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调研历史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调研历史试题 Word版

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调研 历史 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命题教师: ‎ 一、单选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1.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田亩实数收税。这一税制改革 ‎ A.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体现 B.加速了土地兼并的进程 C.促使土地所有制逐步发生变革 D.成就了鲁国的霸主地位 ‎2.汉代田庄不断扩大,出现了“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多规良田,役使贫民”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 ‎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豪强地主政治经济实力强盛 C.豪强大族操控国家政权 D.贫富分化严重社会矛盾尖锐 ‎3.下图是北宋东京城示意图,下列关于北宋东京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辛弃疾会在瓦肆中欣赏杂剧 B.“市”内定有铜活字印刷书店 C.“市”内的商业活动受限制较少 D.参知政事执掌东京行政事务 ‎4.宋代“大农户积极投资购买耕牛,即使没有能力购买耕牛的,也采用租赁的方式租借耕牛进行农业生户。对于产牛较少的地区,宋高宗下诏:“京西、淮南贩买耕牛,与免税三年”。这反映出宋代 ‎ A.政府拥有雄厚经济实力 B.社会普遍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 C.畜牧业呈现商品化趋势 D.社会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5.明代法律规定:“凡私放钱债及典当财物,每月取利,并不得过三分。”对放债、逼债等行为也有种种限制。但在“民不举官不究”的前提下,高额利率等“违禁取利”比比皆是。这表明明代 ‎ A.专制体制崩溃,金融市场混乱 B.民间需求与国家政策的矛盾 C.商业环境宽松,经济秩序稳定 D.资本主义萌芽获得丰厚利润 ‎6.在中国封建社会,小农善于经营,可以“累其赢余,益市田数亩”,上升为自耕农或小地主,小地主经营得法,也能上升为大地主。不善经营,大地主也会下降为小地主,小地主破产为自耕农,乃至佃农,及身无立锥之地。这说明 ‎ A.小农经济具有不稳定特征 B.土地兼并是瓦解等级社会的重要手段 C.封建经济内隐存竞争要素 D.封建社会土地耕作面积并未显著增加 ‎7.清代陶煦在《租核·推原》中说道:“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该史料所反映的准确历史信息是 ‎ A.当时国家管理混乱,火灾频发 B.重农抑商思想根深蒂固 C.田租是当时的主要收入 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8.下面为清朝前期获鹿县地权分配情况表,据表可知,当时该地 ‎ 类别 康熙十五年 雍正四年 乾隆十一年 乾隆三十五年 户(%)‎ 耕地(%)‎ 户(%)‎ 耕地(%)‎ 户(%)‎ 耕地(%)‎ 户(%)‎ 耕地(%)‎ 无地户 ‎17.6‎ ‎22.7‎ ‎25.69‎ ‎16.45‎ ‎10亩以下户 ‎36.93‎ ‎11.83‎ ‎45.11‎ ‎13.15‎ ‎37.94‎ ‎10.97‎ ‎45.11‎ ‎12.41‎ ‎10到50亩户 ‎41.57‎ ‎56.39‎ ‎31.09‎ ‎45.27‎ ‎30.4‎ ‎44.01‎ ‎32‎ ‎47.08‎ ‎50到100亩户 ‎2.7‎ ‎11.65‎ ‎3.35‎ ‎15.6‎ ‎4.13‎ ‎18.45‎ ‎4.78‎ ‎20.73‎ ‎100亩以上户 庶民 ‎0.47‎ ‎4.61‎ ‎0.68‎ ‎7.32‎ ‎1.17‎ ‎12.73‎ ‎1.48‎ ‎14.26‎ 绅衿 ‎0.72‎ ‎15.53‎ ‎0.86‎ ‎18.66‎ ‎0.67‎ ‎13.66‎ ‎0.34‎ ‎5.46‎ A.小农经济较为盛行 B.土地集中现象严重 C.流民问题日趋严重 D.人地矛盾非常激烈 ‎9.‎ 美国国会曾经作过分析,科学技术的成果从发现、发明到实际应用所经历的平均时间,20世纪初为35年,两次大战之间为18年,二战后为9年。具体地讲,蒸汽机为80年,电动机为65年,电话为50年,飞机为20年,原子弹为6年,电视为5年,晶体管为3年,激光为1年。这主要说明了 ‎ A.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 B.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 C.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0.哥伦布曾向葡萄牙王室提出向西航行到达印度的方案,遭到王室的拒绝。学生在讨论王室拒绝的原因时提出以下四个观点,较为合理的是 ‎ 甲:王室在转口贸易中拥有高额利润 乙:东进前往印度已经取得重大突破 丙:在此之前的迪亚士已然直达印度 丁:达·伽马航行获得巨大经济效益 A.甲 B.乙 C.丙 D.丁 ‎11.下表为1880—1929年美国部分工业产量的变化情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美国的生产力提高 B.美国的电力和石油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 C.美国的工业生产比重占据世界主导地位 D.美国已全面实现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 ‎12.下表是1500—1800年间英国、法国、葡萄牙、荷兰四国抵达亚洲的船只数量统计表。表中的“乙”是指 ‎ ‎——据(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整理 A.英国 B.法国 C.荷兰 D.葡萄牙 ‎13.著名学者彭慕兰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向下”是指挖煤,“向外”是指 ‎ A.拓展殖民地市场 B.贩卖黑奴 C.传播基督教思想 D.输出机器 ‎14.《大国崛起》的解说词写道“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在三百年前,也就是17世纪的时候,却是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将自己的势力几乎延伸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被马克思称为当时的‘海上第一强国’”。材料中的“海上第一强国”是指 A.西班牙 B.荷兰 C.英国 D.法国 ‎15.“麦哲伦十字架”(MageIIan’Cross)位于宿雾岛“麦哲伦十字架”位于宿雾岛东方的马克丹岛上。这是麦哲伦到达菲律宾后登陆的第一个地方。现在立于宿雾市政府对面那座小神殿中的“麦哲伦十字架”(见下图)是后来当地教会为纪念麦哲伦而修建的。菲律宾人此举是为了纪念他( )‎ A.完成了环球航行 B.证明了地圆学说 C.传播了西方文明 D.带来了殖民灾难 ‎16.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世界各地区的联系断紧密,下面四幅图中与资本主义市场形成无关的是 A. 新航路的开辟 B.新航路的开辟 ‎ ‎ B. 贝尔试电话 D.瓦特及其发明的蒸汽机 ‎17.同治十三年,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写道:“臣近于直之南境磁州山中议开煤铁,饬津、沪机器局委员购洋器、雇洋匠,以资倡导,固为铸造军器要需,亦欲渐开风气以利民用也。”下列行动符合其主张的是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兴办汉阳铁厂 C.建立发昌机器厂 D.筹建北洋水师 ‎18.下表为1867——1894年全国各主要出口商品比重变化表(据《上海对外贸易,1840——1949》第37页表改编,单位:%)。‎ 由此可见,这一时期中国 ‎ A.出口商品的多样化趋势不断减弱 B.丝茶大宗出口商品比重逐渐上升 C.出口贸易的殖民地性质增强 D.成为外国列强商品销售市场 ‎19.下面是近代部分年份中日两国生丝出口统计图(单位:公担)。它反映了 A.中日两国贸易关系的加强 B.中国生丝出口增幅高于日本 C.中日生丝竞争力的增强 D.中日农产品商品化的趋势 ‎20.下图为南京国民政府1929年至1936年财政支出中经济建设支出所占比重的变化,这一变化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降低了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B.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C.使民国国民经济增速达到历史最高 D.官僚资本主义开始压迫掠夺民族工业 ‎21.某同学整理某主题材料,里面包含“中兴煤矿”、“保兴面粉厂”、“汉阳兵工厂”、“江南制造总局”、“永利制碱公司”等,这个主题可能是____。‎ A.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B.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C.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D.近代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22.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不包括 A.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优势 C.轻重工业发展比例严重失调 D.民族资本首次超过外国资本 ‎23.关于中国近代某企业,有人这样评价:“由国库支付其开销,以调拨分配产品,内无利润积累,外无市场联系。”下列企业中,最符合这一评价的是 A.上海轮船招商局 B.江南制造总局 C.开平煤矿 D.上海发昌机器厂 ‎24.从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到1901年,全国20余所新式教育机构的分布为:广州5所,天津4所,上海3所,福州、南京、北京、武昌、台北各2所,珲春、烟台、旅顺、乌鲁木齐各1所。影响新式教育机构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近代化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B.洋务运动人才需求突出 C.清政府对外政策发生变化 D.西方列强进行文化侵略 ‎25.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对“一五”到“十一五”主题词理解正确的是 时期 主题词 ‎“一五”(1953-1957)‎ 工业增速、赶英超美 ‎“二五”(1958-1962)‎ 大跃进、大倒退 ‎“六五”(1981-1985)‎ 走向改革开放 ‎“八五”(1991-1995)‎ 小平南巡、改革潮涌 ‎“九五”(1996-2000)‎ 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 ‎“十五”(2001-2005)‎ 指令性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十一五”(2006-2010)‎ 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A.“一五”计划激进冒进 B.“二五”计划右倾明显 C.“六五”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逐步走向完善 D.“八五”计划推动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26.下图为《深圳特区报》某年2月20日到3月6日连续发表的八篇评论,史称“猴年八评”。这一系列评论的背景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 B.中共中央决定在深圳建经济特区 C.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 D.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27.下表是新中国科技发展的五个时期,其中两个非常时期出现的原因是 A.教育发展水平落后 B.经济发展缓慢 C.“左”倾错误的发展 D.中苏关系恶化 ‎28.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颁布,内容包括常住、暂住、出生、死亡、迁出、迁入、变更等7项人口登记制度,并且以法律形式严格限制农民进入城市、限制城市间人口流动。这一举措 A.适应了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B.稳定了国民经济的基本结构 C.有利于粮食短缺问题的解决 D.标志着户籍制度开始法律化 ‎29.1986年中国正式提出恢复在关贸总协定地位的申请,90年代,中国政府加快了进入世贸组织的谈判。这是为了顺应世界 A.文化多元化趋势 B.政治多极化趋势 C.经济全球化趋势 D.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 ‎30.1957年我国钢材自给率达到86%,机械设备自给率达60%以上。1957年与1952年相比,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2%,12个工业部门的产品成本降低29%。上述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A.苏联的大力援助 B.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 C.原有的工业基础 D.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展 ‎31.“一五”计划期间,农业发展缓慢,如1954年,农业生产未能完成计划,导致工业生产缺乏原料,从而影响了工业发展计划的实现。这一现象的出现直接导致我国政府开始 A.加速农业改造的进程 B.缩减粮食征收指标 C.减缓工业化建设 D.加快革新农业生产技术 ‎32.中国在1952年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1998年更名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2003年将原国务院体改办和国家经贸委部分职能并入,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这一机构名称的变化反映出中国 A.市场经济的发展已不需要计划 B.精简机构,提高行政效率 C.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33.饮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在研究新中国成立后的饮食文化后说:“60年代讨饭吃;70年代有饭吃;80年代选饭吃。”下列史实与材料中所反映的现象有关的是 ‎①“大跃进”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改革开放 ④土地革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4.观察下图,对女性服装的这一变化解释适当的是 A.兴起于鸦片战争后 B.以合身适体、长袍宽袖为特征 C.是近代生活变迁中“土洋并存”的典范 D.20世纪20年代之后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 ‎35.如图是1950〜1976年我国报刊种类数的统计折线图(单位:种)。此图反映了 A.群众的精神生活不断地丰富 B.国民的文化素质逐渐得到提高 C.社会环境影响文化事业发展 D.“双百”方针促进新闻业持续发展 ‎36.1879年沙皇俄国乘机强占我国伊犁。清政府为了加快沟通军情,派李鸿章负责修建大沽、北塘至天津,以及从天津兵工厂至李鸿章衙门的一条通信线路。该通信工具最可能是 A.驿站 B.电报 C.邮政 D.电话 ‎37.有下国所示是1908年上海第一辆有轨电车,只有一节车厢,车速很慢,乘客可随时上下。中国有轨电车的出现 A.促进了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 B.完全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C.消除了中外交通事业的差距 D.实现了自由平等的政治诉求 ‎38.近代中国农村的风俗习惯变化较小,主要是因为 A.农村封闭落后,难以接触到西方生活方式 B.自然灾害频繁,没有经济能力来改变自身的生活状况 C.未受到列强侵略的影响,所以变化不大 D.农村的封建传统思想浓厚,难以接受西方的事物 ‎39.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 A.当时报刊主要以政治言论为主 B.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C.报纸已成为党的宣传工具 D.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 ‎40.19世纪中后期,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办报纸,下列哪项属于外国人在华办的报纸:‎ A.《国闻报》 B. 《新民丛报》 C. 《万国公报》 D. 《红色中华》 ‎ 二、材料题(共3小题,41题13分;42题14分;43题13分,共40分)‎ ‎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盛行时之汴京市场形式已大改观:第一,随处皆有小卖行贩,交易并不限于市区。第二,随处街面,皆有商店酒楼旅舍瓦子(即戏场)之开设,场市分区之形式全不存在,第三,交市时间上之限制,亦不存在,每日自天未明至于深夜或竞通宵,皆有交市之行为。第四,商店之开设,交易之举行,虽脱离市区地域之限制,然常有多数同业商店及多数同业贾贩之交市,集合于特殊之街巷,或特殊便利之地点,称之为“行”或“市”。‎ ‎——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材料二 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省委和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两个报告。……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给以更多的自主权,以充分发挥两省的优越条件,扩大对外贸易.把经济尽快搞上去。‎ ‎——中国经济网:1979年大事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朝“汴京市场形式之大改观”的主要表现。(5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特殊政策”是什么政策。(2分)以福建省为例,简要说明中国对外开放的战略步骤和格局特点。(6分)‎ ‎42.工业革命虽然没有刀光剑影,却对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大大改变了世界面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 ‎——(英)迪恩和科尔《英国经济的增长》‎ 材料二:8世纪中叶起,英国从私人圈地进入国会圈地时期……1760年开始的乔治三世在位时期,国会颁布圈地法令达3000个以上,从1760年到1815年共圈占农民土地600多万英亩。‎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世界强国工业生产能力变化表(1860-1900年)‎ ‎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01-1901年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的变化趋势。(3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造成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60-1900年世界强国工业生产能力的变化趋势(1分)及其主要原因(4分),并简要地评价两次工业革命共同的历史影响(2分)。‎ ‎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地处江南,古代亦称“江左”或“江东”地区。这一经济区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六朝时期为江南经济区的开发时期,唐宋时期为江南经济区的形成时期,形成了以太湖平原为中心的江南经济区,且取代了中原黄河流域,成为封建经济的重心,明清时期是经济区的发展繁荣时期,不仅是全国粮食的重要基地,而且是丝织业、棉布业的生产中心,而商品经济的发达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更是这时期江南经济区发展的重要标志和特点。‎ ‎——摘编自何荣昌《古代长江三角洲江南经济区的形成》等 材料二鸡片战争前,茶叶一直是主要的出口商品,自50年代始,上海的茶叶出口大多保持在5000万磅以上,较之1845年增长了10余倍。各地新辟茶园增多,茶叶种植面积也迅速扩大。鸡片战争前和战后初期,曾有不少洋棉进口,19世纪60年代后,上海周围农村“均栽种棉花,禾稻仅十中之一”。江苏如皋、南通、海门一带,“一望皆种棉花,并无杂树”。一些原来并不产棉的地区,也开始大量种植棉花。太湖沿岸和杭嘉湖平原,素来是著名的蚕桑产区,受对外通商限制的阻碍,只能以内销为主。上海开埠后,丝纷纷就近转由上海港输出。湖州府“向时山乡多野桑,近亦多栽家桑矣”;安吉县“迩来山乡亦皆栽桑”;平湖县“向时邑人治丝者尚少,今则栽桑遍野,比户育蚕,其利甚大’,据统计,1840年中国国内市场的粮食流通量(包括运到通商口岸供出口的部分)为233亿斤,至1894年则达372.5亿斤,增长约60%01869年,经上海、周转的国内米谷运销量是37327担,1890年则为4770226担,增长幅度高达百余倍。‎ ‎——摘编自戴鞍钢《口岸城市与农村经济演变》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古代江南经济区形成的因素。(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长江三角洲地区变化(3分),并分析其原因 ‎(5分)。‎ ‎ 高二历史第一次调研考试答案 一. 选择题 (每题1.5分,40道题,共60分)‎ ‎1---------5 CDBBB 6--------10 CBAAB 11-----------15 ACABC ‎16-------20 BBCDA 21------25 DACAC 26---------30 CCACD ‎31------35 ACBDC 36-------40 BAADC 二.材料解析题:(3道题 ,41题,13分;42题14分;43题,13分,共40分)‎ ‎41.表现:‎ ‎①“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②城市格局出现变革,形成繁荣的商业街。③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④商店、酒楼、旅舍、瓦子(即戏场)分区的形式全不存在。⑤多数同业商店及同业商贩集合于特殊街巷交易,称为“行”或“市。5分 ‎(2)政策:创建经济特区。2分 步骤:先后建立厦门经济特区、福州沿海开放城市、闽东南经济开放区等;3分 特点:初步形成了多层次、有重点、宽领域、点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3分 ‎42.(1)变化趋势:英国农业就业人数逐步下降并大大低于工业、服务业就业人数。3分 主要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圈地运动的影响。4分 ‎(2)变化趋势:世界强国工业生产能力由英国世界领先逐步变为美国世界领先。1分 主要原因:英国世界领先是受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美国世界领先是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4分 历史影响: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也带来环境破坏、工人权益受损等社会问题。2分 ‎43.(1)因素:江南政治环境相对安定;北民南迁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入江南;统治者的政策支持;江南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5分 ‎(2)变化: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经济作物出口量增加。3分 原因: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列强经济侵略,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上海通商口岸开放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城市民族工业发展对原料的需求;近代交通的发展。5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