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23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教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23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教案)

第23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考纲要求]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2.“斯大林模式”。 3.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考点一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1)国际:帝国主义对俄国进行武装干涉。‎ ‎(2)国内: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不断在各地发动叛乱。‎ ‎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战胜敌人。‎ ‎3.内容 ‎(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2)工业:企业一律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管理。‎ ‎(3)产品分配上: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4)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 ‎4.性质: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 ‎5.评价 ‎(1)积极影响:适应了战时需要,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2)消极影响: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错误,导致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二、新经济政策 ‎1.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2.内容 ‎(1)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2)工业: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3)商业: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4)分配: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3.性质: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的一次有益探索。‎ ‎4.影响 ‎(1)经济:经济恢复,为实现工业化打下坚实基础。‎ ‎(2)政治: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 ‎(3)理论:探索出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漫画历史] 余粮收集制 ‎[图解历史]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特别提醒] 新经济政策不是发展资本主义 新经济政策是将发展资本主义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它是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即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在部分企业中,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从而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主题 从“理想”到“现实”的实验——列宁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史料一 否认战时共产主义的历史作用,把它看成是造成当时种种灾难性后果的根源是离开了历史的分析。‎ ‎——学者王斯德 史料二 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尤其是在农业和贸易方面。农民在向国家缴纳约占其产量的12%的实物税之后,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全球通史》‎ 史料三 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 ‎1.史料一指出了特殊条件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积极作用,作者主张站在历史的角度看待战时共产主义引发的政治、经济危机。‎ ‎2.史料二反映了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列宁对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认识。‎ ‎3.史料三反映了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史料“改良主义”“国家调节”说明“恢复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手段。‎ ‎1.如何理解史料二中“改良主义”的办法?‎ 试答: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关系发展生产。‎ ‎2.在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上,列宁的指导思想有何重要变化?‎ 试答:由直接过渡到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区别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含义 战争环境下的非常措施,主要在经济领域 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全面调整,主要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方式 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逐步过渡 生产资料 所有制 绝对的、彻底的公有制 多种所有制并存 分配原则 平均主义分配 多种分配形式 经济运 行机制 绝对计划调节 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作用和实 践效果 战胜了国内外敌人,但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并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考点二 斯大林模式和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一、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形成过程 ‎(1)工业化之路 ‎①概况:1925年12月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正式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1928年后,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②问题:形成了不合理的经济结构,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农民为工业化付出的代价过大。‎ ‎(2)农业全盘集体化 ‎①提出: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了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 ‎②成果:1932年,苏联宣布“完成全盘集体化”;消灭了富农阶级。‎ ‎③‎ 评价: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便利条件,没有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 ‎2.标志:1936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3.表现 ‎(1)经济上:是一种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排斥市场调节;推行单一公有制;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 ‎(2)政治上:国家的权力高度集中于党,党中央的权力又高度集中于斯大林。‎ ‎(3)思想上:形成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以及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4.影响 ‎(1)经济上: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从长远来看,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去了动力。‎ ‎(2)政治上: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但维系了政局的稳定。‎ ‎(3)思想文化上:统一了全国人民的意志,但不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 二、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1.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①20世纪50年代,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 ‎②赫鲁晓夫在动荡后上台,开始改革。‎ ‎(2)内容 ‎①农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自主权;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 ‎②工业: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和企业的权力。‎ ‎③政治:对斯大林个人崇拜进行批判,平反冤假错案。‎ ‎(3)评价 ‎①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②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2.勃列日涅夫改革 ‎(1)措施:重点放在工业上,推行“新经济体制”。‎ ‎(2)结果 ‎①‎ 冲击了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苏联的军事实力、综合国力增强,成为超级大国。‎ ‎②20世纪70年代,改革逐渐停滞,苏联陷入困境。‎ ‎3.戈尔巴乔夫改革 ‎(1)措施 ‎①经济:制定“加速发展战略”,试图以经济管理的方式代替行政命令干预经济。‎ ‎②政治:提出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 ‎(2)影响 ‎①苏联整个社会陷入失控状态。‎ ‎②1991年8月,《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将苏联变成一个松散的邦联。‎ ‎③“八一九”事件后,苏联国家政权发生了质变。‎ ‎④1991年12月,《阿拉木图宣言》的发表标志着苏联完全解体。‎ ‎[轻巧识记] 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 ‎[误区警示] 辩证地看待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是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种探索和创新。但它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不适合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二战后苏联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 [漫画历史] 冲击斯大林模式 ‎ [名师指津] 全面认识苏联的经济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局部改革,而戈尔巴乔夫改革则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彻底否定,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侧重点不同,赫鲁晓夫改革侧重于农业,勃列日涅夫改革侧重于工业;戈尔巴乔夫改革则侧重于政治体制改革。‎ ‎[特别提醒] 戈尔巴乔夫改革不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从而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这些矛盾,从而加速了苏联解体。‎ 主题一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史料一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中,绝大多数农户加入集体农庄,形成了集体农庄经济制度。农庄是国家直接支配的经济单位,其播种结构、播种面积、单产量、总产量、牲畜种类和数量、作业方法、农艺措施以及农畜产品的分配等各项指标,都由国家决定。为保证工业化所需资金,国家实行义务交售制,以远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收购农庄的产品。1953年斯大林逝世时,农庄义务交售的产品价格与成本之比为:粮食13.2%,土豆7.5%,牛肉5%。与此相对应的是严峻的农业形势:1953年的人均粮食和肉类的产量只有432千克和30千克,比革命前1913年的540千克和31.4千克还要低。‎ ‎——《中学历史教学》‎ 史料二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大越公就越优越。‎ ‎——《世界历史》‎ ‎1.史料一以第二个句号为界分为两层,第一层指出了集体农庄的运行特点;第二层说明了集体农庄的消极影响,主要说明斯大林由于依靠行政手段干预经济发展,长期执行指令性计划,压制了集体农庄的积极性。‎ ‎2.史料二表明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等。‎ ‎1.根据史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苏联工业化有何重要特点?‎ 试答:片面发展重工业;国家对农业的强制剥削,牺牲农民利益为工业化积累资金。‎ ‎2.斯大林,有人视他为天之骄子,扭转俄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历史巨人;也有人说他是残暴凶狠的魔鬼,十恶不赦的历史罪人。据上述史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试答:创立了斯大林模式,将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世界工业强国以及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是值得肯定的,但这一体制高度集中的弊端以及片面发展重工业也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列宁与斯大林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比较 ‎1.过渡方式:在列宁领导下,找到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的正确途径;到斯大林时期结束了新经济政策,从而取消了应有的经济手段,单纯利用行政手段,最终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2.过渡思想:列宁的逐步过渡是正确的,是落后国家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斯大林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这一思想,过分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造成农业的长期落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失调。‎ 主题二 从“修补”到“蜕变”的变革——战后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 史料一 ‎ 赫鲁晓夫所进行的经济管理体制改组作为战后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开端,对后来的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应该承认赫鲁晓夫是一位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开拓者。他勇于突破旧的模式,探索新的道路本身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但是,他毕竟受到历史局限性的束缚,对社会主义传统经济模式的弊病和社会主义经济规律还缺乏全面的、深刻的认识,因此也就不可能产生成熟的改革理论和思想。 ——《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 史料二 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面的好心籽,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 ‎——一位苏联杂志主编讽刺戈尔巴乔夫 ‎1.史料一以第三个句号为界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说明赫鲁晓夫是一个改革家,第二个层次说明其改革失败的原因。据史料可知斯大林由于依靠行政手段干预经济发展,长期执行指令性计划,压制了集体农庄的积极性;也说明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是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不清。‎ ‎2.史料二说明了戈尔巴乔夫改革逐渐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 ‎1.结合史料一评价赫鲁晓夫改革。‎ 试答:史料一表明,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赫鲁晓夫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改革不会成功。‎ ‎2.如何认识史料二中的观点?‎ 试答:戈尔巴乔夫剥卷心菜的过程就是其改革的过程,先改革经济,未取得成效后又转向政治改革。在政治上,倡导“民主化”“公开性”,实行多党制,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改革的缺失和经验教训 ‎1.缺失:赫鲁晓夫改革对“斯大林模式”的全盘否定,有利于推动对僵化模式的改革,但也造成了人们思想上的混乱,增加改革的阻力;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做法,忽视了对经济困难的充分认识,阻碍了改革的进程;戈尔巴乔夫急于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导致国内局势逐渐失控。(直接原因:经济改革缺少宏观决策和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中阻力重重。)‎ ‎2.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要处理好政策、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改革开放和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宗旨。 ‎ 答题术语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超越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新经济政策巩固了工农联盟,迅速恢复发展经济,有利于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它排斥市场调节,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斯大林模式是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这一模式在初期和战争时期发挥过积极作用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都没有找到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建设道路 ‎  考纲 卷别  ‎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 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全国卷Ⅰ ‎2014·新经济政策 ‎2013·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13·斯大林模式与赫鲁晓夫改革 ‎ 全国卷Ⅱ ‎2016·斯大林模式和工业化成就 ‎2015·斯大林模式 ‎2013·斯大林模式 ‎——‎ 全国卷Ⅲ ‎——‎ ‎2017·赫鲁晓夫改革 ‎ 本讲内容在新课标全国卷的命题主要集中在斯大林模式、新经济政策知识点上,尤其是斯大林模式这一考点,全国卷每年都变化角度,反复命题;二战后的经济改革偶有考查,一般从历史反思角度考查。复习备考时,注意长效热点——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高考可能从价值观的引领以及热点的渗透角度进行考查;注意与罗斯福新政、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相链接,综合考查 考向一 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苏联(俄)经济政策的特点、影响 ‎1.(2014·高考全国卷Ⅰ)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 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 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D.采用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解析:选D。据题干中“两个钾矿矿井有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的信息,可知与新经济政策中允许外国资本家来经营本国企业的做法相似,故选D项。从题干“ 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信息,可以看出苏联具备基本的技术基础,也不是依赖外资去建设重工业, 排除A、C项;1936年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才正式确立, B项不符合史实。‎ ‎2.(2015·高考全国卷Ⅱ)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做出贡献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解析:选A。据材料可知苏联粮食产量减少,粮食出口增多,反映出在粮食减产的情况下增加粮食出口量,实际是苏联人民缩减口粮支持国家粮食出口换外汇发展工业,故选A项。B、C 、D三项是错误的解读,排除。‎ 考向二 从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角度考查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3.(2016·高考全国卷Ⅱ)‎ ‎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解析:选B。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经济发展遭到极大破坏,而苏联由于被资本主义国家封锁,所以受危机的破坏较小,这是客观事实,但这不是苏联吸引美国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1928年,斯大林推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片面发展重工业,到1932年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引起了美国对苏联工业建设的关注,故B项正确;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是为工业化建设服务的,推动了工业发展,故C项错误;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其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不可能羡慕苏联的公有制,故D项错误。‎ 考向三 从唯物史观角度考查苏联经济政策及战后苏联的改革 ‎ ‎4.(2017·高考全国卷Ⅲ)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革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解析:选A。根据题干材料,报酬发放形式多样化,这说明赫鲁晓夫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个人利益,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A项正确。措施只是在原有体制上的小修小补,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B项错误;“清除”过于绝对,排除C项。此时农业集体化已经完成,故D项错误。‎ ‎5.(2013·高考全国卷Ⅰ)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上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 。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 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解析:选D。据题干中的时间“1952年”及信息“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 ‎,结合相关史实可以判断,当时苏联没有彻底永远的解决谷物问题,可知这一论断是为维护斯大林模式,故选D项。据题干可以排除A项;苏联的工业化在二三十年代就已经实行,排除B项;农业改革源自赫鲁晓夫改革,此时尚未进行,排除C项。‎ ‎6.(2013·高考全国卷Ⅱ)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  )‎ 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 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 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解析:选B。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特点认识。提炼材料关键信息,斯大林认为苏联应该在10年内完成工业化,并结合1931年苏联经济建设的相关史实予以判断:这一思想急于求成,超越了苏联的国情,但推动了1936年斯大林经济模式的形成。故选B项。其他三项均不符合题干含义,排除。‎ ‎1.小王在查阅苏俄(联)相关资料时发现了一段史料:“一些以前经商的公民应约来到指挥部,据说是要他们来为劳动义务登记的。在这些公民登记时,他们遭到拘留并被送往兵营等候派往前线。”这表明了当时苏俄(联)(  )‎ A.力图推行国家资本主义 B.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国内出现了政治多元化 D.正忙于应付德国的进攻 解析:选B。根据材料“一些以前经商的公民应约来到指挥部,据说是要他们来为劳动义务登记的”可以判断,此时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取消一切商品贸易,故A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的内容之一就是实行强制性义务劳动,故B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取得政权后的一项临时措施,故C项错误;苏俄成立后主要敌人是协约国军队和国内叛军,故D项错误。‎ ‎2.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维埃政权迅速摆脱了危机,同时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思路。材料中的“新思路”主要是 ‎(  )‎ A.建立稳固的工农联盟 B.对外来资本的吸收和利用 C.大力推行企业国有化 D.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解析:选D。根据材料可知“新思路”‎ 指的是新经济政策的特点,而A项是其影响,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中对外来资本的吸收和利用只是其内容之一,不能完全体现材料中的“新思路”,故B项错误;新经济政策中允许发展资本主义企业,并不是推行企业国有化,故C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恢复商品贸易,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思路,故D项正确。‎ ‎3.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却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的意图是(  )‎ A.肯定新经济政策在工业化方面的作用 B.揭示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C.指出斯大林模式在工业化方面具有一定贡献 D.客观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解析:选C。根据材料“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大道”,反映了苏联的工业化,斯大林时期的政策。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时期的经济政策,且国家当时尚不能称为苏联,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却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它肯定了斯大林模式在工业化上的成就,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可知,斯大林模式在工业化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故C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属于苏俄列宁时期的经济政策,故D项错误。‎ ‎4.1954-1959年,苏联农业产值以平均每年70%的速度在增长。1958年同1953年相比,谷物产量增长了91%(其中小麦增长了131%),肉类产量增长62 % ,奶类产量增长105%,蛋类产量增长76%。这说明赫鲁晓夫改革(  )‎ A.重点在农业方面   B.符合苏联的国情 C.实现了根本突破 D.取得了一定成效 解析:选D。材料只提到苏联农业产值增长,并不能反映出赫鲁晓夫改革重点在农业方面 ,故A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并不符合苏联的国情,故B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并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苏联农业产值增长数据来看,取得了一定成效,故D项正确。‎ 课下达标练 ‎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1920年,苏俄1卢布的价值相当于1918年1卢布的1/188,相当于1913年的1/1300。这从侧面反映出(  )‎ A.物资奇缺,阶级矛盾尖锐 B.苏俄应对通货膨胀的经验不足 C.以物易物,市场贸易取消 D.西方国家对苏俄经济进行封锁 解析:选B。材料反映了货币贬值问题,但不能体现阶级矛盾尖锐,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相当于1918年1卢布的1/188,相当于1913年的1/1300”,体现了物价上涨,货币贬值,属于通货膨胀的一种表现,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苏俄1卢布的价值”,反映了卢布尚存在一定价值,故C项错误;西方国家的封锁属于外因,货币贬值的根本原因为自身经济问题,故D项错误。‎ ‎2.历史学家在研究苏联(俄)历史时,把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俄)迈向社会主义道路时的努力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其中“面对现实的实验”的重要措施是(  )‎ A.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     B.允许外国资本的引入 C.全面实行农业集体化 D.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 解析:选B。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的三大经济政策分别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大中小型企业收归国有,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属于追随理想的实验,故A项错误;外国资本的引入属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属于面对现实的实验,故B项正确;农业全面集体化是斯大林体制的开始,属于回归理想的实验,故C项错误;提高产品收购价格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赫鲁晓夫改革时出现,与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3.学者王昕伟指出:“摒弃了试图直接由落后的农业国实现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错误构想,使得俄国的经济建设稳步发展,缓和了民众和苏维埃政府的矛盾,顺利渡过了这次‘危机’。这是社会主义第一次伟大而成功的改革。”这一“成功的改革”是指(  )‎ A.赫鲁晓夫改革 B.勃列日涅夫改革 C.实施新经济政策 D.实行农业集体化 解析:‎ 选C。赫鲁晓夫改革重点是农业,盲目种植玉米,导致垦荒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故A项错误;勃列日涅夫改革重点放在了工业领域尤其是军事工业,后期导致经济下滑,故B项错误;据材料中“直接由落后的农业国实现向共产主义过渡”可知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结合所学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了严重的政治经济问题,然后列宁摒弃该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使俄国经济稳步发展,顺利渡过了危机,故C项正确;实行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时期,故D项错误。‎ ‎4.苏联国家资本主义的全部实践都是围绕把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不可避免的资本主义创造为“一种服从无产阶级国家和为无产阶级国家而服务的资本主义”来进行的。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 A.推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推行了新经济政策 C.苏联集体化改造 D.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 解析:选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为了解决三年的国内战争而实行的,未涉及到有资本主义成分,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体现了材料所学的“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不可避免的资本主义创造为‘一种服从无产阶级国家和为无产阶级国家而服务的’”,故B项正确;苏联集体化改造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的,故C项错误;赫鲁晓夫的改革也未突破斯大林模式,故D项错误。 ‎ ‎5.据苏维埃经济委员会统计,从1922年到1925年,注册的私人工业企业数量从856个增至1 786个,工人人数从2.04万增至6.05万,这反映了(  )‎ A.工业经济已经基本恢复   B.工业化建设已全面启动 C.经济政策调整成效显著 D.计划经济体制遭到破坏 解析:选C。工业经济恢复是与历史上的经济发展程度相对比得出的,材料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工业化建设开始于苏联斯大林时期,不符合时间限制,故B项错误;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因此出现私人工业企业数量增加,说明经济政策调整成效显著,故C项正确;计划经济体制在工业化建设时期形成,此时还未形成,故D项错误。 ‎ ‎6.列宁在反思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时曾说:“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产品生产和分配的做法脱离了实际。”为纠正这一错误,俄国推行(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生产化 D.计划经济 解析:选B。题干中“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产品生产和分配的做法”体现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A项错误;题干中“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产品生产和分配的做法”体现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纠正这一错误所实施的政策为新经济政策,故B项正确;农业生产集体化是在列宁去世之后实施的,故C项错误;计划经济也是在列宁去世之后才实施的,故D项错误。‎ ‎7.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符合这一思想的具体做法是(  )‎ A.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 B.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部分中小企业 C.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加强军事工业的建设 解析:选B。材料反映的是新经济政策,而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部分中小企业,故B项正确;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斯大林时期,故C项错误;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加强军事工业的建设属于斯大林时期,故D项错误。‎ ‎8.1936年法国作家纪德写了《从苏联归来》一书,书中有一个苏联大学生在回答他关于外语学习问题时说,“几年以前,德国和美国还有几点可以给我们学习,但现在我们无须向外国人学习什么了。那么,说外国话有什么用处呢?”这表明当时的苏联(  )‎ A.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的民族自豪感 B.高度集中体制下民众的盲目自满心态 C.减少对深陷经济危机的西方世界的依赖 D.成功地突破了西方世界的经济封锁 解析:‎ 选B。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只是欧洲第一,并非世界第一,故A项错误;1936年,苏联在经济建设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形成,而西方国家还在经济危机中挣扎,故B项正确;自十月革命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实行经济封锁,苏联主要靠自身力量进行经济建设,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苏联对外经济交往的信息,无法体现它成功地突破了西方世界的经济封锁,故D项错误。‎ ‎9.1954年赫鲁晓夫在回答英国贝尔纳教授时说道:“我知道,国外有人说,农业方面的新措施意味着苏联的整个经济政策有了根本的改变。这种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我们并没有放松对工业发展的注意,我们并没有因为农业而牺牲工业。工业部门将继续根据拟订的计划发展。在将来,主要注意力还是放在重工业上。”这表明赫鲁晓夫(  )‎ A.仍然没有摆脱传统观念的影响 B.将改革的重心放在发展重工业上 C.改变了为工业化而牺牲农业的思路 D.找到了增加消费品生产的有效途径 解析:选A。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与材料中“农业方面的新措施意味着苏联的整个经济政策有了根本的改变。这种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相符,故A项正确;赫鲁晓夫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故B项错误;C项与史实不符,故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消费品生产,故D项错误。‎ ‎10.“(20世纪)30年代中期或者说末期的苏维埃社会,……是独特的、建筑在三个基本原则下的非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工业化、国家管理经济、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开辟的不同于西方的“非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其特征是(  )‎ A.依靠本国积累工业发展资金 B.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按计划协调发展 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D.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 解析:选A。据材料“(20世纪)30年代中期或者说末期”“非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可知,该模式为“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其特征是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依靠本国积累工业发展资金,故A项正确;该模式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故B项错误;该模式以行政手段来管理经济,实行单一的经济体制,故C项错误;这种模式发展到后期弊端日益显现,压抑了人民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故D项错误。‎ ‎11.在1953-1964年期间,苏联谷物总产量年均达到1.175亿吨,比1945-1953年间的年均产量增长62%。在农业技术改造方面,到1960年初,耕地与谷物的播种和收获已实现全面机械化。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互助委员会的建立 B.农业的调整与改革 C.“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D.推行“物质利益原则”‎ 解析:选B。经济互助委员会建立于1949年1月,故A项错误;1953-1964年期间,农业的发展主要与农业的调整与改革有关,故B项正确;“马歇尔计划”是一项援助欧洲复兴的经济计划,与苏联农业的发展无关,故C项错误;推行“物质利益原则”是赫鲁晓夫在工业改革中的尝试,故D项错误。‎ ‎12.赫鲁晓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以后,提出“使集体农庄庄员从物质利益上关心公有经济发展的原则”,规定从1958年7月起取消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粮食、油料、马铃薯、蔬菜、肉、蛋、羊毛的制度,实行统一的农产品收购办法。这些规定的实质是(  )‎ A.部分承认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B.废除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 C.巩固农村公有制经济主导地位 D.恢复农民的产品支配自主权 解析:选A。从材料信息看,取消义务交售制并没有说明这是允许农民对产品有支配自主权。B、C、D三项表述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 ‎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1913-1925年俄罗斯、苏俄、苏联粮食作物耕作面积、粮食作物产量变化示意图。‎ ‎——摘编自《苏联史》 ‎ 材料二 ‎ 1966-1980年苏联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摘编自《世界上下五千年》(现代卷) ‎ ‎(1)根据材料一,史论结合地概括1913-1925年苏俄(苏联)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历程。(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经济发生示意图中变化的原因和趋势。(13分)‎ 解析:(1)根据材料一表格,可将材料分为1913-1921年、1921-1925年两个时间段。①1913-1921年,俄罗斯(苏俄)的粮食产量、粮食耕作面积呈下降趋势,根据所学可知受到第一次帝国战争、三年内战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加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②1921-1925年,苏俄(苏联)的粮食产量和粮食耕地面积呈上升趋势,根据所学可分析得出受到新经济政策的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国民经济不断恢复。 (2)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可知1966-1980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与工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都是成正增长,只是增速有所减缓。根据所学,1966-1980年为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其采取的扩大国有企业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革,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注重发展苏联重工业,国民经济有较大提升。第二小问趋势: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经济增速有所减缓,受到坚守“斯大林模式”思想的影响,改革陷入保守,体制僵化,加之美苏争霸,与美国军备竞赛,苏联经济增长率又逐年下降。‎ 答案:(1)历程:1913-1921年,受四年帝国主义战争、三年内战和自然灾害影响;加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制约了农业生产积极性的提高,俄国农业生产和粮食产量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1921-1925年,苏俄(苏联)推行新经济政策,工业总利润、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均持续提高,但仍未达到一战前水平。‎ ‎(2)原因:勃列日涅夫执政前期,扩大国有企业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革,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注重发展苏联重工业,国民经济有较大提升。‎ 趋势:但执政后期,改革陷入保守,体制僵化,加之与美国军备竞赛,苏联经济增长率又逐年下降。‎ ‎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认为“政府干预的强弱与市场机能运作能力的强弱成反比”。但在有时左右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因子,恰恰是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多少,即经济的发展对政府政策的依赖性极强。(如中国古代通过重农抑商、盐铁官营等政策,保证了封建经济的向前发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明确你对材料观点的态度,并用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进行论证。(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论证史论结合。)‎ 解析:对材料的分析:有的学者认为“政府干预的强弱与市场机能运作能力的强弱成反比”。但是……后面是强调的重点:恰恰是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多少,即经济的发展对政府政策的依赖性极强。突出政府因素的作用。经济的发展对政府政策的依赖性极强,认同即肯定政策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不认同即政府政策对经济的消极作用,也可辩证的认识。在论证中要结合近现代的中外史实。世界分析:体现在苏联的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以及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调整;中国体现在清政府、南京国民政府、新中国成立的计划经济和改革开放的史实。‎ 答案:示例一:我认同材料中“经济的发展对政府政策的依赖性极强”的观点。‎ 理由:斯大林执政时期,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使苏联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迅速实现了工业化,也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1912-1936年,南京临时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重视发展国民经济,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促使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 ‎1953-1957年新中国开展“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成就显著,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凯恩斯主义,通过不同手段对经济加强国家干预,从而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以上理由采用2个即可得分,其他史实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综上所述,经济的发展状况往往依赖政府的政策干预的加强。‎ 示例二:我反对材料中“经济的发展对政府政策依赖性极强”的观点。‎ 理由:1921年3月到1925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私人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充分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发展经济,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基础上,出让部分权力,减少干预,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新时期,中国实行对内改革,减政放权,并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国际地位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从18世纪中期开始,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产阶级为进一步摆脱封建束缚,要求自由竞争,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促使工业资本家加强经营管理,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以上理由采用2个即可得分,其他史实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综上所述,经济的发展并不依赖政府的政策干预的加强。‎ 示例三:“经济的发展对政府政策的依赖性极强”这一观点,有一定的片面性。‎ ‎(分别选取示例一、示例二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述即可)‎ 评分说明:‎ 分值 要求 ‎10-12‎ 观点指向明确 能够引用2个或以上具体史实,支持论题;对史实的分析准确,由此推导出的结论顺理成章;论述完整、清晰,逻辑严谨,文字通顺 ‎7-9‎ 观点指向明确 能够围绕所定论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所举史实与论题基本能构成逻辑关系;论述较完整、清晰,文字通顺 ‎4-6‎ 观点指向明确 所举史实对论题支撑不足,或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性不强;论述不够严谨,文字较通顺 ‎0-3‎ 论点不符合要求,或指向不明确 论述文字与论题关系不清,或无关系;结论错误;没有逻辑性,文字不通顺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