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时作业 4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1.“牛背当年暖似衣,饥寒永在耳边提。大开黎庶通天路,剥 尽人间狼子皮。”此诗描写了中国古代某朝皇帝的经历。为巩固专制 统治,他采取的措施有( A ) A.废除丞相制度 B.成立议政王大臣会议 C.建立内阁制度 D.设立三司使分宰相财权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材料中所指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他出身贫 寒,当过放牛娃,也当过和尚,他推翻了残暴的元朝统治,建立了明 朝。故 A 项符合题意;B 项是清朝时期,C 项是明成祖时期,D 项 是北宋时期,故 B、C、D 三项均排除。 2.历史学家钱穆认为,如果说中国传统政治是皇帝的独裁专制, 那么只有明、清时期才符合这种说法。其主要依据是( A ) A.废除了宰相制度 B.官员管理规范化 C.内阁掌握决策权 D.根除了割据势力 解析:题干中“中国传统政治是皇帝的独裁专制,那么只有明、 清时期才符合这种说法”并结合所学,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故 A 项正确;题干未提及官员管理规范的问题,故 B 项错误;明朝内阁 是内侍机构,决策权在于皇帝,故 C 项错误;割据势力是中央与地 方的关系,而题干反映的是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故 D 项错误。 3.自秦以后,君权逐步加强,曾有一些大臣说:“昭代本无相 名,吾侪止供票拟。上委之圣裁,下委之六部。”这些大臣应是( C ) A.秦代的三公 B.唐代的三省长官 C.明代的内阁大学士 D.清代的军机大臣 解析:据材料“昭代本无相名”可知此时已经废除了丞相,故这 些大臣只能是明朝或清朝时的。但从材料可以看出这些大臣还有票拟 权,而清朝的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故正确答案 C。 4.历史学家钱穆曾说:“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 ‘王室’之下,真不免为独裁专制之黑暗所笼罩者,其事乃起于明而 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据此,可以得出的合理推断是 ( B ) A.明以前政府权力完全被丞相掌控 B.废除丞相后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 C.明以前实行皇帝与丞相分权制度 D.丞相制度经过六百多年才被废除 解析:根据所学,皇帝制度的一大特点就是皇权至上,故 A 项 错误;根据材料“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 久”可知,废除丞相制度后实现权分六部并由皇帝直接统领,故 B 项正确;根据所学,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即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故 C 项错误;根据所学,材料“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 亦已六百年之久”是指废除丞相制度从明太祖开始,延续 600 年,并 非“废除丞相制度之后的专制王朝共运行 600 年”,故 D 项错误。 5.明成祖时特选拔杨荣、胡广等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务(参与机 密事务决策)……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关于对明内 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内阁的设定为法定的决策机构 B.六部逐步沦为内阁下属机构 C.内阁的票拟意见为最终决策意见 D.内阁的地位有变但职责基本未变 解析:根据材料“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可知 内阁的地位有所变化,但是职权依旧是皇帝的顾问机构,故选 D 项; 内阁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排除 A 项;内阁是皇帝内侍机构,六部直 属皇帝,排除 B 项;内阁的票拟意见,是皇帝朱批的参考意见,排 除 C 项。 6.王其榘认为:“明代的内阁,不过是皇帝御用的一个拟定朝 廷政令文件的文书房……阁臣是皇帝选用的代言侍臣。”材料表明 ( A ) A.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B.内阁是中央一级的决策机构 C.内阁首辅与宰相地位一致 D.内阁拥有草拟政令的权力 解析:“不过是皇帝御用的一个拟定朝廷政令文件的文书房…… 阁臣是皇帝选用的代言侍臣”表明内阁没有实质性的权力,没有决策 权,对皇权起不到制约作用,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故选 A 项; 内阁是皇帝的顾问机构,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决策机构,排除 B 项; 内阁首辅与宰相地位不一致,宰相是法定的,拥有决策权,而内阁首 辅无决策权,升降由皇帝决定,排除 C 项;内阁只是皇帝的内侍机 构,“是皇帝御用的一个拟定朝廷政令文件的文书房……”,所以内 阁没有草拟政令的权力,排除 D 项。 7.钱穆先生指出,明朝历史上,内阁大学士的品级始终没有超 过正五品,因而“其官仍以尚书(正一品)为重”,其署衙必曰:“某 部尚书兼某殿阁大学士”。这是因为( C ) A.朝野普遍认为阁臣头衔无足轻重 B.六部尚书掌握朝廷的实际决策权 C.明内阁不是法定的权力中枢机构 D.明朝六部尚书逐渐沦为内阁属官 解析:由材料“内阁大学士的品级始终没有超过正五品”可知内 阁大学士的品级较低,不是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故选 C 项;材料 强调的是内阁的性质而非阁臣的头衔,排除 A 项;朝廷的决策权掌 控在皇帝手中,排除 B 项;内阁是内侍机构而非法定的中央行政机 构,排除 D 项。 8.明朝朱元璋废丞相后,规定后世不得设丞相。朱棣设立内阁 制度后,人们还是把明代内阁之职比作古之丞相。这主要在于内阁 ( B ) A.统领了六部行政权 B.获得了票拟权 C.限制了君主专权 D.遏制了宦官弄权 解析:内阁不能统领六部,故 A 项错误;内阁阁员堪比宰相源 于内阁获得了票拟权,故 B 项正确;内阁的出现是加强君权的表现, 故 C 项错误;内阁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宦官弄权,故 D 项错误。 9.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C ) A.中央集权加强 B.中央官制简化 C.君主专制强化 D.行政效率提高 解析:图一到图二反映了三省的废除、相权的取消、皇帝直接控 制六部,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强化,故 C 项正确。中央集权是加强中 央对地方的管理,材料中的两个机构都是中央机构,与中央集权加强 无关,故 A 项错误;中央官制的简化和行政效率的提高都是表面的 现象,不是本质,故 B、D 两项错误。 10.据记载,清代皇帝召集军机大臣开会时,太监都要退出,进 门时掀帘的任务就由军机大臣中资历最浅的人负责,因此当时有“挑 帘军机”之称。“挑帘军机”的出现( D ) A.说明了军机大臣位高权重 B.表明了皇帝故意显示威严 C.反映了军机处的等级森严 D.反映了军机处保密性极强 解析:材料“太监都要退出,进门时掀帘的任务就由军机大臣中 资历最浅的人负责”反映了清代皇帝召集军机大臣开会时严禁外人 进入,说明了军机处决策的保密性极强,故选 D 项;材料没有体现 军机大臣地位高低,而且军机大臣也没有决策权,排除 A 项;题干 中没有体现皇帝故意显示威严,排除 B 项;材料中只能体现挑帘人 的资历浅,不能说明军机大臣地位低,等级森严没有体现,排除 C 项。 11.清朝时,军机处起草的诏旨密封后往往不经内阁、部院,直 接由驿马传递地方督抚,地方督抚密折奏事也经军机处直达皇帝。该 表明清代( A ) A.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B.内阁被军机处完全取代 C.皇帝直接管理地方 D.军机处拥有政务决策权 解析:根据材料“军机处起草的诏旨密封后,直接由驿马传递地 方督抚,地方督抚密折奏事也经军机处直达皇帝”并结合所学可知, 地方政令直达皇帝,标志着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故 A 项正确;材料 主要强调的是军机处政令由皇帝一人负责,而不是强调内阁与军机处 的关系,故 B 项错误;依所学,清朝在地方实行三司,并非直接管 理地方,故 C 项错误;依所学,军机大臣主要负责跪受笔录,上传 下达,皇帝掌握决策权,故 D 项错误。 12.军机处的印信收藏在皇宫,用时由军机处的副职章京亲到内 奏事太监处“请印”,用完即刻送回。这最能说明( A ) A.军机处处在皇权严格控制下 B.司礼监的太监把持朝廷大权 C.军机章京对军机大臣形成制约 D.军机处实际上行使宰相的权力 解析:从材料反映的军机处印信使用的严格程序可知,军机处处 在皇权的严格控制下,皇帝通过军机处将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 自己手中,故答案为 A 项。内奏事太监保管印信,不能使用印信, 不能反映其把持朝廷大权,排除 B 项;军机章京“请印”,不能说 明对军机大臣形成制约,排除 C 项;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拟写皇帝 诏书,上传下达,不同于宰相,排除 D 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13 题 26 分,第 14 题 26 分, 共 52 分) 13.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得到空前加强,中央机构有所变化。阅读 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 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 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 (1)据材料一,分析图中所示政府构架演变的时间及原因。(8 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军机处设置的时间及其影响。 (8 分) (3)材料一到材料二的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什么趋势?(10 分) 答案:(1)明太祖时期。为了强化君主专制。 (2)时间:清朝雍正帝时期。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军政大权 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3)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可知是废丞相,时间是明太祖时期,结 合所学分析明太祖废丞相的原因;第(2)问应结合所学指出军机处的 设置时间及其影响;第(3)问同材料一到材料二的变化从根本上反映 了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趋势。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文武将吏,擅自置署,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 非王臣也。 ——《旧唐书》 材料三: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 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分理天 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皇明祖训》 (1)材料一中,从图一到图二反映了中央官制的设置有何重大变 化?这一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 分)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状况?北宋统治者是从哪些方面加 以解决的?(8 分) (3)据材料三分析明太祖是如何认识宰相制度的影响的。为解决 这一问题,他采取什么措施?(6 分) (4)综合上述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制度演变的趋势。(6 分) 答案:(1)变化:由秦朝三公九卿制变为隋唐三省六部制。影响: 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2)状况:唐朝后期藩镇割据(藩镇林立)。解决:收精兵;削实权 等。 (3)认识:丞相是政治动乱的根源。措施:废丞相,亲自掌管六 部。 (4)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削弱;皇权加强,相权削弱,直至 被取消。 解析:第(1)问“变化”通过读图可知,“影响”从加强皇权等 角度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通过“虽称藩臣,实非王臣”可以得出, “解决”可从北宋采取的措施回答。第(3)问根据“多有小人专权乱 政”得出认识,“措施”根据“我朝罢丞相”回答。第(4)问根据中 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的变化关系回答。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