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第7讲民国后期的中国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第7讲民国后期的中国作业

通史作业 一、选择题 ‎1.(2019·山西太原五中模拟)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部分代表认为毛泽东的路线是错误的,号召开展正规战争以替代游击战争。但是,毛泽东在大会上获得完全胜利,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这说明(  )‎ A.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B.“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得到认可 C.党内的错误被完全纠正 D.五次反围剿军事策略完全正确 答案 B 解析 中国共产党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排除A项;材料中“部分代表认为毛泽东的路线是错误的,……但毛泽东在大会上获得完全胜利”说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得到认可,B项正确;1934年“左倾”思想导致反围剿失败,说明此时党内的错误没有被完全纠正,C、D两项错误。‎ ‎2.(2019·河北石家庄一模)1935年5月,胡适在一篇纪念五四运动的文章中凄然感叹,“这年头是‘五四运动’最不时髦的年头”,因为“‘五四运动’的意义是思想解放,思想解放使得个人解放,个人解放产出的政治哲学是所谓个人主义的政治哲学”。这反映出(  )‎ A.国民党文化专制引发知识界不满 B.胡适主张五四精神要与时俱进 C.团结抗日已成为当时民众的共识 D.个人主义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同 答案 A 解析 根据“这年头是‘五四运动’最不时髦的年头”“‘五四运动’的意义是思想解放”可知,五四运动强调思想解放,而当时“五四运动”最不时髦,说明当时国民党实行文化专制,思想不自由,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国民党实行文化专制,并非强调五四精神要与时俱进,排除B项;材料信息与抗日无关,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国民党实行文化专制,无法体现个人主义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同,排除D项。‎ ‎3.(2019·黑龙江哈三中三模)1935年6月,国民政府公布修正《海关出口税则》,规定果类、火柴、棉织物等88种产品免税,蛋类、油类等50种减税,共减税300万元左右,上述措施(  )‎ A.客观上有利于民族经济发展 B.目的在于保证海关税的征收 C.成功抵制了洋货的低价倾销 D.推动了国民政府的税收改革 答案 A 解析 材料描述了南京“国民政府”减免部分商品如“果类、火柴、棉织物等”“蛋类、油类等”的出口税,有利于提高国内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同时也减轻了国内企业的经济负担,这对民族经济发展是有利的,故选A项。材料未涉及海关税收问题,排除B项;政府对部分商品减免出口税一定程度上可以刺激国内民族经济的发展,但“成功抵制了”的说法,夸大了其作用,事实上,中国的民族经济在与外国资本经济竞争时并不占优势,排除C项;材料内容主要针对减免部分商品的出口税,未涉及国民政府其他税收情况,不能得出推动了国民政府税收改革的结论,排除D项。‎ ‎4.(2019·湖南雅礼中学模拟)1937年国民政府对民营工商业的贷款为14.71亿元,1939年增至25.78亿元。政府还从国外购得五金、化学、电气等器材,以低价供给民营厂矿。国民政府扶持民营工矿业的主要目的是(  )‎ A.抑制民族资本急剧膨胀 B.服务战时形势的需要 C.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1937年到1939年政府对民营工商业的贷款增加至25.78亿元,并且着重强调扶持工矿业,结合所学可知,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增加对民营工矿业的支持力度是为了满足战争对工业的需要,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对民族工商业的贷款从14.71亿元增长至25.78亿元,促进了民族资本的增加,A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开始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材料体现的是1937年以后的贷款扶持,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对轻工业的扶持,完整的工业体系无从谈起,D项错误。‎ ‎5.(2019·湖南百万大联考)1938年1月11日在汉口创刊发行的中国共产党机关报《新华日报》在发刊词中宣称“本报愿将自己变成一切愿意抗日的党派、团体、个人的喉舌”“力求成为全国民众的共同的呼声”。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要成为全国抗战的领导者 B.呼吁建立民族统一战线 C.重视政治工作的舆论宣传 D.已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 答案 C 解析 ‎ 材料中的发刊词称《新华日报》愿成为宣传抗日的喉舌,表达全国民众的呼声,这表明中国共产党重视政治舆论宣传工作,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要成为全国抗日的喉舌,并不是要成为全国抗战的领导者,排除A项;1937年国民党公布中国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排除B项;中共工作重心转移是在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D项错误。‎ ‎6.(2019·百校冲刺)1938年10月,毛泽东在《论新阶段》的报告中论及“实行抗战教育政策”时提出,“在一切为着战争的原则下,一切文化教育事业均应使之适合战争的需要”。据此可知,毛泽东主张的教育政策在当时有利于(  )‎ A.提高国人的民族觉悟 B.促进社会教育广泛发展 C.形成实事求是教学方法 D.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中的“1938年”“一切为着战争……使之适合战争”可知,“实行抗战教育政策”是为了抗日。由此可知,这一政策对提高我国民众的民族觉悟是有利的,故选A项。B项中的“社会教育”与材料中的“抗战教育政策”不符,排除;材料体现不出教学方法,C项排除;“实行抗战教育政策”是为了抗日,而非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D项错误。‎ ‎7.(2019·天津和平区一调)20世纪初,学术界、教育界论及“三大发明”或“四大发明”的只是少数学者。而到了20世纪30年代,“三大发明”频繁出现并逐渐成为教科书撰写中必须选择的项目,“四大发明”的说法也已经产生。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科学事业取得重大成就 B.政府加强思想控制的要求 C.对传统科技认识的逐渐加深 D.振兴提升民族信心的需要 答案 D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30年代,随着日本侵略中国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学术界“四大发明”说法的出现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提高民族凝聚力以适应时代需要,故选D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发明,并不代表当时中国自然科学事业取得重大成就,排除A项;“四大发明”的提法无法说明政府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排除B项;“四大发明”的提法旨在提高民族自信,C项表述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8.(2019·广东佛山二模)陕甘宁边区政府在税收上实行轻赋税和公平负担,首先以百分之九十的精力帮助农民发展生产,然后以百分之十的精力从农民那里取得税收,即使在困难时期,仍然注意赋税的限度。这表明(  )‎ A.中国政府国家治理能力增强 B.当时中国农村社会主要矛盾缓和 C.中国共产党践行新三民主义 D.根据地生产建设取得了显著效果 答案 C 解析 材料“首先以百分之九十的精力帮助农民发展生产,然后以百分之十的精力从农民那里取得税收”体现了“扶助农工”的政策,故选C项。“陕甘宁边区政府”和当时中国政府不是同一个政治团体,排除A项;“陕甘宁边区”仅局限在根据地,广大中国农村矛盾依然很尖锐,排除B项;“陕甘宁边区政府在税收上实行轻赋税和公平负担”只是政策的体现,建设的成果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项。‎ ‎9.(2019·河北衡水中学四调)据刘伯承《晋察冀边区的群众工作》中1945年1日的统计,晋察冀根据地约有1600万人,其中约300万人参加到中共领导下的群众团体,如农会、工会、妇救会、青救会、童子军、抗敌后援会等组织中,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有余。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确保根据地的社会稳定 B.壮大了党员队伍 C.提高了根据地生产的积极性 D.注重根据地基层组织建设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建立了农会、工会、妇救会、青救会、童子军和抗敌后援会等群众组织,涵盖了根据地人口的五分之一有余,这说明中国共产党注重根据地的基层组织建设,故选D项。这些群众团体主要是为抗日斗争服务的,不是维护社会稳定,A项错误;这些群众团体并非都是共产党员,B项错误;材料中涉及的都是抗日团体,与提高生产积极性无关,排除C项。‎ ‎10.(2019·内蒙古包头二模)抗战时期,数以千计的学生、知识分子和艺术家离开城市前往延安,把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抗战等对广大民众显得陌生而遥远的概念,以通俗的形式广泛宣扬。这种宣传动员(  )‎ A.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B.加快了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 C.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 D.利于改善中国抗战的国际环境 答案 C 解析 由材料可知,知识分子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宣传马克思主义,这种做法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故选C项。材料强调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宣传而非抗战的信心,排除A项;民族意识的高涨推动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抗战时期的国内环境而非国际环境,排除D项。‎ ‎11.(2019·云南昆明诊断)1937年“满洲电影股份公司”成立(简称“满映”)。到1945年“满映”共拍摄故事片108部,教育片、宣传片和纪录片189部,宣扬“人类的伟大之爱”“王道乐土”“五族协和”等思想。这说明当时(  )‎ A.电影引导人性向善 B.儒家思想影响深远 C.大众娱乐丰富多彩 D.殖民思想不断渗透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1937年”“1945年”“人类的伟大之爱”“王道乐土”“五族协和”并结合所学可知,抗日战争时期东北地区作为殖民地,日本为了加强控制借助电影等传媒手段渗透殖民思想,故选D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时期在东北地区播放的电影是为了加强控制,而不是引导人向善,排除A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加强殖民思想渗透,而未涉及到儒家思想影响,排除B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加强殖民思想渗透,而不是强调大众娱乐生活,排除C项。‎ ‎12.(2019·四川教考联盟三诊)1948年夏,沂蒙解放区发生旱灾,部分农民举行传统的祈雨仪式,并暴力殴打了前来阻止的基层干部。地方政府并未盲目地对群众进行惩罚,而是将革命理念与传统习俗结合起来,采用温和的方式处理了这一事件,并重新将生产救灾导入正常轨道。这一做法(  )‎ A.丰富了应对社会危机的历史经验 B.消除了革命理念和传统习俗的矛盾 C.保证了前线军事行动的顺利推进 D.全面纠正了基层工作中的激进倾向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面对沂蒙解放区因祈雨而发生的暴力事件,地方政府并未盲目地对群众进行惩罚,而是采取温和的方式,将革命理念与传统习俗结合起来,并重新将生产救灾导入正常轨道,这说明地方政府在矛盾激化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丰富了应对社会危机的经验,故选A项。材料反映地方政府将革命理念与传统习俗结合,从而重新将生产救灾导入正常轨道,并未消除两者之间的矛盾,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地方政府在处理地方事务时的方法措施,与前线军事“顺利推进”并无太大关联,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地方政府在处理社会矛盾激化时的有效措施,并非全面纠正基层工作中的激进倾向,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3.(2019·四川绵阳三诊)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30年代,世界形势波诡云谲。……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炮火引爆了中国全民族抗战。而希特勒与日本此时已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苏联反法西斯的形势也愈加严峻。1937年8月21日,国民政府和苏联在南京正式签署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两国关系进一步密切。这样,以经济交易作掩护,苏联秘密地展开了对华军事援助。‎ 苏联援华装备原计划走海运路线,但由于日本对中国海岸的封锁,海运一次后被迫放弃。陆路成为不二选择,由此“西北孔道”再担历史大任。‎ 现在,“西北孔道”已经成为“一带一路”上的交通大动脉,道路宽阔而平整。但在1937年9月前,新疆段除了乌鲁木齐到哈密、到伊犁有公路外,其他路段是仅供骡马通行的驿道,卡车根本无法通行。为了打通新疆段1500多公里的道路,新疆参与修路的50余万各族民众,还有留驻新疆的东北义勇军将士,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全线的基本整修和贯通。‎ ‎“西北孔道”从中苏边境霍尔果斯口岸为起点,横贯新疆,经河西走廊,直达甘肃兰州。1937年9月-1941年6月,苏联大量的军火物资通过“西北孔道”的地面和空中路线运送到中国,同时还有一百多名军事顾问、上千名技术专家通过“西北孔道”来到中国。“西北孔道”在近四年的时间里,成为中国抗战接受国际援助的最主要的“生命线”和“输血线”,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同时,正因为中国顶住日本,苏联在卫国战争爆发后,也才得以放心地把东线的军队调往了苏德战场。中国通过“西北孔道”偿还给苏联的物资,也为苏联反法西斯战争起到了重大作用。‎ ‎——央视纪录片《西北孔道》摘要 ‎(1)根据材料,概括“西北孔道”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北孔道”开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西北孔道”的历史意义。‎ 答案 (1)特点:是中苏之间的战时援助通道;具有双向性;包括地面和空中路线。(任答两点)‎ 背景:20世纪30年代,德日等法西斯势力迅速崛起;苏联受到德日双重威胁,有可能面临两线作战的危险;面对法西斯的威胁,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气焰;日本步步扩大侵华,激发了中国全民族抗战;国际上只有苏联给予中国道义和军事物资上的支持;中苏海运路线因日本的海上封锁而受阻;古老的“丝绸之路”的历史影响;等等。(从国际形势、中、苏及历史等方面分析,至少涉及三个角度)‎ ‎(2)意义:通过“西北孔道”,中国获得了宝贵的抗战支援,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同时也把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解除了苏联两线作战的危险;中国物资也支持了苏联的卫国战争,共同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西北孔道”也为今天“一带一路”建设奠定了基础。(从中国抗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现实等方面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西北孔道”是中苏之间的战时援助通道;具有双向性;包括地面和空中路线。第二小问,主要从20世纪30年代,德日等法西斯势力迅速崛起;苏联可能面临两线作战的危险;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日本扩大侵华激发了中国全民族抗战;国际上只有苏联给予中国道义和军事物资上的支持;中苏海运路线因日本的海上封锁而受阻;古老的“丝绸之路”的历史影响等方面进行作答。第(2)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西北孔道”的开辟,使得中国获得了宝贵的抗战支援,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同时也把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解除了苏联两线作战的危险;中国物资也支持了苏联的卫国战争,共同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西北孔道”也为今天“一带一路”建设奠定了基础。‎ ‎14.(2019·山东聊城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28年来到中国,九一八事变后曾访问东北、上海,并发表报告通讯集《远东战线》。在上海,他见到了宋庆龄和鲁迅,这引发了他对记录中国人民苦难与向往的中国新文艺的兴趣。1936年,来到陕北的中国共产党委托宋庆龄推荐一名外国医生和一名外国记者到根据地来,以便将红色政权与红色根据地最真实的故事讲给外界。双方的“一拍即合”使得斯诺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6月,斯诺来到延安(当时中共中央所在地)后,受到了中共高层的热情接待,随后,斯诺开展了将近四个月的采访活动。10月,斯诺返回北平,并开始为外媒和国内的外文报纸撰写有关他在红色根据地所见所闻的报道。卢沟桥事变前夕,斯诺完成了所有的报道写作。随后,他的《红星照耀中国》英文版于1937年10月由伦敦戈兰茨公司出版,在中外进步读者中引起极大轰动。1938年1月1日,《红星照耀中国》在美国出版,同年2月,中译本又在上海出版,让更多的人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正形象。由此,拉开了美国众多新闻记者赴身“红区”的序幕。‎ ‎——摘编自曹培鑫《书写“红色圣地”:‎ 世界新闻史上的“中国时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选取一个史实,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 答案 (示例一)史实:中国共产党高层领导在延安热情接待斯诺。‎ 历史现象:这一史实反映出中国共产党积极展示抗战形象,凝聚抗战力量。‎ 概述和评价:九一八事变和华北事变后,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利益出发,一直积极领导开展抗日救亡运动。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红军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在蒋介石的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新闻隔离和形象丑化之下,共产党意识到必须将正确的真实面貌展现给外界。‎ ‎(示例二)史实:《红星照耀中国》的出版,在中外进步读者中引起极大轰动。‎ 历史现象:这一史实反映出国内外和平进步力量对中国共产党抗日寄予厚望。‎ 概述和评价:卢沟桥事变后,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国共两党共赴国难,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形成。《红星照耀中国》的出版,有利于消除国内外有关中国共产党和根据地军民的各种误解和谣言,有利于团结更广泛的力量共同抗日。《红星照耀中国》的流行,把红色中国的独特面貌展现给世界,开启了西方世界认识中国的“新纪元”,有利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解析 根据材料“斯诺来到延安(当时中共中央所在地)后,受到了中共高层的热情接待,随后,斯诺开展了将近四个月的采访活动”可得出的史实是中国共产党高层领导在延安热情接待斯诺,这一史实反映出中国共产党积极展示抗战形象,凝聚抗战力量,论证这一史实需要从民族危机加深、中共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出的努力和展示中共革命的需要等方面进行分析。根据材料“随后,他的《红星照耀中国》英文版于1937年10月由伦敦戈兰茨公司出版,在中外进步读者中引起极大轰动”可得出的史实是《红星照耀中国》的出版,在中外进步读者中引起极大轰动,这一史实反映出国内外和平进步力量对中国共产党抗日寄予厚望,需要从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抗日力量、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等方面进行分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