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宁夏银川市六盘山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宁夏银川市六盘山高级中学 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第一次月考试题 测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考古发现两周时期的一些异族贵族群体的墓葬同西周贵族墓葬相比,墓地在墓向、墓葬形制、葬式以及殉葬习俗等方面存在较多相似之处。这表明当时 A. 墓葬制度凸显了贵族特权 B. 分封体制巩固了中央集权 C. 宗法制保障了政权的稳定 D. 礼乐制度传播了西周文化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墓葬形制、葬式等制度属于礼乐制度,材料“异族贵族群体的墓葬同西周贵族墓葬相比……存在较多相似之处”反映了西周异族受到礼乐制度文化的影响,故D正确;材料主旨并不是墓葬制度凸显贵族特权,而是强调礼乐制度文化的传播,故A排除;西周尚未形成中央集权,故B排除;材料未涉及宗法制与政权稳定的信息,故C排除。 2.以下为不同史籍关于汉代察举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是 A. 两汉到魏晋时期察举制度不断完善 B. 东汉末年选官实践与制度设计出现背离 C. 孝廉成为两汉时期选官唯一标准 D. 增加选官的限制以保障贵族政治的稳定 【答案】B 【解析】“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与“孝廉”的选官标准不符,由此可知东汉末年选官实践与制度设计出现背离,故选B;材料反映的是选官实践与制度设计的背离,不能体现不断完善,排除A;C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材料未体现增加选官的限制,排除D。 3.下面是唐朝前期、中期和后期明确记载郡望和年份的士族科举入仕人数简表。表格信息主要反映了 A. 科举中能否入仕与出身没有关系 B. 科举制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形式 C. 门阀大族对科举制由抵制到接受 D. 士族在科举考试中占据较大比例 【答案】C 【解析】表格中士族科举入仕的人数越来越多,说明门阀大族对科举由抵制到接受,故选C;出身对科举入仕有一定的影响,排除A;仅根据门阀大族的入仕人数不能说明科举制成为选官的主要形式,也无法说明士族在科举考试中占据较大比例,排除BD。 4.宋代实行差遣制度,无论地方或中央官员,他们的官名和所任职务大都分离。当时有所谓“官”、“职”、“差遣”的区别。“官”成了一种等级待遇,“职”是一种加官,“差遣”才是实际职务。这一举措 A. 便于皇帝驾驭群臣 B. 结束武人专横跋启局面 C. 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D.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从材料信息看,宋代官名和所任职务大都分离,有“官”、“职”、“差遣”的区别,这一做法导致权力的分散,便于皇帝对群臣的驾驭,故选A项。这一举措不局限于武人,结束武人专横跋启局面属于军事方面的举措,故排除B项;这一做法导致官员剧增,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排除C项;这一举措不仅仅针对地方官员的,排除D项。 5. 随着内阁制度的形成,诸司在上疏之前,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一般得与内阁商议,以达成谅解。同时,内阁与拥有执行权的六部相互配合、制衡,提高了行政质量与效率。这反映了明朝 A. 创设了集体议事制度 B. 削弱六部加强君权 C. 内阁拥有一定议政权 D 分割事权相互牵制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诸司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与内阁商议,说明内阁有一定的议政权,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说明“诸司”“六部”与内阁的关系,体现内阁的权力,故排除A。六部与内阁配合并不是削弱六部的权力,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分割事权,故D项错误。 6.1787年,陕西巡抚在奏折中称西藏达赖喇嘛的使者为“夷使”,乾隆帝斥责:“‘夷使’字样,甚属错谬。国家中外一家,况卫藏(今西藏地区)久隶版图,非若俄罗斯之……以外夷目之者可比。”这说明乾隆皇帝 A. 对大臣的思想严密控制 B. 强调对西藏的主权管辖 C. 通过外交解决中俄争端 D. “华夷之辩”的观念消失 【答案】B 【解析】乾隆意为,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不同于俄罗斯,不能称西藏使者为“夷使”,故B正确,A不是材料的主旨;材料没有涉及中俄争端,排除C;乾隆只是说西藏使者不能称为“夷使”,不能说明乾隆皇帝“华夷之辩”的观念消失,排除D。 7.西周晚期的一些青铜器的铭文中出现土地交换和土地买卖的记录,甚至还列出了在场作证的王室官员的名字,以作凭据。这说明了西周晚期 A. 土地出现私有化的趋向 B. 宗法分封制严重破坏 C. 青铜铸造工艺日渐成熟 D. 井田制得到发展和完善 【答案】A 【解析】从题目材料“西周晚期”“出现土地交换和土地买卖的记录” 可知,西周晚期出现土地私有化现象,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土地私有现象的出现 ,反映了对井田制的破坏,而不是完善。且材料并没有涉及到宗法制的信息。故BD项错误。题目材料未体现青铜铸造工艺,故C项错误。所以选A。 8.西周时期,在较大的都邑中都出现了市场,有管理市场的“质人”,商贾在市场上进行贸易,都有“质人”制发买卖的契券。据此可知西周 A. 形成契约精神 B. 规范商业行为 C. 履践重农抑商 D. 出现货币经济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商贾在市场上进行贸易,都有‘质人’制发买卖的契券”,并结合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对市场的管理,奴隶主国家设立了专门机构和管理市场的官员,质人掌管买卖双方订立的契约,处理与此有关的纠纷争讼,所以B正确;A不是题干表达的主旨,排除;材料无法体现重农抑商,排除C;材料信息没有涉及货币经济问题,排除D。 9.西汉惠帝“复弛商贾之律”,鼓励盐铁民间生产。东汉和帝下诏“罢盐铁之禁,纵民煮铸,入税县官如故事”,终东汉之世,一直允许私人生产和销售盐铁。这反映出汉代 A. 逐步放弃抑商政策 B. 通过行政手段促进工商业发展 C. 盐铁自由经营形成 D. 工商业者地位得到根本性转变 【答案】B 【解析】从西汉惠帝鼓励盐铁民间生产,东汉一直允许私人生产和销售盐铁可知B项正确;“放弃抑商政策”、“ 盐铁自由经营” 、“工商业者地位得到根本性转变”三个说法均与汉代史实不符,ACD三项错误。 10.唐玄宗曾下诏:“马牛驴皆能任重致远,济人使用,先有处分,不令宰杀”,并派出御史专门“纠察”这反映了唐代 A. 刑罚严苛且涉及领域广泛 B. 统治者对社会生产的重视 C. 对地方事务管理相当严格 D. 重农抑商政策得到了强化 【答案】B 【解析】因为“马牛驴能任重致远”,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动力,所以唐代不许随意宰杀,体现了统治者对社会生产的重视,故选B;材料没有涉及刑罚的严苛和对地方事务的管理,排除AC;材料体现的是对社会生产的重视,而非重农抑商政策得到强化,排除D。 11.宋代政府在物品采购上建立了“书市买牌”制度,即官府将要采购的物品和价格书写在牌上,公之于市,有愿意交易的商人就和官府到市场买处按牌交易。这说明宋代 A. 民间手工业成为主导 B. 抑商政策已完全崩溃 C. 官营手工业严重衰落 D. 注重市场秩序的规范 【答案】D 【解析】根据题中“官府将要采购的物品和价格书写在牌上,公之于市,有愿意交易的商人就和官府到市场买处按牌交易”可以看出宋代政府在采购物品时注重价格公道和公平交易,严禁政府在采购时勒索商人,反映了宋代注重市场秩序的规范,故D选项正确。材料中政府在民间进行采购只能反映当时民间手工业有所发展,但并不能说明民间手工业已经成为主导,故A错误。题中政府在采购上采取“书市买牌”制度,从而防止政府采购时对商人勒索,说明了宋代没有严格抑制工商业,但并不能说明抑商政策已完全崩溃,故B错误。题中政府实行采购政策,侧面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无法完全满足政府的需要,但并不能说明官营手工业严重衰落,故C选项错误。 12.南宋时,一定数量的由士大夫、富户组成的富裕阶层因居于乡村看病吃药不大方便,生活饮食难以满足需要,“自村瞳而迁于邑,自邑而迁于那者亦多矣”。材料所述“地主城居”这一现象 A. 导致了乡间土地的荒废 B. 推动了坊市界限的瓦解 C. 促进了市镇经济的繁荣 D. 密切了城乡经济的联系 【答案】D 【解析】 从题干中可知,地主城居的原因是因为追求生活便利,但是并不代表他们抛弃了在农村的土地,从宋代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来看,地主在农村掌握了大量土地,因此,A选项“荒废”是错误的;“坊市界限的瓦解”也是对题干的曲解。,“坊市界限”是指城市里居民区和市场界限的消失,而且进入北宋以来,这一现象即已出现,与题干“南宋”时间不符合,故B项错误;市镇经济的繁荣是明朝的典型现象,在南宋时期,市镇经济还未到繁荣阶段,故C项错误;地主虽然进入城镇居住,促进了古代中国城市化的进城(尽管这一进程十分缓慢),而其土地又在乡间,地主生活的基本物资来源于乡村的供应,因此,“地主城居”密切了城乡经济联系,这是符合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的,故D项正确。 13.明清园林是江南不可忽略的景观。以明代为例,南浔镇有8处,双林镇有10处,藏泽镇有4处,盛泽镇有5处。园林可以用于宴集活动,为主人博得了风雅声望,成为文化活动的重要空间载体。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B. 思想活跃局面再现 C.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D. 市镇经济空前繁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状况。根据材料“明清园林是江南不可忽略的景观。以明代为例,南浔镇有8处,双林镇有10处,藏泽镇有4处,盛泽镇有5处”“园林可以用于宴集活动,为主人博得了风雅声望,成为文化活动的重要空间载体”,结合马克思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可得知明清时期江南商品经济繁荣,尤其是纯粹经济功能市镇经济的崛起,为市民人们追求物质层面生活(修建园林)和精神上的追求(博得风雅声望)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故本题答案选D项。A项与本题主旨无关,排除;明清时期因为文化专制,思想上万马齐喑,排除B项;经济重心南移早在两宋时期已经完成,排除C项。 14.明清时期,晋商以山西富有的麦、棉、皮、毛、木材、旱烟等特产,套换江南的丝、绸、茶、米,又转销西北、蒙、俄等地,其贩运销售活动遍及全国。这反映出当时 A. 晋商经济地位得以快速提升 B. 长途贩运贸易成为商业主流 C. 农副产品的商品化趋势明显 D. 区域位置决定商业贸易发展 【答案】C 【解析】“麦、棉、皮、毛、木材、旱烟……丝、绸、茶、米”等基本都属于农产品,这些农产品“贩运销售活动遍及全国”体现了农副产品的商品化趋势明显,故选C;材料没有反映晋商经济地位的提升,更不能说明长途贩运内贸易成为商业主流,排除AB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15.《竹书纪年》是春秋“晋”、战国“魏”史官在史乘编年记事的基础上,追溯西周、商、夏乃至远古,然后按时代顺序排纂的编年体通史,内容有意择取了与儒学相悖的古史传说。据此可知,当时晋、魏 A. 法家思想成为社会广泛接受的思想 B. 佛教道教冲击了儒学核心价值地位 C. 社会改革引起了意识形态领域变化 D. 统治者削弱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 【答案】C 【解析】据所学内容可知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的时期,《竹书记年》的内容有意择取与儒学相悖的内容,说明社会改革引起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故选C;《竹书记年》有意择取与儒学相悖的内容并不能说明法家思想成为社会广泛接受的思想,排除A;春秋战国时期儒学并不是主流思想,也不具有核心价值地位,排除BD。 16.西汉时期,五经具有不同版本,经文解释更是五花八门,所谓“经有数家,家有数说”东汉章帝召开白虎观会议,命群儒“讲议五经同异”,“帝亲称制临决”,最后整理成《白虎通义》一书,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典刊布于世。据此可知,白虎观会议 A. 消除了各家之间的分歧 B. 强化了思想大一统局面 C. 提高了儒家的社会地位 D. 规范了儒学的学术研究 【答案】B 【解析】从材料“西汉时期,五经具有不同版本”“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典刊布于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期白虎观会议统一今文经义,强化了思想大一统局面,故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错在“消除”;从西汉武帝时期,儒学就占据统治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强化思想控制,故D项错误。 17.公羊学派是研究《春秋》的一个重要学派,汉武帝要加强权威,他们就从《春秋》中发现了“大一统”;汉武帝要抗击匈奴,他们就从《春秋》中释义“尊王攘夷”;汉武帝要改变汉初以来的政策,他们就讲《春秋》有“新王必改制”。公羊学派的行为实际上反映了 A. 孔子著作遭受学者曲解 B. 无为而治成为指导思想 C. 法家学派占据统治地位 D. 现实政治影响儒学发展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公羊学派根据统治者的现实需求而为其寻求文化依据”可知现实政治影响儒学发展,D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提及公羊学派对《春秋》的解释,A选项排除;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思想,材料中未提及,B选项排除;公羊学派是儒家思想的代表而非法家,C选项排除。 18.魏晋名士有一种不同于流俗、甚至不同于任何历史时期的言谈举止。以陶渊明、王羲之以及竹林七贤等为代表的魏晋名士,以狂放不羁、率真洒脱而著称于世,形成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魏晋风流”。造成这种文化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 门阀士族特立独行,思想活跃 B. 江南经济开发,商品经济发展 C. 魏晋时期佛道盛行,援老入儒 D. 魏晋以来国家分裂,社会动荡 【答案】D 【解析】文化的时代特色源自于社会时代的变迁,魏晋时期社会动荡、国家分裂造成了上述文化现象,D正确。A项思想活跃是文化现象,不是原因,A错误。魏晋时期江南开发,经济发展,但商业受时代的影响,发展情况并不乐观,B错误。魏晋时期,玄学兴起并发展,儒家思想融合了道家思想,“援老入儒”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C错误。 19.理学是以儒家礼法、伦理思想为内核,吸纳佛、道思辨哲学、宇宙生成、万物化生等理论及精神修养方法,而最终形成的一种既有精巧的思辨形态,又有极为现实的纲常伦理内容的哲学体系。这表明理学 A. 成为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 B. 融合佛道思想凸显其逻辑性和道徳性 C. 源于汉代儒学的天命思想 D. 以弘扬纲常伦理和倡导个性解放为本 【答案】B 【解析】理学吸收佛道思辨哲学,是具有思辨形态和纲常伦理内容的哲学体系,说明理学通过融合佛道思想凸显了逻辑性和道德性,故选B;A项材料没体现,排除;宋代理学并非源于汉代儒学的天命思想,排除C;理学并不倡导个性解放,排除D。 20.宋朝建立以后,朝廷多次进行宫廷雅乐改革,以求“用乐以合《周礼》”,但均收效甚微。从北宋周敦颐到南宋朱熹,理学家们批评这些改革“求古乐太深”,而主张追求“古乐之意”,将音乐纳入心性修养和天理的范畴,赋予雅乐以新的内涵。这表明当时 A. 理学和心学的社会竞争加剧 B. 对音乐的理学化解释逐渐形成 C. 传统雅乐的思想资源被摈弃 D. 雅乐已经丧失社会和政治功能 【答案】B 【解析】宋朝进行宫廷雅乐改革的目的是发挥其特有的社会和政治功能,但复原古乐的改革均收效甚微,因此理学家主张追求“古乐之意”,将雅乐纳入理学范畴,对音乐进行理学化的解释,故选B。材料中关于雅乐改革的主张没有体现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差异,不能表明理学和心学的竞争加剧,故排除A项。雅乐新的思想资源—理学思想主张直接回归儒家原典,是儒家思想的与时俱进,因而其传统思想资源并未被摒弃,故排除C项。不论朝廷的雅乐改革,还是理学家关于雅乐的主张,其目的都在于发挥雅乐的社会和政治功能,故排除D项。 21.据史料记载,徐光启在西学东渐之前即运用数学语言和擅长实证研究;顾炎武开始区分天下与国家的概念;王夫之阐明了物质不灭论、能量守恒论、进化史观、文化中心多元论等唯物主义思想;黄宗羲开辟了民主主义政治理念的先路。这说明,明清时期 A. 王朝权力渐趋衰落 B. 传统科技停滞不前 C. 近代化倾向已出现 D. 农耕经济高度繁荣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数学语言和擅长实证研究”、“顾炎武开始区分天下与国家的概念”“黄宗羲开辟了民主主义政治理念的先路”可知明清时期处于社会变革的前夜,近代化的倾向已经出现,C选项符合题意。明清君主专制空前加强,A选项排除。材料与科技停滞无关,B选项排除。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D选项排除。 22.明朝中后期,传统的经典读物越来越少,以戏曲、小说和日用类书籍为主的通俗读物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大部分图书都有很多注释和注音。这一变化折射出 A. 通俗文化成为主流文化 B. 士人价值追求发生改变 C. 刻印技术取得了突破性发展 D. 商品经济助推大众文化传播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以戏曲、小说和日用类书籍为主的通俗读物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大部分图书都有很多注释和注音”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商品经济助推大众文化传播,故D项正确;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虽然“通俗读物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但主流文化仍是传统文化,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士人价值追求”,故B项排除;书籍内容的变化与刻印技术无关,故C项错误。 23.在教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无奈:隋唐壁画则更多的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说明了 A. 佛教文化渐趋中国本土化 B. 中外文化具有交融性 C. 壁画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D. 壁画的内容具有时代性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长期战乱,人民苦不堪言,因此这一时期的壁画大多是对现实的悲苦无奈;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文化繁荣,人民安居乐业,因此这一时期的壁画则多传达的是幸福与祥和;宋朝时期,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市民文化兴盛,人民普遍追求世俗的快乐,因此世俗场景大量深入佛界。总之,一个时代的艺术是这个时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的艺术化的反映,即艺术的内容具有时代性,故D项符合题意。A项,题干不能反映佛教的本土化历程,排除。B项,题干未反映外来文化的影响,排除。C项,题干并未提及各代壁画所运用的艺术手法,排除。 24. 吴歌,又称为江南小调、俚曲。魏晋以来,(吴歌)就已被士大夫们改编传唱,……(人们)喜欢劲歌狂舞,还在人际交往中应酬唱和,成为文人雅士的社交礼仪……宋代之后有所改变,逐步变为“浅吟低唱”。吴歌从“劲歌狂舞”转为“浅吟低唱”的原因是 A. 异端思潮的影响 B. 散曲等艺术形式的兴起 C. 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D. 人们的个性受到压抑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的描述和所学知识可知,吴歌从“劲歌狂舞”转为“浅吟低唱”的原因是宋代理学的兴起,导致人们的个性受到理学的压抑。所以答案选D。 25.雅典的建筑吸引了一大批建筑家、雕刻家来到雅典;它的内部兴起渊源于诗又超过了诗的戏剧;它的议事会、陪审法庭和公民大会成为说话的艺术即雄辩术的广阔用武之地。据此可知,当时希腊 A. 不受束缚的思想自由 B. 民主政治宽松的环境 C. 宗教信仰观念的淡化 D. 人文主义个性的影响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它的议事会、陪审法庭和公民大会成为说话的艺术即雄辩术的广阔用武之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宽松的政治环境促进了辩论术和文化的繁荣,B选项符合题意。选项A表述绝对,排除;材料未体现宗教信仰,选项C排除;选项D脱离材料主旨,无法体现人文主义的影响,排除。 26.在古代雅典,主持审判的庭审官依据成文法律的字面含义向人民陪审团作解释,陪审团则根据这些解释及其理解进行判断投票,庭审官最终根据对投票的统计结果作出判决。据此可知在古代雅典 A. 注重对事实和法律的分析 B. 司法制度融合了民主制度 C. 形成严谨完备的司法程序 D. 法律是正义与理性的体现 【答案】B 【解析】材料“陪审团则根据这些解释及其理解进行判断投票,庭审官最终根据对投票的统计结果作出判决”说明司法制度融合了民主制度,故选B;由“陪审团则根据这些解释及其理解进行判断投票” ,可见司法存在很大的主观性,排除AC;D是古罗马的自然法的观点,排除。 27.古罗马实行嫁妆婚姻制。帝国建立以前,法律规定:“除了约还嫁妆以外,婚姻存续期间妻子对嫁妆没有任何权利。”《民法大全》规定:“嫁妆无论有无约定,也不管是谁认定,婚姻关系解除时,除因妻子的过失外,都应归还给妻子。”由此可知 A. 关注妇女是罗马公民法的立法原则 B. 罗马法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C. 女性获得了与男子平等的社会地位 D. 罗马法仍掺杂着原始的习惯法 【答案】B 【解析】 依据材料中“除了约还嫁妆以外,婚姻存续期间妻子对嫁妆没有任何权利”“嫁妆无论有无约定,也不管是谁认定,婚姻关系解除时,除因妻子的过失外,都应归还给妻子”可知,罗马帝国前后实行嫁妆婚姻制的不同,说明了罗马法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故答案为B项。A项,在古代罗马妇女没有公民权,排除;C项,在古代罗马妇女没有公民权,女性不可能获得了与男子平等的社会地位,排除;D项,罗马法中掺杂着原始的习惯法的表述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28.在罗马的传说中,罗马人的祖先罗慕洛对其弟弟说:“任何亲情莫大于王法,……我们是在王法之下生活,我们不得不低下我们高贵的头颅,你的价值就体现在为了王法的威严而贡献出你高贵的生命。”这句话成为后世罗马法的永恒宗旨。这反映了古罗马时期 A. 王权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 B. 法律保障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C. 法律为维护君主专制而创制 D. 法律的权威植根于历史传统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罗马的传说强调任何亲情莫大于王法,说明法律的权威植根于罗马的历史传统,故D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王权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故A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反映法律保障了民主政治的发展,故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法律具有维护君主专制的目的,故C错误。故选D。 29.雅典公民要具备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的能力,并懂得驳倒对手的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参与城邦生活,因此学习修辞学和辩论术成为雅典的一股潮流。智者学派的兴起直接迎合这股潮流,因而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可见,智者学派的兴起主要是因为当时 A. 雅典工商业经济发展 B. 雅典民主政治的发达 C. 雅典人崇尚理性精神 D. 雅典浓郁的文化氛围 【答案】B 【解析】材料“更好地参与城邦生活,因此学习修辞学和辩论术成为雅典的一股潮流”反映了智者学派的兴起适应了公民参与城邦民主政治的需要,说明雅典民主政治的发达,故B正确;材料未涉及雅典工商业经济发展与智者学派的兴起之间的关系,故A错误;雅典人崇尚理性也是参与城邦民主政治的需要,故C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雅典浓郁的文化氛围,故D错误。故选B。 30. 古希腊时期,一批所谓“哲人”到处演讲和发表许多奇怪的辩论,传递了许多“负能量”,造成很坏的风气。于是有了苏格拉底,讲述人生的共同真理;有了柏拉图,提出了理想国的教育制度;有了亚里士多德,提出教育为国家政体服务。他们师徒的共同之处在于 A. 着力培养公民的独立人格 B. 将教育与哲学理想结合起来 C. 具有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 D. 试图挽救日渐衰败的民主制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都是古希腊人本主义的思想家,从材料来看,他们讲学是为了抑制社会“负能量”,因此体现出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材料没有体现这一点;B选项材料没有体现教育和哲学结合的特点;D选项错误,苏格拉底是反对雅典的直接民主的。 二、材料解析题(2题,31题25分,32题15分,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井田制、投田制、均田制到两税法,这就是古代中国的四种税制。皇帝根据亲巯远近来决定其分配土地的多少以及税收负担的多少,那些拥有大量土地的大地主和贵族要么拥有免税权,要么与官府句结,逃迎税收.最大的地主——皇帝却完全不用纳税收。皇室拥有自己的土地,但是皇家的私库与国库之间却并非究全封闭,皇帝经常会仲手进入国库花费财政税收。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列举了从唐朝租庸调到明朝一条粮法的并税式改革的“积累莫返之害”,提出了并税式改革导致税上加税、愈演愈烈的著名命题,即历史上各种名目的税赋经并税式改革得以整编简化,但随后这些名目多的税种又重新出现,以致赋税持续攀升。从唐中后期“两税法”到雍正年间的“掉丁入亩”,其实质是一脉相承的,其最大的进步意义在于把人民从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去从事商业。 ——据《从宪制看中国古代税制改革及共启示》 材料二 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财税体系趋于崩溃。清政府对民族工商业征收的各种报效、租课、津贴和杂捐不仅繁难苛重,而且缺乏透明和公平,厘金、盐税和关税被时人称为大“暗税”,19世纪80年代,李鸿章就曾倡议仿行印花税。1909年,日本小林丑三郎所著《比较财政学》中文版面世,与此同时,《中报》、《东方杂志》等媒体也刊登了系列介绍税收知识的文章。辛亥革命前夕,清政府推行的财政举措,是继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之后又一重大体制改革,旨在根据中央与地方的事权配备相应的财权,以达到现代国家责、权、利相统一的治理目标,因而实行分税制的财政管理体制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清政府推行分税制的改革目标并未实现,却有利于规范和统一税收制度,清末税制改革遭遇重重阻力,许多新的税制在筹议、设计、立法甚至推行中纷纷流产,由于统治者尝试改革的出发点与民众期望相去甚远,彼此狐疑,导致方案冲突和搁浅。 ——据《辛亥革命前后税制改革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税制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税制改革的背景。 (3)综上所述,谈谈中国历史上税制演变的当代启示。 【答案】(1)特征:以土地为核心,农民是税收主要承担者;呈现出家国不分的皇权专制特征;循环往复、不断累加;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渐趋松驰。 (2)背景:列强的侵略及战乱造成财政危机,激化社会矛盾;民族工商业不断发展;近代西方民主思想与税收理论的广泛传播;民主革命的不断发展,统治危机加深;清末新政、预备立宪运动的推动。 (3)启示:税制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标本兼治;要大力发展国民经济;加强税法宣传和纳税教育,营造和谐的税收环境;积极发挥税收调节作用。 【解析】 (1)依据材料一“皇帝根据亲巯远近来决定其分配土地的多少以及税收负担的多少,那些拥有大量土地的大地主和贵族要么拥有免税权,要么与官府句结”、“随后这些名目多的税种又重新出现,以致赋税持续攀升”、“从唐中后期‘两税法’到雍正年间的‘掉丁入亩’,其实质是一脉相承的,其最大的进步意义在于把人民从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去从事商业”结合所学从以土地为核心,农民是税收主要承担者、呈现出家国不分的皇权专制特征、循环往复,不断累加、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渐趋松驰等方面概括中国古代税制的基本特征。 (2)依据材料二“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财税体系趋于崩溃”、“清政府对民族工商业征收的各种报效、租课、津贴和杂捐不仅繁难苛重,而且缺乏透明和公平,厘金、盐税和关税被时人称为大‘暗税’”、“1909年,日本小林丑三郎所著《比较财政学》中文版面世,与此同时,《中报》、《东方杂志》等媒体也刊登了系列介绍税收知识的文章”、清政府推行的财政举措,是继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之后又一重大体制改革,旨在根据中央与地方的事权配备相应的财权,以达到现代国家责、权、利相统一的治理目标”从财政危机激化社会矛盾、民族工商业不断发展、近代西方民主思想与税收理论的广泛传播、民主革命的不断发展,统治危机加深、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运动的推动等方面分析清末税制改革的背景。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依据材料“由于统治者尝试改革的出发点与民众期望相去甚远,彼此狐疑,导致方案冲突和搁浅”结合所学可从税制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标本兼治、要大力发展国民经济、加强税法宣传和纳税教育,营造和谐的税收环境、积极发挥税收调节作用等方面作答中国历史上税制演变的当代启示。 32.【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汤显祖出生于明朝中后期,年仅二十一岁中举人,因得罪朝中权贵,汤显祖在科场上颇受困顿。而立之年才进入仕途。南京官场上政治腐败,使得汤显祖对仕途感到失望。“金阊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养活小民,不下数万人”,汤显祖早期作品《紫箫记》便创作于此时。在《牡丹亭》中,他将自己的思想寄托在主人公杜丽娘和柳梦梅身上。杜丽娘和柳梦梅以自己的爱情冲破生死界限,而且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自己做主结为夫妻。正是这种敢于反礼教的爱情故事,才打动了观众,使汤显祖的《牡丹亭》成为"上薄《风》、《骚》,下夺屈、宋,可与《西厢》交胜"的划时代之作,成为家传户诵深受欢迎的舞台主流。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汤显祖从事文学创作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汤显祖文学艺术影响。 【答案】(1)科举考试失利;官场吏治腐败;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学的兴起。 (2)满足了市民的文化需求;抨击了封建社会的道德伦理观念;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解析】 (1)根据材料“汤显祖在科场上颇受困顿”可以得出科举考试失利;根据材料“南京官场上政治腐败”可以得出官场吏治腐败;根据材料“金阊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养活小民,不下数万人”可以得出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学的兴起。 (2)根据材料“正是这种敢于反礼教爱情故事,才打动了观众”可以得出满足了市民的文化需求,根据材料“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可以得出抨击了封建社会的道德伦理观念;根据材料“上薄《风》、《骚》,下夺屈、宋,可与《西厢》交胜”可以得出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影响。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