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 ‎1.下表是西汉时期州刺史权力核心内容的嬗变过程。‎ 皇帝 州刺史权力核心内容 汉武帝 ‎“限制地方大族兼并土地;督察郡国,巡视吏治。”‎ 汉昭帝、宣帝 增加“镇压诸侯的谋反、民众反抗”‎ 汉平帝 增加“安置流民、处理少数民族事务、参与某些中央决策”‎ 据此可知 A. 汉代社会问题不断暴露 B. 诸侯王国问题彻底解决 C. 地方行政权力大大加强 D. 刺史丧失地方监察职能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刺史权力由督察郡国到“镇压诸侯的谋反、民众反抗” “安置流民、处理少数民族事务、参与某些中央决策”,表明汉代社会问题不断暴露,刺史的权力不断扩大,A正确;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刺史权力的不断扩大,无法体现地方行政权力大大加强,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刺史的权力在监察郡国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权力,D错误。‎ ‎2.有清一代,皇权专制体现在政治统治的各方面,皇帝可随意处分臣下,也会任意免除对官员的处分,雍正朝体现得尤为明显,有关政策反复摇摆于实施与不实施之间。这一现象反映出清代 A. 雍正弱化法律的作用 B. 吏治逐渐走向了腐败 C. 朝廷公信力遭到破坏 D. 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中的“皇帝可随意处分臣下,也会任意免除对官员的处分”和“有关政策反复摇摆于实施与不实施之间”来看,朝廷的政策随意性太大导致政策落实不力,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因此这一现象反映出清代朝廷的公信力遭到破坏,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B项“逐渐”说法错误,排除;雍正帝时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但材料信息没有反映,排除D项。‎ ‎3.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这是一场悲壮的斗争。其悲剧意义不仅在于他们失败的结局,更在于他们借助宗教猛烈冲击传统却不能借助宗教而挣脱传统的六道轮回。反封建的人没有办法洗净自己身上的封建东西。”这里的“斗争”是指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辛亥革命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借助宗教,以及最终失败的结局,可以看出是指太平天国运动,A正确;洋务运动没有借助宗教,B错误;义和团运动主要是冲击西方宗教,而不是借助宗教来发动的,C错误;辛亥革命没有体现出借助宗教的特点,D错误。‎ ‎4.鸦片战争后,英国政府“不但不去压迫中国政府使其放松所制订的规章”,而且“将要对中国政府在抵抗对它的政权和行政的不法侵犯方面给予道义上的支持”。这反映了 A. 清政府主动出卖国家主权 B. 英国对中国的殖民侵略具有双重性 C. 中英友好合作局面正式形成 D. 英国扶持清政府以维护在华利益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不但不去压迫中国政府使其放松所制订的规章”"将要对中国政府在抵抗对它的政权和行政的不法侵犯方面给予道义上的支持”可知英国政府维护清政府在国內统治方面的规章,还对清政府镇压侵犯其统治的行为给予支持,说明英国扶持清政府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在华利益,故D正确。材料主要体现了英国政府对清政府国内统治方面的态度,A、B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太平天国运动期间,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太平天国运动,意味着中英友好局面的出现,但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故排除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侧重于考查的是鸦片战争的过程。本题考查对鸦片战争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決问题的能力 ‎5.鸦片战争以来,不平等条约多以割地、赔款、开埠通商为基本内容,而《辛丑条约》却不再有割地、开埠等,虽有赔款,也并非列强的主要目的所在。这一变化 A. 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 说明中国已被列强瓜分完毕 C. 说明帝国主义侵华策略的转变 D.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辛丑条约》却不再有割地、开埠等并不是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了,而是列强这时把清政府当做了侵略的工具,,即改变了侵略政策,正确答案为C,同时排除A。“说明中国已被列强瓜分完毕”与史实不符,B错误。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与题意不符,故排除D。‎ ‎【点睛】这一题体现的是《辛丑条约》与其他条约的比较,在比较过程中,需要明确认识到上述变 化并不意味着列强在减少侵略,而是侵略政策策略的一种转变,这种转变使其侵华行动更加隐蔽而且更加方便,所以是侵略更加严重了,故《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6.历史学家蒋廷黻认为: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因此,它的“惨败是极自然的。”这表明义和团运动 A. 具有空想性 B. 革命任务不明确 C. 目标不清晰 D. 指导思想不科学 ‎【答案】D ‎【解析】‎ ‎【详解】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因此,它的“惨败是极自然的”,这表明了义和团运动的口号不科学,即指导思想不科学,故D项正确;反对西洋化体现不出空想性,故A项错误;“扶清灭洋”的口号说明革命任务很明确,故B项错误;这一口号体现出目标很清晰,故C项错误。‎ ‎7.“它开创了中国‘宪政之治的新传统’,终结了传统中国‘朝代国家’的形态……增强了国家和社会的力量,呈现了政治发展的新模式。”据此判断,“它”‎ A. 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 B. 结束了中国的专制统治 C. 使中国由贫弱走向富强 D. 奠定了政治民主化基础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题干材料“开创了中国‘宪政之治的新传统’”“终结了传统中国‘朝代国家’的形态”可知,“它”指的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并奠定了近代政治民主化的基础,故选D项。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A项错误;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但当时并没有结束专制统治,B项错误;辛亥革命并未使中国走向富强,C不符合史实。‎ ‎8.有人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一个致命缺陷就是,为了限制一个袁世凯的权力而影响了对整个宪法结构的理性思考:出于对袁世凯个人品质的不信任,仓促地用责任内阁制代替总统制,最终走向了非理性的道路。这实质上反映了 A. 民主宪政与专制统治的矛盾 B. 革命派与立宪派的矛盾 C. 人治观念与法治理性的矛盾 D. 袁世凯与孙中山的矛盾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为了限制一个袁世凯的权力而影响了对整个宪法结构的理性思考”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因人设法,人治和法治的理性存在矛盾,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专制统治信息,故A项排除;《临时约法》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颁布的法律,体现了革命派的思想,没有涉及到革命派与立宪派的矛盾,故B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袁世凯与孙中山二人的矛盾,故D项排除。‎ ‎【点睛】“为了限制一个袁世凯的权力而影响了对整个宪法结构的理性思考”是解题的关键。‎ ‎9.1919年5月,《每周评论》曾发文指出:“我们且看巴黎会议所议决的事.哪一件不是拿着弱小民族的自由、权利,作几大强盗国家的牺牲!”该文所评论的有关中国的事件具体是指 A.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 B. 五四运动把矛头指向卖国贼 C. 把德国在山东特权转交给日本 D. 中国成为帝国主义瓜分的对象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故C项正确。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表现在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德国在山东的特权等方面,故A项错误。题干没有体现五四运动,故B项排除。题干没有体现帝国主义公分中国,故D项错误。所以选C。‎ ‎10.如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这一军事行动产生的影响是 A. 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 B. 陈独秀右倾错误得以彻底清除 C. 中共开始创建人民军队 D. 为抗战和中国革命保存了力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图中行军路线经过的区域“瑞金”“遵义”“陕北”等信息可知这是红军长征的行军路线,其意义为抗战和中国革命保存了力量,故D项正确;A、B、C项与图中的行军路线没有关系,故A、B、C项错误。‎ ‎【点睛】本题以红军长征的军事路线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读图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判断红军长征的意义。红军长征的意义:1、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革命转危为安;2、宣传了党的政治主张,撒播了革命的种子;3、铸就了长征精神;4、为抗战和革命保存了力量。‎ ‎11.1939年,蒋介石下令将成吉思汗陵西迁,指示西迁沿途军政长官迎送致祭,并妥善保护。同年6月,当灵柩抵达延安时,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迎灵办事处,并发起盛大祭奠活动。这一过程反映了 A. 国民政府强化个人崇拜意识 B. 陕甘宁成为全国抗战中心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卓有成效 D. 时代呼唤民族团结之精神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39年,蒋介石下令将成吉思汗陵西迁”可知蒋介石做法的目的是为抗战服务,希望利用成吉思汗陵西迁的做法来唤醒中国人民族团结的意识,D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与强化个人崇拜做法无关,A选项排除。1939年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战场,陕甘宁成为全国抗战中心的说法不符合史实,B选项排除。仅从国共两党的做法无法得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卓有成效的结论,C选项排除。‎ ‎12.‎ 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这三次历史事件推动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结合下图阴影部分内容,推断正确的是 A. 都具备反帝反封建的特征 B. 都表现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C. 都有统一的民主革命政权 D. 都体现无产阶级的先进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这三次历史事件推动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三者均属于近代民主革命的范畴,而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即为,反帝反封建,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选项A;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它并未建立有统一战线,选项BD错误;拥有统一的民主革命政权的是解放战争,选项C亦错误。‎ ‎13.1948年夏,沂蒙解放区发生旱灾,部分农民举行传统的祈雨仪式,并暴力殴打了前来阻止的基层干部。地方政府并未盲目地对群众进行惩罚,而是将革命理念与传统习俗结合起来,采用温和的方式处理了这一事件,并重新将生产救灾导入正常轨道。这一做法 A. 丰富了应对社会危机的历史经验 B. 消除了革命理念和传统习俗的矛盾 C. 保证了前线军事行动的顺利推进 D. 全面纠正了基层工作中的激进倾向 ‎【答案】A ‎【解析】‎ ‎【详解】‎ 材料描述了1948年沂蒙解放区地方政府以温和方式顺利解决群众祈雨危机的事件,这一处理方法丰富了中共应对社会危机的历史经验,故选A项。材料虽然提及解放区地方政府理智地将革命理念和传统习俗结合起来,但二者矛盾消除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事实,故排除B项。化解社会危机有利于支持前线的军事行动,但决定军事行动顺利与否的主要原因应是军事策略和双方力量对比,故排除C项。从材料看,“全面纠正了”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D项。‎ ‎14.下表为1953—1954年北京市西单区人大代表选举名额分配表(总人数170人),这表明 类别 政府 民主党派 团体 驻区机关 工人 文教卫生 私营工商业 少数民族 宗教 街道居民 人数 ‎9‎ ‎6‎ ‎4‎ ‎8‎ ‎53‎ ‎24‎ ‎13‎ ‎13‎ ‎4‎ ‎42‎ 比例 ‎5.11%‎ ‎3.41%‎ ‎2.27%‎ ‎4.55%‎ ‎11%‎ ‎64%‎ ‎739%‎ ‎7.39%‎ ‎2.27%‎ ‎86%‎ A. 民主和法治原则得以确立 B. 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正式形成 C. 人大代表来源具有广泛性 D. 少数民族地区代表实行普选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西单地区的人大代表中可以看出,人大代表来自工人、各民主党派少数民族、私营工商业等,这说明人大代表来源具有广泛性,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民主和法治原则的确立,故A项排除;B项是1949年形成的,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故D项排除。‎ ‎15.农业劳动模范山东省代表吕鸿宾回忆了悲痛的历史和解放后当了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的情况,说:“(这次)庄里选到乡里,乡里选到县里,县里选到省里,省里选到中央”,真是不知道该怎样高兴。这体现了 A. 直接民主原则 B. 人民民主原则 C. 民主集中原则 D. 民主监督原则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庄里选到乡里,乡里选到县里,县里选到省里,省里选到中央”表明选举人民代表,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故B选项;直接民主制是指全体公民遵循多数统治的原则直接参与政权工作或直接行使政治决策权的民主制度,材料没有体现,故A选项错误;民主集中制原则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材料没有体现该原则,故C选项错误;民主监督原则主要是通过提出建议和批评协助党和国家机关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材料没有体现该原则,故D选项错误。‎ ‎16.美国远东事务助理国务卿饶伯森说:“这一会议为周恩来提供了讲坛,使他可以在反殖民主义的掩护下向一些幼稚的听众传播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中共还可能提出一些没有一个亚洲国家领导人敢于反对的反殖民主义的决议。”这一会议 A. 促使了中国成为世界五大国之一 B. 认同了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 提出了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新主张 D. 推动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此次会议应当是1955年的万隆会议。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故答案为B项。1954年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排除A项;C项不是万隆会议的内容,D项不是万隆会议的影响,均排除。‎ 点睛: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是二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这次会议的召开,反映了亚非人民反对殖民主义、反对侵略战争、维护民族独立和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友好合作的共同愿望和要求。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鲜明地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认为亚非各国的命运,应由亚非各国人民自己来掌握,呼吁亚非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周恩来总理“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对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 ‎17.有学者认为,新中国的这一制度,主要体现一种精英参政,区别于自下而上选举基础之上的广泛的公民参政,它是对中国政体的一种补充体制。这一制度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 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 B. 一届人大的的召开 C. 《共同纲领》的颁布 D. 1954年宪法的颁布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新中国的这一制度,主要体现一种精英参政”反映了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这一制度初步形成的标志是1949年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故A正确;一届人大的的召开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关,不符合题意,故B排除;《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作用,与材料无关,故C排除;1954年宪法体现人民民主原则,不符合题意,故D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主要体现一种精英参政,区别于自下而上选举基础之上的广泛的公民参政”,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18.自1950年1月始,新中国的中央人民政府果断地采取了如下措施:先后收回了美、法、荷、英等在中国的兵营;宣布由中国政府管制对外贸易,实行进出口许可证;规定外轮一般不准驶入中国内河,经中国政府特批而驶入的外轮须是挂中国国旗并在指定的码头停泊……。”这一措施体现了新中国初期的哪一外交方针 A. 另起炉灶 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 一边倒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外国的一切船只进来都得重新批准,反对列强践踏我国领海主权体现了我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维护国家主权的要求,属于外交政策的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内容,不属于倒向社会主义阵营的“一边倒”的外交策略,故B项正确,C项排除;“另起炉灶”是指否认国民政府时期的外交关系,故A项排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与邻近国家发展友好关系过程中提出的,故D项排除。‎ ‎19.‎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其相关协定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方即尽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条约于1980年废止)。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从“互视为友好国家”发展到“建设性伙伴关系”,再到1996年确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由此可知 A. 中苏关系的发展得益于长期的结盟 B. 中苏关系的走向始终受国家利益影响 C. 中苏结盟与意识形态对抗毫无关系 D. 大国关系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国家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中苏结盟是因为受意识形态影响,中国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同苏联结盟;苏联解体后,随着中俄共同利益的增多,中俄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可知中苏关系的走向始终受国家利益影响,故B正确;中苏关系的发展是国家利益决定的,结盟只是一种表现,故A错误;中苏50年代的结盟就是受意识形态的影响,故C错误;国家关系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不是取决于国家制度,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中苏(俄)关系的发展。国家利益是影响国家关系的主要因素。‎ ‎20.在我国五十年代初期和中期,高中以俄语取代英语。1964年,国务院批准《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确定英语为第一外语。1978年英语被列入高考考试科目。这变化主要基于 A. 外语教师资源的变化 B. 中国教育体制的变革 C. 中国外交环境的变化 D. 世界格局变化的影响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五十年代初期和中期,高中以俄语取代英语”的原因是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倒向社会主义阵营;“1964年……确定英语为第一外语”是因为中苏关系的恶化,“1978年英语被列入高考考试科目”是中英关系的正常化和改革开放的结果,所以英语地位的变化反映的是中国外交环境的变化,故C正确;材料未体现外语教师资源的变化,故A错误;材料与教育体制变革无关,故B错误;材料变化的原因受到世界格局变化的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故D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外交政策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走一边倒的外交道路,全面学习苏联;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和中美关系的缓和,中国同西方国家的关系在改善,外语语言和翻译外国书籍的变化都是外交政策变化的反映。‎ ‎21.从1973年起,中国陆续加入或重返一些国际体育组织,如国际举重联合会、国际赛艇联合会等,中国体育重新在世界体坛崭露头角。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表明 A. 邓小平全面整顿成效显著 B. 国民素质大幅度提升 C. 意识形态领域的对抗结束 D. 外交领域实现新突破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从1973年起,中国陆续加入或重返一些国际体育组织,如国际举重联合会、国际赛艇联合会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20世纪70年代中国重返联合国和中美关系改善,中国在外交领域实现新突破,D选项符合题意。邓小平全面整顿是针对文革对经济破坏现象而进行的整顿,A选项排除。国民素质大幅度提升与20世纪70年代中国陆续加入或重返一些国际体育组织无必然的关系,B选项排除。材料不能得出意识形态领域的对抗结束的结论,C选项排除。‎ ‎22.外交大事记 ‎1981年底 中国明确表示肯定和原则支持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维和行动,并开始缴纳有关摊款 ‎1986年 中国政府应邀派人前往中东实地考察了“停战监督组织”。‎ ‎1988年 中国成为联合国维和特委会成员。‎ ‎1990年 中国首次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遣观察员,积极参加在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根据表中的史实,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中国为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B. 中国全面参与联合国各项事务 C. 联合国维和事务必须有中国参与 D. 中国在努力构建新型区域关系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中国热爱和平、积极履行国际法义务的负责任大国形象,为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体现不出全面参与联合国各项事务,主要是参加维和行动,排除;C项,联合国维和事务是需要多国的参与,“必须有中国参与”的表述太过绝对,排除;D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主要表现,据此不能得出构建新型区域关系的结论,排除。‎ ‎【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23.据统计,1992年到1994年三年间,台商对大陆投资项目计2.3万家,协议金额200多亿美元,实际投资额75.8亿美元,前两者均占到此前台商历年累计投资项目与协议金额总数的50%,后者也占31.5%。其中1992年台商对大陆投资协议金额仅次于香港,跃居大陆吸引境外投资的第2位。这些现象出现主要原因是 A. 两岸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停火 B.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共识的达成 C. 两岸长期隔绝状态开始被打破 D. 两岸实现了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材料中时间特征“从1992年到1997年”,联系教材内容可以知道1992年两岸达成“九二共识”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对促进两岸经济文化的交流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故B项正确. A项出现在1979年,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 C项开始于台湾赴大陆探亲运动,与题意不符,应排除. D项2008年两岸实现“三通”,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 ‎24.‎ ‎1967年,中国政府与坦桑尼亚、赞比亚签订协定,向两国提供无息的、不附带任何条件的贷款援建坦赞铁路:2003年,中国进出口银行与安哥拉签署协议,以该国未来开采的石油为偿付,提供贷款帮助安哥拉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这反映新时期中国援非的特点是 A. 政府主导注重实效 B. 侧重于基础设施建设 C. 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D. 援助与投资有机结合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新时期中国向安哥拉提供低息贷款用于建设铁路、公路、农业灌溉、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安哥拉以石油资源还贷,这体现了新时期中国援助非洲与投资有机结合,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政府主导注重实效是中国援非的总体特征,不是新时期中国援非的特点;B选项错误,1967年坦赞铁路的援建也属于基础设施建设,不是新时期中国援非的特点;C选项错误,中国与非洲并非处于同一区域,中国援非不属于新型区域合作。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5.梭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抽签选举绝大多数国家官职,就是先由各大行政单位(当时称部落)投票预选出各官职的候选人,然后再进行二级选举,在候选人之间差额抽签产生各级公职人员。以执政官为例,当选人数与候选人数比例为1:3。这一选举法 (  )‎ A. 维护了贵族统治地位 B. 完善了权力运行机制 C. 未采用财产资格限制 D. 有利于民主政治发展 ‎【答案】D ‎【解析】‎ 材料着重论述的并不是雅典实行抽签选举,而是在抽签选举之前实行差额选举,这一举措明显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故D项正确。材料中所述选举措施,体现不出对贵族统治地位的维护,排除A项;权力的运行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不是着重讲选举中的财产资格限制,C与题意不符。‎ ‎【考点定位】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梭伦改革 点睛:本单元复习要旨:(1)形成一个观点: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古罗马的法律制度,给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但也有其不足,都具有阶级性和时代性,是一定历史条件和具体国情的产物。‎ ‎(2)理清两条线索:一是古希腊、古罗马的政治体制演变;二是罗马法的制定与演变。‎ ‎(3)抓住三个重点:一是希腊城邦制度,二是雅典的民主制度,三是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26.古希腊喜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的狂欢歌舞和民间滑稽戏,公元前5世纪进入雅典的酒神节庆中。此时雅典产生了三大喜剧诗人,他们的作品大半是政治讽刺剧和社会讽刺剧,尤其擅长讽刺当权人物。这表明了当时的雅典 A. 城邦制度备受诟病 B. 民主政治有利于思想的繁荣 C. 人文主义思想盛行 D. 商品经济激发公民自我意识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公元前5世纪”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政治繁荣,从而促进了较能自由表达思想的喜剧得到发展,故B项正确;批判政府以促进其改善是公民的权利之一,故A项错误;喜剧内容缺少与宗教观念的对比,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到商品经济的发展,故D项排除。‎ ‎【点睛】“公元前5世纪”是关键时间信息。‎ ‎27.希腊城邦普遍禁止不婚,斯巴达还进一步惩罚晚婚。结婚不是公民私人事务,而是公民为城邦生育下一代公民的责任。甚至公民企图自杀都应受到惩处,因为它使城邦丧失一个公民。这反映出在古代希腊 A. 城邦对公民具有绝对的权威 B. 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颇受尊崇 C. 优生优育政策得到普遍推行 D. 生命价值和生命教育颇受重视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公民为城邦生育下一代公民的责任。甚至公民企图自杀都应受到惩处,因为它使城邦丧失一个公民”可知城邦对公民具有绝对权威,A选项符合题意;自然法是罗马法的内容,而材料体现的是古希腊城邦,B选项排除;优生优育政策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生命教育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城邦,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古希腊城邦的准确把握。‎ ‎28.‎ ‎《十二铜表法》第九表规定了立法者不得为个人利益立法,贪官污吏应受到惩罚,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被处死刑;第八表限制了利率,每月利息不得超过1%;第三表规定了还债的30天“恩惠期”等等。这些规定 A. 保护了平民的部分利益 B. 维护了自由人的公民权益 C. 凸现了法律的公共意志 D. 有效调解了平民间的纠纷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第八表限制了利率,每月利息不得超过1%;第三表规定了还债的30天“恩惠期”等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属于公民法,借债和还债一般都是出现在下层公民的身上,对债务问题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部分利益,A选项符合题意。《十二铜表法》是平民和贵族斗争的产物,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解释司法的特权。维护了自由人的公民权益的说法过于绝对,B选项排除。凸现了法律的公共意志的说法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债务问题不一定只在平民之间发生,还有可能涉及贵族之间、贵族与平民之间,D选项排除。‎ ‎29.古罗马实行嫁妆婚姻制。帝国建立以前,法律规定:“除了约还嫁妆以外,婚姻存续期间妻子对嫁妆没有任何权利。”《民法大全》规定:“嫁妆无论有无约定,也不管是谁认定,婚姻关系解除时,除因妻子的过失外,都应归还给妻子。”由此可知 A. 关注妇女是罗马公民法的立法原则 B. 罗马法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C. 女性获得了与男子平等的社会地位 D. 罗马法仍掺杂着原始的习惯法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除了约还嫁妆以外,婚姻存续期间妻子对嫁妆没有任何权利”“嫁妆无论有无约定,也不管是谁认定,婚姻关系解除时,除因妻子的过失外,都应归还给妻子”可知,罗马帝国前后实行嫁妆婚姻制的不同,说明了罗马法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故答案为B项。A项,在古代罗马妇女没有公民权,排除;C项,在古代罗马妇女没有公民权,女性不可能获得了与男子平等的社会地位,排除;D项,罗马法中掺杂着原始的习惯法的表述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30.罗马法规定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关系人包括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等,在民事诉讼中应承担陈述真实情况的义务,对故意违背真实义务的人处以“虚言罚”。这表明罗马法 A. 遵循私法至上 B. 重视诉讼程序 C. 注重诉讼诚信 D. 崇尚科学理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罗马法。材料中“陈述真实情况的义务”“对故意违背真实义务的人处以“虚言罚””说明罗马法比较注重诚信的诉讼作用,故C项正确。材料说明的是罗马法注重诚信的理念,不是遵循私法至上,故A项错误;诉讼程序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科学理性不符合材料中诚信的理念,故D项错误。‎ ‎31.1701年英国通过的《王位继承法》规定,天主教徒或与天主教徒结婚者丧失继承王位的资格;法国1875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些规定 A. 结束了君主制政体 B. 违背了自由、平等的原则 C. 巩固了民主政治 D. 维护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1701年英国《王位继承法》规定,天主教徒或与天主教徒结婚者丧失继承王位的资格;法国1875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共和国总统”说明英国和法国的制度设计均是结合了本国国情,积极采取措施,以防治封建专制主义的出现威胁了民主制度,故C正确;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建立,君主专制政体结束,A错误;这些规定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民主,保障全体国民的自由、民主,B错误;D材料没有体现,故排除。‎ ‎32.‎ 美国学者罗威尔指出:英国17世纪40年代的政变使一个国王掉了脑袋,1688年政变使另一个国王失去了王位。下列关于后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使英国出现一国二主的现象 B. 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正式确立 C. 国王真正意义上“统而不治”‎ D. 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政治权利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光荣革命,推翻国王詹姆士二世的专制统治,另立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荷兰执政威廉为新国王,故使英国出现一国二主的现象,A项正确。B项指的是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排除;C项与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有关,时间为18世纪,排除;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政治权利是在1832年议会改革之后,排除D项。‎ ‎【点睛】英国的几个重要时间点需要准确掌握其特征,分别是1688年光荣革命、1689年《权利法案》、18世纪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 ‎33.有学者指出,从1689年光荣革命到19世纪前期,以上院贵族为核心的土地贵族始终控制着英国国家政权。从中央到地方,从枢密院、内阁、议会两院到军队,把持权力的主要是各级贵族和他们的子弟。这反映了,英国当时 A. 封建色彩异常浓厚 B. 现代民主制度尚未建立 C. 民主改革需要深化 D. 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从1689年光荣革命到19世纪前期,以上院贵族为核心的土地贵族始终控制着英国国家政权”可知英国的政权被土地贵族把持,说明英国的民主改革需要深化,C选项符合题意。光荣革命后英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A选项排除。《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了现代民主制度,B选项排除。材料与社会贫富差距扩大无关,D选项排除。‎ ‎34.‎ ‎19世纪中期起,英国议会下院中各大政党都设立党监,其职责是督促本党议员在议会服从党的纪律,与本党的立场保持一致,并对违反者予以党内惩罚。这一举措意在 A. 维护议会内部的团结 B. 提高议会决策的效率 C. 增强政党政治竞争力 D. 贯彻内阁集体负责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设立党监有利于保证本党议员在议会活动中立场一致,这是政党竞争的斗争需要,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政党制度,无法体现出议会内部状况和决策效率,故AB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内阁制度,故D项排除。‎ ‎35.美国建国初期,汉密尔顿曾指出:现在几乎达到国家蒙受耻辱的最后阶段了。我们所经历的祸患……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为此,美国 A. 建立三权分立体制 B. 实行州际平等原则 C. 确立了联邦制体制 D. 确立人民主权原则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指的是美国建国初期松散的邦联制已经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发展,所以美国确立了联邦制,故选C;材料并未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A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不是各州之间的平等,B错误;材料中并未体现人民主权原则,排除D。‎ ‎36.1819年职员马卡洛代表联邦银行拒绝向马里兰州纳税而被地方法院罚款,他向联邦最高法院提起上诉。法官马歇尔从宪法起源和本质出发指出联邦银行是国会立法批准的国家机构,州对其没有管辖权,判决马里兰州不能向联邦银行征税。上述司法案例表明 A. 国会立法受到最高法院制约 B. 联邦政府与各州权力相互制衡 C. 美国州政府不再拥有征税权 D. 最高法院拥有解释宪法的权威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法官马歇尔从宪法起源和本质出发指出联邦银行是国会立法批准的国家机构,州对其没有管辖权,判决马里兰州不能向联邦银行征税”体现了最高法院拥有解释宪法的权威,故D正确;A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材料并未提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只是提到了最高法院对于法律的解释,故错误;B选项与材料不符合,材料中只提到了地方法院向最高法院上诉,但是并未提到地方对于中央的制衡;C选项不符合史实,地方在不违背中央宪法的情况下是有一定的自治权的。‎ ‎【点睛】本题考查美国三权分立的代议制,美国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肯定了以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为原则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 美国国家权力分为三部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这三部分权力相互之间保持独立。在理论上,三权是完全平等,并且互相制衡。每种权力都有限制另外两种权力滥用的职能。这就是现代民主社会着名的三权分立原则。一般认为其思想根源来自法国着名思想家孟德斯鸠的着作《论法的精神》。‎ ‎37.美国自19世纪50年代确立两党制后,一直由民主党和共和党通过竞选总统而轮流执政,但是在现代美国还有第三党,包括绿党、公民党等。这说明美国政治的特点之一是 A. 组织完善,纪律严明 B. 两党竞争,权力制衡 C. 驴象之争,渔翁得利 D. 两党执政,多党并存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题干“一直由民主党和共和党通过竞选总统而轮流执政,但是在现代美国还有第三党”可知,美国是两党执政,多党并存的局面,故D项正确。题目没有体现组织完善,政党纪律严明,故A项错误。题目没有体现权力制衡,故B项错误。民主和共和两党轮流执政,第三党并未获得执政权,故C项错误。所以选D。‎ ‎38.法国历史学家雅克·鲁热里说,巴黎公社成为法国19世纪的最后一次革命,是19世纪法国革命史诗的顶点和终点,因为正是在巴黎公社后,法国社会精英分子在对“社会动乱”的进一步恐惧中确立了新制度。材料表明 A. 巴黎公社的暴力革命带来社会恐怖 B. 公社革命后共和派的势力大增 C. 公社革命客观上推动了共和制进程 D. 公社成就彰显马克思主义价值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正是在巴黎公社后,法国社会精英分子在对‘社会动乱’的进一步恐惧中确立了新制度”反映了在巴黎公社的影响下,法国确立了新的共和政体,故C正确;材料主旨并不是反映巴黎公社的暴力革命带来社会恐怖,而是强调公社革命推动共和制进程,故A排除;材料没有反映公社革命后共和派的势力大增,故B排除;材料无法体现马克思主义价值,故D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在巴黎公社后,法国社会精英分子在对‘社会动乱’的进一步恐惧中确立了新制度”,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巴黎公社与新的共和政体的关系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39.1793年法国遭到外国入侵时,法国女性在医院里卷绷带,为士兵们制作衬衫,长裤,帽子,袜子,手套。一些人甚至自愿参加了革命军队的战斗。共和政府为此表示感谢,通过了一系列法律:使离婚合法化,使婚姻成为公民的契约,承认妻子拥有一部分家庭财产等等。这表明当时法国女性 A. 取得了和男性对等的政治权力 B. 是共和政府的坚定支持力量 C. 社会贡献促成了政治地位提高 D. 是反抗外国军队入侵的主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通过题目材料可知,面对外国入侵时,法国女性为士兵制制作衬衫,长裤,帽子,袜子,手套,一些人甚至自愿参加了革命军队的战斗,从而获得政府使离婚合法化,使婚姻成为公民的契约,承认妻子拥有一部分家庭财产等法律保障,故C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和男性对等的政治权力,故A项错误。是抵抗外国入侵时的贡献,并不一定支持共和政府,故B 项错误。从材料可知只是提供部分辅助,并不是反抗外国军队入侵的主力, 故D项错误。所以选C。‎ ‎40.1888年即位的新皇帝威廉二世与首相不和,迫使俾斯麦于1890年辞职。他曾说:“我认识到我身负严峻的任务,来拯救王位摆脱首相的巨大阴影……我把他打翻在地。”威廉二世这样做的宪法依据是 A. 皇帝有创立法律之权 B. 宰相由议会选出并对议会负责 C. 皇帝拥有主宰议会的大权 D. 宰相由皇帝任命并对皇帝负责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威廉二世迫使俾斯麦辞职,这符合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规定,其法律依据是德意志宪法规定宰相由皇帝任命,任期由皇帝决定,只对皇帝负责,故D项正确;德国是议会负责立法权,故A项错误;宰相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故B项错误;材料说明的是德国皇帝与宰相的关系,不是皇帝与议会的关系,故C项错误。‎ 第Ⅱ卷(共3题,40分)‎ 二、材料分析题 ‎41.“熊猫外交”在中国有上千年历史,新中国成立以后达到顶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武则天、唐玄宗时期,熊猫就作为礼物随着日本的使者跨越重洋。……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熊猫外交”是在1957年,接受这份大礼的是苏联。1957年,平平成为第一只作为国家礼物送出的大熊猫来到苏联,象征着当时中国与苏联老大哥之间的深厚感情。两年后,安安又作为配偶被送到苏联。‎ ‎——引自新华网 材料二 1956年至1957年,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稀有鸟类饲养场和美国芝加哥动物园分别先后两次致信给北京动物园,希望“以货币或动物交换中国的一对大熊猫”。……对外文化联络局最终的答复是,必须双方互派人员到对方动物园访问和领取交换的动物。如因美国政府阻挠而交换不成,那就算了。这件事最终没有办成。……1972年堪称“熊猫外交年”。熊猫玲玲和兴兴赠送美国,这是1949年以后,熊猫第一次被送到西方国家。‎ ‎——《熊猫外交简史》‎ 材料三 现在在日本、美国、墨西哥、澳大利亚、泰国、德国、奥地利有熊猫。‎‎2017年6月24日 ‎,载着大熊猫“梦梦”“娇庆”的专机在万众瞩目下抵达柏林。外界似乎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熊猫大使的足迹足以说明两国关系之冷热。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拥有熊猫,都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变化。‎ ‎——《熊猫外交简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新中国首次“熊猫外交”对象是苏联。‎ ‎(2)从材料二“熊猫外交”的历程可见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从中国方面分析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案】(1)新中国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孤立、包围、封锁;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方针,而苏联当时对中国人民的态度友好;加强中苏关系的需要。‎ ‎(2)变化:中美关系从敌对到开始走向正常化。‎ 原因:美国方面:孤立中国政策失败;美苏争霸处于守势。‎ 中国方面: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改善中国国际地位;对付来自苏联威胁;解决台湾问题需要。‎ ‎(3)国家利益和世界局势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与苏联的外交。新中国面临着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敌视与恶意封锁。此时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方针,而且苏联是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与中国关系友好,并同属社会主义阵营。‎ ‎(2)本题考查中美关系的正常化。20世纪70年代初,在国际格局方面,美国处于守势,美国长期孤立中国破产。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中苏关系恶化,台湾问题急需解决,所以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的共同要求,中美关系开始缓和。‎ ‎(3)结合所学,国与国的亲疏由国家利益决定。由中美关系正常化来看,世界局势的变化也会影响到外交决策。‎ ‎4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贫民本身以及他们的妻子儿女事实上都成为富人的奴隶,他们被称为保护民和六一汉,如果他们交不起地租,那么他们自身和他们的子女便要被捕,所有借款都用债务人的人身为担保,这样的习惯一直流行到梭伦的时候才改变。‎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二 ‎ ‎ 雅典人四处寻找富于人情味的改革者。终于,他们找到了比其他任何人更能胜任的人,他的名字叫梭伦……他为雅典人制定出一套以中庸为其基本原则的法律,而中庸正是古希腊人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房龙《人类故事》‎ 材料三 最重要的是,梭伦使城市事务与普通自由民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他不能再呆在家里说什么,“哦,我今天公务繁忙”或“天正在下雨,我最好呆在家里”。他被期待着恪尽职守:参加市政会议,并担负起保卫城邦安全与繁荣的重要职责。‎ ‎——房龙《人类的故事》‎ ‎(1)材料一反映出梭伦改革前怎样的社会状况?梭伦又是如何改变这种局面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梭伦改革的中庸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梭伦改革最重要的影响。‎ ‎【答案】(1)状况:平民因债务奴隶制而处境悲惨。措施:颁布《解负令》。‎ ‎(2)颁布《解负令》、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组建四百人会议和民众法庭,提高平民政治地位;确立财产等级制度,保护贵族特权。‎ ‎(3影响:解除了雅典公民中平民最沉重的负担,保护了平民的基本权益;限制土地兼并;巩固了城邦体制,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基;为西方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状况:根据材料一“贫民本身以及他们的妻子儿女事实上都成为富人的奴隶”的信息可知答案;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的梭伦改革颁布《解负令》回答。‎ ‎(2)根据材料二中中庸的特点和所学从梭伦改革中颁布《解负令》、组建四百人会议和民众法庭以及确立财产等级制度的作用回答。‎ ‎(3)根据材料三“梭伦使城市事务与普通自由民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他被期待着恪尽职守:参加市政会议,并担负起保卫城邦安全与繁荣的重要职责”的信息和所学知识从保护了平民的基本权益、限制土地兼并、巩固了城邦体制以及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基等思考回答。‎ ‎43.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国家政权稳定的重要保障。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 ‎——《新唐书百官志》‎ 材料二 ‎ ‎ 第一条第一款:本宪法所规定的立法权,全属合众国的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 第二条第一款: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任期四年,总统和具有同样任期的副总统,应照下列手续选举。第二款:总统为合众国陆海军的总司令……总统有权締结条约,但必须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并须出席的参议员中的三分之二的人赞成。‎ 第三条第一款: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 ‎——1787年美国宪法 ‎(1)依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宰相制度的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并对其作简要评价。‎ ‎【答案】(1)特点:集体议政;三省之间分工明确、相互合作又相互监督。‎ ‎(2)体制:总统制共和制。‎ 评价:积极性:确立的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共和制等原则,为美国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也为后来许多国家所效仿。‎ 局限性:在奴隶制问题上,宪法间接承认了奴隶制的合法性,带有种族歧视的色彩;虽然阐明了主权在民原则,但只是拥有一定财产的白人男性才有选举权。‎ ‎【解析】‎ ‎【详解】(1)特点,依据材料一“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集体议政、分工合作、相互监督等方面概括唐朝宰相制度的特点。‎ ‎(2)体制,据材料二“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任期四年”,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总统制共和制的角度指出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评价,据材料二“立法权,全属合众国的国会……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共和制等方面评价其积极性;从奴隶制、种族歧视、选举权的财产限制等方面评价其局限性。‎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题干设问词“特点、体制、评价”,学生应该提取材料相关信息“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任期四年”,结合所学知识从唐朝宰相制度、1787年美国宪法等史实入手,即可规范作答。‎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