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秦皇岛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一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请保持卡面整洁,不折叠,不破损。‎ ‎3.第II卷的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60分。‎ ‎1. 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 ‎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注意前提和逻辑关系,层层推理。根据“同姓不婚”,鲁国是姬姓封国(周公长子伯禽代表周公受封于鲁),鲁晋两国不可通婚,可知①正确;燕国是姬姓封国(召公之子受封于燕),因此晋燕两国不可以通婚,可知②不正确;宋国不是姬姓封国(商朝旧贵族微子封于宋),晋宋两国可以通婚,可知③正确;秦国不是姬姓封国,秦燕两国可以通婚,可知④正确。‎ ‎2.下图反映了中国古代某一时段文字流行状况。下列有关由A到B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主要背景是毛笔、造纸和印刷术的出现和应用 ‎②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 ‎③小篆曾经成为秦朝统一的官方文字 ‎④促进了秦国实现统一大业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由A到B变化反映了秦朝统一文字,造纸和印刷术在汉代和唐宋时期,故①错误;秦朝统一文字体现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故②正确;秦朝以小篆为统一的官方文字,故③正确;秦朝统一文字在秦国实现统一大业之后,故④错误。故②③组合正确,故选C。‎ ‎3.汉武帝任命外戚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并领尚书事、为中朝之主。从此将军辅政而领尚书事成为惯例。这种做法 A. 使相权受到了制约 B. 导致武将专权局面 C. 致使行政机构膨胀 D. 推动决策权的转移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将军辅政而领尚书事是对相权的制约,这是汉武帝在加强皇权削弱相权,即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武将专权是在唐朝末年而非汉武帝时期,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行政机构膨胀是在北宋时期,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决策权仍然属于汉武帝并未转移,的转移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4.‎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三年》载:“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这一做法旨在 A. 削弱门下省审议权 B. 减少决策失误 C. 完善中央监察制度 D. 集权于中书省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可知中书省官员就政事发表建议,这一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决策失误,B项正确;材料主旨是中书省官员就政事发表建议而非门下省,排除A;材料主旨是中书省官员就政事发表建议,而非中央监察制度,排除C;材料主旨是中书省官员就政事发表建议,而非集权于中书省,排除D。所以选B ‎5.下列文献史料均与古代的选官制度有关,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 ‎②三代用人,世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 ‎③是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 ‎④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①②④③‎ D. ①④②③‎ ‎【答案】B ‎【解析】‎ ‎①体现的是西汉实行的察举制,②材料信息“贵以袭贵,贱以袭贱”体现的是春秋战国及 之前的世卿世禄制度,③“故委中正铨第等级”体现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④反映的是隋时开始实行的科举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②①③④,故B正确。‎ ‎6.清代学者储大文说:“元代分省建置,惟务侈阔,尽废《禹贡》分州,唐宋分道之旧。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故元、明二季流贼之起也,来无所堵,去无所侦,破一县,一府震;破一府,一省震;破一省,各直省皆震。”在此他认为 A. 行省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 行省制不利于维持地方治安稳定 C. 元代行省制克服了唐宋之弊 D. 元代行省制导致了国家分裂割据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题目中的信息“元代分省建置……黄河之险……长江之险失……流贼……起……来无所堵,去无所侦”可知,行省制不利于维持地方治安稳定,故选B。由材料推断,行省制不利于维持地方治安稳定,也就不能加强中央集权,故排除A。“尽废《禹贡》分州,唐宋分道之旧”可见,元代行省制没有克服唐宋之弊,故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元代行省制导致了国家分裂割据”的信息,故排除D。‎ ‎7.《明史》载:“(内阁)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俨然汉。唐宰辅,特不居宰相名耳!”由此可知,明代内阁 A. 承担了宰相的职能 B. 具有最高决策权 C. 与唐代宰辅具有相同权力 D. 属于六部的下属机构 ‎【答案】A ‎【解析】‎ ‎【详解】“俨然汉唐宰辅”,这说明其权力很大,实际上承担了宰相的职能,故A正确;明代皇帝具有最高决策权,排除B;唐代宰相有决策权,而明代内阁没有决策权,排除C;内阁不是六部的下属机构,排除D。‎ ‎8.下图中的四个数字分别代表中国古代的重要都城,其中发生在③处的历史事件是 A. 嬴政创立皇帝制度 B.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 C. 明太祖废除丞相制 D. 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答案】D ‎【解析】‎ 根据地图可知,①是西安;②是开封;③是北京;④是杭州;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发生在③处的,即发生在北京的是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故D项正确;A项发生在咸阳,排除;B项发生在西安,排除;C项发生在南京,排除。‎ 点睛:首先根据地图判断出四个城市分别是什么;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四个选项就可以得出答案。‎ ‎9.自秦朝建立以来,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一直是古代政治体制演进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其实质是 A. 强化职能和提高行政效率 B. 不同集团和阶层的利益之争 C. 权力分配和权力结构调整 D. 稳定统治秩序巩固国家统一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体现的中央权力内部分配的问题;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体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的问题,故C项正确;封建社会统治阶层都是封建地主阶级,故A项错误;B项与材料中的矛盾关系不大,故排除;D项是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名师点睛】用数字归纳法记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10.100多年以前,上海只是一个很小的渔村,在某一事件后的几十年里获得了畸形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大、最繁华的城市,这件事应是(  )‎ A.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B.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 C.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首先在上海产生与发展 D. 新中国成立后优先发展上海经济 ‎【答案】B ‎【解析】‎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开放了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上海开埠后,成为远东最繁荣的港口和经济、金融中心,是近代亚洲的国际化大都市,故B正确;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间不符合“100多年以前”,排除A、D;C不是上海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大、最繁华的城市的主要原因,排除。‎ ‎11.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进入南京,同时又预伏着太平天国的悲剧。……他们的论旨多保守小天堂于一隅之心,少经营八表以取天下之志。同小天堂相比,北京城成了非常遥远的东西。透过历史人物的活动,在这里真正起作用的是千百万小农保守安逸的小生产意识。……这一选择的结果,带来了太平天国事业的历史转折。”从材料来看,导致“太平天国悲剧”的主要原因是:‎ A. 定都天京偏安一隅 B. 北京遥远,北伐军孤军深入 C.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D. 太平天国领导者沉溺于宗教 ‎【答案】C ‎【解析】‎ 由“他们的论旨多保守小天堂于一隅之心”、“在这里真正起作用的是千百万小农保守安逸的小生产意识”等信息可知,太平天国的悲剧造成主要在于小农阶级的局限性,故选C;AB以偏概全,D与题干材料无关,故排除ABD。‎ ‎12.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最重要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 B. 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C. 西方民主思想的广泛影响 D. 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 ‎【答案】A ‎【解析】‎ ‎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签署,中国民族危机严重,故中国人通过不同的途径救国,故A正确;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是在《辛丑条约》后,故B错误;西方民主思想的广泛影响,不属于主要原因,故C错误;资产阶级力量是否强大与不同的途径救国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签署的影响出发,即可得出三者的共同背景,即可民族危机严重,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13.莫里森在《泰晤士报》上发表专电:“北京被革命爆发和军队叛乱的消息吓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清朝危在旦夕,满朝文武,忧心如焚。”莫里森报道的事件 A. 动摇了清朝的反动统治 B. 是新旧民主革命的分水岭 C.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 加速了腐朽的清王朝的崩溃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北京被革命爆发和军队叛乱的消息吓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清朝危在旦夕”可知,材料反映的事件是辛亥革命,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赶走了皇帝,结束了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故C项正确;五四运动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故B项错误;此时皇帝已经下台,清政府已经灭亡了,故A、D两项错误。‎ 点睛:材料“北京被革命爆发和军队叛乱的消息吓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清朝危在旦夕”是解题的关键;从中分析出材料反映的是辛亥革命的影响。‎ ‎14.陶菊隐在《军阀统治时期史话》一书中提到“民国来了,总统来了,内阁来了……然后来的是皇帝”。材料反映了 A. 清政府灭亡已成定局 B. 民主与专制的斗争 C.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D. 英雄人物创造历史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国、总统、内阁”指的是民主,而皇帝指的是专制,所以材料是在反映军阀统治时期民主与专制的斗争,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军阀统治时期清政府早就灭亡了,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不能反映材料的全部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英雄人物,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15.胡适在评述某一历史事件时说:“荒唐的中老年人闹下了乱子,却要未成年的学子抛弃学业,荒废光阴,来干涉纠正,这是天下最不经济的事。”该事件是 A. 辛亥革命 B. 义和团运动 C. 五四运动 D. 南昌起义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来看,这一历史事件中学生扮演了重要角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在早期是主力军,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中没有涉及到学生内容;B选项主要是农民阶级的运动;D选项中也没有青年学生的主要内容。‎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学生,抓住学生参与的历史事件并对应着材料给出的四个选项来进行比较,分析出正确选项即可。‎ ‎16.“首先因为军事胜利而得利的不是革命本身,而是叛变了革命的人物。这种包含着成功的失败,同辛亥革命的结局非常相似。”材料评价的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国民革命 D. 土地革命 ‎【答案】C ‎【解析】‎ 材料讲的是军事获得了胜利,但是由于革命人物叛变了革命,导致了革命的失败,这讲的是国民革命,所以答案选C;AB都是农民阶级领导,最后都遭到了镇压;D是共产党的。‎ ‎17.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回溯抗日战争的历史,指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这个战争,还是在一九三一年就开始了。这一开端的确立是因为当时 A. 日本展开全面侵华 B. 中日之间正式宣战 C. 局部抗日战争打响 D. 国共实现合作抗日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局部侵华和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一九三一年日本尚未展开全面侵华,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一九三一年中日之间还未正式宣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国共实现合作抗日是在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知道一九三一年指的是九一八事变,并且还要知道九一八事变只是局部抗日战争打响。‎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18.朱自清、闻一多等教授,共同起草一份《宣言》:“辛亥迄今二十余年,始有今日之局。此局一坏,恐世界大势断不容我再有统一之机会。此次之叛变,假抗日之美名,召亡国之实祸,破坏统一,罪恶昭著。”此宣言所述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是 A. 国民大革命以失败而告终 B. 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遭受重大损失 C. 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面临破裂危机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辛亥迄今二十余年”“此次之叛变,假抗日之美名,召亡国之实祸,破坏统一”可以得出这次事件为1936年发生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对峙到合作的序幕,故C项正确;ACD都与西安事变无关,不选。‎ ‎19.1937年3月,国民政府提出将敌人拒止于长城以北平津以东,适时反攻东北,恢复已失之土地的方针,并分别以甲、乙两案,拟订了消极与积极的两种作战态势以及全面的备战部署。国民政府此举 A. 规划了对日防御战略的方针 B. 确立了对日消极抗战的构想 C. 完成了全面抗战的准备工作 D. 创造了全面抗战的有利条件 ‎【答案】D ‎【解析】‎ ‎“将敌人拒止于长城以北平津以东,适时反攻东北”“全面的备战部署”的信息说明国民党并不是消极抗战,这一备战显然有利于全面抗战的有利条件的创造,故D项正确;此时抗日战争还没有全面爆发,没有进入防御作战时期,故A项错误;材料中只是设想两种作战方针,并没有说要执行消极抗战策略,故B项错误;材料中是布局阶段,不是全面抗战后,故C项错误。‎ ‎20. 2012年12月13 日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30万遇难同胞71周年祭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冥思厅的照壁上刻有:“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沉重愿望是 A. 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B. 以史为鉴,科学发展 C. 正视历史,不容篡改 D. 铭记历史,不忘仇恨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南京大屠杀。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沉重愿望是勿忘历史,珍爱和平,故选A。其它选项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的教训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21.1939年,国民政府战时新闻局明令:表示全国团体时绝对禁用“国共合作”“组织国防政府”“阵线”等字眼,“抗日联军”“统一战线”“联合战线”等词语应统一替换为“团结抗战”。这样做的主要意图是 A. 防止虚假信息动摇民心 B. 削弱中共的政治影响 C. 建立起高效的新闻体系 D. 维护国共合作的局面 ‎【答案】B ‎【解析】‎ 由“国民政府战时新闻局明令:表示全国团体时绝对禁用“国共合作”“组织国防政府”“阵线”等字眼”,使用“抗日联军”“统一战线”“联合战线”等词语应,可以看出国民政府在弱化中共在抗日战争中作用和影响,故本题答案选B项;A项不选,题干中看不出“虚假信息”;C项不选,战时新闻局命令主要体现国民政府的政治意图,不是为了发展新闻体系;D项中的“维护”与“表示全国团体时绝对禁用“国共合作”“组织国防政府”“阵线”等字眼”不符。‎ ‎22.‎‎1940年8月26日 ‎,中国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致电朱德:“顽寇陆续增兵,企图扫荡华北,截断我西北国际交通,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袭击,至深佩慰。”该电文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事斗争 A. 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敌 B. 打通了海外援华的物质通道 C. 配合了国民党徐州会战的进行 D. 策应了远征军赴缅作战的行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抗日战争。依据材料中“‎1940年8月26日”、“朱德”、“华北”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是百团大战。结合材料中电文内容可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事斗争在敌后有力的打击了敌人,支持了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抗战。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基本上是敌后战场的抗战,海外援华物质通道的打通主要得益于国民党;C选项错误,徐州会战发生在1938年,与材料中时间不符;D选项错误,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是在1942年到1944年,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23.1944年,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陕甘宁边区土地租佃条例》中规定:“承租人应依本条例所定减租后之租额交租,不得短少,其有力能交租而故意不交者,出租人有请求政府依法追缴之权。”该规定 A. 旨在保护农民的既得利益 B. 有利于巩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 延续了土地革命路线精神 D. 表明了边区政府的合法性和公平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材料信息“承租人”“不得短少”“依法追缴”等说明边区政府在一定程度上认可了地主的土地所有权,这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进行抗战,B项正确;材料中的规定显然不是为了保护农民既得利益而制定的,A项错误;土地革命路线要求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这显然与材料中的规定不符,C项错误;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 ‎【点睛】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陕甘宁边区实行的“双减双交”‎ 方针。抗日战争进入战略防御阶段后,由于日军“扫荡”和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封锁,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抗日根据地出现严重困难。中共中央在陕甘宁边区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双减双交”方针。此方针减轻了地主的封建剥削,改善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提高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巩固并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4.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之时,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已从1937年的3万多发展到121万。这一变化 A. 决定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B. 推动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 C. 适应了民族解放战争的需要 D. 保证了土地革命的顺利进行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坚持抗战,承担了抗日战争的重任,吸引了无数革命志士加入中国共产党,壮大中国共产党的力量,适应了民族解放战争的需要,故C项正确。人民解放战争发生在1946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工农武装割据时期是在20世纪30年代初,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土地革命发生在工农武装割据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 ‎25.1947年8月,中共中央连续致电陈毅粟裕,希望他们指挥华东野战军“兼程急进,不惜疲劳,不要休息,不要补充,立即渡河”,以尽速赶至鲁西南。这表明当时中共中央 A. 以战事紧要为由拒绝部队休整 B. 主张首先粉碎敌人重点进攻山东 C. 敦促陈粟出兵减轻刘邓大军压力 D. 下定决心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大决战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刘邓大军向国民党统治地区大别山实施进攻。但国民党军在人数和装备上仍占优势。大别山区的刘邓大军在国民党军重兵围困下,处境困难。陈毅粟裕陈兵中原,发动豫东战役,与刘邓大军实现配合作战。故C项符合题意。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排除。此时共产党已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故B 项错误。战略大决战是从1948年尾至1949年初。故D项排除。‎ ‎26.国旗的变迁记载着历史。从下列中国国旗的演变最能体现的是。‎ A. 国家领土变化 B. 国家性质变化 C. 思想文化变化 D. 国际地位变化 ‎【答案】B ‎【解析】‎ 材料图片分别反映了清王朝的龙旗、中华民国五色旗、南京国民政府青天白日旗、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星红旗,这反映了中国由封建王朝转变为资产阶级共和国,最终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体现了国家性质变化,故B正确;国家领土变化不属于本质变化,故A错误;思想文化变化也不是材料最能体现的变化,故C错误;国际地位变化与国旗变化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正确认识材料图片的关键信息,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清王朝、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不同国家性质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27.某文件明确规定:“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这份文件应来源于 A. 中共八大决议 B. 《论联合政府》 C. 《共同纲领》 D. 《论十大关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该文件保护了不同经济成分,并指出当时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依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该文件出自1949‎ 年的《共同纲领》,故C项正确;中共八大是在1956年,此时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将建立,故A项错误;《论联合政府》发表于1945年,故B项错误;《论十大关系》是在1956年,故D项错误。‎ ‎28.到1951年10月,全国有27个省、8个行署、146个市、2038个县召开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到1952年底,全国所有的省、市、县、区、乡都召开了人民代表会议,绝大部分乡的人民政府委员会已由乡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这表明当时:‎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确立 B. 人民政协代行人大职能的结束 C.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新阶段 D. 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得以体现 ‎【答案】D ‎【解析】‎ ‎“全国有27个省、8个行署、146个市、2038个县召开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全国所有的省、市、县、区、乡都召开了人民代表会议,绝大部分乡的人民政府委员会已由乡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充分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故选D;A不符合史实,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1954年确立的,故排除A;BC也发生在1954年,不符合题干中的时间,故排除BC。‎ ‎29.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当时这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 A. 重建和完善了民主制度 B. 为拨乱反正提供了法律依据 C. 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 D. 为经济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 ‎【答案】D ‎【解析】‎ ‎【详解】1954年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为当时正在开展的三大改造和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1982年宪法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为经济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 故答案为D项。1954年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是重建和完善,排除A项;1982年宪法为拨乱反正提供法律依据,排除B项;1954年宪法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排除C项。‎ ‎【点睛】比较型选择题是把两个以上的历史人物、事件或现象放在一起,让考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以考查他们的分析、比较能力。从试题形式上可分为类比和对比两种,前者是将同一类性质的事件、人物和观点进行比较,主要考查它们的相同点;后者是将不同性质的事件、历史现象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空间的表现进行比较,主要考查这些历史事件在性质、影响等方面的不同。本小题属于类比型试题,解答此题首先要看各自体现出的特点,再找出两者的共同点。回答此类试题一定要审准试题的比较点和要求,注意结合课本内容逐一辨析备选项,然后选出正确答案。‎ ‎30.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青色的城之意)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优美牧场之意)。这说明新中国 A. 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B. 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D. 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答案】D ‎【解析】‎ 由“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可知这些地理名称的变化体现了民族平等的原则,D正确;A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与材料无关,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民族政策,解题的关键是对“归绥、迪化等少数民族名称与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的理解,结合新中国的民族政策解答即可。‎ ‎31.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时间 政策 名称 ‎1947年 设立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1980年 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 ‎1997年 设立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A.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B. 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C. 独立自主,主权不容干涉 D. 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表格信息中可以看出,我国在地方管理政策上进行了多次创新,适应了不同时期的发展要求,A项符合题意;设立香港特区和深圳特区不属于民族问题,且搁置分歧是解决香港问题是提出的,选项B排除;内蒙古自治区和深圳特区不涉及外交,选项C符合香港特区设立理念,选项C排除;内蒙古自治区设立体现了因地制宜,民族平等繁荣的理念,深圳和香港不能反映民族问题,选项D排除。‎ ‎32.“在私有制消灭后,党内部分同志错误地认为,民族资产阶级不存在了,民主党派作为民族资产阶级政党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为此,党中央 A. 通过公私合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B. 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C. 制定1954年宪法,确立政治协商制度 D. 将政协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答案】B ‎【解析】‎ 根据“在私有制消灭后”可知,材料反映的是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根据“民主党派作为民族资产阶级政党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共产党采取的关于民主党派的制度是1956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B正确;A是三大改造期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1954年宪法时间是1954年,A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大表大会制度,D错误。‎ ‎33. 20世纪60年代中期,蒋介石曾责问日本右翼元老石井道:“日本豢养台独,还允许他们成立临时政府,不是欺人太甚嘛!”之后,他指示台湾当局相关负责人和媒体发表谈话或刊发文章,揭露和谴责日本政府及其右翼政客支持“台独”、制造“两个中国”之行径。这表明蒋介石 A. 倾向于中共和解 B. 希望台湾回归中国 C. 承认新中国地位 D. 坚持“一个中国”论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中无法看出蒋介石解决该问题倾向于中共和解,故A项错误;其反对台独并不意味着其希望台湾回归中国,故B项错误;材料中无法看出其承认新中国的地位,故C项错误;其反对台独和两个中国都是其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反映,故D项正确。所以答案选D。‎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坚持“一个中国”论 ‎34.去年年底以来,非洲岛国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宣布与台湾断交;尼日利亚要求台湾地区驻尼机构迁出首都;柬埔寨首相在参加一场华人华侨春节活动时宣布,不论何时何地都禁止升起台湾“国旗”。上述情况表明 A. 国际社会全力促成中国统一 B. 台湾当局政策发生重大转变 C. 国际社会普遍认同一个中国 D. 两岸关系将有历史性的突破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中“宣布与台湾断交”“要求台湾地区驻尼机构迁出首都”“不论何时何地都禁止升起台湾‘国旗’”等信息可以得出国际社会以拒绝与台湾建立外交关系,认同一个中国,材料中没有对中国统一进行阐释,材料中阐释的国际社会对台湾的态度,与台湾的政策无关,故AB项排除,C项正确;据所学可知两岸关系未有历史性的突破,故D项排除。‎ ‎35.‎ ‎1953年底,美国情报部门的一封电报中写道:“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在其周边地区(指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促进和建立可以作为缓冲的友好国家。”当时中国政府 A. 参加日内瓦会议 B. 确立“一边倒”外交方针 C. 提出“求同存异”‎ D. 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1953年底”“周边地区(指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国政府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D项正确;A项是1954年,排除;“一边倒”强调与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关系,与信息“外交政策的目标是在其周边地区”不符,故B项排除;C项是1955年提出的,排除。‎ 点睛:材料中时间“1953年”“外交政策的目标是在其周边地区”是解题的关键信息。‎ ‎36.中国有句俗话:“远亲不如近邻”。联系新时期的外交活动,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外交事件是 A. 举办第九次亚太经合组织 B. 建立上海合作组织会议 C.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 派员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远亲不如近邻”体现的是加强与我国周边国家发展关系的思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于‎2001年6月15日在上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是我国加强与周边国家关系的重要的体现,故B项正确;A项不是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排除;C项不是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排除;D项不是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排除。‎ ‎37.读《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对三次建交高峰解读正确是 ‎①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与苏联等17个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建交 ‎②新中国成立以来独立自主的不结盟政策推动了三次外交高峰的出现 ‎③70年代中美关系的缓和推动了中国与西方一大批资本主义国家建交 ‎④90年代第三次建交高峰出现与一批新国家的建立有关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运用曲线图考查了我国建国以来的外交政策及其成就,强调学生的识图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观察曲线图结合所学知①③④符合史实,②新中国成立以来独立自主的不结盟政策推动了三次外交高峰的出现,说法错误我国在建国初期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互助同盟》事实上是结盟了,而奉行不结盟政策是从20世纪80年代起。‎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外交方针及活动·三次外交高峰 ‎38.对于通过“贝壳放逐法”被放逐的政治领袖来说,“一旦流放期满,或出于国家的需要,就可以按期或提前恢复其公民权利,让他们继续为国效力”。这表明了古代雅典 A. 公民属于城邦 B. 以法律维护民主 C. 坚持民主决策 D. 民主具有随意性 ‎【答案】A ‎【解析】‎ A项错误,材料主要提及的是政治领袖不是普通公民;B项错误,因为题干没有体现“贝壳放逐法”的目的;C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决策方式;由“……或出于国家的需要,就可以按期或提前恢复其公民权利,让他们继续为国效力”可以看出“贝壳放逐”是可以随意停止的,体现出其民主的随意性,D项正确。‎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一旦流放期满,或出于国家的需要,就可以按期或提前恢复其公民权利,让他们继续为国效力”,结合所学可知考查的是雅典的民主政治的弊端,然后选择。‎ ‎39.罗马元老院于公元前454年成立了十人立法委员会,还派人到希腊考察法制。到公元前451年,他们制定的法律终于告之民众。这些法律 A. 纵容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行为 B. 使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 C. 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D. 表明了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答案】C ‎【解析】‎ A项错误,应该是一定程度上消弱了贵族垄断法律的行为;B项错误,公民与非公民是依然存在区别的,公民法只适用于罗马的公民;C项正确,罗马成文法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贵族,保护了平民的利益;D项错误,应该是标志罗马成文法的确立。‎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主要是把“罗马元老院于公元前454年成立了十人立法委员会,还派人到希腊考察法制。到公元前451年,他们制定的法律终于告之民众”和罗马成文法的知识点进行联系起来,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选择。‎ ‎40.古罗马法规定,不得令亲属相互作证,父亲不宜作儿子的证人,儿子也不宜作父亲的证人;家长有权不向受害人交出犯罪的子女,即可以躲避复仇。这些规定体现了罗马法 A. 抛弃传统习俗 B. 忽视公平公正 C. 强调等级秩序 D. 尊重家庭伦理 ‎【答案】D ‎【解析】‎ 材料“不得令亲属相互作证”“家长有权不向受害人交出犯罪的子女”反映出罗马法中有许多关于亲属容隐的规定,这些容隐规定体现出罗马法比较重视家庭伦理,故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罗马法抛弃习俗和等级秩序,故AC项排除;材料强调是亲属容隐规定,没有体现出公平公正的原则,故B项排除。‎ ‎41.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解决了一个人统治国家的问题,但其后100余年间英国仍是被几十个大贵族通过议会进行统治。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A. 宪政体制仍有待完善 B. 革命成果遭严重破坏 C. 行政权尚未发生转移 D. 代议制机构形同虚设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光荣革命”后的“100余年间英国仍是被几十个大贵族通过议会进行统治”可知,英国光荣革命后并没有充分满足中下层民众的民主权利,宪政体制仍有待完善。故答案为A项。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光荣革命”后英国仍是“被大贵族通过议会进行统治”,但是这些贵族毕竟不是封建贵族,而是资产阶级化的贵族,革命成果仍然得以维护,排除;C项,光荣革命后国王仍掌握行政权,但是题干没有涉及国王的权力问题,而且18世纪前期随着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行政权已经由国王转到内阁,排除;D项,光荣革命后英国大贵族仍然要“通过议会进行统治”,而且《权利法案》的颁布限制了王权、保障议会的权力,由此可见,代议制机构并非形同虚设,排除。‎ ‎【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42.某一年,英王批准实施了选举改革法,着重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重新分配议会议员的席位,二是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扩大选民队伍。这一年最有可能是 A. 1688年 B. 1689年 C. 1721年 D. 1832年 ‎【答案】D ‎【解析】‎ ‎1832年英国进行议会改革,重新分配议会议员的席位,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故答案为D项。1688年爆发“光荣革命”,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1721年责任内阁制开始逐渐形成,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B、C项。‎ ‎43.萨姆·亚当斯曾打趣地说:“我跨进这座楼房时吓得绊倒在门槛上了。在我面前出现的是一个强大的全国性政府,而不再是一个各式各样权州的薄弱联盟。”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美国实行了 A. 联邦制 B. 三权分立 C. 总统制 D. 两院制 ‎【答案】A ‎【解析】‎ 美国联邦制规定中央政府权力较大,地方权力较弱,A正确;B、C和D属于中央政治运行特点。‎ ‎44.“英国‘光荣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将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英国“全新政体”是伏尔泰启蒙思想的实践产物 B. 美国“体制设计”与英国“全新政体”原则基本一致 C. 美国“首创性”是孟德斯鸠政治学说的全面运用 D. 英国“光荣革命”的胜利标志着“全新政体”建立 ‎【答案】B ‎【解析】‎ 美国属于共和制,英国属于君主立宪制,二者都是资产阶级思想的体现,原则都是分权,故B正确;英国政体确立在启蒙运动之前,故A错误;C中全面运用,说法绝对;“全新政体”建立标志是责任内阁制确立,故D错误。‎ ‎45.‎ 德国宰相俾斯麦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制定不仅是参照了英国的立宪制度,更重要的一点还是得益于美国。”《德意志帝国宪法》得益于美国指的是 A. 体现民主共和的精神 B. 避免权力的过于集中 C. 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D. 议会拥有立法权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和联邦制,其中联邦制是借鉴美国,用于加强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德国是君主立宪制,与民主共和不符,排除A项。B项说法不符史实,德国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排除。德国议会拥有有限的立法权,但与“得益于美国”不符,排除D项。‎ ‎46.有人说近代法国是“各种政体的实验场”,也有人认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是“从窗口爬进来的”。这足以说明法国 A. 缺乏民主共和思想的洗礼 B. 共和制确立的艰难 C. 缺乏建立共和制的经济基础 D. 没有经历过革命的熏陶 ‎【答案】B ‎【解析】‎ 法国大革命以来,保皇派和共和派围绕着政体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和较量,直到1875年,国民议会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这说明法国共和制的建立是比较艰难的,故选B。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以法国为核心,A错误;在18世纪法国工商业的发展程度仅次于英国,C项错误;法国大革命被称为18世纪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D项错误。‎ ‎47.“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鲜明的笔调叙述了新的世界观,即包括社会生活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关于共产主义新社会的创造者无产阶级所负的世界历史使命的理论。”材料中的“这部著作“指的是 A. 《土地法令》‎ B. 《共产党宣言》‎ C. 《四月提纲》‎ D. 《和平法令》‎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包括社会生活在内彻底的唯物主义、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关于共产主义新社会的创造者无产阶级所负的世界历史使命的理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阐述了阶级斗争的作用,为无产阶级提供了思想武器,故B项正确;ACD项是十月革命中的文件,排除。‎ ‎48.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三步:第一步从空想到科学;第二步从理论到实践;第三步从理想到现实。其中“第二步”是指:‎ A.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 巴黎公社的建立 C. 十月革命的胜利 D.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答案】B ‎【解析】‎ 由空想到科学是指《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由理论到实践是指巴黎公社革命,由理想到现实的标志是指十月革命的胜利,故“第二步”是指巴黎公社的建立,B正确,排除AC;D是社会主义由一国到多国,排除。‎ ‎49.马克思说:“巴黎公社是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也就具有自发性、偶然性。并不是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这表明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诞生的实际原因是 A.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屈膝投降 B. 民族矛盾尖锐导致矛盾激化 C. 工业革命与当时生产关系的矛盾 D. 工业革命导致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答案】B ‎【解析】‎ 巴黎公社的爆发原因是普法战争法国战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德国签订屈辱的条约,又想解除工人武装组织——国民自卫队,结果被群众发现,巴黎公社革命随之爆发,可见巴黎公社革命是民族矛盾尖锐导致了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故B正确。“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屈膝投降”是原因之一,不全面,排除A;据材料“并不是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排除C;“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是条件之一,排除D。‎ ‎50.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后,记者写道:“……血腥镇压非常彻底,像这样杀死所有敢于反抗者的流血事件,将推迟下一次革命爆发的时间……旧社会至少为自己又争取到了二十年的和平时间……”材料从根本上说明 A. 巴黎公社对无产阶级革命极大破坏 B. 无产阶级尚不具备推翻资产阶级的力量 C. 巴黎公社唯一敌人是法国资产阶级 D. 巴黎公社对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毫无作用 ‎【答案】B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巴黎公社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有利于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故AD两项错误;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无产阶级尚不具备推翻资产阶级的力量,故B项正确;巴黎公社除了面对法国资产阶级,还有外国的干涉,故C项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从根本上说明”,联系所学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分析解答。‎ ‎51.恩格斯在1895年指出:我们当时所持的观点只是一个幻想。历史不仅消除了我们当时的迷误,并且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条件。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加以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做斗争的。与1848年相比,恩格斯此时的观点变化体现为 A. 工人阶级可以利用议会进行斗争 B. 暴力革命理论不再具有指导意义 C. 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渐趋消失 D. 资本全义制度的衰退日益明显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工人阶级可能加以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做斗争的”是指工人阶级可以利用议会等机构进行合法的斗争,A正确;材料并未否定暴力革命理论,只是强调可以利用资产阶级的国家机构进行斗争,B排除;只要资本主义存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就不会消失,C排除;1895年资本全义制度仍处于上升期而不是的衰退日益明显,项D排除。‎ ‎52.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的机关报《工人之路》以通栏标题向人民发出号召:“把唯—彻底的和坚韧不拔的革命党——布尔什维克党选进立宪会议!”这表明当时布尔什维克党主张 A. 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 主张立即发动武装起义 C. 与临时政府彻底决裂 D. 利用和平方式掌握政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没有体现布尔什维克党主张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排除A;由材料“布尔什维克党选进立宪会议”,可见当时布尔什维克党要以选举方式和平方式进入立法机关掌握政权,而非暴力革命,排除B,选D;材料体现了布尔什维克党要以和平方式掌握政权,说明尚未与临时政府彻底决裂,排除C。‎ ‎53.彼得格勒起义当晚,军事革命委员会发布的通告称:起义“未流一滴血就取得了胜利。”苏联解体后研究资料也表明,当晚冬宫的防卫长官自己打开了冬宫大门,并把起义者带到了临时政府部长们正在开会的地方。然而此前苏联官方坚称起义者在冬官发生了一夜的激烈战斗。苏联政府这样叙述历史细节,是为了 A. 夸奖列宁正确选择了起义的时机 B. 说明敌人非常顽固,需要彻底革命 C. 说明革命成果来之不易,需要珍惜 D. 尊重历史的客观性,还原历史真相 ‎【答案】B ‎【解析】‎ 材料提到,苏联解体后研究资料也表明,当晚冬宫的防卫长官自己打开了冬宫大门,并把起义者带到了临时政府部长们正在开会的地方。然而此前苏联官方坚称起义者在冬官发生了一夜的激烈战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出于政治目的证明敌人的凶恶顽固,故B项正确,C项错误。革命具有残酷性和革命的方式无关,故B项错误。当时苏联政府出于政治目的,不是尽可能还原历史真相,故D项错误 ‎54.【加试题】对于“世界革命”的看法,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被扬弃、全人类进入后国家的‘自由人联合体’的时代”。尽管俄国十月革命未达到上述理论设定的标准,但有些学者仍赋予其“世界革命”的称号,其主要依据是,俄国十月革命 A. 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B. 影响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 C. 大大推动了全球工业化进程 D. 实现了俄国社会的伟大变革 ‎【答案】B ‎【解析】‎ ‎【详解】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因此赋予十月革命“世界革命”的称号,其主要依据是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故答案为B项。A、D项主要是对俄国产生的影响,作为“世界革命”的依据不够充分,均排除;推动全球工业化进程的是工业革命,排除C项。‎ ‎55.1947年秋,我国学者即注意到美国扶植日本侵略势力的问题,在上海发起对日问题座谈会。从1948年春起,“反美扶日”成为国统区人民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这表明 A. 美国放弃了扶蒋反共政策 B. 冷战从欧洲蔓延到亚洲 C. 国民党军队主力已被消灭 D. 日本的民主化改造失败 ‎【答案】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为争夺远东太平洋地区的霸权、遏制共产主义在远东的扩张,对日本实行了单独占领,与“1947‎ 年秋,我国学者即注意到美国扶植日本侵略势力的问题,在上海发起对日问题座谈会”相符,说明此时美苏的冷战已经从欧洲蔓延到亚洲,故本题答案选B项;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1948年正值解放战争时期,美国采取扶蒋反共政策;C项与“反美扶日”无关;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而且也不符合题意。‎ ‎56.1948年,美国在巴黎举办了“和平之车”“美国家庭”和“我们正在建设更加美好的生活”等一系列巡展,在西欧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此举意在 A. 配合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 缓和两极对峙的紧张局势 C. 应对欧洲一体化的趋势 D. 策划建立北约组织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属于知识的再认再现层次。需要学生对马歇尔计划熟知基础上对题目做出判断。题干提供的关键信息是“1948年”、“ 巴黎”和“西欧”,符合的选项是A。而B项指的应该是20世纪5、60年代的“戴维营会谈”后的事,所以排除;C项指的应该是北美自由贸易区,排除;D项是在1949年,不符合题意,排除。所以最后选择A。‎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两级格局的形成·马歇尔计划 ‎57.“就时间轴而言,20世纪可分为三个时期:一、以德国为中心的世界战争时代(1914年至1945年);二、两大超强相互对峙的时代(1945年至1989年);三、传统的国际强权系统终结之后的时代。”下列史实,最能说明“两大超强相互对峙的时代”的是 A.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B. 古巴导弹危机加剧 C. 欧洲共同体的诞生 D.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 ‎【答案】B ‎【解析】‎ 古巴导弹危机加剧是1962年,符合1945年至1989年时期,B正确;A是1961年;C是1967年,不符合两大超强相互对峙的时代;D不符合题意。‎ ‎58.右面是20世纪60年代有关两个德国的漫画。此漫画客观上反映了 A. 柏林成为美苏对抗的前沿 B. 苏联已放弃对东德援助 C. 德国开始走向国家分裂 D. 美苏争霸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答案】D ‎【解析】‎ 柏林墙把德国分裂为东西两个部分,西部由美国控制,东部由苏联控制,漫画显示代表美国的势力向东柏林渗透,体现出冷战影响下的国际关系,故D项正确;美苏没有直接对抗,故A错误;B中放弃说法错误;C是1961年,该漫画应该是分裂之后。‎ ‎ 【点睛】图片类选择题解题技巧:‎ ‎1.对图片要三看:一看图片的时间、空间,如本题中的“东西德”;二看图片反映的问题实质,如本题中的“冷战”;三看图片反映的关键信息,如图中的美国人伸向东德。‎ ‎2.对备选项要三思: 一思是否符合历史事实,如本题B项;二思是否符合题干要求,如本题A项;三思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关系,如本题C项。‎ ‎59.1964年1月,中、法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决定建立外交关系,这被外国媒体形象地称之为“外交核爆炸”。中法建交得以实现的历史背景是 A. 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B. 应对世界霸权主义挑战 C. 法国奉行“一个中国”原则 D. 法国在亚洲影响力上升 ‎【答案】B ‎【解析】‎ ‎1964年处于美苏争霸时期,中、法两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是基于应对世界霸权主义挑战,故B正确;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与中法建交没有直接关系,故A错误;中法建交公报未涉及法国奉行“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故C错误;当时法国在亚洲影响力没有提升,故D错误。故选B。‎ ‎60.在不结盟运动兴起时,美国和其他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不结盟运动进行威胁利诱,苏联鼓吹自己是不结盟运动的“天然盟友”。这表明不结盟运动 A. 得到了美苏两国的支持 B. 冲击着美苏霸权主义 C. 加剧了美苏间的斗争 D. 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美国和其他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不结盟运动进行威胁利诱,苏联鼓吹自己是不结盟运动的‘天然盟友’”并结合所学可知,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它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故A项正确;BC两项与材料的主旨和题意不符,故排除;D项材料未体现,故排除。‎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61题28分,62题12分,共计40分。‎ ‎61. 中美关系无论是从战略高度还是从长远角度出发,都至关重要,对于维护地区安全和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8年杜鲁门说:“世界正处于大变动当中,革命正从大多数‘无所为’的国家蔓延开来,共产主义正充分利用这个机会。……自由的方针再次受到挑战。这一次是来自一个新的强大地区,即苏维埃俄国,我们必须重新武装我们自己和我们的盟友。”‎ ‎——摘自《杜鲁门回忆录》‎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关系的最突出特点,并指出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什么?据材料二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原则的基点是什么?‎ 材料三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过:“二十年来,我们两国(指中美)隔着一条敌视和猜疑的鸿沟彼此冷眼相看。”这种敌视和对抗不仅在中美两大民族之间造成了整整一代人的互相隔绝,而且在两国人民的心里埋下了误解的种子。这段历史所产生的阴影,给后来中美关系的演变及其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是巨大的。‎ ‎——曾劲松《中美关系》‎ 材料四 1972年尼克松访华,对毛泽东说:“事关紧要的不是一个国家(内部)的政治哲学,重要的是它对世界其他部分和对我们的政策。”对周恩来说:“过去我们有时候曾是敌人,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超越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无论你和我;我们俩都必须把自己的国家生存放在首要地位。”——摘自《尼克松回忆录》‎ ‎(2)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二十多年中美关系处在怎样的状态?据材料一、材料四杜鲁门和尼克松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政策有何不同?‎ 材料五 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中美双方一致同意)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以及世界上任何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摘自‎1979年1月1 ‎日中美建交《联合公报》‎ ‎(3)据材料四、材料五说明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为什么能得到改善,中美关系得以改善和中美建交的根本前提是什么?请指出中美两国遵循的外交根本原则。‎ 材料六 “中国崛起而带来的挑战,是美国在21世纪前期面临的最重大的挑战之一”。美国国防部公布的报告指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崛起提出了一系列潜在挑战”。“中国既不能容忍美国在亚太地区长期的军事存在,也不会接受美国在该地区的主导权”。‎ ‎——摘自美国国防部《东亚——太平洋地区安全战略报告》‎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美国的太平洋政策》一文,明确表示美国今后的战略重点将向亚洲转移。希拉里·克林顿在文章中说:“未来的政治将决定于亚洲,而不是阿畜汗或伊拉克。美国将置身于行动的中心……今后10年美国外交方略的最重要使命之一将是把大幅增加的投入——在外交、经济、战略和其他方面——锁定于亚太地区。”‎ ‎(4)比较材料五与材料六美国的亚太战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意味着什么? ‎ ‎【答案】‎ ‎(1)特点: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对立;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2分)基点:维护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2分)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1分)‎ ‎(2)关系状况:敌视和对抗(1分),杜鲁门采取较为强硬的冷战政策(1分),尼克松采取了较为务实的外交政策,不排斥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但有着共同国家利益的国家进行交往(3分)。‎ ‎(3)当时的中美两国符合共同利益(2分),改善前提:美国承认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分),建交前提: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惟一合法政府(1分)。维护国家利益是中美两国外交的根本原则(2分)。‎ ‎(4)由放弃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到战略重点重返亚太地区,谋求对这一地区的霸权(2分),意味着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对地区和平与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中杜鲁门1948年的言论将矛头指向共产主义,可以判断出当时国际上两大阵营的对立;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三小问根据材料二可以直接概括。‎ ‎(2)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三直接得出;第二小问主要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可以根据材料二和材料四概括得出。‎ ‎(3)第一小问可以根据材料四中“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超越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可以判断得出;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五可以概括答案,注意理解“(中美双方一致同意)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以及世界上任何地区谋求霸权,”对于中美两国来说,更是强调台湾问题;第三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对于任何国家,外交的根本原则是维护本国利益。‎ ‎(4)第一小问可以根据材料五、六比较出美国对亚太地区的战略变化;第二小问是建立在第一小问的基础上的,考查的是美国战略的变化对亚太地区的影响。‎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中美关系正常化;‎ ‎62.世界格局是由大国或大国集团间力量对比处于动态平衡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人们总喜欢用单极化、两极化和多极化来称谓过去、现在或将来的世界格局。但这往往导致人们忽视这三种格局之间的复杂关系,把三者关系简单化……其实,所谓单极化、两极化和多极化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指一个时期、一个阶段内的主要力量格局或主要发展趋势,但这三种概念都是相对的,在某种情况下是可以并存的,看不到三者之间存在某种内在联系,甚至把三者相互对立起来,把三者视为非此即彼的关系,可能是片面的。‎ ‎——叶自成《对中国多极化战略的历史与理论反思》‎ 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观点:单极、两极或多极之说并非简单对立,而是相对的,有时可以并存。‎ 评析:二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两大阵营对峙局面逐渐形成,两极格局确立;60年代中后期开始,伴随中苏关系破裂、不结盟运动兴起、美国相对削弱、欧洲复兴和日本崛起,国际格局中以两极格局为主导的同时,开始出现多极化趋势;90年代以来,两极格局瓦解,做为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力图构建单极世界,但欧、日、俄、中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等各种力量不断发展和重新组合,多极化趋势又渐趋加强。‎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观点评述类选择题,解题的思维过程是:首先,认真阅读材料提炼出观点,该观点必须明确;其次,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述论证,要观点明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观点”,由材料信息“其实,所谓单极化、两极化和多极化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指一个时期、一个阶段内的主要力量格局或主要发展趋势,但这三种概念都是相对的,在某种情况下是可以并存的”得出:单极、两极或多极之说并非简单对立,而是相对的,有时可以并存。“评析”,结合二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化,即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确立、60年代中后期出现多极化趋势、90年代以来多级化趋势渐趋加强等方面论述。‎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