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高一12月(第三次段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高一12月(第三次段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鹤壁高中2022届高一年级第三次段考历史试题 ‎ ‎ 一、单选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35题,70分)‎ ‎1.许倬云在《西周史》中提到:“西周的城邑,是金字塔形的层级结构。宗周成周是定点的大邑,诸侯的国是次级的邑,国以下有贰宗大都,有卿大夫的家邑,最下层则是直接控制田野的邑。”这种“层级结构”(  ) ‎ A.主要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进行构建               B.促使周的文化形式覆盖整个长江流域  ‎ C.是古代官僚政治建立的重要标志    D.实现了最高执政集团权力的高度集中 ‎2.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新旧贵族,还是新兴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这一变化( )‎ A.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B.标志着选官制度的成熟完善 C.进一步强化封建等级秩序          D.是国家开疆拓土的主要手段 ‎3. 马克斯·韦伯在论述某一制度时说:“……全面推行,成为世袭君主的一种手腕,用来阻止一个孤立他的等级的形成,否则这个等级会按照藩臣和内阁的作法垄断所有的官俸……追官逐禄者的竞争排除了联合为封建性质贵族的任何可能性;任何人,只要能证明自己是受过教育的合格者,都能济身俸禄补缺等级。”下列表述,与此制度相吻合的是( )‎ A.“凡周之士,不(丕)显亦世”‎ B.“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C.“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D.“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 ‎4. 汉初,丞相位高权重,辅佐天子处理政务,出现了多位如萧何这样的名相。但汉武帝时,多位丞相虽由列侯继任,但大都谨小慎微,难有建树。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丞相职能的扩大     B.外朝权力的扩大     ‎ C.中央官制的调整    D.中央集权的加强 ‎5. 有学者评论认为,“贞观年间,在三省六部制中,政权中心是政府而不是皇帝个人,皇帝实际上成为政府的最高负责人。”该评论意在说明唐朝( )‎ A.实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B.政府拥有了政务的最终决策权 C.专制皇权得到了空前强化         D.皇权受到政府一定程度的制约 ‎6. 元朝行省制度的问世,使“军事、财赋、监察三位一体的行省高层督政区成为比较稳定、成熟的建制”,出现了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的特征。这说明行省的设置( )‎ A.严重制约地方自主性            B.形成地方威胁中央局面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7. “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它说明军机大臣的职能主要是( ) A.与皇帝“共治国事” B.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 C.“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 D.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8. 《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不允许皇帝观看《起居注》;唐朝开启了皇帝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起居注》的历史变迁最能说明( )‎ A.皇帝越来越轻视文化修养          B.《起居注》的史料价值越来越小 C.皇帝越来越关注自身形象          D.君主专制呈现出不断强化的趋势 ‎9.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珠江两岸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以十分平静的神情观看自己的朝廷与外夷的战事,好似在观看一场表演,当挂青龙黄旗的官船被击沉,清军纷纷跳水,两岸居民竟然发出像看马戏看到精彩处的嘘嘘声,类似的现象在近代列强侵华战争中不断重复上演。这主要反映了( )‎ A.清政府的统治腐朽没落           B.小农意识深厚不谙熟世情 C.近代中国国民意识淡薄          D.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 ‎10.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李鸿章说:“各国互市遣使所以联外交,亦可以窥敌情”,“当能预为辨阻,密速商办。否则,亦可于发兵之后,与该国君臣面折廷争,较在京议办更为得力”。这说明李鸿章( )‎ A. 希望战争时期与敌国进行谈判斗争     B. 认为外国人进入中国意在刺探情报 C. 接受外国公使进京的近代外交方式     D. 互市对经济发展有利不能轻易偏废 ‎11. 太平天国政权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军政合一的政权机构;一度宣布废除私营商业。经营公营商业(后又恢复私营商业);实行“圣库制度”;设立诸匠营与“百工衙”。实行官营手工业制度。社会习俗上“废除买卖婚姻”,规定“凡天下婚姻不论财”。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 A.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B.是空想性与进步性的统一体 C.具有日益脱离广大农民群众的趋势      D.政权的性质日益趋于封建化 ‎12. 有学者认为:“‎ 义和团事件对外使中国在被奴役的附属国的道路上继续沉沦,对内则举目皆是国破家亡的图景。把这样的灾难描绘成革命救国的悲壮乐章,简直匪夷所思!”该学者的观点( )‎ A.揭露了八国联军的侵略性          B.抹杀了义和团运动的愚昧性 C.强调了清朝政府的反动性          D.忽略了义和团运动的爱国性 ‎13.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14. 民国时期一法律人士指出:“共和改创,孙不得不让位于袁以完成统一,而孙氏之党恐袁专擅,乃假手法约,设种种规定以束缚之,行政之权务求减削,立法之权事事扩张。”据此可知,“孙氏之党”的行为( )‎ A.违背了民主共和的精神     B.照搬了美国政治体制 C.借助权力制衡维护共和     D.结束了封建专制独裁 ‎15. 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如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 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16. 1921年中共“一大”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中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上述材料不能反映的信息是( )‎ A. 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 B.明确反帝反封建是党的主要任务 C.党纲的通过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 ‎ D.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是党的奋斗目标 ‎17. 在华外国人传教士费吴生曾提到:“北伐战争不仅是像美国南北战争一样的内战,而且是集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及文艺复兴于一身的大运动。”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他主张国民政府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统一全国 B.他认为中国应召开议会,实现工业化 C.他认为北伐战争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D.他肯定北伐战争是国民党正在进行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改革 ‎18.“八七会议”通过的《最近职工运动议决案》指出:“工人阶级应时刻准备能领导并参加武装暴动。以乡村农民之胜利为依据,推翻反革命政权,而建立革命平民的民权的城市政府。”材料表明当时中共中央( )‎ A. 确定了土地革命的方针 B. 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C. 摆脱了共产国际的影响 D. 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19. 毛泽东说:“从1921年党成立到1934年,我们吃了先生的亏。纲领由先生起草,中央全会的决定也由先生起草,特别是1934年,使我们遭受了很大的损失,从那以后,我们就懂得了要自己想问题。材料中“很大的损失”( )‎ A.源于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        B. 宣告城市革命道路失败 C.促使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D.导致红军被迫进行长征 ‎20. “我们现在是在敌人新的围攻的前面,中央红军现在是在云贵川地区,这里没有现存的苏区,而需要我们重新去创造,……当前的中心问题是怎样战胜川滇黔蒋这些敌人的军队。为了战胜这些敌人,红军的行动必须有高度的机动性,革命战争的基本原则是确定了,为了完成作战任务必需灵活地使用这些原则。”这一决定的提出( )‎ A.策应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发展 B.促使中央红军开始伟大的战略转移 C.有利于粉碎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围剿” D.体现了红军长征途中军事路线的重大转折 ‎21. 抗日战争期间,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虽然作战失败了,但是……它改变了中日战略轴线……中国决心以更广大之规模,从事更持久之战斗。”据此,说明(  )‎ A .蒋介石准备拉开战场的反攻序幕 B .正面战场的溃败促使蒋介石改变抗战路线 C .蒋介石认识到了本国的战略优势 D .蒋介石是抗战时期中国军队的精神支柱 22. 刘国良在《中国工业史·近代卷》中指出:1937年,重工业资本在工业中只占9.2%,工厂数占18.5%。到了1942年,重工业资本在国统区工业中则占78.86%,工人占48.69%,动力设备占81.85%。导致重工业比重大幅度提升的主要原因是( )‎ A. 国民政府借鉴苏联的模式 B. 抗战发展军工企业的需要 C. 国统区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D. 重工业是国民政府的经济支柱 ‎23. 日本防卫厅战史室著《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中提到:“这样,在1940年6月中旬以后约一个月的期间,曾经是事变行将解决,日中两国最接近的一刹那,中共察觉到日中进行和谈的危机,突然发动了‘百团大战’。蒋介石不得不将对日妥协的行动停相下来……8月下旬,日本首相近卫又写了亲笔信建议继续会谈,遭到蒋方拒绝。”这段材料( )‎ A.说明百团大战是中华民族抗战的转折点 B.凸显了百团大战在中华民族抗战全局中的意义 C.强调共产党敌后战场是全民族抗日的主战场 D.表明共产党领导军民在正面战场取得重大胜利 ‎24. 历史学家胡绳说过,在近代中国面前摆着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摆脱帝国主义的统治和压迫,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二是如何使中国近代化。历史学家刘大年说过,中国近代的历史基本问题是两个:一个是民族不独立,要求从外国侵略压迫下解放出来;二是社会生产落后,要求工业化、近代化。从这个角度来看,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产生的最大危害是( )‎ A. 危害了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B. 在反侵略战争中无法积累新的近代化因素 C. 打断了中国原有的近代化进程 D. 阻断了中国同世界的交流 ‎25. “实行无后方作战和围魏救赵战法,直搞国民党军战略纵深大别山地区,调动和吸引了大量国民党军于自己的周围,配合陕北、山东战场粉碎了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材料中的这次军事行动( )‎ A. 改变了国共内战形势 B. 直接配合了延安保卫战 C. 保证了淮海战役的胜利 D. 改变了国共军力的差距 ‎26.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指出,党必须一步一步地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并号召全党同志必须用全力学习工业生产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学习和生产有密切联系的商业工作、银行工作和其他工作。其主要目的是( )‎ A. 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B. 争取解放战争尽快取得胜利 C. 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D. 彻底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度 ‎27. 法学家在评价某部法律文献时指出:“(它)既传承了解放区宪法性文件的文本、内容与精神,又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这一过渡进程中的根本大法,开启了新中国人民民主宪政的基础。”这部文献( )‎ A.是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施政纲领 ‎ B.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C.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 D.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8. 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一千多名代表,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普选产生的,故此次大会又被称为“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这次“真正的人民大会”的主要功绩是( )‎ A.人大代表由海选产生,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 ‎ B.规定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开始成为国家的主人 C.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D.人民有了行使政治权力的唯一机关 ‎29. 1958年之后的全国人大会议上,鼓掌逐渐成为一种表决方式,后来甚至出现用热烈的鼓掌代替了举手和无记名投票。直到1979年,相关法律才再次对投票表决进行明确规范。这表明我国( )‎ A.人大制度在探索中前进 B.民主制度在曲折中逐渐完善 C.政治体制改革注重完善民主程序 D.依法治国逐渐成为国家意识 ‎30. 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写到:“在1949年后的30年里,海峡两岸曾拒绝承认彼此的存在和合法性,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往来,而且处于实际的战争状态。然而,20世纪80年代开始双方发生了重要变化。”能够支持该观点的史实有( )‎ ‎①《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 ‎②台湾当局决定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 ‎ ‎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 ‎ ‎④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1.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4年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指出:60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在中国、印度、缅甸生根发芽、深入人心,而且走向亚洲、走向世界,中国、印度、缅甸都为此作出了重要贡献。这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A. 能处理国家间的一切问题 ‎ B. 把国家的主权放在第一位 C. 具有开放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 D. 以国家平等为出发点 ‎32.在20世纪50年代的某次国际会议上,各国代表服饰各异。“‎ 一样是穆斯林,土耳其人的帽子是红的,印度尼西亚人的帽子是黑的,埃及人的帽子是白边红心的。一样是穿着高领的制服,扣子少而比较短的是中国人,扣子多而长到膝盖的是印度人”。中国代表在这一会议上( )‎ A.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 B.促成了印度支那和平协议的签署 C.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D.提供了“安全先行”的合作模式 ‎33.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 ‎34. 1971年前10个月,尼日利亚、科威特、喀麦隆、圣马力诺、奥地利、比利时、伊朗等先后与中国建交。该局面的出现( )‎ A.得益于中美关系正常化 ‎ B.说明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C.取决于中国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 D.有助于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35.1990年11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78号决议,“授权同科威特政府合作的会员国,除非伊拉克在‎1991年1月15日或之前……完全执行上述各决议(指无条件撤军),否则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恢复该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安全”。依此决议,多国部队对伊拉克采取了军事行动,中国政府对该决议投了弃权票。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 中国政府反对军事干预解决争端 B. 中国政府反对联合国安理会决议 C. 联合国的军事行动违背了大国一致原则 D. 联合国大会职责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二、材料阅读(两道大题共30分,其中36题16分,37题14分)‎ ‎36.(16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其中时空观念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历史解释,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家国情怀,是学习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中国的十四年抗战示意图 ‎ 全民族抗战 抗日救亡运动 ‎1931年———————1937年——————1945年年 局部抗战 全面抗战 材料二 1937年7月7日晚上,有人对正在京郊外卢沟桥上演习的日军进行炮击。……同年8月,在外国权益所集中的上海,有二位日本士兵被人射杀,中日两国为此进入全面作战。 ——2001年日本扶桑社出版的《新编历史教科书》 ‎ 材料三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口一个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随即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历史》必修一(2007年第三版) ‎ 材料四 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铭文(节选)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时空观念分析中小学生课程教材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意义。(4分) ‎ ‎(2)比较材料二、三的不同之处,并对其不同之处进行合理的历史解释。(6分) ‎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请为实现未来中华民族更伟大的复兴提出建议。(6分)‎ ‎37.(14分)中美关系仍然是当代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二战后初期,美国为了在政治上控制亚太地区的盟友,实行“让步性”‎ 经济政策。日本、南朝鲜、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因此出现高增长势头。由于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和禁运政策,使中国这个亚太地区的大国被排除在亚太经济大循环之外,这对“亚太经济合作圈”的形成和亚太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其次,美国对其亚洲盟友的援助不是出于发展亚太地区经济的目的,而是深深打上了遏制中国的烙印。 ‎ ‎——摘编自冀伯祥《试论中美关系转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 材料二 从某种意义上看,尼克松的“越顶外交”可以说是美国在对华政策上把其盟友日本抛在了身后,这必然对日本的外交抉择产生了极大影响。1972年9月25日,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双方先后进行了四次首脑会议和三次外长会议,在恢复中日邦交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对此,美国不得不正视这种现实,以谋求同新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在20世纪70年代的中美日三角关系之中,虽然美国的主导地位开始削弱,但是这种三角关系具有明显的互动性特征。然而,从实质上看,当时这种三角关系又是不均衡,不等边的。 ‎ ‎——摘编自王云翠《20世纪70年代中美日三角关系的互动态势》 ‎ 完成下列要求: ‎ ‎(1)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后初期中国被“排除在亚太经济大循环外”的原因,据此分析当时国际格局的基本特征。(4分) ‎ ‎(2)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70年代中美日三角关系“具有明显的互动性特征”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美日三角关系互动的影响。(6分) ‎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关系的视角分析影响中美关系的主要因素。(4分)‎ 鹤壁高中2022届高一年级第三次段考历史试题 参考答案及解析 ‎1—5 AADCD 6—10 CBDCC 11—15 BDCCC ‎ ‎16—20 BDBDD 21—25 CBBCA 26—30 AACBD 31—35 CABDA ‎1.【答案】A 【解析】据题干“层级结构”的构成是“宗周成周……大邑,诸侯的国……次级的邑,国以下……贰宗大都,有卿大夫……家邑,最下层……控制田野的邑”并结合所学知识这与分封制相关,而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故选A项;官僚政治开始于秦朝,排除B项;西周时期长江流域还未得到开发,周文化覆盖的是黄河流域,排除C项;最高执政集团权力的高度集中是在秦朝以后,分封制下诸侯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排除D项。‎ ‎2.【答案】A 【解析】题干提及“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新旧贵族,还是新兴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而任命者是皇帝和中央,故选A项;选官制度的成熟完善的是科举制,排除B项;进一步强化封建等级秩序是在秦朝以后,排除C项;国家开疆拓土的主要手段是征服或归顺,郡县制是巩固疆土的手段,排除D项。‎ ‎3.【答案】D 【解析】材料“任何人,只要能证明自己是受过教育的合格者,都能济身俸禄补缺等级。”表明“学而优则仕”,据此可知该制度应该是隋唐以来的科举制,而“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正是对科举制的描写,故D项正确;A项体现的是盛行于西周的世卿世禄制,故排除;B项体现的是汉代察举制,故排除;C项体现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 制,故排除。‎ ‎4.【答案】C 【解析】据材料“汉初,丞相位高权重,辅佐天子处理政务……汉武帝时,多位丞相虽由列侯继任,但大都谨小慎微,难有建树”说明汉武帝时期宰相的权力缩小,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推行中外朝制度,削弱宰相的权力,故选C项;据材料“但大都谨小慎微,难有建树”表明丞相职能缩小,排除A项;中朝决策,外朝执行,外朝权力缩小,排除B项;材料表明皇权与相权不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排除D项。‎ ‎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政权中心是政府而不是皇帝个人,皇帝实际上成为政府的最高负责人”可知,皇帝是政府中的一员,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三省六部的制约,故选D项;“皇帝实际上成为政府的最高负责人”说明最终决策权实际上还在皇帝手中,没有实现权力的制衡,排除A项;最终决策权实际上还在皇帝手中,而不在政府手中,排除B项;材料反应的是皇权受到制约而不是得到强化,排除C项。‎ ‎6.【答案】C ‎ 【解析】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说明行省设置有利于地方积极性的发挥,故A项错误;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的特征说明行省制度以中央集权为主,不会形成地方威胁中央局面,故B项错误;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的特征说明行省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分权与制衡原则是美国1787年宪法所体现的原则,是为了防止专制独裁,维护民主政治,故D项错误。‎ ‎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阅读史料,理解分析的能力,材料引文是对清朝军机处职能的形象评述,从材料中的“依样画葫芦”到小心翼翼把“葫芦仔细看”就可以判断军机大臣只能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行事,因此B符合题意,回顾已学史实可知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中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因此A、D不合题意,C也不可能全国所有的事都由军机大臣来办。故选B。‎ ‎8.【答案】D 【解析】《起居注》由不允许皇帝观看,到开启了观看的先例,再到观阅成了惯例,最后停止编纂。与文化修养无关,故A项错误;《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不能得出越来越小,故B项错误;皇帝是越来越关注《起居注》中的自身形象,故C项错误;《起居注》的历史变迁实际是皇权越来越大,君主专制呈现出不断强化的结果,故D项正确。‎ ‎9.【答案】C 【解析】通过题干中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当地居民的表现“以十分平静的神情观看”、“发出像看马戏看到精彩处的嘘嘘声”,甚至于“类似的现象在近代列强侵华战争中不断重复上演”,说明近代中国国民的民族意识淡薄,没有民族凝聚力,故选C项;题干叙述的主体在于民众,而不是清政府,排除A项;小农意识与民族意识没有关系,并且题干着重叙述中国民众的民族意识缺乏,排除B项;之所以会出现“以十分平静的神情观看”、“发出像看马戏看到精彩处的嘘嘘声”,甚至于“类似的现象在近代列强侵华战争中不断重复上演”等现象,主要原因在于近代国民缺乏民族意识,与受教育程度没有多大关系,排除D项。‎ ‎10.【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李鸿章认为派遣对外使节可以加强对外交往,了解各国情况,办理对外交涉,有利于改变闭关自守的状况,说明李鸿章接受外国公使进京的近代外交方式,C项正确;A项希望战争时期与敌国进行谈判斗争与材料中目的不符,排除;B项与材料中李鸿章的建议矛盾,排除;D项片面反映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材料中李鸿章的建议,排除。故选C项。‎ ‎11.【答案】B 【解析】太平天国的实行“圣库制度”,恢复发展小农经济,不利于中国近代化,故A项错误;材料中它的经济政策具有空想性,社会习俗改革具有进步性,故B项正确;它的社会习俗改革是符合广大农民群众愿望的,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它的经济政策和社会习俗改革,无法推断太平天国政权性质的变化,故D项错误。‎ ‎12.【答案】D 【解析】材料中只评价“义和团事件”‎ ‎,没有涉及八国联军,故A项错误;抹杀了愚昧性,与材料中“对内则举目皆是国破家亡的图景”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只是对义和团运动进行评价,没有涉及清朝政府的反动性,故C项错误;材料中“把这样的灾难描绘成革命救国的悲壮乐章,简直匪夷所思”表明忽略了爱国性,故D项正确。‎ ‎13.【答案】C 【解析】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的洋务运动只是对军队进行初步的西式改革,并没有全部完成,故A项错误;集权制度不一定带来有效作战指挥,也不属于军备优势,而且之前两次鸦片战争也是集权制度,但结果还是失败,故B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前的洋务运动中,兴办军事工业,筹划海防,建立了三支近代海军,推动军事近代化的努力收到较大成效,属于军备优势,故C项正确;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并没有获得广泛的外部援助,而是受到外部的侵略,故D项错误。‎ ‎14.【答案】C 【解析】“而孙氏之党恐袁专擅,乃假手法约,设种种规定以束缚之,行政之权务求减削,立法之权事事扩张”表明孙中山借助权力制衡限制袁世凯专权,维护民主共和制度,故选C项;“共和改创,孙不得不让位于袁以完成统一”表明孙中山是维护民主共和的,排除A项;孙中山实行责任内阁制限制袁世凯专权,没有照搬美国政治体制,排除B项;结束封建专制独裁是辛亥革命,排除D项 ‎15.【答案】C 【解析】题干材料主要反映了五四运动后,中国思想界出现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关于社会问题的讨论,也就是围绕“要不要建立劳农专政的国家”等问题而开展的问题与主义之争,通过争论,坚定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信念,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的准备,故选C项。中国共产党确立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之后,A项错误;仅凭一场争论并不能使思想界认清欧美的社会制度,B项错误;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向上仍然存在分歧,D项错误。‎ ‎16.【答案】B 【解析】“消灭阶级”“无产阶级专政”等信息表明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中共“二大”通过了最低纲领,明确党在当时的主要任务是反帝反封建,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最高纲领,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7.【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信息解读能力,材料中“北伐战争不仅是像美国南北战争一样的内战,而且是集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及文艺复兴于一身的大运动。”,强调的是该句子的后半部分,即作者认为北伐战争具有像法国大革命试图建立民主政治,工业革命推动经济发展和文艺复兴思想解放功能的特征,故选D项,ABC项只是一个方面而已。‎ ‎18.【答案】B 【解析】根据“工人阶级应该时刻准备能领导并参加武装暴动”“而建立革命平民的民权的城市政府”,反映中共中央仍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故B正确;C不符合史实;D不符合材料“而建立革命平民的民权的城市政府”,排除D。‎ ‎19.【答案】D 【解析】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和红军被迫战略转移,故选D项;1927年的八七会议已经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排除A项;1927年秋收起义等失败表明城市革命道路失败,排除B项;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促使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排除C项。‎ ‎2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中央红军现在是云贵川地区,这里没有现存的苏区,战胜川滇黔蒋这些敌人的军队,红军的行动必须有高度的机动性。”的信息说明当时红军已经失去根据地,在贵州一带活动,材料反映的是遵义会议,故本题选择D项。‎ ‎21. 【答案】C【解析】 题干所给材料中“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决心以更大之规模,从事更持久之战斗”表明蒋介石认识到中国的战略优势,决定持久抗战,故C项正确。同时 材料也表明中国抗战进入相持阶段,A项错误。国民党的阶级属性决定其片面抗战路线,B项错误。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党外合作,D项错误。‎ ‎22.【答案】B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出,从1937年到1942年,中国重工业有了很大发展,这主要是为了应对抗战的需要,故B项正确.A项材料没体现;重工业不能代表整个民族工业,C项排除;D项非主要原因,应排除。‎ ‎23.【答案】B 【解析】“百团大战是中华民族抗战的转折点”,这属于程度失当和片面夸大,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百团大战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防止蒋介石投降和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这就凸显了其在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故B项正确;全民族抗日的主战场一直是国民党的正面战争,故C项错误;百团大战是敌后战后而非正面战场,故D项错误。‎ ‎24.【答案】C 【解析】日本侵华战争危害了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但非“最大危害”,故A项错误;B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日本侵华战争打断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危害最大,故C项正确;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仍然保持联系,故D项错误。‎ ‎25.【答案】A 【解析】根据“配合陕北、山东战场粉碎了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可知“这次军事行动”是指解放战争期间的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使中原地区由国民党军进攻解放区的重要后方变成了人民解放军夺取全国胜利的前进基地,使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整个战争格局发生重大转变,故A项正确;延安保卫战、淮海战役不符合“‎ 直搞国民党军战略纵深大别山地区”,排除B、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开展战略反攻与改变了国共军力的差距关系不大,排除D。‎ ‎26.【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党必须一步一步地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并号召全党同志必须用全力学习工业生产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学习和生产有密切联系的商业工作、银行工作和其他工作”,结合所学可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之一是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由此可知,题干材料中的决议的目的是为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作准备,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27.【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这一过渡进程中的根本大法”推断该文献是《共同纲领》,成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施政纲领,故选A项;1954年宪法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排除B项;1982年新宪法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排除C项;D是1954年宪法,排除D项。‎ ‎28.【答案】C 【解析】选C。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这是第一届全国人大的主要功绩,故选C项。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政体,人民代表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人民代表由普选产生,A项错误。人民开始成为国家主人是新中国的成立,不是1954年,B项错误。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D项错误。‎ ‎29.【答案】B 【解析】从鼓掌表决到法律明确规范投票表决,体现了民主制度在曲折中逐步完善,B项正确;材料无法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A项错误;全国人大完善了投票表决方式无法说明政治体制改革注重完善民主程序,C项错误,D项也无法体现。‎ ‎30.【答案】D 【解析】《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在1979年元旦,不在20世纪80年代,故①错误;台湾当局决定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在1987年,故②正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通过于1994年,故③正确;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在1992年,也叫“九二共识”,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 ‎31.【答案】C 【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能处理国家间的一切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与国家主权的地位无关,故B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走向亚洲、走向世界”,显示了它具有开放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因此C项正确,材料与强调国家间的平等关系无关,故项D错。‎ ‎32.【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描述,为1955年万隆会议,中国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故A项正确;1954年苏、美、英、法、中五大国召开日内瓦会议,讨论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故B项错误;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故C项错误;2001年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提供了“安全先行”的合作模式,故D项错误。‎ ‎33.【答案】B 【解析】A选项错在“实现”二字,根据所学知识,中美关系正常化是1972年;C选项错在“全方位”,是在新时期;D选项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于中苏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已经不复存在,所以做了外交政策的调整,故选B。‎ ‎34.【答案】D 【解析】注意时间:1971年前10个月。中国与更多的第三世界国家建交,得到它们的支持,有助于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故D项正确。‎ ‎35.【答案】A 【解析】根据“依此决议,多国部队对伊拉克采取了军事行动.中国政府对该决议投了弃权票”可见中国政府反对军事干预解决争端,故A项正确。BCD三项都不是对题干的正确理解,应排除。‎ ‎36.【答案】(1)有利于完整还原抗日战争的历史过程;有利于客观反映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有利于正确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利于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任答两点即可,4分) ‎ ‎(2)不同:日本的教科书指责中国挑起了战争,推卸日本的战争责任;中国的教科书则基于史实,指出日本是发动侵华战争的元凶。(4分)因素:叙述者的立场和价值观。(2分) ‎ ‎(3)根本原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2分) 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刻苦学习,报效祖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必须坚持和平发展。(答出两点得4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适当赋分)‎ ‎【解析】(1)可以从战争整体性(有利于完整还原抗日战争的历史过程)、党的领导和人民的努力(有利于客观反映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有利于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有利于正确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角度进行作答。 ‎ (2) 第一小问不同,根据材料二得出,日本的教科书指责中国挑起了战争,推卸日本的战争责任;根据材料三得出,中国的教科书则基于史实,指出日本是发动侵华战争的元凶。第二小问原因,叙述者的立场和价值观。 ‎ ‎(3)第一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直接作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第二小问建议,可以从自身学习(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必须坚持和平发展)的角度进行作答。‎ ‎37.【答案】(1)原因:美国实行“让步性”经济政策,孤立封锁中国。(2分) ‎ 特征:美苏冷战、两大阵营对抗。(2分) ‎ ‎(2)特征:中美关系的改善促进中日关系的正常化;中日建交促进中美关系实现完全正常化。(2分) ‎ 影响:促进了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缓和了国际紧张局势;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格局朝多极化发展。(4分) ‎ ‎(3)因素:国家利益的驱动;国际力量的对比;国际环境的变化。(两点即可,4分)‎ ‎【解析】(1)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一“美国为了在政治上控制亚太地区的盟友,实行‘让步性’经济政策。日本、南朝鲜、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因此出现高增长势头。由于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和禁运政策,使中国这个亚太地区的大国被排除在亚太经济大循环之外”得出美国实行“让步性”经济政策,对中国采取孤立封锁政策;第二小问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两大阵营对峙,美苏冷战。 ‎ ‎(2)第一小问表现,据材料二“这必然对日本的外交抉择产生了极大影响。‎1972年9月25日,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双方先后进行了四次首脑会议和三次外长会议,在恢复中日邦交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对此,美国不得不正视这种现实,以谋求同新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得出中美关系的改善促进中日关系的正常化,中日建交促进中美关系实现完全正常化;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促进了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缓和了国际紧张局势;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格局朝多极化发展。 ‎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影响中美关系的主要有国家环境的变化,双方实力对比的变化,国家利益的影响。‎ 鹤壁高中2022届高一年级第三次段考历史参考答案 ‎1—5 AADCD 6—10 CBDCC 11—15 BDCCC 16—20 BDBDD ‎ ‎21—25 CBBCA 26—30 AACBD 31—35 CABDA ‎36.(1)有利于完整还原抗日战争的历史过程;有利于客观反映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有利于正确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利于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任答两点即可,4分) ‎ ‎(2)不同:日本的教科书指责中国挑起了战争,推卸日本的战争责任;中国的教科书则基于史实,指出日本是发动侵华战争的元凶。(4分)因素:叙述者的立场和价值观。(2分) ‎ ‎(3)根本原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2分) 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刻苦学习,报效祖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必须坚持和平发展。(答出两点得4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适当赋分)‎ ‎37.(1)原因:美国实行“让步性”经济政策,孤立封锁中国。(2分) ‎ 特征:美苏冷战、两大阵营对抗。(2分) ‎ ‎(2)特征:中美关系的改善促进中日关系的正常化;中日建交促进中美关系实现完全正常化。(2分) ‎ 影响:促进了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缓和了国际紧张局势;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格局朝多极化发展。(4分) ‎ ‎(3)因素:国家利益的驱动;国际力量的对比;国际环境的变化。(两点即可,4分)‎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