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12月联考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二历史12月联考试题

‎【2019最新】精选高二历史12月联考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 ‎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 A. 礼制观念淡化 B. 儒学独尊地位动摇 C. 崇尚法家思想 D. 儒法两家结合加深 ‎2.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指出:“……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真极大胆之创论也……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梁启超所评价的是 A. 李贽《焚书》《藏书》 B. 顾炎武的《日知录》‎ C. 王夫之的《船山遗书》 D.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3.战国时期“认为崇古是一种罪恶,最好的时代不是过去,而是现在”(柏杨语)的思想流派应是 A. 道家 B. 儒家 C. 法家 D. 墨家 - 23 - / 23‎ ‎4.在量子力学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如果不去测量对象(电子),对象(电子)便没有位置。有科学家便把这一结果比喻为:月亮在无人看它时,它不存在。这种历史认识论,与中国古代某一学者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位学者是 A. 陆九渊 B. 王夫之 C. 朱熹 D. 王守仁 ‎5.《汉书》、《后汉书》及《魏书》等著作都载录了当时国家的全部郡县、户口,以及山川、 关隘、历史、风俗,还有已经内属或尚未内属的周边民族及地区。这些载录突出反映了当时 A. 国家统一,民族融合的特色 B. 大一统历史观的形成与发展 C. 周边民族与内地联系的加强 D. 中国古代历史学的辉煌成就 ‎6.智者运动是古希腊史上颇具影响的一股思潮,马克斯·韦伯认为智者运动是“哲学的突破”。这里的“哲学的突破”表现在 A. 对自然界的探索 B. 对道德观念的重视 C. 对人类自身的探索 D. 对人权应用的创新 ‎7.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本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这里的“大兴土木”是指 A. 摧毁蒙昧和专制主义 B. 建设工业文明国家 C. 弘扬理性和科学思想 D. 创立民主法治社会 ‎8.《东洋近代史》中说:“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对这一观点进行反驳,理由应是 A. 宋代文艺更多在士大夫阶层繁荣,而非在资产阶级中复兴 - 23 - / 23‎ B. 宋代自然经济仍占主体,而当时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C. 两者的内容和所处背景很大不同,不是并行等值的发展 D. 宋代不是中国古代与近代的衔接期,并不标志着重大的思想变革 ‎9.智者学派指出:法律、正义只是人所约定的习俗。为了避免互相伤害,人们相互约定不伤害别人,这是政府创立的基础。正义的本质和起源在于人们实践了先前的约定。该观点被称之为“人类最早的社会契约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人们的约定是制定法律的基础 B. 智者学派重视法律和正义的作用 C. 社会契约论起源于智者学派 D. 遵循人性是法律制定的依据 ‎10.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皇后——奥地利公主玛丽·安东内特酷爱文艺。她把戏剧《费加罗的婚礼》挪到国王眼皮子底下演出。该戏剧描绘的是启蒙哲学最痛恨的那个封建等级观念,实际上是攻击统治阶层。而国王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这反映了 A. 法国启蒙运动自上而下全面展开 B. 统治者一定程度上接受理性哲学 C. 路易十六的开明缓和了阶级矛盾 D. 统治者推动启蒙哲学的广泛传播 ‎1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果丰富。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人民创造出了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诸多文学体裁。以下是关于上述文学体裁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 《诗经》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体现了下层人民的呼声 - 23 - / 23‎ B. 唐诗风格各不相同,可分为山水田园诗、边塞战争诗等 C. 宋词的出现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 D. 明清小说主要以小说这种文学体裁表达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人们的自豪感 ‎12.唐诗及以前的诸文体大多属于精英(贵族)文学,庄重深沉、简洁、精练。宋词及以后的诸文体更倾向于平民文学,寄兴遣情、娓娓道来。出现这种由贵族文学向平民文学变化的历史原因不包括 A. 社会生活去掉了伦理纲常化带来的大众情感愉悦 B. 商品经济趋向繁荣,促使市民阶层的壮大 C. 印刷术等技术创新利于文化发展和彰显平民的审美诉求 D. 古代文明发展和文明交流等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 ‎13.京剧脸谱是根据人物性格、性情而采用某些色彩的,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如红色脸谱表示忠诚耿直、热情吉祥;黑色脸谱表示豪爽粗暴、刚正不阿。由此可知,京剧脸谱艺术 A. 注重描绘人物性格多样性 B. 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 C. 体现了京剧艺术的虚拟性 D. 表明京剧艺术走向成熟 ‎14.唐代的印刷品主要为儒、佛、道德经典。宋代印刷的文献,则无所不包:史地、方术、诗文、戏曲、医学、方剂……造成这一变化的关键因素是。‎ A. 文化氛围的宽松 B. 科考功名的需要 C. 印刷成本的降低 D. 主流思想的演变 ‎15.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 23 - / 23‎ 时间 欧洲 时间 中国 ‎16世纪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明中期 李时珍《本草纲目》‎ ‎17世纪 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何、牛顿力学体系 明后期清 徐光启《农政全书》‎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宋应星《天工开物》‎ 据材料可知当时 A. 中国科技重理论阐释 B. 东西方社会发展趋势不同 C. “东学西渐”历程开启 D. 宗教信仰影响科技的发展 ‎16.近代德国革命家李卜克内西曾评述:“ (1859年)达尔文远离大城市的繁嚣,在他宁静的庄园里准备着一场革命,马克思自己在世界嚣嚷的中心所准备的也正是这种革命,差别只在杠杆是应用于另一点而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肯定达尔文学说改变人类历史发展进程 B. 突出马克思主义创立具有划时代意义 C. 两者准备的革命意在批判社会制度弊端 D. 两者革命共性在于都促进了社会进步 ‎17.1912年,世界第一艘超级豪华游轮——“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沉没。由于该船运用了当时最先进的通讯方式,使一些人得救。当时这种最先进的通讯技术最有可能是 A. 电话通讯技术 B. 有线电报技术 C. 无线电报技术 D. 电子信息技术 - 23 - / 23‎ ‎18.“地圆学说”在西学东渐的进程中传入中国,遭到了保守学者的怀疑。针对“地圆学说”,清朝士大夫杨光先在《不得已》一书中“质问”汤若望:“若四大部州,万国之山河大地,是一个大圆球……球上国土之人之脚心与球下国土之人脚心相对……竟不思在下之国土人之倒悬……有识者以推理之,不觉喷饭满案矣!夫人顶天立地,未闻有横立倒立之人也……世可以见大地之非圆也。”下列科技成果能解决杨光先疑问的是 A. 进化论 B. 经典力学理论 C. 相对论 D. 现代信息技术理论 ‎19.某历史学家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该学者评价历史事物的标准是 A. 科学技术决定论 B. 传统的夷夏之辩的观点 C. 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 D. 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20.黄仁宇说:“过去曾有不少读史者,以光绪帝不能毅然下决心清算慈禧太后为憾。殊不知皇帝之存在,并非因籍之以富国强兵,而是君临天下,作忠臣孝子的表率。要是他放弃了传统的使命,也等于否定了本身所扮演的角色。”制约光绪帝的症结在于( )‎ A. 角色意识 B. 性格缺陷 C. 君主制度 D. 宗法制度 - 23 - / 23‎ ‎21.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沟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存。”下列史事可以佐证钱穆先生这一观点的是 A. 太平天国 B. 洋务运动 C. 新文化运动 D. 戊戌变法 ‎22.马克思主义产生后,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下列有关这些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为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②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使中国革命获得成功 ‎③戈尔巴乔夫提出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否定 ‎④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3.毛泽东说:“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不然就很困难。……敌人不来,我们就在这里练兵,发动群众,敌人来了,我们就靠这个家和敌人作战。我们以家为依托,不断向外发展。”与这段话相关的是(  )‎ A. 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B. 新民主主义理论 C.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D. 统一战线思想 ‎24.下表为新中国初期文、法、商、教育等文科专业在高校招生所占的比例。造成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49年 ‎1953年 ‎1957年 ‎1962年 ‎33.1%‎ ‎14.9%‎ ‎9%‎ ‎6.8%‎ A. 新中国工业化的需要 B. “左”倾错误的泛滥 C. 民主与法治观念滞后 D. 学习西方建设的经验 - 23 - / 23‎ ‎25.“人生是荒诞的,现实是令人恶心的,人们在生活中充满恐惧感、迷惘感和孤独感。所以存在主义特别强调个体自由创造性、主观能动性,把人的意义、人的价值归结为人的自由选择与创造。”下列作品的风格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 A .《自由引导人民》 B.《拾穗者》 C.《日出印象》 D.《格尔尼卡》‎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是欧洲14至16世纪以复兴古希腊、罗马古典文明和人文精神的形式出现的、反封建反神学的一场人文主义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学术史上,曾出现过不同类型的“中国文艺复兴”说,其中,影响较大的当属梁启超的“清代文艺复兴说”和胡适的“五四文艺复兴说”。‎ ‎20世纪初,梁启超率先拿“以复古为解放”的清代学术比附欧洲的文艺复兴,他在《清代学术概论》一书中指出:“‘清代思潮’果何物耶?简单言之:则对于宋明理学之一大反动,而以‘复古’为其职志者也。其动机及其内容,皆与欧洲之‘文艺复兴’绝相类。”‎ ‎——整理自董德福《“中国文艺复兴”的历史考辨》等 材料二与新文化运动不同,欧洲文艺复兴的文化策略是温故以立新,彰往以察来。……‎ - 23 - / 23‎ 总之,文艺复兴是基于欧洲自身的思想资源基础上的再创造。新文化运动借助的不是本土文明的资源,而是外来文明的资源。‎ ‎——《欧洲文艺复兴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比较》‎ 材料三(文艺复兴中)在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的大旗下,人们急于索回被社会剥夺了的“天赋权利”,于是便表现出某种试图割断与群体联系的脐带,……李大钊……强调政治机关是为全体人民的,每个人都是为社会国家做有益工作的人。他就把个人与社会相联系,把个人解放与民族救亡相联系。‎ ‎——李海涛《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比较》‎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欧洲文艺复兴和“清代思潮”的共同之处,并分析“清代思潮”的局限性。 (7分) ‎ ‎(2)根据以上材料,指出文艺复兴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新文化运动不同于文艺复兴的历史原因。 (10分)‎ ‎27.(18分)阅读下列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社会是以“道德为主,法律为辅”的社会治理形式,而地方执法是由地方官员进行的,地方官员往往就是制度的代表。在这种情况下,当地案件能否得到合理的判断就依赖于地方官员的断案能力及道德水平。对百姓更为不利的是,在当时的案件审判技术限制下,为了能够尽快平息民愤和上级压力,许多封建朝代都将酷刑苛吏合法化,甚至都有一整套的刑具严刑逼供 ‎——摘编自陈杰《中国古代冤案略议》‎ 材料二中国法制起源较早。夏代有“禹刑”‎ - 23 - / 23‎ ‎。周穆王命吕侯制作《吕刑》。春秋时期出现了《刑鼎》、《刑书》、《竹刑》。战国时魏文侯命李悝制定《法经》,秦朝时被发展为《秦律》。汉高祖命萧何参照秦律制作了《九章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立法,上承秦汉,下启隋唐,《新律》和《北魏律》为代表。唐代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唐律继承了古代立法传统,将各种法规熔为一炉,采取了刑事立法的形式,全部律条都围绕着“罪”和“刑”分别加以规定、解释。唐律规定了严惩十恶,依次为: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唐律还规定如果赃证已经明确,“理不可疑”,犯人即使不招,也可根据犯罪事实进行判决。《唐律疏议》成为以后历代刑律的蓝本,也是古代法典的楷模和中华法系的代表。……深刻影响着有交往的各地,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摘编自叶孝信《中国法制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中国发生冤案的原因。 ( 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法制建设的主要特点。 ( 6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怎样防止冤案的发生。 (4分)‎ ‎28.(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1‎ ‎(商鞅变法)其中究竟有哪些新东西呢?第一次变法条令,其中只有关于什伍连坐、奖励耕织,以及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 - 23 - / 23‎ 实行严厉处罚的内容,算是独创的。其他如奖励军功、发展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确立等级爵位制的改革,当初齐、楚、燕、赵、魏、韩亦各皆然。商鞅的第二次变法条令,也是各国都已实行过了的。‎ ‎——程念祺《国家力量与中国经济的历史变迁》‎ 材料二 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列宁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的“独创性措施”对秦国的贡献。 (9分)‎ ‎(2)运用材料二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商鞅变法。 (6分)‎ 参考答案 ‎1.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维护礼制属于儒家思想,强调刑法属于法家思想,材料中“礼、刑、相为表里者也”说明该思想主张礼法并用,强调儒法两家思想的结合,故D项正确;材料主张礼法并用,故A项错误;在汉代儒学独尊地位并未动摇,故B项错误;依据“相为表里者也”说明不单独崇尚法家思想,故C项错误。‎ ‎2.D - 23 - / 23‎ ‎【解析】黄宗羲生活在明末清初,其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为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故D正确;从材料所指时间可以推断该理论出现在晚清时期,而李贽在明朝晚期,故A项不合材料时间信息,排除;顾炎武的《日知录》以明道、救世为宗旨,王夫之的《船山遗书》,都没有猛烈抨击君主专制的内容,对“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影响不大,排除B、C。‎ ‎3.C ‎【解析】“认为崇古是一种罪恶,最好的时代不是过去,而是现在”体现法家今胜于古、反对厚古薄今,结合所学,韩非主张社会历史进化论,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人们应该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改革,不必遵循古代的传统,C正确。‎ 点睛:根据“最好的时代不是过去,而是现在”联系韩非子的思想主张分析解答。‎ ‎4.D ‎【解析】材料中的“如果不去测量对象(电子),对象(电子)便没有位置”,可以比喻为世界事物在不去看它、不去想它时,它便不存在。结合所学知识,这与王守仁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相似。故答案为D项。陆九渊主张“心”就是“理”,排除A项;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排除B项;朱熹主张天理就是三纲五常,要“存天理,灭人欲”,排除C项。‎ ‎5.B ‎【解析】根据“《汉书》、《后汉书》及《魏书》等著作都载录了当时国家的全部郡县、户口”“还有已经内属或尚未内属的周边民族及地区”‎ - 23 - / 23‎ ‎,表明具有国家统一的历史观念,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民族融合,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汉书》、《后汉书》及《魏书》等著作都载录的内容,没有反映出“周边民族与内地联系的加强”,排除C;材料主要反映《汉书》、《后汉书》及《魏书》等著作都载录的内容,并非说明历史学的辉煌成就,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6.C ‎【解析】智者运动以前,哲学家主要研究对象是神和自然,智者学派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主题,强调人的价值,是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C正确,A错误;苏格拉底重视道德,智者运动忽视道德作用,排除B;启蒙运动强调人权,D错误。‎ ‎7.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欧洲启蒙运动知识点,旨在考查知识迁移.准确判断的的能力。文艺复兴运动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束缚,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促进欧洲人民的思想解放;启蒙运动强调“理性”,要求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为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综上可知,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错误,不仅仅是“摧毁专制主义”的问题,排除;B项提及的是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以后,与题干信息明显不符,排除;C项与“大兴土木”寓意,即确立资产阶民主政治不符,排除。故选D。‎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启蒙思想 ‎8.C ‎【解析】材料认为宋代是“东方的文艺复兴”‎ - 23 - / 23‎ ‎,认为宋代的经济、知识都十分繁荣。对此观点进行反驳我们要抓住两者所处的社会政治背景的差异,根据这一点来反驳,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说法不准确,宋代的文艺是在全民复兴,士大夫阶层只是比较突出;B选项说法错误,当时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并没有所谓的快速发展,而只是起步;D选项错误,中国古代与近代的界限是人们判定的,不能用此理由来反驳。‎ ‎9.D ‎【解析】材料中强调正义和法律是以人的意志为基础的,即强调法律要在肯定人性的前提下制定,A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智者学派反对束缚人性的法律、法规,B选项错误;C选项材料无法体现。‎ 点睛:由“法律、正义只是人所约定的习俗”、“正义的本质和起源在于人们实践了先前的约定”可知,材料强调正义和法律是以人的意志为基础的,也即强调法律要在肯定人性的前提下制定。实际在体现智者学派的思想:人是根据自身的利益,藉强权或经由相互约定来建立社会秩序与正义观念,自主的个体作为创设社会秩序的主体都是平等的。发现和肯定了自主的个人的重要性,进而肯定个人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利,所以D项正确。‎ ‎10.B ‎【解析】根据“该戏剧描绘的是启蒙哲学最痛恨的那个封建等级观念,实际上是攻击统治阶层。而国王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表明国王对反封建等级制度、攻击统治阶级反应不强烈,说明一定程度上接受启蒙运动的理性哲学,不能说明推动启蒙哲学的广泛传播,B正确,D错误;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启蒙运动时期,法国的阶级矛盾很尖锐,C错误。‎ - 23 - / 23‎ ‎11.D ‎【解析】《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唐诗风格各不相同,可分为山水田园诗、边塞战争诗、送别诗、思乡诗、咏物诗等。宋代商业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宋词兴盛的基础。明清时期是我国的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社会黑暗,君主专制统治加强,明清小说则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的衰落和讽刺了社会的黑暗,并非主要是表达的社会的繁荣和人民的自豪感。故ABC均符合历史事实,D项错误,故选D。‎ ‎12.A ‎【解析】商品经济大繁荣、市民阶层的出现在文化层面,使得文学出现平民化的倾向,故B正确;印刷时的创新实现了印刷品数量的增加,有利于反映平民诉求的作品的出版,故C正确;文明的发展交流等多种因素促进贵族文学向平民文学变化,故D正确;B、C、D不符合题意,排除;明时期理学盛行,没有去掉纲常礼教的束缚,故A错误,符合题意,故选A。‎ ‎13.B ‎【解析】京剧脸谱用色彩“寓褒贬、别善恶”,从而不同脸谱也就标志着后世人们对历史人物的不同评价,因此可以起到社会教化的作用。故答案为B项。脸谱色彩主要是根据道德品格而不是根据人物性格,排除A项;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说法片面,京剧走向成熟不会只是根据脸谱的出现,排除。‎ - 23 - / 23‎ ‎14.C ‎【解析】唐代的印刷术是雕版印刷术,其印刷成本较高,主要是国家为维护统治以印刷儒、佛、道德经典为主,,不利于书籍的普及。宋朝因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降低了印刷成本,推动印刷书籍普及,因此题干材料出现的关键原因是印刷成本的降低,故选C;ABC三项均不是关键因素,应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四大发明及其影响,需要掌握雕版印刷术的局限性和宋朝活字印刷术发展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结合雕版印刷术的局限性和活字印刷术的影响即可得出答案.‎ ‎15.B ‎【解析】中国古代科技忽视理论阐释,故A项错误;据材料可得中国的科技成就都是古典科技的技术经验的总结,而西方趋向近代科学,造成这种差异主要是因为东西方发展趋势不同决定,中国处于封建制度衰落时期,西方跨入近代,发展资本主义,故B项正确;C项在材料无体现,“东学西渐”历程开启于新航路开辟,故C项错误;D项在材料无体现,故D项错误。‎ ‎16.D - 23 - / 23‎ ‎【解析】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地位的看法,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马克思主义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推动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因此两者的革命共性在于都促进了社会进步。故答案为D项。马克思主义改变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排除A项;材料没有突出马克思主义的划时代意义,排除B项;生物进化论不存在批判社会制度弊端,排除C项。‎ ‎17.C ‎【解析】无线电报技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1912年,此技术已经发明出并投入实际运用,在大西洋只能用无线电报联络,符合事实,故C正确;电话通讯技术虽然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通讯技术,但大西洋洋面无法使用有线电话,不符事实,故A错误;有线电报技术虽然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通讯技术,但大西洋洋面无法使用有线电报,不符事实,故B错误;电子信息技术发明于第三次科技革命,1912年不可能出现此技术成果,故D错误。‎ ‎18.B ‎【解析】材料中杨光先的言论反映了他不知道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包括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故B项正确,D项错误;相对论揭示的是时间、空间的可变性本质,故C项排除;生物进化论揭示的是自然界的生物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进化的,故A项排除。‎ ‎19.C ‎【解析】从材料“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看出,历史学家从当时中国的实际社会环境出发肯定了“中体西用”思想的合理性,所以C正确;材料与科学技术决定论无关,排除A;B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无关,排除D。‎ ‎20.C - 23 - / 23‎ ‎【解析】材料“殊不知皇帝之存在,并非因籍之以富国强兵,而是君临天下,作忠臣孝子的表率。要是他放弃了传统的使命,也等于否定了本身所扮演的角色”材料说明光绪皇帝是忠臣孝子的表率,因此没能“清算”慈禧太后,故C项正确;AB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21.D ‎【解析】钱穆认为政治制度必须与本国的传统相适应,否则将失去生命力。A选项没有涉及到吸收外国先进理论,其中的《资政新篇》也没有实行;B选项涉及的不是制度问题,故排除;C选项是思想文化领域,故排除;D选项符合题意。‎ ‎22.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马克思主义是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产物,而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表现,为俄国无产阶级奠定了思想基础,①正确;毛泽东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他指导了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②正确;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中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方向,最终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对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否定,③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但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的行动,④错误;故选A。‎ 点睛: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毛泽东思想是社会主义革命的行动指南。‎ ‎23.C - 23 - / 23‎ ‎【解析】从材料的叙述上看,毛泽东认为打仗需要有一个“家”,也就是根据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根据地有关的理论市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与此无关;B选项主要论述的是革命方向和阶级问题;D选项材料与此无关。‎ ‎24.A ‎【解析】从材料给出的数据来看,随着时间的推进文、法、商、教育等文科专业在高校招生所占比例逐年降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受到了中国工业化的影响,需要大量的理工科人才,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误,时间不对,材料给出的时间是1962年以前;C选项没有明白材料的真实含义;D选项错在材料无法得出这样的结论。‎ ‎25.D ‎【解析】根据“人生是荒诞的,现实是令人恶心的,人们在生活中充满恐惧感、迷惘感和孤独感”,结合所学,现代主义产生的背景是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造成巨大精神创伤,人们在生活中充满恐惧感、迷惘感和孤独感,材料描述的是现代主义作品风格,《格尔尼卡》是毕加索的现代主义作品,故D正确;《自由引导人民》是浪漫主义,《拾穗者》是现实主义,《日出·印象》是印象派作品,排除A、B、C。‎ - 23 - / 23‎ ‎26.(1)相同点:二者都以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反对旧思想(如: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以先秦儒学的“民本”“经世致用”“唯物”等思想,反对宋明理学);二者都对旧制度进行了批判;二者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在文学和艺术领域都出现了一些具有反封建、强调个人思想解放的作品(如通俗小说、戏曲、绘画等)4分 局限性:①从内容看:早期的民主思想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本质上还未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思想),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 ‎②从地位看:在当时没有形成主流,无法撼动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 ‎③从影响看:未能使中国社会实现社会的转型,影响有限 3分 ‎(2)不同点:文艺复兴借助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形式;新文化运动批判以儒学为代表的旧文化。文艺复兴强调个人主义;新文化运动强调集体主义、爱国主义。 4分 历史原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亡激发救国救民的忧患意识;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牢笼;激进民主主义者对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失败的反思;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西方民主思想的进一步传播;中国传统思想影响较大。 6分 ‎【解析】本题考查欧洲文艺复兴和“清代思潮”的共同之处和“清代思潮”的局限性、文艺复兴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不同之处及历史原因,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归纳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欧洲文艺复兴和“清代思潮”的共同之处,根据材料中的“简单言之:则对于宋明理学之一大反动,而以‘复古’为其职志者也。其动机及其内容,皆与欧洲之‘文艺复兴’绝相类”‎ - 23 - / 23‎ ‎,再联系所学有关内容,从反对旧思想旧制度、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以及在文学艺术领域的表现来回答。“清代思潮”的局限性,应当联系所学,从内容、地位和影响等方面来进行分析说明。‎ ‎(2)文艺复兴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不同之处,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文艺复兴是基于欧洲自身的思想资源基础上的再创造。新文化运动借助的不是本土文明的资源,而是外来文明的资源”和“(文艺复兴中)在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的大旗下,人们急于索回被社会剥夺了的‘天赋权利’,于是便表现出某种试图割断与群体联系的脐带”“强调政治机关是为全体人民的,每个人都是为社会国家做有益工作的人”等信息分析归纳得出。新文化运动不同于文艺复兴的历史原因,应当联系所学,从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如社会性质、民族危机、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等方面来回答。‎ ‎27.(1)原因:古代中国“道德为主,法律为辅”治国理念的影响;判案取决于地方官员的断案能力及道德水平的高低;案件审判技术水平的限制;采用严酷手段逼供以获取证据。 8分 ‎(2)中国:重视成文法典的制定;强调刑罚特点;自上而下强力推行;司法审判程序严格,注重证据事实;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 6分 ‎(3)防止:建立健全的司法监督体系;严禁刑讯逼供;对执法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其执法水平和道徳素养;加强执法过程中的透明度,实行社会监督。(其它言之有理的,酌情给分) 4分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发生冤案的原因和古代法制建设的主要特点,以及根据材料信息谈谈防止出现冤假错案的措施。‎ ‎(1)古代中国发生冤案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 - 23 - / 23‎ 中国古代社会是以‘道德为主,法律为辅’的社会治理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当地案件能否得到合理的判断就依赖于地方官员的断案能力及道德水平”“对百姓更为不利的是,在当时的案件审判技术限制下,为了能够尽快平息民愤和上级压力,许多封建朝代都将酷刑苛吏合法化,甚至都有一整套的刑具严刑逼供”等信息概括归纳得出。‎ ‎(2)中国古代法制建设的主要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夏代有‘禹刑’。周穆王命吕侯制作《吕刑》。春秋时期出现了《刑鼎》、《刑书》、《竹刑》”“全部律条都围绕着‘罪’和‘刑’分别加以规定、解释”“唐律还规定如果赃证已经明确,‘理不可疑’,犯人即使不招,也可根据犯罪事实进行判决”等信息概括归纳,并联系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 ‎(3)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要防止冤案发生,必须建立健全司法监督体系、严禁刑讯逼供、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和道徳素养、加强执法过程中的透明度等。‎ ‎28.(1)实行连坐法,加强了对民众的控制,维护了国家的稳定;奖励耕织,调动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从而增加了国家的经济实力;抑制商业,有利于农业发展和社会稳定。 9分 ‎(2)评价: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壮大了国力,为后来统一奠定基础;变革了生产关系,加快了封建化的进程。 6分 ‎【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一“...其中只有关于什伍连坐、奖励耕织,以及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 - 23 - / 23‎ 实行严厉处罚的内容,算是独创的...商鞅的第二次变法条令,也是各国都已实行过了的。”并结合所学商鞅变法的影响,即可说明商鞅的“独创性措施”对秦国的贡献。‎ ‎(2)首先应该根据材料二“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概括出其观点的内容,然后借此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角度评价商鞅变法。‎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商鞅变法•商鞅变法的评价 - 23 - / 23‎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