸侯都有“大宗之实”,故 C 项正确;A、B 两项 包含在 C 项之中,排除;宗法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天子的地位, 故 D 项错误。 10.下图为出土于湖北的一套东周时期的“9 鼎 8 簋”。按照当 时的礼乐制度状况,这套文物最有可能出自( ) A.周天子墓葬 B.诸侯国君墓葬 C.商王墓葬 D.平民墓葬 解析:选 B 春秋战国(东周)时期,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 侯权力上升。据此可知,这套文物最有可能出自诸侯国君墓葬,故 B 项正确;A、C、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11.宗法制、分封制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对古代中国社会政 治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宗庙中称亡父为祢)者为小 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 宗其继别子之所自出者,百世不迁者也。宗其继高祖者,五世则迁者 也。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义也。 ——《礼记·大传》 材料二:古代中国不存在宗教组织或官方祭司,一个家族的父权 制家长主持祭祀祖先灵魂的仪式。家长作为这个家庭活着的成员和去 世亲属之间的中间人,拥有极大的权威。他不仅主持自己家里举行的 祭祀祖先的仪式,而且还主持旁系家庭的纪念仪式,这种仪式可能包 括上百人。 唐朝尤其是宋朝时期的中国父权制社会结构日渐加强……宋朝 时期,家族的祖先崇拜较之从前更加全面繁复。原来仅限于记住先祖 的名字并在家内举行仪式,祈求他们的保护。这一时期,后代们孜孜 不倦地寻找其有迹可寻的先祖的坟墓,并在坟墓旁举行纪念他的活动 和仪式。整个大家族的成员会不远万里地去参加每年一度的纪念已逝 先祖的仪式。 ——《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材料一主要叙述了西周怎样的继承原则和祭祀原则?结合所 学知识,说明西周的继承原则和祭祀原则建立在什么政治制度之上?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宗法制对家族、宗族和国家政权 有何积极影响?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从继承制、祭祀等方面归纳出原则,然 后指出反映的制度为宗法制。第(2)问,阅读材料,根据材料所述,概 括出对后世的影响,根据宗法制的特点分层次说明。 答案:(1)嫡长子继承原则;大宗为百世不迁之宗、小宗为五世则 迁之宗的祭祀原则。宗法制。 (2)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了家族的认同感和凝聚 力;以血缘亲情来维系王权的威严和稳定,把“国”和“家”密切结 合在一起,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强化了王权。 |课后拔高练| 1.(2018·全国Ⅱ卷·24)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 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 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 在说明( )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解析:选 A 由材料“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乃去其三面”、 “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可知这种网开一面的仁爱之心可使商 汤赢得诸侯拥护,最终灭夏建商,故 A 项正确;建立在井田制基础 之上的奴隶集体耕作的农耕经济是夏商时期的主要经济活动,故 B 项错误;由材料“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可知商汤认为四面设网 捕猎鸟兽的方式过于残忍而非保护环境,故 C 项错误;夏商更替的 主因在于社会矛盾的激化而非资源争夺,故 D 项错误。 2.(2018.4·浙江卷·1)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 “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 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这表明( ) A.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 B.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 C.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 D.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 解析:选 D 官僚体制开始于秦朝,周实行贵族政治,故 A 项 错误;B 项属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材料没有反映出分封对象的素 养差异,故 B 项错误;垂直管理地方形式开始于秦朝郡县制,周实 行地方分权,故 C 项错误;分封对象包括“昆弟甥舅”,说明国家 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故 D 项正确。 3.(2017·全国Ⅰ卷·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 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 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和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解析:选 A 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商 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 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增强了广大区域内人们的文化认同 感,故 A 项正确;君主专制制度出现于战国,与材料中的时间“周 灭商之后”不符,故 B 项错误;西周时,尚未实现中央权力的高度 集中,周王室对地方实行间接控制,不是直接控制,故 C 项错误; 材料涉及的是分封制的对象、封国和都城,没有涉及贵族权利的继承, 故 D 项错误。 4.(2016·全国Ⅲ卷·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 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 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解析:选 B 根据“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 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可知此种铭文在商代已经存在,只是字数 和语句发生了变化,故 A 项错误;根据“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 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可知祖先的功绩被记录和传承, 利于形成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故 B 项正确;材料中的铭文是记述 祖先业绩,这是重视宗法传承的表现,不是挑战宗法制度,故 C 项 错误;根据题干中商周时期铭文的内容可知这类青铜器均属于礼器, 其功用没有发生重大改变,故 D 项错误。 5.(2014·课标Ⅱ卷·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 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 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解析:选 C 结合题意可知,周代的“雅言”是周代的通用语言, 应该是以周朝发源地的地方语言为基础而形成的,而周朝的发源地是 现代的陕西,故 C 项正确;A、B、D 三项错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