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江苏专用):选修四第53讲东西方的先哲(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江苏专用):选修四第53讲东西方的先哲(学案)

选修四 第53讲 东西方的先哲 考点导学 扬帆启程的导航灯 考点一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1.孔子生平:幼年学礼、通“六经”办私学、在鲁从政失败、周游列国、献身文教。‎ ‎2.思想观点:‎ ‎(1)核心内思想:仁、礼、中庸思想是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 ‎(2)政治思想: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反对政府向百姓课重税。‎ ‎(3)教育思想 教育的对象 ‎“有教无类”,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教育的目标 把学生培养“成人”、“成君子”,不仅具有独善其身的自我修养,还要兼济天下 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言传身教 教学内容 ‎《诗》《书》《礼》《乐》,还教学生“政事”和治国的本领 ‎3.对后世影响 对 中 国 古代 政治 孔子整理和修订的“六经”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中国封建社会所有朝代和君主几乎都利用孔子的思想统治国家 古代 文化 ‎“六经”也称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古代 教育 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办学形式等方面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改变了以往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为教育的推广创造了条件。私学的形式也保证了中国文化免受朝代变迁的影响,连续不断地发展下来 对 世 界,‎ 亚洲,汉朝以后,儒家典籍传入越南、朝鲜、日本等,对这些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西方,明清以后,孔子学说传到西方,产生了重大影响 考点二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 ‎1.生平事迹 青年时代 师从苏格拉底 游历生涯 在地中海沿岸的游历 教学经历 创办欧洲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柏拉图学园 教育宗旨 知识传授;学术研究;政治咨询;培养人才 学生来源 具有初级数理知识;上层社会;男女平等 开设课程 算术、几何、天文等 教学方法 对话形式,自由讨论 ‎  2.思想内容 ‎(1)哲学思想 ‎——理念论 ‎①认为世界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由理念构成的理性世界,另一个是由个别事物构成的感觉世界。前者真实、完美而永恒,后者虚假、残缺而变幻。②理念先于物质存在,知识是人先天固有的,人们的学习过程就是回忆的过程,显然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唯心论。③奴隶只是一种会说话的工具 ‎(2)政治思想 ‎——理想国(翻 译为《国家篇》)‎ ‎①认为理想国家应由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三个阶级的人构成,三个阶级各具其德,各守其位。②国家的统治者应由所谓的“哲学王”来担任 ‎(3)教育贡献 ‎——柏拉图 学园 ‎①在阿卡德米建立学园,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②采用对话的形式进行教学,学术空气轻松 ‎3.主要评价 ‎(1)作为苏格拉底的继承人,学园的创立者,柏拉图受到人们的尊敬,他在思想史、哲学史、政治学、社会学、自然科学史上是奠基者,世界影响巨大。‎ ‎(2)其思想虽存在争议,但其一生追求真理、崇尚美德的境界令人佩服。‎ 随堂验收 学以致用的训练营 ‎1.古代东西方先哲在治国主张上有些近似,孔子和柏拉图就是其中的典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 材料二 除非哲学家就是王,或者这个世界上的王和君主都具有哲学的精神和力量,使政治的伟大和智慧合而为一,并把那些只追求两者之一而不顾另一的平庸的人们驱逐到一旁去;否则城邦就绝不会免于灾难而得到安宁……而且,我相信就连全人类也不会得到安宁,……唯有到了那时候,我们的这个国家才有获得生命并见到天日的可能。‎ ‎——《柏拉图全集》第二卷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归纳孔子的治国主张,其思想有何进步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柏拉图提出哲学家与国王应“合而为一”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和柏拉图两人治国主张的相同之处。分别指出两者的观点在当时无法实现的原因。‎ ‎2.自古以来,各国从战略上优先发展教育,柏拉图教育思想内容很丰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谈到了教育规划:儿童6岁开始入男女分校学习,接受同样的教育,并且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分别进入国家办的文法学校、弦琴学校和体操学校学习。学习内容很丰富,包括阅读、书写、计算、唱歌、音乐、体操、骑马、射箭等。16岁毕业后,大多数人,尤其是手工业者、农民的子弟要进入社会做一个顺从的劳动者。而奴隶主子弟在17~20岁期间要接受较高一级的教育,培养他们的意志和勇敢,使之成为保卫国家的军人。体育训练是主要的学习内容,其次还要学习军人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例如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这一阶段的学习结束后,大多数奴隶主子弟结束学习,担负起保卫国家的职责,成为军人。只有极少数的人可进入更高一级的学校受教育。用20年的时间来研究辩证法,培养学生用理智去衡量各种事物,这是最后阶段的教育,学生50岁毕业后可担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同时也成为哲学王。‎ ‎——摘编自郑晓沧译《柏拉图论教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概述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2)你能否依据以上材料对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做全面、客观、严谨的评价?说明理由。举出进一步了解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三种途径。‎ 二、近现代历史人物评说 考情分析 引领考试的风向标 考试说明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3.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1)华盛顿(2)拿破仑 ‎4.“亚洲觉醒”的先驱:‎ ‎(1)孙中山(2)甘地 ‎5.无产阶级革命家:(1)马克思、列宁(2)毛泽东、邓小平 ‎6.杰出的科学家:‎ ‎(1)詹天佑(2)牛顿 T24B(李时珍)‎ T24B(华盛顿)‎ 复习建议 ‎1.重点关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杰出人物不同作为对时代走向的影响 ‎2.重点关注孙中山与甘地的思想主张、内容、特点、影响及其产生的原因 ‎3.尤其关注毛泽东、邓小平的理论及实践;关注杰出科学家詹天佑和牛顿的科学成就及影响 第53讲 东西方的先哲【随堂验收】‎ ‎1.(1)主张:德治(或为政以德、仁)。‎ 意义: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2)原因:使政治具有智慧与力量;使国家(人类)实现安宁。‎ ‎(3)相同:都主张贤人治理国家(或都强调道德在政治中的作用)。‎ 原因:孔子的主张不适合诸侯争霸的需要;柏拉图的理想国主张不符合当时现实政治的需要。‎ ‎2.(1)思想:教育由国家主办;按理想国三个等级的设想构建教育体系;按教育对象的年龄特征与培养目的进行不同的教学;男女都必须接受教育;主张全面发展;以哲学王为最终培养目的;重视教育对国家和社会的作用。‎ ‎(2)不能。理由:因为材料单一,无法求证(孤证不立);材料为二手资料,且可能带有材料选取者的主观色彩。途径:阅读原著及相关研究著作;上网查找相关资料;请教专家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