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人民版专题史专题四 第12讲 罗马法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人民版专题史专题四 第12讲 罗马法学案

第12讲 罗马法 ‎1.习惯法:从罗马建城到共和国建立之初,主要依靠祖辈传承下来的习惯法来调整社会关系。‎ ‎2.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1)背景:平民在反对贵族的斗争中,要求保障自身的权益。公元前5世纪中期,立法委员会成立。‎ ‎(2)内容:涉及法律诉讼的程序、债务、家庭关系等方面。‎ ‎(3)特点:标志着罗马法诞生,但保留了原始和落后的习俗。‎ ‎(4)影响:是罗马习惯法的汇编;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1.公民法 ‎(1)概念:从公元前509年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公民法。它是专门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 ‎(2)特点:注重形式和程序繁琐;内容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而涉及个人财产关系等问题的私法规范不够完善。‎ ‎2.万民法 ‎(1)背景:随着罗马帝国的不断扩张、国际交往的扩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原有的法律已不适应新的形势;长期的司法实践。‎ ‎(2)特点:适用于罗马境内的各族人民;简洁灵活且实用有效;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3)意义:巩固了罗马政权,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发展,成为巩固罗马统治的重要工具。‎ 古代罗马的“判例法”‎ 行政官……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 ‎——《世界文明史》‎ 核心论点:在古代罗马,行政官司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    ‎ ‎1.概念: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 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 ‎2.意义: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自然法对后世的影响 罗马人发展的最终的法律观念也就是自然法的观念……虽然法律专家们并不认为自然法无形中对罗马民法起了限制作用,但是他们确实把它看作是人类立法应该遵循的楷模。这一基本原则是罗马法的一个伟大贡献,至今仍在起作用。实际上,罗马法是后来公元6世纪中期在查士丁尼法典中系统化的,从而构成欧洲拉丁国家、拉丁美洲国家、魁北克省和路易斯安那州现存法律制度的基础。‎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核心论点:自然法贯穿在罗马法形成、发展的历程中,也成为英美国家法律制度的基础。    ‎ ‎1.共和国时期 ‎(1)提高了平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 ‎(2)激发了平民的爱国热情和参政的积极性。‎ ‎2.帝国时期 ‎(1)巩固了罗马政权。‎ ‎(2)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3.罗马法的普遍意义 ‎(1)提高了国家各级官吏的办事效率,规范了他们的从政行为。‎ ‎(2)保护了正当的商业利益。‎ ‎(3)调节了债务、继承等个人财产关系,减轻了社会各阶层关系的紧张程度。‎ ‎4.罗马法的深远影响 ‎(1)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2)蕴含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永恒的价值。‎ ‎,‎ ‎【名师指津】 公民法与万民法构成了罗马法的主要内容,万民法与公民法不是相互对立的,万民法是对公民法的继承和发展。两者都维护了罗马的社会稳定,维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 ‎【概念阐释】 罗马法 ‎(1)罗马法是一系列法律的总称,而不是某一部法律的名称。《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只是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2)自然法是一种法律观念,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它是罗马法的本体,其他法是形式。‎ ‎(3)罗马法包括习惯法和成文法,成文法又包括公民法和万民法。‎ ‎【图解历史】 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信息提取:从习惯法到成文法是罗马平民与贵族斗争胜利的结果。成文法限制了贵族对平民的压迫,有利于罗马社会的稳定发展。‎ ‎【漫画解史】 罗马法的原则 信息提取:罗马法维护私有财产。‎ ‎【构图解史】 罗马法的发展历程 信息提取:以《十二铜表法》为起点,伴随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和罗马帝国的扩张,罗马法逐渐形成,标志是《民法大全》颁布。‎ ‎【图解历史】 自然法的原则 信息提取: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抽象的法律观念:人人平等、公正至上、天赋人权等,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教材补遗】 罗马自然法思想 自然法观念是指导罗马法的基本思想,也是罗马法有别于其他法律的重要特征。自然法不是实在的或具体的法律,而是一种带有理想和规范色彩的正义论与价值观,其基本的原则是自然、理性、自由、平等和正义。主要代表人物有西塞罗(公元前106~公元前43年)、塞涅卡(公元前4年~65年)、盖尤斯(130~180年)等著名罗马法学家。‎ 重点一 鲜活的法律——罗马法的形成、发展与特征 ‎1.罗马法的演进 ‎【论点】 《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伴随罗马帝国的扩张和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罗马法经历了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再到体系最终完成的与时俱进的发展进程。‎ ‎2.《十二铜表法》的内容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传唤 审判 执行 家长权 继承和 监护 所有权和占有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房屋和土地 私犯 公法 宗教法 前五表之补充 后五表之补充 ‎【论点】 《十二铜表法》在结构和内容上是各种法律条文的汇总。《十二铜表法》内容广泛,条文清晰,已经清晰地区分了私法和公法。但是以私法为主,主要是调节公民关系。 罗马法的这一特点有利于限制公权力,维护公民利益。‎ 史料一 公民法主要适用于罗马公民,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方面。从共和国后期到帝国前期……新的地区不断被并入它的贸易和交通体系中。罗马法也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公民与外邦人以及外邦人与外邦人之间关系,基本内容主要是关于所有权和债权方面的规范,注重调节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 ‎——摘编自于贵信《古代罗马史》‎ 史料二 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 “人生而平等,任何人都享有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 ‎“提供证据的责任在陈述事实的一方,而非否认事实的一方”‎ ‎“宁可漏网一千,不可枉屈一人”‎ ‎——《民法大全》‎ ‎【史料解读】‎ ‎(1)史料一反映了罗马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的发展演变,体现出它的发展特点。‎ ‎(2)史料二体现了自然法的思想。‎ ‎【问题思考】 ‎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法的发展特点。‎ 试答:                                    ‎ ‎                                    ‎ ‎(2)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罗马法在运用过程中的特点。‎ 试答:                                    ‎ ‎                                    ‎ ‎【提示】 (1)适用范围和内容因时而变(或罗马法逐渐发展完善)。‎ ‎(2)重视证据,体现了罗马法的理性、公正、平等意识,具有深远的影响,值得肯定;注重形式,显得过于呆板,缺乏灵活性。‎ ‎【历史追问】 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罗马法获得重大发展的经济和政治根源分别是什么?‎ 试答:                                    ‎ ‎                                    ‎ ‎【提示】 奴隶制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罗马统治阶级积极侵略扩张的政策。‎ ‎1.内涵 ‎(1)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调整财产关系,顺应了经济的发展和变化。 ‎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维护罗马公民和自由民的社会地位。 ‎ ‎(3)渗透着“自然法”思想,宣扬平等、人权、理性、法律至上、正义等法理精神。‎ ‎2.罗马法的历史特征 ‎(1)从形式上看:体现出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和形势需要而演变的特点。‎ ‎(2)从内容上看:维护了罗马公民和自由民的社会地位,调整了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度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具有时代性的特征;内容丰富、体系完善,涉及政治、经济、思想等诸多领域。‎ ‎(3)从作用上看:是维系国家和巩固统治的强有力工具,对后世影响深远。‎ ‎(4)从局限上看:体现出统治者的意志和要求,对于被统治者而言,不可能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因此,其实质是维护少数奴隶主利益的工具,属于奴隶制法律体系。‎ ‎(5)从地位上看:是古代罗马政治制度的核心,是欧洲最早的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是西方政治文明的起源之一。‎ 重点二 永恒的价值与永久的生命—— 罗马法的影响 史料一 “罗马人认识到自然法是最高的法,永恒不变、具有普遍适用性,但他们并没有由此明确地引申出自然法可以否定人们所制定的实在法这一革命性的结论。”‎ 史料二 “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如为未适婚人,则由长官酌情鞭打,并处以赔偿双倍于损害的罚金。”‎ ‎“不得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对刑事判决不服的,有权上告……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 ‎——节选自《十二铜表法》‎ 史料三 罗马法之所以能跨越时空的限制,具有如此经久不衰的生命力,是与罗马法中所蕴含的自然法思想分不开的。英国法史学者梅因说:“我找不出任何理由,为什么罗马法律会优于印度法律,假使不是‘自然法’理论给了它一种与众不同的优秀典型。”‎ ‎——摘编自谭建华《自然法思 想与罗马法的发展》‎ ‎【史料解读】‎ ‎(1)史料一反映了罗马人认识的“自然法”的内涵。‎ ‎(2)史料二反映了罗马法的具体条文。‎ ‎(3)史料三中作者指出罗马法中所蕴含的自然法思想是罗马法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原因。‎ ‎【问题思考】 ‎ 根据史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罗马法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价值观念。‎ 试答:                                    ‎ ‎                                    ‎ ‎                                    ‎ ‎【提示】 保护私有财产;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自然法中的平等、公正等思想。‎ 美国学者沃森曾说:“(现代)西方民法制度极具形式理性是尊奉《民法大全》的结果。 ”‎ ‎【解读】 图片显示当今印度法、中国法、伊斯兰法、英国法等都与罗马法有着渊源,受其影响。大陆法系与近代西方民主制度也受到罗马法的影响。‎ ‎【结论】 (1)罗马法是近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近代初期西方资产阶级都根据罗马法的思想,制定了资产阶级的法律文件。如美国的《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法国的《人权宣言》《民法典》等。‎ ‎(2)罗马法中关于买卖、借贷、债权、合同契约、遗产继承以及伤害赔偿等方面的规定,对发展市场经济有借鉴意义,有利于维护正常的商品经济秩序。‎ ‎(3)罗马法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西方法律大都继承了罗马法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及某些诉讼原则。‎ ‎1.自然法精神:宣扬平等、人权、理性、法律至上、正义法理精神,强调法律的制定不体现立法者的意志,而要体现公平与正义。‎ ‎2.私法精神:维护私人的合法权利,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3.理性精神:注重程序、证据,重视对法律条文和案例的解释,注重法律制度的规范和分类、法律的推理和方法的研究以及法典化倾向。‎ ‎4.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维护罗马公民和自由民的社会地位。‎ 续 表 ‎[研真题·引领航向]‎ ‎1.(2018·高考全国卷Ⅱ·T32)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评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  )‎ 命题点:平民和贵族的斗争 A.贵族的特权被取消 B.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C.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平等 D.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 解析:选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恩格斯“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这句评论。罗马共和国时期,历经平民和贵族的斗争,最终以平民的胜利而结束,公民之间取得了法律上的平等,故答案为C项。经过平民的斗争,基本消灭了氏族制的残余,但旧的氏族贵族特权并没有完全消失,故A项排除。罗马法律体系最终形成是在罗马帝国时期,故B项排除。自由民是除奴隶之外的所有居民的通称,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是不可能的,故D项错误。‎ ‎2.(2014·高考全国卷Ⅱ·T32)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成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  )‎ 命题点:《十二铜表法》‎ 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 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 D.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解析:选B。A项“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表述既不符合史实也违背材料信息。题干的意思是当外敌入侵时,平民拒绝作战,这迫使贵族让步从而推进了罗马法律的完善,故C项明显违背材料的原义。D项错误,平民和贵族的政治诉求不可能一致。‎ ‎3.(2016·高考全国卷Ⅰ·T32)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 命题点:罗马法的影响 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解析:选A。由材料中“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法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为近代欧洲资产阶级法律体系提供了蓝本,故A项正确。欧洲近代社会的行为规范虽与古代罗马法有关,但不是由罗马法确立的,排除B项。罗马法所体现的法律精神历史影响深远,排除C项。D项中改变欧洲历史发展方向的说法言过其实,排除D项。‎ ‎4.(2015·高考全国卷Ⅰ·T32)右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 命题点:罗马法的原则 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解析:选C。本题关键信息是“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题干关键信息“裁量公平”“法律的强制力”体现了法律的公平和威严。双眼蒙布,说明法官在审案时要抵御各种利益或情感的诱惑来作出公正的判决,故选C项。A、B、D三项表述不符合题意。‎ ‎[练模拟·能力提升]‎ ‎1.(命题点:罗马法的特点)《十二铜表法》明文公示、按律量刑,并且在第九表第二条中指出:“对剥夺一人的生命、自由和国籍的判决,是专属百人团大会的权力。”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  )‎ A.强调公正至上      B.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限制权力滥用 解析:选D。材料“对剥夺一人的生命、自由和国籍的判决,是专属百人团大会的权力”体现出集体裁决的作用,表明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限制权力滥用,故D正确。‎ ‎2.(命题点:罗马法的起源)“它对已经存在的习惯法作了无关紧要的修补和修订,公布了更有社会意义和仅为贵族所知的引起争论的规则,使之成为有章可循的法规。”“它”(  )‎ A.摒弃了习惯法的规则 B.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 C.剥夺了贵族阶层特权 D.彰显了法律公平正义原则 解析:选B。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它”为《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B项符合题意。‎ ‎3.(命题点:罗马法的特点)《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共有四卷,第一卷规范人的行为;第二、三卷是关于财产所有权的规定,占篇幅最大;第四卷对契约和诉讼程序做了详细的规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规范人的行为说明法律的严苛 B.物法占篇幅最大体现了其核心是维护私有财产 C.详细规定“契约和诉讼程序”保证了法律结果的公正性 D.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解析:选B。从《查士丁尼法学总论》的组成看,物法占篇幅最大体现了其核心是维护私有财产,故选B项;仅“规范人的行为”不能说明法律的严苛,排除A项;详细规定“契约和诉讼程序”只是有利于保证法律结果的公正性,‎ 排除C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D项。 ‎ ‎4.(命题点:罗马法的影响)今天广泛应用的许多法律专业术语,诸如“权利主体”“权利能力”“行为能力”“法权”“继承权”“监护”“契约”“借贷”“合伙”“租赁”等,在古罗马社会已广泛使用。这表明古罗马法律(  )‎ A.适用范围非常广泛     B.与商业发展相适应 C.已相当成熟和完善 D.成为近代立法蓝本 解析:选C。材料“今天广泛应用的许多法律专业术语”“在古罗马社会已广泛使用”,表明古罗马法律已相当成熟和完善,故选C项。‎ ‎5.(命题点:罗马法的影响)后世的罗马法主要是指罗马法对商品生产的各种法律关系,如所有权、债权等,它成为大陆法系的主要渊源。马克思说:“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特别是其中关于动产的那一部分)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这说明罗马法(  )‎ A.保障公民私权利 B.使全民从中受惠 C.内容庞杂且缜密 D.体现了人文精神 解析:选A。题干中“为了私法(特别是其中关于动产的那一部分)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说明罗马法中“保障公民私权”的内容对后世影响深远,故A项正确。‎ ‎6.(命题点:罗马法的特点)罗马法规定,在婚姻存续期间,丈夫是嫁资名义上的所有人,对嫁资享有管理使用权。在离婚时,妻子享有请求返还嫁资的绝对权利。这表明罗马法(  )‎ A.促使婚姻更稳定 B.以习惯法为基础 C.彰显了公平正义 D.实现了男女平等 解析:选C。据材料“在婚姻存续期间,丈夫是嫁资名义上的所有人,对嫁资享有管理使用权。在离婚时,妻子享有请求返还嫁资的绝对权利”得出罗马法彰显了公平正义,故C项正确。‎ ‎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20·泉州三模)《十二铜表法》规定:如被告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应提供交通工具;如诉讼当事人为富有者,则担保其按时出庭的保证人,应为具有同等财力的人;如为贫民,则任何人都可充任。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  )‎ A.限制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B.适当照顾弱势群体利益 C.侧重维护平民合法权益 D.重视保护公民私有财产 解析:选B。从材料中的“如被告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应提供交通工具”等信息可以看出,《十二铜表法》在维护贵族利益的同时,适当照顾了弱势群体的利益,故答案为B项。‎ ‎2.(2020·福州质检)成书于2世纪的《罗马史》中,作者经常用“罗马人破坏合约”“元老院撕毁和约”(因此)“遭到可耻的失败”等诸如此类的词语做标题。这反映了作者(  )‎ A.改革贵族政治的需要 B.维护城邦独立的愿望 C.尊重契约规则的意识 D.客观记述历史的史德 解析:选C。材料中作者反对破坏和约的行为,体现了当时尊重契约的思想,故选C项;材料体现作者尊重契约,不是改革贵族政治,排除A项;罗马是统一的帝国,并未出现城邦独立,排除B项;材料中表达了作者对破坏和约的态度,不是客观记述历史,排除D项。‎ ‎3.(2020·济宁二模)下面为《民法大全》中所载的古罗马著名法学家乌尔比安的论述。其意在强调(  )‎ ‎·无论法律的权威性要求,还是于现实的功利性需要,‎ 都应当承认和维护裁判官发布的告示的法律效力 ‎·即便裁判官具有奴隶身份也不能构成法律效力的影响,因为以道德和人的平等权利为准则,可以用释放奴隶为自由人的变通方式扫除这一障碍 ‎·皇帝也应当遵守法律 A.人的自然权利是平等的 B.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奴隶制度违背法的精神 D.法律具有至高权威性 解析:选D。依据材料《民法大全》中的论述可以看出强调的是法律至上的特点,即法律具有至高权威性,故D项正确。‎ ‎4.(2020·乌鲁木齐诊断)公元前242年,罗马设置了最高外事裁判官,根据所谓“公平”“正义”原则,有针对性地调整新出现的种种社会关系,从而创立了专门调整罗马人与外国人之间关系的万民法。万民法的诞生(  )‎ A.表明罗马奴隶制出现危机 B.体现出罗马从共和国到帝国的转变 C.说明罗马共和国平民化的趋势 D.为罗马帝国的扩张提供法律保障 解析:选B。“有针对性地调整新出现的种种社会关系”说明罗马法随着罗马社会的变化在不断地与时俱进,罗马为适应新形势专门创立了万民法,所以万民法的诞生体现了罗马从共和国到帝国的转变,故选B项。‎ ‎5.(2020·黄冈调研)《十二铜表法》第八表规定:“以文字诽谤他人,或公然歌唱侮辱他人的歌词的,处死刑”“作伪证的,投于塔尔佩欧岩下摔死”。据此可知,罗马法(  )‎ A.注重公法而忽视私法 B.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言论自由 C.注重保护贵族的特权 D.混杂着理性与非理性因素 解析:选D。“以文字诽谤他人,或公然歌唱侮辱他人的歌词的,处死刑”“作伪证的,投于塔尔佩欧岩下摔死”在今天看来既有合理性,也有野蛮性,故选D项。‎ ‎6.(2020·重庆九校联盟联考)公元前509年,古罗马制定的《瓦勒里法》规定公民有权就执政官判处死刑的决定向民众会议申诉,而“任何执政官不得处死或鞭笞已经提出申诉的罗马市民”。这一规定旨在(  )‎ A.保障司法审判的公正 B.培养官员的社会责任感 C.维护帝国的统治秩序 D.限制贵族对法律的垄断 解析:选A。A项表述与题目中“任何执政官不得处死或鞭笞已经提出申诉的罗马市民”相符,故选A项;题目中并未牵涉官员的社会责任感,排除B项;题目中并未牵涉帝国秩序与罗马法的关系,排除C项;题目中并未牵涉贵族对法律的垄断问题,排除D项。‎ ‎7.(2020·茂名综合测试)西塞罗给共和国下了一个经典的定义“国家是人民的事务,但人民不是某种随意的集合体,而是许多人基于法的一致和利益的共同而形成的集合体”。据此可知(  )‎ A.西塞罗认为政府的权力基础在于人的意志 B.西塞罗认为统治国家的最高权威是法律 C.西塞罗认为统治国家的权利在人民手中 D.西塞罗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 解析:选C。据材料“国家是人民的事务……是许多人基于法的一致和利益的共同而形成的集合体”可知,西塞罗认为统治国家的权利在人民手中,故选C项。‎ ‎8.(2020·济南测试)依罗马市民法规定,移转所有权仅有当事人的合意和物件的交付,不能发生法律效力。相反,如果所有程序和仪式已正确进行完毕,则转让是否反映了当事人的真实意思,法律并不重视。据此可知,罗马法(  )‎ A.具有明显的形式主义特征 B.注重保护市民的私有财产 C.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产物 D.不重视当事人的真实意思 解析:选A。通过题干中“如果所有程序和仪式已正确进行完毕,则转让是否反映了当事人的真实意思,法律并不重视”可知,罗马法具有明显的形式主义特征,故选A项。‎ ‎9.(2020·安徽省六校联合检测)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在《论法律》中说,通过法律,我们能与诸神共同联结于一个城市之中,宇宙乃是人与诸神的共同家园。因此,这一“由爱统治的社会”超越了“城市的围墙”,而具有了世界性。这体现了罗马法强调(  )‎ A.维护人类共同体      B.宗教是最高权威 C.节制是公民义务 D.法律具有强制性 解析:选A。材料信息体现了西塞罗以法律维护人类发展的愿望,体现了罗马法强调维护人类共同体,故选A项。‎ ‎10.(2020·厦门测试)在诉讼中评价当事人品行的做法是罗马法源远流长的传统。当案件审理缺乏证据时,审判员将首先评价当事人的品行,辨别当事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并以此作为判决的标准之一。这表明在罗马法的实施中(  )‎ A.人文理性精神严重缺失 B.希腊法成为参照标本 C.判决由当事人品行决定 D.致力于审判的合理性 解析:选D。据材料信息可知罗马法致力于审判的合理性,故选D项;注意材料只有当案件审理缺乏证据时,当事人的品行才能作为判决的标准之一,这里面含有人文理性精神,排除A项;材料没涉及希腊法,排除B项;只有当案件审理缺乏证据时,当事人的品行才能作为判决的标准之一,排除C项。‎ ‎11.(2020·百校联盟TOP20联考)有学者认为,罗马万民法虽然不是调整国家间关系的法律,但那些用来规定私人间贸易关系的常识也可能被恰当地用来调整国家间关系,在财产转让领域内这种情况尤为多见。该学者旨在说明,罗马万民法(  )‎ A.孕育了当今国际法的诸多原则 B.避免了形式主义法律的弊端 C.调节了社会关系上的复杂矛盾 D.实现了人人平等和公正至上 解析:选A。据材料“规定私人间贸易关系的常识也可能被恰当地用来调整国家间关系,在财产转让领域内这种情况尤为多见”可知,罗马万民法适用范围广,对后世影响很大,故选A项。‎ ‎12.(2020·石家庄教学质量检测)在古代罗马法中,人是分三六九等的。不同等级的人拥有不同的公权和私权,其评判根据是法律人格。而要成为具有完整法律人格的人,需要具备自由、市民和家族三种身份。这表明罗马法(  )‎ A.有利于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B.界定了公法和私法的范围 C.明确了身份和权利继承的关系 D.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 解析:选A。材料“要成为具有完整法律人格的人,需要具备自由、市民和家族三种身份”,说明罗马法是根据身份来分配资源的,通过人格制度来合理厘清国家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市民与外邦人的界限、平民与奴隶的河界,来构建和维持社会政治经济秩序,故选A项。‎ 二、非选择题 ‎13.(2020·华附、广雅、省实、深中四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文帝废除了刻面、割鼻、斩左右趾等刑罚,景帝时规定八十岁以上、八岁以下和孕妇等人处被审讯关押的,都不得加械具。平帝时规定,对“从坐”妇女免于拘捕和监禁,男子八十以上、七岁以下除非重罪,均可免刑或减刑。刑法中增加了一些新罪名,如“阿党”(诸侯有罪,傅相不举奏)与“附益”(中央朝臣外附诸侯),均为重罪。武帝时还制订了《时金律》《左官律》,来制裁诸侯在祭祀宗庙时贡金不合标准、舍弃朝廷而奉事诸侯等行为。在司法判决中,盛行以《春秋》的精神作为解释法律和作出判断的基本原则。许多经学大师纷纷以经解律,东汉时许慎、马融、郑玄等人各立门户,歧见增多,以至于朝廷出面规定了郑玄注经解律的正统地位。‎ ‎——摘编自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 材料二 公民法主要适用于罗马公民,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方面。从共和国后期到帝国前期,罗马由一个城邦国家变成了地跨三洲的大帝国,‎ 新的地区不断被并入它的贸易和交通体系中。罗马法也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公民与外邦人以及外邦人与外邦人之间关系,基本内容主要是关于所有权和债权方面的规范,注重调节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罗马法虽然允许使用酷刑,但只是作为审判过程中的补充性和最后的措施,实施的前提包括:只针对死刑犯罪;没有其他手段发现真实;对犯罪的指控充分和适当。20岁以下与60岁以上者、孕妇和育儿母亲免予酷刑。‎ ‎——摘编自于贵信《古代罗马史》‎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中国汉代和古罗马各自的法制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国法制特点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一致的进步之处。‎ 解析:(1)第一小问汉代特点,根据材料一,从惩罚力度、与中央集权的关系、儒家经典与儒家学者的影响等方面概括。第二小问古罗马特点,根据材料二,从适用范围和内容方面的变化、对酷刑的态度等方面概括。(2)第一小问汉代背景,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的角度进行作答即可。第二小问古罗马背景,结合所学知识,从古罗马版图的不断扩张所引发的政治、经济变化的角度进行作答即可。第三小问进步之处,结合上述材料,从时代性、人道性两个角度进行作答即可。‎ 答案:(1)特点:汉代——宽法缓刑(或“逐渐废除某些酷刑”“逐渐废除某些肉刑”);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儒家经典开始影响法律实施;儒家学者深入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如答“儒家思想的影响日益加深”之类亦可)。古罗马——适用范围和内容因时而变(或“罗马法逐渐发展完善”);对酷刑的限制严格(或“酷刑只是审判过程中的补充性和最后的措施”)。‎ ‎(2)背景:汉代——鉴于秦亡的教训,缓和社会矛盾,奉行黄老之学,无为而治;汉初诸侯势力发展,威胁中央集权;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古罗马——伴随着扩张,罗马统治区域扩大,需要处理更为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国内外贸易的发展。‎ 进步之处:适应现实的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减少或限制酷刑,对老幼及妇女给予一定照顾,体现出人道的一面。‎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一帝国时代 秦汉帝国(公元前221~公元220年)‎ 秦汉实行郡县制;‎ 秦朝统一文字;‎ 秦朝修长城防御匈奴,秦汉长期同匈奴作战;‎ 秦朝修建以咸阳为中心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 秦汉法律细密,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秦汉时期丝绸、造纸、漆器以及冶铁技术领先世界;‎ 汉朝出现《氾胜之书》;‎ 汉朝开通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 秦朝“焚书坑儒”,汉朝确立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 罗马帝国(公元前27~公元476年)‎ 在新征服地区设立行省,权力向君主和将军集中;‎ 在不列颠修长城抵御外族入侵,罗马长期抵抗外族侵略;‎ 修建以罗马城为中心通往帝国各地的硬面公路;‎ 法律由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体系日趋完备;‎ 玻璃工艺、银器、铸币和采矿技术先进;‎ 科鲁美拉写就名著《论农务》;‎ 海外贸易发达;‎ 确定基督教为国教。‎ ‎——摘编自胡孝文等《秦汉与罗马:帝国时代的倒影》‎ 从上表中提取秦汉与罗马帝国的相关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第一帝国时代”的特征进行探讨。(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一 提取信息:古代帝国依靠周密的制度维持统治。‎ 探讨:东西方帝国为了维护帝国的统一与安全,均在制度方面进行了周密的设计,如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秦汉时期的郡县制和罗马帝国的行省制度,都保证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在法律制度方面,秦汉时期严密的法律制度和罗马帝国完备的法律体系,都能有效协调帝国内部矛盾,稳定统治秩序。故周密完善的制度设计是维系东西方帝国统治的重要条件之一。‎ 示例二 提取信息:古代帝国都重视公共工程的兴修。‎ 探讨:秦汉帝国和罗马帝国为了有效控制扩大了的疆域,都重视公共工程的兴修。二者都修筑了通往帝国四面八方的道路,方便了帝国的信息与军队等及时到达帝国边界;除此之外,二者都修筑长城等防御工事,以防御外族的侵扰,维护帝国的统一。重大公共工程的兴修既反映了第一帝国时代东西方帝国的实力,又维护了帝国的统治。‎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