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民版专题七专题末—查漏补缺提能增分学案
专题末 —查漏补缺·提能增分 洋务军用企业VS洋务民用企业 1.1880年,李鸿章委派龚寿图、郑观应等在上海设局招商,上海机器织布局正式成立。该局拟招集商股四十万两,织造洋布。经李鸿章奏准,“十年之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这表明,该企业特性为( ) A.封建主义官僚企业 B.垄断性的封建企业 C.官督商办民用企业 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解析:选C 题干中“该局拟招集商股四十万两,织造洋布”,可知其含有商股,故A项错误;上海机器织布局属于民用企业,并非垄断性的封建企业,故B项错误;据“该局拟招集商股四十万两,织造洋布……‘十年之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可知上海机器织布局属于官督商办民用企业,故C项正确;上海机器织布局是洋务派的民用企业,故D项错误。 2.19世纪后,许多国家尤其沿海国家都无可选择地与海洋联系在一起。但近代中国发展海军并未真正认识这一世界大潮,而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能反应,呈现出“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的状态。这体现出近代中国( ) A.自觉意识到发展海军的重要性 B.主动与世界联系在一起 C.发展海军呈现被动和短视现象 D.发展海军顺应历史大潮 解析:选C 根据材料信息“19世纪后”“近代中国……并未真正认识”“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能反应”“呈现出‘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的状态”可知,清政府发展海军是对西方列强侵略的本能反应,是被动的和短视的,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与材料所述不符。 [深化提能] 对洋务企业的认识 洋务派主要创办了军用和民用两类工业。在性质上,两者都为封建主义性质,但后者与前者相比带有一定的资本主义因素。它们在特点上的最大区别:前者主要由官府出资,不以盈利为目的,产品不在市场上流通;后者主要采取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形式,未能突破封建体制的束缚,其生产是为了解决军用工业的资金问题,产品在市场上流通。在管理上,洋务企业采用封建官僚制度,洋务派大官僚在企业中安插亲信,结党营私,贪污中饱的现象十分严重。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下表为中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增长情况。它反映了( ) 年份 出口各类货物的总值(千元) 农产品出口值及其占出口总值的百分比(%) 出口值(千元) 占出口总值的百分比(%) 1873 108 449 2 866 2.6 1893 181 713 28 423 15.6 1903 333 961 89 496 26.8 1910 593 337 231 957 39.1 1920 843 860 307 047 36.4 A.农产品在外贸中处于顺差 B.农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C.农产品的世界竞争力上升 D.资本主义经济已渗入农村 解析:选B 表格没有反映农产品的进口情况,无法判断其在外贸中是顺差还是逆差,排除A项;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中国农产品出口总值逐渐增长,说明中国农产品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强,反映了中国农业半殖民地化程度在加深,B项正确;表格未涉及中国农产品的竞争力问题,也没有显示资本主义经济在农村的发展情况,排除C、D两项。 4.(2019·漳州模拟)19世纪中后期,受棉花出口的刺激,一些过去很少种植棉花的地区,如江苏华亭县农民“改禾种花”“江西、浙江、湖北等处,向只专事蚕桑者,今皆兼植棉花”。这表明在这些地区( ) A.农业格局发生根本改变 B.棉纺织业成为支柱产业 C.传统土地制度受到冲击 D.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解析:选D “受棉花出口的刺激,一些过去很少种植棉花的地区……今皆兼植棉花”说明农业商品化趋势加强,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D项正确;A项中“根本”说法绝对,排除;材料只是反映种植棉花的地区增多了,无法体现“棉纺织业成为支柱产业”,排除B项;材料与传统土地制度无关,排除C项。 [深化提能]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关系 1.近代中国的自然经济是在西方列强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中逐渐解体的。 2.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同时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同时又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我国的经济建设苏联的经济建设 5.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开始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以有效利用资源及改善人民生活。抗战爆发后,又对汽油、煤炭等物资实行管制,还通过独资和与私人合办等方式发展工矿业。由此可知,国民政府推行苏联模式的根本原因是( ) A.时局需要 B.以应对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C.改善民生 D.苏联经济成就的示范作用 解析:选A 材料中“抗战爆发后,又对汽油、煤炭等物资实行管制”表明是为了战时需要(民族危亡局势的深化),故A项正确;B、C、D三项不是根本原因,排除。 6.1936年《东方杂志》发表评论:“我们今日的建设,应当具有适合战争的性质……而尤贵有一强有力的经济参谋本部,通盘筹划,在整个计划之下,在强有力的指挥之下,在齐整的步骤之下,全国一致动员,这个经济建设运动,才有成功的希望。”这说明当时(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形成 B.苏联经济思想影响了中国 C.中国深受经济大萧条影响 D.国民党集中力量围剿红军 解析:选B 材料强调的“强有力的经济参谋本部”“计划”“齐整”“一致”,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突出表现,不同于西方的自由经济体制。结合“1936年”这一时间可知,当时苏联已经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故B项正确;A、C两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材料涉及的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而D项是政治军事事件,不符合题意。 [深化提能] 苏联的经济建设思想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借鉴 在学习南京国民政府经济建设措施时,应关联同一时期苏联斯大林体制下的两个五年计划、美国的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等相关知识,感悟其内在联系,这也是高考的隐性命题点所在。 苏联的经济建设思想不仅影响了民国时期的南京国民政府,还影响了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如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50年代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时,就运用了列宁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思想,实现了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和平赎买;列宁关于在一定范围内发展和利用资本主义、向资产阶级学习企业管理经验的思想,对我们搞好改革开放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斯大林时期苏联建立起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重工业建设具有积极影响。 唯物史观角度近代交通发展的影响 7.下表为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情况统计表(单位:人次)。该表数据的变化说明( ) 年份 人力车 马车 轿子 马 脚踏车 机器 脚踏车 汽车 公共 汽车 有轨 电车 1889 6 894 544 9 11 0 0 0 0 0 1926 14 600 0 0 0 3 459 194 3 764 172 922 A.等级观念的根本变化 B.生活方式普遍西化 C.交通工具的进步显著 D.民众消费水平悬殊 解析:选C “通行交通工具变化情况统计表”没有涉及社会等级关系,故A项错误;“人力车”的普遍存在说明生活方式并未“普遍西化”,故B项错误;从“汽车”“公共汽车”“有轨电车”等体现了交通工具的近代化,故C项正确;表格中各种交通工具不能说明消费水平悬殊,故D项错误。 8.民国后,“婚礼铁路”作为时髦的象征,成为青年男女热衷的蜜月旅游交通工具。当时,京沪铁路公司瞄准了这一市场,为凸显“人情味和生意经”,效仿西方推广“蜜月旅行”。这一现象反映了( ) A.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B.新式交通改变了人们的观念 C.对西方文化盲目肯定和效仿 D.近代中国交通的殖民地特征 解析:选B 抓材料主语“婚礼铁路”,这种现象反映了新式交通改变了人们的观念,B项符合题意;A项与题干无关,可排除;从题干中能看出对西方文化效仿,但看不出对西方文化盲目肯定,C项可排除;题干并未反映近代中国交通的殖民地特征,D项可排除。 [深化提能] 交通事业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全国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而且也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加快了人们生活的节奏,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但是,近代中国交通事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也为列强侵华提供了便利条件。 考法(一) 纵向贯通视角——考“中国的海洋利用” 为何考 ①新史观:近十年来,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表明“现代化”作为历史研究的范式或主题,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史学工作者所接受。同时在唯物史观下审视中国近代史发生的重大事件,正在成为高考主要的命题方式; ②时政热点:南海问题、“一带一路”、民间投资、招商引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人民币汇率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热点话题,重视这些热点问题在历史高考中的隐性考查。 考什么 ①唯物史观下西方经济侵略给中国带来的双重影响; ②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 ③现代化史观和反现代化史观下的洋务运动。 必备知识 ①洋务运动,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②近代中国物质生活、礼仪习俗的变迁; ③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和萧条; ④清末新政、民国政府经济政策、南京国民政府的政策; ⑤洋务运动、收回利权运动、群众性的抵制洋货运动。 [典例] (2013·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殷墟即发现了来自南海乃至阿曼湾的海贝。齐国借助“边海”的地理条件,发展“鱼盐之利”,成为春秋战国时最为富庶的国家。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即已出现,魏晋而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明后期,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海防”的主张:“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于大洋。”而明、清政府常常采用“海禁”的办法。到鸦片战争前,“各省水师战船,均为捕盗缉奸而设”。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体系,通商口岸不断增加。魏源认为海运“优于河运者有四利:利国、利民、利官、利商”。1842~1846年,茶出口增长一倍,丝的出口增长将近五倍;1846~1856年,茶出口又增长55%,丝的出口增长三倍多。海关税收从1861年的490余万两增加到1902年的3 000余万两。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福州船政学堂。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第一艘近代海轮“惠吉”号下水。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1885年,海军衙门设立。随着西方商品与资本输出的扩大,部分国人提出与列强进行“商战”。1904年,张謇上奏朝廷,请准各省成立海洋渔业公司,购置新式渔轮,发展海洋渔业。19世纪60年代后,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条约,允许百姓出国,“毫无禁阻”,仅南洋地区,就有中国移民500万人。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变化及启示。(15分) [析题要全面] 本题以海权意识、开发利用海洋的意识为切入点,与当今时事热点(南海诸岛、钓鱼岛等问题)相结合,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材料、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据材料一“边海”“远洋”等信息可知由沿海利用到远洋开拓;据“指南针”等可知应用了先进的航海技术;据所学知识(如郑和下西洋中的朝贡贸易)可知,以经济文化交流、和平交往为主;据“海禁”和“为捕盗……而设”等可知海洋意识薄弱。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被卷入”并结合所学知识(“封闭”到“被迫开放”)可知政府被动参与海洋利用,结合时代特征可知海权益的各方面均为列强干预控制,据“海军衙门”可知海洋军管理机构初步建立,据“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总局”可知清政府试图建立海防力量,据“允许百姓出国”及洋务运动中向外派遣留学生可知留学、海外移民成为重要现象;第二小问,必须围绕材料核心展开,必须有海权、海洋意识等字样。 [答题要规范] (1)从沿海利用到远洋开拓;先进技术应用于航海;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和平利用;以民间交流为主;海洋意识不足。(每条2分,共10分) (2)主要变化:在西方冲击下海禁政策失效,政府被动参与海洋利用;海洋权益的各方面都受到西方列强的干预控制;通商口岸增加,海外贸易拓展;对海洋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深入;海洋管理机构逐步建立,试图建立有效的海防力量;海外移民、留学成为重要现象,对国内的影响加深。(每条2分,共12分) 启示:加强海洋领土及海权意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3分) 考法(二) 横向关联视角——考“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近代史” 为何考 ①时政热点(周年纪念),如2020年是鸦片战争爆发180周年;《北京条约》签订160周年;《马关条约》签订125周年;八国联军侵华120周年; ②“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是近几年来史学研究的重要方向,该研究试图从全球视野的角度来分析中国历史不同的方面,去定义中国在全球化和多元化的世界当中所发挥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中国近代史学术研究领域涌现出一大批亮彩纷呈的学术研究成果,尤其在热点纪念、经济史、政治史、思想史与社会文化史等方面取得硕果,佳作迭出,且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都将成为新的命题载体。 考什么 ①探究西方文明崛起及其给中国社会造成了冲击和中国的反应; ②晚清时期中国在融入世界文明浪潮中历次变革运动的经验教训; ③晚清时期西方文明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必备知识 ①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小农经济逐步解体,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及发展,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等; ②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列强侵华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 ③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思想等。 [典例] (2018·全国卷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初,上海开始“依港兴市”,租界中“华洋杂居”;60年代后,上海由一个古老的县城逐渐发展成港口与商业中心;19世纪下半叶形成了沪东、沪西、沪南等工业区。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参与上海发展,形成新的商业区。1929年,由市政府主导,建成以江湾五角场为中心的“大上海市中心区”。1949年后,上海一直是国家重要的经济中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 ——摘编自张仲礼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等 材料二 16世纪开始,曼彻斯特从军事要塞逐渐发展成为工商业城市。1830年已有棉纺厂99家,并开通世界最早的现代化铁路。1838年,设立议会和市政府,摆脱了封建管理体制。19世纪下半期,从传统的棉纺业衍生出许多新门类,开通了通海运河,可通往世界各地。20世纪初,不断与周围工业社区及城镇连接,发展为大城市。1961~1981年,因过于拥挤,人口大量外迁,老龄化日益严重,纺织业日趋衰落。20世纪后期,城市中心被废弃的工业区包围,几个大面积的旧贫民区仍然存在。 ——摘编自[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上海和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大都市的相同因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中期以后上海相对于曼彻斯特的有利发展条件。(10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曼彻斯特为例,简析现代城市发展中应当注意的问题。(6分) [析题要全面] 第(1)问,需在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信息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据材料一“依港兴市”与材料二“开通世界最早的现代化铁路”“开通了通海运河”可归纳为:交通便利。据材料一信息:19世纪60年代后,上海发展为港口与商业中心;19世纪下半叶,形成沪东、沪西、沪南等工业区;甲午战争后,形成新的商业区;1929年,建成“大上海市中心区”与材料二信息:16世纪开始,曼彻斯特发展成为工商业城市;19世纪下半期,从传统的棉纺业衍生出许多新门类;20世纪初,不断与周围工业社区及城镇连接可归纳为:工商业发展及工业化推动。据材料一“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参与上海发展”“1929年,由市政府主导,建成……‘大上海市中心区’”及材料二“设立议会和市政府,摆脱了封建管理体制”可归纳为:对原有制度的突破。第(2)问,据材料一中“1949年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影响力的日益增强和材料二中“1961~1981年”“20世纪后期”曼彻斯特城市地位的衰落,从地理因素、交通条件、西方文明对近代上海的影响、政府对上海规划建设的持续性以及上海浦东新区的开放和开发等因素分析。第(3)问,据材料二中的“ 因过于拥挤,人口大量外迁,老龄化日趋严重,纺织业日趋衰落”“城市中心被废弃的工业区包围,几个大面积的旧贫民区仍然存在”,并结合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状况分析即可。 [答题要规范] (1)交通便捷;(3分)工商业的发展,工业化的推动;(3分)制度突破。(3分) (2)内河主航道入海口,沿海港口城市;中西文明交汇;近现代民族工业的基础;持续的规划建设;浦东新区的开放和开发,国家发展战略推动。(每条2分,共10分) (3)人口拥挤和贫民窟现象;(2分)人口老龄化;(2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2分) [热点聚焦]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改革开放40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放权让利、转换经营机制、利改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多个阶段,取得巨大成就。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回顾国有企业改革历程、总结国有企业改革成功经验,对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在新时代更好发挥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典例] (2018·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从英国预购炼铁机炉,有人提醒先要确定煤、铁质地才能配置合适的机炉,张之洞认为不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购得大冶铁矿,开始筹建汉阳铁厂,由于找不到合适的煤,耗费六年时间和巨资,仍未能炼出合格的钢铁。盛宣怀接手后,招商股银200万两,并开办萍乡煤矿,但由于原来定购的机炉不适用,依然未能炼出好钢,只得贷款改装设备,才获得成功。通过克服种种困难,汉阳铁厂成为中国第一家大型的近代化钢铁企业。1949年后收归国有。 ——摘编自陈真等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等 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案例,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12分) 本题是提炼观点型论述题,答题时要遵循以下三步:第一步,精析材料,发现问题,寻找适合的论证角度;第二步,回归教材,联系所学,概括合理的启示;第三步,亮明观点,组织论据,采用规范格式作答。 一、从主流观点求稳的角度 可结合材料表层信息“招商股银200万两”“贷款改装设备”得出观点“资金、技术是工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 二、从唯物史观求高的角度 唯物史观认为,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从变革的角度可结合材料中汉阳铁厂创办时的艰难、盛宣怀经营的成功和建国后收归国有重焕生机得出观点“ 体制创新是工业现代化的关键”。 三、从求异思维求新的角度 大部分考生往往只关注了汉阳铁厂的变化这一表面信息,但汉阳铁厂一开始为何生产不出合格的产品,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一个全新的角度,由此结合材料“由于找不到合适的煤,耗费六年时间和巨资,仍未能炼出合格的钢铁”得出观点“核心科技是工业现代化的关键”。 一、主流观点角度——人人笔下有,我比他人亮一点 [启示] 资金、技术是工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2分) [说明] 洋务运动是中国工业现代化的开始,洋务派创办近代企业,并派留学生引进科技,但资金不足,核心科技受制于洋人,不利于工业化的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后,其资金不足、技术依赖洋人,形成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特点,即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难以发展。(8分) [总结] 只有解决了资金、技术问题,工业现代化才能腾飞。(2分) 二、唯物史观角度——他人想到未必做到,我比他人高一点 [启示] 体制创新是工业现代化的关键。(2分) [说明] 洋务运动坚持“中体西用”,洋务企业受封建政府的控制,缺乏科学决策,如张之洞官办湖北汉阳铁厂,在资金、技术、原料、能源、人才等方面不配套,不能炼出合格的钢铁。盛宣怀改革体制,招商股银、官商合办,开办煤矿,改装设备,获得成功。 1978年前,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束缚了企业的活力。1984年后政企分开,简政放权,增强了企业活力;1992年后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行现代企业制度,中国社会主义工业现代化迅速发展。(8分) [总结] 体制创新就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体制创新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工业现代化的关键。(2分) 三、求异思维角度——人人笔下无,我比他人新一点 [启示] 核心科技是工业现代化的关键。(2分) [说明] 洋务运动是中国工业现代化的开始,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口号,创办近代企业和近代学堂,并派留学生引进科技,但核心科技受制于洋人,不利于工业化的发展。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后,核心科技受制于洋人,主要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难以发展,导致中国工业畸形发展。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对科技的重视,“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中国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改革开放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立起完整独立的工业体系。(8分) [总结]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核心科技是工业现代化腾飞的关键。(2分) [专题质量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肇庆一模)鸦片战争前,烟叶已经成为商品性的农作物,1844年,烟叶的出口数量为2.444 3万担,1894年为11.388 6万担。导致烟叶大量出口的主要原因是( ) A.鸦片战争使国内战乱不断 B.小农经济的逐渐解体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需求 解析:选D 烟叶出口与国内战乱无关,故A项错误;小农经济逐渐解体,使农产品日益商品化,但不是反映烟叶大量出口的原因,故B项错误;烟叶大量出口能够体现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但不是对其出口原因的表述,故C项错误;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导致烟叶大量出口,故D项正确。 2.(2019·厦门模拟)1889年,张之洞筹建汉阳铁厂时,盛宣怀受托拟定办厂章程,提出招集商股的主张。结果张之洞认为“商股恐不可恃,且多胶葛”,力主官办;而盛宣怀则坚持“商办者必处处打算,并使货美价廉”“官办必致亏本”。这反映了( ) A.双方办理洋务的理念差异 B.顽固派与洋务派的对抗 C.官民之间的利益尖锐对立 D.二者对时局的政见不同 解析:选A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在筹建汉阳铁厂时,盛宣怀主张商办而张之洞主张官办,故A项正确;盛宣怀、张之洞都是洋务派,故B项错误;材料说的是办理洋务的理念差异,而不是官民之间的利益尖锐对立,故C项错误;材料说的是二者办理洋务的理念差异,而不是政见不同,故D项错误。 3.(2019·玉林摸底)近代中国实业教育是伴随着洋务运动而兴起的,从“洋务教育”到“戊戌教育”,清政府在大、中、小学堂均未建立前率先创办各类实业学堂,但实业教育毕业生所学非所用的情况在当时非常普遍,被时人戏称为“失业教育”。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工业发展缓慢 B.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C.缺乏相应社会环境 D.学习西方层次过浅 解析:选C 依据所学,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原因是缺乏相应的环境,因此民族工业发展缓慢不是材料现象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率先创办各类实业学堂”表明取得政府的支持,故B项错误;由于缺乏相应社会环境导致实业发展缓慢,由此带来“实业教育毕业生所学非所用”的现象,故C项正确;由材料“实业教育毕业生所学非所用”可知由于经济上的实业落后而不是学习西方层次过浅,故D项错误。 4.(2019·兰州一模)在1895年以前,中国拥有的铁路只有微不足道的364公里,到1911年,清朝统治结束时铁路总里程达到9 618公里。这一现象说明( ) A.清政府重视铁路交通运输业 B.中国兴起了实业救国的热潮 C.西方列强在中国加大资本输出 D.辛亥革命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解析:选B 清政府并没有重视铁路建设,故A项错误;19世纪末,中国兴起了实业救国的热潮,民间商人积极投身铁路建设,推动铁路里程的增加,故B项正确;西方列强在中国加大资本输出,有利于铁路建设发展,但不是铁路里程增加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材料铁路里程的增加出现在晚清时期,与辛亥革命影响无关,故D项错误。 5.(2019·洛阳期中)19世纪40年代后半期起,上海出现了一批船舶修造和造船厂。不久,面粉厂、汽水厂、酿酒厂、制药厂和印刷厂、食品加工厂等一批轻工业相继出现;60至70年代,民族资本家开始投资重工业,创办了发昌机器厂、建昌铜铁机器厂;80年代又出现了电厂和自来水厂。这说明19世纪中后期的上海( ) A.自然经济最先开始瓦解 B.已建立相对完备的工业体系 C.近代工业已经初具规模 D.已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中心 解析:选C 材料反映出上海轻重工业都有所发展,近代工业已经初具规模,故C项正确。 6.(2019·大连一模)1925年,华资最大的两家水泥公司启新洋灰公司与华商上海水泥公司达成为期5年的联营协议。双方划定联营区域,在联营区域内约定销售比例和售价。这一协议( ) A.加剧了同业内部的恶性竞争 B.有利于抵制外国商品的倾销 C.是海外市场不断扩大的结果 D.体现了国家的统制经济政策 解析:选B 一战后,外国资本主义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陷入困境,为了求得发展,部分企业联合起来,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是一种抵制,故B项正确。 7.(2019·钦州一模)1941年,国民党中央全会决议创设专卖制度,1942年,盐、糖、烟类、火柴等重要物品先后实行专卖。其主要目的是( ) A.发展官僚资本 B.压制民族工业 C.振兴民族经济 D.打击日本企业 解析: 选A 专卖制度的发展,有利于官僚资本的膨胀,故A项正确;压制民族工业不是主要目的,故B项错误;官僚资本的膨胀不利于振兴民族经济,故C项错误;在国统区,打击不了日本企业,故D项错误。 8.张园是清朝末年上海最大的私家园林,被主人开放为公共场所。下图为筠香斋刻印的年画《海上第一名园》,描绘的是当年张园门前的景象。该年画( ) A.延续传统绘画的以形求神 B.体现追求时尚的国民共识 C.反映世界交通的最新成果 D.表明社会生活的新旧杂陈 解析:选D 《海上第一名园》是写实的风俗画,不是以形求神的文人画,故A项错误;清末追求时尚还未成为国民共识,故B项错误;由图中的路灯和电线可知,此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此时最新的交通工具是汽车,而年画中并没有反映,故C项错误;年画中有马车、有人力车,有礼帽、马褂、路灯、电线等,这反映出当时社会生活的新旧杂陈,故D项正确。 9.国民政府于1934年发起新生活运动,强调培养卫生习惯、雷厉风行、信守诺言、礼貌待人和礼义廉耻这四种传统的价值观。其目的是( ) A.提高民众素质,实现思想觉醒 B.宣传传统文化,愚弄黎民百姓 C.摒弃粗鄙陋俗,融入国际社会 D.培养忠义精神,抵抗日本侵略 解析:选A 四种价值观有利于提高民众素质,提高思想觉悟,故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愚弄黎民百姓,故B项错误;材料“四种传统的价值观”均是涉及个人行为习惯,无法体现融入国际社会,故C项错误;1934年,国民政府还未向日本宣战,故D项错误。 10.1946年11月,广州市举办了一场集体婚礼,由市长证婚。参加者除要取得“婚姻注册许可证”外,还要提供医生开具的健康检查证明书。举行仪式时,男穿蓝布中山装,女穿长袖全白旗袍,手持花球。这表明( ) A.广州人民观念先进 B.婚姻习俗逐渐简约文明 C.政府操控婚姻习俗 D.中国婚俗已经完全西化 解析:选B 材料中的婚姻习俗和过去相比变化较大,不仅需要“婚姻注册许可证”“健康检查证明书”,婚服也变为“中山装”和“旗袍” ,这表明婚姻习俗逐渐简约文明,故B项正确;材料中的现象是个例,不能说明广州人民的观念先进,A项错误;政府并没有操控婚姻习俗,故C项错误;D项中“完全西化”说法与材料不符,排除。 11.(2019·淄博模拟)甲午战争前,有人认为《申报》是中外流氓所办的报纸,但甲午战争后《申报》成为时务的入门书,凡是有志前进的都不可不看。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们关注时局渴求新知 B.江浙地区地方性报纸的出现 C.维新人士办报热情高涨 D.《申报》是影响最大的报纸 解析:选A 因为甲午战争战败后激发了人们挽救危亡的意识,故A项正确;《申报》不是地方性报刊,故B项错误;《申报》不是维新派所办,故C项错误;《申报》在甲午战争前影响不大,故D项错误。 12.2015年10月4日,有网友爆料称,在青岛市乐凌路“善德活海鲜烧烤家常菜”吃饭时遇到宰客事件:点菜时已向老板确认过“海捕大虾”是38元一份,结账时却变成了38元一只,一盘虾要价1 500余元。10月6日,青岛市市北区物价局对经营者处以9万元罚款。这说明网络( ) A.具有舆论监督作用 B.信任度较高 C.能够决定处罚结果 D.是民间反腐的平台 解析:选A 网络传媒对社会有舆论监督作用,当出现不公平事件时,网络就会发挥它特有的功能,故A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廷的铁路建设大致经历了排拒、接受、试办、争办的过程,这中间有断裂、有争论、有迂回曲折。甲午战争后,清廷朝野上下一致认为,兴办铁路是“方今切要之图”“时务要端”。1895年12月6日颁布上谕:由“各省富商如有能集股至千万两以上者,著准其设立公司,实力兴筑。事归商办,一切赢绌,官不与闻”,并强调:“著该督等,详加体察,不得有洋商入股为要。”但这种方式使列强难以容忍,他们乘清廷财政竭蹶之机,纷纷争当债权人,结果引起广大绅商及人民公愤。于是,1905年清廷又在京师设立铁路矿务总局,统一对铁路的管理,并颁布《矿务铁路章程》,要求各地铁路公司“集款以多得华股为主,无论如何兴办,统估全工用款若干,必须先有己资及已集华股十分之三,以为基础,方准招集洋股或借用洋款。如一无己资及华股,专集洋股与借洋款者,概不准行”。同时将批准举借外债的权力收归中央,明令凡举借洋款,必须由总局和总理衙门批准。 ——摘编自金士宣《中国铁路发展史》等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国家对铁路的修建有了统筹规划,修建速度达到平均每年 800 余公里。“一五”计划指出:“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涨,相应地发展运输业和邮电业,主要是铁路的建设,同时发展内河和海上的运输,扩大公路、民用航空和邮电事业的建设。”为此,1953年9月,中央军委决定组建铁道兵领导机关。战时,铁道兵担负战区的铁路抢修、抢建任务;和平时期,主要参加国家铁路建设。新中国本着“勤俭建国,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在苏联帮助下,我国设计的156个大型建设项目,其中就包括铁路建设。 ——据《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铁路建设的差异及原因。(15分) (2)根据材料,说明与清代铁路建设相比,新中国成立之初铁路建设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简析其意义。(10分) 解析:第(1)问,从资金筹集、铁路管理上分析差异所在;结合不同时期的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分析原因。第(2)问,从国家计划、国际援助、统筹兼顾等方面概括其特点;从对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需要、制度优越性等方面分析其意义。 答案:(1)差异:19世纪末:富商集资商办与借款举办;20世纪初:利用列强,以中资为基础,允许外资入股,突出政府管理。 原因:19世纪末:《马关条约》的签订,巨额赔款,政府财政困难;洋务运动的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为铁路建设创造了条件;“实业救国”思潮激发了开明官僚、地主和商人的投资热情。20世纪初:义和团运动促进了人民群众的觉醒;政府出于缓和国内各阶层矛盾的需要;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政府出于利用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和平衡帝国主义国家间利益的需要;铁路建设关系到国防、民生,政府需要加强对列强修建铁路的限制。 (2)特点:统筹兼顾,突出铁路建设的重要性;政府指令,计划实施;与时俱进,利用军队建设铁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前提下,争取苏联的援助。 意义:促进了新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新生政权;有利于沿线经济发展和国防的巩固;突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反映了1873~1930年中国出口货物分类比重变化(单位%)。 年份 生产资料 半制成品 制成品 农产品 手工开采 机器开采 手工 机制 手工 机制 1873年 2.6 — — 37.4 — 58.3 1.7 1893年 15.6 — — 28.4 0.1 53.4 2.5 1903年 26.8 0.2 0.2 17.2 14.7 32.9 8.0 1910年 39.1 0.2 0.5 13.1 11.9 28.3 6.9 1920年 36.4 0.9 2.8 8.2 12.3 31.2 8.2 1930年 45.1 0.1 3.4 3.5 12.2 27.1 8.6 ——摘编自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从表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12分) 解析:首先,分析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结合材料中1873~1930年中国出口货物分类比重变化的情况确定选题角度,如“从1873~1930年,近代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半殖民地色彩不断加深”“从1873~1930年,中国近代工业有所发展”;其次,根据论题进行合理、严密、清晰的阐述;最后,结合史实予以阐述,表述成文。 答案:示例一 论题:从1873~1930年,近代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半殖民地色彩不断加深。 阐述:1873年,中国出口的商品以半制成品和制成品的手工产品为主,而在1873年以后,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的农产品比重不断上升,且从1910年以后,成为中国最多的出口商品,这是因为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中国通商口岸的增多和西方在华侵略权益的扩大,中国日益成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这一变化说明近代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半殖民地色彩不断加深。 示例二 论题:从1873~1930年,中国近代工业有所发展。 阐述:1873年以后,中国出口的半制成品和制成品中的机制产品的比重虽然较小,但是其总体上呈不断增长的趋势,这说明这一时期中国近代工业有所发展。这是因为在鸦片战争之后,一些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了西方科技的先进,开始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兴起。随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出现了实业救国的思潮,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也增强了中国工业品的国际竞争力,所以这一时期中国出口的机制产品的比重呈上升趋势,体现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