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ww.ks5u.com 辉县市一中2019—2020学年上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 高一历史试卷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礼记·礼运篇》记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这一记载反映了(  )‎ A. 分封制开始出现 B. 阶级矛盾尖锐 C.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D. 社会贫富分化严重 ‎【答案】C ‎【解析】‎ 材料描述的是《礼记》中对当时社会的描写。从“天下为家”可以看出这是“公天下”变为“家天下”,也就是王位世袭制开始,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材料没有描述;B选项材料没有体现这一点;D选项材料没有记述这一点。‎ ‎2.商王每每遇事都要占卜,占卜方法是用火在牛胛骨或龟腹甲上烧烤,甲骨的背面便出现裂纹,叫“兆”,然后根据兆纹的形状来断定吉凶。这说明 A. 商代最高权力尚未高度集中 B. 民本色彩较为浓厚 C. 神权和王权相结合 D. 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商王每每遇事都要占卜……根据兆纹的形状来断定吉凶”,说明商王借助神权维护王权,故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权力集中与否的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民本就是以民为本,重视民众,而材料体现的是重视神灵,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分封制的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 ‎3. 西周的国家格局与商代颇为相似,商代方国林立,西周则有许多诸侯国。然而,商代的方国多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起来的,西周的诸侯国则多是通过分封制建立起来的,这就决定了 A. 商王位卑与方国首领地位平等 B. 周王能够完全控制各个诸侯国 C. 商周两代行使王权的强弱差异 D. 血缘关系开始影响国家的政权 ‎【答案】C ‎【解析】‎ 商代方国多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起来的,与商王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纽带,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离心力;西周的分封制主要以血缘为纽带,确定了诸侯的权力与义务,诸侯国较商代方国受王权的控制更强,故选C项。商代方国臣服于商王,商王的地位高于方国首领,不选A项。周代封国虽然较商代方国受王权的控制更强,但周代封国有较大的独立性,B项夸大了周王对诸侯的控制力,不选B项。虽然西周诸侯中王族占了大多数,但夏商时期实行王位世袭制,血缘关系已经影响了国家政权,所以不选D项。‎ ‎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上述材料表明分封制 A. 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B. 进一步扩大周王室统治区域 C. 形成了等级森严的统治体系 D. 使王位世袭制进一步发展完善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诸侯分封除了在中原地区,周边的山东和北京都有诸侯分封,说明分封制扩大了王室的统治区域,故B项正确。分封制是关于中央与对方的关系,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有相对的独立性,周天子不能直接控制地方,排除A;材料中体现不出等级制度的森严,C项错误。注意题干中“武王弟”“周公长子”,可见分封对象多为贵族,但没有反映王位世袭特权,排除D。‎ ‎5.秦朝对于军政大事的决策,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是( )‎ A. 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 减少重大事情决策失误 C. 促使中央官员彼此牵制 D. 体现国家治理民主科学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旧材料可知秦朝军政大事的决策经过“朝议”和“裁决”两步。通过“朝议”,可以减少重大觉得的失误,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央官制,非中央对地方,排除A项。秦朝是丞相制,丞相掌握国家的行政权,“朝议”体现决策过程,但无法促使官员彼此牵制,故C项错。秦朝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朝议”后依旧要由皇帝“裁决”,本质上依旧是皇权专制,故D项错误。‎ ‎6.某同学在研究下列两幅图片后,对该阶段中国古代社会的变化特征得出一些感悟,你认为错误的是 A. 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 B. 从世袭到任命 C. 从地方分治到中央集权 D. 从分裂到统一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两幅图示可知,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和秦代的郡县制,结合所学可知,从分封制到郡县制是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官员从世袭到任命;从地方分治到中央集权。ABC项表述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不是从分裂到统一。综上分析可知,D项不符合史实,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项,ABC项排除。‎ ‎【点睛】图片材料性选择题解题技法:要分清图片在解题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合理利用图片,并注意题干中对图片解释的文字。充分利用一切信息之后,再得出结论。‎ ‎7.清代史学家赵翼说:“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材料表明秦朝政治体制哪一变化 A. 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 由血缘政治转向地缘政治 C. 中央集权政治开始出现 D. 由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封建专制主义集权之下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视天下一切为个人私有财产,百姓难以摆脱对君主的依附,故 A项错误;由血缘政治转向地缘政治材料无从体现,故 B 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为争夺霸权着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度,中央集权政治开始出现,故 C 项错误;依据材料中“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下虽无世禄之臣”可见秦朝废除了世卿世禄制,打破官员任用上的血缘标准,这从本质上反映了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故 D 项正确。‎ ‎8. 贾谊《治安策》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之义,国小则亡邪心。”下面措施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 颁布推恩令 B. 收回王国官吏控制权 C. 夺去王侯爵位 D. 削减王国封地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之义,国小则亡邪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恩令使王国越分越小,体现了这一主张,故A正确。收回王国官吏控制权,不符合材料信息,故B排除。材料未涉及夺去王侯爵位,故C排除。材料也没有反映削减王国封地,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推恩令 ‎9.汉元帝时,宦官弘恭、石显以中书的身份专断国政;哀帝、平帝之世,外戚王氏相继把持中朝,终于酿成新朝(王莽建立)代西汉的结局。这表明 A. 以丞相为首的官僚机构权势弱化 B. 中外朝制度使君主专制受到制约 C. 君权与相权的斗争导致政局动荡 D. 宦官和外戚专权是西汉灭亡根源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汉元帝时,宦官弘恭、石显以中书的身份专断国政;哀帝、平帝之世,外戚王氏相继把持中朝”可知,汉元帝等三位皇帝在位期间,外戚当政,以丞相为首的官僚集团势力下降。故答案为A项。B项,中外朝制度使君主专制强化,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君权与相权的斗争,排除;D项,封建制度的腐朽是王朝灭亡的根源,而不是宦官和外戚专权,排除。‎ ‎【点睛】表明类选择题是高考中相对稳定的题型,该类选择题主要借用了“表明”或“说明”、“反映”、“旨在”、“体现”一词“相当肯定地显示”的含义。它要求考生获取材料中比较确切的信息,重点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试题的题干部分一般描述历史现象,考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清楚地概括现象背后的历史结论。一般解题步骤有三步,第一步:概括材料的主体信息;第二步:联系选项,进行“等价转换”。“等价转换”是指第一步概括出的主体信息要与选项完全匹配;第三步:检验其他选项的正确性。‎ ‎10.汉初,被举荐的吏、民经皇帝策问后授官;后来,被举荐者需通过朝廷设置的相应科目考试后,才能得到官职。这说明察举制 A. 以孝廉作为唯一选拔标准 B. 以考试为主要选拔方式 C. 逐渐被九品中正制取代 D. 选拔官吏标准趋向客观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被举荐的吏、民经皇帝策问”“通过朝廷设置的相应科目考试”可知,由策问到考试反映了选拔官吏标准趋向客观、公正、合理。故答案为D项。A项,“唯一”表述不符合史实,汉代除察举制外还有征辟制,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以考试为主要选拔方式的是科举制,排除;C项,九品中正制与题干无关,排除。‎ ‎【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11.秦朝,侍中只是少府属下直接供皇帝指派的散职;汉武帝时地位渐高,常参与政务;魏晋以后成为事实上的宰相。侍中地位的变化 A. 打破了选官任官的特权垄断 B. 奠定三省六部制的基础 C. 适应了君主专制加强的需要 D. 开创了家臣干政的先河 ‎【答案】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侍中地位的提高实质上反映出原来三公九卿地位的下降,这是皇权加强的结果,故C项正确;科举制打破了选官任官的特权垄断,故A项错误;三省六部制没有侍中这一官制,故B项错误;侍中不是家臣,故D项错误。‎ ‎12.下表为《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该表说明科举制的实行 A. 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B. 扩大官吏人才来源 C. 导致官僚队伍膨胀 D. 加强了中央集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题中表格的数据看,东晋寒门子弟的比例较低,而隋、唐、北宋,寒门子弟入仕比例逐年上升,这是实施科举制的结果,而科举制的实施使寒门子弟入仕增多,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故答案为B项。A项,题干没有体现出提高了官员素养的问题,排除;C项,题干只是反映了寒门子弟入仕比例,与官僚队伍膨胀无关,排除;D项,题干强调的是选官制度,没有体现出加强中央集权,排除。‎ ‎13.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据此,下列关于三省六部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中书省负责草拟,下辖六部 B. 门下省地位最高,掌握决策权 C. 尚书省地位低下,没有权力 D. 三省长官皆宰相,相权被分散 ‎【答案】D ‎【解析】‎ ‎【详解】三省主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君权加强,故D符合题意;中书省负责草拟,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辖六部,故A不符合题意;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下,皇帝大权独揽,掌握决策权,门下省只是负责审核而已,故B不符合题意;三省主要长官都是宰相,地位相当,尚书省负责执行,拥有实权,故C不符合题意。‎ ‎14.唐代中后期,枢密院是宦官掌握的内廷机枢。五代时,枢密院变为武夫掌控的、文臣俯首的权力机构。到宋代,枢密院的正副职则多由文臣担任,文官参预典掌枢密。这一变化有助于 A. 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和降低行政成本 B. 消除将权对君权的潜在威胁 C. 增强军队的有效指挥与实际作战能力 D. 解决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枢密院的正副职则多由文臣担任,文官参预典掌枢密”与宋代重文轻武的政治特点密切相关,文官掌管枢密院,可以防止武将专权,威胁皇权,故B项正确;宋代官僚机构膨胀,出现一职多官现象,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故A项错误;文官掌管枢密院显然不利于军队战斗力的提升,故C项错误;材料中主要军事权力的分配,不是解决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的问题,故D项错误。‎ ‎15.《宋史》载:“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人,朝廷不预。一归 ,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材料中“ ”处的官职应该是 A. 三司使 B. 参知政事 C. 枢密使 D. 御史大夫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盐铁、度支、户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加强了皇权。故答案为A项。BC项,根据所学可知,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行使行政权;枢密使掌军权。与“盐铁、度支、户部”不符,排除;D项,御史大夫是秦朝的监察官职,不符合题意,排除。‎ ‎16.元朝建立后,效法汉族王朝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元朝总理全国政务的机构是 A. 枢密院 B. 御史台 C. 中书省 D. 宣政院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建立后,沿用宋朝的政治体制,中书省是处理全国政务的机构,C正确;A枢密院掌管军事;B主管监察;D宣政院主要负责西藏事务。‎ ‎17.崇祯年间的内阁大学士黄景昉在《馆阁旧事》中写道:“文渊阁为禁中深严之地,门榜圣旨,闲杂莫敢窥者。跟随班从,至阁门止,惟一、二书写仆得从入,各给牌为验。”文渊阁“禁中深严”主要是因为内阁 A. 为丞相办公所在 B. 是处理政务的场所 C. 为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 D. 阁员参决政事品级极高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渊阁是内阁处理政务的场所,因此文渊阁“禁中深严”,故B项正确;明太祖时废除丞相制度,故A项错误;内阁不是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故C项错误;内阁没有决策权,故D项错误。‎ ‎【详解】‎ ‎ ‎ ‎18.明太祖朱元璋铸了一块“内臣不许干预政事”的铁牌,挂于宫门里,可后来明代政治败坏的时期,司礼太监却成了真“宰相”,甚至成了真“皇帝”。其根本原因是 A. 政治腐败 B. 宦官专政 C. 中央集权 D. 君主专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明朝废除宰相后,皇帝身兼宰相之职,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到了明朝中后期皇帝大多懒于政事,皇帝的“披红”由司礼监代理,司礼监成为皇帝代言人。因此根本原因是君主专制,皇权缺少制约,使得相权转移到皇帝手中,后来又转移到太监手中。D正确;政治腐败是表现,不是根源,A错误;宦官专政是表象,根本原因是皇权专制导致,B错误;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C错误。‎ ‎19. 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如织造曹寅、李煦等人,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这些情况说明密折制度 A. 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B. 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 C. 彻底解决了决策失误的问题 D. 为巩固统一国家提供了条件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信息“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可知,密折制度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所以选B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央政府机构办事效率问题,不选A项。C项说法过于绝对,也不符合史实,不选C项。材料所述现象主要是日常行政决策问题,与巩固国家统一没有直接的逻辑关系,不选D项。‎ ‎20. 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中未能体现出 A. 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B. 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 C. 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D. 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可得出军机处易于保密,而且便于皇帝宣召,A B两项正确;“行走”即临时任命之意,可见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遴选军机处官员的才德标准,即选C项。‎ ‎21.明初,废行省设三司,简称布政使司、布政司、藩司,不称“行省”。清朝沿袭明制,但布政使司辖区直接通称为“行省”,并在各省布政使之上设置固定制的总督、巡抚掌管全省军民事务。布政使成为巡抚属官,专管一省或数个府的民政、财政、田土、户籍、钱粮、官员考核、沟通督抚与各府县。这反映了明清 A. 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 政治制度不断成熟 D. 地方机构办事高效 ‎【答案】B ‎【解析】‎ ‎【详解】布政使从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变为由皇帝任命的巡抚的属官,反映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B正确;材料反映了明清时期布政使职权的变化,未体现扩大地方行政权力,A错误;布政使职权的变化不能体现政治制度的成熟,C错误;布政使职权的变化不能体现地方机构办事高效,D错误。‎ ‎22.《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写道:“当(英)舰突破虎门要塞,沿江北上,开向马乌涌(炮台)时,(珠)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与我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材料主要说明 A. 国人对世界局势一无所知 B. 清政府完全失去人民支持 C. 英军笼络了广东下层民众 D. 普通民众对战争比较茫然 ‎【答案】D ‎【解析】‎ 材料说明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与英国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由关键信息反映普通民众对外来侵略的事不关己的心态说明其冷漠、茫然,故D项正确;A项“一无所知”说法错误;B项“完全失去人民支持”说法错误;C项无法从题干材料中反映,鸦片战争三元里抗英是明显例子。‎ ‎23.清同治七年(1868年),清政府与英、美驻上海领事议订《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 租界设会审公廨(也称会审公堂),会审公廨设正会审官1人,总管公廨事务,副会审官6人,办理刑民案件,另设秘书处、华洋刑事科、华务民事科、洋务科,管卷室。陪审官则由外国领事担任。这反映出列强在华享有 A. 最惠国待遇 B. 司法豁免权 C. 领事裁判权 D. 关税自主权 ‎【答案】C ‎【解析】‎ 材料“在租界设会审公廨……陪审官则由外国领事担任”反映了列强在华享有领事裁判权,故C正确;材料与最惠国待遇无关,故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列强的司法豁免权,故B错误;材料未涉及关税自主权,故D错误。故选C。‎ ‎24.由于这场战争,江、浙及赣、皖、鲁一带官绅商贾为避兵燹,竞相逃往上海,上海的外国人和中国富商把值钱的东西放在船上随时逃跑,英法租界的洋人组建防御工事和巡逻队保护自身的安全。这场“战争”指的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北伐战争 D. 淞沪会战 ‎【答案】A ‎【解析】‎ 材料反映了这场战争波及江、浙及赣、皖、鲁及上海地区,使官绅商贾和外国人感到害怕,太平天国运动从广西发生,波及江、浙及赣、皖、鲁及上海,这场农民运动也威胁了官绅商贾和外国人的利益,故A正确;义和团运动主要在山东和直隶地区,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北伐战争并没有打击商贾利益,且主战场在湖北、湖南、江西、闽浙,不符合材料,故C错误;淞沪会战在上海地区,也不符合材料信息,故D错误。故选A。‎ ‎25.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先生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社会意义的群体,他们走得越远越孤独。但战争大败,“成中国之巨祸”,它促成了中国民族认识的改变,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里的“战争”指的应是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第一次世界大战 ‎【答案】B ‎【解析】‎ 甲午战争战败,民族危机大大加深,救亡运动高涨,中国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故排除ACD,选B。‎ ‎26.1899—1900年,美国先后两次发出照会: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并要求其他列强“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干涉”“保全中国领土及行政的完整”“世界各国可以获得同等和公正的条件,在清帝国从事贸易”等。这体现了美国 A. 抵制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 B. 重视发展美中关系 C. 在国际关系中居主导地位 D. 推行门户开放政策 ‎【答案】D ‎【解析】‎ 依据“1899”“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世界各国可以获得同等和公正的条件,在清帝国从事贸易”结合所学可知,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的目的是企图通过“机会均等”的手段,缓和列强在华矛盾,防止列强瓜分中国,以保持整个中国市场对美国商品的自由开放,D项正确;故A项错误;B项明显不符合19世纪末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应排除;题干不能反映门户开放政策在国际关系中居主导地位,故C项错误。‎ ‎27.有人评论义和团:“明显是由反动的满族朝廷、顽固的保守派派官僚和士绅,以及无知和迷信民众的联合力量所推动的。这种反抗外国帝国主义的感情和愤怒的爆发是愚蠢的、非理性的,但也不能忽视其中所固有的爱国主义成分。”材料认为义和团运动 A. 行动具有爱国和盲目双重性 B. 革命任务始终是反侵略反封建 C. 参与者具有广泛性和全民族性 D. 失败是中外势力联合剿杀所致 ‎【答案】A ‎【解析】‎ 由材料“由反动的满族朝廷、顽固的保守派派官僚和士绅,以及无知和迷信民众的联合力量所推动的”和“反抗外国帝国主义的感情和愤怒的爆发是愚蠢的、非理性的,但也不能忽视其中所固有的爱国主义成分。”,可见材料认为义和团运动具有爱国和盲目双重性,故选A;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丧失对清王朝的警惕,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义和团运动的全民族性,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义和团运动的失败的信息,排除D。故选A。‎ ‎28.租界和使馆区既是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表现形式,也是传播西方文明的窗口。与下图历史现象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 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C. 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C ‎【解析】‎ ‎【详解】租界和使馆区,分别来源于《南京条约》附件和《辛丑条约》,因此对应的历史事件为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29.“冲击——反应”模式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是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驱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化。下列史实对应关系最符合“冲击——反应’模式的是 A. 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B. 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 C. 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 D. 巴黎和会——国民大革命 ‎【答案】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是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反应,故A项错误;八国联军侵华后,革命成为潮流,清政府进行了清末新政,此时还没有辛亥革命,故B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促使国人思想意识崛起,维新派掀起了戊戌变法,故C项正确;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判定选项的逻辑关系,特别是时间逻辑。‎ ‎30.李鸿章对与列强签订的条约认识经历了四个阶段,即19世纪60年代以前的金帛议和,羁縻怀柔;19世纪70年代的羁縻勿绝,恪守条约;19世纪80年代的援例订约,追求平等;19世纪90年代及以后的放弃宗藩,谨守约章。这些变化说明李鸿章 A. 大国中心外交观念逐步削弱 B. 由保卫主权转向了卖国 C. 始终没有接受西方政治思想 D. 未尽到外交家应尽之责 ‎【答案】A ‎【解析】‎ ‎【详解】李鸿章对签约的认识由传统华夷观下的“议和”“羁縻”,逐渐转变为了近代外交观下的“平等”“约章”,表明李鸿章作为近代中国的重要外交家,其“天朝上国”的大国中心观逐渐削弱,同时逐步接受西方外交思想,在外交实践中逐渐趋向近代化。故A项正确,C项错误;李鸿章的行为并不是卖国,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李鸿章有无尽到外交家应尽的职责,故D项错误。‎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行政图(局部)‎ 材料二(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划分为15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管司法兼监察)按抚使(管军事,有时也兼管民政)提举常平(管长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有安抚使使用武人。‎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元史》记载:元朝的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 ‎——摘编自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和唐代中后期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宋代为加强地方管理采取的主要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代行省制的特点及影响。‎ ‎【答案】(1)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诸侯国权力日益强大,威胁中央集权。‎ 唐中后期:地方设置藩镇,由节度使管辖;节度使权发展成为地方割据势力,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2)措施:抽调地方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任用文臣担任地方官,设通判监督;设转运使,将地方大部分的财政收入收交中央。‎ ‎(3)特点:行省权力较大;行省的设置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 影响: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2点即可)‎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一中图一汉初行政图的信息“北海郡”、“胶东国”等信息可知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关于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从诸侯国权力日益强大,威胁中央集权方面分析作答。根据材料一中图二唐代中后期形势图的信息“河东节度使”、“卢龙节度使”等信息可知唐中后期在地方设置藩镇,由节度使管辖;关于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从藩镇割据、威胁中央集权方面分析作答。‎ ‎(2)根据材料二“(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管司法兼监察)按抚使(管军事,有时也兼管民政)提举常平(管长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等四司”等信息即可概括宋代为加强地方管理采取的主要措施。‎ ‎(3)关于特点,根据材料三“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等信息即可概括特点。关于影响,根据材料三“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加强中央集权、国家统一、行省制度的开端等方面分析作答。‎ ‎【点睛】解答本题要紧扣“两材”:‎ 解答历史材料题,要紧紧依托两个“材”,一个是命题者提供的“材料”,解题时紧扣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北海郡”、“河东节度使”、 “(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等,这是解答试题的最主要的依据;另一个是教材,通过试题中材料的指引,回归教材,解题时回顾中国古代加强中央集权的相关内容。学生能把“材料”和“教材”完美地结合起来,回答问题就会得心应手。‎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94年8月1日,光绪帝发布诏书对日宣战。同日,明治帝亦下诏书对清朝宣战,甲午战争正式开始。‎ 光绪帝宣战谕诏为:“朝鲜为我大清藩属,二百余年,岁修职贡,为中外所共知……倭人无故派兵,突入汉城我朝抚绥藩服,其国内政事向令自理。日本与朝鲜立约,系属与国,更无以重兵欺压强令革政之理……倭人渝盟寻衅,无理已极,势难再以姑容。著李鸿章严饬派出各军,迅速进剿,厚集雄师,陆续进发,以拯韩民于涂炭……”‎ ‎——《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16卷 明治帝宣战诏书为:“……朕兹对清国宣战……苟不违反国际公法,即宜各本权能,尽一切之手段,必期万无遗漏……朝鲜乃帝国首先启发使就与列国为伍之独立国,而清国每称朝鲜为属邦,干涉其内政。于其内乱,借口于拯救属邦,而出兵于朝鲜。朕依明治十五年条约,出兵备变,更使朝鲜永免祸乱,得保将来治安,欲以维持东洋全局之平和……”‎ ‎——宗泽亚《清日战争》‎ 材料二 关于甲午战争,日本学者们一致认为:“以甲午战争为一阶段终点的东亚国际关系史就是以东亚旧秩序和西方近代新秩序间之关系为主线发生并发展的历史。”因为有着这样的认识,即使甲午战争被认为是“出师无名”抑或“不义之战”,日本也会打着“以欧洲文明来更换东亚旧习”的旗号为自己的侵略行为进行洗白。‎ ‎——冈本隆司《属国与自主之间——近代中朝关系与东亚的命运》‎ 而中国学者认为早在1887年,日本就制定了《征讨清国方略》,目标是“攻占北京,擒获清帝”。1894年7月25日,日军海军在丰岛海面偷袭中国运兵船“高升”号,从而发动了侵朝、侵华的战争。因此,甲午战争是日本蓄谋已久、经过周密准备后发动的,绝不是有的日本学者说的偶然冲动。‎ ‎——张海鹏《甲午战争与中日关系》‎ 韩国官方出版的《韩国史》认为:“甲午战争是1894年至1895年中国与日本围绕着控制朝鲜展开的战争,战争导致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传统的世界秩序崩溃,代之而起的是新兴的日本成为该地区的霸主,这是一场在东亚的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争。”‎ ‎——孙科志《韩国人怎么看甲午战争?》‎ ‎(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中日两国宣战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日、韩三国史学界对于甲午战争的性质各有哪些看法?为什么有很大的不同?‎ ‎【答案】(1)理由:中国:朝鲜是中国的藩属国,受中国保护;日本强行干涉朝鲜内政,出兵朝鲜,侵犯朝鲜主权。‎ 日本:遵照国际法条约,维护东亚和平;朝鲜是独立自主的国家,清朝出兵是干涉朝鲜的内政。‎ ‎(2)看法:中方:日本蓄谋已久的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日方:用近代西方条约和国际法为核心的国际关系体系取代亚洲旧习的战争。‎ 韩方:中日两国为了争夺朝鲜的控制权发动的战争。‎ 原因:研究者受各自立场、利益、认识等方面的影响。‎ ‎【解析】‎ ‎【详解】(1)中国理由,据材料“朝鲜为我大清藩属……为中外所共知……倭人无故派兵,突入汉城我朝抚绥藩服,其国内政事向令自理”,可得出朝鲜是中国的藩属国,受中国保护;日本强行干涉朝鲜内政,出兵朝鲜,侵犯朝鲜主权。日本理由,据材料“苟不违反国际公法”“朝鲜乃帝国首先启发使就与列国为伍之独立国,而清国每称朝鲜为属邦,千涉其内政。于其内乱,借口于拯救属邦,而出兵于朝鲜”,可得出遵照国际法条约,维护东亚和平;朝鲜是独立自主的国家,清朝出兵是干涉朝鲜的内政。。‎ ‎(2)关于“看法”,日本看法,由“日本也会打着‘以欧洲文明来更换东亚旧习’的旗号为自己的侵略行为进行洗白”可得出用近代西方条约和国际法为核心的国际关系体系取代亚洲旧习的战争;中方看法,材料“甲午战争是日本蓄谋已久”可得出日本蓄谋已久的非正义的侵略战争;韩方看法,据材料“甲午战争是1894年至1895年中国与日本围绕着控制朝鲜展开的战争”可得出中日两国为了争夺朝鲜的控制权发动的战争。关于“原因”,通过三方看法可知不同国家立场、不同国家利益和基于以上不同导致的认识不同。‎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