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卷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50分)‎ ‎1.《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下列主张或言论,符合其“礼”的思想是 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B.遵循“忠恕”之道 C. 为政以德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下图说明孔子的教学理念是 A.有教无类 B.启发式教学 C.温故而知新 D.当仁不让于师 ‎3.《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反映出 A.孔子强调道德的作用 B.老子重视法律 C. 老子哲学中包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D.老子主张顺应自然 ‎ ‎4.蔡元培赞扬孟子时说:“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下列史实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苛政猛于虎”‎ ‎5.在“法”与“德”的关系上,某位思想家主张先德后刑、先教后杀,认为有礼之法才是良法,无礼之法是恶法,“故非礼,是无法也”‎ ‎。材料表明这位思想家属于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6.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在批驳、非难其他派别的同时标新立异,各执一说。如有一家主张“故有道之主,远仁义,去智能,服之以法。是以誉广而名威,民治而国安,知用民之法也”。此文中被批驳的、归属的派别分别是 A.儒家——墨家 B.法家——道家 C.儒家——法家 D.道家——墨家 ‎7.下图为明代《列仙全传》中的一幅插图,并配有诗文“隐居九疑山,开凿九眼泉,练得仙药和酒饮,家人三百尽飞天。”观察此图,你认为这幅图文可以用于研究中国古代的 A.道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儒家思想 D.法家思想 ‎8.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实质上反映了 A.统治阶级的利益 B.不同阶级、阶层的利益 C.知识分子的不同认识 D.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9.歌谣:“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这一典故反映了西汉初年盛行 A.墨家学说     B.法家学说 C.黄老之学 D.大一统思想 ‎10.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儒家学说与权术 ‎11.西汉时期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常下罪己诏。据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33次。这反映了 ‎ A.“三纲五常”学说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C.“大一统”的主张 D. “天人感应”学说 ‎12.冯友兰认为:“(董仲舒的)王者受命于天的学说,既为行使皇权提供根据,又对行使皇权有所限制。”与这一观点不相符的是 A.儒家试图约束皇权 B.天意与人事交相感应 C.皇帝的权力是神给的 D.皇帝有时要依天行事 ‎13.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 A.从矛盾双方对立统一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从万事万物本原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14.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 ‎15.隋唐时期在思想文化上继承了魏晋的特点,又出现了新的趋向。隋唐思想“新的趋向”主要是指 ‎ A.儒、佛、道始终受统治者的推崇B.道教取得了独尊的地位 C.儒学不断吸收佛、道的合理成分 D.佛教的地位超过了儒、道 ‎16.“双凤亭”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汉口城北43公里处的黄陂区鲁台镇鲁台山上,为纪念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颐、程颢兄弟而建。以下观点中属于程颢、程颐的是 ‎ A.“克己复礼”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心即理也”“心外无物”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17.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这里的“良知”是指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 ‎18.冯天瑜《中华文化史》:“明朝统治者曾一度以‘心学’为‘诋毁先儒’‘传习邪说’的‘向导’,而士子们则从王学中感悟到‘震霆启寐、烈耀破迷’的思想启蒙。”其主要原因是王守仁 ‎ A.否定孔孟权威 B.否定“存天理,灭人欲”‎ C.高扬人的主体地位 D.强调“知行合一”‎ ‎19.唐代的武则天时期,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之盛世,为大唐的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可是一些宋代理学家却说什么“女主乱政”。这说明这些理学家存在着 A.性别歧视思想 B.男女平等思想 C.仁政、德治思想 D.人文主义思想 ‎20.历史课上,老师展示了如下两则材料,材料体现了明清时期的新思想。这一新思想是 A.工商皆本 B.格物致知 C.存天理,去人欲 D.批判君主专制 ‎21.韩非主张君主专制,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根据他们各自所处的历史环境,最正确的评价是 A.有利于封建统治 B.阻碍历史进步 C.都是片面的思想 D.都是进步的思想 ‎22.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 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上述观点表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 A.从明亡中反省君主专制 B.认识到改朝换代的必要性 C.主张民主反对君主专制 D.反对排斥夷狄的落后思想 ‎23.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对三种主张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都有利于封建专制统治 B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C.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D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巨变 ‎24.大多数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在对传统价值观进行全面反思和批判的同时,积极倡导一种新的思想,试图为社会提供一种新的价值导向。这种“新的价值导向”最有可能是 ‎ A.民主科学,人文启蒙 B.经世致用,实事求是 C.考据训诂,追求本真 D.精神修养,理想人格 ‎25.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反复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这一思想 A.不利于中医向现代化发展 B.否定了人对自然的作用 C.强调了顺应自然的重要性 D.是汉代儒学发展的产物 二.非选择题(26题18分,27题18分,28题14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的“礼坏乐崩”是“百家争鸣”的前奏。……中国知识阶层刚刚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时候,孔子已努力给它灌注一种理想主义的精神,要求它的每一个分子“士”都能超越他自己个体和群体的利害得失,而发展对整个社会的深厚关怀。‎ 材料二 两千多年前,孔子有一次谈到自己的梦:“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在王室衰落、群雄并起展开综合国力竞赛的时代里,即使智慧渊博如孔子,要在鲁国一国率先建成“礼乐之邦”,也难免偏离历史方位,近于空谈,无助于实干。‎ ‎(1)材料一中,相对于西周的“士”而言,春秋战国时期的“士”有何新发展?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所希望建立的理想社会。‎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孔子的理想“近于空谈,无助于实干”。‎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弄则乱。一则安,异别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李斯上奏,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乐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期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史概论》‎ 材料三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议,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1)三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 ‎(2)根据上述材料,自战国到西汉,统治阶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先后进行了哪些努力?‎ ‎(3)如何评价秦汉时期的这种努力?‎ ‎28.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课题。‎ ‎(1)根据下面的儒学言论,指出相关言论者,并概括其核心思想。[]‎ 序号 言论 言论者 思想核心 ‎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 ‎ ‎ ‎ ‎ ‎②‎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 ‎ ‎ ‎③‎ ‎“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 ‎ ‎ ‎ ‎④‎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学以至圣的修养关键在于“致良知”‎ ‎ ‎ ‎ ‎ ‎⑤‎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 ‎ ‎ ‎ ‎(2)有人说儒家学说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主义思想,这在上述言论中有无体现?试阐述理由。‎ ‎(3)结合上述言论及所学知识,说明宋明理学对先秦儒学发展的思想来源及其作用和地位。‎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9月月考 高二学年历史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 B D C ‎ B ‎ C ‎ A B C C ‎ D D C D ‎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A C A ‎ D D A B B C ‎26 (1)新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士”发展成为一个有理想主义精神、对整个社会有深厚关怀的知识分子阶层。(3分)孔子的理想社会:孔子提出“仁”和“礼”的学说,希望统治者能够“克己复礼”,推行德治,从而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6分)‎ ‎(2)①春秋时期礼乐崩坏,诸侯纷争,社会秩序相当混乱,统治者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或占据有利位置,热衷于强化中央集权和加强对人民的控制。(3分)②儒家思想符合人民的利益,但在当时未能适应形势和统治者的需要。(3分)③统治者对于支持通过兼并战争富国强兵的思想(如法家思想)比较重视,因此儒家思想也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冷落。(3分)‎ ‎27 (1)趋势: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3分)‎ ‎(2)战国时期:诸子努力用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3分)‎ 秦朝:实行焚书坑儒,统一思想。西汉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4分)‎ ‎(3)①秦朝的焚书坑儒与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是想通过思想上的统一,实现政治上的统一。(2分)②二者造成的影响不同。秦朝: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3分)西汉:虽有钳制思想的不良作用,但也扩大了儒学,使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还推动了教育进步和儒学的发展。(3分)‎ ‎28 (1) ①孔子 仁②孟子 民本③朱熹“存天理,灭人欲”。④王守仁;“致良知”。 ⑤黄宗羲 反对君主专制(5分)‎ ‎(2)有体现,如②,该言论强调民众对国家存亡的作用,体现人民的价值;如⑤,则强调社会好与坏的评价标准在于老百姓的忧乐。(3分)‎ ‎(3)来源:吸收佛教、道教的思想。(2分)‎ 作用:强调个人修养,甚至压抑人性。(2分)‎ 地位:适合统治者的需要,成为官方思想。(2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