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协作校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辽宁省协作校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试题 一、选择题 1.儒家经典《孝经》日:“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而今人刘婷说:“现代社会中的尊老爱幼”,看似民族美德,其实与君臣父子'并无二致,而君臣'与尊老'也并无二致。”这反映出 A. 古今亲孝关系的同质性 B. 道德价值作用的稳定性 C. 家国同构内涵的差异性 D. 尊卑有序规范的延续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孝经》认为君子事亲孝可以转移至忠君,今人刘婷认为当今的尊老爱幼和君臣父子一致,说明道德价值作用具有稳定性,B正确;古今亲孝关系性质不同,排除A;题干强调的是道德和国家观念的相关联性,C排除;今人的尊老爱幼并不属于尊卑有序,排除D。 2.“封事”即密封的奏章。汉宣帝时,上封事者集中在三公九卿、尚书、侍中、谏大夫等二千石左右的中朝官,但也不乏华阴县守丞、待诏翼奉、贾捐之等位卑职贱者。由此可知封事制 A. 实现了庶民的参政议政 B. 扩大了皇帝的知情范围 C. 是中枢决策机制的异变 D. 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汉宣帝时期有上封事者的范围既有中朝官员,也有基层的卑贱者,这样有助于扩大皇帝的知情权,B正确;有封事权并不等同于民众有参政议政权,而且从题干所列人员属性来看,庶民少有封事上奏权,排除A;封事上奏者中有基层官员,其不属于中枢决策机制,排除C;封事是奏章,其不能形成地方割据,排除D。 3.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述:“唐人作富贵诗,多记其奉养器服之盛(即奢华生活)”,“乃贫眼所惊耳……此所谓‘不曾近富儿家”。材料反映了 A 唐代诗人见识有限 B. 宋代文人生活简朴 C. 唐代崇尚豪奢之风 D. 宋代经济水平提高 【答案】D - 12 - 【解析】 【详解】材料“唐朝人写过不少‘富贵诗’,描写当时的‘奉养器服之盛’,即奢华生活。在沈括看来,这些描写‘乃贫眼所惊耳……此所谓‘不曾近富儿家’”,意思就是没见过世面,不值一提,折射出北宋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人民生活状况得到改善,D正确;沈括并不是批评唐代诗人的见识,排除A;沈括认为唐代所谓奉养器服之盛不值得一提,恰恰说明时人的生活有过之而无不及,排除B;唐代人作富贵诗并不能证明社会风气崇尚豪奢之风,排除C。 4.清代的总督、巡抚是省一级的最高长官,集地方行政、司法、军事、监察、教化等权力身,按察使司和驻道监察官员为督抚属吏并受其控制。这说明当时 A. 地方监察权缺乏独立性 B. 监察制度是皇权附属品 C. 省级监察官员位高权重 D. 政府行政效率得以提高 【答案】A 【解析】 【详解】清代的总督巡抚掌握地方实权,而且负责监察的官员也受其控制,说明当时地方监察权缺乏独立性,A正确;题干与皇权无关,排除B;题干主旨强调的是地方总督巡抚位高权重,而非省级监察官员,排除C;题干与行政效率无关,排除D。 5.据《天朝的崩溃》一书记载,“道光帝面对英方照会常不得要领,将领兵上门要挟的敌人看作前来告御状的负屈外藩,琦善发给义律的照会似乎并未答应赔偿烟价,可在英方看来已然应允。”作者旨在强调 A. 天朝皇帝闭目塞听 B. 满洲贵族私下媾和 C. 信息交流存在差异 D. 英方故意制造漏 【答案】C 【解析】 【详解】道光帝将领兵上门要挟的敌人看作前来告御状的负屈外藩,琦善发给义律的照会似乎并未答应赔偿烟价,但是英国却认为清政府已经应允,说明中英双方在信息交流方面存在差异,C正确;道光帝并未完全领会英方诉求,并未闭目塞听,排除A;B不符合史实,排除;通过题干信息无法判断英方是否故意制造漏洞,排除D。 6.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欧洲的战争,是大…主义'与民主主义的战争。我们国内的战争,也是大……主义'与民主主义的战争。民主主义战胜,就是庶民的胜利”。材料中的“民主主义” A. 与资产阶级政治追求吻合 B. 主要反对封建专制的统治 - 12 - C. 追求的是劳工阶级的胜利 D. 开启了世界近代化的潮流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宣传马克思主义,盛赞十月革命,因此这里的民主主义主要指的是追求劳工阶级的胜利,C正确;李大钊是无产阶级领导人,其政治主张与资产阶级并不一致,排除A;《庶民的胜利》发表时封建帝制已经被推翻,排除B;世界近代化潮流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启的,排除D。 7.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中指出・“文芝应该为工农兵服务,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文艺工作者要使自己的作品受到群众的欢迎,让群众了解你就必须要和群众打成一片。”这一讲话的目的是 A. 为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做准备 B. 凝聚社会力量以实现民族解放 C. 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纲领 D. 联合知识分子以壮大反蒋力量 【答案】B 【解析】 【详解】毛泽东的讲话强调了文艺要和人民群众结合,要服务于群众,结合时间可知,这一时期正是抗战相持阶段,这一讲话有助于团结社会力量,争取抗战胜利,B正确;抗战相持阶段开始时间是1938年10月,排除A;C不是讲话本身目的,排除;1942年正值抗战时期,国共合作,因此并不指向蒋介石,排除D。 8.1980年12月11日,ー个19岁的小姑娘在温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领到了全中国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一一工商证字第10101号(如右下图),此后不久全国出现了蔚为壮观的“个体户现象”。这一现象 A. 是改革开放初期的权宜之计 B. 反映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 C. 增强了国有企业的竞争实力 D. 开启了市场经济法制化阶段 【答案】B 【解析】 - 12 - 【详解】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以及“个体户现象”意味着承认私有制的地位,这有利于进一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B正确;承认个体户,认可私有制地位,这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改革过程中的必经之路,排除A;个体户现象和国企性质不同,排除C;1980年尚未建立起市场经济,而且题干与法制化无关,排除D。 9.《十二铜表法》规定:“浪费人(指挥霍无度滥用财产者)不得管理自己的财产,应由他最近的族亲为他的保佐人。”这一规定 A. 有利于保护浪费人利益 B. 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C. 使浪费人免于法律制裁 D. 使父权宗法制得以强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浪费人不善于管理自己财务,容易挥霍浪费,因此法律规定由其最近的族亲作为他的保佐人,这样有利于减少挥霍,保护浪费人的利益,A正确;题干所列条文规定与商品经济发展无关,排除B;法律并不会因为浪费人挥霍无度而制裁浪费人,排除C;最近的族亲不等于父权,而且对浪费人的约束与父权宗法无关,排除D。 10.马克思说:“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具有 A. 普遍性 B. 特殊性 C. 时代性 D. 科学性 【答案】C 11.1979年英国开始实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成立新的卫生管理机构,通过市场提供部分非医疗服务;严格医生资质,鼓励私人兴办医疗服务机构。这些政革旨在 A. 促进公民参与公共服务 B. 扩大政府的行政职能 C. 完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 D. 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 【答案】D 【解析】 - 12 - 【详解】英国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注重利用市场,而且鼓励私人兴办医疗服务机构,结合材料时间可知,这一时期英国逐渐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医疗改革正是这一背景下的政府行为,以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D正确;题干鼓励私人兴办医疗服务机构不等同于公民参与公共服务,A偷换概念,排除;利用市场、鼓励私人兴办医疗服务机构都说明政府在减少行政干预,排除B;市场具有趋利性,通过市场提供部分非医疗服务,私人兴办医疗服务机构,必然会导致盈利较少的领域机构减少,不利于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排除C。 12.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是苏联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三国率先要求民族自决,并于1991年8月正式独立。据下表可知 1990年人均GDP比较表(以1990年全苏平均水平为100) A. 政局的动荡滋长了人们的信仰危机 B. 大俄罗斯主义倾向激化了民族矛盾 C. 单一经济结构加深了对外西方依赖 D. 与西方的经济差距增强了离心倾向 【答案】D 【解析】 【详解】作为苏联最发达的地区,波罗的海三国的人均GDP明显低于周边资本主义国家,其于1991年独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与西方的经济差距增强了其与苏联的离心力,D正确;波罗的海三国政局相对稳定,排除A;从地理位置来看,大俄罗斯主义对于波罗的海的影响较少,而且表格数据与大俄罗斯主义无关,排除B;题干未体现出三国对西方国家的依赖,排除C。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山西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很早就得到开发,明清时期,地处内地与西北边疆之间的山西依然在发展。据资料统计,明朝山西省共有农田4186亩,清朝时达到5528万亩。明清两代山西农业普遍采用轮作、间作、套作和复种等措施。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的引入可以养活更多的人ロ,入明以来,山西人口进入快速增长期。明代中期市场交易非常兴正,藏内出现了布市、花市、盐市、油市、菜市、枣市等市场。大量的人ロ开始以乡土亲缘为组带外出经商、他们将大量的收益返回家乡。 ——王社教《明清时期的山西经济》 材料二 - 12 - 中国最早的近代工业是1861年由曾国藩创设于安徽安庆的内军械所。时任山西布政使的胡聘之于1892年从省库拔款2万银元,创立太原火柴局,这是山西的第一个近代工业企业。由于全凭手工操作,且官吏贪腐,亏损日益严重。1902年,出身于晋商名家的渠本翘与同乡乔雨亭合伙购买此企业,后改名为双福火柴公司。到1912年前后,山陕境内的各官府都有销售“双福”火柴的商铺,受其影响,出现了火柴工业的黄金时代。新式火柴融入百姓的生活。同时,他们也投资其他类型エ厂,江苏阳湖人程渝在太原创办《晋报》印刷所,开始铅字活版印刷。果本翘等人创建了保晋矿物公司等。 ——赵兰香《试论山西近代工业兴起及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山西经济发展新现象,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山西近代工业兴起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答案】(1)新现象:农田数量增加;农业产量增加(农业技术提高,新品种的引进);专业性市场出现商帮出现。原因:历史基础较好;地理位置优越;精耕细作;劳动力丰富;商帮对家乡建设的贡献。 (2)特点:起步晚于中国沿海各地;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洋务运动影响而产生;由官办到商办;发展艰难。意义:加速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程;带来人们生活的改変;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有利于近代民主革命的开展。 【解析】 【分析】 【详解】(1)明清时期山西经济发展的新现象,根据“明朝山西省共有农田4186亩,清朝时达到5528万亩”可以看出农田数量增加;根据“明清两代山西农业普遍采用轮作、间作、套作和复种等措施”可以看出农业技术提高;根据“明代中期市场交易非常兴正,藏内出现了布市、花市、盐市、油市、菜市、枣市等市场。大量的人ロ开始以乡土亲缘为组带外出经商、他们将大量的收益返回家乡”可以看出专业性市场出现商帮出现。其原因根据“山西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很早就得到开发”可以看出历史基础较好;根据“地处内地与西北边疆之间的山西依然在发展”可以看出地理位置优越;根据“明清两代山西农业普遍采用轮作、间作、套作和复种等措施”可以看出精耕细作;根据“入明以来,山西人口进入快速增长期”可以看出劳动力丰富;根据“大量的人口开始以乡土亲缘为组带外出经商、他们将大量的收益返回家乡”可以看出商帮对家乡建设的贡献。 (2)山西近代工业兴起的特点,根据“中国最早的近代工业是1861年由曾国藩创设于安徽安庆的内军械所。时任山西布政使的胡聘之于1892年从省库拔款2万银元,创立太原火柴局,这是山西的第一个近代工业企业”可以看出起步晚于中国沿海各地,以及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洋务运动影响;根据“1902年,出身于晋商名家的渠本翘与同乡乔雨亭合伙购买此企业”可以看出由官办到商办;根据“由于全凭手工操作,且官吏贪腐,亏损日益严重”可以看出发展艰难。其意义应当根据材料信息并联系所学,从加速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程、带来人们生活的改変、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有利于近代民主革命的开展等方面来回答。 - 12 -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论可以说,他敏锐的观察某一些由于“文明”引起冲突的现象,提出文明冲突是未来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建立在文明基础上的世界秩序才是避免世界战争的最可靠的保证。但是分析起来,最基本的发生冲突和战争的原因不是由文化引起的,而是由政治和经济引起的,“文明的冲突”论并不能正确说明当前世界的形势,更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景,而“文明的共存”才应是人类社会的出路,是人类社会必须争取的目标。 ——摘编自汤一介《评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 材料反映了学者对世界文明形势的不同看法,请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外史实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 观点一:文明的冲突是未来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 说明:近代以来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在某些学者看来是东西方文明的冲突;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不稳定因素。1990年美国轰炸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911事件后美国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突出。一些国家所谓的“建立在文明基础上的世界秩序”是霸权主义的体现。 结论:“文明的冲突论”为国家的侵略扩张提供了依据。世界的发展应该是多极的和多元化的。 观点二:文明的共存是人类社会的出路。 说明:中国自古有“和而不同”的理念,文化虽有不同,但能和谐相处。印度佛教文化以和平的方式传入中国,在大多数的时间里,中国儒、道、释三种文化是同时并存的。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仿效拜占庭帝国,文明的交流与共存也是世界范围文化发展的常态。当今世界,除美国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反对一国独霸、要求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结论:二十一世纪影响人类发展的是民族的及世界的文化。化解冲突,寻找不同民族文化中共存的因素,才是人类社会的出路。 【解析】 - 12 -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提出文明冲突是未来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建立在文明基础上的世界秩序才是避免世界战争的最可靠的保证”等信息可以看出,亨廷顿认为“文明的冲突是未来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根据材料中的“而‘文明的共存’才应是人类社会的出路,是人类社会必须争取的目标”等信息可以看出,汤一介认为“文明的共存是人类社会的出路”。从中选取任一论题进行论述,如确定“文明的共存是人类社会的出路”的论题,可以联系所学从中国“和而不同”的理念、历史上不同时期文明的交流与共存、当前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等方面来说明:寻找不同民族文化中共存的因素,才是人类社会的出路。解答本题首先要根据材料信息确定观点,论述过程要中外关联,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15.材料 来自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蒙古统治者在统一中国后,出于维护和巩固其统治的需要,在接受儒学和借鉴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策略后,一改草原游牧民族贵壮贱老的风俗,在全国上下大力倡导尊老敬老养老的良好风尚,制定实施了多种救助和优待老人的政策和措施,如给予“鳏寡孤独废疾不能自存之人”物质救助和赏赐;给予七十岁以上老人刑律优免;给予八十岁以上高年荣誉旌表;设立官方养老机构养济院;对养老责任人的特殊优待;颁布《刑法》对不赡养和虐待老人者处罚等等。但同样是老人,官员、蒙古族和色目各族以及京师地区,在政策的制定和实行中往往受到特殊的照顾和优待,渗透着鲜明的阶级差异、民族差异和政治区位差异,反映了元朝封建等级制度的实质。 ——改编自李莎《元朝的养老政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朝养老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元朝的养老政策的影响。 【答案】(1)特点:接受儒学和借鉴前朝经验;涉及对象广泛;以立法的形式推进;政府主导;赏赐与惩罚相结合;带有鲜明的阶级差异、民族差异和政治区位差异。 (2)积极影响:接受儒学和继承发展了前代的养老政策,有利于推动民族融合;关注弱势群体,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有利于推动外儒内法的发展。 消极影响:阶级差异、民族差异和政治区位差异明显,不利于调和社会矛盾;实施效果有限,具有时代局限性与阶级局限性。 【解析】 - 12 -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在接受儒学和借鉴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策略后”可知,接受儒学和借鉴前朝经验;根据材料“在全国上下大力倡导尊老敬老养老的良好风尚”可知,涉及对象广泛;根据材料“颁布《刑法》对不赡养和虐待老人者处罚等等”可知,以立法的形式推进;从养老政策的执行主体来看,政府主导;根据材料“对养老责任人的特殊优待;颁布《刑法》对不赡养和虐待老人者处罚等”科可知,赏赐与惩罚相结合;根据材料“官员、蒙古族和色目各族以及京师地区,在政策的制定和实行中往往受到特殊的照顾和优待,渗透着鲜明的阶级差异、民族差异和政治区位差异”可知,带有鲜明的阶级差异、民族差异和政治区位差异。 (2)积极影响:根据材料“,在接受儒学和借鉴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策略后,一改草原游牧民族贵壮贱老的风俗,在全国上下大力倡导尊老敬老养老的良好风尚”可知,接受儒学和继承发展了前代的养老政策,有利于推动民族融合;养老政策的实施是关注弱势群体,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从国家巩固角度看,养老政策实施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从治国理念上看,有利于推动外儒内法的发展。 消极影响:根据材料“渗透着鲜明的阶级差异、民族差异和政治区位差异,反映了元朝封建等级制度的实质”可知,阶级差异、民族差异和政治区位差异明显,不利于调和社会矛盾;从实施效果来看。元朝统治时间较短,因此实施效果有限,具有时代局限性与阶级局限性。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诺曼底登陆前,盟国对德国空军基地、航空工业及新式武器研制基地等目标进行了大规模轰炸,严重削弱了德国的战争潜力,还凭借绝对优势海空军对战区范围内的交通线进行了空中封锁。盟军参战部队多,装备全,作战物资和装备器材的准备十分充足,保障了登陆后补给。大量的侦察,为选择具体登陆时间和地点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获得了诺曼底地区的德军兵力部署、防御设施等情况。战后参战人员对逼真的战前训练特别是汤普森的训练基地给子了高度评价。恶劣天气使盟军在空降作战、海上航渡、火力准备等过程中都受到不小困难,也使德军丧失了必要的警惕…登陆后的盟军协同苏军攻克柏林,迫使法西斯德国提前无条件投降,美军从而把主力投入太平洋对日全力作战 ——摘编自迈克·亚达斯《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盟军诺曼底登陆成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盟军诺曼底登陆的影响。 【答案】(1)原因:盟军掌握了制空权和制海权;物资准备充足;周密的侦察保障;逼真的战前训练恶劣的天气使德军放松了警惕。 (2)影响: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减轻了苏军压力:使纳粹德国陷入两面作战,迫使其提前无条件投降;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東。 【解析】 【分析】 - 12 - 【详解】(1)盟军诺曼底登陆成功的原因,根据“诺曼底登陆前,盟国对德国空军基地、航空工业及新式武器研制基地等目标进行了大规模轰炸,严重削弱了德国的战争潜力,还凭借绝对优势海空军对战区范围内的交通线进行了空中封锁”可以看出盟军掌握了制空权和制海权;根据“盟军参战部队多,装备全,作战物资和装备器材的准备十分充足,保障了登陆后补给”可以看出物资准备充足;根据“大量的侦察,为选择具体登陆时间和地点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获得了诺曼底地区的德军兵力部署、防御设施等情况”可以看出周密的侦察保障;根据“战后参战人员对逼真的战前训练特别是汤普森的训练基地给子了高度评价。恶劣天气使盟军在空降作战、海上航渡、火力准备等过程中都受到不小困难,也使德军丧失了必要的警惕”可以看出逼真的战前训练恶劣的天气使德军放松了警惕。 (2)盟军诺曼底登陆的影响,可以根据材料中的“登陆后的盟军协同苏军攻克柏林,迫使法西斯德国提前无条件投降,美军从而把主力投入太平洋对日全力作战”等信息并结合所学,从开辟第二战场减轻苏军压力、德国陷入两面作战迫使其提前无条件投降、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等方面来回答。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饶宗颐(1917-2018)广东潮州人。1949年移居香港。50至70年代,他奔走于五洲四海,成为那个时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和“东学西渐”的先行者。他以《太平经》解《老子》,将大英博物馆所藏《老子想尔注》残卷进行补充,让蒙尘已久的历史文献重见天日,并引发了欧洲长期研究道教的狂热。他在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敦煌学、甲骨学、词学、史学、楚辞学、考古学等,润物无声地进行传统文化传播和推广。整个二十世纪,很多知识分子觉得一定要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新派”与“旧派”之间做选择的时候,他却没有一种焦虑与困惑。他的世界里,东方与西方没有鸿沟,古代与现代之间没有裂罅。 ——摘编自陈韩曦《饶宗颐—-东方文化坐标》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饶宗颐先生对中华文化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饶宗颐先生体现的时代精神。 【答案】(1)贡献:沟通东西方文化;传播推广中华文化;从多领域研究中华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2)时代精神:严谨的求学精神;乐观的学习态度;爱港爱国的精神;国际视野;与时俱进的精神。 【解析】 【分析】 - 12 - 【详解】(1)饶宗颐先生对中华文化的贡献,根据“他奔走于五洲四海,成为那个时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和‘东学西渐’的先行者”可以看出沟通东西方文化和传播推广中华文化;根据“他在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敦煌学、甲骨学、词学、史学、楚辞学、考古学等,润物无声地进行传统文化传播和推广”可以看出从多领域研究中华文化;根据“让蒙尘已久的历史文献重见天日,并引发了欧洲长期研究道教的狂热”可以看出发挥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2)饶宗颐先生体现时代精神,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他却没有一种焦虑与困惑”“他的世界里,东方与西方没有鸿沟,古代与现代之间没有裂罅”等信息并结合所学,从严谨求学、乐观学习、爱港爱国、国际视野、与时俱进等方面来回答。 - 12 - - 12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