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第二版块“中国近现代史”作业(江苏专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第二版块“中国近现代史”作业(江苏专用)

‎“中国近现代史”专练(一)~(三)‎ ‎“中国近现代史”专练(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题,每题3分,共24分)‎ ‎1.鸦片战争以后,通过一系列条约,列强攫取的各种特权构成了对中国实施“准统治权”的制度。在这一条约制度中,有一项居于中心地位成为其他条约特权的基础。这一特权是(  )‎ A.租界特权        B.关税自主权 C.领事裁判权 D.最惠国待遇 解析:选C 租界特权过于宽泛,不符合这一具体特权地位的描述,故A项错误;关税自主权有利于列强对华商品输出,但并非“居于中心地位”,故B项错误;领事裁判权又称“治外法权”,是外国列强向中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侵略,行使其他各种特权的重要保障,它构成每一条约的基础,贯穿于每一条约的条款中,“居于中心地位”,故C项正确;最惠国待遇有利于列强互相援引,扩大侵略权益,但并非“居于中心地位”,故D项错误。‎ ‎2.中国社科院马勇在《重新认识近代中国两大主题》一文中指出:“1895年之后短短几年时间,外国资本像钱塘大潮一样涌进中国,过去几十年中国人无法梦想的增长迅即实现,开平煤矿、汉冶萍公司等资源很快得到开发。”据此推断作者的观点是(  )‎ A.西方侵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B.甲午战争使中国遭受严重经济侵略 C.西方经济侵略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D.西方资本涌入促进了民族经济发展 解析:选D 据材料信息“外国资本像钱塘大潮一样涌进中国,过去几十年中国人无法梦想的增长迅即实现,开平煤矿、汉冶萍公司等资源很快得到开发”可知,作者认为西方资本涌入促进了民族经济发展,故D项正确。‎ ‎3.20世纪初,中国掀起了新一轮投资热和出口热,民族工业进入“短暂的春天”,有史学家称之为洋务运动后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两次工业化浪潮都(  )‎ A.承担了民主革命的重任  B.推动了政治体制的变化 C.体现了政府的主导作用 D.有利于近代思想的发展 解析:选D 洋务运动是洋务派领导的,不可能承担民主革命的重任,故A项错误;洋务派不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主张中体西用,维护封建专制制度,故B项错误;洋务运动是在清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的,而20世纪初的工业化浪潮是在民族资产阶级推动下出现的,政府没有起主导作用,故C项错误;洋务运动的开展推动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近代思想的发展,20世纪初民族工业的发展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传播了民主科学思想,故D项正确。‎ ‎4.“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以为这些人掌握着权力,千方百计运动这些人来赞助革命”,如今“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中国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上的这种转变直接促进了(  )‎ A.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兴起  B.五四运动的爆发 C.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D.北伐战争的发动 解析:选C 由材料可知,中国部分先进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人民群众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答案为C项。‎ ‎5.国共两党曾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在广州、武汉等地培训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并利用革命刊物发表了一系列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文章。这些情形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 A.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 B.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C.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 D.土地改革的全面推行 解析:选B 根据材料中国共两党均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可知,这应该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故B项正确。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是在土地革命时期,故A项错误;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是在全面抗战开始之后,故C项错误;土地改革的全面推行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故D项错误。‎ ‎6.美国作家斯诺曾这样记述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抗日根据地:“许多内战时期远飏(逃窜)的地主,现在重新回家,他们可以像农民一样领受新地;这些人照样有平等的选举权,并有权参加政府的工作。商人和小资本家也一样可以参加政治生活。”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 A.坚持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 B.执行国民政府的行政命令 C.抛弃阶级斗争的基本立场 D.保障政治权利的绝对平等 解析:选A 材料表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地主、商人、小资本家一起抗日,坚持了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故A项正确;B、C、D三项在材料中皆无从体现。‎ ‎7.周恩来在一次会议上强调要建成一个基本完整的工业体系,需要三个五年计划或者再多一点时间,毛泽东则认为“要保护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不要在他们头上泼冷水”。这一分歧最有可能发生在(  )‎ A.20世纪4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 解析:选B 20世纪40年代末新中国刚刚成立,当时的主要经济任务是恢复国民经济,不太可能提到建设完整的工业体系,故A项错误;1952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周恩来认为需要较长时间,而毛泽东则认为可以更快,故B项正确;20世纪60年代已经建立起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故C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完整的工业体系已经建成,故D项错误。‎ ‎8.1985年1月,“中央一号”文件规定: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其主要目的在于(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取消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 C.推动农业生产适应市场需求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选C 1978年后我国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A项错误;直到2006年农业税才被取消,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中“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的信息可知,其目的是推动农业生产适应市场需求,故C项正确;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14分)‎ ‎9.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香港和五口输入的外国商品,使中国几千年来的社会经济结构被侵蚀而逐步改组。当一部分人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破产的时候,总会有一批生产者被抛出生产之外,成为多余的人。据那个时候西方人的观察,“中国工人伙多,有用之不竭之势。所得区区工价,实非美国工人所能自给。上海如此,他处尤为便宜,盖该口工价已较内地丰厚。致远方男女来谋食者日繁有徙,离家不计也”。面对这种情况,因西方势力楔入而产生的经济变化只能像水面波纹一样层层翻出,缓缓荡开。新的生产方式在取代着旧的生产方式,并因此而造成了城乡社会生活的种种变化。但问题的复杂性在于:这种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具有两重意义。‎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买办是近代中国一个特殊的经纪人阶层,具有洋行的雇员和独立商人的双重身份,是外国人可以直接影响的一部分中国人。按照相关统计,1872~1913年中国共开办145家新式企业,已知投资人202人,其中人数最多的是地主和官僚,有113人;其次即是买办,有50人。“买办不仅在数量上、投资的规模上极力侧身于近代工商企业,而且获利颇丰。买办的这些活动,给社会的各个阶层做出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带动了国人投资近代新式企业的热情,有利于近代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扩大。”买办对普通人的生活也产生很大影响,农村通过他们才用上了物美价廉的煤油、洋布和其他棉织品。‎ ‎——摘编自《买办与中国近代社会阶层的变迁》‎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结构被侵蚀而逐步改组”‎ 的表现,概括指出其“两重意义”。(6分)‎ ‎(2)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买办”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6分)‎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向。(2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国几千年来的社会经济结构被侵蚀而……成为多余的人”“新的生产方式在取代着旧的生产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近代民族工业、外商企业逐步产生;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两重意义,一重意义是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对封建专制制度形成了冲击,二重意义是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导致新的经济因素的产生,促进社会变革。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买办……具有洋行的雇员和独立商人的双重身份……其次即是买办,有50人”,得出买办具有洋行雇员和独立商人的双重身份,此外买办还是近代工商业的投资者;第二小问,据材料二“买办的这些活动,给社会的各个阶层做出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农村通过他们才用上了物美价廉的煤油、洋布和其他棉织品”进行归纳,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由于买办依附于洋人,对中国革命有阻碍作用,他们也是中国革命的对象之一。第(3)问,从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可知,中国近代逐步走向近代化。‎ 答案:(1)表现: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近代工业逐步产生。‎ 意义: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加速了旧制度的崩溃;新的经济因素产生,促进近代社会变革,中国社会逐步融入工业文明潮流。‎ ‎(2)特点:具有洋行雇员和独立商人的双重身份;近代工商业的重要投资者。‎ 影响:推动了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丰富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有利于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由于依附洋人,阻碍中国革命,成为近代中国革命对象之一。‎ ‎(3)趋向:逐步迈向近代化(现代化)。‎ ‎“中国近现代史”专练(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题,每题3分,共24分)‎ ‎1.著名学者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在签订《南京条约》的过程中,英国外交家们极为重视条约中的字句和语法,而清朝官员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他们反倒重视文件措辞、格式是否谦卑恭敬,重视互相见面到底是鞠躬还是下跪。这从本质上反映(  )‎ A.缺乏近代外交经验    B.不了解世界形势 C.两国治理秩序差异 D.不懂得国际公法 解析:选C 缺乏近代外交经验只是表象,不了解世界形势也不是本质上的区别,故A、B两项错误;由材料中“英国外交家们极为重视条约中的字句和语法,而清朝官员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他们反倒重视文件措辞、格式是否谦卑恭敬,重视互相见面到底是鞠躬还是下跪”‎ 可以看出此时中国与英国在外交的礼仪上存在很大差异,而这种差异的背后实质上是两国治理秩序的差异,一个是先进的资本主义,一个是落后的封建主义,故C项正确;不懂得国际公法只是外交知识的欠缺,也不是实质,故D项错误。‎ ‎2.学者马勇认为:“甲午战后,朝野上下很快重建了维新共识,着力克服先前三十多年洋务新政埋头经济不问政治的偏向,开始有限度地进行政治改革,地方自治、民间经济、政府管控之外的社会逐渐发育和成熟,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级即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就在政府和外国资本的夹缝中艰难成长。”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 A.“中体西用”成为维新共识 B.近代民族工业开始创建 C.社会团体彻底摆脱政府管控 D.君主立宪进入改革议程 解析:选D 材料中这一时期维新共识是“开始有限度地进行政治改革”,而“中体西用”反对政治改革,故A项错误;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于甲午战前的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不符合时间限制,故B项错误;材料“有限度地进行政治改革”体现出社会团体仍然处在政府管控下,故C项错误;材料“有限度地进行政治改革”指保留君主制的局部改革,君主立宪进入改革议程,故D项正确。‎ ‎3.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他说的“没有前途”主要是因为中国民族工业(  )‎ A.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 B.地区分布呈东密西疏 C.生产技术水平低 D.产业结构不合理 解析:选A 所谓“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就是指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短暂春天”。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榨导致中国民族工业“没有前途”。故A项正确,B、C、D三项都是由A项决定的,排除。‎ ‎4.很多重要领导人如汪精卫、孙科、宋子文、毛泽东、董必武、吴玉章、何香凝、唐生智等均在这个政府工作过。他们在这里共做出二百多项重要决议,内容涉及整顿交通、金融,处理劳资纠纷,惩治土豪劣绅等。“这个政府”是指(  )‎ A.南京临时政府 B.武汉国民政府 C.南京国民政府 D.陕甘宁边区政府 解析:选B 依据题中“汪精卫……毛泽东……均在这个政府工作过”“做出二百多项重要决议,内容涉及整顿交通、金融,处理劳资纠纷,惩治土豪劣绅等”可知,该政府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成立的武汉国民政府,故B项正确。‎ ‎5.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运动陆续在东北各地兴起,建立了上百支抗日游击队。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将民族利益放在首位 B.开始建立自己的武装 C.已经赢得长征的胜利 D.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解析:选A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的表现和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完全相反,积极抗日,说明重视民族利益,故A项正确;中国共产党开始建立自己的武装是1927年的南昌起义,故B项错误;长征是1934年10月~1936年10月,故C项错误;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的是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的陕北洛川会议,故D项错误。‎ ‎6.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严督沈阳与锦(西)、葫(芦岛)两兵团赴援锦州,以期救护我范汉杰、卢浚泉等忠勇将士。”这表明(  )‎ A.北伐战争全面展开,东北战场出现敌我拉锯之势 B.九一八事变发生,日军正全力进攻我国东北地区 C.刘邓大军已挺进大别山,战略反攻的序幕已拉开 D.辽沈战役打响,东北战场将形成“关门打狗”之势 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根据材料信息“严督沈阳与锦(西)、葫(芦岛)两兵团赴援锦州”可知,这是辽沈战役,根据相关知识可知,D项符合题意。‎ ‎7.1958年下半年,全国掀起了大招工的浪潮,企业职工人数从上年度的3 100万剧增至5 194万,在这新增加的2 094万名职工中,来自农村的有1 104万人,占总数的53%。出现上述城乡人口迁移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B.中共八大路线政策的鼓舞 C.“大跃进”运动的掀起 D.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推进 解析:选C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7年完成,与材料中“1958年下半年”不符,故A项错误;中共八大要求经济建设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与材料中“全国掀起了大招工的浪潮”不符,故B项错误;1958年“大跃进”运动兴起,城市需要大批工人,推动农村人口大量迁往城市,与材料中“全国掀起了大招工的浪潮”相符,故C项正确;1960年开始国民经济调整任务,与材料中“1958年下半年”不符,故D项错误。‎ ‎8.1955年11月我国正式印制使用粮票,1993年2月后粮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粮票的使用与废除实际上体现了(  )‎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B.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 C.所有制形式的变化 D.产品分配方式的变化 解析:选B 社会经济结构指国民经济中不同的经济成分,材料中没有涉及经济成分的变化,故A项错误;使用粮票反映出当时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废除粮票体现出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反映出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所有制形式的转变,故C项错误;粮票反映的是国家对物资的统一管理,粮票兴废没有体现产品分配方式的变化,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12分)‎ ‎9.新文化运动中,“人的解放”的初阶,被归结为由“家族制度”桎梏中解放。批判者对于宗法、家族之于个人的桎梏,往往有切肤之痛。对于其更为复杂的社会、文化功能,则不暇考量;对于“摧毁”、破坏的后果,更逆料未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唐间“臣民对尽忠与尽孝的孰先孰后问题,并没有先忠后孝的一致观念”,而“清朝人的概念是君恩大于亲恩,先尽忠后尽孝,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摘编自冯尔康《18世纪以来中国家族的现代转向》‎ 材料二 太仆寺卿正霍子衡要儿子从死,理由是:“吾国之上卿,君亡与亡。吾今从君,汝曹亦当从父。”其长子亦以为“父死君,子死父,奚为不可?”‎ ‎——摘编自屈大均《皇明四朝成仁录》‎ 材料三 对父子一伦的考察,却使我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困难:你不难读到读书人笔下的妻、妾,或含蓄或一往情深,却难以读到儿子笔下形神兼具的父亲。由此也不难推想父子这一种关系的“压抑性”。‎ ‎——赵园《家人父子:由人伦探访明清之际 士大夫的生活世界》‎ 材料四 2014年春节,央视以“家风”“家规”为访谈题目,可以归为家庭价值重建的努力。家庭功能缺失,被作为青少年犯罪的前因。此前,宗祠、祭祖活动,已经被作为了“旅游资源”。……想一想自1950年代直到“文革”前夕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宗族势力”始终被作为打击对象,你会知道这个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士大夫在忠、孝抉择问题上的主流态度及其产生的思想源头。(4分)‎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是什么因素导致该学者在研究过程中遭遇“困难”。(3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国传统家庭价值遭到破坏的具体途径及由此带来的后果。(5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先尽忠后尽孝,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材料二中“父死君,子死父,奚为不可”得出先忠后孝,天经地义。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得程朱理学是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朱熹强调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第(2)问,据材料“却难以读到儿子笔下形神兼具的父亲”及所学得出儒家思想抑制父子人伦,儿子受制于其家庭角色,不敢、不宜、不便书写尊长。第(3)问第一小问,联系所学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后“左”倾错误、经济发展中拜金主义等可得: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猛烈冲击;政权更替对旧文化进行打击;经济发展过程中,利益至上,对传统文化进行误读。第二小问,从材料三“家庭功能缺失,被作为青少年犯罪的前因”和“央视以‘家风’‘家规’为访谈题目,可以归为家庭价值重建的努力”等从两个方面得出:一方面使人从家庭、宗法桎梏中解放出来;一方面家庭功能的缺失,造成一些社会问题。‎ 答案:(1)态度:先忠后孝,天经地义。‎ 思想源头:程朱理学是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朱熹强调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 ‎(2)因素:儒家思想抑制父子人伦,儿子受制于其家庭角色,不敢、不宜、不便书写尊长。(本题从儒家思想的角度,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3)途径: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猛烈冲击;政权更替对旧文化进行打击;经济发展过程中,利益至上,对传统文化进行误读(或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关注传统带来的经济价值甚于其文化价值)。‎ 后果:一方面使人从家庭、宗法桎梏中解放出来;一方面家庭功能的缺失,造成一些社会问题(或答是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成因)。‎ ‎“中国近现代史”专练(三)‎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题,每题3分,共24分)‎ ‎1.有人考察了32个传统手工行业,鸦片战争后衰落的有7个,继续维持的有10个,发展并向机器工业过渡的有15个,另外还有新兴的手工行业1个。由此说明(  )‎ A.传统手工业是近代工业产生途径之一 B.列强侵略促使资本主义萌芽夭折 C.鸦片战争以后自然经济加快向前发展 D.政府扶持促使资本主义工业发展 解析:选A 本题题干材料罗列了鸦片战争后传统手工行业的4个演变结果,借此考查民族工业的产生途径。材料信息“发展并向机器工业过渡的有15个”表明近一半的传统手工行业发展成为机器工业,故A项正确;B、C、D三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 ‎2.1840~1895年,中国原有的政治思想观念对西方现代观念选择性吸收,以儒学经世致用为主导应付重重危机,从而产生“中国近代观念”。这一阶段,中国人“选择性吸收”西方现代观念而产生的“中国近代观念”主要是(  )‎ A.中体西用        B.君主立宪 C.民主共和 D.实业救国 解析:选A 材料信息反映的是此时期中国仍然以儒学为主导,对西方现代观念进行选择性吸收,以救亡图存。结合时间,此时期正为洋务运动时期,其主张“中体西用”,与材料思想相符,故选A项。‎ ‎3.1913年6月的一期《大公报》专门刊登了一篇题为《粤女学生之怪装》的文章,称她们“穿着猩红袜裤,脚高不掩胫,后拖尾辫,招摇过市”。为此广东教育司专门发出布告,下令整顿,称“近来一种女子佻挞长袜猩红,裤不掩胫,此在无知识者为之尚不足责,不谓人格尊贵之女学生身佩襟章亦有尤而效之者,殊非自重之道”。由此表明当时(  )‎ A.学校教育尚未开启近代化 B.新旧文化交融中激烈碰撞 C.崇洋风气已成为社会主流 D.新文化运动促进女性解放 解析:选B 学校教育开启近代化是从洋务运动开始,故A项错误;因粤女学生之怪装,广东教育司专门发出布告,下令整顿,表明中华民国成立后,新旧文化的碰撞,故B项正确;此时西方文化还没有被国人所普遍接受,崇洋文化没有成为主流,故C项错误;新文化运动是从1915年兴起,故D项错误。‎ ‎4.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中指出:“我们加入国民党,但仍保存我们的组织,并须努力从各工人团体中,从国民党左派中,吸取真有阶级觉悟的革命分子,渐渐扩大我们的组织……”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国共两党合作的方式是党内合作 B.中国共产党希望独立领导国民革命 C.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国民党右派的危害 D.中国共产党只想和国民党左派合作 解析:选A 由材料“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和“我们加入国民党”可知,这是国共第一次合作,采取党内合作的合作方式,故A项正确;B、C、D三项在材料中都没有体现,排除。‎ ‎5.为“谋国民生活的安定与抵御外侮的国防能力的充实”,《请积极发展民营重工业以充实国力案》指出,“为从事经济建设应速完成重工业”,由“中央予以指导,令各省分别举办,以民营为主,或官民合办,以助成之”。以上材料内容与下面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A.戊戌变法中“百日维新”法令 B.北洋政府初期奖励实业政策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解析:选C “百日维新”中的经济措施没有涉及“重工业”,故A项错误;北洋政府初期的改革主要集中在税制方面,不是重工业方面,故B项错误;1936年开展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直接目的是“自救救国”,在当时国内经济残破,外遭日寇侵逼,中日矛盾日益上升为主要矛盾的历史背景下,发展重工业尤为重要,故C项正确;“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但当时没有面临外敌入侵,不会因为“谋国民生活的安定与抵御外侮的国防能力的充实”而进行建设,故D项错误。‎ ‎6.1945年,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指出:“全党……已经空前自觉地团结在毛泽东的旗帜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更普遍地、更深入地掌握干部、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结果,必将给党和中国革命带来伟大的进步和不可战胜的力量。”‎ 这表明(  )‎ A.毛泽东思想已成为中共的指导思想 B.毛泽东思想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C.革命阵营已经出现个人崇拜的苗头 D.此时革命武装力量获得了空前壮大 解析:选B 1945年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成为中共的指导思想,故A项错误;“必将给党和中国革命带来伟大的进步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反映出毛泽东思想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与个人崇拜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与革命武装力量的壮大无关,故D项错误。‎ ‎7.有学者说:“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方针的最终形成。”“它”是指(  )‎ A.“另起炉灶”政策的提出 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D.“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解析:选C “另起炉灶”指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求同存异”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针对其他国家对新中国的质疑,为消除各国疑虑而提出的外交方针,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开放性、包容性,使中国外交从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它的出台标志着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与题意相符,故C项正确;“一国两制”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为促进国家统一的方针和措施,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8.浦东开发开放时,中国正逢经济的重大转折,国际舆论对它投怀疑票。但是今天的浦东已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文中“重大转折”指的是(  )‎ A.由以阶级斗争为中心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由计划经济模式转变为市场经济模式 C.由中央统一领导到开放地区自主经营和管理 D.由着重发展工农业转向着重发展国际贸易 解析:选B 结合题干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开发开放浦东新区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此时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期,故答案为B项。‎ 二、非选择题(12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2年、1920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状况。‎ 行业 ‎1912年 ‎1920年 年均增 长率(%)‎ 棉纺织业 华商纱厂纱锭数(枚)‎ ‎509 564‎ ‎1 598 074‎ ‎12.1‎ 机器 面粉业 华商厂产量(万包)‎ ‎1 966‎ ‎8 316‎ ‎19.8‎ 卷烟业 华商厂资本额(万元)‎ ‎138‎ ‎1 680‎ ‎36.7‎ 电力业 华商厂发电容量(千瓦)‎ ‎12 013‎ ‎29 602‎ ‎11.9‎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政府经济立法奠定了经济基础,同时,北洋政府也迫切需要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法规以应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国建立之初,建设法治国家成为民族资产阶级普遍的政治理念,他们寻求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成为经济立法的题中之义。……此时国内法政学校纷纷出现,法律书籍大量面世,依法治国思潮一时不可遏止。‎ ‎——摘编自王玉灵《论北洋政府之经济立法》‎ 材料三 据统计,1912~1913年北京政府颁布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多达86项。这些法规和政策对整个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解除限制、鼓励、扶植等作用。‎ ‎——摘编自王玉灵《论北洋政府之经济立法》‎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民国初期我国民族工业发展有何特点?(3分)‎ ‎(2)据材料二,简要分析北洋政府进行经济立法的背景。(5分)‎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经济立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4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数据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出整体发展迅速、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等特点。第(2)问,据材料二中的“奠定了经济基础”“迫切需要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法规”“法律书籍大量面世”等信息分析即可。第(3)问,从经济发展是经济立法的基础、经济立法会规范经济秩序等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特点:整体发展迅速;轻工业和重工业发展不平衡;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2)背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急需法律来规范经济秩序;建设法治国家政治理念的流行;各种法律书籍的大量出现,为政府立法提供了借鉴。‎ ‎(3)关系:近代经济的发展需要法律来规范经济秩序,是经济立法出现的根本动力;经济立法适应了近代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社会经济的有序进行提供了法律保障。‎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