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联考试题(解析版)
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联考试题 一、选择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史载,太公五月而报政。周公曰:“何速也?”曰:“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伯禽三年而报政。周公曰:“何迟也?”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而后除之。”伯禽“变其俗,革其礼”的封地是 A. 鲁 B. 燕 C. 齐 D. 宋 【答案】A 【解析】西周实行分封制时,封周公的儿子伯禽建立鲁国,故答案为A项;燕是王室召公奭的封地,齐是功臣姜尚的封地,宋是封殷商后代微子,排除B、C、D项。 2.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威严已荡然无存。鲁国“三桓专鲁”、齐国“田氏伐齐”、晋国“六卿专政”和“三家分晋”,就是典型的事例。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当时 A. 分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B. 政权与神权已相互分离 C. 官僚政治体系基本形成 D. 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 【答案】D 【解析】 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卿大夫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已遭到破坏,故答案为D项;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遭到破坏,但尚未推出历史舞台,排除A项;B项材料没有反映,也不符合史实,排除;秦朝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官僚政治体系逐步取代贵族政治,排除C项。 3.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史料重现历史事实的态度与方法。下表所列文献史料,与如图中相应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甲 始皇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 乙 使尉屠睢将楼船之士南攻百越,使监禄凿渠运粮,深入越 丙 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 丁 秦时尝破略通五尺道,诸此国颇置吏焉。十馀岁,秦灭 A. 甲—① B. 乙—④ C. 丙—② D. 丁—③ 【答案】D 【解析】 (丁)秦修五尺道,连结四川和云南,与图中③对应正确,故答案为D项;(甲)蒙恬修直道是在北部边防地区,应为图中②所示地区,与①不符,排除A项;(乙)屠睢凿灵渠沟通漓水和湘水,是图中①所示地区,与④不符,排除B项;(丙)李冰修都江堰是在四川成都平原,是图中④所示地区,与②不符,排除C项。 4.中国古代地方管理体制中,县的幅员大小适中,县令一般只治民,不治军;只管文,不管武。之所以这样设置,主要是为了 A. 肃清封王残余 B. 防止地方割据 C. 扩大郡守权力 D. 保障军权独立 【答案】B 【解析】材料中的“县令一般只治民,不治军;只管文,不管武”,县令不能掌握军权,很难形成割据势力,从而防止地方割据,故答案为B项;县令与封王没有关系,排除A项;县令和郡守是不同层级的地方行政官员,材料中的设置对郡守权力没有影响,排除C项;通过制度设计,使县令不掌握军权,是避免形成割据势力,排除D项。 5.汉武帝时,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派人在御史中丞领导下对所辖郡国按“六条”标准进行监察,并直接听命于皇帝。与此相关的官职是 A. 监御史 B. 司隶校尉 C. 御史台 D. 州部刺史 【答案】D 【解析】 汉武帝时期设置州部刺史,在御史中丞领导下对所辖郡国按“六条”标准进行监察,加强了中央集权,故答案为D项;监御史本身是地方监察官,不是中央派出的监察官,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司隶校尉是监督京师和京城周边地方的监察官,不接受御史中丞的领导,排除B项;汉武帝时期没有设置御史台,排除C项。 6.唐代尚书省掌管之下的某部,一般设有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下。掌天下土地、人民、钱谷之政、贡赋之差。唐代尚书省掌管之下的这个“部”是 A. 吏部 B. 户部 C 礼部 D. 工部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的“掌天下土地、人民、钱谷之政、贡赋之差”等信息来看,这个“部”应当是户部,六部中的户部是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故答案为B项;吏部掌管官吏的任免、考察、升降、调动等事务,排除A项;礼部掌管国家典章法度、祭祀学校、科举、接待外宾等事务,排除C项;工部掌管山泽、屯田、工匠、水利、交通等各项工程,排除D项。 7.中国古代某朝代,将全国划分为十道,推行不定期的监察吏治制度;后又分天下为十五道,每道置采访使,检察非法,并逐渐成为地方最高行政区。出现这一情形的朝代应该是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宋朝 【答案】C 【解析】 唐朝采用“道州县”三级制,唐太宗时期将天下按照山川形势、交通便利分为十个道,唐玄宗时期进一步分成十五个道,各道置采访使,起监察作用,后成为地方最高行政区,故答案为C项;秦朝实行郡县制,排除A项;汉朝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后演变为州郡县三级制,排除B项;宋朝实行路州县制,排除D项。 8.下边为《北宋“二府三司”制度的结构框架图》。这一制度的设立,反映了 A. 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B. 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 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D. 中央加强控制地方 【答案】A 【解析】北宋时期设置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权和财权,后演变为“二府三司制”,二府即中书门下和枢密院,三司即度支、盐铁和户部,因此这一制度的设立反映了君权对相权的制约,故答案为A项;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专制皇权达到顶峰,排除B项;“二府三司”制度的形成是分割宰相权力的结果,排除C项;这一制度是为加强皇权,不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排除D项。 9.有史籍在介绍中国古代某机构的前身时说,“领以国师”,秩正二品,“掌浮图氏之教,兼治吐蕃之事”。题中的“某机构”指的是 A. 秦朝的典客制 B. 宋代的枢密院 C. 元代的宣政院 D. 清朝的理藩院 【答案】C 【解析】宣政院是元朝设立的一个中央国家机构,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并统辖吐蕃(今西藏)地区的军政事务,故答案为C项;秦朝的典客掌管王朝对属国的交往等事务,排除A项;宋代的枢密院掌管军事事务,排除B项;清朝的理藩院是总管蒙古、西藏、新疆等各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中央机构,排除D项。 10.明神宗是明代一位颇具个性的皇帝。其执政前十年,任用张居正进行改革;张居正死后却不理朝政,深居宫中,拒绝上朝长达二十多年。有学者认为,明神宗之所以后期不理朝政,与张居正不无关系。据此推知,张居正就任的职务应该是 A. 监察院御史 B. 内阁首辅 C. 司礼监太监 D. 军机大臣 【答案】B 【解析】明朝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故答案为B项;张居正负责处理政务,不是监察院御史,也不是司礼监太监,排除A、C项;明朝时期尚未设立军机处,排除D项。 11.材料一:“斯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始分立行中书省。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材料二:“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据此可以获悉的正确信息是 A. 最初均因征伐用兵之事而设 B. 起初都是中央临时的派出机构 C. 后来皆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 D. 都有防止泄露军事机密的特点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斯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和材料“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可知元朝的行省制和清朝的军机处最初都是适应军事需要而产生的,A选项符合题意。军机处不属于中央派出机构,B选项排除。军机处属于皇帝的私人秘书班子,C选项排除。行省制的设置与防止军事机密泄露无关,D选项排除。 12.一个又一个历史元素组成了丰富多彩的历史。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 科举厂卫文渊阁监察御史 ② 租界管带使馆界预备立宪 ③ 驰道朝议郎中令将作少府 ④ 御史腹里枢密院土司制度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①② C. ③①②④ D. ③④①② 【答案】D 【解析】①反映的是明朝的史实,②反映的是晚清的史实,③反映的是秦朝的史实,④反映的是元朝的史实,③④①②排序正确,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排序错误,排除A、B、C项。 13.法国大文豪雨果在一封信中曾这样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劫掠,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雨果写到的这件事发生在 A. 1840年 B. 1860年 C. 1884年 D. 1900年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的“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等信息可知,雨果写到的这件事发生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故答案为B项;1840年的中英鸦片战争、1884年的中法战争,侵略者没有攻占北京,排除A、C项;1900年攻占北京的是八国联军,不是英法联军,排除D项。 14.《哈佛中国史·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卜正民主编)记述到:“清朝也给予英国和美国‘治外法权’,意指这些国家的国民即使在中国涉嫌犯罪,也只会由这些国家的法律及法院审判。”清政府给予英、美等国的这一特权是 A. 片面最惠国待遇 B. 领事裁判权 C. 居住及租地权 D. 使馆驻兵权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的“意指这些国家的国民即使在中国涉嫌犯罪,也只会由这些国家的法律及法院审判”来看,这种“治外法权”是指领事裁判权,故答案为B项;片面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被迫给予另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在当时的最优惠待遇,排除A项;居住及租地权是指外国人在中国获得租地建房和居住的权利,使馆驻兵权是指外国可以在其驻华使领馆内驻兵的权利,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D项。 15.漫画是一种通过虚构、夸饰、写实、比喻、象征、假借等不同手法,描绘图画来述事的一种视觉艺术形式。下列反映《辛丑条约》签订所带来后果的漫画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西方列强的“提线木偶”,故答案为C项;A项反映的是《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项是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D项反映的是巴黎和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掠夺的特权转交给日本,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 16.有学者认为,武昌起义是“湖北的士兵革命,是士兵群众中作了清王朝的掘墓人”;清政府也声称这次革命是“革党叛兵相勾结,意图大举,殊非寻常草窃可比”。材料反映武昌起义 A. 是孤立单纯的“士兵革命” B. 革命党人所起作用无足轻重 C. 新军发挥了主要战斗作用 D. 直接导致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的“是士兵群众中作了清王朝的掘墓人”“革党叛兵相勾结”等信息可以看出,武昌起义中新军发挥了主要战斗作用,故答案为C项;武昌起义是在革命党人的组织和发动下开展的,排除A、B项;辛亥革命直接导致清王朝统治的结束,但材料没有反映,排除D项。 17.孙中山在一次演讲中说:“至于政府之组织,有总统制,有内阁制之分。法国则内阁制度,美国则总统制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的是 A. 责任内阁制 B. 君主立宪制 C. 总统共和制 D. 专制君主制 【答案】A 【解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的是责任内阁制,内阁享有较大的行政权,故答案为A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民主共和制,不是君主立宪制,更不是专制君主制,排除B、D项;《临时约法》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废除了先前的总统制,排除C项。 18.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适应了近代以来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相比于中共“一大”的党纲,中共“二大”党纲的最大变化是 A. 暂时放弃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 B. 进一步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具体国情 C. 直接为国共两党合作奠定了基础 D. 明确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答案】B 【解析】中共“二大”规定的最低纲领是反帝反封建,这是根据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作出的,说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故答案为B项;中共“二大”规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没有放弃这一目标,排除A项;孙中山新三民主义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内容,直接为国共两党合作奠定了基础,排除C项;中共一大已明确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排除D项。 19.下列为中国近代某一历史时期,一些阶层占国民党党员的比例统计表(整理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的《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这一历史情形,最有可能出现于 阶层 农民 工人 学生 商人 军、警、法、政、自由职业者等 占国民党党员的比例 40% 23% 25% 10% 极低 A. 辛亥革命时期 B. 五四运动时期 C. 国民革命时期 D. 土地改革时期 【答案】C 【解析】从农民、工人和学生在国民党党员中所占比例较大可以看出,这一历史情形最有可能出现于国民革命时期,因为这一时期的国民党是各革命阶级的联盟,故答案为C项;辛亥革命时期的同盟会还没有改组为国民党,排除A项;五四运动时期的国民党是资产阶级政党,排除B项;土地改革时期的国民党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党,排除D项。 20.某史书记述说,这是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但十二个政治局委员只有六个参加,五个政治局候补委员倒有四个参加。这次会议使毛泽东返回政治局的权力核心。据此判断,这次会议应该是 A. 八七会议 B. 遵义会议 C. 洛川会议 D. 七届二中全会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的“这次会议使毛泽东返回政治局的权力核心”等信息来看,这次会议应该是遵义会议,遵义会议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故答案为B项;八七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排除A项;洛川会议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和各项具体政策,排除C项;七届二中全会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到城市的转移,排除D项。 21.1946年5月,远东军事国际法庭在东京正式开庭。日本河本大作在法庭供认:“于(某)夜,派虎石台(奉天以北八公里)守备中队破坏柳条沟的桥梁”,“结果,只破坏柳条沟的一座小桥,然而它却……使事变发展扩大。”该“供认”中所说的“事变”,意味着 A.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由此开始 B. 日本实现“征服满蒙”的计划 C. 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爆发 D.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的“派虎石台(奉天以北八公里)守备中队破坏柳条沟的桥梁”等信息来看,该“供认”中所说的“事变”是指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由此开始,故答案为A项;九一八事变爆发时日本还没有控制整个东北,“征服满蒙”的计划尚未实现,排除B项;七七事变爆发标志着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排除C项;华北事变的爆发标志着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排除D项。 22.下列诗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中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而奋起抵抗的史实。其中属于赞颂抵抗日本侵略的诗句是 ①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 ②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③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④英帅朱彭筹此役,意扶危局定神州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③赞颂的是中日甲午战争中的邓世昌,④赞颂的是领导百团大战的朱德、彭德怀,③④属于赞颂抵抗日本侵略的诗句,故答案为D项;①为抵抗英军侵略的三元里抗英斗争,②为左宗棠收复新疆之战,均与抵抗日本侵略无关,排除含有①或②的A、B、C项。 23.全国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曾发表宣言说:“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驱,筑城壕堑,有死无退。”材料描述的战役 A. 是抗战全面爆发后取得的首次胜利 B. 扭转了中国抗战初期的不利局面 C. 推动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D. 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的“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等信息可知,材料描述的是淞沪会战,这一会战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故答案为D项;平型关大捷是抗战全面爆发后取得的首次胜利,排除A项;淞沪会战没有扭转中国抗战初期的不利局面,排除B项;日本侵略加剧,民族矛盾上升,推动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排除C项。 24.下列是被称为“二战三巨头”的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对中国抗战的评价话语。如果将这些话语作为史料,可以用来直接说明中国抗战 斯大林 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时避免两线作战。 罗斯福 假如中国被打垮,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它地方作战,他们即可打下澳洲、印度。 丘吉尔 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阵地崩溃。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A. 有效牵制了大量日本兵力 B. 使盟国掌握了战略主动权 C. 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D. 为民主革命胜利奠定基础 【答案】A 【解析】 从材料中的“避免两线作战”“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它地方作战”“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等信息可知,中国抗战有效牵制了大量日本兵力,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战减轻了其他反法西斯国家的压力,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国抗战对盟国掌握战略主动权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国抗战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没有说明中国抗战对民主革命的影响,排除D项。 25.“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下列四个关键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其中四个重要关节点。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红船启航 ②灯塔指引 ③星火燎原 ④进京赶考 A. ①②④③ B. ①③④② C. ②①④③ D. ①③②④ 【答案】D 【解析】 “红船启航”是指中共一大的召开,“灯塔指引”是指中国共产党在延安领导抗战,“星火燎原”是指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进京赶考”是指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因此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①③②④,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排列错误,排除A、B、C项。 2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已经结束。但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仍然需要存在。”作出这一规定的会议是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D.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答案】C 【解析】 1954年9月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而是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因此1954年12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作出题干中的决定,故答案为C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时,暂时代行全国人大职能,排除A项;一届全国人大通过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排除B项;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于1956年,政协早已实现职能转变,排除D项。 27.周恩来曾说:“(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的……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中原。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据此可以看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因素是 A. 民族团结平等的历史传统 B. 各民族反侵略的政治需要 C. 民族共同繁荣的经济任务 D. 民族杂居融合的现实国情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的“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等信息可以看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根据“大杂居小聚居”而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融合的现实国情而确立的,故答案为D项;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原则,但材料没有反映,排除A、C项;B项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没有关系,排除。 28.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0华诞前夕,90多岁高龄的申纪兰被授予“共和国勋章”。申纪兰是共和国史上惟一的一至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上,她参加审议的内容应该是 A. “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B. “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C.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答案】C 【解析】 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故答案为C项;1982年宪法规定“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排除A项;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排除B项;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在21世纪初,排除D项。 29.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先生逝世后,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发去唁电说:“汪辜会谈,两度执手;九二共识,一生然诺”。其中的“一生然诺”指的是 A. 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 B. 明确“和平统一”的方针 C. 提出“一国两制”的主张 D. 提出实现“三通”的目标 【答案】A 【解析】1992年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即“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是汪辜会谈的结果,故答案为A项;1979年全国人大《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排除B项;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主张,排除C项;实现“三通”的目标是1981年由叶剑英委员长提出,排除D项。 30.有诗曰:“国耻深仇,百余载,今朝洗雪。忆往事,全民怒吼,英夷作孽。炮舰侵疆强贩毒,群豪抗敌甘流血。腐清廷,割地又赔银,金瓯缺。龙昂首,英旗撤。存两制,棋超绝。让山河更美,国强民悦。澳岛归来时亦迫,台湾回返疆无裂。待此时,把酒祭轩辕,觞英烈。”从内容上判断,激发诗人创作这首诗的历史事件是 A.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B.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的签署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的“龙昂首,英旗撤。存两制,棋超绝”等信息来看,激发诗人创作这首诗的历史事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一国两制”构想得到成功运用,故答案为C项;《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台湾问题与“英夷作孽”无关,排除A项;从“龙昂首,英旗撤”来看,不是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的签署,而是香港回归,排除B项;从“澳岛归来时亦迫”来看,澳门尚未回归,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31.古代中国相权的更迭,基本上经历了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相权在历代皇权主持下的改革和裁抑过程中逐步萎缩,最终从体制上被废除,仅在形式上以内阁制和军机处的形式保留部分权力,而皇权也在逐步集权的过程中达到登峰造极的境地。 ——摘自任怀国著的《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材料二 无论是明代的内阁,还是清代的军机处,都不是事实上的宰相府。自明太祖废除丞相后,无论是内阁制中的首辅,还是军机处的军机大臣,都仅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班子的首领,他们仅有参议政事的权力,并无相应的决策权。但在具体的施政过程中,阁臣和军机大臣还是具有相权的一些特征。他们兼有相权之职,但无相权之实。 ——摘自任怀国著的《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高一 (1)根据材料一,分别以秦、唐、明为例,写出与“独相”、“群相”、“兼相”对应的制度名称。结合所学,简析“在历代皇权主持下”“改革和裁抑”相权的目的。 (2)仔细阅读材料二,概括明代内阁首辅与清朝军机大臣的共同特点。依据材料一、二,指出相权“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更迭所呈现的变化趋势。 【答案】(1)“独相”:秦朝三公九卿制;“群相”:唐朝三省六部制;“兼相”:明朝内阁制。目的:防范宰相擅权;力求加强统治;提高行政效率;弥补政事繁多而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2)特点:仅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班子的首领;有参议政事权但无相应的决策权;在施政过程具有相权的一些特征;兼有相权之职,但无相权之实。趋势: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丞相。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联系所学可知,“独相”是指秦朝三公九卿制,“群相”是指唐朝三省六部制,“兼相”是指明朝内阁制。联系所学可知,“在历代皇权主持下”“改革和裁抑”相权的目的是加强皇权、提高行政效率,以及弥补政事繁多而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2)明代内阁首辅与清朝军机大臣的共同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都仅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班子的首领,他们仅有参议政事的权力,并无相应的决策权”“他们兼有相权之职,但无相权之实”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相权“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更迭所呈现的变化趋势,可以根据材料中的“相权在历代皇权主持下的改革和裁抑过程中逐步萎缩,最终从体制上被废除”等信息分析得出。 32.1919年、1949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主义情绪在中国蔓延。那些在十几年前把欧美作为中国改革的榜样和理想的青年知识分子,热切地期待着1919年巴黎和会的结果。然而,当和平缔造者们同意日本继续干涉中国时,这些希望被彻底粉碎了。 ——摘自(美)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1750年至今)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大事记——1949年(部分) 1948.09—1949.01 人民解放军连续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949.03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 1949.04 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 1949.09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 ——据金冲及著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上)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青年知识分子期待的“1919年巴黎和会的结果”,简析“这些希望被彻底粉碎”而引发的运动的重要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大事年表所列资料及所学知识,概述1949年发生的这些大事为新中国成立所创造的条件。用一句话写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性质。 【答案】(1)期待:收回德国原在中国山东的权益。意义: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社会广泛流传;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在基础。 (2)条件:三大战役的胜利,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七届二中全会确定了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若写“确定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亦可相应得分);横渡长江,解放南京,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政协会议通过《共同纲领》及国名、国旗、国微、国歌等,直接为新中国成立作了准备。性质: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主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 【解析】 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和基本胜利,主要考查学生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联系所学可知,青年知识分子期待的“1919年巴黎和会的结果”是收回德国原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这些希望被彻底粉碎”而引发的运动的重要历史意义,应当联系所学五四运动的意义,从运动性质、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影响等方面来回答。 (2)1949年发生的这些大事为新中国成立所创造的条件,应当联系所学,从三大战役的胜利、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解放南京和政协会议各自的影响等方面来回答。联系所学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性质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主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 33.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次革命是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侵略和清政府腐朽统治长期郁积的愤怒的大爆发。它的结果,不仅推翻了清朝政府,扫除了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道路上这个巨大障碍,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这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 ——摘自金冲及著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上) 材料二 “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摘自童光政的《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材料三 1978年12月,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在讲到民主和法制的关系时,邓小平说:“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他强调:“必须使民主法制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应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应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改编自全冲及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下) (1)材料一中的“这次革命”指的是哪次革命?依据材料和结合所学,分析“这次革命”的重要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实现“民治”的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列举改革开放后体现“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大事,并从政治的角度,指出改革开放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 【答案】(1)革命:辛亥革命。意义: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为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扫除障碍;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 (2)表现:召开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民族区域自治三大基本政治制度。 (3)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重要讲话;1982年颁行经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1999年将“依法治国”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写出其中3点好可得)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解析】本题考查近现代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从材料中的“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等信息来看,“这次革命”指的是辛亥革命。“这次革命”的重要历史意义,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不仅推翻了清朝政府,扫除了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道路上这个巨大障碍,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等信息,并结合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 (2)新中国成立初期实现“民治”的具体表现,应当联系所学,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大政治制度的确立等方面来回答。 (3)改革开放后体现“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大事,联系所学可以列举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重要讲话、1982年颁行经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99年将“依法治国”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事例。联系所学可知,改革开放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